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周 3.3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合集下载

书法发展顺序

书法发展顺序

书法发展顺序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时期。

本文将按照书法的发展顺序,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隶变、楷变、行草结合等方面进行阐述。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最早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甲骨文的书写形式简单,笔画有力,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它的主要特点是图案化和象形化,字形扭曲,笔画有棱有角。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起源,也为后来的书法提供了基础。

金文是甲骨文的演变形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

金文的书写方式相对复杂,笔画粗细不一,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金文的字形较为规范,笔画结构更加严谨,形状更加整齐。

金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篆书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

篆书的字形规整,笔画饱满,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篆书主要用于刻在印章上,因此也被称为“印文”。

篆书的字形规范,结构严谨,强调笔画的变化和力度的转换。

篆书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字的书写效率,还为后来的书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隶书是篆书的演变形式,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东汉时期。

隶书的字形规范,笔画工整,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隶书的字形更加规范,结构更加严谨,笔画之间的转折和连接更加流畅。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标准字体,形成于公元3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晋朝。

楷书的字形规范,笔画清晰,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楷书的字形规整,结构严谨,笔画之间的连接和转折更加流畅。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行书是楷书的草书形式,形成于公元4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东晋至唐朝。

行书的字形流畅,笔画连贯,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行书的字形扭曲,结构灵活,笔画之间的连接和转折更加流畅。

行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草书是行书的变体,形成于公元7世纪至公元10世纪的唐朝至北宋时期。

中国文字发展历程

中国文字发展历程

中国文字发展历程一、古代文字的起源中国文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商代。

商代的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记载,用于卜辞和记录祭祀活动。

此后,商朝的文字逐渐演变为更加简化和规范的金文,用于铭文和铜器铭文。

二、古代文字的发展与演变1. 东周文字的兴起随着周朝的兴起,东周文字逐渐取代了商代的金文。

东周的文字以篆书为代表,其特点是笔画简洁、方正有力。

篆书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后来的隶书和楷书奠定了基础。

2. 隶书的诞生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并制定了小篆作为公共文字。

然而,小篆的笔画繁复,书写速度慢,所以在秦末汉初时期,隶书作为一种简化的文字形式应运而生。

隶书的特点是笔画简洁、结构清晰,书写速度快,逐渐成为官方文书和文化传播的主要工具。

3. 楷书的兴起在东汉时期,楷书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出现,它继承了隶书的规范性和简洁性,同时注重笔画的平稳和流畅。

楷书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字书写形式的逐渐统一和规范化,成为后来书法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4. 行书和草书的发展晋朝时期,书法家王羲之以及其后的草书大家张旭等人开创了行书和草书两种新的书写形式。

行书是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过渡形式,字形结构较为规范,但筆劃开始流动,书写速度较快。

而草书则更加激进,筆劃极为简化,注重自由和创造性。

行书和草书的出现丰富了中国文字书写的形式,使书法艺术更加多样化。

三、现代汉字的形成与发展1. 民国时期的文字改革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文字改革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1913年,民国政府发布了《新文字方案》,试图简化汉字,使之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然而,由于方案过于激进,遭到了各界的反对,最终未能得以实施。

2. 简化字的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字简化成为国家政策之一。

1956年,《关于汉字简化方案的通知》发布,开始了大规模的汉字简化工作。

通过简化繁体字的形状,减少笔画数量,使汉字更易书写和识读。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

中国书法的发展史的简介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可简单归纳为: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草书、行书(汉)→楷书(魏晋)中国书法发展史详细介绍如下:1、先秦书法为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2、秦代书法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3、汉代书法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棍牢调真书、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

4、魏晋书法魏晋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阶段。

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俱臻完善的一代。

汉隶定型化了迄今为止的方块汉字的基本形态。

隶书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就孕育着真书(楷书),而行草书几乎是在隶书产生的同时就已经萌芽了。

真书、行书、草书的定型是在魏晋二百年间。

5、南北朝书法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

此时书法以魏碑最胜。

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书风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

6、唐代书法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6、五代书法分裂混乱的局面持续五十四年,其间兵戈迭起。

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

7、宋代书法从公元960年至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

8、元代书法纵观元代书法,其成就大者还在真行草书方面。

至于篆隶,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

这种以真、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

9、明代书法明代象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

法帖传刻十分活跃。

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未能上溯秦汉北朝,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10、清代书法是书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中兴期,上与大唐时代遥相呼应。

书法的演变历史

书法的演变历史

书法的演变历史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春秋战国—石鼓文、秦朝—小篆、汉朝—隶书、三国—楷书、两晋—行书、隋唐五代—楷书、宋朝—行书、元朝—楷书。

我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演变至今的。

1.甲骨文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

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甲骨文有图画性和象征性,笔画以直为主,两端尖细中部略粗,章法纵有列,横无行,结构以纵向为主,运用对称等来求得形体的稳定美观。

2.金文金文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钟鼎文。

殷商后期到战国是我国青铜器铭文的盛行时期,西周达到鼎盛时期。

3.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3.1大篆广义的大篆包括金文、籀文、秦统一前的六国文字等。

狭义的大篆遗存石刻石鼓文,流传至今最早的石刻文字,为石刻之祖。

从书法的要素上看,无论是线条、结构、章法,还是空间,都工整,有小篆风度。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是大篆文字的尾声。

3.2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的政策,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国文字,创造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就是小篆,又称“秦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大篆”的特点有着古象形文字的特点,粗犷。

“小篆”的特点是笔画粗细均匀,圆转流畅。

结构平衡,体正势圆,字形修长,大小相同。

4.隶书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宽扁,横长竖短,隶书的产生标志着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

隶书分为秦隶和汉隶。

4.1秦隶秦隶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整理,去繁就简,字圆方,笔划改曲为直。

改连笔断笔,便于书写。

中国书法源流十讲

中国书法源流十讲

中国书法源流十讲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源远流长。

本文将以《中国书法源流十讲》为题,详细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和流派等内容。

第一讲:甲骨文与金文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与金文时期。

甲骨文是古代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一种文字,书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而金文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文字,书写在青铜器上。

这两种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的雏形。

第二讲:隶书的出现隶书是秦朝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其特点是笔画工整、结构严谨。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隶书的代表作品有《颜勤礼碑》等。

第三讲:楷书的兴起楷书是东汉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其特点是笔画简练、结构规整。

楷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书法进入了黄金时代。

楷书的代表作品有《王羲之兰亭序》等。

第四讲:行书的创作行书是东晋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其特点是笔画横劲、行云流水。

行书的创作,使中国书法更加丰富多样。

行书的代表作品有《张旭帖》等。

第五讲:草书的独特魅力草书是东晋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其特点是笔画激荡、奔放自如。

草书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书法中独树一帜的流派。

草书的代表作品有《怀素草书千字文》等。

第六讲:隶变楷,楷变行隶变楷、楷变行是中国书法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转折点。

隶变楷指的是从隶书发展到楷书的过程,楷变行则是从楷书发展到行书的过程。

这两个转折点,推动了中国书法的不断演变和发展。

第七讲:北方与南方的书法风格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北方与南方两种不同的书法风格。

北方书法注重笔画的刚劲有力,南方书法则注重笔画的柔美流畅。

这两种风格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内涵。

第八讲:篆书与隶书的复兴篆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古老的一种文字,而隶书则是最早的正式文字。

在宋元时期,篆书与隶书得到了复兴与发展,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形式和风格。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赵孟頫的《洛神赋》等。

第九讲:书法与文化的交融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书法作品常常与诗词、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简介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简介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简介中国书法始于甲骨文,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是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古人为了方便记事,创造了一些符号和图画,也是汉字最早的雏形。

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阶段。

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种模仿的本能,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

它尽管简单而又混沌,但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

这种简单的文字因此可以称之为史前的书法。

一、殷商文字——甲骨文汉字虽然产生早,但黄帝以前的文字尚属于萌芽状态,从黄帝到夏代的文字,因出土材料不足,还难以做出。

殷商文字是至今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成体型文字。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古人崇尚鬼神,凡祭祀,征伐,出行,婚嫁等,都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就将所卜之事刻写上去,所以又叫契文,甲骨刻辞;也有的根据用意,称之为卜辞。

二、西周文字——金文西周文字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主要以金文为主。

在先秦,“金”可以称铜,所以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也叫铜器铭文。

由于钟(乐器),鼎(礼器)在青铜器中具有代表性,所以全文叫钟鼎文。

三、春秋战国文字——大篆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五霸主盟,七国角雄,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各国文字也相互歧异。

六国古文显著特点是:地域性强,冲同一字的写法,各国不同,而且简体盛行,渐趋草率。

目前所能看到的大篆真迹只有石鼓文。

石鼓文是春秋或战国早期秦国刻在十个鼓形石上的四言诗。

四、秦文字——小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对文字进行了改革,小篆是秦制定的标准文字,因而又称秦篆。

它是对大篆加以整理简化而成的。

相对于大篆,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单字笔画减省;象形程度降低,符号性增强;形状结构相对固定,字形已经规范化;在同一处写的文字,大小一致,形状统一,为竖长方形,形体固定,汉字的方块特征基本形成,成了一种规范的字体。

今文字是指秦以后的文字。

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人类的思想、知识和智慧,是人类思维的集智之所。

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他们通过绘画和口头传承来记录信息和经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于信息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开始探索更高效的记录方式。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书写系统之一。

他们将象形文字刻在石头上,形成了最早的碑文。

同时,古巴比伦人也发明了楔形文字,这种文字用尖锐的木片刻在湿泥板上,形成了最早的纸面书写。

随着文字的出现,书籍开始呈现出书写、保存和传播的特点。

古代书籍多以竹简、木牍等为载体,文字以墨水或木炭等材料书写,这些书籍被称为古籍。

在中国,古代书籍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甲骨文记录文字。

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金文和铜文,记录祭祀、政务等内容。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竹简成为主要的书写载体,这是一种由竹子制成的薄片,可用于书写。

到了秦汉时期,纸张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制作更加便捷,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张书籍。

古代书籍的保存和传播主要依靠手抄和刻印。

手抄是指将原本的内容逐字逐句地复制到新的材料上,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刻印则是将原本的内容刻在木板上,然后用墨涂抹在纸上,形成印刷的效果。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大量复制书籍,但制作木板的成本较高,且不能随意修改内容。

直到公元1040年,中国的印刷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年,北宋的印刷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文字刻在小块的木头或金属上,然后通过拼凑这些活字来组成文字和句子,最后涂上墨水印刷在纸上。

这种印刷术的出现,使得书籍的制作速度大大加快,大量的书籍开始出现。

毕昇的发明对世界印刷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印刷术的鼻祖”。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书籍的传播范围也大大扩大。

在欧洲,印刷术的发明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传播和文化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到了16世纪,印刷术已经在欧洲各地广泛应用,书籍开始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文化的重要途径。

书籍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书籍的起源及演变过程

书籍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人类的进步是踏着书籍的阶梯不懈攀爬的过程。

从蒙昧蛮荒到跨入文明的门槛,书籍维系着文明传承的源动力,成就了文人不同时代而同样的傲骨。

早在商朝,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成为汉字的最早起源。

后来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从而形成了金文。

书写方式的真正飞跃,在于竹书和帛书的出现,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极其便捷地记录文字。

但竹简的容量毕竟很小。

试想当竹山竹墙般的《史记》堆在你的面前时,即使只是阅读的勇气,也是现代人无法企及的吧。

由此便造就了隶书独特的扁胖构造和古文一字千金的精悍。

有人说,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形象思维能力绝大部分应归功于汉字这一形象文字,几千年奇迹般的传承;而这又得归功于令其他各民族都望尘莫及的高超的造纸术。

几千年来,虽然手写和印刷的方式发生了千变万化,但“白纸黑字”的最初形式就这么一直保持着。

纸的发明,引起的不仅是一场书写材料的革命,它让文化以幽幽的墨香,厚实的手感而潜移默化地滋润人心;它让“学富五车”的遥远梦想,变成孩童间的玩笑;它让牛角挂书、挟策读书、带经而锄的佳话从此千古流传……文字开始以“书”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正像甲骨之书代替结绳记事,纸质图书代替竹简木椟一样,传统书籍的概念也宿命般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现代科技的挑战——电子书的出现无疑又将带来一场变革。

当搜索引擎瞬时扫过全世界的典籍从而显示你所要的答案时,那种文化重压甚至比面对一堵书墙更让人惊心动魄。

一时间,我们失去的似乎不止是长久以来沁人心脾的书香或是纸张触到皮肤时的质感,我们失去的似乎是一种传统的对待信息的概念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一种独守楼阁、怡然自得的心境。

总之,书籍依旧是阶梯,我们依旧会攀爬,只是文明大门背后的舞台或许非常大———超过我们所有人的想像。

早在商朝,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成为汉字的最早起源。

后来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从而形成了金文。

书写方式的真正飞跃,在于竹书和帛书的出现,人们开始用毛笔蘸墨极其便捷地记录文字。

书法的历史发展历程

书法的历史发展历程

书法的历史发展历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古代文字的刻写和描绘。

它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承载着文化传承和艺术审美的内涵。

书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史前文化时期。

最早的文字形态是象形文字,以动植物形态为基础,其刻写和描绘成为了原始的书法形式。

不过到了商朝时期,象形文字已经逐渐演化为更加繁复的表意文字,此时的书法形式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和风格。

周代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

周代的史书《尚书》提到,周人在文字书写上注重规范,强调刻画的匀称和谐。

这是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书法开始以规范的形式出现,并逐渐形成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之理论体系。

六书理论为后来的书法创作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和指导。

秦汉时期是书法的重要转折期。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书法开始以统一的标准出现。

充实更加注重形式的规范和精美。

同时,汉代的篆书、隶书等书体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了更丰富的艺术风格和个性。

在这个时期,书法的艺术性不断提高,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文化象征。

隋唐时期可以称为中国书法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书法艺术经历了蓬勃发展和广泛传播的阶段。

隋朝的颜勤礼、欧阳询等书法家,以及唐朝的怀素、杨凝式等书法家,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作品。

在这个时期,书法艺术形成了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风格,同时也吸收了前代书法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到了宋代,书法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宋代的赵孟颖、欧阳修等书法家以及王之涣、黄庭坚等文人都对书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个时期书法以楷书和草书为主,注重笔画的灵动与墨迹的浓墨,追求“疏而不漏,密而不破”的艺术效果。

明代是书法艺术的一个丰富和多样化的时期。

明代的书法家有文徵明、邓石如、董其昌等,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代表了明代书法发展的一种趋势。

同时,明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也使书法成为了广泛流行的艺术形式。

书法发展的五个阶段

书法发展的五个阶段

书法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书法发展出了五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

一、甲骨文时期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发展的最早阶段,追溯到商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左右。

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壳和兽骨上的文字,常用于占卜和祭祀。

甲骨文的字形特点是线条粗壮、纹理自然,字形呈现出角度明显、方正刚健的特点。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篆书时期篆书是中国书法的第二个阶段,起源于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

篆书是一种刻在印章上的文字,常用于封印文书。

篆书的字形特点是方形、钝角、方正,线条粗壮,构图严谨,富有神韵和气势。

篆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隶书时期隶书是中国书法的第三个阶段,起源于秦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

隶书是一种行书体,形制规整,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字形规范,适于书写公文和书信。

隶书的特点是线条精细、结构稳定,字形规范,构图严谨,富有文化内涵。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楷书时期楷书是中国书法的第四个阶段,起源于东汉时期,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

楷书是一种行书体,适于书写文章和书信。

楷书的字形特点是方正、直秀、平稳,笔画均匀,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富有雅致和文化内涵。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主要书写体之一,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行书时期行书是中国书法的第五个阶段,起源于唐朝时期,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

行书是一种行草书体,适于书写诗歌和书信。

行书的字形特点是笔势豪放、气韵磅礴、线条流畅,字体似行似草,构图灵动,富有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行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书法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等五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都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法的产生与演变进程

书法的产生与演变进程

书法的产生与演变进程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将详细介绍书法的产生与演变进程:1. 产生阶段: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晚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

随后,金文出现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书法开始发展为具有艺术性的形式。

2. 演变阶段:- 隶书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出现了隶书,它是一种规范的字体,用于官方文件和书写。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逐渐从实用工具转变为艺术表达。

- 草书阶段:东汉末年(公元184年至公元220年)出现了草书,它是书法中的一种行书形式,笔画流畅自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草书的出现开创了书法艺术中的一种新风格。

- 楷书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出现了楷书,它是一种规范、工整的字体,成为后来书法发展中的主流形式。

楷书注重笔画的平稳和结构的稳定性。

- 行书与草书相互影响:唐宋时期(公元618年至公元1279年),行书和草书相互影响,形成了新的书法风格。

行书继承了楷书的规范性,同时融入了草书的自由流畅,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3. 发展与传承:- 元明清时期:元代(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对书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著名书法家涌现出来。

明代(公元1368年至公元1644年)时期,书法进一步繁荣,形成了多种不同的风格流派。

- 近现代:近现代以来,中国书法继续发展,吸收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并形成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同时,也有一些书法家创新性地探索书法艺术的边界,使其与时俱进。

总体来说,书法的产生与演变是一个历经数千年的过程,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转变,从甲骨文到金文、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不同形式的书法风格的出现与发展。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崇。

书体的起源

书体的起源

书体的起源
书法字体最早起源于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随后发展出金文和篆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丞相李斯建议,把小篆作为秦朝的官方字体。

两汉时期,字体的发展变化很快,草书、行书、楷书在当时几乎都已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书体演变的归结期,又是书法技法的集大成期、文人书法流派大发展时期,自此中国书法走向完全自觉的阶段。

唐代在书法上是晋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代,出现了颜真卿、欧阳询、张旭、怀素等书法家。

宋、元时代,虽然楷书已渐衰微,但小楷却颇有进展,篆书也因文字学的发展而有了一定的进步,行、草书颇为繁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宋代的四大家。

明朝时期因台阁体的风靡,使得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四朝的书法较为平庸,直至成化年间,文学艺术开始出现转机,书坛出现了张弼为代表的草书书家。

晚明随着禅宗思想的流行和泰州学派的崛起,出现了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一大批风格特异的书家。

清初,尚以"馆阁体"为主导,而后转向了北碑的研究,突出的成就是在篆、隶方面。

我国书籍制度的产生及演变过程

我国书籍制度的产生及演变过程

我国书籍制度的产生及演化过程一、社会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进展推动书籍制度的演化生产力的进展水平打算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格外低下,什么经济、文化就根本不存在。

到了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一些提高,就消灭了甲骨文、契刻等。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这时人们可以将竹、木之类制作成简牍来书写文字,其后又有了缣帛,图书消灭了。

书籍制度是指图书在确定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定物质形式。

其物质形式由四个因素组成:文字、材料、形态和制作方法。

我国古代的书籍制度,从竹木的简册制度开头,到纸写书的卷轴制度再到印本书的册页制度,演化到今日的计算机网络的非纸质的学问载体,是由生产力的进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进展和人民的需求而打算的。

如从简牍到卷轴是由于制造了纸。

再随着印刷术的制造,写本书过渡到了印本书,书籍制度也过渡到了册页制度。

从卷轴到册页并不是一下就完成了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感到卷轴形式有很多不便之处。

如:制作手续简洁、麻烦,制作一部书要经过粘纸、加轴、装裱、系带等各种环节,费时费工。

而且在阅读时需展卷、收卷,很不便利,查阅也很费力。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图书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

社会上读书、写书,保藏书籍的风气很盛,说明白社会文化的进展程度。

从敦煌遗书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科技的兴盛。

所藏的宗教文献中,不仅有佛教、道教文献,还有其他宗教文献。

四部典籍,有经、史、子、集方面的文献。

除此之外还有文书、帐册之类的文献。

有印本、写本、拓本、纸本、绢本,有卷轴装、册页装、线装等,说明白制作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

信息技术的制造,转变了学问载体与传播方式,视听型、机读型的图书越来越多地使用了。

在卷轴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抄写,而册页制度时的生产方式则是印刷,视听型时的生产方式变为缩摄等。

这中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对书籍的大量需求,更有科学技术的制造。

3.3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3.3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百川異趨,必會於海,然後九洲無浸淫之患;萬 國殊途,必通諸夏,然後八荒無壅滯之憂,會通 之義大矣哉!
译文: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 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之灾;各国开辟的道 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能免除 道路阻塞之忧。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大极了!
自書契以來,立言者雖多,惟仲尼以天縱之聖, 故總《詩》、《書》、《禮》、《樂》而會於一 手,然後能同天下之文;貫二帝三王而通為一家, 然後能極古今之變。
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其實一也。 《乘》、《梼杌》無善後之人,故其書不行。《春秋》 得仲尼挽之於前,左氏推之於後,故其書與日月並傳。
译文: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 秋》,它们在体例上、内容上,实际是一样的,即都是 编年体,都是记载春秋时期五霸争霸的史事。《乘》和 《梼杌》没有学术继承人,所以这两部书没能流传于世。 《春秋》前有孔子的挽救,后有左氏的推崇,所以这部 书与日月一样经久不衰。
二十略对文献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校雠略》, 《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上。《金 石略》和《图谱略》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 《艺文略》通录了古今存佚的文献,创立了心的 图书分类方法。《校雠略》是《艺文略》,《金 石略》和《图谱略》的说明书,集中又系统地反 应了郑樵的文献学思想。在我国学术史上,将校 雠之学写成专著,是从《校雠略》开始的。
司馬氏世司典籍,工於製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 會《詩》、《書》、《左傳》、《國語》、《世 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 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為一書
译文:司马迁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 所以,能够往上继承领会孔子的意图,会通《诗 经》、《尚书》、《左传》、《国语》、《世 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言论,贯通 黄帝、尧、舜,一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一书

书法的产生和发展

书法的产生和发展

神仙笔墨:书法的产生和发展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凝聚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不断发展,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到商朝,那时的书写方式是用尖刀在兽骨、甲质上刻画。

到了汉朝,隶书成为正式的官方文字,隶书遵循轩辕皇帝的传统,强调笔画粗犷有力,形成独特的风格。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誉为书法的代表之作。

宋元时期,楷书逐渐成为主流,成为中国书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书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同时它也为后代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书法可以提高审美素养,锻炼毅力和耐性,调节心态。

书法笔墨神仙,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也不容小觑。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书法的学习和实践,发扬书法艺术的优秀传统,让书法这一瑰丽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扬光大。

简述中国古代书法发展脉络

简述中国古代书法发展脉络

简述中国古代书法发展脉络主要反映字体演变、书风发展脉络和典型名家等方面进行介绍,让读者大致了解中国书法史的发展概况:01 先秦及秦书体演变:古文——大篆——小篆——隶书。

主要存在形式: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竹(木)简。

1、黄帝(约公元前2600年)据史书记载,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

2、商、西周(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0年)甲骨文:据考古文物,在商朝时的甲骨文是现今最早发现的可识别的文字,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而得名。

甲骨文金文:亦称“钟鼎文”,是铸在或刻在金属钟、鼎彝器上的铭文,金文在商至战国时期,文字书体大有不同,有古文,有大篆,还有小篆。

大篆: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有位太史,名曰“籀”,以“大篆”书体写,这是如今最早发现的大篆(“大篆”亦称“籀文”),因此,将这一时期以前的文字称为“古文”,以区别大篆。

石鼓文:属于“大篆”书体,刻在鼓形石上的描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刻石文字,据学者考证,刻于秦,或刻于周。

大篆与古文在形体的繁简、点画形态、结构姿态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石鼓文大篆、古文、甲骨文在那个时期还不是当今所说的书法,没有艺术成分,只是一个单纯的书写技能而已。

但是后世书家极力赞美这些古老的文字,其中“古意”是最具代表性的词语。

先秦的人民虽然不知道何为艺术,但是他们却一直用艺术的方式书写汉字,艺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这种现象,后人称为艺术的“不自觉”。

自魏晋之始,书法的艺术自觉性才开始苏醒。

3、战国(约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近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战国时期的帛书、竹(木)简。

帛书:在帛上书写的文字,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竹(木)简:在竹片或木片上书写。

4、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统一天下后,为统一文字,改大篆为小篆。

秦时,存有八体,古曰“秦书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肾书、殳书、隶书。

李斯擅长小篆,程邈整理、收集、编撰“隶书”(不是创造)。

书法起源及其发展

书法起源及其发展

书法起源及其发展书法,从广义讲,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书法的起源本来我国文字在殷周时代就具有艺术风味。

殷代的甲骨文除了刀刻的“刻辞”以外,还有用笔写的“书辞”。

西周的金文(铜器铭文)在铸造之前,先要写好字迹。

其中有好些作品字体美观,可以说出于当时无名的书法家之手。

但是,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使文字艺术化,是从春秋末期开始的。

春秋末年吴、越、蔡、楚等国往往在作为仪仗用的兵器上,镌刻(或者错金银)美术字体。

它和当时的草率字体正好相反,力求工整美观,或者在笔画上加些圆点,或者故作波折,或者在应有的笔画之外附加鸟形的装饰。

这就是“鸟篆”、“虫篆”或“缪篆”的起源。

战国时代除了广泛应用的草篆以外,许多重要铜器铭文都用工整的篆书,讲究美观。

例如战国初期韩国制作的编钟,所有铭文都先划好方格,在方格内写着工整的篆书,很是精美。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器铭文也都是工整的篆书。

这就是书法的起源。

书法的发展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秦始皇兼并天下后,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相传李斯就是个书法家,“号为工篆”,许多刻石和十二“钟鐻金人”的铭文都出于他的手笔(《水经?河水注》引卫恒《叙篆》)。

从这时起,作为书法艺术的文字和作为应用工具的文字,分别遵循着各自的道路而向前发展。

汉代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

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

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

此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张芝、蔡邕、崔瑗、史游。

张芝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

政书体名词解释

政书体名词解释

政书体名词解释一、政书体介绍政书体是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表达和传达政府机构的政策、方案和决策内容,以及相关的行政和法律文件。

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是政府对外宣传、内部管理和法律依据的重要工具。

二、政书体的特点政书体具有准确性、权威性、公正性和正式性等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性政书体要求准确、精细地描述政府政策、方案和决策的内容,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每一个词语、句子和段落都需要严密推敲和反复修订,以确保表达的准确度。

2. 权威性政书体所表达的内容往往是政府机构的正式决策和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因此,政书体需要具备权威性,使得读者能够信任其中的信息,并依据其来进行行动和决策。

3. 公正性政书体应该在表述上保持公正、平衡的原则,以便公众、组织和个人能够理解并接受其中的政策和规定。

政府机构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公开和透明的原则,确保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4. 正式性政书体具有一定的形式和格式要求,例如标题、副标题、目录、摘要等部分。

通过正式性的排版和组织,政书体能够更好地传达政策内容,提高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三、政书体的应用范围政书体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各类文件和材料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发布的各类政策文件,如国家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方案、发展报告等,都属于政书体的范畴。

这些文件旨在制定和修订相关政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2. 行政文件政府机构发布的行政文件,如通知、公告、批复等,也属于政书体的一种。

这些文件一般用于传达具体的政府决策和要求,细化政策内容,并指导下级机构和公民的行动。

3. 法律文件政府出台的法律文件,如法律、法规、规章等,同样属于政书体的范畴。

这些文件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对公民和组织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4. 报告文件政府机构撰写的各类报告文件,如工作报告、年度报告、调研报告等,也属于政书体的一种。

简述汉字书体的发展历史

简述汉字书体的发展历史

简述汉字书体的发展历史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字书体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过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书体风格。

本文将以简述汉字书体的发展历史为题,介绍汉字书体的起源、演变和特点。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时期。

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书体,它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卜辞和祭祀记录。

甲骨文的特点是线条粗犷,形态简单,骨刻力度大,具有浓厚的原始气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书体逐渐演变为金文。

金文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的西周至春秋时期,是用于鼎、爵等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特点是线条流畅,形态丰满,书写工整,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

秦汉时期,楷书逐渐兴起。

楷书是汉字书体的一大里程碑,它是由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为了加强文字的标准化而诞生的。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方正,结构严谨,字形规范,给人以稳重庄重的感觉。

楷书被广泛应用于秦汉时期的文献、碑刻和铜器铭文上。

随后,隶书逐渐兴起。

隶书是汉字书体中的一种草书,它源于楷书,但笔画繁复、结构松散。

隶书的特点是笔画流畅,书写迅速,给人以潇洒自由的感觉。

隶书被广泛应用于汉代文献、碑刻和书法作品中,成为当时主流的书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书体又出现了行书。

行书是隶书与草书的结合,既保留了隶书的规范性,又融入了草书的潇洒和流畅。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书写快速,给人以简练灵动的感觉。

行书被广泛应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碑刻和书法作品中。

唐代是汉字书体发展的高峰时期,楷书和行书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唐代的楷书更加规范,结构更加严谨,被视为经典。

唐代的行书则更加潇洒自由,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唐代的书法家王羲之、怀素等人的作品,成为后世学习和推崇的典范。

宋代是汉字书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楷书和行书都有新的发展。

宋代的楷书更加规范、工整,形成了宋楷的风格。

宋代的行书则更加细腻、精美,形成了多种流派和风格。

宋代的书法家米芾、黄庭坚等人的作品,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书法演化顺序文章

书法演化顺序文章

书法演化顺序文章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本文将从古代甲骨文开始,逐步介绍中国书法的演化顺序。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出现在商朝晚期。

当时的人们将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以进行卜辞和记载。

甲骨文的特点是形象生动,线条简练,具有浓厚的原始气息。

它的演化开启了中国书法的大门。

金文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

金文的特点是线条流畅,结构严谨,形式多样。

金文书法家以“秦汉金文为宗,魏碑为法”的说法,可见金文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之深远。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重要篇章,出现在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隶书成为官方文字,对书法的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隶书的特点是笔画规整,结构严谨,具有一种庄重、端庄的气质。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出现在东汉末年。

草书的特点是笔画激荡,形象变化多端,富有变化和创造性。

草书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狂放不羁,给人以自由和奔放的感觉。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主流形式,出现在东晋时期。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规范,结构严谨,形式美观大方。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基本功,也是其他书体的基础。

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流派,出现在唐朝。

行书的特点是字形流畅,笔画连贯,富有动态感。

行书在书法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飞白之境”。

草书、隶书、楷书、行书被称为“四体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代表形式。

它们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丰富多样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书法不断发展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书体和流派。

如宋代的真草、元代的虞世南楷、明代的文徵明行等。

每个时代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贡献,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书法的演化顺序是一个历史的长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通过学习和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希望未来的书法家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的艺术之美,让中国书法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籍介绍与选读》课程教案
章节名称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三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计划课时
2
教学目标
掌握何为政书体体裁;了解“三通”的作者及成书经过;掌握郑樵“二十略”的内容和史学价值;理解《通志·总序》中的重点字词,并翻译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二十略”的史学价值;《通志·总序》关于通史和断代史优劣的评论依据。
杜佑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转入衰落时期,他希望能从分析历代典章制度的得失中,找到复兴唐朝的办法。
《通典》开始写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左右,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完成于淮南节度使任上,全书的修撰用了整整35年的时间。杜佑对文学的社会功用,有很深刻的认识,他写作《通典》是为了“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他要通过对历史上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考察,来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活动提供直接有益的指导。这个著述旨趣,决定了《通典》基本价值。
《通典》书成于贞元十七年(801)。通记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始于传说终于唐天宝末,间及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典,各冠总论,下系子目,凡有一千五百八十四条,正文约一百七十万字,注文约二十万字。取材博综古今,广采群经、诸史、地志,汉魏六朝文集、奏疏,唐国史、实录、档案、诏诰文书、政令法规、大事记、《大唐开元礼》及私家著述等,皆按时间顺序分类纂次。各典于历代制度多究其原本,明其始末,并引前人议论,参以己见,见其得失,其中以食货、职官、边防各典较为精到。为中国典制文化专史的首创之作,对后世史书编纂影响甚巨。内容略古详今,唐代部分约居全书的四分之一,多属原始数据,其价值不在《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之下。惟记事偶有遗漏,兵典叙兵法而不载兵制,礼典一门竟全书之半,于体例殊未允当。亦已窜入宪宗朝数事。书约初刊于北宋。
《文献通考》,共348卷。分为24门(考):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各门下再分子门,制度史的体例更加细密完备。
《通考》的具体体例是:每门有小序,合载于卷首。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每一目的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列。《通考》除了排比材料,还有叙述以及考证和论断。《通考》的每一条目,凡是顶格排行的,就是“叙事”部分,这也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文”。马端临说:“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通考》中凡是低一格排行的,就是“论事”的部分,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献”。对于这一部分,马端临的设计是“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通考》中凡是低两格排行的,是马端临自己的议论,“其数之史传之记录而可疑,稽诸先儒之论辞而未当者,研精罩思,悠然有得,则窃著己意附其后焉”。一般认为这一部分就是《文献通考》中的所谓“考”。
司馬氏世司典籍,工於製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會《詩》、《書》、《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之言,通黃帝、堯、舜至於秦、漢之世,勒為一書,分為五體:“本紀”紀年,“世家”傳代,“表”以正曆,“書”以類事,“傳”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六經》之後,惟有此作。故謂周公五百歲有孔子,孔子五百歲在斯!是其所以自待者不淺。
《通志》当今称其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但传统史学将其归入典章制度的政书,列入“三通”之一。也有将其列入百科全书类的。全书200卷,有帝纪18卷、皇后列传2卷、年谱4卷、略51卷、列传125卷。作者郑樵,一生勤于著述,曾几次献书。《通志》为纪传体,但把年表改称年谱,把志改称略,保存了《晋书》的载记部分。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
1、讲解文选中简繁体的转换,及异体字、多音字等,如:
异趋:不同的趋向。
跼蹐(音菊及):狭隘,不舒展。
惟:通“唯”,只有,仅仅。
堕:通“隳(音灰)”,毁坏。
故事:旧事。
2、引导学生熟悉文选内容,分别请学生对原文段落进行课堂朗读的练习,通过熟读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讲解文选中涉及的地名、官名及典章制度等内容。如:
然大著述者,必深於博雅,而盡見天下之書,然後無遺恨。當遷之時,挾書之律初除,得書之路未廣,亙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於七、八種書,所可為遷恨者,博不足也。凡著書者,雖采前人之書,必自成一家言。左氏,楚人也,所見多矣,而其書盡楚人之辭;公羊,齊人也,所見聞多矣,而其書皆齊人之語。今遷書全用舊文,間以俚語,良由采摭未備,筆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墜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齊其傳,非所謂作也”。劉知已亦譏其多聚舊記,時插雜言。所可為遷恨者,雅不足也。大抵開基之人不免草創,全屬繼志之士為之彌縫。晉之《乘》、楚之《梼杌》,魯之《春秋》,其實一也。《乘》、《梼杌》無善後之人,故其書不行。《春秋》得仲尼推挽於前,左氏推之於後,故其書與日月並傳。不然,則一卷書目,安能行於世!自《春秋》之後,惟《史記》擅製作之規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會通之旨,司馬氏之門戶自此衰矣。
中国第一部典章制度的百科全书。作者杜佑曾任唐朝节度使和宰相等职,对中央及地方制度极为熟悉,他采录历代典籍,溯寻制度的因革变迁,希望为在唐帝国写下一幅臻于理想的政治蓝图。《通典》就是一部古代与现代的对话,理想与实际的结合。
《通典》在历史编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杜佑以前的典章制度史,基本集中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书志部分。在史实容量和撰述体例上都有诸多的限制,无力承担完整记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变化历史的任务,落后于社会的客观需要。《通典》把这一体裁独立出来,为这一体裁的成熟、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从此以后典制史成为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出现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史的专书,丰富了传统史学的表现能力,也促进了史学服务于社会这一优良传统的发展。
《四库全书总目》说,郑樵在《通志》中十分重视二十略。是其自鸣得意之作,认为是“总天下之学术”,“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二十略对文献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校雠略》,《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上。《金石略》和《图谱略》扩大了历史文献资料的范围。《艺文略》通录了古今存佚的文献,创立了心的图书分类方法。《校雠略》是《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的说明书,集中又系统地反应了郑樵的文献学思想。《校雠略》是通志二十略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对文献资料的搜访,典藏,整理,使用等问题的看法都包括在内。在我国学术史上,将校雠之学写成专著,是从《校雠略》开始的,郑樵的发轫之功,不可抹煞。这二十略有些是郑樵独创的,像氏族、六书、七音、都邑、草木昆虫等略。郑樵自己也说过:"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通志·总序》)
三、《文献通考》介绍
马端临,字贵与,号行州,江西乐平人,生于南宋理宗宝祐二年(1254年),卒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宋史》和《元史》都没有给予他立传,《通考·自序》也没有叙述事迹。《南宋书》和《新元史》中虽有传,但记事十分简单。所幸《通考》的《进书表》和《抄白》以及清初修的《乐平县志》中保存了几点有关的材料,大致可知他是南宋后期宰相马廷鸾的仲子,以荫补承事郎,曾漕试第一。廷鸾为人正直,不肯附和奸相贾似道,咸淳九年(1273年)被迫辞职,居家1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1289年)去世。廷鸾曾任史官,家中极富藏书。马端临随其父家居,读书颇广。父亲去世后,他曾短期间内出任慈湖书院、柯山书院院长、教授及台州路学教授等学职,一生主要时间都在家乡隐居著书。县志本传称他“门弟甚众,有所论辩,吐言如泉涌,闻者必有得而返。”可知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端临在其34岁左右时,即开始其著书工作。而《文献通考》的编写用时20余年。李谨思《通考序》称全书著成于丁未之岁,即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马氏是年54岁。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其书被一位道士访得,次年奏之于朝。至治二年(1322年)官家为之刊行,至泰定元年刊成。
九州:传说中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其名称说法不一,一说指冀、豫、雍、扬、兖、徐、青、荆、梁;一说无徐、梁,有幽、并;一说无青、梁,有幽、营。这里泛指全中国。浸淫:淹没。
二帝:指唐尧和虞舜。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的帝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包括周武王)。
公羊,指公羊高,相传是孔门子夏的弟子,曾口传《春秋》的“微言大义”,到汉景帝时,由他的玄孙公羊寿与齐人胡母子都写录成书,这就是今本《春秋公羊传》(据唐徐彦疏引后汉戴宏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据后汉桓谭《新论》,则认为“齐人公羊高缘经作传,弥失本事”,就是说《春秋公羊传》早在战国时代就已成书。郑樵这里依据的是后说。
教学准备
熟悉教材、查阅教学参考书及参考文献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回顾何谓纪传体?何谓编年体?比较二者优劣。引导学生回顾纪传体包含哪几种体例,通过对纪传体中“志”的讲解,引出今天要讲的内容,即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一、《通典》介绍
《通典》作者杜佑出身于名门世家,父祖均官居显位。其父杜希望任河西陇右节度使、鄯州都督,在边疆数年,政绩显著。杜佑18岁,以荫补济南参军,最后官至司徒,封岐国公,一生历任中央和地方多种要职,因此,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刑法等方面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
4、通过以上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翻译全文,分析郑樵关于通史和断代优劣的评论依据。
五、作业阅读并翻译《文献通考·总序》。
二、《通志》介绍
郑樵,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郑樵立志读遍古今书,他和从兄郑厚到处借书求读,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之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说,可能《通考》的“叙事”部分的史料价值最高。因为它主要根据的是现已失传的宋代国史和现已残缺的会要。
通过以上讲解,让学生了解“三通”的作者及成书经过、内容及编纂方法,重点掌握郑樵“二十略”的史学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