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应该做哪些检查,有什么常见的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能够确诊胆囊结石的实验方法有什么

能够确诊胆囊结石的实验方法有什么

从检查到治疗再到治愈后的复查等,胆囊结石需要用到多种实验室方法,当然也不排除只需要一种就能够完成全部治疗要求的。

多种实验室方法合并使用,可以增加胆囊结石的确诊率,当然,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1、血生化检查:如肝功能、血清转氨酶、血清淀粉酶,有助于鉴别阻塞性和非阻塞性黄疸及肝脏功能、胰腺功能。

2、X线腹部平片:胆结石中约10%~15%含钙盐较多,在X线检查时不能透过X射线,所以在胶片上显示出结石的影子。

医生称这种结石为阳性结石。

但有很多的胆结石含钙盐较少,如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能透过X射线,用普通的X线检查方法在胶片上不能显示出影子。

这种结石医生称为阴性结石。

因此,X线腹部平片检查,只是胆囊结石病人的初步检查。

病人在做X线腹部平片检查时要做下列准备:①检查前三天内不服含有铁、碘、钡、铋、钙等制剂,以免影响X线显影;②前二天可服用活性碳片,目的是吸附肠道里的气体;③检查前天晚上服番泻叶3~6g或蓖麻油20ml,帮助排空便;④检查当天早晨禁食,尽量排清大便。

3、口服胆囊造影:口服不透X线的含碘造影剂(碘番酸、碘阿芬酸钠)以衬托出透X线的结石影子(阴性结石)。

观察胆囊的形态及判断胆囊的收缩功能。

口服胆囊造影病人需要注意:①检查前一天午餐宜吃高脂肪饮食(如油煎鸡蛋1~2),因为高脂肪饮食能促使充盈的胆囊收缩,排空胆汁,这样能观察到收缩状态的胆囊。

②晚上宜吃清淡少油的饮食(如酱菜),以便第二天观察这一段时间内胆囊的充盈情况,并使造影时能获得最佳显影的条件。

③正确掌握服药时间:为了保证次晨检查有良好的浓度,使胆囊显影,一般晚餐后一小时可开始用糖开水吞服造影剂,每隔5分钟服一片(0.5g)共6片,总量3g。

切忌把6片药一次服下。

④检查当天早餐禁食:服药后12~14小时就可进行首次摄片检查。

根据情况可能再次需进脂肪餐。

常常碰到有些病人不喜欢吃油腻食物,为了达到有效目的,希望你能克服一下,按医生要求吃完脂肪餐,这样才能检查正确。

胆囊结石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胆囊结石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胆结石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如果胆结石严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才能治好。

为了保证患者在手术治疗全过程中的安全和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必须在胆结石手术治疗前进行详细的检查。

胆结石的检查方法有哪些?下面我们来掌握一下。

医生建议,胆结石术前检查非常重要,因为根据这种术前检查,可以大大降低手术中的风险,有效利用意外情况,更好地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胆结石术前检查要点包括CT、胆管X线检查、b超、胆道镜、胆道镜、MRCP等。

1、CT确诊由于胆结石主要是含总钙胆红素的色素性泌尿系结石,且钙含量高,CT相片上信息显示清晰,CT诊断符合率为50%。

CT还能显示胆囊的位置、增大、肥大和收缩,系统观察CT 相片的各个方面,掌握泌尿系结石在胆囊内扩散的情况。

2.胆管x光造影:X线胆道造影(含)是诊断胆结石的经典方法,一般能做出正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80%。

x线胆道造影要考虑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一个优秀的胆道造影应该能够充分掌握人体解剖基因变异的胆管和泌尿系结石的扩散情况。

3、B超诊断胆囊结石的超声特征是b超诊断胆囊结石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其准确率一般估计为50%。

4。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穿刺技术有三种相对路径:退路、侧路、侧路成功率较高、发病率较低、实际操作方便、造影检查图像清晰。

B超对胆结石的诊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特别是在b超ptc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率更高。

对于非手术性的,并且要肃清胆结石,可以考虑使用。

这是胆结石患者的术前检查方法,你现在应该清楚了。

在治疗胆结石的整个过程中,建议患者完善自身的疾病预防措施,做好生活保健,密切配合医生,塑造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尽快康复。

胆石症

胆石症

胆石症:胆管或胆囊产生胆石而引起剧烈的腹痛、黄疸、发烧等症状之疾病,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

40岁为胆石病典型发病年龄,一般随年龄增加胆石病发病率亦增加。

50岁以上女性胆石病发病率为男性的2倍。

大多数调研报告表明,胆固醇结石患者多有阳性家族史。

胆囊结石成因(1)代谢因素:正常胆囊胆汁中胆盐卵磷脂、胆固醇按比例共存于一稳定的胶态离子团中。

一般胆固醇与胆盐之比为1∶20~1∶30之间,如某些代谢原因造成胆盐、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量增加,当其比例低于1∶13以下时胆固醇便沉淀析出,经聚合就形成较大结石。

如妊娠后期、老年人,血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高,故多次妊娠者与老年人易患此病;又如肝功能受损者,胆酸分泌减少也易形成结石。

先天性溶血病人,因长期大量红细胞破坏可产生胆色素性结石。

(2)胆系感染:大量文献记载,从胆石核心中已培养出伤寒杆菌、链球菌、魏氏芽孢杆菌、放线菌等,足见细菌感染在结石形成上有着重要作用。

细菌感染除引起胆囊炎外,其菌落、脱落上皮细胞等可成为结石的核心,胆囊内炎性渗出物的蛋白成分,可成为结石的支架。

(3)其他:如胆囊的淤滞胆汁pH过低、维生素A缺乏等,也都是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胆管结石成因(1)某些原因使胆囊结石下移至胆总管,称为继发性胆管结石,多发生在结石性胆囊炎病程长、胆囊管扩张、结石较小的病例中,其发生率为14%。

(2)原发性胆管结石可能与胆道感染、胆管狭窄、胆道寄生虫感染(尤其蛔虫感染)有关。

当胆道感染时,大肠埃希杆菌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很高,可将胆汁中的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游离胆红素后者再与胆汁中钙离子结合成为不溶于水的胆红素钙沉淀后即成为胆色素钙结石。

胆道蛔虫病所引起的继发胆道感染,更易发生此种结石,这是由于蛔虫残体、角皮虫卵及其随之带入的细菌、炎性产物可成为结石的核心。

胆管狭窄势必影响胆流通畅,造成胆汁滞留胆色素及胆固醇更易沉淀形成结石。

当合并慢性炎症时,则结石形成过程更为迅速。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两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重叠,但也有各自独特的表现。

本文将从胆囊炎和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的表现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内胆汁潴留、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患者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上腹部剧烈、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右上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发热、恶心、呕吐。

•胆囊区叩击痛阳性。

•黄疸、皮肤瘙痒少见。

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是胆囊长期受损后的炎症状态。

其临床表现相对较轻,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

•消化不良、呕吐、打嗝等。

•胆囊区压痛,但较急性炎症轻。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性胆囊结石许多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胆囊结石。

当结石移动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时,患者才可能出现症状。

胆石症的症状•胆绞痛:即胆囊痛,常发生在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打嗝、食欲不振等。

•黄疸:胆囊结石阻塞胆总管时可导致黄疸。

并发症胆石症的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穿孔、胰腺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及时治疗。

诊断与治疗诊断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

治疗治疗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急性胆囊炎常需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一般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而对于胆石症,可通过手术切除结石或药物溶解等方式治疗。

结语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处理。

胆囊结石诊断金标准

胆囊结石诊断金标准

胆囊结石诊断金标准
胆囊结石诊断的金标准是超声检查(US)。

US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简便的检查手段之一。

通过US 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胆囊内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以及位置等信息,为胆囊结石的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同时,US还可以观察胆囊壁是否有炎症、增厚、胆囊收缩功能是否正常等情况,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因此,US被视为胆囊结石诊断的金标准。

除了超声检查之外,其他辅助检查方法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淀粉酶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胆囊结石是否合并感染、胰腺炎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CT和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胆囊结石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胆囊结石诊断的金标准是超声检查,但其他辅助检查方法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全面评估病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胆结石相关检查有哪些

常用的胆结石相关检查有哪些

常用的胆结石相关检查有哪些2014-06-03 10:51:23 来源: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胆结石亦称胆石症。

是最常见的胆道疾病,此病的发生和年龄、性别、饮食、代谢、遗传等因素有关。

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隐痛、右侧肩部放射性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胆结石疾病的症状和其他一些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那么如果患有此病,要进行哪些常用的胆结石相关检查呢?【1】实验室检查患者有胆总管梗阻时,可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增高。

伴有感染时,可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

伴有急性胰腺炎时,可有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增高。

【2】影像学检查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影像检查可以帮助确诊。

B超检查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手段,被认为是胆囊结石诊断的“金标准”,能准确判断结石的有无及其三维结构,其对于2厘米以上胆囊结石诊断的阳性率为95%,对有胆囊结石的急性胆囊炎诊断阳性率为90%。

B超检查有无创、简单、准确的优点,故使用较广泛,但其对小结石的数目和胆石的性质不能确定。

胆囊平片可发现10%-15%的不透光结石,口服胆囊造影可了解胆囊排空功能情况。

口服胆囊造影对于胆石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0%。

ERCP是对但、胰管疾病诊断最敏感、特异性最高的检查方法,对胆管结石诊断敏感性为88%。

因此,对胆管结石的定性、定位诊断多采用ERCP和经皮胆穿刺胆造影术。

但ERCP具有一定创伤性,易并发胆道逆行和急性胰腺炎。

ERCP为胆道结石教敏感和无创性检查方法。

此外,CT、MRI等在诊断胆石症,尤其在鉴别结石或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中也有重要的价值。

胆囊结石诊疗常规

胆囊结石诊疗常规

胆囊结石概述、定义胆囊结石主要见于成人,女性多于男性,40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石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胆色素结石;别称胆结石病因胆囊结石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个别地区和种族的居民、女性激素、肥胖、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手术后、回肠末段疾病和回肠切除术后、肝硬化、溶血性贫血等因素都可引起胆囊结石;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相对较高,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无症状,仅在体检、手术和尸解时发现,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少数病人的胆囊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胆绞痛病人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体位改变时,由于胆囊收缩或结石移位加上迷走神经兴奋,结石嵌顿在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而引起绞痛;疼痛位于右上腹或上腹部,呈阵发性,或者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可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因痛剧而不能准确说出疼痛部位;首次胆绞痛出现后,约70%的病人一年内会复发;2.上腹隐痛多数病人仅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胃病”;3.胆囊积液胆囊结石长期嵌顿或阻塞胆囊管但未合并感染时,胆囊黏膜吸收胆汁中的胆色素;分泌黏液性物质,形成胆囊积液;积液呈透明无色,又称为白胆汁;4.其他1很少引起黄疸,较轻;2小结石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内成为胆总管结石;3胆总管的结石通过Oddi括约肌嵌顿于壶腹部导致胰腺炎,称为胆源性胰腺炎;4因结石压迫引起胆囊炎症并慢性穿孔,可造成胆囊十二指肠瘘或胆囊结肠瘘,大的结石通过瘘管进入肠道引起肠梗阻称为胆石性肠梗阻;5结石及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诱发胆囊癌;5.Mirizzi综合征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由于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6.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诊断急性胆囊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依靠各种影像学检查;1腹部B超:腹部B超是诊断急性胆囊炎尤其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最有效、简单的影像学方法;常见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是:①胆囊体积增大、且短轴值增加比长轴值增加更有诊断意义;②以椭圆形及梨形胆囊多见;③以薄壁形居多,即壁厚0.3cm以下胆囊多见;④胆汁大多透声好,约占80%;⑤超声Murphy征呈阳性;⑥胆囊内多伴有结石或结石于颈部嵌顿;而囊壁增厚,粗糙不光滑,或出现“双环”征,胆汁透声差或胆囊轮廓模糊,不能作为主要或常见超声诊断指标;2腹部CT:CT检查除可发现胆囊管或胆囊结石外,诊断主要依据胆囊扩大以及胆囊壁普遍性增厚增强扫描可见胆囊明显强化;这两种现象对确立诊断缺一不可;因胆囊扩大也可见于胆道梗阻,或正常胆囊炎因增厚的胆囊壁而呈结节状,可给人以胆囊癌的征象,故其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化脓性胆囊炎胆汁CT值可>20HU;胆囊周围炎,胆囊壁与肝实质界面不清或于胆囊周围显示为低密度环,系由肝组织继发性水肿所致;若胆囊穿孔,胆囊窝部可出现有液平的脓肿;气肿性胆囊炎则于胆囊内或壁内出现气影;周围粘连,则可见胆囊皱着变形;应该指出的是,如无胆石存在,CT难以肯定胆囊缩小是生理性抑或病理性收缩;如胆汁钙化或胆囊壁钙化而形成所谓“瓷器胆囊”,则CT易于诊断;3MRCP、ERCP等:此类检查在急性胆囊炎合并有胆管阻塞需排除胆管结石时诊断意义较大,如为单纯的急性胆囊炎,出于经济及操作难度考虑可不予使用;鉴别诊断1、慢性胃炎;主要症状为上腹闷胀疼痛、嗳气、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史;纤维胃镜检查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极为重要,可发现胃黏膜水肿充血、黏膜色泽变为黄白或灰黄色、黏膜萎缩;肥厚性胃炎可见黏膜皱襞肥大,或有结节并可见糜烂及表浅溃疡;2、消化性溃疡;有溃疡病史,上腹痛与饮食规律性有关,而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往往于进食后疼痛加重,特别进高脂肪食物溃疡病常于春秋季节急性发作而胆石性慢性胆囊炎多于夜间发病;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有明显鉴别价值;3、胃神经官能症;虽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但与进食油腻无明显关系,往往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常有神经性呕吐每于进食后突然发生呕吐,一般无恶心,呕吐量不多且不费力,吐后即可进食,不影响食欲及食量本病常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状用暗示疗法可使症状缓解,鉴别不难;4、胃下垂;本病可有肝、肾等其他脏器下垂;上腹不适以饭后加重,卧位时症状减轻,立位检查可见中下腹部胀满而上腹部空虚,有时可见胃型并可有振水音,钡餐检查可明确诊断;5、肾下垂;常有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以右侧多见,但其右侧上腹及腰部疼痛于站立及行走时加重可出现绞痛并向下腹部放射;体格检查时分别于卧位、坐位及立位触诊,如发现右上腹肿物因体位改变而移位则对鉴别有意义,卧位及立位肾X线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有助于诊断;6、迁延性肝炎及慢性肝炎;本病有急性肝炎病史,尚有慢性消化不良及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可有肝大及肝功不良,并在慢性肝炎可出现脾大,蜘蛛痣及肝掌B超检查胆囊功能良好7、慢性胰腺炎;常为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其上腹痛向左肩背部放射,X线平片有时可见胰腺钙化影或胰腺结石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及逆行胆胰管造影对诊断慢性胰腺炎有一定价值;8、胆囊癌;本病可合并有胆囊结石本病病史短,病情发展快,很快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及直接侵及附近肝组织,故多出现持续性黄疸;右上腹痛为持续性,症状明显时多数病人于右上腹肋缘下可触及硬性肿块,B超及CT检查可帮助诊断;诊断根据临床典型的绞痛病史,影像学检查可确诊;首选B超检查,可见胆囊内有强回声团、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有声影即可确诊为胆囊结石;仅有10%~15%的胆囊结石含有钙,腹部X线能确诊,侧位照片可与右肾结石区别;CT、MRI也可显示胆囊结石;但不作为常规检查;治疗1.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比经典的开腹胆囊切除损伤小,疗效确切;无腹腔镜条件可作小切口胆囊切除;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观察和随诊,但下列情况应考虑行手术治疗:1结石直径≥3cm;2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3伴有胆囊息肉>1cm;4胆囊壁增厚;5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6儿童胆囊结石;7合并糖尿病;8有心肺功能障碍;9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10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2.行胆囊切除时,有下列情况应行胆总管探查术1术前病史、临床表现或影像检查证实或高度怀疑胆总管有梗阻,包括有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胰腺炎; 2术中证实胆总管有病变,如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或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肿块,胆总管扩张直径超过1cm,胆管壁明显增厚,发现胰腺炎或胰头肿物;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3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为避免盲目的胆道探查和不必要的并发症,术中可行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胆总管探查后一般需作T管引流,有一定的并发症;3.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手术切除胆囊均为最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但往往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在治疗方法及时机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实际病情灵活掌握;治疗:1.非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确诊后一般先采用非手术治疗,既能控制炎症,也可作为术前准备;非手术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病情能够控制,待以后择期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①卧床休息、禁食;严重呕吐者可行胃肠减压;应静脉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供给足够的葡萄糖和维生素以保护肝脏;②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盐酸山莨菪碱,曲马多、哌替啶等,以维持正常心血管功能和保护肾脏等功能;③抗菌治疗;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联合应用氨苄西林、克林霉素和氨基糖昔类,或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而定;对于并存病较多、合并妊娠及有先天性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中对于全身状况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治疗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日后的手术治疗;2.手术治疗1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最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采用非手术治疗目的在于改善全身情况以赢得手术治疗的条件和时间,正确的把握手术时机对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符合以下情况者需考虑及时手术:①非手术治疗,症状无缓解或病情加重者;②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③发病在48~72h 内者;④其他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反应差、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好时应考虑有胆囊坏疽或穿孔的可能,如无手术禁忌症应早期手术;手术并发症及处理胆管损伤及良性胆管狭窄一、定义胆管损伤bileductinjuries大多数由手术引起,极小部分由外伤引起;胆管损伤很少单独发生,多伴有肝、十二指肠、胰腺和大血管损伤;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bileductinjuries是指外科手术过程中造成的胆管损伤,是良性胆管狭窄最主要原因,多发生在胆囊切除及不适当的、粗暴的胆管探查时;二、诊断1.临床表现1胆管损伤:常有右上腹持续性疼痛,表现为腹膜炎体征;开放性损伤患者可见伤口有胆汁渗出;剖腹探查可见局部有胆汁流出;2医源性胆管损伤1术中发现被切断的管道内有胆汁流出;2术后胆汁可以自引流物或手术伤口流出,未放置引流者出现腹膜炎表现;3良性胆管狭窄患者在术后远期出现反复发作的胆管感染和黄疸;如未及时治疗,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的表现;2.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并发感染时白细胞增加,胆红素增高;2影像学检查1B超、CT:可以提供肝胆管狭窄近端扩张的程度、范围和有无结石的征象;2ERCP:可见胆管中断、狭窄或造影剂溢出胆管,进入腹腔;3MRCP:可显示胆管狭窄部位及近端胆管扩张程度;4腹腔引流管造影若胆道系统显影,可了解损伤部位、程度;三、分型以确认的胆管狭窄的Bismuth分型该分型通常也适用于胆管损伤分型:Ⅰ型:肝总管或主要胆管残留≥2cm;Ⅱ型:肝总管残留<2cm;Ⅲ型:左右肝管汇合部完整;左右肝管系统相通;Ⅳ型左右肝管汇合部普损坏;左右肝管分离;Ⅴ型:Ⅰ型、Ⅱ型或Ⅲ型+副右肝管狭窄;四、治疗主要在于手术中严谨操作,预防损伤的发生;处理方式及效果受以下几个重要因素影响:1损伤发现的早晚;2损伤位置的高低即类型;3损伤胆管的局部血供状态;4是否合并感染;1.术中处理术中及时发现胆管小的裂伤,损伤范围<0.5cm时可予以修复或成形;胆管横断伤,如张力不大,可行胆管对端吻合术;以上情况均应同时放置T管,术后带管支撑4—6周,如果不能做到精确的粘膜对粘膜吻合,支架管应放置6个月以上;如对端吻合困难或胆管壁缺损>1.5cm,则应行胆管空肠Ronx-en-Y吻合术;2.漏的处理如早期发现伴有胆汁性腹膜炎,应再次手术,放置引流,视损伤及胆管局部情况决定是否同时处理胆管损伤;若发现较晚,炎症严重,则应保持通畅引流至炎症消退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良性胆管狭窄的处理可将狭窄近端胆管肝管成型后与空肠行Roux-en-Y大口径吻合术;手术难以处理或无法耐受手术的高危病人可采取气囊扩张、支架引流的方法;良性胆管狭窄单纯放置支架管的长期疗效尚有争议;手术难以处理的双侧多处胆管狭窄,伴有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或肝衰竭前期可考虑肝移植;参考文献:肝胆外科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胆石症

胆石症

2x1x
2.保持引流通畅 随时观察,避免牵拉扭曲;挤压T管时应将一手
治疗方法:
一、保守治疗: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
般不需积极手术治疗。可用方法有:
体外震波石:并发症发生率高,效果差,现 基本废弃不用
溶石:鹅脱氧胆酸 熊脱氧胆酸 副作用:肝毒性、反应大(恶心、呕吐)服 药时间长、价格贵、停药后易复发
1x1x
治疗方法:
二、手术疗法
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伤口愈合后 疤痕微小、疗效肯定 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1x8x
引流胆汁,和残余结石,减轻 胆道内压力,使胆管缝合口顺 利愈合,避免胆瘘。
(2)T型管在胆道内起支撑作用, 避免形成胆管狭窄。 (3)术后可通过T型管进行造影, 查看有无残余结石并可进行取 石头。
19
2x0x
1妥善固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妥善固定T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是胆管疾病手术
成功的关键。在T管引出腹壁处与皮肤缝扎固定,
x7 x
症状(二)
3.胆囊积液(白胆汁) 4.其他(黄疸、发热、肝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十二指肠瘘或 胆囊结肠瘘、胆石性肠梗阻、胆囊癌)。 5、Mirizzi综合征: 病因: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 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 狭窄;反复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 或全部堵塞肝总管。 临床特点: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 影像检查: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胆囊结石
诊断重要依据: 典型的临床表现---胆绞痛(cholecystalgia)进
食油腻食物,睡眠时体位改变---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

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胆石症患者的护理

(4)告诉胆囊切除术后常有大便次数增 多,数周数月后逐渐减少。 (5)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返院复查1次。 (6)凡是再次出现腹痛、黄疸、消化不良 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 情。
十一、胆囊结石微创技术
目前,胆囊切除有两种方法,传统
胆囊切除手术和腹腔镜下 胆 囊 切 除 手 术。普外科在治疗胆囊结石时, 采用胆囊结石微创治疗。 胆囊结石微创治疗是 普外科发展史上的里 程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注意事项
1、进食:肠道功能未恢复前原则上应禁食、禁 饮,但正常情况下手术当日即可进少量无脂流质 食物,以后逐渐过度为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纤维素、 富含纤维食物。进食量根据个人耐受量为限。 2、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有规律,适量、 清淡易消化,戒烟酒,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食 用油腻、煎、炸及含脂肪多的食品,如肥猪肉、羊肉、 肥鹅、黄油、奶油、油酥点心、奶油蛋糕等。 3、增加膳食纤维以减少结石形成,除选用粗粮、 新鲜蔬菜和水果外,还可选用大蒜、洋葱、香 菇、木耳等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3)术后早期胆瘘 术后或次日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或从腹腔引 流管中流出胆汁,表现为发热、腹痛、黄 疸等。 4)肺部并发症 常见有肺不张和肺炎,多见于老年或慢性 支气管炎以及长期吸烟的患者。术前练习 深呼吸运动,治疗呼吸道疾病,术后加强 排痰,雾化吸入协助排痰等
十 、健康教育
(1)注意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食物 为主,忌食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早餐 要吃好、忌暴饮暴食。 (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 心情要舒畅。 (3)带T型管出院者,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护 理,定期复查。
3、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症状 :
原发于左右肝管分叉处以上部位的结石,称 为肝内胆管结石 。
1)上腹部疼痛 2)黄疸 3)上腹部压痛 4) 晚期病人可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变出现 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

胆结石手术流程

胆结石手术流程

胆结石手术流程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严重的胆结石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胆结石手术。

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胆结石手术的整个流程。

首先,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和检查,包括血液检查、B超、CT等,以确定胆结石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

这些检查结果将有助于医生制定手术方案。

接着,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患者也可以在此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顾虑,医生会给予解答和建议。

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清洁肠道、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患者将被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之前的检查结果和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能是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全神贯注地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手术结束后,患者将被送入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

医护人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术后,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及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这些都是术后恢复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最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查计划,并根据复查结果给予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总的来说,胆结石手术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手术,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

通过全面的检查、详细的沟通、精心的准备、专业的手术和科学的恢复,患者可以顺利度过手术,并尽快恢复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胆管结石诊断金标准

胆管结石诊断金标准

胆管结石的诊断通常采用一系列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而没有单一的“金标准”。

下面是用于诊断胆管结石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检查:
1. 临床症状:医生通常会首先询问患者的症状,如腹痛、上腹不适、黄疸、恶心、呕吐、发热等。

这些症状可以提示可能存在胆管结石的情况。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触诊和听诊,以寻找与胆管结石相关的体征。

3.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胆管梗阻的标志,如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和白细胞计数。

4.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波:腹部超声波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检测到胆石和胆管的扩张。

-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以帮助确定胆管结石的位置和大小。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MRCP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胆管结石和胆管的情况。

-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ERCP是一种介入性检查,可以同时诊断和治疗胆管结石,通过内窥镜进入胰胆管系统。

5. 核医学扫描:胆管穿刺并注射示踪剂后,核医学扫描可以用于检测胆管结石。

6. 胆管造影:通过向胆管注入造影剂并进行X射线检查,可以检测到胆管结石。

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来诊断胆管结石,特别是在症状不典型或疑难的情况下。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来做出诊断。

对于急性胆管结石引起的急性胆囊炎或胰腺炎等严重情况,可能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而不是等待完整的诊断结果。

因此,及早就医和与医生合作是确诊和治疗胆管结石的关键。

胆结石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胆结石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胆结石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胆囊结石是指胆囊结石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胆石症已逐渐从胆管胆色素结石转变为胆固醇结石。

在美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是10-15%,胆结石新诊断患者每年约1万人,胆囊切除术患者每年约7万人,直接医疗费用为$5.8billion/年。

中国没有流行病学数据。

胆结石的病因非常复杂,有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有的是后天因素,有的是可逆的。

一、不可逆因素1、发病年龄: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如果发生在儿童时期,主要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

发病高峰年龄为40岁~50岁。

2.发病性别差异:男女超声诊断研究成果比例约为1∶2.女性胆固醇结石多见于胆固醇结石。

女性胆固醇结石的高发病率可能与雌激素增加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和活性以及影响胆囊收缩和导致胆汁停滞的孕酮有关。

3、发病与基因、家族史:胆囊结石发病与种族差异明显,表明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二、可逆因素1、发病与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2胖与肥胖的关系: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病率是正常体重的三倍。

3、发病率和饮食因素:饮食习惯是影响胆石形成的主要因素,低纤维、高热量食物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因为这些食物会增加胆汁胆固醇饱和度。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占胆石病的主要地位,主要是胆固醇结石。

4.其他因素:有些药物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但如果用药时间短,结石会消失;快速体重丧失(>1.5kg/wk),例如,不合理的减肥方法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形成;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增加;甲状旁腺疾病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等特殊疾病也会导致胆囊结石的发病。

胆结石检查金标准

胆结石检查金标准

胆结石检查金标准
胆结石的检查金标准是通过检查来明确是否存在结石以及结石的性质和位置。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金标准检查方法:
1. 腹部B超:腹部B超是常用的检查手段,能够直观地显示胆囊和胆道结石,并确定其大小、数量和位置。

其优点是无创伤、安全、简便,可以作为常规检查方法进行初步筛查。

2. 腹部CT扫描:腹部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结石信息,包括结石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等。

它可以检测到更小和不透光的结石,并排除其他病变,但辐射剂量较高。

3. 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MRCP是一种无创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详细的胆道图像,能够检测到胆囊和胆道结石,并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4. 内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ERCP结合X光技术和内窥镜下造影剂注入,可以直接显示胆道系统的情况,包括胆囊和胆道结石。

它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属于侵入性检查,可能引发并发症。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应用,以确定胆结石的存在和性质。

在临床中,通常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初步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便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需要,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胆石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

胆石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

● 06
第六章 预防与注意事项
饮食调理
饮食对预防胆石症至 关重要。建议少吃高 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多摄入蔬果,保持饮 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这样可以减少胆固醇 在胆道中的沉积,降 低患病风险。
保持体重
01 健康体重
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胆石症的发生
02 均衡饮食
保持适当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体重
03 定期运动
胆石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汇报人:XX
2024年X月
第1章 简介 第2章 诊断方法 第3章 保守治疗方法 第4章 手术治疗方法 第5章 术后护理 第6章 预防与注意事项
目录
● 01
第一章 简介
胆石症的定义
胆石症是指在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结石的疾病,常 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结石会阻塞胆囊或胆管, 造成疼痛和不适。
每周保持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问 题
定期体检可以帮 助及早发现潜在
的健康问题
调整治疗方 案
根据体检结果调 整治疗方案,及
时干预
监测胆囊情 况
胆囊超声波检查 是评估胆囊健康
的有效方法
远离不良习惯
01、
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会影响肝脏功能
增加胆囊受损风险
02、
吸烟
吸烟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术后疤痕小
肝胆管镜下治疗
01、
优点
微创手术方式 术后恢复快
疗效显著
02、
适应症
胆管结石 胰腺炎
胆道狭窄
03、
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充分 术后密切观察
遵医嘱定期复查
04、
开放手术
适应症
病情严重
术后护理
需严格控制感染

胆结石的体检指标通过体检了解胆结石的相关指标

胆结石的体检指标通过体检了解胆结石的相关指标

胆结石的体检指标通过体检了解胆结石的相关指标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的固体结晶物质。

其形成可能与胆液成分的改变、胆囊排空功能障碍、胆囊壁粘液分泌物增加等因素有关。

胆结石的存在可能导致胆石症的发生,引起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了解胆结石的体检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处理该病,下面就从常见的体检指标入手,介绍胆结石的相关内容。

一、血液指标1. 肝功能指标血清胆红素、ALT、AST、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胆道梗阻或胆汁淤积,是胆结石的常见体征。

2. 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的异常可能与胆结石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有关。

3. 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的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的存在有关,这些指标异常可能与胆结石合并感染相关。

二、影像学检查1. 腹部B超腹部B超是胆结石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通过B超波束在腹壁上的反射,可以检查胆囊是否有结石的存在,并了解其位置、大小等信息。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胆结石及其并发症。

3. MRI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可以提供详细的胆道系统图像,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结石的大小和位置。

三、胆囊功能检查1. 胆囊造影胆囊造影是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胆囊的激发与排空功能,以判断胆管和胆囊的状况。

2. 核素扫描核素扫描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追踪剂,观察其在胆囊中的分布情况,来评估胆囊的功能。

以上所述的各项体检指标和检查方法,都可以辅助了解胆结石的相关指标,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胆道炎症、肝功能异常等问题。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指标和检查结果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手段,最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还需要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总结起来,通过血液指标、影像学检查和胆囊功能检查等多种体检手段,可以了解胆结石的相关指标,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在进行胆结石相关体检时,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胆结石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胆结石病例书写基本规范

胆结石病例书写基本规范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患者的病情,胆结石病例的书写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

下面将介绍胆结石病例书写的基本规范。

一、病例基本信息病例书写的第一部分应该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同时,还需要注明就诊日期、就诊科室以及诊断医生的姓名。

这些基本信息可以在病例的首页或者页眉处进行统一呈现。

二、主诉与现病史第二部分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和现病史。

主诉是指患者自身感受到的不适症状,应该准确描述患者所体验到的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发作频率等。

现病史是指患者在就诊前的病情变化情况,包括症状出现时间、病情恶化或好转的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以供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三、既往史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病史、手术史以及药物过敏史等。

这部分信息对于确定患者的病因、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进行手术选择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应该逐一记录患者的疾病史,包括恶性肿瘤史、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诊断时间、治疗过程等。

四、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在记录胆结石病例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是必要的。

体格检查包括对腹部的触诊、压痛点检查以及肝脾等器官的触诊情况。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等,这些检查结果对于准确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书写病例时,应当详细记录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便于医生进行综合判断。

五、诊断与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需要给出明确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病例书写中,应该清晰地列出确诊的胆结石病例以及相关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

六、随访和预后评估胆结石病例书写的最后部分应该包括患者的随访情况和预后评估。

在患者就诊后,医生需要记录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并在术后或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

通过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以及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

胆结石的中医治疗方法胆结石在日常生活中不算少见,而且该病的危害很大,所以患上了胆结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治疗了,随着医学技术逐渐发展,治疗胆结石有很多,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医治疗胆结石的方法吧。

1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的原则是以“理气开郁、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主。

国内常用的中药方很多,都是以上述原则加以演化。

最好是根据各人的具体病情,给予辨证施治,但通用的成方也有一定的效用。

现举遵义医学院的处方为例:排石汤:枳壳9g,木香5g,元胡15g,栀子12g,虎杖30g,金钱草30g,大黄15g。

适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症病人。

一般每天服1帖,分2次服用。

对青壮年病人,可每天服2帖,分4次服用。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中药治疗有调节胆道功能、刺激胆汁的分泌、控制感染,并排出结石的作用。

2针刺疗法:针刺具有解痉止痛、利胆、排石、止吐等作用,但是单纯用针刺治疗,疗效似嫌不足,一般需同时配合中药内服。

体穴取阳陵泉、中脘、丘墟、太冲、胆俞等。

每次留针半小时,每天2~3次。

耳穴可取神门、交感、胆囊、胰、十二指肠等。

应用口服排石汤和用针刺来刺激胆汁分泌和调整胆道的舒缩活动,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的效果,但是中医中药对于较大结石,排出就较困难;胆囊中的结石由于胆囊管细小,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胆管结石大于1.5cm或胆囊结石大于0.5cm,一般就不适合用中医中药来治疗。

1、生姜生姜是常用的祛病调味的佐料,其中所含的大量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过多,减少胆汁中黏蛋白含量,不至于因黏蛋白过多而与胆汁中钙离子和胆红素结合,从而可以预防胆结石的形成。

此外,生姜中含有较多的油树脂,有较强的利胆作用。

因此,胆囊炎患者常吃些生姜大有益处。

2、核桃专家介绍,在核桃中富含亚油酸,亚油酸有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形成的作用,进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故能阻止胆石的形成。

核桃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胆汁成分,有利于胆石的排出。

3、南瓜早上喝两碗南瓜粥,粥内煮1个鸡蛋。

胆石症的临床检查分析

胆石症的临床检查分析

胆石症的临床检查分析胆石症是腹部外科常见病。

在急腹症中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而居第三位。

如处理得当,治愈率可达85%以上,但仍有部分效果不满意,值得研究。

从发病率上看胆囊结石的发病在20岁以上的人便逐渐增高,女性以45岁左右达到高峰,男性在更年期以后也明显升高,儿童少见,一般中年以上者多见。

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1.9~1:3,经产妇或肥胖者也多见。

原发性胆管结石者以20~40岁为发病高峰,青壮年多见,无性别差异。

从地域来看,在我国、日本原发性结石,特别是肝内结石发病率高,我国南方农村更为常见,而欧美等西方国家较少见。

在胆囊结石方面,我国北方及西北则较南方为多见。

另外,有的胆石没有症状即所谓“静止结石”,或很少症状,仅在尸检或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故本病的实际发病率较临床为高。

1 临床表现胆石症与胆囊炎关系密切,临床表现有其共性,主要如下:1.1 症状1.1.1 急性期(1)腹痛:多在夜间突然发作,上腹或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至右肩背部或右肩胛骨下角区。

常伴有恶心呕吐,病人坐卧不安、大汗淋漓,随着病情的发展,腹痛可呈持续或阵发性加剧,范围扩大,甚至呼吸、咳嗽,转动体位亦可使腹痛加重。

(2)黄疸:胆囊周围及胆管梗阻,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3)消化道症状: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胀和食欲下降等,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4)寒战高热:体温高达40~41℃。

是胆管内感染向上扩散,细菌和内毒素进入血流引起的中毒反应。

1.1.2 慢性期(发作间歇期)1.2 体征胆(肝)总管结石并急性胆管炎时,除有黄疸外,上腹剑突下或右上腹压痛、腹肌紧张较明显,肝肿大并有触痛,肝区叩击痛。

1/3的病人可触及肿大的胆囊、有压痛。

如胆囊管汇合处近端梗阻、或胆囊原有病变,则摸不到胆囊。

而慢性胆管炎胆管结石者,可有或无黄疸,上腹或右上腹有深压痛、无肌紧张,如长期梗阻,则可出现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体征、脾肿大。

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胆
结石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胆结石如何诊断鉴别,胆结石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胆结石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胆道镜检查、T管造影、胆道造影、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胆囊和胆道收缩功能检查、粪便结石、静脉胆囊、胆道造影、胆囊超声检查、血清N-乙酰-β-氨基葡萄糖酶(NAG)、
脂蛋白X(LP-X)
*一、检查
胆石症的检查和诊断
*二、超声检查
2、口服或静脉胆囊造影
3、计算机断层扫描(CT)
4、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5、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6、超声内镜(EUS)
7、核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
8、螺旋CT胆管成像*三、放射性核素扫描
*以上是对于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
下面再来看看胆结石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胆结石易混淆疾病。

*胆结石如何鉴别?:
*一、鉴别
1、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等。

2、胃肠道疾病: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疡、位置高的阑尾炎及右侧结肠疾病等。

3、胆道疾病:如胆道功能失调、胆囊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及胆道寄生虫等。

4、其他:如右侧肾盂肾炎,带状疱疹及神经根炎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胆结石应该做哪些检查,胆结石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胆结石”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老年人胆石症疾病详解

老年人胆石症疾病详解

疾病名:老年人胆石症英文名:senile cholelithiasis缩写:别名:老年胆石症;老年人胆石病疾病代码:ICD:K80.8概述: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发生的结石。

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根据其成分的不同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及混合性结石(胆固醇,胆色素,钙及其他金属盐类)。

近年来有学者证明胆汁及胆囊中存在幽门螺杆菌(Hp)的DNA,幽门螺杆菌病人胆汁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幽门螺旋杆菌抗原及基因物质。

Figura 等对 112 例胆识症及 112 例无胆石症患者比较后认为Hp感染胆汁中降解出高度免疫性蛋白CagA 可能是胆石发展的危险因子,提示胆石的形成与Hp感染有关,有助于揭示胆石症防治的有效途径。

经对胆汁蛋白成分的分析,将有助于发现微量新促,抗成核因子或胆管癌标志物,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胆石症及肿瘤的诊疗水平。

虽胆汁蛋白成分复杂,分离提纯不易,但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的非创伤性检查,无副作用,能很好地显示胆囊正常及异常解剖,能检查直径仅为2mm 的结石,对胆道狭窄的敏感性为93%~100%,特异性达98%,对Mirizzi 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亦较高,有取代ERCP 之势。

流行病学:在自然人群中,胆石症发病率达 10%左右,国内尸检报道,胆石症发生率为 7%,也有随年龄增长的特点。

根据顾倬云等连续 10 年时间对4176 名老人连续性的观察,应用超声扫描法共检查27340 人次,各年龄组检出率有很大的不同。

60~69 岁组为14.94%,70~79 岁组为18.7%,80~89 岁组为27.52%,90 岁以上组为80%。

老年人的胆囊及胆囊壁变厚,弹性降低,但也有老年人胆囊壁薄而大,壁厚者单囊腔小,胆汁量少而稠,含胆固醇较多,因此易形成结石。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低下,机体反应能力差,且存在多种疾病的特点,常表现的症状及体征不典型,一旦发病则表现为病情重,并发症多,伴随疾病多,因此病死率也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石应该做哪些检查,有什么常见的检查方法?
胆石常见的检查方法
总胆红素(TBIL,STB)、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铁/铜比值、腹部平片、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胆石一般都有哪些检查方法
一、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胆红素代谢当胆石引起胆管梗阻时,血清总胆红素增高,其中主要是结合胆红素增高,即1min胆红素与总胆红素之比常大于40%;如胆管完全梗阻,其比值可大于60%。

尿中胆红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尿胆原则减少或缺如,粪胆原亦减少或消失。

2、血清酶学检查梗阻性黄疸时,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增高,常高于正常值的3倍;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亦显著性升高;血清转氨酶(ALT、AST)呈轻到中度升高;乳酸脱氢酶(LDH)一般稍增高。

3、凝血酶原时间测定胆管梗阻时,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应用维生素K后凝血酶原时间可恢复正常。

但如胆管长期梗阻而引起肝功能严重损害时,即使注射维生素K,凝血酶原时间也不会恢复正常,提示肝细胞制造凝血酶原有障碍。

4、血清铁与铜含量测定正常人血清铁与血清铜的比值为0.8~1.0,当胆道发生梗阻时,血清铜含量增加,使铁铜比值小于0.5。

5、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目前已较少采用,主要是引流液的采集较麻烦,且不能为多数患者所接受。

目前采集十二指肠液有两种方法,即十二指肠插管法与逆行胆管造影时进行。

一般需在应用八肽缩胆囊素刺激胆囊收缩后,再收集富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然后将此液体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胆固醇结晶和(或)胆色素钙盐颗粒则对胆石症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影像学检查微信:39健康百科(微信号:jibingbaike39),可了解该疾病更多治疗方法,发病原因,护理知识。

1、X线腹部平片、口服胆囊造影及静脉胆道造影传统的X线平片、口服胆囊造影和静脉胆道造影检查方法近年来已较少采用。

(1)含钙的混合性结石在X线平片上可能显影,而单纯胆固醇性结石和胆色素性结石在X线平片上不能显影;胆囊结石中10%~20%为含钙阳性结石可在腹部平片上显示,80%~90%为阴性结石,平片上不能见到,需造影才能显示。

(2)口服胆囊造影的胆囊显影率很高,可达80%以上,故可发现胆囊内,甚至肝外胆管内有无结石存在。

但由于显影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故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率仅为50%~60%。

(3)静脉胆道造影可了解肝胆管、胆总管有无结石及梗阻存在,各级胆管有无扩张等。

由于静脉胆道造影受较多因素的影响,故其诊断的准确率并非很高,仅达50%左右。

2、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 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是用纤维十二指肠镜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显示胆道系统及胰管的方法,对胆石症的诊断有极高的价值。

造影后可清晰显示整个胆管系统及胆囊,因此可发现胆管及胆囊有无结石、胆管有无扩张或狭窄等改变。

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阳性率可达95%
左右。

若胆管存在狭窄、梗阻因素,则仅能显示梗阻以下胆管的影像,而梗阻以上的胆管内有无结石常不能显示,此时应再结合PTC等其他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3、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适于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黄疸,拟诊胆道结石、狭窄及与其他胆管疾病鉴别。

在X线电视或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胆管的成功率可达80%~100%。

PTC能清楚显示肝内外整个胆道系统,可提供胆道内正确的解剖关系、病变部位、范围和性质,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PTC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阳性率达90%左右。

由于PTC属损伤性检查,因此有一定的并发症,如出血、胆漏、感染或发生胆管炎等。

4、CT或MRI检查经B型超声波检查未能发现病变时,可进一步作CT或MRI检查。

CT
对含钙的结石敏感性很高,常可显示直径为2mm的小结石,CT诊断胆石的准确率可达80%~90%。

平扫即可显示肝内胆管、总肝管、胆总管及胆囊内的含钙量高的结石;经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后,CT可显示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亦能显示胆囊内的泥沙样结石。

CT对单纯胆固醇性结石有时易发生漏诊。

近年来MRI诊断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对胆石的诊断正确率也很高。

由于CT或MRI检查的费用较昂贵,所以一般不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5、术中胆道造影对术前胆道疾病未明确诊断者,本法是一极好的补充,方法简单易行且安全。

术中经胆囊管插管或直接穿刺胆总管,注入浓度15%~20%的造影剂30ml左右,即可获得较清楚的胆系影像。

结合探查所见,便能全面了解肝胆情况,有利于诊断治疗,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率。

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应开展此项检查。

6、B型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性、可反复多次、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已成为诊断胆石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无论是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还是肝内胆管结石,在B超声像图上,结石表现为回声增强的光团或光斑,其后方常伴有声影。

胆囊结石典型表现如下:(1)胆囊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光团。

(2)回声光团可随患者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3)在强回声光团的后方有清晰的声影。

位于胆总管下端的结石如受胃肠道气体的干扰时,常难于显示,因此,B超对胆总管下端结石的诊断正确率较低,同时还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由于胆囊结石结构、成分和位置不同,可出现一些不典型表现。

如胆囊内充满结石,由于缺乏胆汁衬托,其声像图可不明显而只见声影,疏松的结石可不出现典型的声影、胆囊萎缩合并结石可造成实质性回声而后方声影不清晰等。

一般认为,B超诊断胆囊结石的正确率可达95%~97%,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正确率为53%~84%,肝内胆管结石的正确率为80%~90%。

特别是对于可透X线结石及在胆囊造影不显影时,B超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文章来自:39疾病百科 /ds2/jcj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