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桥头跳车是指货车、客车等在行驶至桥头时因超重或超高等原因,车辆超出桥面的承载能力而发生跳车。
此种现象在我国道路运输中经常发生,给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文将从桥头跳车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进行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一、桥头跳车的原因(一)超载超高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是货车、客车等车辆超出了桥面的承载能力,导致车辆发生跳车。
由于长时间的运输和装运等方面的因素,车辆超载、超高时常发生,如果驾驶员没有注意重载限制,就会导致桥头跳车的发生。
(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积水、冰雪等恶劣天气或者突然的车流、疾驶、侧风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不稳定的因素,导致跳车的发生。
(三)车辆老化、磨损车辆长期使用,零件磨损程度不一,车身结构有裂缝等,都会影响跳车的发生。
二、桥头跳车对安全的影响当车辆发生桥头跳车时,容易造成车辆停滞不前,堵塞交通,给车上人员带来极大危害,并给道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如果发生车辆坠入桥下,可能导致车辆彻底损毁,甚至导致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致命的威胁。
三、如何进行防治桥头跳车(一)加强检查对于货车和客车等大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超载、超高等违法行为,要进行加强检查,加强安全教育和车辆管理。
(二)加强通风针对一些桥面结构较差、通风不良的情况,要在桥面的两侧设置通风口,增加桥面的通风性。
(三)强化路面维护要加强对桥面的维护,及时检查和维修路面的裂缝、裂缝等问题,以确保道路的安全通行。
(四)落实责任对于不遵守规定的驾驶员,要制定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重载超高等因素不再影响交通安全。
综上所述,桥头跳车对于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需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道路维护,增加安全教育知识普及,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安全意识提升,确保我国交通安全稳步向前发展。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桥头跳车对行车安全和舒适性产生严重影响,文章对跳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和治理办法,以期对同行提供有益的帮助。
标签:桥头跳车;原因;防治措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高等级公路(包括高速公路)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路面在台背回填处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断裂(沉降值一般为10~30cm,有的甚至超过60cm),使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和冲击,从而对桥涵和路面造成附加的冲击荷载,使司机和乘客感到颠簸不适,甚至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严重的可导致交通事故(特别是车辆机械事故)。
下面就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点肤浅的认识与见解,从理论与施工上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1、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1.1地基沉降土质不良,由此产生沉陷是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由于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较高,且多属于软弱基础,在路基营运荷载的作用下,使地基产生压缩变形,形成地基沉陷。
特别是由于软弱地基一般都具有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一旦受到扰动,结构易受破坏,强度便显著降低,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相对较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且变形稳定历时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
就是一些稳定地基,在外荷作用下,也无可避免出现这个问题。
1.2压缩沉降根据试验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路基填料本身的压缩变形为路基填筑高度的1%。
大家知道,台后回填高度一般都较高,因而台后填料的压缩变形也就相应较大。
更何况在台后回填施工时,由于一些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淡薄,往往达不到规定的压实遍数,这样压实度就很难保证在95%以上,这也是台后填料压实变形很大而导致台后沉降的主要原因。
在工程实践中,就是施工时工序符合要求,压实度达到要求,但台后填土较高,随着时间推移,也会产生不可避免沉降。
有时台后填土荷载对基底产生附加压力,严重时会使桥台向后倾斜,发生不均匀下沉,危及行车安全。
1.3施工不当当前一些施工队盲目追求高速度,没有严格按施工规程作业,台背填土速度过快,对地基造成扰动和破坏,没有充分时间固结,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挤压力大,施工时没有按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三分法”施工。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与预防治理措施的探讨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是指车辆在通过公路桥梁时,由于过高的车速或车辆不合适的装载导致车辆失控跳出桥梁而发生的交通事故。
这类交通事故常常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交通安全和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预防和解决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举措。
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车辆超载、超速和技术状况不良。
这种情况下,车辆过重、速度过快和技术状况不佳,容易使车辆失去控制,从而跳车。
二、桥梁设计和施工不当。
有些桥梁设计不合理,施工缺乏质量,未能满足车辆的通过需要,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增加。
三、桥梁使用年限较久,被损坏或变形。
过长时间的使用会使桥梁承载能力下降,某些部位的钢筋腐蚀或混凝土开裂,进而导致桥头跳车问题的出现。
为了避免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应采取以下预防和治理措施:一、加强车辆和驾驶员管理。
对于超载、超速、技术状况不良的车辆和驾驶员要进行管理和治理,严格执行公路交通法规,打击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
二、改善桥梁设计和施工质量。
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三、完善桥梁日常检修和维护制度。
定期检查桥梁的状态和结构,及时维修和更新损坏部位,增强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提高公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路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司机安全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企业驾驶员培训。
总之,公路桥头跳车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事故,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公路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工程序 :场地平 艇一机具定 位一 钻杆钻 进一 喷水泥 搅拌一 l 复搅 复 回填 材 料 最 大 粒 径 不 大 于 5r, 有 良好 的 级 配 和 透 水 性 , 实 机 械 宜 , 3 e 且 a 压 喷—提起 钻杆一 机具移位。在实 际旌 工中效果明显 。工后沉降小 ,但 选用小型机具分层压实 。 造价高。 3 路面处 理。采用双层钢筋网铺设桥台搭 板。为 了增加混 凝土路 面 ) 2 采用塑料排水板 法固结 。该法属竖 向排水体预压类型 , 用于透 和桥梁的整体性 与稳定性 ,应在它们相接处设置双层钢筋混凝土搭板 , ) 适 水性 低的软弱粘 土性, 它是通过竖 向荷 载作用 , 使地 下水沿着塑料排水 在行 车荷载的作用下 , 使上层钢筋 网受压应变 , 而下层钢筋网受拉应变 , 板 向上渗透到砂垫层中 , 然后横 向排 出在路堤外面 。 而使软基 固结 。 从 其 从而增 加搭板恢 复应变 的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 , 搭板的一端应放在桥 台 主要施工程序 : 场地平整一摊铺砂垫层~机具定位一插入 套管一拔 出套 上, 并加设 防滑锚 固钢筋和在搭板上预 留灌浆孔 。 管—割断塑料排 水板机具移位 。在实际施工中 , 以增大地基土 的有效 可 4 设汁方法 。 ) 设计 中桥 台尽量用正交角 , 尽可能减少桥 台的斜交角 , 应力 , 抗剪强度 和承载力都有 所提高 , 其特点 是施工方便 , 价低 , 造 但工 因为桥台的斜交角越大 , 对桥 头跳车越不利 , 应在桥台处设置 暗埋 式伸 后产生少许沉降。 缩缝 , 以避免 因伸缩缝本身的质量问题 引起 跳车。
工程序 : 场地 平整一 机具定位—插 入套管一灌 1 碎石一插 入套 管一提 / 3 起套管一再灌 13碎石一插入套管一 直到桩体 密实一机具移位 。其特点 / 是施工方便 , 迅速 , 工后沉降量几乎没有 , 造价较高 。 但
浅析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公路桥头跳车作为公路病害的历史性课题和常见的道路通病之一,有不同的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
本文从桥头跳车的危害出发,对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标签桥头跳车;成因;防治措施一、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桥头跳车是由于桥台与其后路基沉降不均匀造成了桥台和路基顶面的沉降差而产生的。
当沉降差超过2cm以上时,将使此处的路面断裂,从而使行车产生明显的颠簸和不适。
分析形成沉降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等级公路桥台基础一般采用桩基础,桩尖落到持力层,其沉降量甚小,设计控制工后的沉降量一般为2cm~3cm,而其后的台背回填因地基沉降和台后填料本身的压缩变形,从而使桥台和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和桥台的高程突变,形成桥头跳车。
由此可见,桥头跳车的原因主要是路桥的沉降差所致;而引起路桥沉降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台后路基的沉降所产生的。
而路基沉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质不良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高,且多属软土,由于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空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一旦收到荷载影响,则极易产生沉降,再加上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也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低级沉陷,特别是工后沉降较大。
2、台后填料不当在进行桥台后填方段的施工时,施工队伍未能清理(或未完全清理)台后原土基的软土就进行台后填方段的施工,这直接影响到台后填方段的稳定性。
另外,施工队伍对台后填料未能慎重考虑,对台后填料不经过实验检测便盲目选用,也将导致后台填方段的稳定性等等。
这些都将造成桥台和台后土基的不均匀沉降变形,以致形成台阶,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
3、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沉降桥梁、路基、通道车般情况下都是平行进行施工的。
由于施工工期工序安排不当,以致桥头填土处于工期末期,被迫赶工期,不能很好的控制台背填土的压实度,使填料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导致填方体产生竖向固结变形,形成较大的工后沉降,在台背与路基连接部造成沉陷形成台阶。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是因为桥两端的路堤与桥梁本身沉降差而导致该处路面纵断面线型发生突变,即在台背附近形成台阶或陡坡,使车辆行驶至该处发生明显的颠簸现象。
它直接影响行车的速度,也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
同时由于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桥头发生跳车,对路面和桥梁造成了频繁冲击,产生了附加的疲劳荷载,加速了桥台、桥头路面及桥梁伸缩装置的破坏,也加快了车辆本身的损坏,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桥头跳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构造物与其两端接线路堤之间产生的沉降差,采取防治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其沉降差,使其控制在设计行车速度下不易感觉到纵坡突变的程度,以满足使用要求。
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处理不彻底;路基、路面压实度到不到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高填土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
由于高速公路桥台填土较高,即使达到了规范与设计规定的压实度,一般填筑材料仍可产生1%的压缩量;工后沉降。
对工后沉降尤其是软土地基引起的工后沉降考虑不足;路面渗水。
台后填土含水量或填筑材料不适宜;其他原因。
诸如设计考虑不足、施工管理与质量意识差等问题。
防治桥头跳车宜采取的措施与建议设计方面合理设置桥涵构造物设置桥涵构造物应充分考虑填方路堤的地质情况、填方高度、路堤长度、填料来源及路堤沉降问题,选择适当的桥涵位置,力求避免采用大河面小跨径桥涵。
桥头搭板的设置在桥头设置搭板是防治桥头跳车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搭板长度应依据设计行车速度,路基填土高度及预计的桥台与台后填土的沉降差值的大小来确定。
另外,要针对构造物的结构型式对搭板的埋置形式及受力形式进行充分考虑,搭板下面要设置足够厚度的半刚性基层。
桥头路堤防护桥头路堤及锥坡、护坡应采用封闭式全防护,不应采用空心式防护形式,砌筑砂浆要密实、饱满。
护坡基础的抗滑、抗倾覆稳定性及埋置深度要满足有关要求,必要时可在基础底面铺设砂砾垫层,在基础前面填片石,以保证防护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和护坡的完整性。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与技术处理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与技术处理桥头跳车是路基及桥梁施工中一直困扰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重要难题也是一项质量通病,一直以来尽管很多设计师、工程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无数次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桥头跳车的问题始终常有发生,无法彻底根除和解决。
为了防止或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长期工地的施工实践及跟踪观察研究、总结,浅谈一下从路基及路面的施工选料、组织、特殊处理及桥头处理等方面应该怎么样控制才能更好的解决或减少跳车问题,从而提高行车舒适度及公路的使用寿命。
1 一般措施解决桥头跳车问题首先要注意先要解决结构物台背回填。
结构物台背回填的质量是直接影响跳车问题的首因,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使路基回填与台背回填同步施工,使之同一层次同时碾压,避免产生不同时施工造成的施工缝,使之成为路基压实中的薄弱地段,并对台后及其联接部能重点进行追密压实(使用大吨位压路机实施特殊压实),使台背与路基能有力的行成一体,避免形成路基与台背日后形成不均匀沉陷。
另外桥涵施工不能占用台背位置而造成路基施工与台背施工不同步。
2 路基处理2.1 施工准备工作对于填筑材料的要求:路基和台背填筑材料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级配较好的砂砾石或石渣为好。
砂砾石或石渣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及较高的强度,当材料所含石料强度大于20 MPa时,石料的最大粒度不得超过12 cm(路基填厚的2/3)。
2.2 台背材料填筑方法1)台背填土的范围为:底部距基础边缘2 m,纵向以1:1.5的坡度至路床顶面,横向的宽度应大于桥台背墙的宽度。
2)填筑方法。
①填筑台背前首先底部应先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平整,并设置大于2%的横坡以利于底面排水。
②桥台台背填土高度大6 m者,应先对台背回填范围内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承载力应先对底部进行特殊处理,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填筑。
填筑前应先对填层填料的松铺厚度进行计算,严格控制每层填筑厚度(每层应不大于15 cm为佳)为方便对层厚的控制最好能将每层填筑的高度标记在结构物的背墙上。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科技 国向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0 1 5 年0 5 期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 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刘 美朋
( 东营 市公 路管理局河 口分局
山东
东营 2 5 7 2 0 0 )
层一机具 就位一塑料排水板一 穿靴—插人套管 —拔 出套 管一 割断塑 料排水板机具移位一摊铺上层砂垫层。为加速排水固结 , 减少后期沉 降. 一 般都配合堆 载预 压或超压施工 . 使地基土 的有 效应力增 大 、 抗 剪强度和承载力及稳定性都得以提高。其特点是施 工简便快捷 . 造价 较低 . 但 效果比上述两种类型 略差 . 仍存在少量工后沉降。 1 . 桥 头 跳 车 原 因 2 . 1 . 4换填 、 晾晒法 1 . 1 路 基 沉 陷 对于长年积水 或受地表 、 地 下水浸泡而形 成淤泥质 的地基 , 若厚 不 良地质是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 由于桥涵通常位于有沟壑 m , 应采用与 台背 回填相 同的材料 置换 ; 厚度超过 2 m者 , 可作 的地方 , 地下水位高 、 地基承载 力低 , 且 台后填土高 。 在 自重和车辆荷 度小于 2 对 于含水 量和孔隙 比均较 载作用 下将 产生较大沉降 . 造成后期 与桥梁结构产生沉降差 而导 致桥 为特殊情况研究采用其它经济可行 的方案 : 大. 且富含有机质的粘性土层亦应 进行换填处理。对于含水量大的一 头跳车。 般粘性土 。 可开挖翻晒后回填利用 。当填土高度 小于 4 m时 , 其挖深可 1 . 2压 缩 沉 降 . 6 m ; 当填 土高度 大于 4 m时 . 开挖深度 可大于 1 m。翻晒 回填利用 台背填料一般 为透水性材 料 . 孔隙率 较大 . 加上 施工时受 施工作 取 O 其上 6 0 c n l 范围应 用石灰稳定土填筑 若遇雨季翻晒土 困难时 , 则 业 面影 响 . 压 实机 具不 能充分 靠 近接 触 台背 . 不能将 填料 颗粒 间孔 后 . 有透水性材料料源 时, 应优先采用 ) 。 隙 完全消 除 , 在车辆 荷载 和 自身重 力作用下 , 填料 迅速压 缩 , 孔 隙率 全部采用石灰 土改 良处理f 2 . 2路面处理 降低 , 在短 时间 内产 生压缩 沉降 , 造 成跳 车。在工程 实践 中 , 即使施 随着我 国高等级公路建设 的飞速发展 . 极大 的促进 了国民经济 的 增长 , 也给人 民生产 、 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 但高等级公路桥 头跳车问题 也 日渐突 出. 直 接影 响 了行 车的舒适和 安全性 . 如何彻 底解决这 一问 题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施工控制环节 设置搭 板可 以使柔性 路堤产生 的较 大沉降逐渐过渡 至刚性桥 台 上. 使车辆通过时跳跃现象大为减少 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 的容许 工后沉降值计算 确定 , 常取 3 ~ 1 5 m ( 当超过 8 m时. 宜设 计成两 段式或三段式搭板1 搭板 的近 台端一般搁 置在桥 台前墙顶面或其牛 腿上 。当桥头引道为刚性路面时 , 搭 板的纵坡 可采用 与路 面设计纵坡 平行方式 ( 称平 置式搭板 ) ; 而 当引道为柔性路 面时 . 则搭 板 的远 台端 常置于路面面层与基层 之间( 称斜置式搭板) 为预 防搭板下沉, 也可在 搭板上先铺 设一层沥青 面层 。 通车后搭 板若下 沉时, 则在 其上加铺 沥 青混凝土或沥青砂 。为便 于以后维修 . 搭板上应预 留注浆孔。 2 . 2 . 2设置变厚式埋板 1 . 4结 构 突 变 为避 免二次跳 车 ,常在搭板 的尾端加设一段浅埋 的变厚式埋板 . — 5 m , 对于水 泥混凝 土路 面 . 也可将与搭板连接处 的路 桥 台与台背路面在结 构上存在着 差异 .是两个 不同性质路 面体 其长度一般取 3 在搭板 、 埋板或变厚式板的下层 。 为保 证与桥 台连 系. 一侧是铺设在桥台背墙顶 面柔性 面层与刚性桥 台组成双层路 面体 面板改为变厚式板 。 系 。而另一侧为柔 性或半 刚性多层路 面体 系。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 垫 接部位 的刚柔层 次在水 平和垂直方 向均能渐次变化 .建议采用强度 以提高该部位 层、 基层密实度迅速增 加 , 结 构层压 缩。 这样 , 两侧抗 变形能力不 同, 相 及 回弹模量均高 于其它路段相对应的路面结构层材料 . 的整体受荷和抗冲能力 , 有利于减少错台幅度 , 调整不均匀沉陷 . 改善 对沉 降就不 可避免 出现, 使路面结构破坏造成跳 车。 1 . 5设 计 不 周 桥头跳车或二次跳车现象 2 . 2 - 3采用 过 渡性 路 面 基底未作彻底处理 . 对于不 良地基没有考 虑换 填或者其 他提高地 根据桥涵长度和路基容许工后沉降值 计算 等情况 在桥头一定长 基承载 力的措 施。设计中未处理好桥 梁与引道路面接缝 问题 造 成因 接缝损坏形成 的桥头跳车 度范 围内铺设过 渡性路 面 , 待路堤沉 降基本完成 ( 一 般为 3 ~ 5 m ) 后。 再 改铺原设计永久性路面 。 常用的过渡性路面类型有 预制水 泥混凝土六 2 . 桥 头跳车预 防措施 棱块( 边长 3 4 . 6 c m、 厚2 0 e m ) 、 条石铺砌( 2 5 c m x 2 5 e mx 4 0 e m1 、 半刚性过渡 2 . 1 地基处理 层或沥青表处过渡层等。 其 中水泥混凝土六棱块 和条石铺砌仅适应于 处理好桥头软弱地基 , 是 控制跳 车的关键 。目前对桥头 软弱 地基 最大优 点是翻修处理 速度快 ; 但不 易铺砌平 整 , 行 处理 , 国内已有加 固土桩法 、 料粒 桩法 、 竖 向排水体预 压法 、 堆载 预压 水泥混凝 土路 面 , 车仍有抖动感觉 .且其砌缝应采 用防水材料 .以防渗人雨水损害 路 法、 换填法 、 晾晒法 、 浅层处治法 和强夯 处理 法等措施 。 基。值得推广的简便有效 方法是 沥青表处过渡层类 型 , 其 优点是当出 2 . 1 . 1 采用深层搅拌法加 固桥头软基 及时补充铺设一层 沥青混 凝土或沥 青砂 , 以能确保行 该 法属加 固土 桩类型 .主要适 应于软弱 粘性土 。其 主要施工 工 现较大沉降时 . 有效避免跳车现象 艺程序: 整 平原 地面一钻 机 定位一钻 杆 下沉 钻进一 上提 喷 粉 ( 或 喷 车畅顺 . 工 时工序符 合要求 , 压实度 亦达到要 求 , 但 因台后 填土较 高 , 随着时 间 的推移 , 也 会产生 不可避 免的沉 降 。有时 台后填 土荷 载对基 底产 生 附加压力 , 严重 时会使桥 台向后倾 斜 . 发 生不均匀 沉降 . 危及行 车 安全 。 1 3措施不当 由于现 场施工人员盲 目追求速度和效益 . 没有严格按 照施 工规程 作业 , 台背填 土速度 过快 . 对地基造成扰动和破坏 , 没有充 分的时间固 结; 施 工时没有 按分层填筑 、 分 层碾压 、 分层 检测 ” 三分法 ” 施工 , 或分 层厚度过大 ; 用 料没有把好质量关 , 排水措 施没有做好 , 压实度 没有达 到要求。这些人为因素使台背填土不稳定 , 工后沉降量大 , 且 不均 匀 , 是造成桥头跳车病害 的主要原 因之一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载 预 压 法 、 层 搅 拌 法 等 措 施 , 面 介 绍 几 种 行 之 有 深 下 效 的常用方 法 。 2 1 1 换 填 法 。在 软 弱 地 层 上 铺 设 垫 层 , 为 人 工 .. 作 填 筑 的 持 力 层 。 同 时 将 结 构 物 基 底 压 力 扩 散 到 下 卧 软 土 地 层 中 , 其 应 力 减 少 到 下 卧层 的许 可 承 载 力 使 范 围 以 内 , 而 满 足 地 基 稳 定 性 的要 求 , 时 由 于垫 从 同 层 材 料 的 压 缩 性 低 于 天 然 的 软 粘 土 层 , 用 垫 层 法 采 也 可 减 少 地 基 的 沉 降 量 , 层 材 料 可 分 柔 性 材 料 和 垫 刚 性 材 料 。柔 性 材 料 包 括 砂 土 , 石 、 渣 、 灰 , 碎 石 煤 矿 渣 等 , 性 材 料 包 括 木 材 垫 层 , 属 垫 层 , 成 树 脂 刚 金 合 垫 层 等 。砂 、 , 石 或 石 渣 等 元 粘 性 土 是 最 常 采 用 砾 碎 的 垫 层 材 料 , 为 这 类 土 的 强 度 大 , 缩 性 小 , 水 因 压 透 性 良 好 , 较 容 易 使 之 密 实 , 在 不 少 地 区 料 源 丰 比 且 富 , 格 便 宜 。该 法 适 用 与 浅 层 软 土 地 基 的 处 理 , 价 由 于 该 方 法 施 工 简 便 , 公 路 建 设 中应 用 较 为 广 泛 。 在 2 12 塑料 排水板堆 载预 压法 。 法属 竖向排水体 .. 该 预 压 类 型 , 要 适 用 于 透 水 性 低 的 软 弱 粘性 土 。 通 主 是 过 竖 向 荷 载 作 用 使 地 下水 沿 着 塑 料 排 水 板 向 上 渗 透 到 砂 垫 层 中 , 后 横 向 排 到 路 堤 外 面 , 而 使 软 基 固 然 从 结 , 主 要 施 工 程 序 : 平 原 地 面一 摊 铺 下 层 砂 垫 层 其 整 一 机 具 就 位 一 塑 料 排 水 板 一 穿 靴 一 插 入 套 管 一 拔 出 套 管 一 割 断 塑 料 排 水 板 一 机 具 移 位 一 摊 铺 上 层 砂 垫 层 。其 特 点 是 施 工 简 便 快 捷 , 价 较 低 , 仍 存 在 少 造 但 量工后 沉降 。 2 1 3 深 层 搅 拌 法 。 法 主 要 用 于 加 固饱 和 软 粘 土 .. 该 地 基 。 是 利 用 水 泥 , 灰 或 其 他 材 料 作 为 固 化 剂 的 它 石 主 剂 , 过 特 别 的 深 层 搅 拌 机 械 , 地 基 深 处 就 将 软 通 在 土 和 固化 剂 ( 泥 或 石 灰 的 浆 液 或 粉 体 ) 制 搅 拌 , 水 强 利 用 固 化 剂 和 软 土 之 间所 产 生 的 一 系 列 物 理 —— 化 学 反 应 , 成 坚 硬 拌 和 柱 体 , 原 地 层 共 同起 复 合 地 形 与 基 的 作 用 。 最 大 优 点 是 工 后 沉 降 小 , 点 是造 价 较 其 缺 高。 2 1 4 砂 桩 法 。该 法 属 料 粒 桩 类 型 , 用 于 松 砂 地 .. 适 基 、 填 土 或 软 土 , 地 基 土 起 置 换 作 用 、 向 排 水 杂 对 竖 作 用 和 挤 密 作 用 , 要 施 工 工 艺 程 序 ; 平 原 地 面一 主 整 机 具 定 位 一 桩 管 沉 入一 加 料 压 密 一 拔 管一 机 具 移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心理问题:驾驶员或乘客可能受到精神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
题的困扰,导致其产生跳车的冲动。
2.事故逃逸:驾驶员在遇到交通事故后,由于害怕法律追责或其他原因,选择跳车逃避责任。
3.恶劣天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例如大雾、强风等,驾驶员可能会
因为能见度低或路面湿滑而失控,导致跳车。
4.酒驾或毒驾:驾驶人员在饮酒或服用毒品后,可能会产生错觉或削
弱判断力,从而导致跳车。
为了防止和减少公路桥头跳车事件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驾驶员和乘客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学会面
对和缓解压力,避免心理问题导致的跳车行为。
2.完善交通法律法规:加强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提高交通违
法行为的成本和惩罚力度,减少驾驶员因事故逃逸等目的跳车的行为。
3.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媒体、教育机构和驾校等渠道,加大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让驾驶员和乘客充分认识到跳车行为的危害性和
后果。
4.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督:加大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督力度,对于酒驾、毒驾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遏制跳车行为的发生。
5.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对公路桥头等易发生跳车的地区进行安全设施
的改善,如设置防护栏、限制跳车的高度和深度等,减少跳车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公路桥头跳车是一个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
为了防止和减少这种事件的发生,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交通法律法规、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督、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加强紧急救援能力等综合措施的配合和落实。
只有全面加强交通安全工作,才能有效地遏制和减少公路桥头跳车事件的发生。
公路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2-07
• 桥头跳车现象概述 •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 • 桥头跳车的综合治理措施 • 工程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桥头跳车现象概述
桥头跳车现象定义
• 桥头跳车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桥头处突然出现较大的起 伏,导致车辆颠簸、速度下降,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现象 。
02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分析
地基沉降
地基沉降是导致桥头跳车的主要 原因之一。
当公路桥梁位于软土地基上时, 地基的沉降会使桥梁和路面的高 度不一致,从而产生跳车现象。
地基沉降还会导致路面不平整, 进一步加剧跳车问题。
桥梁沉降
桥梁沉降是另一个导致桥头跳车的重要原因。 桥梁的沉降会使桥头与路面之间产生高度差,进而引起跳车。
地基加固
采用换填、砂砾垫层、土 工合成材料处理等加固方 法,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预压处理
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消 除地基土的固结沉降。
路面处理措施
改善路面结构
采用强度高、刚度大、整体性好 的路面结构,如水泥混凝土路面
或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加强基层和底基层
提高基层和底基层的强度和刚度, 减小路面的变形。
设置过渡段
桥头跳车现象的危害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2
03
影响行车安全
桥头跳车现象会导致车辆 失控,增加交通事故的风 险。
降低道路使用寿命
频繁的跳车会加速桥头的 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增加车辆运营成本
为了应对桥头跳车现象, 车辆需要减速通过,这将 增加车辆的油耗和排放, 提高运营成本。
桥头跳车现象的普遍性
• 桥头跳车现象在公路建设中较为普遍,尤其是在软土地基、高填方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因此,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 施来减少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处治对策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处治对策一、引言桥头跳车问题一直是困扰桥梁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桥头跳车现象较为普遍,它直接影响行车速度,也影响了行车的舒适与安全,甚至造成行车事故,同时由于车辆的高速行驶在桥头产生跳动和冲击,对路面和桥梁产生附加的冲击荷载加速桥台、桥头路面及桥梁伸缩装置的破坏,也加快了车辆本身的损坏,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社会效益,因此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本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处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二、桥头跳车的成因桥头跳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构造物与其两端接线路堤间的沉降差,事实上完全消灭沉降差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采取防治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沉降差,使其控制在设计行车速度下,以满足使用要求。
沉降差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处理不彻底桥头路堤及锥坡一般位于天然地基上,如果在填土前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在路堤土的重力作力下其将产生极大变形,而桥梁构造物多采用桩基础或经地基处理的扩大基础等,其沉降量很小,若桥头路堤土重力产生的变形不能在桥头路面铺筑时基本完成,将产生桥不沉而路沉的现象,造成跳车。
2压实度达不到标准由于引道填土在压路机碾压时工作面小,特别是埋置式柱式桥台台帽周围一般压路机无法作业,这就导致桥头引道及锥坡的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造成这部分填土下沉,引起跳车。
3路面渗水路面水渗入路基或路面积水沿台背渗入路基,造成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引起桥头引道路基下沉,造成跳车。
桥头路基两侧排水不畅、防水工程不完善也极易引起路基土的流失,引起沉降和跳车。
4台后填土含水量大河北省京深高速公路北拒马河桥北桥头引道是在春夏之交填筑的,路基土的含水量适中,桥头跳车不明显,而南桥头是在雨季用未经彻底晾晒的含水量高的粘性土填筑的,虽然在填土中也掺入了石灰,并设置桥头搭板,但最终还是因填土达不到压实度标准引起较大的变形,通车一两年就出现非常明显的跳车现象。
公路桥头跳车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公路桥头跳车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公路桥头跳车——公路工程质量通病,这一顽疾降低了公路的通行质量,影响行车安全,一直以来困扰着公路管理工作者,围绕这个难题开展了很多专业技术研讨和实践活动,本文就公路桥头跳车问题做以下浅析。
标签:公路;桥头跳车;成因;措施1、公路桥头跳车成因1.1桥台设计不合理在桥台的设计中,应该详细考虑桥台的结构与引道是否完成连接,尤其是桥台基地没有经过彻底合理的处理,沉降就会不稳,更应周详考虑桥台的设计与引道的衔接问题,要充分考虑环境与路面自身的客观情况,设计合理的桥台。
再者,在未保证质量能够达到标准的情况下,直接浇筑板的方法也是不合理的。
在我国桥台设计中,大多数大桥两侧的引道采用混凝土路基的方法建造的,通车后容易引起引道的沉降。
1.2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格如果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没有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与监督,台背填筑速度过快的话,路基沉降速度也会加快。
台前护坡或挡墙砌筑不及时,轻者会引起土体的滑移,重者则会降低压实机的作业效果,危害桥基的质量安全。
由于桥梁建造过程严重受地形、便道、作业及机械等因素的影响,桥头的填土压实密度很难保证质量;没有完整的三分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来规范施工进程、严格把关填料的质量等也是引起桥头跳车的成因。
1.3桥台刚度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桥台的结构是属于刚性的,基础设置位置一般是在较好的持力层上,合理利用桩基础或者扩大基础来保证地基的质量,降低地基沉降。
路基无关桥台结构,其性质属于软性的,在此种路基性质特征的影响下,路基在车辆的交变荷载作用下轻易就会产生弹性形变的情形,还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量且不会反弹。
此种不恢复的塑性会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积累,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桥台的沉降程度,塑性的积累与桥台沉降两者之间就会出现沉降差异,从而导致公路桥头跳车的发生。
1.4地基下沉地基下沉一般情况下,离不开地基土质不良因素的影响。
在通常的桥梁设计中,桥涵大多位于沟壑地段,有较高的地下水位,尤其是在南方,软土地区面积广阔,具备大于液限的天然含水量、较强的压缩性、抗剪能力弱、结构容易受到破坏等特点。
桥头跳车原因及预防措施
桥头跳车原因及防止措施【摘要】文章分析了桥台跳车产生旳原因,讨论了某些防止旳措施和应对旳措施【关键词】桥头跳车原因防止措施1 桥头跳车原因分析所谓桥头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桥头引道)处旳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旳现象,其形成原因有如下几种方面:1.1路堤沉降路堤沉降有两部分,一是地基沉降,是桥头跳车旳重要原因。
桥涵地方多有软土,此类土天然含水量不不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常具有机质,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天然构造易受破坏,在路堤自重和车辆垂直荷载及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发生地基沉降。
就是在某些稳定地基,在外荷作用下,也无可防止出现这个问题。
二是路基压缩沉降,台后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存在诸多孔隙,台后填土范围小,压路机工作面受限制,紧靠台背部分填土往往压实度达不到规定,在车辆荷载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减少,密实度逐渐增大,从而产生路堤填土沉降。
1.2台后填料不妥施工时对桥台台后旳回填土未能谨慎考虑,施工人员用料不妥、控制不严,未能抵达规定。
1.3台后压实局限性施工时工期工序安排不妥,以致桥头填土处在工期末期,被迫赶工,不能很好地控制台背填土旳压实度,致使填料压实度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使填方体产生竖向固结变形,形成较大旳沉降,在台背与路基连接处形成台阶。
1.4桥台伸缩缝旳破损由于桥台伸缩缝自身质量问题,导致伸缩缝漏水,渗透台后填土,使台后路基沉降加重。
1.5施工工序安排不妥由于桥面、路面、伸缩缝三者施工工序安排不妥,导致三者顶面标高不一致,形成台阶。
1.6桥头路堤渗水破坏桥头旳差异沉降轻易导致路面开裂,路面水渗透路基,受浸泡旳路基强度指标下降,土基软化,导致引道路基下沉,导致跳车。
同步还易发生唧泥等破坏,而跳车又加大了车辆荷载对路面和路基旳冲击力。
如养护维修不及时,这种恶性循环会使破坏程度加剧发展。
桥头路基两侧排水不畅、防水工程不完善也极易引起路基土旳流失,引起桥头引道旳沉降和跳车。
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桥头跳车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台后地基强度与桥台地基强度不同、台后填料自然固结压缩
2.桥头路堤及锥坡范围内地基填筑前处理不彻底
3.台后压实度达不到标准,高填土引道路堤本身出现的压缩变形、
4.路面水渗入路基,路基土软化,水土流失造成桥头路基引道下沉
5.回填不及时积水引起的桥头回填土压实度不够
6.沉降大于设计容许值
7.台后填土材料不当,或填土含水量过大
8.软基路段:
(二)防治措施:
1.重视桥头地基处理,采用先进的台后填土施工工艺。
选用合适的压实机具,确保台后及时回填,回填压实度达到要求
2.软基处理:
3.有针对性选择台后填料,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
如采用砂石料等固结性好,变形小的填筑材料处理桥头填土
4.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防水工程,设置桥头搭板
5.优化设计方案,采用新工艺加固路堤。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防治
等做法, 以减 少 混 凝 土 的 收缩 变 形 。
6 结 束 语
环 境 的 影 响 、 计 的 错 误 、 质 的 材 料 、 糙 的 施 1 足 构 件 设 劣 粗 产 生 裂 缝 的 主要 原因 。 作为 从 事 路 桥建 设 的 ・ 工 作人 员 , 名 只有 在 工作 中不 断 的 进 行 积 累 总 结 , 合 实 际 工 作 , 能更 好 的解 决 结 才 好 这 ~方 面 的 问题 。 从 而 建 设 出 更 好 、 优 质 、 更 更科 学 的公 路 桥
处理 好 桥 头 软 弱 地基 , 是控 制跳 午 的关 键 。 粤赣 高 速 在 完 善 设计 方 面 采 取 了 以 下措 施 :
() 在 桥 头 软基 地 段 原地 基 上 一 定 范 围 内设 置 粉 喷 桩 、 1 砂
21 台背填 料 的 影 响 .2 .
台背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 , 空隙率大, 施] 中很难将填料
211 地 基 土质 不 艮 ..
些 施 工 单位 只 求 进度 而 忽 视质 量 ,没 有 严格 按 施 T 规 范
作业 , 在进 行台背回填时松铺 厚度控制 不严 , 回填 速度过快 , 压
实 度 未 达 到 要 求 , 料 把 关 不 严 , 人 工 压 实 , 上 台 背 的 防 护 材 用 加 排水 工程 设 置 不 完 善 , 高 填 土 引道 不 稳 定 , 后 产 生 不 均 匀 沉 使 工
路桥 ・ 航运 ・ 交通
_ ._
建 材 与装 饰 2 1 0 月 0 0年 1
同等 级公 路桥 头跳 车 防治
张 健 平
( 东 广州 广 50 9 ) 14 0
I. -_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处“质”与“量”并重的重要发展阶段,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质量缺陷之一,也是多年来困扰公路行业的一大难题,越来越引起公路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部门的重视。
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不仅使得行车的不舒适感大为增加,而且造成车辆大幅度减速,严重的跳车现象导致车辆失控而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如何解决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点肤浅的认识与见解,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摸索和探讨。
1.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1.1. 地基土质不良
桥涵通常位于沟壑地段,地下水位高,且多属软土,由于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空隙比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一旦受到荷载影响,则极易产生沉降,再加上桥头路基填筑高度较大,产生基底应力也大,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更容易引起地基沉陷,特别是工后沉降较大。
1.2台背填料的影响
台背填料一般为渗透性材料,空隙率大,施工中很难将填料颗粒间的孔隙完全消除。
在公路自重及车辆的垂直荷载与振动荷载作用下,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增大,便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基沉降,造成跳车。
1.3刚柔突变引起的沉陷跳车
构筑物桥台一般采用刚性较大的钢筋砼浇注而成,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而与之相连的道路,则是刚度较小,柔性较大的弹塑性体,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这个刚度差引起道路与桥台之间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和刚度突变,增强了桥头跳车的震动效果。
1.4 设计问题
未按设计规范要求在桥台前后正确地设置过渡段,对于软基路段,在沉降还未稳定时应考虑先设过渡性路面,使路堤沉降基本完成后再加铺原路面,在桥台与路面搭接处应设置胀缝。
1.5 施工不当
一些施工单位只求进度而忽视质量,没有严格按施工规范作业,在进行台背回填时松铺厚度控制不严,回填速度过快,压实度未达到要求,材料把关不严,用人工压实,加上台背的防护排水工程设置不完善,使高填土引道不稳定,工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2.桥头跳车病害的防治措施
2.1地基处理
处理好桥头软弱地基,是控制跳车的关键。
目前对桥头软弱地基处理,国内有换填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深层搅拌法等措施,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
2.1.1换填法
在软弱地层上铺设垫层,作为人工填筑的持力层。
同时将结构物基底压力扩散到下卧软土地层中,使其应力减少到下卧层的许可承载力范围以内,从而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垫层材料的压缩性低于天然的软粘土层,采用垫层法也可减少地基的沉降量,垫层材料可分柔性材料和刚性材料。
柔性材料包括砂土,碎石、石渣、煤灰,矿渣等,刚性材料包括木材垫层,金属垫层,合成树脂垫层等。
砂、砾,碎石或石渣等无粘性土是最常采用的垫层材料,,因为这类土的强度大,压缩性小,透水性良好,比较容易使之密实,且在不少地区料源丰富,价格便宜。
该法适用与浅层软土地基的处理,由于该方法施工简便,在公路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
2.1.2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该法属竖向排水体预压类型,主要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
是通过竖向荷载作用使地下水沿着塑料排水板向上渗透到砂垫层中,然后横向排到路堤外面,从而使软基固结,其主要施工程序:整平原地面→摊铺下层砂垫层→机具就位→塑料排水板→穿靴→插入套管→拔出套管→割断塑料排水板→机具移位→摊铺上层砂垫层。
其特点是施工简便快捷,造价较低,但仍存在少量工后沉降。
2.1.3 深层搅拌法
该法主要用于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
它是利用水泥,石灰或其它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将软土和固化剂(水泥或石灰的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坚硬拌和柱体,与原地层共同起复合地基的作用。
其最大优点是工后沉降小,缺点是造价较高。
2.1.4砂桩法
该法属料粒桩类型,适用于松砂地基、杂填土或软土,对地基土起置换作用、竖向排水作用和挤密作用,主要施工工艺程序:整平原地面→机具定位→桩管沉入→加料压密→拔管→机具移位。
为加速地基固结,减少后期沉降,一般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堆载预压或超压施工,使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同时改善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其造价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和深层搅拌法之间。
2.2路基处理
2.2.1 台背回填处理方式
桥台后宜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可压缩性小、压实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如岩渣、砾石、砂砾等,并要求填料级配适当。
当采用非透水性土,当为粘土或粉质亚粘土时,应掺入灰剂量不小于6%的Ⅲ级以上石灰进行改良;当为塑性指数较小的砂土、亚砂土或粉土时,应掺入灰剂量不小于3.5%的标号325以上的普硅水泥进行稳定,必要时还可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处理。
填料的铺筑一般在基底处沿路堤纵向长度距桥台背不小于2 m,且与路基相接处按不大于1∶1设置斜坡或台阶,回填高度视路堤高度而定,一般取2~4 m。
桥头回填处理的另一方式是在路基上部(约50 cm范围内)设置水泥稳定料改善层次,使路堤体的刚度有所提高。
一般稳定层结构是沿路堤纵向距桥台背约10 m长,用一定剂量(如4%~6%)的水泥进行稳定,并且远桥台端与路基相衔接处,采用1∶1设置斜坡。
上述两种处理方式均能达到减少竖向变形和刚柔突变的成效。
如两种方式同时考虑,则效果更佳。
2.2.2台背回填处的压实
由于台背回填处位于路基和桥台衔接的特殊位置,成为碾压的薄弱环节,压路机难以碾压到位,距离太近时对桥台有影响,故要求台背回填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压实度必须达到95%,回填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且有良好的级配和透水性,压实机械宜选用小型机具分层压实,对于机械夯实碾压不到之处,应及时采用人工补充夯实。
2.2.3采用“填筑路堤预压”的施工方法
为减少桥涵两端路堤的工后沉降,从而使桥涵两端路堤与桥台结构物的相对沉降尽量小一些,一般可采用填筑路堤预压的施工方法,让路基排水固结,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以后再开挖涵洞或桥台位置土方,然后再施工桥涵。
2.3路面处理
2.3.1设置桥台搭板
搭板设置可以使在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至刚性桥台上,使车辆通过时跳跃现象大为减少。
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常取3~15 m(当超8 m时,宜设计成两段式或三段式搭板)。
搭板的近台端一般搁置在桥台前墙顶面或其牛腿上。
当桥头引道为刚性路面时,搭板的纵坡可采用与路面设计纵坡平行方式(称平置式搭
板);而当引道为柔性路面时,则搭板的远台端常置于路面面层与基层之间(称斜置式搭板)。
为预防搭板下沉,也可在搭板上先铺设一层沥青面层,通车后搭板若下沉时,则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
3.3.2设置变厚式埋板
为避免二次跳车,常在搭板的尾端加设一段浅埋的变厚式埋板,其长度一般取3~5 m,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将与搭板连接处的路面板改为变厚式板。
在搭板、埋板或变厚式板的下层,为保证与桥台连接部位的刚柔层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能渐次变化,建议采用强度及回弹模量均高于其它路段相对应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以提高该部位的整体受荷和抗冲能力,有利于减少错台幅度,调整不均匀沉陷,改善桥头跳车或二次跳车现象。
3.3.3 加强管理
管理部门应在运营期内加强沉降观测和桥头养护,当桥头纵坡出现大于3%的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