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整合是小学数学新的活力点
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探究
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探究导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学习主要包括基本的算术运算、几何图形、分数、小数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与其他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语言文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跨学科整合为主线,探讨数学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及整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
一、数学与自然科学的整合1.数学与物理学的整合在小学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几何图形,而这些图形正是物理世界中常见的形态。
例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在建筑、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而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形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物理学中的一些概念如力、速度等也需要借助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求解。
2.数学与化学的整合在化学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学的计算都涉及到数学的运算。
比如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就需要进行物质的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这就需要运用数学中的代数知识进行求解。
二、数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1.数学与地理的整合在地理学中,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制作和使用,而地图正是用数学的坐标系来进行表示和绘制的。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的特征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
2.数学与经济学的整合在经济学中,经济数据的分析和统计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的方法。
比如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等都需要运用到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而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现象和数据。
三、数学与语言文学的整合1.数学与语文的整合在语文课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文字题,需要通过阅读理解题意并进行计算。
这就需要学生将语文能力与数学能力结合起来,通过语文的理解能力和数学的计算能力来解决问题。
2.数学与艺术的整合在艺术领域中,很多美术作品都运用到了数学的构图原理,比如黄金分割、透视原理等。
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中的美学原理和构图技巧。
四、数学整合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1.培养系统思维能力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学科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
新课程要求学科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整合进行研究和探讨。
小学数学学科整合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也就是说,整合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理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
只有将整合的目标明确,才能更好地推动数学学科整合的进程。
小学数学学科整合需要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传统的数学学科往往是分章节分模块独立开展教学,这种形式难以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应该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课程结构,各种数学元素可以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综合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整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知识的传授和应用为主,很少涉及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整合应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相融合,促进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学科整合需要引入跨学科的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关注数学学科自身的内容,还需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元素。
在数学中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的跨学科整合与创新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的跨学科整合与创新发展摘要:在传统的教育体系里,各个学科的知识是独立的,且具备很高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因此,教师往往会以各个学科作为基本来进行教学,这导致了不同学科的知识产生了差异,形成了学科间的知识鸿沟,这对学生的学习进步是不利的。
本文将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的跨领域融合教学方法,以推动知识的多样性,并协助学生的全方位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跨学科整合;创新发展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中,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整合各个学科的教育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其他的知识,这样有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和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们对不同领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
此外,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和创新发展还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和社会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并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和创新发展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点。
它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因为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和联系,通过将其结合起来来教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这种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
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和创新发展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感。
二、如何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2.1整合主题相同的教学资源在为学生规划跨领域的教育时,教师需要整合相同主题的教学资源,通过跨领域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拓宽视野,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避免学生产生大量重复性的练习,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全新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和科学的整合
小学数学和科学的整合马秀琴“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课程综合化”、“课程一体化”等,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课程综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里提到的综合性,旨在逐步地推进课程综合化。
它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促进生活体验和学科的统一。
要求各门学科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主干内容,特别强调反应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色;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努力面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力求与相关学科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
科学学习强调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式的科学课堂中应根据科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寻找与数学课程综合的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追求真实、互动,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科学课程与数学课程的关系对于数学与科学的关系,真可谓源远流长。
从最早的人类开始他们的观察活动时,就经常数周围事物的个数。
人们天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来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他们热衷于计算事物的数量,并将他们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
这使得科学与数学在人类早期文明中就已经紧密联系起来。
科学课程与数学课程的密切关系为教学时的整合提供了可能。
科学是为了观察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与定量的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数学教育独立于科学教育,但不是说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毫无干系。
这两者是能够相互渗透,并彼此提供知识和能力的支持的。
在现代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数学化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小学科学的教学离不开数学知识,如何用好、用活数学知识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很重要的作用。
聚焦学科融合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聚焦学科融合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作者:***来源:《天津教育·下》2024年第04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小学数学教学落实跨学科融合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
学科融合的本质就是跨学科知识体系融合,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实现知识综合掌握与应用。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落实学科融合理念,不仅有利于丰富数学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参与度,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符合我国新课标要求,又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精神。
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苏教版)作业设计为例,探索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落实学科融合理念的具体方法,并分享具体的作业设计案例,将经验所得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指导今后的教学。
一、学科融合理念分析学科融合是现代化教育理念之一,强调学习者学习一门知识时主动联系其他学科知识,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多元性、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共同为学习者的自我能力和专业品质发展服务。
学科融合反映了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学习者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摒弃以往素质发展单一化、片面化的问题。
学科融合的出路在于各门课程或学习项目互相合作、连接,要求不同学科知识相互关联,而不是将各门课程或学科简单相加,核心是要求学习者形成有效的综合知识结构与能力体系。
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融合作业”是指将具备相同属性的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并对学生知识应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价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通过数学作业实现数学思维的训练,以及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
二、学科融合下数学作业设计原则(一)落实新课标精神,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融合下,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落实新课标精神,关注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数学作业的育人价值。
新课标将数学核心素养总结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浅谈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新课程标准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
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新课改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意在帮助学生不仅把握学科的知识体系,还要把握学科的价值体系内涵,提高学习效果,学科融合不失为一种好的探索。
在当今的双减之下,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标;整合;策略学科融合打破了传统学科的壁垒和界限,使课程资源、课程要素和环境整体化产生聚焦效应,促进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实现了学生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学习经历。
因此,在教学中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全面提升学校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下面我以《正比例的认识》为例,说一说学科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新课标下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一)语文融入游戏导入,引发数学深度思考。
课前导入,我出示水涨船高、风吹草动、水落石出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成语。
学生根据生动、形象的图片很快就猜出谜底,我顺势小结引入:这几个成语都描述了一个事物的变化引起另一个事物的变化,这样的事例在生活、数学中很常见。
那么,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变化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个问题,直接板书课题:正比例的认识。
通过语文看图猜成语的活动,让学生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探索数学学科知识,打破学科界限,让数学新知识顺其自然地过渡,在旧知的基础上重新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德育渗透探究交流,彰显数学应用价值。
在进入学习探究交流前,我引用三军仪仗队阅兵仪式的视频,三军仪仗队方队作为国庆大阅兵的第一方阵,以标准的正步,创造了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6步,通过天安门收阅区整整8分钟,分秒不差的奇迹。
跨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跨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所有的学科之间都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想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和综合能力,教师一定要让各个学科之间实现跨学科的实践和互动,并让学生的知识进行横向的迁移。
小学阶段是进行跨学科融合的最佳时期,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各学科之间关联的重要教育机会,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标准,也是当前新课改政策所要求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教育模式,可以确保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创新和实践,并帮助学生在解决相应学科问题的时候,能够拥有更多角度和更高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一、与语文融合,让数学学习更具文化味其实,在小学阶段中,语文和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不可逾越的重要学科组成,每一名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就需要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和数学学科的学习,因为语文学科不仅是我国学生的母语,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与文字产生链接,从而学会进行概括和对相关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更好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因此,将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进行有效共融,可以确保学生在数学学科中也能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
比如在小学低年级段,学生已经开始认识长度、面积、质量和时间等与量有关的概念,进入中年级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语文和数学学科的融合,比如在进行量的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度量衡的故事”作为课前导入的展开,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整个课堂的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因为故事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也能通过度量衡的故事认识我国古代的始皇帝。
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故事分享,可以借助卡通动画片的方式,让学生在多媒体设备上观看度量衡出现的故事,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分享,并通过度量衡了解更多在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件和工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借助成语词典或新华字典等方式来进行成语的搜集,找出更多与度量衡有关的成语,比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火冒三丈等这些成语,都可以让学生对度量衡有更加具体和深刻的体验;在学生进行相应的搜索和查阅之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将自己所查找的成语进行展示,并将自己对相应成语的理解,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论述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更创新的体验,同时,也能让学生对计量单位有更丰富的联想和认识。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实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策略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新课标中变得更为重要的是思考与实践,是课改的重头戏。
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在相关课题的探究中找到更强的合作性,让各学科的内容融会贯通,让实践活动重新迸发活力。
跨学科合作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相互协调,共同提高。
跨学科教学往往以实践课程为载体,让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多学科之间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跨学科整合引言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学习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非一堆孤立个体的拼凑。
”学生应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并能把校园和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课程与课程的相关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1跨学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特点分析1.1频繁的沟通与交流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在开展课程活动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多了起来。
通过交流与沟通,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跨学科背景的教学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变多了,学生也能体会到教师是一个幽默风趣、博学多识的人,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而且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1.2内容丰富翔实小学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以书本上的内容为主,围绕一个知识点贯穿整节课,虽然可以提高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但是课程内容略显单一,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
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学生所听到的知识点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内容,而是在一节课上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不同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不仅可以很好地利用时间,而且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延续,教学资源更加丰富。
2思路及实践策略2.1延伸课堂范围,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学生需要了解的并不止于课堂上的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范围变得更大,需要了解的内容也更多。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不同的课程之间可以有一种平衡的状态,让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才是这种状态的最终目的。
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意义
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意义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一、数学与科学数学和科学是紧密相连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和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结合科学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
同时,在教授科学知识时,也可以引入数学方法和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
二、数学与技术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与技术进行整合,利用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现代化工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计算时,可以使用计算器、平板电脑等工具,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三、数学与语言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与语言进行整合,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来促进数学学习。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故事、解决数学问题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四、数学与艺术数学和艺术是相互关联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和艺术进行整合,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数学概念和原理。
例如,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形式来表现数学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五、数学与历史了解数学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数学和历史进行整合,通过介绍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例如,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的发展历程等方式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跨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统整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与行
统整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与行小学数学课程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小学课程的目标,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根基性素养,它包含了各种关键性能力和品格,也是一种综合性素养。
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应当坚持统整理念,整体设定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应当开展结构化教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主题活动教学。
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统整理念为指导,引领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
现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谈谈统整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思与行。
一、统整理念下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内涵意义统整即统合整理,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看起来不相同却相关的事物、现象、概念等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就是一种统整理念,即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跨越数学学科界限,把数学与语文、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等学科中的一科或多科关联,将相关知识、技能、思维方法等整合在一起实施教学。
跨学科融合教学与分科教学相对应,旨在打通现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把多门课程建立起联系,把相关方面组合起来,将教学置于广阔的领域之中,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种分科教学,是一种学科之内的孤立教学,容易出现知识碎片化、思维碎片化的弊端。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一种整合教学,以统整理念去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和流程,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学科间的融通。
跨学科融合教学开放了教学时空,丰富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整体关联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多维度地解决问题,从而扭转知识学习分散化、思维方法碎片化的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包容的学习场域。
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知识的交叉整合,思维的跨界迁移,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增进学生理解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体精神,使学习真正发生,实现自主发展与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小学数学学习的跨学科整合
小学数学学习的跨学科整合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独立的学科存在,它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学习中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跨学科整合。
一、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1.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通过与语文的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通过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与艺术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习的兴趣跨学科整合可以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减少学习的单调与枯燥感。
同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3.拓宽思维的视野跨学科整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使其不再局限于数学的狭窄领域。
例如,通过与社会学科的结合,学生可以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与历史学科的结合,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
这样,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开阔,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
二、如何进行跨学科整合1.掌握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师和学生需要具备对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并将数学概念与其他学科中的案例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2.设计多元化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元化的学习任务来促进跨学科整合。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完成跨学科的学习任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3.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个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艺术与数学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跨学科整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跨学科整合的重要性1. 促进综合学习: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跨学科整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也能加深对其他学科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可以与语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
2.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单一的教学方式往往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通过跨学科整合,可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开展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形状和几何的同时,可以引入美术的元素,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来感受和探索不同的形状。
3. 培养综合素质:跨学科整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观察力、思考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等。
通过解决跨学科问题,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不仅提高了学科的应用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有效的跨学科整合方法1. 以课程为基础: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教师应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并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
例如,在学习时间的同时,可以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来理解时间的概念。
2. 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情境化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游戏或实际测量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并掌握数的概念。
3. 整合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如教科书、教具、多媒体等,来促进跨学科整合。
例如,在学习数的排序时,可以借助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排序与科学实验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体验数的大小和顺序。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融入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跨学科知识整合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融入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融入跨学科知识整合呢?一、明确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意义和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白跨学科知识整合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它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从更广泛的视角去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通过将数学与科学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测量、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与艺术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与语文相结合,则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和表达能力。
明确跨学科知识整合的目标也至关重要。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挖掘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要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就需要深入挖掘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与科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科学实验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需要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来计算;在进行生物调查时,需要运用统计知识来处理数据。
数学与语文也并非毫无关系。
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表述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而通过阅读数学故事、数学科普文章等,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丰富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与艺术学科同样有着交融之处。
在美术中,图形的对称、比例和空间关系等都是数学概念的体现。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美。
三、选择合适的跨学科教学内容和方法在选择跨学科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取贴近生活、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主题。
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以“有趣的图形”为主题,将数学中的图形知识与美术中的绘画创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画各种图形来认识和区分它们。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热点
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热点小学数学新课标教研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强调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研活动需要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这些素养的培养。
2. 跨学科整合: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
教研活动应关注如何将数学与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研的热点。
4. 项目式学习:新课标鼓励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
教研活动需要探讨如何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5. 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正在向更全面、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
教研活动应关注如何设计和实施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
6. 数学文化的教学:新课标提倡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
教研活动需要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
7.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研活动应关注教师如何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8.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践活动等。
教研活动需要探讨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
9. 学生差异性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都有所不同,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教研活动应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10.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研活动应探讨如何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关系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未来发展。
因此,教师和教研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
数学课该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数学课该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哎呦,说真的,这数学课怎么跟其他学科玩儿一块儿去,这可真是个大难题!我们这些老师啊,天天跟数字打交道,脑袋里除了公式定理,好像就剩下一堆枯燥的符号了。
可是一看语文、历史、音乐、美术,那真是五彩斑斓,充满着生机活力,真让人羡慕啊!就说我前几天上数学课吧,讲的是“比例”这个东西。
讲着讲着,我就觉得特别的枯燥无味,学生们也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看得我心都凉了半截。
然后我就想啊,怎么才能把这枯燥的比例变得有趣一点呢?突然,我脑海里灵光一闪,想到了最近在课外拓展中孩子们玩的一个游戏。
他们做了一个小手工,用纸板做了一个简易的“弹弓”!这弹弓的制作,就用到了比例的概念。
我当时就想,这可是个好机会啊!我立刻就拿来了一张纸板和几根橡皮筋,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比例模型。
我一边演示,一边向学生们讲解:”看,这个弹弓的长度和宽度,就必须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才能让它发射得更远更稳。
如果比例不对,就会影响弹弓的稳定性和射程。
你们看,这个弹弓的橡皮筋长度是它的长度的几分之几?如果我要让它发射得更远,我应该怎么调整它的比例呢?”我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做示范。
学生们都非常好奇,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还纷纷拿起了橡皮筋开始亲自尝试。
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原本死气沉沉的“比例”概念一下子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哈哈,你说我这个方法是不是很棒?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和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既能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举两得!所以说,数学课想要跟其他学科玩儿一块儿,关键还是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知识变得更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吸引住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探索。
你别看数学课看起来很枯燥,它其实可以和很多学科产生奇妙的联系,关键是我们老师要花点心思,让它变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别跟孩子们说教,要动脑筋,想办法跟他们玩儿在一起,这样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浅谈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学科之间的整合之我见
浅谈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学科之间的整合之我见发表时间:2021-01-06T10:50:25.4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8期作者:陈菊[导读] 所谓“学科整合”,指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陈菊水城县比德镇牛场小学贵州六盘水 553000摘要:所谓“学科整合”,指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本学科各领域知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语文与数学既是综合性的学科,又是为其他学科提供应用的基础性学科。
在义务教育阶段二者都凸显的是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在数学教学中借用语文教学方法,能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数学课标对“数学”的定义也是如此:“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数结合一、学科教学学习兴趣的整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去学,收到的效果便事半功倍。
而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的学科,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文理偏差极大的现象。
新课程的语数教材相互采纳选取各自有鲜明特性的内容弥补这其中的不足,这种选择不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的,而是教材中直接体现的。
语文教材中许多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童谣被选用到数学教材中。
语文的天地里有数学的一席之地,数学的领域中也有语文的重要参与。
两者的巧妙结合,使得双方更加生动有趣,也使数学教学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浅谈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
浅谈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融合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优势从中凸显出来。
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内在联系使得这两个学科的融合更加有意义,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依存,能够基于这两个学科从而解决很多科学类的探究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出综合型人才,并且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学会用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服务与生活。
因此,课程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各个方面来说都非常有意义。
关键字:小学数学;融合;综合性一、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融合的意义新课改指出:“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更加重视教学的综合性,也就是对于课程综合化的强调,最终促进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得以解决融合型问题,服务于生活。
在教育教学中,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的融会贯通得以让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而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之间的共同之处便成为了其融合的重要基础。
小学科学的教学包含了物理、生物、化学和地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其本身就是属于融合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初中学科知识的基础。
数学学科作为理科,与科学学科有许多共同之处。
数学学科相对而言比较抽象,而科学学科往往是通过严谨的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最后或许从公式和数字上得以呈现结论。
将这两个学科进行融汇融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综合,教学效果高效。
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二、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融合的内容“统整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打破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框架。
”[1]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内在联系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在小学科学学科学习到天气温度为什么会分为零上多少度和零下多少度?零上和零下有什么区别?的时候,用可以用数学知识的“正负数”进行解释。
类似如此,把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问。
其内在的关联属性使得它们能够相互融汇,相互依存,却又能保持原有的知识属性。
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变迁、内涵与实施
中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变迁、内涵与实施一、跨学科学习概念界定跨学科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跨学科学习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如科学、技术、工程等)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数学与科学融合点数学与科学之间存在许多天然的融合点。
在科学实验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测量和分析数据;在探索自然现象时,数学模型能够提供有力的解释和预测工具。
同时,科学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数学逻辑的支持。
因此,将数学与科学紧密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习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跨学科课程设计思路在跨学科课程设计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定跨学科主题,选择既具有代表性又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主题;其次,分析主题所涉及的不同学科知识,明确数学在其中的作用;再次,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注重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四、实施方式与教学策略跨学科学习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项目式学习、主题式探究、合作学习等。
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跨学科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五、学习资源与技术应用在跨学科学习中,学习资源和技术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平台;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实验室、博物馆等校外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六、学生能力与素养提升跨学科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跨学科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
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小学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将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相互融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这种整合不仅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与科学整合的意义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整合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深化理解:数学和科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整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和科学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通过整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二、小学数学与科学整合的实施策略教学内容整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数学和科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主题。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运动时,可以将数学中的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与科学中的力学原理进行结合,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教学方法整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究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资源整合:在教学资源上,可以充分利用数学和科学两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三、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教师专业素养:跨学科整合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专业书籍、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学资源限制: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到跨学科整合的实施。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积极争取外部支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创新教学方式等途径克服这些限制。
学生认知负荷:跨学科整合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需要教师在整合内容和难度上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跨学科学习。
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
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如下: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示现实世界。
这“三个会”描述的数学导向很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不要再去钻研那些偏难怪题了。
未来的考核应用类的题目会增加,相关学科联合类的题目会增多。
二、调整细化了学段的划分。
2011版的课标中小学是分为两个学段的,而2022版新课标分为了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第二学段为三四年级,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地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学段为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集合直观,逻辑推理等其他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
数学新课标:教育部于2022年4月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就课程方案而言,这是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20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就课程标准而言,这是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10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
其中数学新课标整体分为六个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
每个部分都有一些新的内容变化和调整。
新课标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在核心素养上,数学学科从“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大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
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下称“四基”),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称“四能”)。
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数学新课标的变化和亮点由于近几年中考改革,数学新课标也随之推出。
新课标中,数学课程总体变化比较大,采取了新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式,在考试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整合是小学数学新的活力点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小学(315151)叶杰军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与联系。
它与过去那种过分地强调学科教学专业化,致使专业教师对其他学科涉及极少,人为地造成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做法不一样。
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我们应放下自己所谓的“专业”,积极涉猎其他学科,提高对各学科的认识,完善对新课程的理解。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倡导“学科整合”,将会为小学数学带来新的活力点。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与其他学科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
数学与语文是基础,教学小学阶段的两门重要学科,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上课一开始,开门见山,直接板书课题“倒数的认识”。
师:我们知道“倒”字是多音字,一个读“dao,一个读“dao”,在这里读“dao”,因此题目读“倒(dao)数的认识”。
(学生齐读题目)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想知道什么?
生:我们想知道什么是倒数。
师:什么是倒数?首先根据语文知识说说“倒”字的含义。
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没有答出来,于是建议学生查字典。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说:真有意思,数学课上也要查字典。
同学们纷纷拿出字典,不一会就争先恐后地说:倒字是上下颠倒或前后颠倒……
师及时点拨:好,今天我们就选择‘上下颠倒’这个意思。
师:出示3/5,3/5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上下颠倒位置就成了什么数?
生:很简单,3/5就变成了5/3。
师:对,我们说5/3就是3/5的倒数,那么怎样求6/7的倒数?
生:6/7的倒数就是把6/7的分子、分母上下颠倒位置,即为7/6。
师:就这么简单,你们学会了吗?
生(异口同声):会了。
数学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枯燥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位教师没有照搬教材的安排先教“什么是倒数”,再教“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而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好奇心打破了这个教学顺序,让学生利用查字典这个活动来认识倒数的含义。
数学课上查字典,学生觉得挺好玩、很新奇,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极点,从而
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又如:学习“百分数”时,我们可以在下面优美诗中来计算百分数的问题,语数结合,趣味浓浓。
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沟,
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1)这首诗,看看哪个字出现得多?
(2)最多的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
(3)课后找一首诗,使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10%,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于是下课后学生既要找诗,又要读诗,还要计算,只要学生经历了找、读、算的过程,学生的感受就是丰富的,也是不同的,收获是丰盛的。
数学教学中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例子(形式)还有很多,像用关联词造句来复习巩固“数的整除”中的概念的理解,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掌握文字题的结构,利用儿歌来记忆“年、月、日”中的大小月,利用“曹冲称象”等故事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等等。
二、数学与音乐学科整合
许多教师都曾因为数学课枯燥,缺乏“声”“色”而烦恼,也曾羡慕音乐课上“唱唱、跳跳”的丰富多彩。
学科课程综合化的重要理念为数学与音乐的融合提供了机会。
一些数学课可以用“音乐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形成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面貌。
如一年级的“统计”课,教师可这样说:“今天是我们班XX同学的生日,我们一起为XX庆祝生日,好吗?”全体师生围着XX唱起生日快乐歌,有的小朋友还边唱边跳,不亦乐乎。
随后,教师问:“你们为XX准备了什么礼物呀?”有的说想唱一首歌,有的说要送一张贺卡(自己画),有的说要跳个舞……统计礼物的活动悄然展开,教师还真让几位同学表演了唱歌、跳舞、画画。
统计的实践应用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又如一年级的“找规律”,上课开始就可以通过教师有节奏的拍手游戏来导入课题,在练习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有规律有节奏的拍手游戏,这样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提高新知。
三、数学与美术学科整合
爱画画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天生就是一个小画家。
同时新教材丰富的情境也为学生提供了数学知识呈现方式的一种范例。
实践证明,画数学是孩子们喜爱的一项数学活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用这种形式来记录问题,丰富的情境所承载的是生活中鲜活的数学问题,孩子们喜欢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
例如教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这几种图形后,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画一幅图或者设计一种物品。
他们在画画中就能认识这四种平面图形,掌握各自的特点。
这样就将美术引入数学课堂,将优美的平面图形变成精彩的画,整个课堂
被激活,学生的才能展示也有了广阔的舞台。
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积极寻找教材与美术学科的结合点,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欣赏美丽的对称图案,在分类中感知轴对称图形,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知探索之中。
这样让学生对数学产生美感、亲近感,从而产生兴趣。
在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对称轴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应用轴对称的知识,设计制作贺年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
四、数学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被广泛使用。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首选。
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数学教学编制的系列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顺利实施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的模式,使乐学落实到实处。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并且花时较多。
而利用多媒体演示:先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的概念,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又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一些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教师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教学手段提供了方便。
如教学0的认识时,教材先通过三幅画展示一只小猴子逐次把2只桃吃光的过程。
教师可将这个过程制成电脑课件,展示桃的个数由2——1——0的变化过程;盘里有2个桃,记作2;小猴吃了一个,还剩一个,记作1;又吃了一个,盘里桃的个数就是0,记作0,通过以上过程展示,使学生初次感知到“0“的含义。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并充分整合其他学科资源,为数学教学所用,那么,数学课堂一定是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更是学生们所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