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幅度与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的关系
低血糖的危害
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1、低血糖时,体内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增加,导致反应性交血糖(苏木杰效应),造成血糖波动,病情加重。
2、长期反复严重的低血糖发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引起病人性格变异,精神失常、痴呆等。
3、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促发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4、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发现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的损害,由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全部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供能,脑组织储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仅够维持5-10分钟脑细胞功能,因此,当发生低血糖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减少,当然进入脑组织的葡萄糖也就减少了,这种情况下脑组织非常容易受伤害,而如果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的话,脑细胞将受到严重的伤害,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即使在治疗后脑组织也不能恢复到正常了。
低血糖通过何种机制导致猝死是一个关键问题。
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如年龄、性别、交感神经激活和血钾浓度)相互作用可能决定心律失常发作,致死性心律失常可能因夜间发生严重低血糖和心脏传导系统亚临床病变共同导致。
或者,低血糖期间心律失常可能由睡眠期间自主神经功能性失衡引起。
大量临床和实验证据显示,低血糖可引起心脏电活动异常,并进一步验证低血糖可导致猝死。
通过精确测量心电图QT间期,以及采用低血糖钳夹控制低血糖程度证明低血糖会导致心肌复极延迟、心电图ST 段改变与QT 间期延长,多表现为T 波改变(图1),进而可能会增加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风险。
交感- 肾上腺系统激活很可能是诱发上述变化的原因。
输注肾上腺素会延长QT 间期,β 受体阻滞剂会减缓QT 间期延长。
但是,低血糖通过交感- 肾上腺系统激活和胰岛素直接作用引起血清钾水平降低,而低血糖本身也可直接抑制心脏复极期间钾离子外流。
QT 间期延长是猝死的主要预测因子,某些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剂或抗生素易导致易感人群发生QT 间期延长,从而引起心源性猝死。
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
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血糖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它在身体各个系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血糖的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如高血糖可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低血糖则会导致头晕、心慌、晕厥等症状。
在身体内维持血糖平稳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肝脏等器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神经系统对血糖的影响神经系统对血糖的调节主要通过自主神经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来完成。
自主神经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来调节血糖水平。
交感神经是一种兴奋性神经,能够刺激肝糖原分解和血糖升高,从而提供能量。
副交感神经则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而降低血糖水平。
HPA轴则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类固醇等激素来调节血糖水平。
当身体处于压力状态时,HPA轴会被激活,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和皮质类固醇,从而刺激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2. 内分泌系统对血糖的影响内分泌系统中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两种对血糖有直接作用的荷尔蒙。
胰岛素主要由胰腺中的β细胞分泌,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降低血糖水平,同时也可以刺激肝脏、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等存储葡萄糖和脂肪的组织活动,从而促进能量的储存。
而胰高血糖素则是胰岛素的对立面,由α细胞分泌,能够刺激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的合成,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3. 肝脏对血糖的影响肝脏是人体内唯一可合成葡萄糖的组织,同时也是储存和释放葡萄糖的重要器官。
当血糖水平偏低时,肝脏会释放储存的糖原来维持血糖水平,当血糖水平偏高时,肝脏则会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储存起来。
此外,肝脏还能够合成和分泌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物质,从而参与到血脂代谢过程中。
总体来说,血糖调节的生理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协作来达到平稳的血糖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血糖的稳定,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应用
高血压合 并糖尿病患者治 疗既要合理控 制血糖水平又 要控 制好血糖波动幅度 , 其关键是平衡交感神经与迷走 神经的张 力, 防止 和减缓 自主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才能有 效降低高 危患者的死亡率 。 指尖血糖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评估糖尿 病患者血糖变异 的一种简便方法 。因此用心率变异和血糖变
o f mo r t li a t y i n c i r t i c ll a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 Cr i t C a r e Me d, 2 0 0 8, 3 6
( 1 1 ) : 3 0 0 8 - 3 0 1 3 .
[ 7 ]M e y f r o i d t G , K e e n a n D M, Wa n g X, e t a 1 . D y n a m i c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p e r g l y c e mi a i n we l l - ・ c o n t ol r l e d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y pe 2 d i a b e t e s me l ・ - l i t u s :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c o n t i n u o u s g l u c o s e mo n i t o i r n g . Di be a t e s
T e c h n o l T h e r , 2 0 0 3 , 5 ( 1 ) : 1 9 — 2 6 .
[ 2 ] 陈明道. 波动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
2 0 0 6 , 2 6 ( 5 ) : 3 1 2 .
[ 9 ] 宋 晓敏 . 控 制血 糖变异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 内皮 功能的影 响. 中国医药指南 , 2 0 1 0 , 8 ( 1 ) : 1 1 2 . [ 1 O ] 胡逢来 .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神 经杂志 ,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病情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1.糖尿病史:患者必须有明确的糖尿病诊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或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两小时血糖≥11.1mmol/L。
2.神经症状:患者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的症状,如多尿、夜尿频多、尿急、尿失禁、便秘、腹胀、恶心、呕吐等。
3.神经体征:患者可能出现一些特征性的神经体征,包括瞳孔异常反应、直立位低血压、立起时心率不变或减慢等。
4.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进行评估,通常使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电图和脑电图等。
5.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包括心率变异性测试、血压变异性测试和刺激汗腺等。
这些测试可以定量评估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6.尿流动力学检查:对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尿路症状明显的患者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膀胱功能的改变,如尿流速度、尿残尿等。
以上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常用诊断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存在亚临床状态,即在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查来发现。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患者早期接受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
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个体,定期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合理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进展。
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威胁,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和致命的疾病之一。
而近年来,研究表明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状态。
一些常见的低血糖症状包括头晕、虚弱、心慌、出汗、注意力不集中等。
低血糖通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是由于服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超过所需量而引起的。
然而,低血糖也可发生在非糖尿病人群中,比如长时间没有进食或过量酒精摄入等情况下。
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异常而引起的。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危害巨大。
过去的研究主要关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而对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首先,长期低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使血管收缩功能减弱,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其次,低血糖还可能影响心肌的代谢和功能,增加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风险。
此外,低血糖还可能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剧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除了这些直接的影响,低血糖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例如,低血糖可以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心率和血压波动,从而触发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此外,低血糖还可能引起血管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虽然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但相关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低血糖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并确定患者应该如何管理低血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除了低血糖本身的影响,一些基础疾病和治疗方法也可能增加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例如,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糖。
波动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Ku0 跳 Wa . n e al sl 1- 1 lh j J பைடு நூலகம் c i i ui ga s d yn n
r . 01ie m rl y o lcmi g ec nbn dwi oa p gy e c m h
d g m s rs th wic 劬 m c r eo e
Dib ts1 954 9 89 3. a ee ,9 ,4:6 —8
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是糖尿病死亡率增 心血管 自主神经病变准确的敏感性指标 。 加 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近期的一次大样 目前认为, R H V分析作为评价心脏 自主神 本荟萃分析中, sr 发现, A Mae等 C N的存 经活 性、 衡性 及其 相 关 的病 理 状态 的无 均 在可以使死亡率及猝死率增加 3 倍以上。 仓 检测方法 , U 其应用价值 已在糖尿病心血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 主要 管自主神经病变评价 中得到肯定 。
t i sd i j t no rmie 【] R sntc Sh i t al i e i f e x di me me yn co p n 3 oe s kJ cw纰 S , akCe a 0 , Clr , l L t・
收 稿 日期 :0 20 .6 2 1.21
sl [] rgMe .0 52 ()8 58 2 ui J. o d2 0 ,53: 1.2 . n P
2 结 果
两 组年 龄 、病程 、B 、收缩 压 MI ( B ) 舒张压 ( P 、 b c 总胆 固 S P、 DB ) H Al、
的监测 , 初步探讨血糖波动对 2型糖尿 1 方法 . 2
病 患 者 HR 的 影 响 。现 报 道 如 下 。 V 1 资 料 与 方 法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治现状
・专家笔谈・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治现状林少达 李碧慧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autonomicdiabeticneuropathy,CADN)发病隐匿,明显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在病程较长的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其引起的无痛性心肌梗死可致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而威胁生命。
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CADN发病率差异大,达1%~90%。
早期诊治可延缓病情进展,晚期CADN呈不可逆改变。
本文介绍CADN的诊治现状。
一、CADN的诊断心脏电生理活动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支配,两者相互影响和制约。
慢性高血糖引起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及免疫损伤,神经组织缺血缺氧,影响神经结构功能,造成自主神经损害;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较长,对缺血缺氧较敏感,所以迷走神经较早且易受损害,迷走神经受损后不能抗衡交感神经作用,故CADN早期表现为心率变异性(heatratevariability,HRV)下降,静息性心动过速。
晚期临床表现为心率固定,运动耐受性下降、术中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hypotension,OH)、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
糖尿病引起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从远端心尖向近端心底部发展,故患者较易出现左心功能障碍。
目前有检查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的不同方法(表1),但CADN诊断尚无统一标准。
表1 常用CADN检查方法副交感神经功能交感神经功能静息心率静息心率深呼吸时心率变化(E∶I比)立卧位血压变化立卧位心率变化(30/15率)握力试验Valsalva试验HRV频域分析:极低频带(VLF,0畅003~0畅040Hz)HRV频域分析:高频带(HFP,0畅15~0畅40Hz)HRV频域分析:低频带(LF,0畅04~0畅15Hz) 1畅Ewing心血管反射试验:Ewing心血管反射试验是目前CADN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Valsalva试验、深呼吸心率变化、立卧位心率变化以及立卧位血压变化和握力试验。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危害性
色列一项 8年随访研 究发 现 ,空腹血 糖 < 3 9 . mmo/ l L人
群 的全 因死亡 、冠心病死亡、脑卒 中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 血糖的患者 。 低血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反应 , 包括心率加快、
组的 S D、MAGE、MODD、LAGE值均 显著高 于未合 并
微血管 并发症 组 ,充分说 明 了血 糖波动 幅度大更 易使糖 尿 病患者 出现微血管 并发症。方小正等【 1 9例 Hb c相 1 6 将 A1
可 以反映近 2 ~3个月 内的平均血糖 水平 , 成为 预测糖尿病 慢性 并发症 的重要指标 。随着 医学的不断发展 ,糖尿病患者 的血糖波 动性越 来越 引起 临床 医生的关注 ,甚至有学 者提 出, 关注 “ 血糖 四分体”的概 念 ,即 Hb c Al、空腹血糖 、餐 后血糖 和血糖 波动性的 四位一体[。临床上引起血糖波动 的 1 】 主要原 因是控制 不理想 的高血糖 和治疗 不当的低 血糖 。美
著高于 I组 ,餐后 2小 时胰岛素与餐 后 2小 时 C肽水 平显
Hb c值 仅相 差 0 1 一 组一天之 内血糖控 制平稳 ,另 A1 . %,
一
组血糖 波动相对 较大 , 后者 发生 并发症 的风险较 前者 明
显增加 。本文就近 年关于糖 尿病患 者血糖 波动危 害性的 临
床研 究作一综述 。
示 ,餐后 高血糖 是糖尿病 患者心血 管事件 与死亡 的独立预
测 因素 。Ve o a糖尿病研 究对 5 rn 6~7 4岁 的 1 0 4 9例 2型
和 AG 、 E 多元醇代谢旁路增强, 己糖胺途径增强, KC激 P
关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研究的最新进展概述
al Fibrillation Model^J].Korean Circ J,2016,46():335—342.[38]Yang D,Shao J,Hu R,et al.Angiotensin II promotes the anticoagulant effects of rivaroxaban via angiotensin type2receptor signaling in mice.Sii Rep,2017,7(1):369.(收稿日期:2019—04—16)关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研究的最新进展概述李爽,梁梅花摘要: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死亡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本文对DCAN的临床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新的降糖药物对DCAN治疗的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胰高血糖素样肽1文章编号:10080074(2021)02-219-04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007420210224Overview of latest advances for 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LI Shuang,LIANG Mei-hua//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c Diseases,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He—longjiang,150081,ChinaCorresponding aul^hor:LIANG Mei-hua,E-mail:151****3366@Abstract: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is one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It for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creases and its mortality is high,which seriously affects patients'prognosis.The present article makes an overview about progress in clinical related factors,pathogenesis of DCAN and DCAN treat-mentbynewhypoglycemicdrugsKey words:Diabetes mellitus;Diabetic neuropathies;Glucagon-like peptide11背景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autonomicneuropathy,CAN),是1型(Type1diabetes me l 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 l itus,T2DM)的常见并发症,导致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T2DM患者中CAN的患病率为12.2%〜22.1%,在不同的研究和人群中表现出广泛的差异[]。
什么是血糖波动
什么是血糖波动文章目录*一、什么是血糖波动1. 什么是血糖波动呢2. 血糖波动是什么原因3. 血糖波动有什么危害*二、血糖波动怎么办*三、怎样预防血糖波动什么是血糖波动1、什么是血糖波动呢血糖波动是指血糖水平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
正常人在生理状态下,血糖也有一定波动。
由于人体有着非常精密的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使得一天内的血糖波动幅度小于2-3毫摩尔/升。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再加上饮食控制不当、降糖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治疗依从性差等因素,使得血糖总体水平升高。
尤其是餐后血糖会显着升高,全天24小时血糖曲线波动明显增加,一天内的血糖差可能数倍于正常人。
2、血糖波动是什么原因 2.1、受检测环境影响血糖值也会因血糖仪或检测环境而产生变化。
其实血糖自我监测毕竟是用简易仪器检测的,而且容易受环境、温度、温度、采血方法的影响,所以与医院的检测值相比可能就会有所误差,不过当检测值偏差在10%左右时,其实没必要特别担心。
2.2、药物剂量不足有的患者自行将药物减量;有的长期不查血糖,以致血糖升高后原来剂量未及时调整,会因药物剂量不足,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
2.3、细菌感染糖尿病人抵抗力较弱,如果皮肤破了,很容易出现感染,而且感染很难较快得到控制,感染后,患者分泌比较多的应激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2.4、应激状态加强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在身体处于感染、发烧等应激状态时,各种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就会升高。
2.5、饮食不节当人在正常进餐后,血糖就会有较大的波动,有些人需要应酬,经常是烟酒不离身,这些都会使血液葡萄糖含量过高,即血糖升高。
2.6、大量饮酒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会由于酒精损害肝脏导致肝糖原储备下降而引起低血糖,还有些患者大量饮酒后由于糖代谢障碍引起高血糖,喝酒过多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肝损害。
3、血糖波动有什么危害血糖波动也称血糖变异性,指包含高血糖和低血糖发作的日间血糖波动的不稳定状态,是在神经内分泌调节下的一种生理反应,餐后血糖的骤升也会造成血糖波动。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病人的全身麻醉
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病人的全身麻醉摘要】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以导致多种器官的功能障碍,包括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其中心血管功能障碍与全身麻醉的关系最密切。
自主神经病变可限制血管内容量变化的代偿功能,并使患者心血管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诱导后低血压,甚至心源性猝死。
麻醉手术过程中易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态,增加了麻醉风险。
【关键词】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全身麻醉【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72-021、术前评估存在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并发症,所以麻醉医生对糖尿病病人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了解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并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
术前除了注意患者有无外周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外,还应了解有无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疾病或肾功能不全。
Rosenbloom、Frias[1]最早报道过一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关节挛缩以及非家族性矮小的病例。
之后相继有报道糖尿病患者存在关节受损的情况,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甚至脊椎关节。
若存在颈椎关节受累,则病人可能存在插管困难,甚至在置入喉镜时都有难度。
1.1 心功能评估在糖尿病的病程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均有大量神经纤维的缺失。
主要脏器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损害导致了大量的、广泛的自主功能障碍。
其中,心脏神经的功能障碍是最严重的,甚至致命的。
这些支配心脏和血管的神经受损导致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了心率控制、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心率变异性的降低是最早的症状。
美国心脏病协会声称[2],大多数年龄在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严重的有症状或隐匿性的冠心病,从而导致了其发生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概率增加。
糖尿病心肌病变,从心室舒张功能受损,逐渐发展到收缩功能障碍,以高的左室充盈压为特征,最终发展到全心功能的衰竭。
1.2 呼吸功能评估有报道称年龄大于60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可能发生呼吸功能的抑制,这可能是由于这些病人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减退。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致认知受损
a lga: e r u i g f v s u ale i tro tl n r e t p e i r —o t o a c l r d n e c sa e v s o n z lmb rn r e r osu i g ee td i tr s iu a n so - u a e v o t s s lc e n ef cc l a a tmo n a r
性 和功能代偿 性实现 功能重 组 。
目前对大多数脑卒 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是通过物 理疗法 , 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的肌 电刺激与普通 电刺激的区别在于电刺激 由来 自靶肌 肉的肌 电信号 启动, 是一种 闭环反馈 刺激 , 而不 是 由刺 激器 直接刺
s [ ] S r cl eh o g ne aoa,0 32428 i J .ug a T cn l yIt t nl20 , -4 . s i o n r i 4 收稿 日期 :000 -0 2 1- 3 4
结果显示 , A E与 简易精 神状 态量表 评分 ( = .3 P< .0 ) M G r 08 , 00 1 和认 知 复合 ( 括执 行力 和 注意力 ) 包 评
分( = .8P< .0 ) r 06 , 00 1 均有显著关联。上述关联独立于 H A 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等指标。 b
研究 者认 为 , 上述 结果 提示 , 2型糖 尿 病 的治疗 既要 降低 常规 血糖 指 标 , 又要 减 少血 糖 波动 。采取 兼顾 餐后 和餐 间血糖水 平 的治疗策 略可 预防血糖 频繁 大幅波 动 。 ( 自《 引 医师报》 )
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安全性
控制A1C在适宜范围,低血糖风险更低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推荐的A1C控制目标为A1C<7%, 但是否存在控制A1C的安全范围?
1型糖尿病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T1DM患 者中,A1C<6%的患者重度低 血糖发生率增加。因此建议使 用当前治疗,以及介于重度低 血糖和微血管并发症最佳的 A1C控制范围为6%-7%。
类型 T1DM
CVD病史
有 无
危险因素
低血糖 低血糖
调整混合因素后,CV事件HR (95%CI)
1.10 (0.40, 3.01) 1.92* (1.32, 2.79)
T2DM
有
无
低血糖 低血糖
1.70† (1.09, 2.64) 1.50* (1.19, 1.88)
类型
CVD病史
0 危险因素
1
3
调整混合因素后,全因死亡率HR(95%CI)
• 持续稳定控制A1C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当A1C接近 目标值时,可减少低血糖发生
优化控制A1C方案 • 优化降糖治疗可降低A1C水平和低血糖风险
Thank you
•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4751例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旨在评估HbA1c水平与低血糖住院治疗 的关系
血糖波动越大,相应的平均血糖水平越高
调整混合因素后,整个队列的血糖波动(A1C标准差)与
3.5 低血糖住院治疗的关系
*
3
^P<0.05;*P<0.001
260 240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50
46.2%
40
30.8%
30
35.7%
低血糖发生率 (%)
20
调整呼吸方式对血糖稳定与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调整呼吸方式对血糖稳定与糖尿病管理的效果调整呼吸方式对血糖稳定与糖尿病管理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患病率。
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血糖水平的异常升高,导致了一系列的身体健康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不仅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年轻人的生活质量。
因此,探究能够提高血糖稳定和糖尿病管理效果的方法非常重要。
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了调整呼吸方式对血糖稳定和糖尿病管理的积极影响。
调整呼吸方式有助于改善血糖稳定。
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深度和频率会随着不同活动而有所变化。
然而,当我们面临压力、紧张或焦虑时,呼吸往往变得浅而快,这可能导致肺部的氧气交换不足,并对血液中的吸氧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这种情况下,血糖水平通常会升高。
而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可以改变呼吸频率和深度,使其更加平稳和深层,从而增加氧气供应,并提高血糖稳定的能力。
调整呼吸方式对糖尿病管理也有积极影响。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
然而,人们发现调整呼吸方式还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疗法,提供促进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手段。
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进而减少应激激素的分泌,从而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增加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效果。
同时,调整呼吸方式也可以增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节的供血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对糖尿病的神经组织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除此之外,通过呼吸训练来改善血糖稳定和糖尿病管理的效果还有其他一些途径。
呼吸训练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加肺部的氧气储备,增强身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
这样一来,即使是在高强度的运动中,人体也能够更好地吸取氧气,并有效预防低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
此外,调整呼吸方式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深度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然而,要想达到调整呼吸方式对血糖稳定和糖尿病管理的效果,需要有持久的训练和锻炼。
只有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并结合一定的呼吸训练来进行调整,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血糖异常出现神经精神系少见症状的诊断分析
血糖异常出现神经精神系少见症状的诊断分析游红;卢伟;张金囡;雷强【摘要】目的提高以少见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血糖异常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以少见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血糖异常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3例为低血糖所致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2例,局限性肢体抽搐1例;6例为高血糖所致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局限性肢体抽搐及一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各2例,步态不稳伴排尿障碍及双小腿疼痛伴肌肉萎缩各1例.本组确诊为2型糖尿病7例(伴偏侧舞蹈症和抽搐各2例、伴脊髓损害和骨骼肌病变各1例)、原发性肝癌和胰岛素瘤各1例.经严格控制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后,7例预后良好,2例因原发疾病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血糖异常所致少见精神、神经症状易误诊为神经科疾病,临床上对于血糖异常患者需仔细查明病因,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Objective To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lucose abnormalities expressed as rare mental and neurological symptom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9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s main manifestations of abnormal glucose level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explored with related literatures. Results Among the 9 patients,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3 patients caused by hypoglycemia, and 2 patients suffered mental behavior disorder, 1 patient had localized limbs tics; neur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6 patients were caused by high blood glucose, 2 patients with partial limbs tics, 2 patients with one side limb involuntary movement, one with instability of gait and urination disorders, and onewith pains in both legs and muscle atrophy. The diagnosis of type 2 diabetes was confirmed in 7 patients (2 patients with hemichorea, 2 with tics, 1 with spinal cord lesion, 1 with skeletal muscle lesion) , the other 2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or insulinoma respectively. After the strict control of blood sugar and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7 patients were of eusemia, and 2 patients were of poor prognosis due to primary disease of tumor. Conclusion RIoorl glucose abnormalities in spirit nervous system symptoms may easily be misdiagnosed as neurogenic disease, and clinicians should be more careful about those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glucose and find out the causes in order to exclude other potential disease.b【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3(026)003【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低血糖症;高血糖症;糖尿病;肝肿瘤;胰岛素瘤;精神障碍;神经症状;误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癫痫【作者】游红;卢伟;张金囡;雷强【作者单位】410000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血糖异常极易导致意识丧失(低血糖昏迷)、昏迷(高血糖引发酮症酸中毒)等常见神经、精神症状,而对于一些以少见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血糖异常临床医生多认识不足,易误诊误治。
神经传导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
神经传导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血糖浓度的持续升高。
然而,除了影响血糖水平外,糖尿病还会引起许多其他并发症,包括神经传导障碍。
神经传导障碍是指在神经系统中传递神经冲动的过程中出现异常的现象。
本文将就神经传导障碍与糖尿病的关系进行综述,包括糖尿病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神经传导障碍的表现和发展机制等方面。
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引言: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日益增高,预计到2030年全球成年人中患糖尿病的比例将超过8%。
糖尿病主要分为类型1和类型2两种,其中类型2糖尿病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病例。
虽然糖尿病主要引起胰岛功能异常和高血糖,但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这些方面。
神经系统也常常受到糖尿病的影响,其中神经传导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一、糖尿病对神经传导的影响糖尿病对神经传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纤维损伤:糖尿病会导致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从而影响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
一些神经敏感性高的组织,如眼底、肾小球、外周神经等,往往会首先受到损害。
2. 神经炎: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状态会增加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炎的发生。
神经炎会严重干扰神经传导,使神经冲动无法正常传递。
3. 氧化应激:高血糖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增加,产生大量自由基,损伤神经细胞及其突触结构。
自由基对神经传导的损害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和神经递质释放机制来实现。
二、神经传导障碍的表现神经传导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感觉异常:糖尿病引起的神经传导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如疼痛、瘙痒、刺痛等。
这些感觉异常常常呈对称性分布,特别是在四肢末梢。
2. 运动障碍: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方面可能会出现障碍,表现为运动迟缓、肌肉无力等。
这些运动障碍可能会导致肢体活动度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3. 自主神经障碍: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也常常受到损害,表现为心律失常、血压波动、消化功能失调等。
神经调控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
神经调控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现代生活中,随着运动量减少和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人们不断增多的代谢性疾病成为越来越严峻的问题。
著名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病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机体的代谢和神经系统交织在一起,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在这些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本文将从神经调节方面探讨在代谢性疾病中神经调节的作用。
一、糖尿病与神经调节糖尿病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导致机体糖代谢障碍造成的高血糖症状,如果不能及时控制血糖平衡,极易引起感染和神经功能障碍等现象。
神经系统在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
许多人可能认为自主神经系统代表着人体自我调节,其实则不尽然,事实上它与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轻微的调节不平衡都可能引起糖尿病的发生,于是对自主神经系统的研究也渐渐受到重视。
自主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所构成的,它们分别对人体各个器官起到相应的控制作用,如:交感神经可增加肝脏糖原分解、促进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副交感神经则可以降低肝脏糖原分解、刺激胰岛素分泌等等。
同时,自主神经还将胃肠道、心脏、血管、肌肉等器官连接在一起,共同协调着机体的代谢和反应。
在糖尿病中,自主神经调节失衡被认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交感神经的活动会增加肝脏和肌肉释放葡萄糖,抬高血糖值,而副交感神经则有利于降低血糖。
但当这两种神经系统的控制发生失调之后,就会惹起血糖的快速波动,从而引发糖尿病。
二、神经调节与肥胖病我们是否注意到,很多肥胖的人并没有暴饮暴食,也同样的减少了热量吸收,却依然难以减轻体重脂肪的积聚。
背后的原因或许就藏在神经调节中。
肥胖本质上是一个储蓄能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系统发挥的角色非常重要。
神经系统与肥胖病的关系,可以像从代谢疾病的角度出发一样去考虑,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那么肥胖病则可视为一种氧化磷酸水解代谢耗能过程的障碍,一旦代谢紊乱的同时出现神经调节的失衡,就会导致肥胖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P r o s s m a n D A .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i l l n e s s a n d t h e b i o p s y e h o s o c i a l
mo d e 1 . J C l i n G a s r o e n t e r o l , 1 9 9 6 , 2 2 ( 4 ) : பைடு நூலகம் 5 2 — 2 5 4 .
件, 包括家庭不和 , 失业 , 工作压力大 , 子女 问题等 , 此类心 理 障碍可能是患者治疗效果差及反复就诊 因素 。
心理异常和社会压力两因素尤 为重要[ 。精神 紧张会通过大
脑皮质扩 散到边缘 系统 , 影 响植 物神经 系统 功能 . 直接造成
对于 F D的患者 , 胃肠 动力 药 、 抑 酸药 、 解 痉药等能缓解 患者的部分症状 , 但是 对于一般治疗无 效的患者 , 应结合精 神分析量表 深入问诊 , 对于确有抑郁 障碍者 , 治疗 的关键 还
敏感性指标 . 也是 预测其 高危患者预后 的一项无创性独立指
标。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 『 生 并发症的危 险性可能超过血糖绝
对水平_ 1 _ 。近年来的研究表 明, 糖 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 发 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 而且与血糖变异有密切关
组4 4例 , 平均年龄( 6 5 ± 8 ) 岁。排 除标准 : 1 型糖尿病 、 继发性 高血压 、 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脑 血管意外 、 急性感染 发热 、 临
床心力衰竭或肝 肾功能不全、 恶性肿瘤患者。 1 . 2 方法 : 入选患者全部做 同步 2 4 h动态心电( H o l t e r ) 监 测
系[ 2 ] 。 本文 旨在探讨血糖变异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 为高血压合 并糖尿病患者的预防及干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 。
1 资料 与 方 法
・
1 0 8 2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0 1 3 年8 月第 1 3 卷第 8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1 i n i c sAu g l l s t 2 01 3 .  ̄o 1 . 1 3 . N0 . 8
.
模式 , 认 为上 述 3种 因素在发 病中既独立 又相互促进 . 其 中
在于解 决影 响患者情绪 的精神心理障碍 , 笔者认 为与 患者 积
胃肠功能紊乱 , 而抑郁 、 悲伤 、 沮丧可使 胃黏膜 的分泌减少 . 影响消化 , 通 过观察显示 , F D患者中大约有 3 0 %存在有不同 程度的抑郁 障碍 。该群患者除 F D症状外 ,尚有多种躯体症 状, 如吞 咽困难 、 咽部不适 、 不典型胸痛 、 心悸 、 头晕 、 失 眠、 体 质量下 降 、 疲 乏等 , 因而抑郁 障碍 与其他精神心理 因素可能 是F D发病的一个重要 因素_ 3 ] 。 F D患者具有抑郁心理 障碍的 特征 , 而运动障碍样型 F D的精神抑郁更 为突出。 其机制可能 是因为抑郁等心理因素通过大脑皮 层影 响植 物神经 . 再通过 脑 肠轴使 胃肠功能及其分泌功 能发 生紊 乱 ,而出现一系列
[ 3 ] 张旭东. 张春玲, 周 宇, 等功 能性消化不 良与抑郁症 的关系. 临床
消化病杂志 , 2 0 0 2 , 1 4 ( 5 ) : 2 2 7 .
者症状的严 重程度 , 而且影响患者对治疗 的反应和预后[ 4 ] 。 本 文用 Z u n g 标准分 1 >5 0分作为确立抑郁状态 的依据 ,发现本 组F D患者 中 4 0 . 3 %有 抑郁情结 , 常有神经 质 、 性 格内 向、 易 于焦虑等个性 特点 。这些 患者 中的 4 0 %在发病前 有引发事
F D 的症 状 。应 用 测 定 胃肠 顺 应 性 和对 胃十 二 指 肠 扩 张 的方
极沟通 , 分 析其心 理问题 , 帮助患 者舒缓压 力 , 保持 健康心 态, 并 努力培养患 者的 自身调整心理 能力 , 使 其学会 自我开 导, 再适 当配合抗抑郁药物 , 就可 以有效地控制抑郁 情绪 . 缓 解躯体症状 , 从而提高疗效 , 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 4 ] 岳李 . 功能性 胃肠病患者精神心理 因素调查及抗抑郁 治疗效果
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 0 1 2 , 1 8 ( 2 ) : 4 6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3 )
血 糖 波动 幅度 与 自主神 经功 能 损害 的 关 系
白 梅 魏正蜊 彭瑞华 刘佳 云 闫俊 红
和 8次血糖 监测 。①H o l t e r 仪器选 用美 国 D M公 司生产 的 H R V软件分析系统 。H R V频域定量指标采用快速傅立叶转 换法获得。低频 : 反映交感神经 张力 , 单位为 m s z 。高频 : 反映 迷走神经张力 , 单位 为 ms 。H R V的时域分析标准 : 计算总体 标 准 差 、差值 均 方 根 和超 过 5 0 m s的 百分 比 3个 指标 。 S D N N : 指定 时间内所有正常窦性心率 R — R间期的标准差 . 单 位 为 ms ,反 映 自主神 经 功 能 总 体 的变 化 ;差 值 均 方 根 ( r M S S D) : 全部相邻 N . 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 , 单位为 m 8 。 用于
植物神经 病变是糖尿病 常见的并发症 之一 。心率变异
率变异正常组。再按 心率变异正常分为血糖低变异组 , 心率 变异减低分为血糖高变异组 。 心率变异减低组或血糖高变异 组4 3 例, 平均年龄( 6 8 ± 9 ) 岁; 心率变异正常组或血糖低变 异
( H R V )是判定糖尿病 是否伴有 自主神经病变损害 的准确 的
参 考 文 献
[ 1 ] 李增烈. 消化不良的临床流行病学. 中国实用内科 杂志 。 1 9 9 5 ,
1 5 ( 1 ) : 5 — 6 .
法观察到 , F D患者对扩张感觉 的阈值下降 , 对 扩张的敏感性 增高。有研 究表 明, 抑郁 、 焦虑等精神心理 因素与功 能性消化
不 良的发 生 、 存 在有直接关 系 , 通 过心理因素调查 能预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