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初步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增加。
与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在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情况下发病,多数患者并无自觉症状,易被忽视或误诊。
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障碍以及组织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导致血糖调节失调,容易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
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面临的重要健康风险之一,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指导。
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因素,从而减少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通过对血糖波动情况的分析,可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状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和血糖波动情况,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危险因素分析1.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习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饮食不规律、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会导致血糖波动明显,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 运动不足:缺乏适当的运动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难以控制血糖水平,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 药物不规律:药物的不规律服用或者过量使用会对血糖产生不良影响,增加低血糖危险。
2. 药物治疗因素:- 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如剂量过大或者进食不足时可能发生低血糖现象。
- 口服降糖药物: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时,如果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或者剂量不恰当也会导致低血糖的风险增加。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可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面临的一种严重危险。
在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急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对于疾病管理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1. 低血糖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不合理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但如果用药剂量不当或者用药时间不合理,可能导致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甚至出现低血糖。
(2) 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规律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没有准时进餐或者餐食量过少的情况下,血糖容易出现异常波动。
(3) 运动量过大: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后,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运动量过大而没有适当调整食物摄入,血糖就容易出现降低的情况。
(4) 酗酒:饮酒可以导致血糖下降,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酗酒会增加低血糖的危险性。
(5) 其他疾病的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患有肾脏疾病、心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2. 血糖波动情况分析除了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外,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
血糖的波动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的分析:(1) 日内血糖波动: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运动、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血糖在一天之内可能会有显著的波动。
特别是在饭后,血糖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升高,这需要适当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来控制。
(2) 不同天血糖波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会因为不同天的饮食、运动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一些突发状况,如感冒、情绪不稳定等也可能导致血糖的波动。
(3) 血糖波动与并发症发生: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特征及其控制目标探讨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1 4 0 X . 2 0 1 3 . 1 1 . 0 0 6
The Cha r ac t e r i s t i c s o f Gl uc os e Fl uc t uat i on and Tar g et s of Gl uc os e Co nt r ol i n Type 2 Di a bet i c M e l l i t us Pat i e nt s wi t h St a ndar d Gl uc os e Le ve l
s i o n s( MA G E)n o r ma l g r o u p( n= 3 1 )a n d MA G E e l e v a t e d g r o u p( n=3 7 ) .T h e g l u c o s e l f u c t u a t i o n w a s e v a l u a t e d w i t h
MA G E,s t a n d a r d d e v i a t i o n o f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S D B G) , me a n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MB G)a n d a b s o l u t e m e a n s o f d a i l y d i f f e r — e n e e( MO D D)a f t e r a l l t h e p a t i e n t s u n d e r w e n t a 7 2 一 h o u r c o n t i n u o u s g l u c o s e mo n i t o r i n g .H y p o g l y c e m i a t i me , p e r c e n t a g e
浅析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
选取 2 0 0 8年 1月 一 2 0 1 2年 1 0月笔 者所在 医 院收治 的 2型
糖 尿病患者 8 0例 ,其 中男 5 6例 ,女 2 4例 ,年 龄 4 3 8 0岁 ,平
均 6 1 . 3 5岁 ;病程 1 ~ 1 6年 ;体重 指数 2 0 . 5 ~ 2 8 . 3 k g / m 。3 3例 曾
症口 】 。因此做 好 2型糖 尿病 的血糖 漂移监 测 ,使 医生客 观掌握 患者 的血 糖水平 ,有利于进 行个体 化治疗方 案实施 ,提 高临床 治疗 效 果 。本 文 笔 者 采 用 动 态 血 糖 监 测 系 统 ( C G MS ) 对 本 院收 治 的8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均血糖 控制相 比,餐后波 动性高血糖 和低血糖 发作对远期并 发
症 的不 良影 响更 严重 。患 者的血糖 的过度漂移 ,引起治疗过 程 中患 者低血糖 频繁发 生 ,从而导致 患者心脑血 管血并发 。研 究 表 明血糖波 动幅度 的降低 ,有益减少 2型糖尿病 患者 的心脑 血 管疾 病 的发 生率 。 因此 严格监 测 2型糖尿病 患者 的血糖水 平
表2 两 组 糖 尿 病 患 者 空腹 和 三餐 后 2 h a . 糖值 mm o  ̄ L
2型 糖 尿 病 ( T 2 D M) 9 0 % 以上发 生在 3 5 ~ 4 0岁 之 后 , 如 果 得
不到较好 控制 ,会 严重影 响患者 的。 肾功能 ,甚 至严重者 会导致
肾功能 衰竭 ,导致 乳酸性 酸中毒 ,产 生糖尿病 合并感染 等并发
1 . 3 评 价 标 准
比二组 患者 的血糖 漂移幅度 和血糖值差异 显著 f 均P < 0 . 0 1 ) ,这
血糖波动的评价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莫一菲,周健,贾伟平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以及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不良作用主要体现在慢性持续的高血糖和血糖波动两方面。
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害已经明确,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糖波动亦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能需要兼顾减轻血糖波动以更理想地控制血糖。
这其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起计算简单又有临床意义的血糖波动评价指标。
虽然已有许多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血糖波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公认的最佳指。
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 on,MAGE)作为反映血糖波动的重要指标,在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 ring,CGM)快速发展的今天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然而MAGE的计算方法使许多临床工作者感到困惑,其临床价值也争议不断.本文就MAGE及血糖波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MAGE的计算方法及特点早在1970年,Service等就提出了MAGE这一指标来反映糖尿病患者单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当λ>ν时)。
其中,λ为每次有效血糖波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χ为有效波动的次数;ν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一般取24 h平均血糖的1个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患者24 h内血糖值的SD;(2)每次血糖波动的波峰和波谷之差称为血糖波动幅度(amplitude of glucose excursion,AGE),只有当血糖波动上升支或下降支的AGE大于1个SD时被认为是有效的AGE;以第1个有效的AGE方向为准,来计算各个有效AGE的值;(3)计算所有AGE的均数,即MAGE。
具体如图1示:(1)计算各个血糖点的SD为4.4 mmol/L,并以1个SD为阈值来判断有效的血糖波动;(2)第1个血糖波动下降支的AGE为18.5 mmol/L—11.56 mmol/L=6。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水平分析
J o u na r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e d i c a l T e c h n i e s , J u ! Y 2 1 0 1 . !
1
・
71 3 ・
2型糖 尿病 患者糖化血红蛋 白 与血糖波动水平分析
H E F o  ̄ K * . L I U X i a o — h u a , F E NG Ha o . h u a ,T A N Ha o . Y a n, Z O U Y a n . ’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H a i z h u D i s t r i c t ,
g r o u p 2 :1 . 5 < B G F C< 3 . 0 ;g r o u p 3 :B G F C≥3 . 0 ) . Re s u l s t M e a n b l o o d lu g c o s e( MB G) ,m e a n f a s t i n g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 MF B G) 。h i g h g l u c o s e( ≥l 1 . 1 m mo l l L)d u r a t i o n r a t i o( A b l 1 . 1 )a n d l o w g l u c o s e( ≤3 . 9 mm o l / L )d u r a t i o n r a t i o
平均 空腹 血糖( MF B G) 、 高血糖 ( ≥1 1 . 1 mm o l / L ) 时间 ̄ t ( A b l 1 . 1 ) 及低血糖 ( ≤3 . 9 m m o l / L ) 时 间比( B e 3 . 9 ) 比较差异 均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 5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得其 积极 配合 , 对患儿 的早 日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可
节 约床位资源 , 降低 医疗 费用 , 提高并显著 治疗 效果 , 减少治疗
参考文献
1 朱念琼 . 儿科护理学 [ M] . 北京 :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0 : 1 0 . 2 崔琰. 儿科护理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6 : 5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2 5 )
等, 一旦病情有变 , 可引起低 血糖 的发生 。
3 . 2 老 年糖 尿病 低血糖的护理
3 . 2 . 1 加强对老 年糖尿病 患者病情 监测 : 护理人 员应熟 练掌 握各种低血糖反应 的临床表 现 ,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和活动情 况, 观察是否出现 面色 苍 白、 出冷汗 、 神 志 不清 、 视力 模 糊 、 头 晕、 嗜睡等情 况。夜班护理人 员要及 时巡视病 房 , 因老年 患者 反应性低 , 特别是在夜间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 , 因此 , 要保持高 度警惕 , 重视倾听患者的主诉 , 提高早期识别能力 , 及时发现低
例; 反应 迟钝 、 表情 淡漠 、 神志不 清 5例 ; 精神 、 行 为异 常 3例 ;
无症状低血糖 2例 。
等不 良情 绪 , 由于患者年 龄高 , 情绪上 的波动极易 引起 生理上 的不 良反应进而引 发低 血糖 。护 理人员 应耐心 向老年 患者 讲 解糖尿病 治疗 的过 程和注意事 项 , 注意稳定患者情 绪 , 告诉 患 者会有护 理人员定 时监测血糖 , 观察 病情 , 消 除患者心 理上的
国老龄化 人 口的增多 , 老 年糖 尿病 的发病率也 逐年 增高 , 治疗 过程 中 口服降糖药和使用胰 岛素 可引起严重 的低血 糖反应 , 另 低血糖症 多发且症 状 不 明显甚 至无 症状 , 极 易造 成 临床 上误 诊, 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 , 应加 强对 老年糖尿 病患 者的观察 和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研究
4 9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的临床研究
王晓 东 彭 宙 陆云 江 敖 洪萍 ’
摘 要: 目的 : 检 验 动 态血 糖 监 测 系统( C G M S ) 在 医院 临床 应 用 中的效 果 。方 法 : 将我 院近年 收 治的2 5 5 例1 8 — 7 5 岁2 型糖 尿病 患者 。 对2 5 5 例 患者利 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结合患者病情及血糖 变化情况, 统一对其注射胰 岛素 , 以降低患者血糖, 利用血糖监测 系统对患 者 的血 糖 进行 检 测 。 结果 : 在 所 有研 究样 本 中有将 近 2 0 0 例 患者在 饭 后 出现 血糖 明显 升 高 , 一 般 早饭 后 血糖 上 升2 m m d / L 。 而晚饭 后 血 糖 上 升3 m m o f L 。 同时, 存 在 无 感 知低 血糖 患病 者6 0 例, 也 有 极 少数 的 病 患者 在 第二 天凌 晨 五 至 六点钟 时血糖 有 所上 升 。 结论 : 在 临床 中积极 运 用 动 态血 糖 监测 系统 能 给 医生 对糖 尿 病 患 者 用 药剂 量提 供 有 效指 导 ,医 生能 便捷 地 根 据 病 患者 的 血糖 变化 情 况作 有 效 治 疗调 整 , 不 但 减 轻病 患者 的痛 苦 , 更 降低 病 患者 的 医疗 经 济 负担 。
监测 , 根 据 检 验得 出的 数 据 , 拟如 下 报 告 。
1 检 验 研 究样 本 资 料 与检 验 研 究方 法
行监测。
在 临 床 医疗 中 ,通过 动 态 血糖 监 测 系统 对病 患 者 的 血糖 进
我 院收 治 2 5 5例 1 8 — 7 5 岁 2型糖 尿 病 患者 ,其 中男 性 病 患 行 监 测 , 能有 效地 克 服 不 能持续 对 病患 者 的血 糖 进 行监 测 、 对 病 者 1 5 0例 , 女 性 病患 者 1 0 5例 。患 者平 均 年龄 为 5 8 . 5 岁, 患 病历 患 者反 复 采 血等 弊端 。通 过 该 系统 的 数据 与 图谱 所 反应 出糖 尿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导致血糖过高。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约占全部糖尿病病例的90%以上。
尽管血糖过高是2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许多患者也面临着低血糖的风险。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通常定义为血糖小于70毫克/分升。
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尤其是一些病情较严重的患者。
以下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的分析:1. 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常用的治疗方法。
如果用药量不合适或时间不当,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2. 饮食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守低糖低脂饮食,如果饮食成分调整不当或食量减少过度,也可能引发低血糖。
3. 运动锻炼:锻炼可以促进机体代谢,促进葡萄糖利用,降低血糖。
但是过度运动或餐前运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
4. 血糖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如果掌握不当,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发生。
血糖波动情况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的。
血糖波动过大不仅会引发低血糖,还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1. 饮食波动:食物的分量、质量和时间会影响血糖的变化,如果饮食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血糖波动。
3. 运动波动:合理的运动有利于血糖降低,但过度的运动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4. 精神、状态波动:情绪波动、疲劳、紧张等精神因素,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较为敏感的患者中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和血糖波动情况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患者需要积极管理饮食,合理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药,以尽量减少这些风险的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峰值时间及起始运动时间研究现状分析
V0 1 . 1 2 No . 6
De c.2 01 3
・
博士( 生) 论坛 ・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餐 后 血 糖 峰 值 时 间及 起 始 运 动 时 间研 究 现 状 分 析
常 凤 , 李彦龙 , 陈德 明
( 1 .哈 尔滨 体育 学 院 运 动科 学与 健康 系 , 黑龙 江 哈尔 滨 1 5 0 0 0 8 ; 2 .武汉体 育学 院 研究 生部 ,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9 )
Pe a k Ti me;I n i t i l a Mo v e me n t Ti me;Pe r s o n li a t y Ex e r c i s e Pr e s c ip r t i o n;S u r v e y;Ana l y s i s Au t ho r ’ S a ddr e s s: 1 . H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hy s i c l a Ed u c a - t i o n,Ha rb i n 1 5 0 0 08,Ch i n a; 2.W u h a n I ns t i t u t e o f P h y s —
摘
要: 通过 查 阅糖 尿 病 患 者动 态血 糖 波 动及 运 动 疗
s e x,a n d d i s e a s e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pa t i e n t . Bl o o d g l u c o s e
法方 面的 文献 资料 , 梳 理 不 同糖 尿 病 患 者餐 后 血 糖 峰 值 时 间及起 始运 动 时 间特 点 , 从 运 动 训 练 学 角度 分 析
国际糖 尿病 联盟 提 出糖尿 病现代 治 疗 的 “五 驾 马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以及血糖波动情况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其特点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下容易出现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正常范围,其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跳加快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
1.胰岛素或药物用量过大或过频繁: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使用过量或过频繁,可能导致低血糖。
2.饮食和运动不规律: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但是,如果饮食和运动不规律,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可能引起低血糖。
3.感染:感染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包括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
同时,感染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从而影响血糖控制。
4.酗酒或喝酒遗留物:酒精会干扰肝脏的糖原合成和释放,从而影响血糖控制。
同时,长期饮酒还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从而影响食物的吸收和利用。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也值得关注。
血糖波动的过度或不适当会导致许多慢性并发症,包括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是饮食和运动。
在饮食方面,节食会导致血糖降低,而大餐会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应过度节食,而是应该按规定的糖类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摄取食物。
在运动方面,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而久坐不动也会导致血糖波动。
应鼓励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医生指令进行适当的运动,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总之,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引起重视。
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避免引发并发症。
初诊2型糖尿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影响因素分析
初诊2型糖尿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影响因素分析周建华;李晓华;贝鹏剑;李丽华【摘要】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isions,MAGE)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100例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行连续72h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计算MAGE;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外周血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 c,HbA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行馒头餐糖耐量试验(OGTT)加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β)及糖负荷后120min净增胰岛素/120min净增葡萄糖(△I120/△G120)评价胰岛功能.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MAGE 影响因素.结果 HOMA-β、△I120/△G,20与MAGE呈负相关(P<0.01).HbA1c、FBG是MAGE独立影响因素(P<0.01),其中FBG与MAGE相关系数最大;FBG<8.0mmol/L组,腰围与MAGE负相关(P<0.0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HbA1c与MAGE呈正相关(P<0.01),其中HbA1c与MAGE相关系数最大;8.0mmol/L≤FBG≤11.0mmol/L组,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与MAGE呈负相关(P<0.01),年龄与MAGE呈正相关(P<0.01),其中TG与MAGE相关系数最大;FBG> 11.0mmol/L组,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rein cholesterol,LDL-C)与MAGE呈正相关(P<0.01),其中FBG与MAGE相关系数最大.(3)TG、HbA1c与FBG呈正相关(P<0.01),其中TG与FBG相关系数最大;LDL-C、FBG与HbA1c呈正相关(P<0.01),其中FBG与HbA1c相关系数最大.结论 MAGE随HOMA-β、△I120/△G120下降而增大;HbA1c、FBG是MAGE独立影响因素,其中FBG对MAGE影响最大,并且仅在FBG<8.0mmol/L时,MAGE随HbA1c增高而增大.【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9(048)004【总页数】5页(P88-91,139)【关键词】2型糖尿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胰岛功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作者】周建华;李晓华;贝鹏剑;李丽华【作者单位】2001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2001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2001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200137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近年来,伴随着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的问世,人们对血糖波动的全貌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血糖波动作为评估血糖控制的一个新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探讨分析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探讨分析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波动相关性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8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氧化酶法对所选病例的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然后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百分含量进行分组,并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对患者的血糖进行动态检测,观察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的波动相关性。
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观察发现21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10%,随着该指标的上升患者体内的平均血糖、血糖最高值和最低值均升高。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体内血糖波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的患者体内血糖波动度较高,可作为糖尿病诊治的重要依据。
标签: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相关性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内分泌性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调查报道显示该病在我国的发病人数已超过1亿[1]。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发病过程中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异常,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
临床研究表明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意义重大,糖化血红蛋白是体内一种糖蛋白结合物,该指标可以作为短期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反映。
本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波动相关性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诊治糖尿病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8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2型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5%,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42~72岁,平均(53.6±4.8)岁,病程4个月~16年,临床资料显示所选病例无严重影响体内代谢疾病,所有患者情绪均较稳定,自愿接受本次试验检查。
1.2 方法本次试验采取对照性研究策略,对不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组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波动间相关性。
糖尿病病例分析
糖尿病病例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极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健康。
本文将分析一例糖尿病病例,探讨其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体型肥胖,既往有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的生活习惯。
近半年来,患者经常感口渴、多尿、乏力,同时体重逐渐下降。
空腹血糖检测为10.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5.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5%。
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
病因分析该患者长期高热量饮食,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加上缺乏运动,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
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遗传因素也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作用。
诊断依据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糖检测结果。
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正常值为4%~6%。
治疗措施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治疗: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等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2、运动治疗: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药物治疗: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
4、自我监测: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预防糖尿病的关键是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过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2、适当运动: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胖。
4、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糖糖尿病人血糖波动的原因
糖糖尿病人血糖波动的原因*糖尿病人血糖波动的原因:*运动影响运动也会引起血糖的波动。
糖尿病的病人需要强调运动,如果不运动的话,血糖水平就会波动,但是如果运动的太剧烈,血糖也会因为应激、体内激素的变化,引起血糖升高。
*饮食不节是血糖波动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当人在正常进餐后,血糖就会有较大的波动,锡城市民特别喜欢吃糖醋排骨、油面筋、洋快餐等一些高油、高脂的食品,有些人需要应酬,经常是烟酒不离身,这些都会使血液葡萄糖含量过高,即血糖升高。
*睡眠不好睡觉睡得好不好,也会对血糖波动有很大影响。
如果一个人失眠的话,那么他第二天血糖可能就很高。
*环境变化长途旅行和出差、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怀孕等都是产生应激性糖尿升高的重要因素。
*细菌感染糖尿病人抵抗力较弱,如果皮肤破了,很容易出现感染,而且感染很难较快得到控制,感染后,患者分泌比较多的应激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情绪变化人体内存在多种影响血糖水平的激素,如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都可以升高血糖,但可以降低血糖的,只有胰岛素。
当人出现情绪变化时会对体内的激素产生影响,如在发怒、激动、哭泣的时候,肾上腺素分泌就会增多,从而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岛功能不是特别好,或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升高血糖的激素一旦波动,血糖就会跟着波动。
*糖尿病人的饮食注意事项:进餐次数的调整。
胃轻瘫时以少食多餐为佳,每日3大餐分为6~7小餐,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临睡前进餐,餐间安排2~3次点心,以减少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感。
食物状态的调整。
胃轻瘫时,固体食物排空受阻较液体食物更明显,因此,膳食搭配时最好将固态食物匀浆化,或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甚至完全依靠流质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与控制血糖。
食物成分的调整。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运动减弱,胃排空已延长,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马铃薯等),虽有降低餐后血糖作用,但是易有胃肠道反应,因此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不能多吃。
波动性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Ku0 跳 Wa . n e al sl 1- 1 lh j J பைடு நூலகம் c i i ui ga s d yn n
r . 01ie m rl y o lcmi g ec nbn dwi oa p gy e c m h
d g m s rs th wic 劬 m c r eo e
Dib ts1 954 9 89 3. a ee ,9 ,4:6 —8
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是糖尿病死亡率增 心血管 自主神经病变准确的敏感性指标 。 加 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近期的一次大样 目前认为, R H V分析作为评价心脏 自主神 本荟萃分析中, sr 发现, A Mae等 C N的存 经活 性、 衡性 及其 相 关 的病 理 状态 的无 均 在可以使死亡率及猝死率增加 3 倍以上。 仓 检测方法 , U 其应用价值 已在糖尿病心血 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 主要 管自主神经病变评价 中得到肯定 。
t i sd i j t no rmie 【] R sntc Sh i t al i e i f e x di me me yn co p n 3 oe s kJ cw纰 S , akCe a 0 , Clr , l L t・
收 稿 日期 :0 20 .6 2 1.21
sl [] rgMe .0 52 ()8 58 2 ui J. o d2 0 ,53: 1.2 . n P
2 结 果
两 组年 龄 、病程 、B 、收缩 压 MI ( B ) 舒张压 ( P 、 b c 总胆 固 S P、 DB ) H Al、
的监测 , 初步探讨血糖波动对 2型糖尿 1 方法 . 2
病 患 者 HR 的 影 响 。现 报 道 如 下 。 V 1 资 料 与 方 法
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相关性探讨分析
Me t ho ds:Ra n d o ml y s e l e c t e d 1 08 c a s e s f r o m De c e mb e r 2 01 0 t o De c e mb e r 2 0 1 2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w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t h e us e o f e nz y ma t i c s a c c h a r i i f c a t i o n
2型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血糖波动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血糖波动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张鹏;蒋兰兰;罗勇;许向红;袁璐;马建华【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睡眠障碍患者的血糖波动与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取住院的 T2DM 患者睡眠障碍患者100例,并随机选取同期100例未伴有睡眠障碍的单纯 T2DM 患者作为对照。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两组患者血糖,计算、比较两组的血糖波动指标评价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C 肽、HOMA -β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SI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SI 及 HOMA -β与 SDBG、MAGE 、MODD 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OMA -β、SDBG 与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有相关性(P <0.05)。
结论糖尿病伴睡眠障碍患者血糖波动可能与胰岛素分泌缺陷密切相关,血糖高波动性对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严重,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6(020)004【总页数】2页(P756-757)【关键词】2 型糖尿病;血糖波动;睡眠障碍;胰岛功能【作者】张鹏;蒋兰兰;罗勇;许向红;袁璐;马建华【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2型糖尿病(T2DM)对人群的健康影响巨大,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1]。
2型糖尿病的案例分析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评估患者的视网膜病变风险,包括定期进行眼 底检查。
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评估 患者的糖尿病肾病风险,包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 等指标。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口服降糖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2型糖尿病的案例分 析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案例背景介绍 • 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 治疗效果评价及随访管理 • 医学知识普及与教育宣传 •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01
案例背景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张三(化名)
性别
男
年龄
50岁
公司职员
职业
175cm
身高
体重
90kg
病史及家族遗传情况
关注患者心理与社会支持
重视患者心理问题,提供社会支持,改善患者预后。
THANKS
感谢观看
既往病史
01
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家族史
02
父亲、叔叔均患有2型糖尿病
个人病史
03
近期出现多饮、多尿、口渴、体重下降等症状
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
饮食习惯
偏爱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蔬菜水果摄
入不足
运动情况
长期缺乏运动,工作以 坐姿为主
吸烟饮酒
有长期吸烟史,偶尔饮 酒
睡眠状况
睡眠质量差,经常熬夜
诊断依据与标准
眼底检查
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
足部检查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分析
白( b l) 8 5± . ) , 中口服降糖药治疗 者 2 H Ac ( . 2 8 % 其 6例 , 岛素 胰
治疗 2 2例 , 胰岛素合并 口服降糖药治疗 5例 , 未治疗者 2例 。同
功能退化 , 低血糖 发作 时症状 减少 ; 3 肝 、 () 。 肾功能 不全 , 物 的 药 排泄减慢 , 药物易 在体 内蓄积 ;4 常 合并许 多慢 性疾 病如 高血 () 压、 冠心病等掩盖 低血糖 的早 期症状 :5 由于老 年糖 尿病 大多 () 多病并存 , 口服药物较 多 , 些药 物如 1 有 3一受体 阻滞剂 可 以抑制 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 长或加强 胰岛素 的作用 而致发生 低 血糖 ; 延 ( ) 血糖 发生 一般集 中在 晚上 。提示 笔者 老年 人要 加强 夜间 6低
1 69 — 17 . 3
义探讨 [ ] 中国医学创新 ,0 07 3 :2 J. 2 1 ,( ) 13—14 2.
[] 4 郎江明 , 陈苹 , 爱生, 新诊 断 2型糖尿 病 患者 2 魏 等. 4小时血
糖的波动特点[ ] 中华糖尿病 杂志 , 0 1 ( )4 . J. 2 5,3 1 :3 0
糖, 指导治疗 。操作方便 , 其适 合老年人 。 尤
参 考 文 献
7 2h共输入指血糖 2 0次 , G 3 C MS监测 共发 现 3 5例 6 8次低
血糖 ( 血糖 ≤3 9mm lL , . o ) 发生 率为 6 . % (5 5 ) 发生 于 2 / 36 3/5 , 2
左顺英 胡 军 唐海英 赵虹 云 董 丽娟 中平能化集 团一矿 医院( 南 平顶 山 4 7 0 ) 河 6 00
【 摘要 】 目的 通过动 态血糖监测 系统( G S 了解老年 2型糖尿病 的血糖 波动情况 , CM ) 指导临床 治疗。方法 对5 5例老年 2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初步分析赵敬敏,张木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有何不同㊂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㊂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组㊁胰岛素强化治疗组㊁口服药物组㊂研究3组不同治疗方案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根据患者的空腹血糖值进行分组,研究不同的空腹血糖状态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根据C 肽值进行分组,研究不同基础胰岛素水平下对血糖波动的影响㊂结果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口服药物组平均血糖㊁平均血糖波动㊁离散程度等均最低㊂根据空腹血糖值分组:平均血糖随空腹血糖增高而增高;空腹血糖大于7mm o l/L时,随着空腹血糖的增高,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均逐渐增大,空腹血糖小于7mm o l/L时血糖波动亦很大㊂根据C肽水平分组:空腹C肽分泌低组平均血糖高㊁血糖波动大㊂结论不同治疗方案㊁空腹血糖情况㊁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对血糖波动均有影响㊂关键词:糖尿病;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波动幅度;C肽中图分类号:R587.1 R25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3)04050002糖尿病是目前危害世界人类健康并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与肿瘤㊁心脑血管疾病并称为我国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严格控制血糖是延缓和减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㊂尽管治疗方案有很大进步,却无法使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目标㊂目前主要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控制目标,但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反映病人的平均血糖水平[2],理想的血糖控制要综合考虑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稳定性这两方面的因素㊂本文主要通过C GM S了解2型糖尿病不同状态下的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情况㊂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7年12月 2010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9岁~74岁;病程0.5年~20年㊂纳入标准:按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 D A)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㊂动态血糖检测前3月未调整治疗方案㊂其中38例在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前行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 G T T)㊂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㊁高渗性昏迷㊁应激㊁感染性㊁甲状腺功能异常㊁严重肝肾损害㊁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㊂1.2方法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在完善静脉抽血等检查后,佩戴C GM S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同时每日进行4次~7次指尖血糖监测,输入校正值㊁吃饭时间及进餐量㊂分析不同情况下24h平均血糖(24h M B G)㊁24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4 h MA G E)㊁标准差(S D B G)㊁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 A G E)的变化情况㊂1.3实验室检查指尖毛细血管血糖:采用罗氏公司罗氏优越型血糖仪(A A C U C H E K A d v a n t a g e)测定㊂静脉血糖监测:均用酶标法测定(罗氏c o m b a se6000生活分析仪)㊂C肽测定采用罗氏E601免疫分析仪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13.0软件分析完成,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㊂2结果2.1基于治疗方案不同血糖波动分析根据病例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组(22例)㊁胰岛素强化治疗组(30例)㊁胰岛素强化组(8例),针对各组不同的特点,分析不同治疗情况下24h M B G㊁24h MA G E㊁S D B G㊁L A G E的变化情况㊂口服药物组24h MA G E㊁S D㊁L A G E 最低,预混胰岛素组24h MA G E㊁S D㊁L A G E最大,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详见表1㊂表1基于治疗方案不同血糖波动分析(xʃs)mm o l/L 组别n24h M B G24h MA G E S D B G L A G E口服药物组228.80ʃ1.684.22ʃ2.322.00ʃ0.948.30ʃ3.81预混胰岛素组309.10ʃ1.631)5.80ʃ2.991)2.70ʃ1.041)10.90ʃ3.701)胰岛素强化组88.40ʃ2.074.68ʃ2.672.30ʃ1.019.30ʃ3.23与口服药物组比较,1)P<0.012.2基于空腹血糖(F B G)不同血糖波动的分析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生命体的多样性所引起的结果差异也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即不同病例样本个体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情况,有可能引起研究结果的不同㊂根据F B G值的不同分为4组㊂A组F B G<6.99mm o l/L,共20例;B组F B G7mm o l/L~9.99 mm o l/L,共21例;C组F B G10mm o l/L~11.1mm o l/L,共14例;D组F B G>11.1mm o l/L,共5例㊂F B G越高,24h M B G越高,24h MA G E㊁S D B G㊁L A G E在F B G大于7mm o l/L时,随着F B G的增大,24h MA G E㊁S D B G㊁L A G E越高,F B G小于7 mm o l/L时24h MA G E㊁S D B G㊁L A G E亦很大㊂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详见表2㊂表2基于空腹血糖不同血糖波动的分析(xʃs)mm o l/L 组别24h M B G24h MA G E S D B G L A G EA组7.40ʃ1.745.50ʃ2.422.50ʃ0.919.90ʃ3.74 B组8.70ʃ1.934.20ʃ2.272.00ʃ1.018.70ʃ3.92 C组11.10ʃ2.015.20ʃ2.352.60ʃ1.1210.20ʃ3.56 D组11.20ʃ1.845.50ʃ2.692.70ʃ1.0911.20ʃ3.332.3基于空腹C肽分组的血糖波动分析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水平结果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结果㊃005㊃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I N T E G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 O N C A R D I O/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A p r i l2013 V o l.11 N o.4万方数据欠准确㊂C肽是胰岛B细胞的分泌产物,在理论上C肽和胰岛素是等同分泌的,故C肽水平能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且不受外来胰岛素干扰,空腹C肽可以体现胰岛素的基础分泌㊂本文选取空腹C肽分组研究血糖波动,以1.1μg/L作为门限值划分为两组,A组空腹C肽大于1.1μg/L,共17例,B组空腹C肽小于1.1μg/L,共21例㊂空腹C肽分泌低组,24h M B G㊁24 h MA G E㊁S D㊁L A G E均高,C肽分泌高者,24h M B G㊁24 h MA G E㊁S D㊁L A G E均低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㊂详见表3㊂表3基于空腹C肽分组的血糖波动分析(xʃs)组别24h M B G24h MA G E S D B G L A G EA组9.20ʃ1.945.82ʃ2.962.70ʃ1.2510.40ʃ3.92B组7.60ʃ1.344.67ʃ2.042.10ʃ0.979.10ʃ3.49P<0.01<0.01<0.01<0.013讨论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也是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不良作用主要通过慢性持续性高血糖和血糖波动两方面体现㊂目前普遍认为糖化血红蛋白为血糖长期控制的金标准,近年来血糖波动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㊂大量的研究表明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密切相关,波动的高血糖比持续的高血糖对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更严重[3]㊂研究发现,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接近的患者,血糖波动较大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风险大[4], J o n e s等[5]用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低浓度㊁高浓度和间歇性高浓度葡萄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间歇性高血糖较恒定性高血糖更易促使内皮细胞凋亡㊂M c C a r t e r等[6]对D C C T中1441例受试者血糖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出血糖变异性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独立于H b A1c之外㊂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减少血糖波动至关重要㊂24h M B G主要指佩戴动态血糖的受试者24h监测期间的288个测定值的平均值,即为M B G㊂是反映整体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参数㊂S D B G代表所有血糖测定值偏离平均血糖的程度,反映血糖的离散特征,可作为估测血糖稳定性的简易参数㊂L A G E主要指日内最大和最小血糖值之差,仅反映糖尿病患者日内最大的一次血糖波动,不能反映血糖监测的全部信息㊂MA G E是去除时序曲线中所有幅度未超过一定阈值(一般为1 S D B G)的血糖波动后,根据第一个有效波动的方向计算血糖波动幅度(A G E),统计有效血糖波动的频率(N G E),进而得到的平均值,并在该领域研究中被普遍认为是评估血糖波动的 金标准 [7]㊂因为统计学范围内并没有关于MA G E的标准函数可供调用,因此在本研究中是以J A V A环境下的计算机编程实现对MA G E的自动获取,并对所产生的MA G E数据样本进行基于数学归纳法的人工验证,其结果可靠㊂对于样本的A G E和MA G E㊂本研究显示不同治疗方案血糖控制存在差异,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平均血糖最低,口服药物组血糖波动最小,应用预混胰岛素组,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均最大,其原因考虑:应用口服药物组病情轻,无论空腹血糖及血糖波动均较低㊂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虽平均血糖偏低,但可能存在低血糖的因素,血糖波动较大㊂通过空腹血糖分组显示,空腹血糖越高,全天平均血糖越高,血糖波动的指标在空腹血糖大于7mm o l/L时,随着空腹血糖的增大,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均逐渐增大,空腹血糖小于7mm o l/L时血糖波动亦很大㊂说明空腹血糖控制对全天血糖控制很重要,但空腹血糖低可能引起低血糖次数增多,引起波动指标增大,也应引起注意㊂通过C肽分组显示,空腹C肽分泌低者平均血糖高㊁血糖波动大,C肽分泌高者平均血糖低㊁血糖波动小㊂说明基础胰岛素分泌少,血糖波动增大㊂基础胰岛素分泌对血糖波动影响较大㊂S a s s a等[8]在对52例T1D M患者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以及M值评价其血糖波动状况显示C肽水平下降是血糖波动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于此相符㊂无论是什么类型糖尿病,基础胰岛素对血糖控制㊁血糖波动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㊂参考文献:[1]1996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纲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4951.[2] A m e r i c a nD i a b e t e sA s s o c i a t i o n.S t a n d a r d s o fm e d i c a l c a r e i nd i a b e-t e s[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4,27(S u p p l1):1535.[3] M o n n i e rL,M a sE,G i n e tC,e t a l.A c t i v a t i o no f o x i d a t i v e s t r e s sb ya c u t e g l u c o s ef l u c t u a t i o n sc o m p a r e d w i t hs u s t a i n e dc h r o n i ch y2p e r g l y c e m i a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J].J AMA,2006,295(14):16811687.[4]T h e D i a b e t e sC o n t r o la n d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T r i a lR e s e a r c h G r o u p.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g l y c e m i c e x p o s u r e(H b A1c)t o t h e r i s ko f d e-v e l o p m e n t a n d p r o g r e s s i o no f r e t i n o p a t h y i nt h ed i a b e t e sc o n t r o la n d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t r i a l[J].D i ab e t e s,1995,44(8):968983.[5]J o n e sS C,S a u n d e r sH J,Q iW,e t a l.I n t e r m i t t e n th i g h g l u c o s ee n-h a n c e s c e l l g r o w t ha n dc o l l a g e ns y n t h e s i s i nc u l t u r e dh u m a nt u2b u l o i n t e r s t i t i a lc e l l s[J].D i a b e t o l o g i a,1999,42(9):11131119.[6] M cC a r t e rR J,H e m p e J M,C h a l e wS A.M e a nb l o o d g l u c o s e a n db i-o l o g i c a l v a r i a t i o nh a v e g r e a t e r i n f l u e n c eo n H b A1c l e v e l t h a n g l u-c o s e i n s t a b i l i t y[J].D i a b e t e sC a r e,2006,29:352355.[7] M o n n i e r L,C o l e t t e C,B o e g n e r C,e t a l.C o n t i n u o u s g l u c o s em o n i t o-r i n g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2d i a b e t e s:W h y?W h e n?W h o m?[J].D i a b e t e sM e t a b,2007,33:247252.[8] S a s s a M,Y a m a d a Y,H o s o k a w a M,e t a l.G l y c e m i c i n s t a b i l i t y i nt y p e1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P o s s i b l e r o l eo fk e t o s i so rk e t o a c i d o s i sa t o n s e t o f d i a b e t e s[J].D i a b e t e sR e sC l i nP r a c t,2008,81:190195.作者简介:赵敬敏,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现工作于北京航天总医院(邮编:100076);张木勋(通讯作者),工作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邮编:430074)㊂(收稿日期:20121219)(本文编辑郭怀印)㊃105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4月第11卷第4期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