《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5)

合集下载

(精品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

(精品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

(精品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收集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课稿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伙儿阅读。

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

本单元的文章,均是记录成长的话题,我从中能够收获一些启迪。

学习本单元,重点是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个儿的记忆和体验,深入体会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为第一篇重点说读课文,也是作者回顾儿时的开心日子和求学生涯的回顾性散文。

具有示范性学习作用,本篇学习课时设定为2个课时。

1教学目标:总目标:以情入手,品情学技。

分目标:a、结合个人情感学习课文内容b、把握文章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的设定力图体现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情感熏陶三维结合。

学生经过本课学习,品味作者童年日子的点,感觉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学习其具体的表达办法和写作技巧,让小孩们感觉文中天真烂漫的童年乐趣,引导小孩们联想自个儿的童年趣事来激发其共鸣,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2教学重难点:本篇作为重点说读课文,其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意,因此对文章内容的明白成为教学的侧重点;本课的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童年的憧憬和思索之意,感觉作者深情成为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年龄小、好动,思想别能长时刻集中起来听课同时自主阅读和自主研读的锻炼还别够,无法使语文阅读的高效积极开展开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更多采取以学生自主阅读研读为主,老师引导示范点拨为辅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鼓舞学生养成良好阅读学习适应。

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采纳朗读和咨询题引导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散文的特点举行学习,由别散的神(主旨)到散的形(内容),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表达手法到无处别在的真情流露。

师生共同讨论分享,大体上以个运气读――感悟――集体讨论――分享四个环节举行。

课前安排学生参阅本文相关背景知识,这也是文章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课堂上以自个儿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引导学生回顾自个儿的童年趣事(也能够是不行的回顾)继续引入本篇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继续合作学习,分为“作者眼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日子”两个部分,分不以三个小咨询题导入,引导学生带着咨询题有目的地举行研读讨论,同时分享学习成果。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通用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通用5篇)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通用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 1教学目标:㈠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㈡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教学重点: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有些难解的词语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二、巩固基础知识1.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精选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精选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重、难点分析]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分析教材,准备PPT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借助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说课]本文是作者1926年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教学本文,课先分别品读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板块,然后分析两部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本文主旨,把握课文的结果技巧第一课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介绍作家作品;掌握字词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3、分析“百草园”的内容[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童年是一首歌,节凑活泼欢快;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多姿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你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学生活动)下河捉泥鳅,上树抓知了,采摘邻居家的花儿,偷尝隔壁家的枇杷,或是在树林间捉迷藏,在春天里放风筝……今天,让我们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世界,体味童真与童趣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简介作家作品1、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夕拾”喻指中年以后回忆往事,写成文章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了解文意2、正音正字确凿záo菜畦qí攒cuán油蛉líng桑椹shèn蝥máo珊瑚shān蟋蟀shuài敛liǎn脑髓suǐ陌mò人迹罕至hǎn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ǔ宿儒rú蝉蜕tuì厥士jué窦dòu盔甲kuī人声鼎沸dǐng倜傥tìtǎng绣像xiù拗ǎo锡箔xībó金叵罗pǒ3、学生结合标题和文章内容,探究写作思路明确:从标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课文以空间的转换为序,大致包括“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个部分的内容并让学生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起止段和过渡段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点生读1—8自然段2、小组合作探究:①哪句话总领了这部分的内容?明确: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②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明确:优美的景物——乐景我的乐园美女蛇故事——乐闻雪地里捕鸟——乐事③百草园中景物繁多,作者是怎样匠心独运,把景物描写清楚传神的?明确:a、写景顺序清楚;(先概说:静物动物,后细说:动物静物)b、写景既抓住景物特点,有符合儿童心理;c、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冬皆备④文章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⑤找出描写捕鸟动作的词,并说说这一连串的动词有什么表达作用“扫、露、支、撒、系、牵、拉、罩”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出孩子们兴奋惊喜之情,及从中感受到的无穷乐趣五、小结,布置练习1、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捕捉过小昆虫或玩过各种游戏请模仿鲁迅先生描写冬天捕鸟使用一系列动词,也用五个以上的动词描写你亲自参加过的一种活动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进行阅读方法指导,使用阅读通用学案,留给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阅读体验,再在讨论阅读所得中学会参与、表达、倾听与讨论,获得自己的阅读成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7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7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7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一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知识目标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能力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百草园”部分,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

(重点)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重点)3.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时光。

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获得些许温馨,我们共同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屏显播放歌曲《童年》开头片段)听到这首歌我们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的童年,即使是大作家鲁迅也不例外。

今天,我们一起循着先生的足迹,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听录音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先写了百草园,再写了三味书屋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据此分段并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1—9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第9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第二部分(10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3.百草园是“乐园”,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百草园是“乐园”表现为:(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讲话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speeche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的一段经历;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理解对比过渡的作用。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播放音乐《小小少年》,学生闭目欣赏。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板书课题和作者。

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呢?3、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范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试着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四、学习“百草园”部分。

1、自读思考:(1)作者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2)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感受是什么?(自由快乐)2、研读赏析。

(1)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景物描写)问:“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2)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的情节,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五、本课时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

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让我们拭目以待,下节课我们再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_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

第1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弊端,就是“满堂灌”。

一般的语文老师象“广播员”,照本宣科,从头讲到尾,学生听得恹恹欲睡。

好一点的语文老师象“相声演员”,滔滔不绝,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兴致勃勃。

其共同点是,把一篇课文,掰碎了,嚼烂了,喂给学生,而学生却不会自己吃,汲取实力,消化实力都很差。

这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根本缘由。

要变更这种状况,必需实施素养教化,实行“启发式”,注意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和创新精神。

启发式不等于提问式、问答式,关键在于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实力,让逐步学生学会自己思索、自己分析、自己解答。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而且应当让学生知道是怎么写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

本教案就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设计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深化浅出,细致分析,整体把握,肯定要避开把课文搞得支离破裂,不得要领。

第一部分要详讲,其次部分可略讲。

二、导语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肯定会由很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

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

《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原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原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三、解题思路:首先,看看这个题目有没有主语?(省略了“我”)其次,依据题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动范围在哪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再次,想一想,作者会从哪几个方面去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第四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学习目标:1、能比较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学习:能复述在三味书屋中读书生活的几个片段,并加以概括。

教学步骤:一、导入语:相对于乐趣无穷的百草园生活,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如何呢?二、精读“三味书屋”部分。

创设问题情境。

1、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单调无味的,无味在何处?如果你把自己看作鲁迅的同学,你在那种情境下,最喜欢做哪些事,为什么?2、你是怎样认识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无味的?可以从“学习的环境”、“教课的先生”、“学习的内容”三方面进行比较。

3、你觉得寿先生是不是一位好老师?在作者眼里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4、课堂片段作文练习:用形象风趣的语言描写某位老师上课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学生交流)5、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怎样?鲁迅希望有怎样的儿童教育?学生畅谈: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与鲁迅先生的学习生活相比,你认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三、对文章主题的探讨。

“其乐无穷”与“枯燥无味”是一对鲜明的反义词,但鲁迅先生写本文的目的是否意在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我认为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

所以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四、课后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写成小论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可以说历年来都有争议。

人教社新初语第一册干脆省去了以往老教材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6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6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6篇优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2、学习通过对比来反映生活的写法。

3、学习运用形象、准确的词语状物、叙事、写人。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

(2)记叙的感情色彩。

2、难点:(1)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

(2)两相比照的结构。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解题初读课文,疏通字词,划分文章结构,教读文章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约二分钟〉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絮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与向往。

鲁迅先生在他四十五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是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

阅读时要细心体会。

二、看文下注释和“预习提示”了解作家作品及学习重点。

〈约三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

〈约五分钟〉1、出示小黑板(学生说、互相纠正、教师指导)①常用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畦敛髓罕蜕鼎拗②辨析读音(要求掌握)确凿攒成长妈妈系一条长绳宿儒③非常用字(要求会读、会理解)葚蛉蝥珊瑚窦厥倜傥叵盔2、出示词语(要求会解释)确凿轻捷鉴赏人迹罕至人声鼎沸四、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动唇、不指读),读后回答〈约五分钟〉1、根据本文标题的结构“从……到……”分清写百草园和写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

[一、(1-8)节、二、(9-24)节]2、哪一节是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段?[第9节]五、教读文章第一部分,重点分析第二节。

〈约二十八分钟〉1、范读第1节,回答:〈约3分钟〉这一节包含几句话?[两句]每一句话的重点词语是什么?[①句:百草园;②句:是“我”的乐园]把一、二句的重点词语连缀成句,概括本段内容。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本段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试用现代语“好像确实”加以体会。

[不必求同,只要体会出“现在”与“那时”的不同即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细教案(通用5篇)1教学目标:1、认识鲁迅。

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

(写景)4、记叙的感情色彩。

5、两相比照的结构。

6、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

(叙事)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

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

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3自学内容:1、查找作者简介。

2、朗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课时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学生交流查找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

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

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

因而被诬陷,被通缉。

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5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3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4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课时安排】3个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已学过他的作品《风筝》,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二简介作者和作品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

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

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

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三题解《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8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8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优秀8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3、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他成长的足迹,体味童真童趣。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德育目标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精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重点研讨第一部分。

体味作者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教学步骤:一、导语每个人的童年,是一片宽阔的原野,在这上面,你可以任意栽植世界上所有的花草,可以放飞所有的希望,可以播洒一生的幸福,可以荡漾一生的笑意,童年是券的,只要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童年的一切记忆都会深深留在心中。

今天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鲁迅先生有关童年的记忆。

二、作品吸背景介绍本文是一篇写于1926年9月18日的回忆性散文,当时鲁迅被反动派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离开北京。

鲁迅到厦门大学正值暑假,学生还没开学,就写下这篇散文,后来收入到《朝花夕拾》散文集中。

“朝花”喻童年美好的生活,“拾”回忆往事,原名《旧事重提》,后改为《朝花夕拾》。

它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1、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2、正音确凿(záo),菜畦(qí),攒(zǎn),敛(liǎn),脑髓(suǐ),秕(bǐ)谷,蝉蜕(tuì),书塾(shú),宿儒(rú),倜(tì)傥(tǎng),窦(dòu)。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优秀6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优秀6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优秀6篇更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把握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3.学习本文写景擅长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4.品尝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加语感。

5.体会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6.学习鲁迅先生从小喜爱大自然、喜爱自由生活、追求新学问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事物的准确描摹、对动作的准确表达及写作思路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1.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初步了解插叙。

2.揣摩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理解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

3.引导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借助多种形式诵读,感知内容,体会情趣;通过多角度品析,感受语言、习得语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多层次评说,体验“成长”,感悟思想情感。

训练朗读、探究标题、理清思路、评说人物、把握特色五种阅读方法指导,留意细节、逐层渐进、手法新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

每个人的童年都肯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

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指名几个学生回答)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

《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原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原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二、展示目标:①介绍鲁迅,走进课文。

②速读探究标题、朗读评说乐趣,感知文章。

三、自主学习1.鲁迅生平:1892年2月—1898年断续在三味书屋;1898年入南京水师学堂;1902年到日本;1918年《狂人日记》:1926年《朝花夕拾》;30年月,“左联”;1936年病逝。

具体介绍见附录一。

2.或者选读《阿长与〈山海经〉》、《五倡会》等反映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走进鲁迅的童年世界,导入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通用12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通用12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通用12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鲁迅及其对他的评价: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__x》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篇__最早发表于《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他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里。

3、掌握下列字的正确读音: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渊博鼎沸倜傥锡箔桑葚油蛉斑蟊收敛珊瑚骨髓秕谷罕至绣像盔甲叵测窦4、掌握下列词语解释:确凿鉴赏人迹罕至质朴方正倜傥缠络恭敬5、描写景物的方法: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即找出所要描绘的景物独特而又细微的地方,并用准确的语言把它传神地描述出来。

景物描写的作用:对景物进行生动细致地描写,实际上多是为了寄托与抒发作者的感情。

6、记叙的顺序:学习一篇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可使__脉络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

倒叙是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这样的顺序可以加强表现力,突出记叙的重点。

插叙是在记叙过程当中,插入另一些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对主要情节起到补充衬托的作用。

7、对比:是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从而突出优劣正误。

二、能力目标1、学习状物、叙事、写人的方法,特别要注意学习百草园中景物描写一段能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多角度有序描写的方法。

2、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

3、透过语言文字准确地把握__的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点转移安排__内容。

5、揣摩语言,思考作者怎样遣词造句。

三、情感目标1、认识鲁迅。

2、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童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秀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秀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优秀5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篇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①、识记积累有关字、词和文学文体常识。

②、学习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重点〗目标②〖难点〗目标②中“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教学方法〗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的目标、教材重点,选用的教法和预计效果如下:提问法、讨论法—— 能精讲、善导、内容要点集中,思维方向集中。

比较练习法——优化训练,突出重点,使难点形象化。

读写结合法——以写促读、突出“应用语文”。

谈话法、演示法——作激趣、引思,突出“与生活密切联系”,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1、根据单元的要求,要求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

2、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和课后练习,会速读(或跳读)、研读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布置预习〗(1)、查字典:给课文“预习提示”中和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注音,连同课文注释中的文字注音一起拼读,并抄录积累。

(2)、阅读理解课文中注释的词义,其他生词查词典解决,抄录积累。

(3)、指出本文的文体,作者及其称号、著作,抄录积累。

(4)、通读全文,熟读课文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捕鸟”过程的文字。

(5)、以《我的乐园》为题写一段话,要求对身边生活作细致观察,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课堂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导入新课:先由上单元写“家庭生活”引入学生另一个身边生活“学校生活”,交代本单元学习的就是“学校生活”,然后投影课本插页中鲁迅像,并强调鲁迅作品在中国文学上的影响和在教材中的地位引入本课学习,板书课题。

2、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学习要点。

(二)预习检查:作为本课的预习检查,内容很重要:一是通过检查“预习(1)、(2)、(3)”,教师帮助明确后,完成“目标①”。

二是检查“预习(5)”时(注意省时)只作抽查,且主要记录一二个同学习作中词语的形容、动作的表述与文段总体意思一致和不一致的句子作课堂训练时的范例,检查不作评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语文第0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2、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境的写法;体会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3、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重、难点分析]1、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理解美女蛇故事的作用2、理解“三味书屋”这一部分的思想内容3、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围绕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把所学的方法用到实践中来,让学生学会写作教学方法:自读、探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很少烦恼,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板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二、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展示相关图片)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

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

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

因而被诬陷,被通缉。

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

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

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

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劣手段排挤鲁迅。

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

《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查预习。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确凿záo 菜畦qí 攒cuán 油蛉líng 桑椹shân 斑蝥máo珊瑚shān 蟋蟀shuài 敛liǎn 脑髓suǐ 陌mî 人迹罕至hǎn 竹筛Shāi 秕谷bǐ 系jì 传授shîu 书塾shǔ 宿儒rú蝉蜕tuì 厥士juã 窦dîu 盔甲kuī 人声鼎沸dǐng倜傥tì tǎng 绣像xiù 拗ǎo 锡箔xī bï 金叵罗pǒ2、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确凿:确实无误。

菜畦:菜地。

长吟:长声鸣叫。

云霄:极高的天空。

缠络:缠绕。

机关:计谋,心计。

陌生:生疏,不熟悉。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来到。

觅食:寻找食物。

总而言之:综合上面所说的内容。

答礼:还礼。

方正: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消释:(学识)精深广博。

毕竟:终归,到底。

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陆续:表示动作行为先先后后、断断续续。

倜傥:洒脱大方。

人声鼎沸:人生喧嚷嘈杂,好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

四、整体把握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1、提问: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2、分组讨论: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3、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

4、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

五、细读课文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讨论并归纳:(老师提示引导并归纳)(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声:长吟、弹琴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

味:又酸又甜。

春景:桑葚、菜花。

夏景:鸣蝉。

秋景:蟋蟀的叫四、布置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一、1.2,二、1.2.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

第二课时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

1.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

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

2.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讨论并归纳: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3.下面一段写的是什么?写的是冬天的百草园。

4.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捕鸟。

5.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讨论并归纳: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

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

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阅读课文过渡段和三味书屋部分1.学生齐读过渡段。

2.问:“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讨论并归纳:不知道,从“也许是……也许是……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可以看出,三个“也许是”表示尽管猜测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也无法肯定。

3.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讨论并归纳:运用拟人,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4.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问:第二部分一开始作者对先生是怎样评价的?讨论并归纳:先生很“和蔼”。

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6.问: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讨论并归纳: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学生读他所指定的书,书外的问题是不予解答的,况且提问者又是一个刚入学不久的学生,如此“不务正业”,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

(至于这种态度是否正确,不求一定,只要合理就行,若学生没提出也可不讨论。

)7.问:“他有一条戒尺。

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说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讨论并归纳: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8.问:你认为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有那些地方写得有趣味?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

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容。

9.问: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讨论,有理就行。

10.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讨论“研讨与练习”:一题的3小题)三、小结全文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快乐的生活。

四、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2.做第二课时补充作业。

第三课时一、问题探究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

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

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

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

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

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二、小组讨论: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好奇心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和“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

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

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

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板书:成长。

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三、作业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

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