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分析
《献给艾⽶丽的⼀朵玫瑰花》|分析前⾔:《献给艾⽶丽的⼀朵玫瑰花》是20世纪美国著名⼩说家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4⽉发表的短篇⼩说,也是福克纳最具影响⼒的短篇⼩说之⼀。
作者福克纳善于描写美国南部的风⼟⼈情,被看作南⽅⽂学的代表⼈物。
1930年正值美国社会发展与改⾰时期,南⽅旧传统和北⽅现代⽂明碰撞下呈现出众多的社会⽭盾,⼩说以此为背景从多维度揭⽰了特殊环境下的⽗⼥⽭盾、社会等级⽭盾、⼥性反抗与被压迫的⽭盾等⽆法调和的社会问题。
《献给艾⽶丽的⼀朵玫瑰花》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后,⽣活在杰斐逊镇的格⾥尔森家族即艾⽶丽的⽗亲仍然保持着⼀贯的“南⽅做派”,为了维护所谓的等级和尊严,赶⾛了所有喜欢艾⽶丽的男⼦。
导致艾⽶丽在⽗亲去世后,不顾世俗的观念爱上了⼩镇修建铁路的⼯头北⽅佬荷默·伯隆,当她发现荷默⽆意与⾃⼰结婚时,为了留住爱情保、住名声⽤砒霜毒死了⾃⼰的爱⼈。
从此,艾⽶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过着与世隔绝的⽣活,并与荷默的⼫体同床共枕40年。
直到她去世,⼩镇的居民在艾⽶丽的葬礼上才发现这个惊⼈的秘密。
这部⼩说中的艾⽶丽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样,家道中落却依旧恪守着衰微的南⽅贵族传统,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剧⼈物,是南⽅传统思想下的牺牲品。
今天,我将从⼩说的叙事⼿法、主⼈公的形象刻画、⼩说中三次死亡的象征意义及艾⽶丽受到的三次否定来分析这部带给我们震撼的艺术作品。
在⽂章的最后,我会谈谈通过这本⼩说带给我的思考。
1、独具匠⼼的叙事⼿法开篇的叙述便揭⽰了艾⽶丽的死亡,勾起读者的想要探究的欲望,最后⼜以艾⽶丽的葬礼和揭露荷默死亡的真相作为结尾,⽤诡异恐怖的基调把情节推向⾼潮。
①时序交织、倒错的情节法国的叙事学家热奈特说过:“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
”本篇⼩说中的布局⼗分精细,并没有采取传统⼩说结构上的开端、发展、⾼潮、结局的模式,⽽是在⼩说时序中采取跳跃与颠倒的叙述模式,将⼩说分为五个⽆标题部分为⼩说设置悬念。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亲爱的艾米丽,
当你拆开这封信时,你会看到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这是我的心意,用来表达我对你的感情。
无法将这些感觉凝聚成真实的花朵,只能借助文字的力量向你传达。
回想起我们初次相遇的时刻,你的美丽和温柔就像是一朵绽放的花朵,吸引了我所有的注意力。
从那一刻起,我被你深深吸引,无法自拔。
你不仅外表出众,更是内心美丽善良的人。
和你在一起的时光如同花朵般美好,每一天都是灿烂的阳光。
你的微笑是我生活的动力,你的声音是我温暖的依靠。
每当我看到你的笑容,我的内心都会荡漾起一片海洋。
你的关怀和体贴让我感到幸福满溢,就像花儿在清晨的露珠中沐浴一样。
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你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女性。
你总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从不退缩。
你的坚韧和坚持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每当我面临困难时,我会想起你,你的勇气和毅力让我相信自己也能克服困难,迎接生活的挑战。
我希望能陪伴你走完人生的每一段旅程,和你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我愿意为你付出一切,成为你的避风港和舒适的港湾。
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我都会在你身边,给你无尽的安慰和支持。
我深深地爱着你,这份爱早已在我心中扎根并茁壮成长。
希望这朵玫瑰能代表我的爱意,带给你幸福和温暖。
愿这篇信能带给你快乐和温馨,愿你每天都能如花儿般绽放,散发出美丽和魅力。
望你收到这封信时能感受到我深深的爱意。
爱你的,
XXX。
A Rose For Emily(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
试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时间艺术与死亡主题摘要美国杰出的现代小说大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运用了时序颠倒与循环叙事的独特艺术手法,从而展示了现代主义小说中关于时间艺术的理解和运用。
而福克纳更是将自己的时间观贯彻到了整篇小说的创作中,并在死亡主题这一特殊形式的的叙述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关键词《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时间死亡威廉·福克纳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述了一位没落的南方贵族小姐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然后陪伴其尸身并在古屋中隐居四十之久的具有哥特式神秘、恐怖意味的故事。
南方淑女爱米丽小姐是旧贵族的象征,对于她的纪念是作为南方作家的福克纳对于逝去的旧南方的无限缅怀之情。
但另一方面,爱米丽的最终死亡也喻示了一座纪念碑的倒下,表明了作者对于最终湮没的南方社会既眷念热爱又批判其沉沦罪恶的矛盾心态。
时间,在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中往往呈线性发展,“故事和情节小说遵循着时间的线形关系、事件的连锁关系体现为一种因果关系和时间上的线性顺序,任何外部事件都依赖于这样一种时间的线性关系”。
①在《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这篇小说文本当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它的最大艺术特色就是时序的颠倒与循环叙事。
小说以爱米丽之死为叙述的起点,站在杰斐逊镇居民的视角上进行叙事,作者以倒叙的手法描述了爱米丽生前的几个主要事件。
在颠倒的时间顺序中,首先叙述的是爱米丽拒绝纳税事件,然后是富有神秘气息的尸臭事件,接着作者却把时间往过去推进,则出现了父亲之死,再接下来的与北方工头荷默恋爱及他与爱米丽发生冲突后爱米丽去购买砒霜,紧接下来荷默的消失与爱米丽小姐长达四十年的隐居生活之谜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终于被揭开。
古屋中楼上的房间中竟然躺着死去了四十年的荷默,“那尸身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势,但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煎熬的永恒的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
”②更让人心惊的是尸身旁边的枕头上遗留了爱米丽小姐的“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节选)威廉福克纳等到我们再见到爱米丽小姐时,她已经发胖了,头发也已灰白了。
以后数年中,头发越变越灰,变得象胡椒盐似的铁灰色,颜色就不再变了。
直到她七十四岁去世之日为止,还是保持着那旺盛的铁灰色,象是一个活跃的男子的头发。
打那时起,她的前门就一直关闭着,除了她四十左右的那段约有六七年的时间之外。
在那段时期,她开授瓷器彩绘课。
在楼下的一间房里,她临时布置了一个画室,沙多里斯上校的同时代人全都把女儿、孙女儿送到她那里学画,那样的按时按刻,那样的认真精神,简直同礼拜天把她们送到教堂去,还给她们二角伍分钱的硬币准备放在捐献盆子里的情况一模一样。
这时,她的捐税已经被豁免了。
后来,新的一代成了全镇的骨干和精神,学画的学生们也长大成人,渐次离开了,她们没有让她们自己的女孩子带着颜色盒、令人生厌的画笔和从妇女杂志上剪下来的画片到爱米丽小姐那里去学画。
最后一个学生离开后,前门关上了,而且永远关上了。
全镇实行免费邮递制度之后,只有爱米丽小姐一个拒绝在她门口钉上金属门牌号,附设一个邮件箱。
她怎样也不理睬他们。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我们眼看着那黑人的头发变白了,背也驼了,还照旧提着购货篮进进出出。
每年十二月我们都寄给她一张纳税通知单,但一星期后又由邮局退还了,无人收信。
不时我们在楼底下的一个窗口—-她显然是把楼上封闭起来了一见到她的身影,象神龛中的一个偶像的雕塑躯干,,我们说不上她是不是在看着我们。
她就这样度过了一代又一代--高贵,宁静,无法逃避,无法接近,怪僻乖张。
她就这样与世长辞了。
在一栋尘埃遍地、鬼影憧憧的屋子里得了病,侍候她的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黑人。
我们甚至连她病了也不知道;也早已不想从黑人那里去打听什么消息。
他跟谁也不说话,恐怕对她也是如此,他的嗓子似乎由于长久不用变得嘶哑了。
她死在楼下一间屋子里,笨重的胡桃木床上还挂着床帷,她那长满铁灰头发的头枕着的枕头由于用了多年而又不见阳光,已经黄得发霉了。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这是世界短篇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绚丽无比。
艾米丽·格里尔生小姐直到三十岁还未出嫁,因为他的父亲,赶走了所有前来求婚的青年人。
父亲死后,留给她的全部财产也只有那座房子。
艾米丽不愿相信父亲真的死了,她好想拖住他,这个剥夺了她一切的男人。
在父亲死后的同一年夏天,行政当局要铺设人行道,建筑公司的工头是个北方佬,叫荷默·伯隆,他个子高大,皮肤黝黑,精明强干,声音宏亮,很快,他就成了全镇的名人。
不久,人们就能看到他和三十出头的艾米丽小姐一齐驾着轻便马车出游了。
可人们都不相信他俩能成,伯隆只是个挣日工资的北方佬,再说他为人豪爽,爱同男人们喝酒,现在只是想玩玩,还无意成家。
于是,妇女们迫使浸礼会的牧师去拜访艾米丽,想劝阻她与伯隆交往,艾米丽不听。
牧师夫人又写信通知艾米丽在亚拉巴马州的亲属,得到的讯息更惊人,俩人就要结婚了果然,艾米丽去了手饰店,订了一套银质男人盥洗用具,每件上面都刻着伯隆名字的缩写。
然后她又买了全套的男人衣服和睡衣,艾米丽的两位堂姐妹也从大老远的赶来了。
铺路工程竣工,博隆离开了本城。
一周后,两位堂姐妹也高别了艾米丽。
一天黄昏,有人看见伯隆去而复返,他走进了艾米丽的那所房子,那是人们最后一次看到荷默·伯隆。
艾米丽小姐直到七十四岁去逝仍终身未嫁。
伯隆走后,她就不怎么出门了,也不与外人接触,只是在她四十岁左右有那么六,七年时光,她在自家楼下的房子里开授过瓷器彩绘课教教孩子,等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后,她家的大门就永久的关闭了。
她家楼上有个房间,四十年来谁也没有进去过。
安葬完艾米丽小姐后,邻居们撬开了那个房间:屋里被震得灰尘弥漫,房间布置得像新房,玫瑰色窗帘,玫瑰色灯罩都已经败了色。
梳妆台上有一排男人盥洗用具,白银已无光泽,椅子上的杂物中有男人的领带,一套衣服,椅子底下是男人的鞋和袜子。
那男人躺在床上,破烂的睡衣下肉体已经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黏在了一块。
他旁边的枕头上有头压过的痕迹,这时有人从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有股干燥发臭的气味飘散开来,那是一绺艾米丽小姐晚年的铁灰色头发。
A-Rose-for-Emily主题分析
“Of course a Grierson would not think seriously of a Northerner, a day laborer.”
“格里尔生家的人绝对不会真的看中一个北方佬,一 个拿日工资的人。”
“even grief could not cause a real lady to forget noblesse oblige.”
A Rose for Emily represents Faulkner‘s greatest achievements in the writing of short stories. Modernist writing techniques are skillfully used by Faulkner to tell the tragic life of Emily to show the incompatible inner spiritual world of American South in a specific period which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eternal theme of conflicts in human heart. Profoundly reflects southern aristocratic(贵族的 [ə,rɪstə'krætɪk]) decline and decay, and the fr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emerging capitalism(资本主义)and the old forces ,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old and new value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change .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简介
·文艺之窗·185《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简介潍坊科技学院 孟 燕【摘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
1930年4月发表在《论坛》杂志,引起极大反响。
同年的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在其演说中提到了福克纳,称他“把南方从多愁善感的女人的眼泪中解放了出来”。
【关键词】南方没落贵族;北方工业文明一、小说简介文章描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以后的一个南方小镇——杰弗生镇上格里尔森家族的命运。
爱米丽的父亲为了维护所谓的等级和尊严,赶走了所有向爱米丽求爱的男子,剥夺她幸福的权利。
父亲去世后,爱米丽爱上了来小镇修建铁路的工头北方人赫默。
但爱米丽仍然没有摆脱家族尊严的束缚与父亲对她思想的控制。
当她发现赫默无意与她成家时,便用砒霜毒死了他。
从此,爱米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与死尸同床共枕40年,直到她也去世。
小镇居民在艾米丽的葬礼上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福克纳在小说中所描述的美国南方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
首先美国南方还是固执地坚守着强烈的等级观念。
内战的结束标志着南方的辉煌已成为过去,然而,仍有许多人死守着南方传统,拒绝接受现实,为了留住往日的辉煌,他们努力地保卫着南方习俗和“贵族”后裔,而艾米丽就被他们当作是南方“贵族”的象征。
其次,内战后南方没落贵族的守旧心态以及北方工业文明对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冲击,从而揭露了社会变革时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美国内战后,北方新兴的文化逐渐侵入南方,影响着南方的文化传统。
而以艾米丽为首的固守南方传统的一群人却抱着南方的落后传统不放。
然而可笑的是旧传统的化身艾米丽却爱上了一个典型的北方佬荷默。
在他身上一些明显的特质让艾米丽深深的地爱上了他,他洋溢着浓浓的北方文化气息,这与艾米丽身上所象征的南方文化传统是截然不同的,也是艾米丽那一代人所缺乏的,所以荷默毫不费力地吸引住了艾米丽。
实质上,荷默对艾米丽的吸引是落后南方传统被新兴北方文明打败的表现。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爱米丽异化成因
福克纳的南方意识
二、悲剧意识 福克纳的作品所描述的多是发生在南方的悲剧故事。 福克纳总是把聪明、敏感而又富有理想的。人物与20世 纪的社会相碰撞,从而表现他们失去家园的悲惨命运。 他的主题大多与这种碰撞有关。他的小说中人物的结局 几乎都是悲剧性的,这是因为,这些人或者无法摆脱过 去的传统思想和世俗观念,或者受到社会道德和宗教机 构的层层束缚,人们丧失了对自己的存在和自然反应的 机会。
自我异化: 爱米丽的悲剧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社会、他人等客观因素所造成,这 其中还夹杂着复杂的个体心理和自我的选择等主观因素。
爱米丽打破了传统的谦恭、隐忍、温柔、忘我的女性模式。她孤高倨傲、 桀骜不驯、自负执拗、我行我素。她蔑视社会等级和道德观念, 在恋爱和婚姻 上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和自主意识。 她一心一意要嫁给荷默, 然而荷默却是个放荡不羁、不愿负责任的纨绔之 辈。他试图抛弃她。这一次爱米丽对男性中心社会伤害没有默许, 她选择谋杀, 而不是死亡, 她以男性中心社会的残忍和非人道的本质来抗议对她精神和肉体 的残害。 倔强、孤傲的爱米丽骨子里流淌着父亲暴戾、霸道的血液, 她想留住曾经 拥有过的东西……不顾一切地去留住任何东西。“那种想控制他人狂暴而无情 的态度和意志终于战胜了理智, 内外夹击下的爱米丽作出了惨烈决绝的选择, 以自己极端的方式永远地留住了情人, 以这种表面的成全圆了自己的玫瑰梦” (苗群鹰,广州大学学报)。
浅谈《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爱米丽的异化成因
家庭异化: “南方的家庭伦理浸透了清教思想。在南方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的农 业社会里, 家庭无疑是社会的中心。而父亲, 特别是作为庄园主的父亲, 自然是家庭的首脑, 是家庭中无可争辩的主宰者。”(肖明翰. 威 廉·福克纳:骚动的灵魂[M])
“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身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 前面,背对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 影。”父亲的马鞭代表的是一种毁灭性的暴力,剥夺了爱米丽的幸福渴望,打 断了爱米丽的社会化进程。 在上门收税一幕, 人们看到“壁炉前已经失去金色光泽的画架上面放着爱 米丽父亲的炭笔画像”。在爱米丽的人生落幕之际, 她的“停尸架上方悬挂着 她父亲的炭笔画像, 一脸深刻沉思的表情。”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介绍
摘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部小说的代表人物威廉• 福克纳发表的,被誉为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没落的南方贵族小姐------艾米丽在个人与杜会传统与现实相冲突的狭缝中同她的心上人相爱但最终又毒死他并与其尸骨共眠的故事。
本文意在从现代工业文明,南方贵族文化及父权制度,和心理角度分析艾米丽悲剧成因。
关键字:福克纳,艾米丽,悲剧成因。
第一章1.1 作者及作品简介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号称南方文艺复兴的旗手和南方文学的领袖。
他的作品卷迭浩繁,10部长篇小说和几十篇短篇小说为人们谱写了一部现代美国南方的编年史。
福克纳的创作生涯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习作阶段”,作品有《大理石牧神》,《士兵的报酬》,《群蚁》。
第二阶段是鼎盛时期,作品包括《沙多里斯》,《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圣殿》,《押沙龙,押沙龙》。
第三个阶段---“巩固和确认阶段---以《去吧,摩西》,《村子》,《小镇》等为代表。
1.2文献综述《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发表于1930年4月的《论坛》杂志上。
该短篇因其凝练的笔触、精巧的构思,以及极富个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堪称为可与其长篇杰作相媲美的短篇代表作故事以玛丽·路易斯·奈尔逊小姐为原型,讲述了在南方杰弗逊小镇一位贵族老处女因爱生恨,毒杀情人,终身与尸首相伴,过着隐居生活的悲剧故事。
透过福克纳冷峻的描述,读者看到了南方种植园文化形态———父亲权威、女性神话的最触目惊心的体现,看到了“令人们无法安眠,它屈曲了人们的性格,绞扭着人们的心灵的南方的过去”。
(冯亦代: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第77页。
)苗群鹰(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405)认为艾米丽的悲剧是由父亲的马鞭,“纤细而又刚强的一根红线”,和“带刺的玫瑰”三部分造成的。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作品引导人们反思传统道德和伦理观念,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 找新的道德共识和行为准则。
自我认知与成长
作品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和冲突,通过自我认知和成长, 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对未来的展望
文学创新
作品预示着文学创作在 心理描写和叙事手法上 的新方向,为后来的文 学发展提供了启示。
社会进步
作品揭示的深层次社会 问题和冲突,促使人们 思考如何通过改变观念 和制度,推动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人性的关怀
作品强调了对人性的深 入理解和关怀,启示人 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 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 感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玫瑰花的象征意义
玫瑰花在故事中象征着爱情和美好。在艾米丽的生活中,玫 瑰花是一种她从未拥有过的东西,也是她内心深处渴望得到 的美好。
当男主角送给她一朵玫瑰花时,这朵玫瑰花不仅仅是一份礼 物,更是男主角对艾米丽的爱情和关心的象征。这朵玫瑰花 让艾米丽感受到了被爱和被关心的温暖,也让她开始重新审 视自己和生活。
社会关系
艾米丽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反映了当时社 会的人际关系和文化背景。
爱情关系
艾米丽与某位男主角之间的爱情关系也是复杂的,既包含了情感的 纠葛,又涉及到了道德和伦理的考验。
04
文学技巧与风格
叙事手法与语言特色
叙事角度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叙述者的视角展现艾米丽的人生经 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 瑰花
目录
• 引言 • 故事情节 • 人物分析 • 文学技巧与风格 • 主题探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爱情与死亡
人物
A-rose-for-Emily中英译本
A_Rose_for_Emily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一、爱米丽·格利尔逊小姐走了,全镇的人都去送葬:男人们是出于敬慕之情,因为一座丰碑倒塌了;女人们大多出于好奇之心,都想到爱米丽屋里看个究竟.除了一个园丁兼厨师的上了年纪的男仆外,至少已经十年都没有人进去看过了.那是一幢曾经漆成白色的方形大木屋,圆圆的顶阁,尖尖的塔顶,涡形花纹的阳台,尽显出浓浓的七十年代轻松愉快的风格。
房屋所在的街道曾经是全镇最为繁华之地.但这里早已被附近的汽修厂和扎棉机侵占了,就连那些庄严的名字也被吞噬得一干二净;岿然不动的,只有爱米丽小姐的房子,虽有破败之势,却依然显得执拗不训,风韵犹存,与周围的四轮棉花车和汽油泵一样,太过碍眼了。
如今爱米丽小姐也进入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庄严的名字行列之中,他们长眠在雪松环拥的墓地里,那是南北战争时期杰斐逊战役中阵亡的军人之墓,有的是南方军人,有的是北方士兵;有的是高职位,有的是无名氏。
生前,爱米丽小姐代表着一个传统、一种职责;她既是人们关注的目标,也是全镇传承下来对她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是从一八九四年开始的,当时的镇长萨特里斯上校——还颁布了一道命令:严禁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上街-—豁免了她各种税款;这种特惠政策从她父亲去世之日开始,一直到她不在人世之时为止。
这并不是说爱米丽爱占人们的便宜,而是萨特里斯上校编造了一套不清不楚的瞎话,说什么爱米丽的父亲曾贷款给镇政府,而镇政府,作为交易,以这种方式偿还.这种瞎话,只有萨特里斯上校那一代人以及像他那样的脑袋的人才瞎编的出来,也只有女人们才会相信这种瞎话。
到了第二代人,他们当上了镇长和议员,思想更加前卫,便对这种免税约定产生了一丝不满。
那年元旦,他们寄给她一张纳税通知单,可是到了二月,依然没有回信。
他们给她发了一封公函,要她方便时到镇治安办公室去一趟.一周后,镇长亲自书函一封给她,表示愿意登门拜访,或派车接她;镇长得到的回信却是一张便条,字是写在一张古香古色的信笺上,书法流利,字迹纤细,墨迹已干,大意是说,她根本不再外出。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论文
细读《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谁夺走了玫瑰花的春天《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福克纳的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该篇小说独特的叙事角度、经典的时序倒错法和浓重的象征色彩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诡秘而有吸引力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福克纳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
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福克纳的深意。
玫瑰花美丽的外表下也有它的个性,有保护自己的刺,从而特显了玫瑰的高傲象征着爱米丽那种对于反抗世俗,维护自己尊严的个性,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她深深地刺痛了美国当时南方社会的世俗与偏见,重重地鞭笞了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没落,对于后人更是一种刻骨铭心惊世骇俗的警示。
那么又是谁夺走了这玫瑰花的春天呢?一、专横的父亲爱米丽出身于南方的一个贵族家庭,是格里尔生家的独生女,她是在暴君似的父亲的看护下长大的。
‚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莉小姐立在身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着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面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
和这幅刻板、沉闷的画面相对应的是,爱米丽死气沉沉、没有爱、没有欢乐的家庭生活,父亲和他的大宅就是她生活的中心。
父亲的霸道与管教扼杀了她青的憧憬与悸动。
她那高傲而自私的父亲把爱米丽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赶走了她所有的追求者,破坏了她所有能过上女人正常生活的机会,以至爱米丽直到 ;& 岁依旧孑然一身。
青春一去不复返,她由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转眼变成一个老处女;然后,父亲也离开了她,留给她的只有那所了无生趣的房子。
她‚单身独处,贫苦无告‛,爱米丽内心除了痛苦、脆弱、依恋、彷徨之外,更多的是怨恨。
她一连三天不许父亲的尸体入殓,并告诉人们‚父亲并未死‛,仿佛要‚死死拖住抢走了她一切的那个人。
‛父亲的离去让爱米丽深受打击,除了她熟悉的阴冷大宅之外,她别无所依,她只有足不出户以逃避现实,父亲的魂灵成了她唯一的陪伴。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A Rose For Emily (1930)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摘要: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不仅思想内容寓意深刻,而且其写作手法也很独特,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本篇文章就它的写作手法和内容加以分析。
关键词:艾米丽;玫瑰;南方;创作手法《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讲的是一个关于失落的女人的天真故事。
在某种意义上面,艾米莉一家人是当时镇子上面所谓的贵族,与当时的人民有点格格不入.而艾米莉,则在父亲的影子下长大,即使是父亲离世之后,他还是没有摆脱父亲的影响.父亲的死让当时镇子上面的人甚至是有点开心的,因为他们觉得,艾米莉终于可以像他们一样正常生活了.本文题为"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但是,全文出现玫瑰的地方却并不多,这是一种象征主义写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玫瑰就是爱情的象征,然而,爱情与我们的艾米丽小姐是无缘的。
我以为,如果我们抛去作品本身的社会涵义而言,就如同福克纳在谈及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创作时所说的那样,“只是在写人,写一个真实而可悲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发自内心。
”那么,无疑,福克纳将爱情的花朵献给艾米丽是希望以此来弥补她一生都渴望得到却没得到的东西:爱情。
可以看出来,在这里传达了作者一种极大的悲悯与同情及其人道主义的精神,艾米莉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然而,又诚如福克纳所言,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悲剧,没有什么能阻止它”,我以为,福克纳的本意不仅仅是指这个故事本身悲剧的不可避免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按:福克纳作为南方的种植园的后代他对南北战争中战败了的南方是充满爱的,而艾米丽恰恰作为南方的贵族后裔,这条街上唯一的贵族后裔的艾米丽终究也还是安静而永久的走开了)是的,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悲剧,艾米丽父亲健在时,她受到的是父权主义、种族主义和妇道观的清教文化传统教育,她压抑着束缚着,正如同小说中所叙述的那样,“长久以来,我们把这家人一直看做一幅画中的人物:身段苗条、穿着白衣的爱米丽小姐立在背后,她父亲叉开双脚的侧影在前面,背对爱米丽,手执一根马鞭,一扇向后开的前门恰好嵌住了他们俩的身影”,在未遇到荷默之前,她父亲用马鞭“赶走了所有的青年男子”,30岁尚未婚嫁的艾米丽只能被压抑着,她没有自由也没有爱情,除了父亲之外,她与外界是彻底隔绝的,长久以来,父亲就是他的全部,直到有一天她的父亲死去,她“没有一丝哀愁,她告诉她们,她的父亲并未死”,已经被压制久了的艾米丽突然失去父亲对她的掌控,她甚至是不习惯的,她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然而,终究,“她垮下来了”,人们还是把她的父亲埋掉了。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南方式的高贵败给了北方底层的爱情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南方式的高贵败给了北方底层的爱情前言:《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于1930年4月发表的短篇小说,也是福克纳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之一。
作者福克纳善于描写美国南部的风土人情,被看作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
1930年正值美国社会发展与改革时期,南方旧传统和北方现代文明碰撞下呈现出众多的社会矛盾,小说以此为背景从多维度揭示了特殊环境下的父女矛盾、社会等级矛盾、女性反抗与被压迫的矛盾等无法调和的社会问题。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生活在杰斐逊镇的格里尔森家族即艾米丽的父亲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南方做派”,为了维护所谓的等级和尊严,赶走了所有喜欢艾米丽的男子。
导致艾米丽在父亲去世后,不顾世俗的观念爱上了小镇修建铁路的工头北方佬荷默·伯隆,当她发现荷默无意与自己结婚时,为了留住爱情保、住名声用砒霜毒死了自己的爱人。
从此,艾米丽在破旧封闭的宅院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并与荷默的尸体同床共枕40年。
直到她去世,小镇的居民在艾米丽的葬礼上才发现这个惊人的秘密。
这部小说中的艾米丽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一样,家道中落却依旧恪守着衰微的南方贵族传统,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剧人物,是南方传统思想下的牺牲品。
今天,我将从小说的叙事手法、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小说中三次死亡的象征意义及艾米丽受到的三次否定来分析这部带给我们震撼的艺术作品。
在文章的最后,我会谈谈通过这本小说带给我的思考。
1、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开篇的叙述便揭示了艾米丽的死亡,勾起读者的想要探究的欲望,最后又以艾米丽的葬礼和揭露荷默死亡的真相作为结尾,用诡异恐怖的基调把情节推向高潮。
①时序交织、倒错的情节法国的叙事学家热奈特说过:“研究叙事的时间顺序,就是对照事件或时间段在叙述话语中的排列顺序和这些事件或时间段在故事中的接续顺序。
”本篇小说中的布局十分精细,并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结构上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而是在小说时序中采取跳跃与颠倒的叙述模式,将小说分为五个无标题部分为小说设置悬念。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尾与开头终于衔接上了。
30岁出头
74岁
父 婚 婚买气 开
亲 去
恋 事
事 准 备
砒 霜
味 事
设 彩
世 件 , 件绘
荷
④ ⑤默
③课
消
失
⑧
纳 税 事 件
去破
世门
①
而 入
②
得
知
真
相
颠倒时序
9
⑦⑥
按照正常的时序则首先应是父亲之死,然后是恋爱冲突
与买砒霜,再是荷默的消失,气味事件与授课、纳税事 件都于此后发生,最后才是爱米丽的死亡。
还似乎暗示着:爱米丽小姐虽然已经死去,但是她的种 种往事却不时地跳跃进现在小镇人的记忆中,随意却又 牢固地占据了集体记忆的一角。
你眼中的爱米丽是怎样一个人?从哪看出来的?
人和故事的“家园”
主要事件 相关人物
对艾米丽的态度
纳税事件
沙多里斯上校 第二代领导人
敬畏包容袒护
在遵从传统和尊重法律 之间选择了后者
情节设置特色
福克纳采用了“颠倒时序”的手法,这 不等同于一般的倒叙手法。
倒叙手法常常是先交代故事的结局,再从 故事的开端重新开始叙述,其故事的主体还是按
照一般的时序逐渐展开的。
而福克纳在这篇小说里打破了时间的 线性发展顺序,把爱米丽的故事分割为几 个片段,再糅合到一起进行叙述。
颠倒时序
使故事曲折回转,波澜起伏。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美] 威廉 ·福克纳
作者介绍: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美国“南方文学” 代表作家,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长 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圣殿》、《押沙龙, 押沙龙!》等。《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 誉为其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a51: Daily, monthly, yearly , what
happened?
The Negro Grow grayer More stooped Going in and out with basket
A tax notice unclaimed We sent her It was returned a week later
Iron-gray
What i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her vigorous iron-grey hair?
It symbolizes her strong and stubborn personality. She refused to make any change to adapt her herself to the changing society. Even her hair ceased turning its color.
Para49 : Her front door remained closed save for…when she was 40.
What : Emily gave lesson in china-painting . Where : A studio in one of the downstairs rooms . Who : The daughters and granddaughters of Colonel Sartoris’ contemporaries. How : with the same regularity in the same spirit
A Rose for Emily (48-53)
---William Faulkner
Class:1309 Group8 Members: 武玥12 张宇28 Datara 48 :With time goes by ,Emily’s hair changed.
Time
We next saw her The next few years
Emily’s hair(color)
Hair was turning gray Grew grayer and grayer Pepper-and-salt iron-gray
Up to the day of her death(74)
Emily Shut up the top floor of the house Like the torso of an idol…
Thus : Emily ---dear, inescapable , impervious ,tranquil , perverse
Niche
Para52-53 : Emily ’ death
Her taxes remitted.
Para50 :A few years later , something changed .
①The newer generation
②The painting pupils the backbone the spirit grew up fell away didn’t send their children to Emily
fell ill How only a Negro man to wait on her Emily ’ death heavy walnut bed with a curtain Where : a downstairs room
pillow : yellow and moldy
We didn’t know she was sick We gave up get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Negro.
The last pupil fell away The front door closed (remained closed for good)
Fasten the mental numbers
Postal delivery
Emily refused
Attach a mailbox Emily would not listen to them.
Thank you!
Class:1309 Group8 Members: 武玥12 张宇28 Date:5/4
张丹丹20 陈燕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