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2)学案

合集下载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示范教案(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分析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

首先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响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课时分配:2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根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洁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物质微粒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化学反响的实质。

教具准备200 mL容量瓶、烧杯、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温度计、浓氨水、酒精、水、酚酞、黄豆、小米、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分子及其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演示]将蔗糖溶于水。

[提问]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答复]水变甜了,说明蔗糖并没有消失。

分子及其特点[分析]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

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

[图片展示]分子的图片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象显微镜下C60分子的图象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析]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假设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

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2.分子的特点:〔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实验]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认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⑵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了解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或直观教具展示),了解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现象了解分子的本质,使学生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分子的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获得对分子的感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逐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教学准备]1.品红扩散实验2.氨分子扩散实验3.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实验4.压缩等体积的空气和水[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一、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但有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同等条件下,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大,液体分子间的间隔次之,固体分子间的间隔最小。

[练习设计]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分子之间有间隔D 、分子是可分的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经过花园会闻到花香;(2)、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100ML ;。

3、 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色气体。

当抽走玻璃片后,观察4、 “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滴水里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材料二:大多数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共2课时)教学设计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为什么湿衣服能晾干?香水为什么会扩散?铁为什么会生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3.导入新课: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这些现象都与微观粒子——分子和原子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作用”。
(二)讲授新知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教师用PPT或板书形式,讲解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强调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
2.完成课后练习册题目时,要求书写工整,解答过程简洁明了,注重细节。
3.实验方案需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行性,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4.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和思考价值,与同学交流时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时,做好笔记,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分子和原子在物质组成中的作用是什么?
-举例说明分子和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哪些?
2.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3.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稳定电中性实体。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分子和原子的性质: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如体积小、质量小、运动速度快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介绍分子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离子键、共价键等,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分子和原子知识,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燃烧、腐蚀、溶解等,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分子和原子在这些现象中的作用和表现。

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案

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案

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二课时分子与原子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分子的一些特点,那么到底什么是分子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子的知识。

推进新课[展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对比两种变化,并归纳相关内容。

水蒸发水通电分解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没有改变发生改变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发生变化[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2)H2O分解生成H2和O2,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H2O的化学性质当然就不能保持。

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

除了化学性质外,还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纯净物组成的,而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氮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

可见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

由此可以得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展示]播放通电分解水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

[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析]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子和汞原子也没有发生变化。

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三、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课堂练习]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二氧化碳分子B.氧分子C.碳原子D.氧原子答案:A[课堂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少,主要学习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原子与物质间的关系。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名师教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对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探究,使学生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变化,并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微粒观。

【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 分子和原子的第二课时。

该节课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分子、原子的概念及分子的构成。

首先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的概念,并从中指出分子的构成以及得出原子的概念。

该节课使我们对宏观世界的认识延伸到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研究微观世界的基础,对后面学习原子和离子打下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该节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微观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究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分子的构成。

虽然学生已经了解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也能利用微观粒子去解释一些宏观世界的现象,但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学生的抽象思维属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刚接触到看不到、摸不着的微观世界时从心理上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对于分子、原子的概念、分子构成的理解上还是模糊不清、理解不能够到位;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构建微观粒子模型和微观粒子的规范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宏观实验使学生知道分子的概念。

2.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flash动画、投影图片、拖动原子模型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原子的概念以及了解分子的构成。

3.通过分析、讨论、类比、推理、模型等方法,培养学生将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相结合的方法。

4.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艰难曲折的,并体会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1.分子、原子的概念;2.分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分子的概念。

【课前准备】1.课前作业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登录“优教-同步学习网”,浏览“名师预习”)。

2.实验准备①药品:碘、水、新鲜的馒头片。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错误。故选C
例4.下列各斟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
混合物的是( B )
A
B
C
D
【解析】有多种分子。A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B中含有
三种分子,是混合物;C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D中含有一
种分子,是纯净物。
例5.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D )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分子和硫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氧分子和硫原子构成 C.二氧化硫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原子构成分子,只有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解析】二氧化硫中含有氧原子和硫原子,AB都错误; 微
观粒子都在不停的运动,C正确.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
质,如金属汞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一般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同步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物 质 构 成 的 奥 秘
课题1 分 子 和 原 子
第二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学习目标:
1.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2.能说出分子、原子的定义和他们之间的区 别和联系。
3.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反应实 质。
温故知新
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例2.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 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 C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解析】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 溶液变蓝,说明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 相同,与分子的质量、体积、运动速度无关.故选C
构成

分子和原子说课

分子和原子说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一)分析教材 《分子和原子》分两节学习,本节课是第一课 时。是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 一课,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具有重要 的作用,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 的奥秘”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从水的蒸发和品红的扩散实验引入,联系 生活使学生建立物质是由分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 然后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探究得出分子的特点。 最后,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分析帮助 学生理解分子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的存在 二、特点: (一)体积小、质量小 (二)永不停息地运动 (三)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五、教学反思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⑴、数据:一个水分子质量是3×10-26Kg,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环节二 自主活动、探究新知
2、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实验探究:
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讨论交流:
品红在水中的扩散说明分 子有什么特点呢?
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2、分Hale Waihona Puke 总在不停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分子、原子构成物质观念, 初步形成概念。 难点:认识微观粒子运动的表象,初 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差别。
三、教学策略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 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讨论 及总结。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分子 运动和分子破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分子 的基本性质和概念。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主要采 取情境激学、 联想推理、实验与多媒体 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的一些现象。

4.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及区别。

2.利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难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及区别。

2.利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物质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的特点:(1)分子和原子的____和____都很小;(2)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3)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

4.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5.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P49-51页,合作完成P49页【实验3-2】和P50页活动与探究中相应合作交流1.这两个实验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1)分子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都很小,肉眼根本看不见;(2)分子总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_______越高,分子______越快。

(3)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_,外界_______越高,________越大。

2.试用分子的观点对下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学案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学案
3.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
关于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表示纯净物的是,表示化合物的是,表示单质的是,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是。
2、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3.定义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化学变化时,可分,不可分。
(2)联系:是由构成的。
(3)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②都在不停地
③微粒间都有④同种微粒性质,不同种微粒性质
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1)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烟现象,应怎样操作?
白烟首先产生在瓶(填“A”或”B”),原因是什么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2)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应怎样操作?
反思升华
学案
时间:年月日第(17)份学案
课题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了解其性质,理解其概念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认识物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过程
设计
【课前预习】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构成水和氧气的最小微粒分别是什么?
【课外拓展】:
1、已知一个氨气(NH3)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HCI)分子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一、教学背景和地位:第三单元教材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教材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学习工具,是初中能否学好化学的第一道"分水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为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探究宏观物质变化的奥秘打开一扇窗口;使学生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一个大体轮廓。

二、教学课题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原子的构成又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第二次接触。

本课题主要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离子的形成及介绍相对原子质量。

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X青莲教授。

三、教学设计思路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离子的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合价和化学式打基础,特别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在前面我们学习的有分子、原子,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引出离子,从而引出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离子。

我在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课件、白板、视频动画等。

教学程序上采取老师提问--小组讨论--表达交流--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最后通过测试反馈来完成教学。

处在网络时代的学生大多数很喜欢上网,于是我就投其所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模拟微观变化,帮助学生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和学会离子的符号表示。

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微观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以氯化钠为例,了解离子的形成的过程。

知道里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1、了解化学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建立联系的途径和特点。

2、体验“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过程,初步应用有现象到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渐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达标检测:
1、在化学反应中,构成反应物的分子的 _________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_。 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 和氧分子 B、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 生变化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了气体,它们都是化 学变化 D、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 学性质
3、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 子性质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 结合成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 质都已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电
分裂 水分子 氧原子和氢原子 重新组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裂 原子 原子 成________,________又重新组 分子 合成新的_____。这就是化学反应 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
氧分子
+
氢分子
归纳: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时分 子变了,原子不变。 4、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中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无固定 的组成。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2课时
满族初中 冀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一、教课方案思路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到的细小的粒子,在此以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

我在教课过程中依照新课程标准,联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纳多种教课手段来组织教课。

如演示实验、改良实验、增补分验、设计三维动画等。

我在教课方法上采纳了激趣──怀疑──驱动──反应四步程序教课法。

教课程序:创建问题情形,激趣──提出问题,怀疑──指引研究,驱动──指引剖析。

形成想象──稳固深入,反应沟通。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察看实验,记录现象──剖析现象,透析实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依据想象,形成看法──理解看法,迁徙运用,表达沟通。

二、教课方案课题教课目的《分子和原子》讲课人学校1.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切存在,认识分子、原子的基天性质,理解分子、原子的看法,会用分子、原子的看法来解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能力目标:经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实质间互相联系的剖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想能力;3.感情目标:经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说,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经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行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虑问题的方法。

教课重点教课难点分子、原子看法的成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

成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领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一样。

教课方法教案导学、问题导思、实验研究、动画揭露微观的直观教课相联合。

仪器药品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试管、锥形瓶,分子间隔演示仪等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部分】一、分子的真切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着手实验,在衣服、纸创建情形、激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发兴趣。

察看现象。

精。

【发问】你察看到了什么现象?回答:酒精挥发了。

经过生活中的【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何吗?常有现象,启示思维。

【展现】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引导学生探【发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味,但看不见这类物质。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与原子》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要求:“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题是在宏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微观奥秘的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引导学生运用物质构成的初步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让学生学得主动生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手脑并用亲自参与。

结合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体现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拿着问题去探究,带着问题出课堂”,以问题引导、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手段,创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

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游戏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世界步入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学生已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等宏观知识。

但对物质的微粒性等微观内容没有经验和基础。

一切从起点开始,在学习中应一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微观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渡过宏观与微观大门。

本节课给学生建立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

(二)教学内容分析《分子和原子》这个课题继《课题1 水的组成》引入,是因为对于水,学生只知道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的宏观组成是不够的,还需明白水是由水分子这种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

教学随笔学习内容: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课型新知预展课教学随笔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记住分子、原子的概念和特性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升抽象思维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理解,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学习重点:1、原子概念的形成。

2、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课前热身氨气、水、糖等物质都是由什么微粒构成?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它能不能再分割?假如能分割,那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学生讨论】1、展示: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的微观实质。

问题:这说明了什么?2、展示:氧化汞分解示意图结论:3、总结:原子的基本性质:教学随笔学习过程:4、分子和原子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分子原子概念性质联系区别四、巩固新知,拓展延伸1、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水 B.二氧化碳 C.石墨 D.空气2、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小C.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原子则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则不能再分4、由分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种类B.分子数目C.原子种类D.原子数目5、以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6、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改变,但分子的数目不变B.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C.分子能构成物质,有些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D.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7、用“分子”或“原子”填入以下空格。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粒子,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初中生物、物理课中都接触到分子和原子。

学生能够在宏观角度理解物质的变化及性质,但缺乏对物质的微观认识,对分子、原子究竟是什么样的粒子,缺乏准确的内部表象,头脑中未形成分子、原子的化学概念。

三、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课时2 分子的定义、分子可分为原子课时2 分子的定义、分子可分为原子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模型,初步认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物质由、等微观粒子构成2.微粒(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 1个氢分子的质量约为3.3×1027kg——分子的质量很小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分子间隔变小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本身发生改变【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的一些基本性质,那分子到底是什么呢?【板书】一、分子的定义【播放视频】水蒸发的微观过程。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水分子本身也变了 ——化学变化 再次分析出化学变 化中分子发生改 变。 思考 领会分子的“分与 合” ,认识化学变化 的微观实质 小组讨论:发现各 自观点
△借助计算机辅 助教学, 给予学生 直观的印象。 让学 生 “看见” 分子再 分就不是原来物 质的分子了, 物质 性质也就随之发 生了变化。 突破教 学的又一个难点。 △加深对分子的 认识。 培养学生的 分析归纳能。
【演示】flash 动画模拟《水分解的微观 变化》 。 边演示边讲解
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 理解水的蒸发与 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氢气+ 氧气
第 二 课 时
【模型演示】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 氢气体。 【小结】 分子是保持化学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微粒。 【追问】 化学变化中, 分子是如何改变的 呢? 【再次演示】flash 动画模拟《水分解的 微观变化》 。 2、氧化汞分子分解过程(Flash 动画) 【提问】你有何发现?你能得出哪些结 论? 【小结】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 化中可以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 子重新组合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原子可以结合形成分子,也可以直接 构成物质。 【投影]图 3—10 几种分子的模型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多媒体

实验器材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
环 节 与时间
引入新课 3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第三十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分子和原子(2)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2页,回答问题:
二.学习过程:
1.物质的微粒性:
大多数物质是由构成的,如,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分子由
构成;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直接构成的,如铁是由
构成的,汞是由构成的。

2.原子的定义: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能不能)再分,但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说,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3.讨论:
通过对分子和原子的学习,你认为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
相同特点
区别
联系
三.巩固达标: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保持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3.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的是()
A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B花香四溢
C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 D酒精和水与混合后体积变小
5.下列情况:能说明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B.品红扩散到水中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
四.学后记:
五课时训练:
1.电解水的实验从另一方面又一次证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不可分,所以说: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B.贮存在衣箱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100mL的酒精和10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3.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
中可能表示氧化物
...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