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揭开雷电之谜

合集下载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11 揭开雷电之谜
美国科学家富兰 克林,是18世纪电学 史上的一位勇士。他 曾冒着生命危险,从 天空摄取闪电,揭开 了雷电之谜。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 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 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 “放电现象”。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 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 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 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 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 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 木,差一点儿被击倒。这时,他兴奋 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 里的电火花完斗争之 后才能实现。
——塞涅卡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 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 代价多么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 ——居里夫人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优秀课件1沪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优秀课件1沪教版
11揭开雷电之谜
“勇士”是什么意思? (有气魄有胆量的人)
我心目中的勇士是_____________,他 (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兰克林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 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美国)
默读课文,划出让你觉得富兰克林很有 勇气和胆量的句子。
我是一只风筝 ——纪念本杰名富兰克林发现雷电之谜
我是一只风筝 渴望像鸟儿一样飞翔 正因为有了风 这个逆境 我才能不断向上向上 当雷雨来临的时候 鸟儿早已四散逃亡 我独自闯进云层 尽管只有纸做的翅膀 地面上的人类在焦急地仰望 想知道雷电的模样 为此我要亲历雷电的考验 因为有根坚实的绳线在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托尔斯泰 ● 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的财富的荣誉不知大多少倍。──达· 芬奇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 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 人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 ──雨果 ● 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 浪费了时间。 ──罗曼.罗兰 ●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 托尔斯泰 ●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 ──高尔基 ●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 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当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爱迪生 ●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歌德 ● 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的缘故。 ──牛顿 ● 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 生活便是寻求新的知识。 ──门捷列夫 ●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 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高尔基 ●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 ● 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罗曼· 罗兰 ●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金 ● 生命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 ● 时间,就象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 ● 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卓别林 ●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赫胥黎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揭开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 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1752 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 雷电的风筝实验。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 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 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 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 一座高峰。——狄更斯
制作材料: 白色丝绸 铁棒 麻绳 铜钥匙 丝线
制作步骤:
1 制作白色丝绸风筝 2 安铁棒、系麻绳
3 麻绳末端接铜钥匙和丝线
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 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 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 木,差一点儿被击倒 。这时,他兴奋地 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的电 火花完全一样!”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勇士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 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 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 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 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捏卡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 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 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 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
勇士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 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 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 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揭开雷电之谜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 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 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 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揭开雷电之谜
从前人们一直以为,天空中出现 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 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1752 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 雷电的风筝实验。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自学建议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揭开雷 电之谜的?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 ),做
了一个( 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从天
空( 摄取雷电 ),揭开了雷电之谜。
进行
勇士 揭开 袭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摄取 末端 显示 轰动 雷电交加
乌云密布 倾盆而下 电闪雷鸣
找出描写天气情况词语 ,再读一读
返回
读书思考:他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做风筝——放风筝——观察
想想、说具体:
1、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 一位勇士。
2、文学家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战士。
3、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我们城市的卫士。
风筝实验和避雷针
富兰克林的实验和观察导致了避雷针 的发明。这是电学的首次重要应用,也是 当时唯一的应用。富兰克林建议在建筑物 屋顶设置尖头金属杆,并把与多属杆相连 接的导线引到地面,这种避雷针能使云层 安全放电,因而能保护建筑物本身。200 多年过去了,避雷针仍然忠实地屹立在世 界各地的高大建筑物上。
本杰明· 富兰克林,1706年 出生于波士顿一个手工业者家庭。 他幼年时家里很穷,只上过两年学, 12岁就到印刷厂当学徒。但他非 常勤奋,向亲朋借书,自己攒钱买 书,靠刻苦自学,他获得了丰富的 知识。 他发明了能节约燃料四分之三的新式火炉— —富兰克林炉,发明了医学上使用的具有伸缩性 的导尿管,测出了液体蒸发时热量散失的情况, 研究了北极光的性质和原理,等等。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揭开
揭开盖子 揭开面纱 揭开奥秘
……
本杰明· 富兰克林 (Benjamin Franklin) (1706.1.17—1790.4.17) 他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 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 文学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 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 学家和发明家。 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 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 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他最先 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 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 难,破除了迷信。
白色丝绸风筝 尖细的铁棒 麻绳 铜钥匙 丝线
制作步骤:
1 在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 2 将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 3 在麻绳两个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 小段丝线。
雷电之谜是什么?
放电现象
当他实验成功后, 会说:“
看他做实验的儿子、 曾经嘲笑过他的人、 别的科学家
(谁) 。”
人们之所以称富兰克林是勇 士,那是因为
1 数学家陈景润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他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都用在演算数学题目上。
2 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我们城市的卫士。
它挡住了风沙、洪水,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积累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 乌云密布
细雨绵绵
雷电交加 大雨倾盆
电闪雷鸣 春风拂面
鲁班发明了锯 蔡伦发明了纸 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丝线?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 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得手有 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 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 臂一阵麻木,差一点被击倒。这时,他兴奋 地叫了起来:“这就是电,和实验室里的电 火花林制作实验 用的风筝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并说说富兰克林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制作材料: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 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 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 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 点被击倒。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
顿时大雨倾盆而下。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
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
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
兴奋地 差一点被击倒。这时,他兴奋地叫了起来: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过了没多久,突然,一道明亮的 闪电掠过,顿时大雨倾盆而下。
制作材料:
制作步骤: 1、 2、 3、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 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先精心 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 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 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 勇士 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 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
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
摄取 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Hale Waihona Puke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
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 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 “放电现象”。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 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
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可是,富 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 “放电现象”。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 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那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 克林带着儿子来到费城的郊外。他事先精心 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 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 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他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并学会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提问,尝试自主学习。

3.了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揭开雷电之谜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围绕课题、课文内容提问,能联系上下文,品读出富兰克林的精神。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富兰克林的资料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媒体播放:雷电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景象?(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电大作……)2、为什么下雨时会有雷电现象?今天,让我们随着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一起来——(板书课题:揭开雷电之谜)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预设: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怎样揭开雷电之谜?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二、初步释疑,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在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做好标记。

2、交流:雷电之谜是什么?板书:放电现象富兰克林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板书:大胆提出怎样揭开雷电之谜?板书:风筝实验结果怎样?轰动世界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结合板书概括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研读,感悟富兰克林为科学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1、出示第一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 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1)齐读第一节(2)理解:摄取(3)“勇士”是什么意思?(有气魄有胆量的人)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划出能说明“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的句子。

3、学生交流(1)学习第二节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1 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①指名读②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师引导理解:“人们、一直、显示神威’’与“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作比较。

大自然在显示神威——从前人们一致认为雷暴是天公的怒火,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而富兰克林却大胆地向大自然挑战,勇气可嘉。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摄取、勇士、揭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

3、根据文中的描述,能介绍富兰克林的制作的风筝及简单原理。

4、通过阅读,感受科学家敢于挑战、敢于实践、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媒体。

2、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时间]1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揭示课题:(3分钟)1师:我有一首诗,想请你们读一下。

那是天地对话有形或者无形产生的心灵共鸣黑夜或者白昼就那么短暂最耀眼的总是你却是那么震天撼地劈得开世间一切划过无尽长空却抓不住你的踪迹师:刚才我们念的诗歌中包含了一种自然现象,你知道吗?(板书:雷电)谈谈你所知道的。

预设:学生可从雷电的声音、雷电的形态等介绍2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雷电之谜。

(板书:之谜)有一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这个谜。

(板书:揭开)齐读课题3 出示第一小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指名读(及时用多种方法理解:⑴近义词摄取——吸取⑵做动作)师引读体会两句的因果关系(⑴因为富兰克林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所以他被称为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之所以被称为18世纪电学史上的勇士是因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师: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质疑: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怎样揭开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生命危险呢?……说明:质疑问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重点,虽然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有所涉及,但是提问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时,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学会从词、句方面去试着提问。

11、揭开雷电之谜(康思悦)

11、揭开雷电之谜(康思悦)
1、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读课文。
2、板书:大胆提出放电现象
3、引读第1、2节。
1、自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交流:雷电之谜是什么?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他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也可以用上其它关联词)
练习说话,对事件的起因有一个整体了解。
三再读课文,深入释疑
1、思考:他是怎样揭开雷电之谜的?
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内容中涉及到较深奥的物理知识。
2.融合相关内容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和音乐家。为了对电进行探
富兰克林及其他的著作(20张)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用正电、负电概念表示电荷性质。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
2、全班交流。
3、再读3、4节,质疑、释疑。
4、围绕问题,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预设:
丝绸?铁棒?麻绳?分成两支?……
5、再读课文,理解、交流。
培养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问题去解疑,一定要有根有据。
四、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5分钟)
1、“风筝实验”成功了,为什么会轰动全世界?
2、介绍一些其他科学家的小故事。推荐阅读。
1、联系上下文思考,交流。
2、理解实验步骤及其目的。
3、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拓展阅读面,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后
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我已经基本完成了教学设计,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在课堂上也不同程度得到训练,但是自己有时仍要强了学生的话。还有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中有点走过场,只是在一开始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进行提问。其实,随着学生对文章的深入了解,完全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自行梳理问题,做到提出的问题表达清楚、完整、准确,而且有价值。那就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匆匆走过场。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并引导学生往深处想,联系生活实际与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注意。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精品优选PPY课件1沪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精品优选PPY课件1沪教版
曾经我们的心中都向往着一个海枯石烂的爱情,可在现实里那只是个不着边际的传说, 快回到现实来吧!可什么才是现实 如果可以 谁不原让一切重来
不再让那些匆匆的脚步,匆匆的走过我门的人生. 不再让别离与邂逅写满我们的期待与无奈. 如果可以 不要让爱的花朵在水晶瓶里枯萎 不要让黑暗将明媚的春天黯然. 如果可以 不再让黑与白显得单调无奈 不再让抉择的灵魂在忐忑间辗转徘徊 如果可以 不会让感情在任性中泛滥成灾 不再用随意的转身将美丽怠慢 如果可以
读读课文,说一说这些东西在富兰克林的实 验中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或有关的课外 内容想象填空。
• 知道了富兰克林的所作所为,____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说:“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参考:有的科学家、教过他的老师、 他的父母、曾经嘲笑过他的人等)
够了,我含笑地躺下,这些已够我做一个美丽的茧。
每天,总有一些声音在拉扯我,拉我离开心狱,再去找一个新的世界,一切重新再来。 她们比我还珍惜我,她们千方百计要找那把锁解我的手铐脚镣,那把锁早已被我遗失。我甘愿自裁,也甘愿遗失。
对一个疲惫的人,所有的光明正大的话就像一个个彩色的泡沫。对一个意志薄弱的生命,又怎能命它去铸坚强的字句?如果死亡是唯一能做的,那么就任它的性子吧!这是慷慨。
所谓最爱,只有一个人.天涯海角,就只有这么一个人. 你可以重复着后悔,却不可以重复着最爱
有句话说:每个人一生当中都会有一次伤筋动骨的爱情,伤过这次之后,才知道什么叫爱. 爱无法给它任何定义
我问过很多人,也在问自己爱是什么呢?有人说爱就象两颗流星刹那间的交错瞬间却是永恒, 也有人说爱和世间所有的事情一样,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有结果的爱是完美的,没结果的爱同样是完美的,因为那个过程我们同样拥有过.

11.解开雷电之谜docx

11.解开雷电之谜docx

11、揭开雷电之谜【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并且尝试自主学习。

3.了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揭开雷电之谜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词语:“勇士"说说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有力气,有胆量的人)2.请你说说,谁是你心目中的“勇士",为什么?3.师述: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位勇士,他是1 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揭开了雷电之谜;他就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媒体)出示第一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 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齐读第1节。

(板书课题:11揭开雷电之谜)4.齐读课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会想到那些问题?学生交流:预设:雷电之谜是什么?雷电之谜是怎样揭开的?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二、重点语句、深入研读。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关于富兰克林的故事。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找出能说明“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的句子。

2.精读课文,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句子: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1752年7月的一天,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a指名读这句话。

b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富兰克林是一位勇士。

①指导理解:“人们:一直、显示神威”与“富兰克林却大胆地提出”作比较。

②指导学生找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大自然在显示神威——从前人们一致认为雷暴是天公的怒火,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而富兰克林却大胆地向大自然挑战,勇气可嘉。

人们——说明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而富兰克林却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敢于向大多数人挑战。

一直——说明这种看法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了,富兰克林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

11揭开雷电之谜(简案)

11揭开雷电之谜(简案)

11、揭开雷电之谜[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摄取、勇士、揭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并通过联系上下解决问题。

3、根据文中的描述,能介绍富兰克林的制作的风筝及简单原理。

4、了解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揭开雷电之谜的故事,感受科学家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并通过联系上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媒体。

2、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上课前,陆老师先和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这样一个场景1媒体播放:雷电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你一定见过,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此时的景象吗?(雷电交加、电闪雷鸣、雷电大作……)2为什么下雨时会出现雷电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一起来揭开雷电之谜——(板书课题:11.揭开雷电之谜)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会想到哪些问题?预设问题:雷电之谜是什么?(板书: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板书:为什么?)、怎样揭开雷电之谜?(板书:怎样?)、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板书:结果?)……二、初步释疑,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在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2、交流:板书:放电现象大胆提出风筝实验师:那么到底这个实验的结果如何呀?板书:轰动世界3、结合板书,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是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大胆提出雷电现象其实是大自然的放电现象。

1753年7月的一天,富兰克林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最终轰动了全世界,从而揭开了雷电之谜。

生:齐读课文主要内容三、深入研读,感悟富兰克林为科学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师:我们已经了解到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中是怎么评价他的吧。

《11、揭开雷电之谜》文本解读

《11、揭开雷电之谜》文本解读

《11、揭开雷电之谜》文本解读上海市南汇实验学校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文本内容:《揭开雷电之谜》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1752年7月的一天,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揭开雷电之谜,并以此发明了“避雷针”的事。

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这是一篇记叙文。

第一小节简要介绍了富兰克林的个人资料,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

第2小节主要介绍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背景。

第3、4小节主要介绍富兰克林冒生命危险做风筝实验。

第五节写风筝实验的效果和科学价值。

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

文本语言:文章用词丰富、描写精彩。

课文第一小节虽只有短短的2句话,但细细品读,这两句话是因果关系的句子。

作者用“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雷电之谜。

”让读者明白为什么把富兰克林称为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真正感受富兰克林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同时,这句话又和后文呼应。

富兰克林是怎么冒着风筝实验,他通过风筝实验从空中摄取闪电,这里揭开的雷电之谜就是天空中的雷电现象其实是自然的“放电现象”,文章都有具体描写的内容。

第2小节一个“却”字突出富兰克林不迷信,相信科学的精神。

他大胆提出闪电是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挑战大家的迷信观点。

提出观点后,又大胆实验。

他通过亲自做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3、4小节是文章学习的重点,通过具体的风筝实验描写,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富兰克林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用于实验的风筝与众不同,作者详作了详细地描述。

这是一只白色丝绸风筝,这样可以让风筝飞得更高,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在麻绳上接上一片铜片,这是为了导电。

虽然这里有很多物理常识,但从这些语句中,这是富兰克林精心制作的,想得十分周到。

在实验过程中,“一道明亮的闪电掠过”,“一朵蓝色的电火花”,“麻木”,“差一点被击倒”等词句都体现了富兰克林是冒着生命危险做这个实验的。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优秀课件1沪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11《揭开雷电之谜》 优秀课件1沪教版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11揭开雷电之谜

11揭开雷电之谜
3、学生质疑
学生交流有关避雷针的资料
齐读
句式练习
质疑
从交流别避雷针的知识入手,富兰克林产生了解的兴趣。
25
二、细读课文,体会品味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流利。
2、二读课文后学生回答问题
(根据回答板书:风筝实验)
3、根据回答老师随机提问
⑴富兰克林精心设计的风筝是怎样的?
⑵他是怎样从天空摄取闪电的?
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短文记叙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冒了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课文第1届简要介绍了富兰克林的个人资料,以及在课学研究中最突出的贡献。第2节介绍了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背景。第3~5届具体介绍了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做风筝实验的经过。最后一节介绍了风筝实验产生的效应和它的科学价值:发明了避雷针。
5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真正的勇士,是像富兰克林这样,敢于(引读板书)敢于——,敢于——的人,让我们也像富兰克林这样敢于——,成为生活、学习、工作的勇者吧。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
学生齐读课文
写话
板书设计:
11、揭开雷电之谜
放电现象大胆提出敢于挑战
富兰克林风筝实验敢于献身科学
敢于实践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黎明小学
班级
四1
学科
语文
课题
11、揭开雷电之谜
教时
1
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学习给了问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揭开雷电之谜丨沪教版 (共16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1.揭开雷电之谜丨沪教版  (共16张PPT)
上海市语文试验教材第八册
你在下雨时看到打雷、闪电是怎么样的?
你知道下雨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是啊,大自然中有许多的谜,比如风雨雷 电。过去人们不懂的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解 释,因而产生了许多神话传说,甚至是迷信。 现在这些谜已经或正在被人类一一解开。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具有无畏精 神的勇士——富兰克林,就是他为我们人类揭 开了雷电之谜。
风筝实验轰动了全世 界。后来,富兰克林还发 明了“避雷针”,使千万 幢楼房和高塔免受雷电的 袭击。
避雷针是怎么避雷的?
1752年,富兰克林创制了世界上第 一根避雷针。富兰克林指出,避雷针在雷 暴期间的放电电流太小了,它的作用是把 闪电引向自身,并沿着它流入大地,不让 闪电电流窜到建筑物的各部分去。
风筝实验是一种怎样的实验呢?默读课文第3节,认真思考后 完成表格。
制作材料:
白色丝绸、尖细的铁棒、麻绳、一片铜钥匙、一小段丝线
制作步骤: 1、 准备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
风筝上安一个尖细的铁棒。 2、 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
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3、 手握丝线,将风筝放到天空中。
避雷装置一般地由接闪器、引下线和 接地体三部分组成。避雷针只是接闪器的 一种形式,是吸引闪电电流的金属导体, 然后通过引下线把闪电电流引到接地体上。 接地体是埋设在地下的导体,它可把闪电 电流泄放到大地中去。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
——约翰生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关于富兰克林,你对他了解多少呢?
富兰克林是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 学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 方面,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数学方 面,他创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在热学 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四分 之三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 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 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 可看清远处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揭开雷电之谜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摄取、勇士、揭开”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

3、根据文中的描述,能介绍富兰克林的制作的风筝及简单原理。

4、通过阅读,感受科学家敢于挑战、敢于实践、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1、媒体。

2、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时间]
1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揭示课题:(3分钟)
1师:我有一首诗,想请你们读一下。

那是天地对话有形或者无形
产生的心灵共鸣黑夜或者白昼
就那么短暂最耀眼的总是你
却是那么震天撼地劈得开世间一切划过无尽长空
却抓不住你的踪迹
师:刚才我们念的诗歌中包含了一种自然现象,你知道吗?(板书:雷电)
谈谈你所知道的。

预设:学生可从雷电的声音、雷电的形态等介绍
2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雷电之谜。

(板书:之谜)
有一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这个谜。

(板书:揭开)
齐读课题
3出示第一小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指名读(及时用多种方法理解:⑴近义词摄取——吸取⑵做动作)
师引读体会两句的因果关系(⑴因为富兰克林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所以他被称为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⑵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之所以被称为18世纪电学史上的勇士是因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


师: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质疑:
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怎样揭开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生命危险呢?……
说明:
质疑问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重点,虽然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有所涉及,但是提问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时,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学会从词、句方面去试着提问。

二、深入研读:
1、学习第2小节: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2分钟)
(1)出示句子
师:从前人们一直认为,生: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

(2)出示句子
师:可是,生:富兰克林却大胆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

师:他敢于向当时的传统观念挑战,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向大自然挑战,真是勇气可嘉。

板书:敢于挑战
(3)出示句子
师:1752年7月的一天,生: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2学习第3、4节:怎样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25分钟)
(1)师: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

他在做实验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读读第3节,找找描写他做准备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

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自己轻声读,读了这段话后,你有问题吗?。

预设:为什么用白色丝绸制作风筝?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2)自己轻声读第4节,解决问题。

师:联系下文解决,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学生交流
出示: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

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

师:“觉得手有点麻”说明了“安上尖细的铁棒”使风筝能够摄取雷电,而“用上麻绳”使电流不至于太强,所以“有点麻”。

“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

”说明了铜钥匙能够聚集电流。

男生别读,读出实验的不易。

师:读了这段话,你从富兰克林身上学到了什么?
师:“差一点儿被击倒”,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

板书:勇于献身科学敢于实践
再读这段话,感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说明: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对学生提问能力的训练有明确的指向,让学生从内容上来提问。

不可避免,学生会提出很多涉及科学技术的内容。

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对学习语文有用的知识加以指导。

如“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这两个问题,老师指导学生联系下文学习,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

另外的问题,可以放在课后去探究。

(3)复述:请你来为富兰克林的风筝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说明:①学生交难划分制作步骤地二、三步。

②设计原理第二、三步对于学生有些难度。

③复述步骤,不能照抄书面。

④此处要重点教学,约10分钟。

制作材料:白色丝绸、尖细的小棒、麻绳、铜钥匙、一小段丝线
制作步骤:
1制作白色丝绸风筝并按上一个尖细铁棒。

2用麻绳系住。

3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一生交流,教师归纳)
原理:(多生交流)
1尖细的铁棒引来雷电。

2麻绳本身不到电,但雨水使麻绳导电,但电阻不大,避免生命危险。

3丝线不到电,弗兰克林可以拉住风筝,而铜钥匙能聚集电流,使他感触电流。

(4)师:为了实验能取得成功,富兰克林还精心实验的时间,是?(选择了7月的一天来做实验)因为那天?(引读: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过了没多久?这样的天正适合做实验。

他还精心选择了实验的地点,在?(费城的郊外)因为?(比较空旷,不会伤及他人,容易收集雷电)(5)师:他做了这样精心的准备,实验成功了吗?他兴奋地叫起来?(指名读、齐读)
师:他勇于实践,知道了雷电之谜就是?(放电现象)板书:放电现象
(6)师:当他实验成功后,(谁)会说:“。

”(提示:看他做实验的儿子、曾经嘲笑过他的人、教过他的老师、别的科学家)
生:当他实验成功后,看他做实验的儿子会说:“爸爸,你真棒!”
师: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崇拜。

生:当他实验成功后,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说:“也许曾经是我看扁了你,没有积极的鼓励你。


师:他们忏悔了。

生:当他实验成功后,教过他的老师会说:“你成功了,这与你的坚持不懈是分不开的。


师:老师对于学生的自豪。

生:当他实验成功后,别的科学家会说:“你打破了常年累月人们的迷信说法。


生:这是同事之间的肯定。

(7)师:富兰克林有着为了科学坚持到底的精神,才会做成实验,让我们在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第3、4节,感受他揭开雷电之谜的不易。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体(5分钟)
1“风筝实验”成功了,这个实验也证实了富兰克林先前的推测——电闪雷鸣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2联系上下文想想,“风筝实验”做成功了,为什么会轰动全世界?
3学生交流
预设:推翻了大多数人们,长期以来的想法。

4小结:雷电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轰动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造福于人类。

5出示最后一节:师:后来,他还发明了,生:避雷针。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富兰克林说些什么?
6学生交流
预设:富兰克林你敢于挑战,敢于献出生命,敢于实践。

你有着坚持到底、坚韧不拔的精神。

你很执着,并没有成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继续奋发努力,继续埋头于科学实验中。

7教师小结:是啊,没有大胆的怀疑就没有发明创造,没有坚韧不拔的努力就不会成功。

就像我们课文开头所说的:
出示: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史上的一位勇士。

我在这里送大家几句话:
(1)出示名言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约翰逊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2)齐读
四拓展作业,激发情感
1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
2搜集关于避雷针的课外资料,说说避雷针是怎样避免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的。

3观察。

现在的高楼大厦有没有避雷装置?现在的避雷装置和富兰克林当时发明的避雷针有什么异同?有何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余毒欲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板书设计:
敢于挑战
11、揭开雷电之谜
放电现象敢于献身
敢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