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头晕的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头晕的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头晕的疗效观察
刘红龙;张建武;薛李喜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2(000)029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头晕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 Epley 手法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1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经一般治疗后,痊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无痛苦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头晕的首选方法.
【总页数】2页(P3868-3869)
【作者】刘红龙;张建武;薛李喜
【作者单位】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山西运城 043801;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山西运城 043801;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山西运城 0438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茯苓饮加减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 [J], 马晓依; 王月; 肖钰雪
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位后短期残余头晕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姜春燕;刘建仁;赵颖;王璐;舒良;吴菁;孙旭红;潘辉;董幼镕;陈伟
3.复方天麻密环糖肽片联合温针灸干预半规管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
位后残余头晕的研究 [J], 冯静;陈鼎;张贤春
4.灸药结合从痰湿论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头晕临床观察 [J], 郭梅兰;吴凤;郭宗生;胡益利;廖永华
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余头晕研究进展 [J], 姜春燕;吴丽(综述);陈伟;刘建仁(审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23例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23例疗效观察
贾复 涛 宋云晖
【 要 】 目的 摘
王燕
李波
对 2 例 3
观察 手法复 位治疗 良性 阵发 性体 位性眩 晕( PV) 效 。 方法 B P 的疗
BP P V患者分别给予 E l 复位法及 B reu pe y abce复位法治疗 , 观察疗效 。 结果 位治疗均明显好 转。 结论
简单 , 全 。 安
缺血有关。高龄 、 偏头痛 、 高血压 、 高脂血症和脑卒 中可能是 B P P V的独立危险因素_J 2。多数学者认为 , 6
脱 落 的耳 石 在 头位 变 动 或震 动 时导 致 内淋 巴两 侧 前庭 功 能 平 衡 失 调 为 其 主要 发 病 机 制 , 括 “ 腹 包 壶
DO :03 6/ma.s . 7 - 942 0 .1 2 I1 . 0c .i n1 34 0 .090 . 1 7 Js 6 0
2 3例 B P 患 者 经 手 法 复 位 治 疗 后 有 l PV 5例 (52 %) 6. 2 明显 好 转 ( 晕缓 解 , 站立 行 走 , 目难 . 眩 能 闭
立征阴性 )5 2 . %) , 例( 1 4 好转( 7 眩晕 明显减轻 , 能站
立行 走 , 目难 立 征 阳性 )3例 (30 %) 明显 疗 闭 , 1. 4 无 效 。 1 内 3例 (30% ) 周 1.4 复发 患者 经重 复 手法 复位 治疗 后均 明显好 转 。
抗 眩晕药 物及 改善 循环 的药 物 。 周 内避免 头悬 位 , 1 睡 眠时 以半 卧位为好 , 免剧 烈活 动 。 避
结 果
为 突发性 眩晕 、 恶心 、 吐。病 程 1 , 呕 ~7 给予全 面神 d
经系统查体 , 测双上肢血压 , 行心电图 、 血糖 、 血常规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1 . 3 治疗方法 P C—B P P V患者采用改 良 E p l e y 来自1 . 1 研 究对 象
经 浙 江 省 慈 溪 人 民 医 院耳 鼻 喉科
确诊 ] 的6 4例 B P P V 患 者 为 研 究 对象 , 其中 1 4例 患者 分别 经 神经 内科 ( 1 0例 ) 、 普 内科 ( 4例) 治 疗后 , 效果 不佳 而转 诊 。6 4例 患者 中 , 男 3 4例 , 女3 O例 ,
良性 阵 发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 b e n i g n p a r o x y s ma l p o s i t i o n a l v e r t i g o , B P P V) 俗称 耳石 症 , 是耳 源 性 眩
向地性 旋转 性 眼震 。 1 . 2 检 查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均 首 选 视 频 眼震 电 图 ( v i d e o -n y s t a g mo g r a p h , VNG) 检查 , 进 行 双 眼 扫
法、 S e mo n t 管石解脱法 、 Ha r v e y管 石 解 脱 法 , 最 常 使 用 的是 E p l e y管石 复位 法 。最近 , R a d t k e等[ 1 报 道 应用 改 良 E p l e y方 法 治 疗 B P P V 有更 良好 疗 效 , 近 年来 , 采 用该 方法 治疗 取得 了很 好 的疗效 , 现 分析 报 道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法
P V。病 变半 规 管与 出现 眼 震 的方 向一致 。6 4例 患 者被确 诊 为 良性 阵发 性位 置性 眩晕 ,其 中后 半 规管
良性 阵发性 位 置性 眩晕 ( P C—B P P V) 6 1例 ( 右侧 3 5
例, 左侧 2 6例 ) , 水平 半规 管 良性阵 发性位 置性 眩晕 ( HC—B P P V) 3例 , 2例 出现 向地性 眼震 ( 管结石) , 1 例 出现 背地性 眼震 ( 嵴 顶结 石 ) 。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从半规管排 出的程 序化手法 。耳石颗 粒因患者 头位 的变动 , 受 重力影响而逐渐 向半 规管 总脚 移动 , 最后 患者 坐起 并低 头 , 颗 粒进入前庭 , 眩晕等症状缓解 。手法 复位时要 保持一定 幅度 的转动角度 , 缓慢 或快速 均 可获得 良好 效果 , 重复 治疗 。症 可
下迅 速平卧 , 头向健侧扭转 9 。 ②身 体 向健侧 翻转 , 面部朝 0; 使
本病 有一定的 自限性 , 但一般要经过数 周或数 月症状 才能
缓解 。本 研究治疗组病 例在治疗 1周 内 ( 于 自限 时间 ) 低 的有 效率 达 9 % , 明其效果 主要 源 自耳石复位成功而不是病 情 自 0 表
义乌 3 20 206
作 者单 位 : 浙江省义乌市城西中 2 生院耳鼻喉科 g1 ,1
通讯作者 : 包巧瑾 ( ma : uia@ 13 em) E i l j o 6.o lo d
中国耳鼻喉科杂志 2 1 0 2年 3月 第 1 第 2期 2卷
19 0
多医院均 已开展 , 效果 明显 。但鼻 内镜 手术在 鼻眼相关 疾病 且
3 讨 论
BP P V是一种内耳机 械性疾 患 , 是周 围性 眩晕最 常见 的原
因之一 。既往 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 , 常误 诊为椎基 底动 脉供 血不足或 短 暂 性 脑 缺 血发 作 , 而采 取 不 必 要 的 检查 和治 疗 。 BP P V可能与头部外伤 、 耳部手术 、 病毒 性迷路炎 或慢性化 脓性 中耳炎有关 , 尚有部分病 例病 因不 明。内耳的椭 圆囊和球 囊 但 上有囊斑 , 囊斑表 面覆有 一层耳石膜 。该膜 由多层碳 酸钙结 晶 和蛋 白质 凝合而成 , 此处 的碳酸钙结 晶称为耳石 。某 些情 况如 感染 、 外伤 、 变性等可引起耳石脱落 并有可能掉 入半规 管 , 从而

手法复位加眩晕方口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5例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加眩晕方口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5例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加眩晕方口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5例疗效观察目的分析观察对采用手法复位加中药口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探索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使用内外合治方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为提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方法对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5例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加中药口服治疗。

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加中药口服具有药效稳定、无毒副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等特点,对BPPV有确切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标签:手法复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药口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

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

该病具有自限性。

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

1 一般资料25例中,男6例,女19例,年龄65~84岁(平均72.1岁);反复发作性眩晕,眩晕往往在体位变化时诱发,眩晕持续时间一般小于1min,同时要注意除外其它眩晕疾病。

1.1 诊断标准[1] ①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②变位性眼震试验显示BPPV变位检查的眼震特定,且具有短潜伏期(<30s)和疲劳性。

1.2 诊断BPPV的变位试验1.2.1 Dix-Hallpike试验该实验是确定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BPPV常用的方法。

体位性眩晕和规律眼震的出现具有潜伏期和疲劳性。

具体操作步骤(以右侧为例):患者坐于检查床上,检查者位于患者后方或前方,双手把持患者头部,向右转45°,保持该体位不变,迅速改体位为仰卧位,头向后悬垂于床外,与水平面呈30°,头位仍保持45°不变,观察患者有无眩晕和眼震情况。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7

患者 作 为观 察对 象 , 利 用 统 计 软 件对 上 述 观 察 对 象
医诊 断标 准 。男 女 不 限 , 年龄 范 围 : 1 8岁 ~ 6 5岁 ; 能 主动配 合变 位 眼震 试 验且 眼震 为 阳性 者 ; 头 颅 或 内
耳影 像 学 未 见 明 显 异 常 ; 能理 解 D H I评 估 量 表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o f DHI s c a l e s c o r e s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f P<
r e du c t i o n; e ic f a c y e v a l u a t i o n
良性 阵发性 位 置性 眩晕 ( B P P V) 是 中 医脑 病 科 因“ 头晕 ” 主诉 就诊 的急 性病 、 常见 病 、 多发 病 , 患 者 急性 发 作 时 常 因 眩 晕 、 恶心呕 吐、 外 界 晃 动感 等 症 状 痛苦 不 堪 。但 有 部 分 医 务 工 作 者 对 本 病 认 识 不 足, 误诊 为 “ 普 通 眩 晕 症 …‘ 中风” , 虽 经 大 量 治 疗 但 仍 未从 根 本 上 缓 解 患 者 症 状 。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治 疗
适感 , 降 低复 发率 , 总体效 果 满意 , 报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临床 资料
1 . 1 . 1 一般 资 料 选取 2 0 1 5年 4月 至 2 0 1 6年 3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患者会出现突然的旋转性眩晕,常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是目前治疗BPPV的常用方法之一,其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就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的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机制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机制是通过姿势调整和头部特定方向的移动,在内耳中重新定位游离的耳石颗粒,从而恢复前庭系统的正常功能。

手法复位治疗具有快速、简便、有效的特点,是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的机制甲磺酸倍他司汀是一种常用的迷走神经拮抗剂,其机制是通过对迷走神经的作用,调节前庭系统的功能,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在治疗BPPV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1.临床疗效观察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BPPV的总有效率在80%以上,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手法复位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治疗效果。

联合应用还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眩晕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机制研究实验研究表明,手法复位能够使游离的耳石颗粒迅速回到半规管的囊腔内,但在一段时间内仍可能存在前庭系统的功能紊乱。

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作用则可以通过对前庭系统的调节,进一步稳定内耳功能,从而加强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

3.安全性分析四、不同病因BPPV的疗效对比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不同病因BPPV的疗效和预后存在差异。

目前主要见于良性BPPV治疗效果较好,而其他病因引起的BPPV疗效相对较差,如颅内占位性疾病、前庭神经炎等。

在联合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五、临床应用建议1.临床医生在治疗BPPV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和病因,按照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进行手法复位,并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使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手法复位的应用价值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手法复位的应用价值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手法复位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手法复位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2,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与研究组(n=42,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手法复位),对比治疗有效率、症状变化及平衡能力评分。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VSI评分较低,Berg评分较高,P<0.05。

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运用手法复位可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平衡能力,加快病情好转。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药物治疗;手法复位;平衡能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称为耳石症,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该疾病多因翻身、胎头或低头、起床等而引起的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致,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外周性前庭疾病,通常眩晕持续时间在1min内,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特征性眼球震颤等症状,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对其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1]。

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采取药物结合手法复位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甲磺酸倍他司汀可舒张血管平滑肌并改善耳蜗血流量,缓解头晕的症状;中医将该疾病归为“眩晕”范畴,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可通脉疏络、活血化瘀,对脑髓失养所致的眩晕有显著疗效[2]。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手法复位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42,男20例,女22例),年龄36.52±1.32岁(年龄区间22-51岁),病程14.85±0.63d(病程区间1-32d);研究组(n=42,男18例,女24例),年龄36.38±1.24岁(年龄区间23-50岁),病程14.93±0.58d(病程区间1-34d),一般资料P>0.05。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观察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观察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观察其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加深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认识。

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100例BPPV患者资料,从性别、年龄、眼震持续时间、眼震潜伏期及不同类型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受累半规管不同,将其分为后半规管BPPV(PC-BPPV)70例,行Epley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HC-BPPV)组28例,行360度翻转治疗,多管受累者2例,7 d后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BPPV女性多见,50~65岁为高发期,潜伏期为0~8 s;无明显潜伏期者15例,占15.00%;眩晕持续时间小于60 s为82例,占82.00%;持续时间60~180 s为15例,占15.00%;PC-BPPV患者中,治愈60例(85.71%),有效8例(11.43%),无效2例(2.85%);28例HC-BPPV患者中治愈18例,治愈率64.28%,有效4例,有效率28.57%。

结论:BPPV以PC-BPPV受累者多见,PC-BPPV与HC-BPPV相比,其眩晕持续时间长。

应用Epley法和360度翻转手法复位治疗PC-BPPV和HC-BPPV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关键词】眩晕;半规管;耳石症;手法复位[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Methods:Data of 100 patients with BPPV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collected,and thei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from sex,age,duration of nystagmus,latency of nystagmus and different type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involved semicircular canals,7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PC-BPPV group,Epley manual reduction group,HC-BPPV group,28 cases,360 degree reversal therapy.Two patients with multiple vessel involvement were evaluated 7 days later.Results:BPPV was prevalent in women aged 50-65 years,with a latency of 0-8 s;15 cases(15.00%)had no obvious latency;82 cases(82.00%)had vertigo duration less than 60 s;15 cases(15.00%)had a duration of 60-180 s;60 cases(85.71%)were cured,8 cases(11.43%)were effective and 2 cases(2.85%)were ineffective in PC-BPPV patients;18 cases (2.85%)were cured and 18 cases(2.85%)were cured in HC-BPPV patients.The effective rate was 64.28%,4 cases were effective,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28.57%.Conclusion:PC-BPPV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pared with HC-BPPV,PC-BPPV has a longer duration of vertigo.Epley's method and 360-degree reversal manipulative reduction for PC-BPPV and HC-BPPV are simple,safe and effective.[keywords] vertigo;semicircular canal;otolithiasis;manual reduction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疾病之一,在眩晕疾病中占17.0%~52.3%[1-2]。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疗效观察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疗效观察
7 2 4
内蒙古医学杂志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J 2 0 1 4年第 4 6卷第 6期
后半 规 管 良性 阵发 性 位 置性 眩 晕 复位 疗 效观 察
刘 彩云 , 赵 俊 叶 ( 内 蒙古 自治 区人 民医院 ,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1 0 0 1 0 )
根 据疗 效 评 价标 准 , 治愈 4 2例, 有效 1 4例 , 无 效4 例, 总 有效 率为 9 3 . 3 %。随访 6个 月 ~1 . 5年 , 均未 出现 不 良反应 , 仅 1例复 发 。
3 讨 论
例, 多次 发病 者 3 6例 。左耳 受 累者 2 7例 , 右耳 受 累 者3 3例 。 发病 诱 因 : 无 明显 诱 因者 3 2例 , 起床、 卧 床或转 头 过程诱 发 者 1 7例, 剧 烈运 动诱 发 者 8例 ,
良性 阵发性 位 置性 眩 晕 ( b e n i g n p a r o x y s ma l p o — s i t i o n a l v e r t i g o , B P P V) 又 称耳石 症 , 是一 种常 见 的前 庭 功能 障碍性 周 围性 自限性 疾病 , 约有 2 O %的眩 晕 为 良性 阵发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L 1 J 。 其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为 头位移 动 至某一 特 定 的 位置 时 出现 的短 暂 、 阵发 性 眩晕 , 伴 有眼震 。三 个半 规管 均可 发 生, 但 以后 半规 管B P P V( p o s t e r i o r s e mi c i r c u l a r c a n a l b e n i g n p a r o x y s — ea r l p o s i t i o n a l v e r t i g o , P C—B P P V) 的 发 病 率 为 最 高【 2 J 。经 临床 研 究发 现 , 手 法 复 位 治 疗 后半 规管 良

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探讨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52例,采用单纯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52例患者,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采用临床眩晕药物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得知,对照组52例患者中治愈27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5%;而治疗组52例患者中治愈28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5%。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可见,采用单纯手法复位治疗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和手法复位配合临床眩晕药物治疗对比,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法复位可以作为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无明显眼震良性阵法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性眩晕疾病,往往因特定头位置改变,从而导致的阵发性短暂性眩晕,往往成自限性、发作性、发作时间短为临床特点[1]。

对患者本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

加上临床某些医生对BPPV疾病的认识不足,或医院检查设备不完善,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

而且患者对本身的症状不是很清楚,往往盲目采用药物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反而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因此,基于以上情况,通过该研究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采用手法复位来治疗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手法复位在治疗无明显眼震的BPPV方面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2],同时进行Dix-Hallpike位置诱发试验,具体是患者在垂直半规管检查位置时,即头位从坐位转为仰卧悬头位时,主诉有明显的位置性眩晕感,但无明显眼震症状。

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

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

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

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

其发病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

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1]。

为了分析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5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的对象是来该院接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100例,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在10~80岁不等,病程从1d~1个月不等。

1.2方法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21例、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26例、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38例以及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15例。

1.2.1EPLEY耳石复位法该项治疗是根据管结石症理论发展起来的。

以右侧为例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取坐位,头向右侧转45°,保持该头位使患者躺下头部呈悬垂位30°角,之后患者经过中度头伸展,头缓慢向左侧旋转45°角,然后患者向左侧卧位同时头部继续向左侧旋转45°角,保持该体位1~3min,最后缓慢回到坐位同时头部前倾30°角。

1.2.2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根据半规管耳石症学说和水平半规管与前庭之间的解剖关系,将头部转动范围为3个连续的90°角翻滚,增加一个90°角转头可能更加有利于耳石自水平半规管复位至椭圆囊,并且临床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

1.2.3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判断出病变侧别后(以右侧后半规管BPPV为例),患者坐于检查台头向健侧转45°角,患者迅速向患侧躺下(与受累后半规管平面平行),头悬位20°角,此时头转到后半规管平面并保持2~3min,然后患者快速移动到坐位,并倒向对侧卧位,保持头偏向健侧45°角不变(鼻45°角向地),治疗师维持患者头颈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一般情况下病人会在此出现眼震和眩晕。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d,连用2d,总剂量60mg/kg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隔2~3d后再服用1个疗程。

相关研究表明132,病程中伴血痰、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的血吸虫患者占总数的50%~70%左右。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一2020年5月瑞昌市血吸虫病防治站呼吸内科患者60例,均接受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检查、毗唾酮治疗,结果表明,60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血吸虫环卵沉淀试验均为阳性,找到血吸虫卵44例,说明大便虫卵检查是主要检查方法,环卵沉淀试验具有95%上的,同时还极少有,具有操作较为便的叫本研究表明,X线胸片检查状53例,片状影4例,状3例,伴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

半年后复查X线病吸60例,明治疗血吸病疗,时具有的用。

的为病时治疗后处于渗出性嗜酸性细胞浸润阶段冋。

因此,要想对患者预后进行,关是要治疗叫上,血吸虫病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血吸虫卵,X线胸片检查主要为状,采用治疗°参考文献[1]阴绯,张剑钢,梁潇浪,等.急性血吸虫病伴肺部异位损害2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7,29(4):534-535.[2]查丽黄,余再新.血吸虫病相关肺动脉高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7,37(5):395-397.[3]胥懿容我国应对重大疫情的历史回顾与行为分一以新中国初期血吸虫病防治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7)24-27.[4]尤晓伟,曹国群,朱宏儒,等.IHA和ELISA试剂盒在血吸虫病临床检验中特异性的评价[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2,10(1):24-27.[5]金宇,朱毅,齐栩,等.肺血吸虫病1例并文献复习[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12):1660-1662.[6]柯庆华,周世琼,苏小岩,等.肺血吸虫病误诊肺癌1例[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1854-1855.(收稿日期:2021-03-11)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丁国胜董科(德兴市人民医院,江西德兴334200)【摘要】目的探讨耳石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法 复 位 治疗 良性 阵发 性 位 置性 眩晕 的 临床 疗 效及 影 响 ,特 选取 2 0 0 例 本病 患者 临床资料 进行分 析 。 现将实 验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随机 选 取 2 0 1 2年 3月 至 2 0 1 4年 1月 就 诊 于 我 院 耳 鼻 喉 科 良性 阵发 性 位 置性 眩晕 患 者 2 0 0例 。所 有 患者 均 符 合 2 0 0 6年 中华 医学 会 耳 鼻喉科 学 分 会指 定 的 《良性 阵发 性 位 置 性 眩 晕 的诊 断依 据 和 疗 效评 估 方 案 》 以及 《 眩晕 诊 疗 专 家共 识 》I 2 , 3 1 中 的诊 断标 准 。行 D i x — H a l l p i k e 检 查 以及其 他 神 经系统 常规体 格检查 进行 确诊 。排除严 重心 、肝 、肾功 能 严 重损 伤患 者 ; 排 除精 神 障碍及 意识 模 糊患 者 ; 排 除 头 部 外 伤 、感 染 患 者 ; 排 除各 类 耳 部疾 病 、高血 压 、糖 尿 病 等 继发 性 良性阵发 性位 置性 眩晕患 者 。随机分 为 A、B、c、D 四组 ,各 5 O 例 。A组 中男 2 1 例 ,女 3 9 例 ; 年龄4 7~ 6 1 岁 ,平均 年 龄 ( 5 4 . 3±7 . 2)岁 。B组 中男 2 0例 ,女 3 0例 ; 年龄 4 6~6 2岁 , 平均年 龄 ( 5 5 . 3±9 . 1 ) 岁。c组 中男 2 2 例, 女2 8 例; 年龄 4 7— 6 0 岁 ,平 均 年 龄 ( 5 3 。 5 ± 6 . 5 )岁 。D 组 中男 2 0 例, 女3 0 例; 年龄4 7~5 9岁 , 平均年 龄( 5 3 . 2±6 . 2) 岁 。四组患 者临床 资料无 显著差 异具 有可 比性 。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发布时间:2022-12-30T01:46:52.60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27期作者:刘杰[导读] 目的: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刘杰四川省阆中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阆中63740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

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患者(n=66)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参考组,本组采取常规干预,另一组为实验组,本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取手法复位治疗,各组均为33例。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参考组更高(P<0.05)。

实验组VSI评分相比参考组更低(P<0.05),BBS评分相比参考组更高(P<0.05)。

结论: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眩晕及平衡能力。

【关键词】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治疗有效率;VSI评分;BBS评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为临床多见外周性前庭疾病,患者在体位改变后可产生眩晕、眼震等症状,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且多在老年人群产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为此,需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平衡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为此,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

研究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半规管)(n=66)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参考组,本组采取常规干预,另一组为实验组,本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取手法复位治疗,各组均为33例。

其中参考组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64-83岁,均值(73.23±3.46)岁。

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63-82岁,均值(73.45±3.57)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2例,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这些患者,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可达到92.2%,对照组中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4.5%;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复发人数为2例,对照组中患者复发人数为12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

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中应用手法复位方法可得到理想临床效果,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且复发率比较低,应当广泛应用。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05-0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现代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周围前庭疾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源于内耳眩晕,该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患者头部运动至某特定位置时导致出现短暂眩晕,并且并发眼震及自主神经症状,在每个年龄段均可能会发生,而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相对更高,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均会产生严重影响,因而选择有效方法治疗该疾病也就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2例,分别以常规药物方法与联合手法复位方法进行治疗,特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对象均属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2例,对这些患者分别选择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

在对照组中共纳入患者总人数为51例,该组中男性患者总人数与女性患者分别为27例与24例,这些患者年龄大小区间均处于14~68岁,其年龄大小平均值为58.6±2.6岁;在观察组中所收入患者总数量为51例,其中男性为26例,女性患者为25例,该组患者年龄区间值值为15~70岁,其年龄平均大小为60.5±2.5岁。

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74• 临床研究 •目眩与头晕常并相存在,总称为眩晕,由于易反复发作,且发作起来可使人感觉天旋地转、眼前昏暗发黑,甚至出现出汗、恶心、呕吐、晕倒等症状,所以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称耳石症,为内耳半规管疾病,发病由体位改变有关,病程不等,少则数天,多则数周,很多患者可在数月或数年内复发。

手法复位是临床上治疗BVVP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于多数患者有不错的疗效,但对一些患者来说眩晕症状不易缓解或容易复发。

研究表明,老年人、合并多管受累、梅尼埃病、嵴顶结石等因素会一些手法复位的疗效,一次手法复位往往效果欠佳甚至无效,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1-2]。

本研究对BPPV患者进行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BPPV患者,均经Dix-Hallpike试验证实为后半规管BPPV,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颅内肿瘤、严重传导阻滞、精神疾病、孕妇及哺乳者。

其中男59例,女性61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47.37±7.48)岁,病程5个月~9.5年,平均病程(3.29±1.44)年。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治疗:采用Epley手法复位,患者由坐位将头缓慢向后仰至30°,同时向患侧转45°,之后再向健侧转45°,然后坐起,将头部向前倾20°,在保持不同的体位时,在不存在眩晕和眼震后继续保持1 min左右。

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药物治疗:静脉滴注利多卡因100 mg,控制滴速,时间不超过2 h,1次/天。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标准[3]:①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2个月内无复发,生活与工作得到大大改善;②显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偶有不适,随访12个月内无复发,不影响生活与工作;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时有复发,影响生活与工作;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观察

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观察

患者就诊顺序 编号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 每组 8 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止晕 , 镇 静及 改善脑循 环等对症疗 法。试验组患者采 用手法复位 。比较两组 患者临床疗效 情况 。结果 试验组 , 治愈 6 8例 ( 8 2 . 9 3 %) , 好转 9例( 1 0 . 9 8 %) , 无效 5 例( 6 . 1 0 %) , 总有 效7 7例( 9 3 . 9 0 %) ; 对照组 , 治愈 5 3 例( 6 4 . 6 3 %) , 好转 1 2例( 1 4 . 6 3 %) , 无效 1 7例 ( 2 0 . 7 3 %) , 总有 效 6 5例 ( 7 9 . 2 7 %) 。与对照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该 院收治 的 1 6 4例 B P P V患者为研 究对象 , 按 患者就诊 顺序 编号 , 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 每组 8 2例。1 6 4例患 者均符合
现眼震 , 则代表哪测存在病变 。该研究 中, 1 4例B 6 P P V患者中 ,
HC — B P P  ̄1 8例 ; P C — B P P  ̄1 4 6例 。
良性发作 性位置性 眩晕 ( B P P V) , 俗称 耳石症 【 l j 。B P P V的 主 要 临床表现 : 患 者头位改 变时 , 出现 的短暂性 眩晕 ( 仅持续 数秒 钟至一分钟 ) 。 多数患者在躺下 , 坐起 , 后仰 , 前倾时 出现眩晕 。 可 通过体位试验诱发 眼震及眩晕 。 临床上 。 B P P V常被误诊 。 且药物 治疗 B P P V的疗 效往 往不佳。 及 时诊 断 , 并采用手法复位 , 可有效
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异常; ②无慢性中耳炎; ③无严重心脏病; ④无梅尼埃病 ; ⑤无严

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疗效分析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良性阵法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 )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性眩晕疾病,往往因特定头位置改变,从而导致的阵发性短暂性眩晕,往往成自限性、发作性、发作时间短为临床特点[1]。

对患者本人而言,是难以忍受的,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

加上临床某些医生对BPPV 疾病的认识不足,或医院检查设备不完善,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

而且患者对本身的症状不是很清楚,往往盲目采用药物治疗,但是效果不理想,反而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

因此,基于以上情况,通过该研究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采用手法复位来治疗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手法复位在治疗无明显眼震的BPPV 方面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制定的无明显眼震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2],同时进行Dix-Hallpike 位置诱发试验,具体是患者在垂直半规管检查位置时,即头位从坐位转为仰卧悬头位时,主诉有明显的位置性眩晕感,但无明显眼震症状。

另外,进行翻转试验(Roll test )用来排除外半规管BPPV 等。

在104例患者中,有80例患者在转头或起床时突发眩晕或头晕感,24例患者是在运动中出现眩晕或头晕情况的;75例患者临床主诉为身体不平衡,看东西有旋转感,29例患者临床主诉为头晕感的不典型眩晕情况。

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5s~2min ,而后自然消失,大部分患者持续时间在20~30s 左右,而且当头部旋转至某一特定位置后,又会出现类似情况,重复之后症状反复出现。

12例患者发病之前有单耳或双耳耳鸣病史,5例患者有头部外伤史,4例患者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的情况。

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

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

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疗效观察目的分析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疗效。

方法选取来该院接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诊断的病情不同分别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以及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

随访1年。

结果病情不同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后均有所恢复,在复查时有些患者也出现了复发的现象,且年龄大的患者出现复发的几率要高。

结论对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恢复,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见效快,方法易操作,在短期内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低,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标签: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疗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

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

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

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2%)。

其发病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

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1]。

为了分析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5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的对象是来该院接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100例,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在10~80岁不等,病程从1 d~1个月不等。

1.2 方法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21例、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26例、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38例以及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1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o
is positive and valuble to extend in clinical.
【Key words】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Manual reduction;Clinical effect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同性 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 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可见 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最常累及的半规管为后半规管(占80%~ 90%),其次为外半规管(占10%),最少受累的是上半规管(占 2%)。其发病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 原发性多见。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 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i1I。为了分析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 性眩晕的患者经过手法复位治疗后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该院
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of tional
FANJ/an
Department of Within Three 610200,China
Manual
Reduction for Benign Posi-
Paroxysmal Vertigo
Subjects,the
r ant-Da
采用EPLEY耳石复位法2l例、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 26例、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38例以及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 Brant—Daroff习服治疗15例。
1.2.1 EP
roff习服治疗该项治
疗要求患者反复运动到激发体位,每天数次。患者首先坐位,然 后快速进入引起眩晕的体位.眩晕程度直接与患者运动到激发
ngieroF&anihC21.0N—3102—
Medical
Treatment口圈 ●I—■■譬幽
表3不同病程患者复发时间对比(rt)
由上述i表可以看出,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时,采 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的几率,减少复发的几率,有 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从上表上可以看出,利用手法复位治
万方数据
China&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
6 5
LEY耳石复位法该项治疗是根据管结石症理论发展
64
万方数据
中外医疗China&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临床医学
体位的速度有关。患者在眩晕体位停留至眩晕消失。然后再次坐 起。通常回到坐位还会出现眩晕,但眩晕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降 低。患者在坐位停留30 s,再倒向对侧,停留30 s坐起。患者重复 进行这种动作过程,直到眩晕消失。整个过程每3 h重复1次,直 到患者连续两天无眩晕发作。 2结果 患者经过治疗,在1周后要进行复查,检查患者是否出现复 发的情况,并在此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调查 患者的恢复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方法 EPLEY耳石复位法 Ba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 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
患者恢复情况对比【n(%)】
&,
疗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时.患者的年龄越大.可能发生复
1年后 ff,j}fi愈牢
19(90.48) 24(92.31) 35(92.11)
发的几率大:患者病程II寸IN越长.引发复发的可能性也越大?见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angliu County,Chengdu City,Sichuan Province,Chengdu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for
to
11l徐永强,下龙滨,蒋建新.Gamma钉Ij动力髓(I)Hs)治疗股骨转子周闱 骨折并发症原l大1分析【J1巾华创伤骨折杂志.2009,6(4):462. f2l粱雨田.庸佩福,郭义托,等.90岁以I:非稳定。r#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 人1:股骨头置换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8,20(1 1):654. 【31朱锦宁,朱庆生.韩一,卜.等.老年不稳定型转子问骨折的内阎定选择及 术后并发症原冈分析….巾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7(6):505—507. 141张健,周爱国,欧云牛,等.保留股骨距的骨水泥犁双动半髋人r关节置 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J】.激光杂志,2008,27(3):94. 【5】易善钧,潘有春,李廷林,等.特制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 定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2(22):1652—1653. (收稿日期:2013-03—09)
密压配为依赖。同股骨颈骨折比较,不稳定型转子问骨折的位置 较低,且会伴随有小转子骨折等显著的临床症状,所以,股骨矩 的承托力也会较弱。对长柄假体进行合理选择能够保证假体柄 与髓腔的接触面积以及介面长度得以增加,尽量分散应力。降低 了假体柄松动下沉的发生率”I。 该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及格率 达到了95.4%,手术操作时间(48.92±13.26)ruin,术后住院时间为 (7.03±1.16)d,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地临床优越性,值得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起来的。以右侧为例具体步骤如下:患者取坐位,头向右侧转 45。.保持该头位使患者躺下头部呈悬垂位30。角,之后患者经过 中度头伸展.头缓慢向左侧旋转45。角,然后患者向左侧卧位同 时头部继续向左侧旋转45。角,保持该体位1~3 min,最后缓慢回 到坐位同时头部前倾300角。
1.2.2 Ba
rbeCue翻滚耳石复位法根据半规管耳石症学说和水
1.2方法
1.2.3后半规管Semont摆动法判断出病变侧别后(以右侧后 半规管BPPV为例),患者坐于检查台头向健侧转45。角,患者迅 速向患侧躺下(与受累后半规管平面平行),头悬位20。角,此时 头转到后半规管平面并保持2~3 min,然后患者快速移动到坐位, 并倒向对侧卧位,保持头偏向健侧45。角不变(鼻45。角向地),治 疗师维持患者头颈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一般情况下病人会在 此m现眼震和眩晕。患者在该体位停留1 rain后然后缓慢回到坐 位FI。 1.2.4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8
黼解㈣㈣㈣㈣圳
13(86.67) 91(91.00)
表2不同年龄段患者复发情况对比(,。)
[参考文献】
【l】胡俊,邹文,童晓欣,等.管石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fJl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7):21—22. 【2】王锡温,张庆泉,王强.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华 耳科学杂志.2010,8(4):77—78. 【31宋海涛,高波,彭好,等.16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管石复位治
neuver,barbecue roll otolith reset method,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semont swing manipulation and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ridge top calculus disease Brant—Daroff acclimatization treatment.Follow—up their clinical effect.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some patients were relapsed.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nual reduction for 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
疗疗效观细.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A(4):43—46.
注:前3组与6l~80岁组比较,P<0.05: (收稿日期:2013-02—26)
(上接第63页) 2.3手术后内科并发症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有ll例出现肺部感染、泌尿感染、脑 血管意外、褥疮等内科并发症。占总人数25.6%:治疗组患者在手 术后有2例}}j现肺部感染、泌尿感染等内科并发症,占总人数4.7%。 两组手术后内科并发症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 3讨论 老年髋部骨折后1年患者死广率可以高达20%左右,高龄 患者的股骨转子问骨折的发病部位主要为髋部,且全身状况不 是十分理想,绝大多数患者兼并有多系统的内科常见疾病。测 此,对其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该使创伤尽量减小、使负重功 能得以迅速恢复、并对能够在短时间内离床活动给予保证、预防 并发症。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而言.合并有严重的骨 质疏松症状者比较常见,且多数患者属于不稳定型骨折.1大1此临 床对其进行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14I、,由于该类患者ff{现股骨头缺 血性坏死和骨折不愈合的几率较低。目前多倾向于采用内同定 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目前普遍应用DHS和DCS 2种材料对 其进行内固定治疗。但针对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者,骨质对内同 定材料的把持能力以及支撑能力显然无法得到满足.义由于骨 折属于不稳定性,因此增加了失效率。对于人工髋关节假体柄的 稳定性而言主要以股骨矩的乘托以及假体柄同骨髓腔之间的紧
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Jul.20 1 1
to
vertigo.Methods
Choosed 1 00 patients of 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 from May.2008
treat
with 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
表2.表3。
3结语 对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有 利于患者的恢复,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且见效快,方法易操作,在 短期内m现复发的可能性较低.是值得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 晕的临床治疗中推广的好方法.
后半规管嵴顶结石症Brant—Daroff习服治疗 总治愈牢 ●的b加凹纵乃 次治∽∽∽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