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板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二次根式》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二次根式》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7《二次根式》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二次根式》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二次根式的实际意义,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为后续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实数和分数,对数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二次根式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时难以理解其内涵,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3.能运用二次根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2.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

3.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如“一个物体从地面上抛出,上升到最高点后再落下,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介绍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如“二次根式是一个形如√a的数学表达式,其中a是一个非负实数。

”并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实际意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二次根式的运算题目,如“计算√8 + √2”,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解析。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如“计算(√2 + √3)^2”,并引导学生理解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二次根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一个物体从地面上抛出,上升到最高点后再落下,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教学设计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教学设计

中图版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主要介绍了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知识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各区域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区域观念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区域划分和区域特征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我国的地理区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掌握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教学难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归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各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课件,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地理区域吗?它们分别是哪些地方?2.呈现(15分钟)分别展示各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区域的差异。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各区域的特征。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所展示的区域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书面回答。

教师及时批改,反馈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民族区域自治治制度(板书)

民族区域自治治制度(板书)

第七章民族区域自治治制度(板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和历史文化特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是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5、民族自治地方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基础上建立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行政区域。

6、民族自治机关享有不同于其他地方国家机关的自治权。

二、民族区域自治三、教学方法面授四、教学时数 30分钟五、教学步骤第一节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政策(板书) 一、中国的民族状况和特点(一)少数民族的族群和人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按照科学认定与本民族意愿相结合的原则构成单一的民族,有55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人口有10846万人。

(二)、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1、是大杂聚,小杂聚,相互交错居住。

2、在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总体格局下,各个少数民族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相对聚居状态。

(三)中国民族状况的历史——文化内涵1、中国民族分布状况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3、从总的特征看,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符合各民族自身利益要求的。

4、从历史事实的角度看来,中国各族忠于国家、团结合作,共同捍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完整。

二、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重点)(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1、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二)、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原则。

(三)、民族区域自治原则:1、以国家统一为原则;2、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一系列规定享有政治行使自治权利;3、是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自治。

(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1、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7.1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第一节《日本》。

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日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增进对日本这个邻近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可能只知道一些表面的信息,如樱花、和服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邻近国家的了解,培养学生尊重、包容、合作的世界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日本,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相关信息。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

4.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2.课件: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3.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任务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2. 学会画力的示意图,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2. 重点: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力的示意图模型。

2.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推车等,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牛顿)。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伸、压缩;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加速、减速。

4. 演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5. 学生动手练习:画出给定力的示意图,如拉力、压力等。

6. 讲解力的示意图的应用: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实际问题,如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

7.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并解答。

8. 课堂小结: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七、作业设计(1)拉力:2N,向东(2)压力:5N,向下(3)摩擦力:3N,向北2. 答案:(1)箭头长度为2,箭头方向向东。

(2)箭头长度为5,箭头方向向下。

(3)箭头长度为3,箭头方向向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什么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河流组:阅读图7.41,找出台湾最长的河流,从长度和水能资源、流速、流向等方面分析河流有何特点?台湾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植被组:以阿里山为例,思考台湾植被的特点。

(承转)“云旅游”到了台湾,我们发现台湾和福建一样都有妈祖庙,太神奇啦,有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三、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活动)阅读课本66页,收集史实资料和证据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提示:从文化关系、历史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方面分析。


【课堂练习】
(2021陕西中考28题改编)“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台湾和福建的两所中学开展“云交流”学习活动。

根据台湾同学制作的互动卡,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________洋,地处________带和亚热带。

(2)台湾岛气候湿热,地形以________、平原主。

(3)卡片中A处为________岛。

(4)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请从台湾岛的地
【板书设计】
7.4.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地形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气候
海陆位置
( 岛屿,环海 )
河流
范围
植被。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完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综合考虑考试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丰富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获取、处理、分析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对俄罗斯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国家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俄罗斯的基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俄罗斯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其具体的气候特点。另外,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特征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资源的提供,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提高对俄罗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南方地区》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本章内容涉及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整体情况,增强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本章内容,学生需要进一步掌握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学会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分析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资源、农业、工业、城市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国家地理差异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区发展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难点:分析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理解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地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分析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理解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思考题和练习题。

3.准备好用于小组讨论的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1节《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1节《力》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1节《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检测题,弹簧,磁铁,气球,橡皮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时间2分钟)二.学习目标1: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2:力的三要素3:用示意图表示力4:认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活动一:观察教材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事例中有那些共同的地方?2、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哪几个物体?3.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吗?二.先学后教活动二:自学课本第126页的内容并自己根据现有器材演示,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5分钟)(1) 用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思考问题: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由此得出:力可以(3)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4)学生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由此得出:力可以练一练:如图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中,其中图(a )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图(b )主要表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活动三:阅读课本42页你能说说力的单位及符号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_________。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的内容包括线段的画法、角的画法以及线段和角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画图技巧,对于线段和角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地画出线段和角,以及线段和角的基本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掌握线段的画法,能够准确地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2.掌握角的画法,能够准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3.理解线段和角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和计算。

四. 教学重难点1.线段的画法,特别是对于不同长度线段的画法。

2.角的画法,特别是对于不同度数角的画法。

3.线段和角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掌握线段和角的画法以及基本性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线段的画法、角的画法以及线段和角的基本性质的讲解和示例。

2.准备一些实际的线段和角,以便进行演示和练习。

3.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线段和角的概念,例如:“小明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200米,请你画出这条线段。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画出这条线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讲解线段的画法,包括如何使用尺子和圆规准确地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的线段,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给定一个长度,要求学生互相合作,使用尺子和圆规画出这个长度的线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4.巩固(5分钟)讲解角的画法,包括如何使用尺子和圆规准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同时,展示一些实际的角,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详细教案及板书设计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详细教案及板书设计

板书: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导语:本节课的关键词是:改革开放,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词关键词之一。

民间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其实是是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我们这里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组合词,按照字面解释分为“改革”和“开放”。

“改革”是指改良和变革,是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开放”与“封闭”相对,是指解除封锁,建立同外界的联系,让外面进来,里面出去。

古代有商鞅变法,商鞅通过变法,也就是古代的改革,使秦国从七国中脱颖而出,迅速崛起,为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我们这里说的改革开放指的是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和创新,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强大起来。

思考:现在我们就来思考一下,中国的七八十年代为什么一定要改革开放呢?如果不改革开放,现在的中国,会是怎样的呢?现在中国十几亿的人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一起来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改革?板书:一、为什么要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来反问:不改革不行吗?板书:(一)不改革行吗?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家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国家经济处于缓慢的发展和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极为困难,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板书:1.国内情况:人民生活困难,经济发展处于缓慢和停滞状态这里有几个案例真实的反应了民众的生活状况:城市市民生活:基本上靠工资生活。

然而,从1957年到1976年,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

1957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624元,1976年下降到575元,不进反退,还少了49元。

很多生活消费品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

粮票,更是流行了40年,被称作“第二货币”。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置备整齐不到6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美学》朱立元第七章

《美学》朱立元第七章

第七章(本章计划在第41-44课时完成教学。

其中讲述3课时,讨论和实验1课时)检查作文完成情况。

一、讲述内容(板书)第七章呑吐万汇的心理机能——审美心理交流原理第一节心灵的吐纳机制与心理交流系统1、心灵的吐纳机制2、心理交流系统第二节审美内感外射的心理机制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启示2、审美心理交流系统。

示意图(参看教材第209页):审美心理交流运动的发生、展开,达到高潮与结果。

审美心理交流运动的“三个回合”。

第三节心灵在吐纳中跃进生活意识在审美中的作用:选择作用、感受作用、建构作用、参照作用、外射作用、自组织作用等第四节从经验主体到审美主体1、审美心态的发生与审美主体出现2、审美意识系统的内感外射运动,审美的不同层次。

3、三大审美活动心理交流系统的异同,驳“纯粹美”。

4、审美意识外射与创造性,系统外射的表现。

二、课堂讨论1、你的成长过程有无心理交流系统的运转?举例说明。

2、人类古今文明创造与发展有无心理交流系统的运转?3、心理交流系统在审美中的作用。

三、课堂提问1、为什么人类能从最早使用的石器发展到今天使用多样工具?2、有没有一种文明事物的创造与心理交流系统无关?3、如果失去心理交流运动,人将会怎样,人类将会怎样?四、学生试验1、关在黑屋子里的心理反应。

2、塞起耳朵来什么也听不见的心理反应。

3、将手脚固定不动有何心理反应。

4、自试:能否长时间做到让头脑什么也不想?五、实验总结:人的心理交流系统运动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

研究这一方式,意义重大(让学生自己领悟意义)六、操作让学生通过审美,再进入创作(或制作),体会并写出其间心理交流运动的各个环节。

七、小结与课后要求小结:心理交流运动原理的研究是哲学、美学、心理学和各种人文学科应当研究的根本性问题。

课后要求:完成本段教学要求的操作训练。

预习第八章。

填写满意度表(专制表格,让学生不记名填写),提意见要求,下次上課的要求及改进意见。

参考书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重力是如何产生的、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内容。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心的概念。

3、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己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珍惜自己的思维活动成果。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学难点: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演示用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石块、钩码、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实验引入:(2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

思考:1、小球为什么不会飞走?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原因:有绳子的力在束缚着小球。

2、同样的,月亮在绕地球做类似的运动,为何不会飞走?那肯定在和之间也有一个类似绳子拉力的力在束缚着月亮。

我们称这个叫引力。

3、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拿在手里的粉笔撒手后同样落向地面而不飘在空中说明地球上以及附近的物体也受到地球的。

4、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精心的研究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找到了这样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5、我们把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符号是。

6、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7、力的三要素是:、、。

同样重力是力的一种也有三要素。

知识拓展:假如在地球没有受到重力可能出现哪些情景?二、新知探究:学习目标1:理解重力的概念、影响重力的因素,计算重力的公式自学指导1:学生看书找出重力的概念,表示的字母。

(1分钟)重力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并进行试验,并完成导学练习“活动二”(10分钟)1、在地面上拿起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你有什么感觉?2、探究:重力大小可能与有关?(写出你的猜想)下表是研究重力与关系所做的实验记录:﹙1﹚分组记录实验数据。

上海科技出版社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海科技出版社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摩擦力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上海科技出版社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摩擦力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摩擦力的类型: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可以为我们提供动力,也可以成为我们工作的阻力。

了解摩擦力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摩擦力,减少摩擦力的不利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定义,知道摩擦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通过对摩擦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摩擦力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摩擦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实验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木块、滑轮、绳子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摩擦力的作用,引起学生对摩擦力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摩擦力的定义、类型和影响因素,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作用,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摩擦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如何减小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摩擦力。

六、板书设计1. 摩擦力的定义2. 摩擦力的类型3.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4. 摩擦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答案: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正压力乘以摩擦系数。

阿Q正传教学设计

阿Q正传教学设计

阿Q正传教学设计阿Q正传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课文第七章“革命”部分,生动地描绘了阿Q在革命波及未庄时的心理及行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教学目的:1、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主题思想。

2、欣赏人物形象,初步了解阿Q的性格特点,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喜剧外衣下的悲剧人物及社会内涵。

教学设想:1、加强预习指导,要求通读课文,记下第七章中的可笑之处,并试做练习一第一小题的前半部分。

2、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走近阿Q”、“寻找幽默”、“体会严肃”三个步骤,试图以“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社会内涵。

3、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整篇课文的教学安排三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文学作品寓教于乐。

鲁迅的小说也往往以喜剧外衣包涵悲剧的内核。

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注意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走近阿Q①简介《》的基本情况。

②问题引导:__中,阿Q主要做了什么?在他出场之前,还写到了什么?③播放电影片断,引导回忆作品描绘的画面。

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情节:未庄风传革命;阿Q宣布革命;阿Q幻想革命;地主投机革命。

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把握课文的情节,整体感知阿Q这一人物。

寻找幽默问题引导:①围绕着“革命”这件事,作者写了一些很幽默的情节。

你觉得__中哪些地方可笑、幽默?②这些幽默的地方,有的是“他人”的幽默,有的是我们的主人公阿Q的幽默。

“他人”又分为民众和地主阶级,阿Q的幽默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你所找的幽默属于哪一类?指出自己找出的幽默之处,并说说它属于哪一类。

(“民众的幽默”如:认为辛亥革命是替崇祯皇帝报仇,并把“崇祯”误说成“崇正”;“地主阶级的幽默”如:假洋鬼子和赵秀才相约去尼姑庵革命,顺手拿走了宣德炉……)把“幽默”作为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同时,寻找“幽默”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过程。

也为下一步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深刻内涵打下基础。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勇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勇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勇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的第七章《学会勇敢》,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勇气的含义,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挑战的勇气,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勇敢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勇气的含义,理解勇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挑战时,勇于尝试、克服恐惧的心理素质。

3. 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展现勇敢品质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勇气的内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勇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面对困难、挑战时的勇敢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勇气主题的故事书、图片、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勇气勋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勇气的童话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勇敢行为,讨论勇气在故事中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勇气卡片,让幼儿识别、描述卡片上的勇敢行为。

针对每个勇敢行为,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展现勇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展现勇气的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勇气勋章制作(10分钟)指导幼儿用彩笔和画纸制作勇气勋章,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勇敢品质。

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勇气2. 内容:勇气的定义、勇敢行为示例、勇气勋章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的勇气观察并记录家人、朋友展现勇气的行为。

拍照或画图,描述这些勇敢行为。

答案示例:妈妈在厨房勇敢地灭火。

朋友在游乐场勇敢地尝试新项目。

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教师点评、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探险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勇气。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勇敢行为,共同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勇气的内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勇气。

幼儿园中班科学《多彩的贝壳》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多彩的贝壳》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多彩的贝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的是《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本,章节为第七章《多彩的贝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贝壳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贝壳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贝壳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贝壳标本、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贝壳标本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贝壳的外观特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贝壳的了解。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贝壳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贝壳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贝壳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类贝壳,并讲解分类的依据。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贝壳分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正确分类。

5.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保护措施。

6. 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制作贝壳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贝壳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____ ________ ____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____ ____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贝壳,并写一写贝壳的特征。

答案:略2. 调查家乡的海洋生态环境,提出保护措施,下节课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贝壳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分类贝壳。

同时,学生也认识到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有效的保护措施。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贝壳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海洋博物馆,进一步了解贝壳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地理 七年级下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板书设计

地理 七年级下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面
2.经纬度位置
(二)、自然特征
1.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地形特点—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4.多火山、地震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充分利用本国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2.工业部门齐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重要地位
3.原材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国际市场
4.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构成—大和民族
2.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第七章《乙醇与乙酸》教学设计

第七章《乙醇与乙酸》教学设计

第七章《乙醇与乙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乙醇与乙酸”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是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观念形成的重要载体。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中,“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对有机化合物的要求为:“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

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知道氧化、取代等有机反应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和官能团,能描述乙醇和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应性质实验的现象,能书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能利用这些物质的主要性质进行鉴别,能从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的角度对有关饮食、健康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决定其分类与性质的特征基团,进而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实现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合成新物质。

人教版教材化学必修第二册中,从“人们很早就知道用粮食或水果发酵生产酒和醋”引入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的学习。

接下来,从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乙醇和乙酸,并在此介绍“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等重要概念。

有了官能团的认识,接下来,顺理成章地学习“官能团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了认识典型有机化合物乙烯、乙醇和乙酸的学习基础,归纳总结出“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也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内容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

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17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

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通过本章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碳原子之间不同的成键方式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板书-第7章

板书-第7章

第7章
3
单坡屋顶
悬山屋顶 双坡屋顶 硬山屋顶 出山屋顶
四坡屋顶 7.3.2 坡屋顶的组成
山墙支撑 7.3.3 坡屋顶的承重结构系统 屋架支撑 梁架支撑
7.3.4 坡屋顶屋面构造
冷摊瓦平瓦屋面 木望板平瓦屋面 1.平瓦屋面 钢筋混凝土挂瓦板平瓦 屋面 钢筋混凝土板平瓦屋面
屋面防水材料大小 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 当地降雨量 其它因素
2.屋面常用坡度 7.2 平屋顶构造 7.2.1 平屋顶的排水
无组织排水 1.屋顶排水方式 有组织排水
垫置坡度 2.排水坡度的形成 搁置坡度
自由落水挑檐 3 .檐口构造 檐沟挑檐 包檐
7.2.2 平屋顶的防水 柔性防水屋面
第7章
1
第7章
7.1 概述 7.1.1 屋顶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功能要求 结构要求 建筑艺术要求 7.1.2 屋顶的组成与形式 屋面 承重结构 顶棚 1.屋顶的组成 保温层 隔热层 屋顶的形式 坡屋顶 曲面屋顶
7.1.3 屋顶坡度
第7章
2
保护层 防水层 结合层 找平层 结构层 顶棚层
图 7-7 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
刚性防水屋面
防水层
隔离层
找平层
结构层
图 7-4 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
7.2.3 平屋顶的保温和隔热层
正铺保温屋面 保温层 倒铺保温屋面
实铺隔热层 隔热层 空铺隔热层
隔蒸汽层 7.3 坡屋顶 7.3.1 坡屋顶的形式 1.坡屋顶的形式
2.金属瓦屋面
挑檐式 3 坡屋顶的檐口构造 封檐式
7.3.6 坡屋顶的保温隔热 保温层 通风隔热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板书设计
一、传播效果的基础认知
(一)内涵与层次
1、内涵
2、层次:认知、心理与态度、行为
(二)类型与研究课题
1、类型:英国学者戈尔丁,按照时间和意图分为短期预期效果、短期非预期效果、长期预期效果、长期非预期效果
2、研究课题
(三)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
1、枪弹论:又称“皮下注射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无穷的力量
2、有限效果论:又称“最小效果定律”,认为大众传播只是受众接受信息诸多环节中的一个
3、适度效果论:从宏观与长远的角度考虑,大众传播对于受众具有适度的影响
4、强大效果论:随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的影响重新回归强大。

二、有限效果论
(一)信息流程研究
1、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
(1)两级传播
(2)意见领袖
2、罗杰斯的创新与扩散研究
(1)新事物采纳过程:五个阶段,并界定了信息流和影响流
(2)多级传播模式:信息流是一级的,而影响流是多级的
(二)霍夫兰的劝服传播理论研究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传播主体的可信性
(2)休眠效果
2、传播方法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需要掌握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在什么情况采用的结论)
(2)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中(需要掌握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在什么情况采用的结论)(3)诉诸感性与诉诸理性(需要掌握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在什么情况采用的结论)
(4)恐惧诉求(需要掌握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在什么情况采用的结论)
3、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
飞去来器效果
三、多元效果论
(一)议程设置理论
1、理论形成过程
(1)李普曼:拟态环境
(2)科恩:《报纸与外交政策》,报纸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时却非常成功
(3)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实证研究
2、理论主要观点
(1)知晓模式
(2)显著模式
(3)序列模式
3、对当代传播的启发意义
(1)合理设置议程
(2)有效地营造舆论
(二)培养理论
1、理论形成过程: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理论”体系研究,包括制度分析、内容分析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进而发现了电视在不知不觉地培养受众的现实观。

2、理论主要观点:
(1)电视观众有关社会现实的观念,更接近于电视所表述的符号现实,而并非客观现实;(2)这一倾向,在收看电视时间较多的人中,要比在收看电视时间较少的人中更为明显;(3)电视反映了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3、对当代传播的启发意义
(1)负面新闻报道的比重
(2)暴力、犯罪、色情淫秽信息的报道比重
(3)新闻的导向性
(三)知识沟理论
1、理论形成过程: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贫富差距而造成的儿童受教育不平等现象非常普遍,美国当局通过制作儿童喜剧片《芝麻街》来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却事与愿违,《芝麻街》的播放并没有消除这种不平等现象,反而加剧了他们两者之间的知识差距。

2、理论主要观点:当大众媒介信息在一个社会系统中的流通不断增加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3、上限效果假说:个人对于特定知识的追求并非没有止境,在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顿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的到来也早,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尽管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也可能在“上限”赶上前者。

4、对当代传播的启发意义
(1)新媒介的普及
(2)地区开发
(四)沉默的螺旋理论
1、理论形成过程:德国民主大选的“雪崩”现象
2、理论主要观点:
(1)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3、对当代传播的启发意义
(1)突发事件媒体的舆论导向
(2)社会问题中媒体要坚持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价值标准积极地引导受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