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
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制度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
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是学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学校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等多个方面。
人文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管理理念,它强调对学校管理者的素质、人格以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管理。
一、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的内涵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是指在学校的管理中,注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关心员工的感受,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并通过激励机制、参与决策等方式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1.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尊重员工的尊严和个性,提供员工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上的良好保障。
学校管理者应该关心员工的情感需求,关心员工的生活状况,关心员工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建立阳光心灵沟通渠道,使员工感受到学校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员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培训机会,使员工不断提升自己,增加自身的价值。
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适应自己职业发展的平台和机会,让员工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3.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要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学校管理者应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干劲,让员工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4.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要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让员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学校管理者应该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让员工敢想敢干,勇于突破,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融合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融合作者:吴邵萍来源:《幼儿教育·教师版》2007年第11期这天,园长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老师推门进来想和园长谈谈,还没开口泪水就止不住地往外流。
“发生了什么事情?”园长急切地问道。
“我上周的一周活动安排表没有上墙,可是我是写好的,当时正巧与家长谈话,一时忘了。
现在你扣了我的考核分,我变成年级里考核分数最低的了……我平时工作那么认真……现在结果……”×老师泪如雨下,“不是说管理要人性化吗?我又不是没有做,为什么就不能有点人情味呢?这考核也太严了吧!”园长想,×老师平时工作确实不错,不能因为这件事挫伤她的工作积极性,但考核制度既然订了就不能随意更改。
所以,这件事还得慎重处理……假如您是那位园长,您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假如您是那位老师,您希望园长怎么处理这件事?针对案例中教师提出的“不是说管理要人性化吗?我又不是没做,为什么就不能有点人情味呢?这考核也太严了吧”,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园长还是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具体体现在哪里?制度管理是否需要?制度是否是员工参与制定并认同的?它产生的背景是什么?下面我们来剖析几个概念。
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它顺应人性的需求,尊重人的个性,使被管理者心情舒畅,从而产生最大的管理效益。
人性化管理的重点在“理”不在“管”,管理者应与员工开诚布公,广泛交流沟通,让员工说出心里话,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理解员工的情绪,减少员工的怨气,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对人性化管理,我们应具有以下认识:1.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不要制度管理。
这两者不是对立的关系,真正的人性化管理是通过严格、完善的制度和措施,帮助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
2.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可以因人而异。
因为人性化管理制度是集体制定的,它对每一个人具有约束力。
实际上,教师很少有意违反制度,绝大多数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以,幼儿园更要以奖惩引起大家重视,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学校制度管理加人文管理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和谐共融的管理模式,成为学校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内涵、相互关系以及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内涵1. 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指以规范化的制度为依据,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有序、高效的管理。
它强调规范性、纪律性、时间性,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 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是指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的个性、需求,激发人的潜能,营造和谐、宽松的管理氛围。
它强调关爱师生,优化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师生的生存质量。
二、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相互关系1. 相互依存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方面。
制度管理为人文管理提供保障,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人文管理则使制度管理更具人性化,提高师生满意度。
2. 相互补充制度管理强调规范性和纪律性,但过于僵化,容易忽视师生个性需求;人文管理关注师生全面发展,但若缺乏制度约束,可能导致管理混乱。
因此,二者相互补充,形成优势互补的管理格局。
三、实施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学校管理者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确保制度既有约束力,又有人文关怀。
在制定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和人性化。
2. 强化制度执行与人文关怀学校管理者要严格执行制度,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同时,关注师生需求,提供人文关怀,如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
3.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学校管理者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增强师生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师生幸福感。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学校管理者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注教师成长,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中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思想,它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制度管理的特点是强制和他律,主要运用强制手段,依靠外力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
而人文关怀则强调情感和自律,主要运用情感手段来约束人的动机,使人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通过情感的作用,促使人进行自我约束,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
约束行为与约束动机,他律与自律,强制与情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显著区别,但二者又是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
学校管理既要加强制度管理,又要实施人文关怀,把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
一、相辅相成的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教师遵守学校制度。
实施人文关怀是使规章制度、法规的内涵、意义通过教师个体认知结构合理的理解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观念和理念的“催化剂”,使管理者与教师之间心理相容,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只重视制度的建设而忽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实际上是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未能满足教师的需求,不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制度管理为实施人文关怀提供保障。
人的自觉性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个人自觉意识的提高,群体良好风气的形成,通常要借助于规章制度的约束。
因为,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情感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
忽视制度管理,教师的思想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往往无法保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人文关怀就会成为空谈。
加强制度管理,教师起初由于受到制度的约束而遵守规章制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而养成习惯,遵守规章制度就会成为自觉行为,它会进一步促进良好教风、校风的形成和巩固。
二、制度建设是起步,人文关怀是提高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的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
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所侧重。
可以说,学校的发展,起步于制度建设,提高于人文关怀。
制度与人文管理并重 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管 理 与 人 文 关 怀 的 关 系 。 问 渠 哪 得 清 如 的 , 于这 样 的 认 识 , 们 制 定 了 “ “ 基 我 目标 共 念 , 予 管理 制 度 以 人情 味 , 造 良好 的 人 赋 创 许 ,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这 是 学 校 管 理 中 的 识 、 主 决 策 ” 管 理 方 式 。 民 主 管 理 学 文 氛 围 。 如 , 们 建 立 的 学 科 和 班 主 任 为 , 民 的 在 例 我 种 高 境 界 。 学 习管 理 中 , 使 各 种 制 度 校 的 实 践 中 , 立 了 教 职 工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 帮带 ” 度 , 除 了 那种 简单 的 “ 胜 劣 在 要 建 传 制 破 优 运 行 的 渠 道 畅 通 无 阻 , 靠 一 套 健 全 的 制 和 年 级 组 长 目标 责 任 管 理 制 度 , 定 了 “ 光 制 重 汰 ” 则 , 现 了学 校 对 年 轻 教 师 成 长 的 关 法 体 度 是 远 远 不 够 的 , 须 在 制 度 建 设 当 中 渗 要 事务 决 策 程序 ” 以 此 推 动 学 校 的 民主 管 心 。 个 制 度 能 及 时 帮 助 青 年 教 师 修 正 工 必 , 这
教 育 管 理
Ci d ao Io :n e —: haE c i n ao Hr! U n u tnn v: a . t: : i l 。 d
制 度 与 人 文 管 理 并 重 推 动 学校 可持 续 发 展
王 烈
( 甘肃省 卓尼县 第一 中学 甘肃 卓尼 7 7 0 4 6 0) 摘 要: 在教 育改革 与发展 的新形 势下, 如何 在改革 中求得 学校 的发展 , 断提 高办 学效益 , 不 如何 从管理 上构建和 谐校 园, 值得每一位 校 是 长思考 的现 实同题 。 文就 制度 与人 文 的关 系厦在 学校 管理 中如何体现人 文性 , 本 从对 制度 管理 与人 文关怀 的解读 与认 识 制度管理 与人 文 关怀 相结合 的 几点探索 、 文关 怀 - 人 b制度 实施 中的几点 启示三个 方面进行 了全 面的阐述 , 供各 位 同仁 交流 。 学校 管理体 制,引领 学校 的教 育教 学工作 向规 范化 、 准化迈进 。 标 关键 词 : 度 与人 文 并 重 推 动 发 展 制 中图分 类号 : 4 G o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7 — 5 2 1 ) 3 c- 2 1 1 3 9 9 ( 0 o o () o 2 —0 6 7 7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实现学校管理合力的同步共振---学校管理有感作者:井字南珠学校左重任新时期教育的发展对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内容、教育管理方式、以及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学校管理者都在认真思考,不断探索,在我十几年的实践工作中,我体会颇深的是:“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是成功的管理方法。
一、以德育引导方向坚持师德为首。
师德对于学生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强烈的示范性,为此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尤为重要。
我认为,学校要始终坚持学习修养思想,服务培养感情的观点,强化一周一次会议学习制度,通过集体学习,自我学习,师德反思,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评先评优,思想交流,我为学校献一计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产生共振,从而增强教师服务意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坚持德育为先,人本管理的根本是尊重人才,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学生养成教育,二00四年学校进行了“实施心里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题研究,二00九年开始进行“养成良好习惯,争创文明学生”的课题研究,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细化习惯内容,规范行为。
我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推出了“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国学教育”两大课题。
二是:细化教育活动,养成习惯.为了把养成教育变为学生自觉行为,在学生养成教育上,一方面,我校开展了一月一次的专题讨论。
二方面,通过升旗、专题报告、背诵学生行为习惯“三字经”,国学教育“弟子规”让学生记住学校对他们的要求。
三方面,全面实施了学校“三三”心桥工程,有效地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共同教育子女的责任。
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特长。
五方面,强化学生习惯的养成,我校坚持让学生每天做到“六个一”即,锻炼一小时、阅读半小时、写好一段话、计算十分钟、做一件家务、在校做一件有益的事。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了提高;。
如何协调运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
如何协调运用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虽然人性化与制度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矛盾冲突,但通过理性的认识分析得知,他们的关系却存在着目标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因此,这就需要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积极寻求协调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途径,区别不同的情况,组合运用不同的管理。
(1) 根据企业员工的规模,区别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这里分两种情况,当企业员工规模大,数量多时,由于成员复杂、性格各异,容易在企业内形成不同的思想派别,针对这种复杂的员工情况,应当采取刚性的制度化管理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从管理学的实践统计分析,一般12人以上的企业群体成员的管理,自发难以保持团体的一致性、协调性,应当用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制度化管理,而较用柔性的人文管理则效果不好。
反之,当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时,由于员工之间规模小,成员间由于日常工作紧密而频繁,使得彼此之间较为熟悉,成员间需要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来实现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在群体少的企业中,团体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而采用制度化管理就显得多余和冷酷无情,相反,采用人性化的手段则有利于取得意愿的一致,容易形成企业的文化和团体的凝聚力。
(2) 根据企业与员工交换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区别情况运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资源交换关系,企业要求的资源交换目标比较简单,体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而员工的交换目标较为复杂,它或表现为获得较高的劳动报酬,或表现为受到企业的重视、得到自我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环境的归属感等。
在企业与员工互动交换关系中,当企业与员工的交换目标一致时,说基本一致时,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更能够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将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反之,当这种一致性程度较低,甚至出现企业与员工交换目标发生较大偏差时,企业就应当用制度化的管理手段,防止员工的盲足自我调节,或防范员工的流失。
(3)根据企业员工所交往内容的复杂性,区别情况应用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
论学校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
论学校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论学校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摘要: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
那么,学校如何管理教师,才能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笔者认为,既要注重科学化的制度管理,又要重视人性化的人文管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学校管理最优化。
本文以笔者任职的学校为例,初步探索了在学校推行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有效结合的学校管理模式。
关键词:学校管理制度管理人文管理有效结合学校是一个育人组织,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一批有素质的教师并通过其教学行为影响、改变和发展学生。
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才能有好的发展。
因此,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依靠个人权威实行的"人治管理",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制度管理",以及人性化管理为主的"人文管理"等许多类型。
其中,传统的"人治管理"由于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已渐渐被历史所淘汰,"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逐渐成为现代学校管理主流。
制度管理是"用依法制定的对人、事、物的各种规章和制度,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对象及其相关的服务,从而达到预设目标,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一种管理"。
如果说制度管理体现的是管理中"刚性"的一面,那人文管理则体现了管理中"柔性"的一面。
它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要谈及学校如何管理好教师,不得不来关注以下两个问题:一、"刚性""柔性"孰优孰劣?笔者在工作实践过程中,常常听到校长们争论学校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孰优孰劣,看法各异。
相辅相成的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
相辅相成的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作者:赵东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2017年第8期制度管理与人为管理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两项,二者处于对立与统一的状态。
制度管理是维持正常秩序的保障,人文管理是一种情感管理,通过文化塑造和情感传递来形成和谐的内部环境。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制度化的管理,也无法通过情感管理来维持内部的秩序稳定。
制度管理是一种根据规章制度进行的管理方式。
企业中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程序化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是企业保证高效运行的基础方式,任何人在企业中必须服从企业的规章制度,按照秩序来执行任务。
企业的领导者需要重视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保证企业的有序运行,防止企业内部发生动荡。
人文管理指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人作为中心,突出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一种情感管理的方式。
人文关怀将感情作为制约人的行为和目的,让员工能够心甘情愿地遵守规章制度,通过感情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实现企业的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相同点现在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制定了较多的规章制度,并且不断地完善企业的制度,从而达到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目的。
制度管理者制定制度的目的是能够让员工日常行为规则有所约束,让管理制度有章可循,同时可以使得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加规范、科学。
规章制度的制定同时为员工的工作考核评定提供依据。
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保证人人平等,约束了管理者能够公平对待每个员工。
总而言之,管理制度的制定能够让企业上下有序进行,在约束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的同时为每个员工提供公正的平台,为考核员工的行为提供统一的依据。
人文管理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通过积极的文化建设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能够让企业上下员工形成和谐、愉快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人文管理的目的是让员工在和谐的环境中,高效地开展工作,实现团队整体的目标。
因此,人文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关怀员工、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然而这一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并更好地注重在管理中的人文性与制度性相结合(最新)
后勤工作总结一个学期匆匆而过,我校后勤工作,遵循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后勤工作计划,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强化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提高办事的实效性。
我们遵循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制订了后勤工作计划,避免后勤保障缺位而影响教学工作。
现总结如下:1、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
开学初为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校添置一台办公电脑。
冬季时候为各办公室及各年级教室安置取暖炉具。
2、维修及时、服务到位。
凡是影响到教学工作的事都及时处理。
3、配合政教、教务开展工作,基本做到一线问题需要后勤协作的,我们都是随叫随到,力争做到解决问题快、不留尾巴。
4、为了加强校园管理,我们还制订了《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校园安全紧急预案》、《校园安全防火制度》,从而保障校园安全,杜绝了安全隐患。
8、今年对学校资产进行了一次摸底清查,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建帐,管理日趋完善。
9、加强管理,开源节流。
资金是学校的命脉。
按照校长要求,学校后勤工作要有主动性、前瞻性、服务性、科学性、全局性。
严格履行规章制度,积极开源节流、勤俭持家。
做好收支有计划、有审批、有手续。
10、加强纸张和办公耗材的管理,实行由主管并负责纸张的管理,使纸张消耗大幅降低。
11、颁布执行《公物损坏赔偿制度》,使人为损坏公物现象得到有效扼制。
综上工作,得益于领导指挥有方、各部门协同配合,使后勤工作基本上做到了使人信赖,效率让人赞许,态度令人满意。
蛋奶工程方面:一、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首先建立“蛋奶工程”组织机构及职责、“蛋奶工程”计划、“蛋奶工程”应急预案、“蛋奶工程”加工要求、“蛋奶工程”留样登记表、“蛋奶工程”实施方案、卫生制度等。
二、领导重视,严格把关严把“蛋奶工程”蛋奶进货关,经验收凡不符合“蛋奶工程”合同要求的蛋奶坚决不要。
严把“蛋奶工程”加工关,对加工过程实施跟中监督,对鸡蛋进行严格筛选和清洗、蒸熟蒸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及时纠正。
浅析学校制度建设与人文管理的结合
浅析学校制度建设与人文管理的结合一个校园想要有良好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建设的支撑以及人文管理的作用。
这一点在全国各个发展较好的院校中得以印证。
一个有科学完备的制度建设的学校必然是一个井井有条的学校,不论是日常的教学或是校园生活都是有着相对较好的质量保证并且是高效率的。
一个充满人文管理的学校必然是一个温情的校园,不论是老师对待工作,还是学生对待学习或是师生对校园的态度都是充满热情的。
而我们的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将这两者充分的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既有着严谨的制度规范的学校同时伴有良好的人文管理的校园生活环境。
这也是我们在开展教育事业时所不断探求的。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校园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以及人文管理具体的结合路径,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1注重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相关的教学制度体系。
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的订立能够让一个学校在日常运作中有章可循,这对于保障学校的有效运转起着奠基的作用。
制度建设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按照针对的人群不同可以大致区分为对学生的管理以及对教师工作的管理,毕竟师生是学校内部开展运作的主要人物;按业务的不同可以分为教育主业以及后勤管理等杂业。
因而针对到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开展相关的制度建设。
例如,在学校内部针对老师工作方面,为了更好地调动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以及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育改革的有效推进,学校应当针对老师制定并且完备相关的教师工作奖惩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制定制度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更为民主合理。
具体而言,教职工制度应当包括教师上课考勤制度,教师听课制度,相关的教学质量考察以及监督制度以这些具体的制度来规范老师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以此来保障日常教学的有序开展。
2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加强人文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学校有效运作的基石。
但是若是一个学校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建设而缺乏基本的人文管理,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也是有缺陷的。
制度与人文相结合事例作文
制度与人文相结合事例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制度和人情,一个都不能少》。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一个是制度,另一个是人情。
浅谈学校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
浅谈学校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理念的全面渗透,学校管理理念与手段也发生了相应变革。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而通过情感的作用,促使人们自我约束,是人文关怀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
约束行为与约束动机,他律与自律,强制与情感,是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的显著区别,但二者又相互补充、不可分割。
我们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努力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有机结合,既“管”且“理”,重“管”更重“理”,实现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
一、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要相辅相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使学校管理上台阶,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一是制度的建立要民主、公开。
二是制度的建立要具体,具有可达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必须做到公正严明。
四是对制度的落实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使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为使学校各项管理细则与岗位职责落到实处,学校对每个年级、班级、任课教师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采用自评、互评、服务对象评、分工领导评、考核小组评的“五评”方式,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实施人文关怀是使规章制度、法规的内涵、意义通过师生个人认知结构合理的理解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观念和理念的“催化剂”,使管理者与师生之间心理相容,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师生的思想觉悟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着力构造人文关怀体系,坚持以教师为本,全力构建教师乐教、善教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适合学生快乐成长的学习氛围,形成了浓浓的校园人本文化基础。
二、制度建设是基础,人文关怀是提高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是相辅相成的,但二者的统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
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区别在于“人本管理”重视的是“人”,而制度管理重视的是“条条框框”,落实学校制度的过程就是建立一种鼓励创新教育机制的过程,就是促进师生专业发展、个性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师生已普遍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进入发展提高阶段时,更要注重人文关怀。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谈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方法学校管理在当地曾经被广为推崇的有“制度管理”和“人心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在这两种管理模式下,本地区也曾经借助这两种模式产生过几所比较“红”的乡镇学校,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前景如何,就以下两个案例试做分析。
案例一:某校是盘县一所小有名气的乡镇中学,校长多才多艺,性格活泼,以一套“人心管理”模式在方圆百里享有很高威信,他的管理方法就是和好教师交朋友,用心留人,让老师用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工作,然后用友情患友情,学校摇拥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在近十年的时间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地名列前茅,各地学生不辞辛苦慕名前来该校就读,良性循环,学校和校长一样身名远播。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该校所处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是,友情也难留人,大部分优秀教师纷纷外调,或前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或前往事业更有发展的地方,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关键因素,好教师调走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大势已去,校长几经努力也不能力挽狂澜。
地方政府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采取了多种措施,也换了几任校长,但一所学校的校风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形成的,校长换得越频繁,学校管理也越混乱,恶性循环,本地学生也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最后,一所让家长闻之动心的学校在人们的心中再也没有任何记忆!案例二:某校曾因一位铁面校长而走红当地,他的“制度管理”模式与案例一中的“人心管理”模式被当地教育工作者当作工作、生活中的热点议题。
该校长认为,学校管理没有其它办法,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管得住人。
他制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各类规章制度,包含教职工集体活动中的穿衣吃饭都有严格的要求,经过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学校确也井井有条,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各种问题出现了,首先是制度的执行情况,执行制度的人是否具备“官本位”意识,如果制度执行不彻底,教职工心中自有一本账;其次是制度是否有缺陷,任何制度都只能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果长期不修改制度,教师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研究出应对之法。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1. 概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在产业竞争的激烈环境下,企业急需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一套规范性制度,或完善已有的制度来约束员工行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制度管理的意义制度管理可以保证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公正和透明度,使得企业运作达到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制度管理能够消除企业运营中的隐患,减小企业的运营风险。
2.2 制度管理的内容制度管理包括制定和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会计制度、人事制度、保密制度、安全制度、质量体系、技术创新与管理等方面规定。
其中,人事制度是与人文管理最为相关的管理制度。
3. 人文管理人文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和营造一种合理的管理氛围,保护员工的利益和尊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
人文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有机补充,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人文管理的意义人文管理可以提升员工的团队意识、责任心和创造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员工感到被尊重和受到关注,从而提高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和企业形象。
3.2 人文管理的内容人文管理包括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员工关系的处理、员工的福利与待遇、认可员工的业绩和创新等。
其中,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是与制度管理最为相关的人文管理内容。
4.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结合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制度管理是为了保证企业规范、透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人文管理则是为了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满意度,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和形象。
4.1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相互作用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员工的认可和遵守,而人文管理可以促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制度的落实。
在工作中,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员工的工作更加顺畅和高效。
如何实现企业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效平衡
如何实现企业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效平衡【摘要】: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不断发展和创新,制度化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理念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首先分析阐述了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两种管理模式的关系,一方面存在实际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在功能发挥上能够相辅相成。
然后本文提出了有效平衡两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制度建设为基本前提、在制度管理中体现人文思想、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机结合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关键字】:企业制度管理;人文管理;有效平衡0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
企业管理是为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合理计划、组织、安排和调控等一系列工作。
企业的规模环境、业务水平、人力资源及其信息化建设等等是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全面改革和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力争实现现代企业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有效平衡。
1 企业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之间的关系1.1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矛盾和冲突制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之一,它要求员工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该职能岗位相应的责任。
在企业的制度框架内,员工要克服自身存在的不利因素,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刚性要求,履行与企业的契约内容,体现较高的执行力。
与制度化管理相对的是人文管理,它对员工的管理具有柔韧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不会强调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和制度办事。
两者在管理企业的方式和要求上呈现出两极化的特点:一个是用制度和规范明确界定,一个是用人文关怀激发员工积极性,一个对员工硬性要求必须执行,一个从人本出发对员工讲感情。
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博弈关系常常使企业的管理者难以抉择,面临着顾此失彼的管理难题。
1.2 制度化管理和人文管理相辅相成虽然制度化管理和人文管理从概念上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理念,但是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两种管理模式都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因此能够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矛盾运动中达成对立统一关系。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融合制度管理:学校管理的永恒基石在学校管理的初级阶段,制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一方面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尚未健全,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还没有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
尚未达到自律的境界,群体良好风气尚未形成。
这时通常要借助于制度管理,约束师生的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习惯,把遵守规章制度变为自觉行为,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即使在学校管理的成熟阶段,制度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管理手段,因为学校是个多种教育因素集成的复合体,制度管理要涉及方方面面。
师生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又参差不齐,所以学校工作只有在严格的制度体系管理下,避免紊乱。
再者,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制度管理亦是如此,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学校制度管理也应赋予新的内涵,以适应新形势,发挥新作用。
由此可见,制度管理应是学校管理的永恒基石,有了它才能改变学校管理的无序状态,消除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混乱局面,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
人文管理:学校管理的活力之源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师生对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得到理解、尊重、信任和宽松的发展环境。
由此可见,在学校管理中。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坚决摒弃见物不见人、不把人当人看的错误做法。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人文管理。
实施人文管理,一要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政治上鼓励,工作上支持。
生活上帮助。
二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
摆正领导与教师关系。
尊重教师的人格和权利,大胆放手、放权,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特长。
三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对教师最大的人文关怀莫过于引领他们发展。
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学校管理者要抓住新课程改革这个有利时机,整合个人与学校发展目标,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策略,帮助教师加速专业发展步伐,让他们的教坛人生更加精彩!四要发挥管理者榜样示范作用。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浅谈学校的规范管理与人文管理摘要: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规范管理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表达标准化和量化的要求,具有刚性的管理意义,实施人文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把人与人的发展作为考虑、处理和解决问题的首要原则,学校管理应强调人文管理。
将规范管理比作硬件,则人文管理就是软件;规范管理是静态的,而人文管理则是动态的;规范管理注重的是一般,而人文管理更注重个性发展。
规范管理和人文管理能从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学校管理中不可偏废。
关键词;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也越来越明确。
在学校的管理中日益突显出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是规范管理,二是人文管理。
如何正确理解规范管理、人文管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管理工作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对于提升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范管理所谓规范管理,主要有两层意思。
其一,它是制度管理、规章管理,即将管理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制度、机制来表达;其二,是把目标和要求标准化和量化。
学校工作中,许多事情都要有标准,比如学年度考核工作,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可以评优秀;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够进行行政嘉奖;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考核为合格;什么情况为不合格;这其中有思想规范方面的要求,有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教科研能力等等方面的要求,管理者要根据获得“优秀”、“行政嘉奖”荣誉的教师的要求,把它改变为一个标准化、量化的指标。
在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规范管理中的应有之意。
规范管理既然是一种通过制度和机制来表达标准化和量化的要求,并且在管理工作中常常表达的是底线要求,所以具有一种刚性的管理意义。
虽然管理者常常遇到的难题是,很难非常合理地衡量教师的教学科研及其水平,但无论量化有多少不合理,总得有量化的尺度和细则,否则,就失去评价的.客观尺度,就无法实施客观管理。
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组织文化融合
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组织文化融合在一个组织中,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组织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良好的运营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组织文化融合。
一、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管理制度是组织顺利运营的基础。
首先,管理制度需要具备合理的架构和完善的流程。
它应该包括明确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层级,以确保岗位职责明确、决策科学合理。
此外,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制度与文化相互协调管理制度的建设需要与组织文化相互协调,以实现整体效应的最大化。
管理制度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与组织文化保持一致。
只有在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制度,才能使员工在约束和激励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物质奖励如薪酬激励、福利待遇,也可以包括精神激励如荣誉表彰、晋升机会等。
同时,透明公正的激励机制也有助于构建公平的组织文化。
四、推进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化,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组织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有助于不断优化管理制度。
五、重视团队协作团队协作是一种重要的组织文化,它可以促进信息流通、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管理制度建设中,应该注重培养和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通过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倡导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组织文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也是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公布有关事务的信息,提高组织的公信力和形象。
七、注重员工发展员工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组织应该注重员工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职业发展规划等方式,帮助员工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良性互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谈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方法学校管理在当地曾经被广为推崇的有“制度管理”和“人心管理”两种基本模式,在这两种管理模式下,本地区也曾经借助这两种模式产生过几所比较“红”的乡镇学校,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前景如何,就以下两个案例试做分析。
案例一:某校是盘县一所小有名气的乡镇中学,校长多才多艺,性格活泼,以一套“人心管理”模式在方圆百里享有很高威信,他的管理方法就是和好教师交朋友,用心留人,让老师用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工作,然后用友情患友情,学校摇拥有许多优秀的老师,在近十年的时间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地名列前茅,各地学生不辞辛苦慕名前来该校就读,良性循环,学校和校长一样身名远播。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该校所处地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是,友情也难留人,大部分优秀教师纷纷外调,或前往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或前往事业更有发展的地方,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关键因素,好教师调走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大势已去,校长几经努力也不能力挽狂澜。
地方政府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采取了多种措施,也换了几任校长,但一所学校的校风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形成的,校长换得越频繁,学校管理也越混乱,恶性循环,本地学生也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最后,一所让家长闻之动心的学校在人们的心中再也没有任何记忆!案例二:某校曾因一位铁面校长而走红当地,他的“制度管理”模式与案例一中的“人心管理”模式被当地教育工作者当作工作、生活中的热点议题。
该校长认为,学校管理没有其它办法,只有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管得住人。
他制定了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各类规章制度,包含教职工集体活动中的穿衣吃饭都有严格的要求,经过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学校确也井井有条,教育教学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各种问题出现了,首先是制度的执行情况,执行制度的人是否具备“官本位”意识,如果制度执行不彻底,教职工心中自有一本账;其次是制度是否有缺陷,任何制度都只能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果长期不修改制度,教师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研究出应对之法。
结果,这所学校还没“红”出本地,教职工就集体有组织地违反制度出门上告校长,上级部门责成单位处理,于是学校的制度更严格,老师们在高压之下束手就范,更加“老实”,但面服心不服,工作出勤不出力,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经过一段时间,教职工把教学的时间用来收集告校长的证据,一有风吹草动,教职工就又集体外出上告校长。
这样,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上级终于撒换了校长,一所经“制度管理”模式在当地出名的学校和校长一起出局!结合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学校不管采用什么管理模式,都必须符合以下五大根据:一、符合中央教育方针;二、符合世界教育潮流;三、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四、符合中国教育国情;五、符合本地本校实际。
在符合这五条根据的情况下进行学校管理。
常言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作为指挥教学的学校管理更是一门高级的艺术,是不能用“好”或“不好”来评价任何一种管理模式。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人心管理”模式注重人性化管理,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即突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但仔细分析,该校在管理过程中,因校长注重“人心”而无具体的操作制度,在管理过程中,教职工不是服从学校的组织领导,而是对校长的个人崇拜,其它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不能落实,形同虚设,经过一段时间后,学校管理其实就已经不是学校管理了,确切一点说就是“武大郎开店”,武大在家一团和气,武大出门就窝里斗,个别优秀教师因忙于业务而疏于人际关系,处处受人排挤,心灰意冷,或颓废消沉或另谋出路。
特别是学校中层领导,又要执行相应制度,又要不违反校长“人心管理”大纲,上下两难,左右为难,学校的平静难以长久,再加之“人心管理”考核教师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在评优评模或晋级时僧多肉少,仅靠情感难以维持,学校由繁荣走向衰败是必然的。
而“制度管理”模式由于不注重人这个最基本的因素,管理僵化,教师没有发展和创新的机会和环境,教育工作必然没有进步,而在大家都在进步的情况下,不进就是退,根本谈不上发展。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管理好学校,我想,学校的管理者——校长,既是一校之长,是学校的灵魂,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导向能力;调控能力;评价能力;反思能力。
所谓导向能力,就是指校长必须具备较新的思想理念,能带领一所学校向世界教育潮流发展;调控能力,是指校长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才能,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评价能力,是指校长在业务上必须能指导教师,也就是说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即首席教师;反思能力,就是指校长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分析自己,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整改。
另外,要想管理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具备团结班子的能力,班子之间配合默契,而默契是一种境界,必须要求校长具备推功揽过的宽广胸襟。
当然,要想实实在在地管理好一所学校,还必须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理念在碰撞中更加明晰——武昌区教育局“初中校长周末碰碰碰”第二次研讨活动实录4月23日,由武昌区教育局组织的“初中校长周末碰碰碰”研讨活动第二次活动在铁四院中学展开。
参加活动的有教育局副局长许惠根、中教科副科长陈登世、课改专家何孔承、王开化及七所学校校长,活动由陈科长主持,围绕铁四院中学校长董有建提出的“课程改革与教师校本管理的研究”这一话题开展对话。
大家畅所欲言,思维在热烈讨论中提升,理念在碰撞中更加明晰。
董有建(以下简称董):1、教师校本管理是在对传统的学校管理批判基础上提出的。
传统的学校管理,唯上、唯权、唯分,行政色彩很浓,由于其过于功利,很容易挫伤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教师管理应从本校实际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教师校本管理是诸多校本行动研究中的一环。
遵循发展性、导向性、全面性、以学论教、合作性、过程性、多样性、模糊性、民主性等原则。
2、教师校本管理的实践要建立校本约束机制。
变革学校组织结构,建立学习型学校,可以提高学校组织的教育效能和效率,是建立校本约束机制、对教师进行校本管理的基本前提。
“学习”强调全员、全程、合作式学习。
学校将全体教职工划分成若干组织单元——管理层单元、年级组单元、教研组单元、其他人员单元;建立和健全能符合教职工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需求的校内规章制度——学习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按岗按质分配制度。
建立校本沟通机制:纵向沟通——行政办公会、民管会、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及各类座谈会;横向沟通——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之间的沟通。
建立校本评价机制:以岗定责、以学评教、以劳定酬等。
严把教师入口关、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积极开展五大校本行动。
王朝文(以下简称王):我认为教师管理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管理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自我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位教师参与自我管理,革新“学校管我”的想法。
但是,当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发生冲突时怎么办?我主张“制度第一,校长第二”。
对工作态度好、年龄大、能力差的教师怎么办?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许惠根(以下简称许):王校长提出了教师管理中的两个现实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要放在课改背景下来思考。
课改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可以选择教师,教师也可以选择管理者。
学校管理者不能仅仅是原来的“管”的角色,而且要向引领者、组织者、协调者角色转变。
课程改革着眼于人的发展,管理要符合教师自身身体、心理、事业发展特点,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以刚性管理来代替其他管理形式的重要作用,应将自律、他律相结合,理性管理、非理性管理相结合。
管理者要有发现人、培养人的意识,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适合“这一个”教师特点的工作;对暂时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要与教师本人一起协商发展计划,使之能尽快担负起相应教育教学工作。
甘中南(下文简称甘)新课程管理理念强调管理者眼里要有人,要满足人的发展需求。
有一种说法: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学生,三流教师教应试。
如何评价教师?由谁评价教师学生的权重应最大。
上海的做法是全体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加上团队、领导、专家评价。
校内评出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三类教师,不胜任者是要下岗的。
许:应迅速建立科学评价教师的方案。
王开化: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应思考以下问题:1、要明确评价功能:是激励?甄别?还是发展?激励功能注重柔性管理,甄别功能偏重制度管理。
2、要在当前背景下思考教师管理:是学校教师管理适应课改?还是课改为管理服务?3、管理是有针对性的:要视校情、区情,要看被管理对象对传统管理方式的认同和承受能力。
董校长的发言,讲到学校管理包括三大机制、六种制度,都是基于铁四院中学校情,但放在其他学校,我看不一定合适。
文中提到“约束机制”、“制度机制”都应属于约束机制。
“约束”二字中折射出的观念,人文关怀的色彩较淡,应该是对教师工作基本的、共性的东西进行规范,建议改为规范机制。
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明确课改背景下“管理”的含义:“管”教师专业化的引领、教师教学行为过程信息反馈等;“理”顺各种关系。
管理制度建立,一定要分析本校教师的需求状态。
教师的需求状态大致呈现以下几种情况:自我主体性发展、生存性需求发展、胁迫式发展、从众性发展。
对教师评价尽可能体现人文性,以发展的眼光、激励的方式。
健全机制——规范机制、沟通机制(拓宽渠道,提高质量)、评价机制。
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在某些时候,变成了校长抽打教师灵魂的教鞭,我提倡“反思”,同时也提倡“抗辩”。
沈连柱(下文简称沈)讨论这个话题,必须思考两个问题:课改对校本管理到底有什么要求?校本管理如何适应新要求?清华大学一位学者提出:公共利益是新课改的首要坐标,公共利益要渗透到学校中、教师中。
叶楠提出“新基础教育”的重要内涵:生命、实践。
学校教育既是学生的生命过程,也是教师的生命过程,甚至是一辈子。
因此教师评价应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
我校根据校情对教师校本化管理,建立学习性组织,提出“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享受工作,享受学习”。
杨建为(下文简称杨):我同意大家的看法:课改对校本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以人为本,教师校本化管理理想化是建立学习型学校。
但是,我想廓清两个提得较多的概念。
一、关于“学习型学校”。
学习能迅速感知环境变化并不断调整自己思想行为过程,学习能不断培养人的变革能力。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创建“学习型组织”能达到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
怎样创建“学习型组织”?1、大家构建一个共同的愿景,是“学习型学校”的构建基础。
共同的愿景,由大家提出,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学校发展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