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群众口碑 建好精神家园
建设美丽精神家园心得体会
建设美丽精神家园心得体会建设美丽精神家园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建设美丽精神家园,就是要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下面是我对建设美丽精神家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建设美丽精神家园需要从自身做起。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只有自己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才能够对他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我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对美的定义常常局限在外表和外在物质上,忽视了内心的美和精神追求。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美德,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传递正能量。
其次,建设美丽精神家园需要重视教育。
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重要手段,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功利性教育盛行、价值观多元化等。
为了建设美丽精神家园,我们需要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美德,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人才,推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建设美丽精神家园需要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们的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商轻文、功利主义倾向等。
为了建设美丽精神家园,我们需要重视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艺术和文化资源,让人民群众在美的享受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最后,建设美丽精神家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美丽精神家园的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美的宣传力度,推动美德行动,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构建乡村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构建乡村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农村文化建设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更是培养和塑造村民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其所构建的乡村精神家园。
一、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社会的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文化作为乡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农村历史和传统的精髓,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通过传承和弘扬农村文化,可以加强村民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其次,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激发村民创新创业的潜力。
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为农民提供自主创业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和传统手工艺,可以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收入增加,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的脱贫致富。
第三,基层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乡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维护社会公德和优秀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通过弘扬传统乡土文化与当代文化元素的融合,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构建和谐文明的农村社会。
二、构建乡村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乡村精神家园的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和举措。
首先,加强乡村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文化建设。
乡村学校是培养儿童和青少年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图书馆建设等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统价值观念。
其次,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和乡土文化活动中心。
乡村广场是展示农村文化和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
在乡村广场和活动中心,可以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民俗游园活动等,让村民自主参与其中,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第三,培养和支持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文化人才为支撑和引领。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养,提供各类文化培训和机会,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识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1.1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归宿,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在。
1.2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能够有效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一体感。
1.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风貌。
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原则2.1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2.2 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2.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
2.4 坚持以团结和包容为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交融互鉴的局面。
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途径3.1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大力弘扬孔子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儒释道合一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儿女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同感。
3.2 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传承,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
3.3 推进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和融合进程。
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培养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4 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和实干精神。
通过培育和宣传中华民族的创新典型和实干楷模,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中华民族的创新发展。
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挑战和对策4.1 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挑战。
要坚持中华文化自信,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和影响时,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和传统魅力,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
4.2 面临当代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
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引进现代科技、时尚文化等新元素,更新和完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认识
对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认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
这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还需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创新创造,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奋斗。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精神家园建设活动方案
精神家园建设活动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精神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人们的心理状况,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家园,我们制定了精神家园建设活动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升人们的心理素质,改善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
2. 目标通过精神家园建设活动,实现以下目标: - 提升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向上的心态; -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增加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
3. 方案内容本方案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3.1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通过组织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向社会成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压力和困难,调节自己的心态。
讲座内容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压力管理和抗压技巧; - 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 - 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 心理疾病预防和应对等。
3.2 心理咨询服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者与社区、学校等机构合作,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有需求的人群解决心理困扰,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同时,鼓励社会成员互相关心,倾听彼此的心声,共同共建精神家园。
3.3 建设“快乐书屋”在社区、公共场所等建立“快乐书屋”,提供各类心理健康书籍,让人们自由借阅。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组织读书分享活动,促进交流与相互学习。
通过阅读心理健康书籍,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4 心灵成长训练营组织心灵成长训练营活动,邀请专业心理教练或心理专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训练和互动游戏,帮助参与者提升心理素质,发掘自己的潜力,并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训练内容可以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目标设定等方面。
3.5 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开展多样的心理健康公益活动,如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援助志愿者招募、社区心理咨询日等。
通过这些活动,增加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同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为建设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怎样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最新文档资料
怎样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屮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及特征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屮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它是历史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它是稳定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它是广泛性、个体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
二、屮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由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目标所构成。
共同的文化根基、共同的时代精神和共同的价值目标,依托过去的优秀文化传统,顺应现时代的精神追求,追求未来的价值希望。
三者交相辉映、相互支持,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是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不可少的三个因子,缺一不可。
屮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所形成和体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复合而成的,它不仅凝炼了中华文化和屮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
三、屮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应把握的主要内容精神家园指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作为个体来说,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稳感、温馨感和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和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
作为一个民族來说,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创造力的精神之源、凝聚力的精神纽带、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影响力口益增强的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措施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措施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策略与举措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是凝聚民族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在增进五个认同、共有精神家园方面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
在增进五个认同、共有精神家园方面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增进五个认同、共有精神家园方面采取的举措,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加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性。
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已经更好地实现了五个认同、建设了更加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构建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国家全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加强了文化传承和创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拥有悠久丰富的文化传统,我们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民众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也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让世界更多了解和认可中国的文化底蕴。
这种文化传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强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建设了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们加强了民族团结建设,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我国,有着56个民族,民族团结是国家团结的基石。
我们通过加强民族团结建设,促进不同民族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彼此的了解和尊重。
我们也注重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建设,为各民族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让每个民族都能感受到国家的关爱和支持。
这种民族团结建设,让各民族更加团结一心,共同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
我们强化了教育引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我们通过加强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我们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引导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这种教育引导和价值观培育,增强了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构建了共有的精神家园。
第四,我们加强了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
文化交流是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我们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演出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我们也注重促进民间外交,加强与其他国家民众的交流和合作,拉近了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这种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了国际友好关系的发展,为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奠定了良好基础。
精神家园的三个要点
精神家园的三个要点
精神家园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安宁、幸福和满足感。
在如今的都市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到忙碌和疲惫,这时就需要一个能够让我们放松、舒适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有三个重要要点,分别是情感支持、文化积淀和自我认知。
首先,情感支持是建立精神家园的重要因素。
它包括了亲人、朋友和社会的支持。
在我们面临挑战、困难和痛苦时,亲人和朋友的话语和陪伴可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而社会的关心和照顾则让我们感到被尊重和被关爱,从而增加了自信和安全感。
情感支持是我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因素,也是我们树立自信心、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其次,文化积淀是我们建立精神家园的重要条件。
文化积淀是指我们从教育、文艺、科学和技术中获得的知识和思想。
我们从文化领域中获取到的良好品德、优秀作品、人文关怀和奋斗精神都是丰富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元素。
我们需要从文化积淀中获得启示和借鉴,从而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精神的升华和提高。
最后,自我认知是我们建立精神家园的基础。
自我认知是指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了解自己的内心和特点,才能在内心找到自我宽慰和调适。
自我认知还需要包括我们对人生的目标和追求的认知。
当我们清楚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综合上述三点,建立精神家园需要情感支持、文化积淀和自我认知的积极作用。
只有不断地在这三个要点上努力,我们才能在内心得到真正的安宁和幸福,让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怎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多选题
怎样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多选题摘要:一、引言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意义三、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措施1.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2.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3.提高国民素质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四、结论正文:【引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认为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与意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全体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措施】1.【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我们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热爱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培育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二者有机结合,为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提高国民素质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将其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促进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任务。
我们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权利。
【结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
简述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措施
简述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措施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万物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越来越明显。
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要增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知度。
要通过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以激发全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推崇。
其次,加大国家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投入,将传统文化纳入正统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养分,进而唤醒祖先的荣耀。
此外,要鼓励各类文化团体,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文化活动,进一步加强大众对中华文化的感受和理解。
另外,政府应该采取有力措施,营造文明社会,提倡民众共有的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
要积极反对一切泛滥的低俗文化,在电影、电视、歌曲和出版物等媒体上,打击和抑制一切负面及淫秽的文化内容,努力形成文明文化,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公民应当采取自觉行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一方面,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学习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并将了解到的文化知识传授给他人;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努力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必须从社会整体上加强文化意识,加大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投入,鼓励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社会,并培育公民的文化素养,以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仅有这样,才能够振奋中华民族的集体精神,使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实现百姓新生活的美好愿景。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章简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从国家实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方面分析其实践意义,并对构建精神家园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议。
标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软实力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一重要论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
这种凝聚力包括成员间的亲和力、民族整体的吸引力和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
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精神家园是指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是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文化依托与归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传承千年,无疑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
在全球化的历史新起点上,党中央把“弘扬中华文明,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到战略高度,这一举措表明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增强文化影响力的决心。
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远意义第一,在国家实力方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
党中央的长远目标是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复兴是强国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求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弘扬中华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中华文化。
第二,在政治方面,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其理论基础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国民加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与贯彻实施。
守护乡村“精神家园”
守护乡村“精神家园”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然而,这也意味着许多农村社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人口流失、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因此,如何守护农村,建设美丽宜居的“精神家园”,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农村作为一个社区,相较城市而言,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相对较少,常常令人不便。
而且,部分地区因为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也加速了人口流失的速度。
如何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就成为了守护农村的必须手段。
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来说,政府和社会力量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展投资建设工作,打好这个“硬仗”。
比如,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包括修建道路、学校、医院、水厂等,创建更多的文化场所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社会力量可以响应号召,建立农村社区协会等组织,承担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进程。
二、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和文化建设农村人口普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加上地理环境和信息技术落后等原因,农民在各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而要守护好农村,“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培训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这对于塑造“精神家园”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农民群体教育、文化和思想上的需求,政府应该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
比如,在农村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等课程,让农民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体育、美术、戏曲、书法等,逐渐提高农村人群的文化水平,让他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增强自我修养和素质。
三、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农村社区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加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来到农村,感受自然和乡村风情,这也成为了农村发展的新方向。
打造精神家园的实践方法与探索
打造精神家园的实践方法与探索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精神生活的匮乏。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打造精神家园已经成为重要的任务。
精神家园不仅是个人精神寄托的地方,也是社会共同的精神领地。
那么,如何打造精神家园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关注个人精神层面打造精神家园,首先要从个人的精神层面入手。
个人的精神层面是由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他人感情的关注、对美的追求等构成。
因此,我们需要:1.提高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是让人更深刻认识人文精神的根本,可以通过多读书看电影等形式来提高。
2.强化性格塑造。
人格是构成人的整体性的个人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并且可以被长期塑造。
通过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和与积极有为的人交往来强化性格塑造。
3.注重属自己的业余生活。
个人的业余生活是塑造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增强自身能力,增加生活的乐趣。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可以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和谐环境。
如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打造精神家园呢?1.重视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家庭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和培养。
2.塑造积极的家庭价值观。
培养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建立团结互助、文化传承、和谐友善等家庭价值观。
3.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重要环节,需要时刻关注孩子身心的发展,引导孩子学习正面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态度。
三、建设共同的社会精神家园打造个人精神家园和构建家庭精神家园是构建社会精神家园的基础,唯有社会精神家园的建设,才能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心灵寄托,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精神力量。
那么,如何建设共同的社会精神家园呢?我们可以:1.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
通过各种途径向大众提供多元文化信息,丰富文化生活。
2.支持宗教文化的发展。
宗教文化是重要的心灵寄托,需要加强对宗教文化的研究和支持。
简述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措施
简述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措施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一项重大任务。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既要着眼于现实,又要未雨绸缪,落实具体措施,采取实际行动,实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
一是树立正确的精神追求。
要建立崇尚科学文化、社会主义法治、庄严家国、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就必须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国宗旨为追求目标,以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精神家园建设为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观。
二是加强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加强。
要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必须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基础,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崛起。
应注重发挥文化教育的社会功能,宣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知识等,培养孩子爱国主义、尊重人权、谋求共同繁荣的精神风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精神。
三是发挥中华文化的号召力。
中华文化是一种有滋有味的文化,它不仅是我们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前进的力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加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挥它的号召力,充分调动全民族的积极性,使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四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文化承载的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基础。
要把传承文化传承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力、情感功能和文化价值,把传统文化融入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精神家园建设之中,使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得到实实在在的激活和发展。
五是完善民族文化治理。
要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加强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广泛凝聚社会力量,把发挥协同作用、完善制度机制、科学管理等推向更高台阶。
同时,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民族文化治理体系,防范民族文化尖锋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
以上,是实施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具体措施。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个着力点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个着力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个着力点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着力点出发。
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深入研究先贤智慧和古代经典著作,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方法。
要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学习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要推广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
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在各级学校开设相关文化课程,并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育中。
还可以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要素之一。
通过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可以让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
要在教育系统中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级学校的课程中,通过讲授国家历史、传承革命传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责任感。
要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烈士纪念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
要通过文化创作和媒体宣传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鼓励作家、艺术家等创作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人民奋斗精神的作品,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
要加强媒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通过影视剧、纪录片等形式,传递正能量和爱国情怀,引导社会舆论,营造爱国主义的社会氛围。
3. 建设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需要一个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作为支撑。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通过建设核心价值观体系,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要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目标。
核心价值观应该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结合,体现中华民族的特有价值追求。
居民精神家园实施方案
居民精神家园实施方案
为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居民精神家园
实施方案,旨在为居民打造一个舒适、和谐、健康的精神家园,让
他们在这里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寄托。
首先,我们将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
例如,定期举办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诗歌朗诵等活动,为居民提
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让他们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和
满足。
其次,我们将建立健康的心理辅导机制,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
和心理治疗服务。
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
困惑和压力,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支持。
此外,我们还将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
和公益事业。
通过志愿者活动,让居民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另外,我们将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鼓励居民之间相互交流和
帮助。
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如茶话会、座谈会、运动会等,让
居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和友谊,共同分享生活的快乐和悲伤。
最后,我们将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通过宣传教育、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手段,倡导居民遵纪守法、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相信能够为居民打造一个精神家园,
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温暖与关爱,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成长。
希望居
民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让社区更加和谐、幸福。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个着力点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几个着力点一、尊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1 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情感等方面的宝贵财富。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并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如诗词传习、书画传承、戏曲传统的传承等,使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当代得以传承与发展。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我国的精神命脉,具有强大的集聚和凝聚力。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践其中的价值理念。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践行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需要通过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引导,培育人们心中的正直、诚信、友爱等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能够真正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中。
三、推动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3.1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作为整个国家精神的框架和引导,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推动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塑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3.2 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和途径推动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我们通过教育、文化艺术、媒体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全社会都能受益于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积极影响。
总结回顾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尊重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推动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建立起一个坚实、丰富、多元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个人观点作为我国的一名写手,我深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重大。
打造精神家园增强社区凝聚力
打造精神家园增强社区凝聚力作者:黄曦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4年第6期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白鹅潭经济圈”建设为契机,通过深挖和弘扬地区历史文化,创新“文化社区”和“特色社区”建设思路,打造精神家园,激发人们创建文明城市和建设美好家园的归属感,大大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满足多元精神和文化需求方面,收到了积极成效。
一、基本情况冲口街杏花社区,位于广州城区的西南部,社区居民古风依旧,纯朴好客,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把握社区居民的思想动态,摸清其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我们重点针对杏花社区居民,设计了一份民情调查问卷,通过走访、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得出了相关结果:(一)社区居委自治功能缺位,居民参与意愿不浓。
一是对目前社区“自上以下”的行政管理模式的认可度不高,认为需要多征询居民意见的占82%,较满意的占10%,满意的占8%。
二是针对参加社区活动的意愿程度,26.2% 的人认为社区活动有所收益,愿意参加;44.9% 的人愿意参加,但没有时间;19.3% 的人认为社区活动与自己的事情不冲突愿意参加;9.6% 的人表现出不情愿、不主动。
(二)地方历史文化少被挖掘,居民精神缺乏归依感。
一是对杏花社区悠久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聚龙村、毓灵桥、何、彭家族史等,了解的占96%,不了解的占4%。
二是对是否保留何家祠堂,91% 的居民群众赞成保留,其中85% 的居民建议建设居民公益活动场所,6% 的居民建议恢复原貌;9% 的居民建议将其建成绿化地。
(三)社区文化设施落后,群众文化需求强烈。
一是建议保护开发历史文化,创建文化特色社区的占89%,建议保留何家祠堂,重建何、彭家标志物的占91%。
二是对涉及公众利益的设施建设,100% 的居民要求尽量征求群众意见,避免劳民伤财;93% 的居民要求开展各层次文化活动,增加文体设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基本设想调查结果表明: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浸透着社区居民浓烈的自豪感和归依感,人们从内心渴望对其进行挖掘、保护和利用。
新思想落地开花 新时代气象万千——抚松县新时代传习所工作侧记
新思想落地开花新时代气象万千——抚松县新时代传习所工
作侧记
华雯文
【期刊名称】《新长征》
【年(卷),期】2018(000)009
【摘要】七月的抚松,繁花似锦、生机盎然。
抚松县各个新时代传习所更是彰显特色,活跃在群众身边的宣讲队伍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传理论、传政策、传科技、传法律、传文化,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播到参乡群众的心中。
自全省新时代传习所启动以来,抚松县创新设计了"一十百千万"传习格局,全力开展新时代传习所工作。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华雯文
【作者单位】《新长征》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2
【相关文献】
1.站位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展示新作为书写新华章r——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J], 孙晓峰
2.赢得群众口碑建好精神家园——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新时代传习所工作侧记 [J], 华雯文;
3.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有形化具体化——白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新时代传习所工作侧记 [J], 华雯文
4.“新时代流动传习所”在车厢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J],
5.省长蓝佛安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扩大)会议上强调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奏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山西精彩乐章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赢得群众口碑建好精神家园
作者:华雯文
来源:《新长征》2018年第08期
走进长春市二道区东盛街道亚泰社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鲜红标语振奋人心,巴音朝鲁书记亲授的“新时代传习所”大旗鲜艳夺目。
记者来到社区3楼,听到宣讲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掌声,草根宣讲员用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聚焦百姓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居民共同维护旧城改造成果。
吉林省新时代传习所优秀宣讲员、社区宣讲团团长马明在结束宣讲后向记者介绍说,按照区里的规范和要求,社区每半个月至少组织一次这样的宣讲。
新时代传习所成立半年来,亚泰社区党委紧紧围绕省委“五传五有五助”总体要求,按照二道区“3355”工作体系,用贴近需求、贴近实际、广泛参与的特色宣讲活动,巩固了基层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实思想基础,构建起了居民群众“离不开、得实惠、有提升”的精神家园,先后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被省委确定为新时代传习所示范点。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防止“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打通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群众在第一时间听到党的声音,2011年初,社区党委成立了由“五老”人员组成的“亚泰理论宣讲团”。
宣讲员们进小区、进楼道、进家庭、进学校、进军营传播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政策理论与居民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
2013年“二道信仰讲堂”创建以来,社区党委立足于社区党员群众理论普及有形化阵地,打造了“雷锋精神展示厅”和“红色足迹馆”,完善宣讲制度规范,进一步扩大宣讲团规模,在原有“五老”的基础上,吸收典型模范、大学教师、专家学者等加入宣讲团,形成了课堂宣讲和流动宣讲相结合的理论宣讲方式。
宣讲员们知行合一、言传身教,让居民群众打心眼儿里敬佩
新时代传习所成立后,社区党委按照“五传五有”的总体要求,对新时代社区理论宣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站在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非主流思想、组织争夺意识形态阵地,建好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百姓精神家园的高度,推进社区新时代传习所建设,在区委和街道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下,集中社区资源,实现了宣讲队伍发展壮大、宣讲内容精准细化、宣讲形式创新丰富、宣讲场地升级优化。
社区党委通过召开导讲会,定期分析居民群众的思想动态,针对邪教、封建迷信等有害思想冲击,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宣讲和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为加强组织领导,社区党委不断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了社区党委书记带头抓、业务专干具体抓、支部书记分头管的工作模式。
社区党委书记姜平在抓好导讲的基础上,还全程参与备讲和宣讲,并亲自上阵挖掘宣讲人才,做到有问必答、有难必解、有课必听。
社区居民向记者说:“有这样一个政治敏感度高,组织、引领能力强的社区党委,我们好幸福!”在社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越来越多的优秀宣讲员聚集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群众凝聚在社区党组织周围。
为建强并丰富宣講队伍,社区党委持续发掘居民群众中有一定理论功底和表达能力、热心理论宣传工作且群众认可的居民充实到宣讲队伍,先后吸纳了坚持54年学雷锋的退伍军人蔡兰田、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傅明珍、见义勇为英雄孙德波等先进模范人物现身说法。
宣讲员们知行合一、言传身教,让居民群众打心眼儿里敬佩,他们说的“理儿”居民们爱听,他们发出的倡议居民们爱做。
针对法律、科技、金融等专业性较强的宣讲内容,除了通过街道指导中心调配人员“输血”外,社区党委还注重自身“造血”,党委成员奔走辖区内外的银行、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国学研究会等专业机构,邀请、协调专业人员及区、街两级民政、司法、经济等部门干部加入宣讲队伍,搭建起了对口宣讲平台,实现了专家与“草根”成员的优势互补。
为实现“打铁必须自身硬”,社区党委及时组织宣讲员参加区、街两级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并聘请各级党校专家、教授专题辅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帮助宣讲员切实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实践。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宣讲员到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定期组织宣讲员到市、区、街道教育基地、教学点学习,有多名宣讲员入选区级宣讲骨干赴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学习培训班。
社区居民向记者说:“有这样一支信念坚定、表里如一、无私奉献的宣讲队伍,我们真信服!”
亚泰社区在二道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标准建成了导讲室、备讲室和宣讲室,并安装了音响、大屏幕等设备,搭建起视听立体化宣讲平台。
同时,为让政策理论“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社区党委在居民小区广场、凉亭等居民活动相对集中的场所及桃花苑C、D、E、F栋居民楼门厅增设了10个宣讲点,制作并悬挂“五传”内容宣传板,营造了良好的宣讲氛围。
杨先德、朴忠清等宣讲员定期在小区楼栋门厅、凉亭、小广场等场所,给经常在此活动的居民讲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讲解健康保健及国学常识……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居民群众走过、路过并听过,日积月累受教益。
为倡导居民群众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党委以“实物+图片”的形式设计建造了“雷锋精神展示厅”,由社区宣讲团团长马明从雷锋精神激励我、雷锋精神我传播、我照雷锋精神做、雷锋精神结硕果4个方面进行现场宣讲,传播雷锋文化,宣传发生在居民身边的见义勇为、诚信经营、扶残助残等感人事迹。
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社区先后涌现出了“雷锋家庭”200余户、“雷锋商铺”100余家。
社区居民向记者说:“有这样一些潜移默化且引导、教育作用突出的宣讲阵地,我们很受益!”
本着宣讲内容既要让居民群众随处可见,又要喜闻乐见的理念,亚泰社区党委一手抓“讲”、一手抓“演”,并以“互联网+”手段,多维度开展宣讲活动。
为弥补单纯我讲你听容易审美疲劳的不足,让更多居民群众参与到宣讲活动中来,社区党委整合骨干力量,共同创作了情景剧《人人环保,我们生活会更美》、配乐诗朗诵《坚定信仰、同心圆梦》、快板《昂首迈进新时代》等文艺宣讲,由居民群众中的文艺骨干进行表演,与现场宣讲穿插配合,常常是丈夫讲完妻子演、父母演、讲孩子听,让居民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实现了寓教于乐。
为扩大宣讲受众群体,特别是解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残疾居民不能到传习所和宣讲点听宣讲的难题,社区党委利用微信和网络直播平台开展网络宣讲,让宣讲不受时空限制,有效扩大了覆盖面。
社区居民向记者说:“有这样一套植根群众并生动、灵活的宣讲模式,我们最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