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抽考试题(含解析)
【Word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抽考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上学期抽考试卷高一化学(适用宏志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是白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B、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C、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D、2 g H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Na2O2完全吸收,Na2O2固体增重2g.3、下列溶液中的c(C1-)与50 mL1 mo1·L-1 AlC13溶液中的c(C1-)相等的是( )A、150 mL 3 mol·L-1次氯酸钠溶液B、75 mL 1 mol·L-1氧化亚铁溶液C、50 mL 3 mol·L-1氯酸钾溶液D、25 mL 1.5 mol·L-1氯化钙溶液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A、O3+2KI+H2O=2KOH+I2+O2B、Ca (ClO)2+2CH3COOH=2HClO+Ca (CH3COO)2C、I2+2NaClO3=2NaIO3+C12D、4HCl(浓)+MnO2MnCl2+Cl2↑+2H2O5、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④⑥C、只有②⑤⑥D、全部6、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退色,说明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7、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在常温常压下,11.2 氯化氢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 5 N AB、1.7g氨气(NH3)所含原子数目为0.4N AC、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D、1 L 1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粒子的总数为3N 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 5gB、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CO2的摩尔质量是H2的摩尔质量的22倍9、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①FeCl2②FeCl3③Fe(OH)3④HCl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③④D、全部1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较大量的Cl-、CO32-、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1、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u2+、Cl-、Ba2+、Na+B、K+、HCO3-、OH-、Cl-C、Mg2+、Na+、Cl-、SO42-D、K+、Mg2+、OH-、NO3-12、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2SO3→SO2B、HCl→Cl2C、Cl2→HClOD、KMnO4→O213、现有25 mL 2 mol·L-1 Na2CO3和75 mL l mol·L-1的稀盐酸:①将Na2CO3溶液缓缓滴到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缓缓滴到Na2CO3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情况是( )A、均为0.84 LB、均为0.56 LC、①>②D、②>①1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氯水与足量的FeBr2溶液反应:2Fe2++4Br-+3C12==Fe3++2Br2+6C1-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C、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D、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CO32-+Ca2+==CaCO3↓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性强B、溶解度小的物质的导电性一定比溶解度大的物质的导电性弱C、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多时氧化性强16、适量CO2通入含0.8gNaOH的碱溶液中,将所得的溶液在减压、低温下蒸干后得到1.0g 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A、Na2CO3B、NaHCO3C、Na2CO3、NaHCO3D、Na2CO3、NaOH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以下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 ②NaCl固体③NaHSO4固体④SO3⑤稀H2SO4⑥C2H5OH ⑦CaCO3固体⑧BaSO4固体⑨熔融NaOH ⑩氨水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3.6 N :14 O:16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1分)1.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 B.H2S C.NCl3 D.BF32.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1s22s22p63s23p3 B.1s22s22p3C.1s22s22p2 D.1s22s22p63s23p23.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B、Cl0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SF6中有6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D、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7.在以离子键为主的化学键中常含有共价键的成分.下列各对原子形成化学键中共价键成分最少的是()A.Li,F B.Na,F C.Na,C1 D.Mg,O8.下列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CaC2 B.N2H4 C.Na2S D.NH4NO39.PH3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H3分子呈三角锥形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键键能高10.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11.下列推论正确的()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B.NH4+为正四面体,可推测出PH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C.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12.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碘和干冰的升华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D.干冰和氯化铵变成气体13.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A.ZXY3B.ZX2Y6 C.ZX4Y8 D.ZX8Y1214.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15.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 (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16.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 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sp,范德华力 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17.已知磷酸分子中的三个氢原子都可以跟重水分子(D2O)中的D原子发生氢交换.又知次磷酸(H3PO2)也可跟D2O进行氢交换,但次磷酸钠(NaH2PO2)却不能跟D2O发生氢交换.由此可推断出H3PO2的分子结构是()A. B. 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18.(8分) 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请回答下列问题:(1)M的电子式是;(2)Y的第一电离能比Z的(填“大”或“小”).R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Y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是;19.(20分)(1)配合物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填晶体类型).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σ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Fe(CO)x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Fe(CO)x(s)⇌Fe(s)+xCO(g).已知反应过程中只断裂配位键,由此判断该反应所形成的化学键类型为.(2)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 FeO(填“<”或“>”);(3)Ni0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 键角.(5)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可生成[Cu (OH)4]2﹣.不考虑空间构型,[Cu(OH)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20.(10分)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元素Y 基态原子的3p 轨道上有4个电子.元素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的3倍.(1)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2)在Y的氢化物(H2Y)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3)Z的氢化物(H2Z)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Y,其原因是.(4)Y与Z可形成YZ42﹣,YZ42﹣的空间构型为(用文字描述);写出一种与YZ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21.(11分)(1)铜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国防等领域.回答下列问题:①铜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②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可以测得阿伏加德罗常数.对金属铜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边长为361pm.又知铜的密度为9.00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列式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氯和钾与不同价态的铜可生成两种化合物,这两种化合物都可用于催化乙炔聚合,其阴离子均为无限长链结构(如图),a位置上Cl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已知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KCuCl3,另一种的化学式为;(3)金属铜单独与氨水或单独与过氧化氢都不能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应程式为.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下学期三月考试高二化学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A 卷 (R 、A 层共答部分)I 卷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每题2分,21-30每题3分,共70分) 1. 当今世界面临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下列关于能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向 B.正在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 C.新能源的优点是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者很少污染 D.燃烧热是评价燃料优劣的唯一标准.2. 下列变化为放热反应的是A.2NH 4Cl+Ba(OH)2·8H 2O = BaCl 2 + 2NH 3↑+10H 2OB.2HI(g) =H 2(g)+I 2(g) ΔH = +14.9 1kJ mol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 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3. 已知在101kPa 和298K 条件下,2 mol H 2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H 2O(g) = H 2(g) +21O 2(g) ;△H = +242 kJ/molB .2H 2(g) + O 2(g) = 2H 2O(l) ;△H = -484 kJ/molC .H 2(g) +21O 2(g) = H 2O(g) ;△H = +242 kJ/molD .2H 2(g) + O 2(g) = 2H 2O(g) ;△H = +484 kJ/mol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01kPa 时,1mol 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5. 在2A +B ⇌3C +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B.v(B)=0.3 mol·L-1·s-1C.v(C)=0.6 mol·L-1·s-1D.v(D)=1.6 mol·L-1·s-16.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 (NH3)=0.0100mol.L-1.s-1B. v (O2)=0.0010 mol.L-1.s-1C. v (NO)=0.0010 mol.L-1.s-1D. v (H2O)=0.045 mol.L-1.s-17.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H不同8. 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不能改变该反应的速率的是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D.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积增大9. 对25℃时的醋酸溶液,若采用下列不同的措施, 能使醋酸电离度增大的是A.加入NaOH固体B.加入醋酸钠晶体C.加入盐酸D.降温10.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11.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B.c(N2)﹕c(H2)﹕c(NH3)=1﹕3﹕2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3 mol H212. 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 ⇌ ClF3(g) ΔH<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_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宏志班PDF无答案
D.再充入 1mol CO2 和 3mol H2
20.(12 分)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 Cr2O72﹣,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损害, 电解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除去铬的方法之一.该法用 Fe 和石墨作电极电解含 Cr2O72﹣的 酸性废水,最终将铬转化为 Cr(OH)3 沉淀,达到净化目的.某科研小组利用以上方法 处理污水,设计了熔融盐电池和污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Ⅰ)合成气由 H2、CO 和少量 CO2 组成,已知下列反应:
①CO(g)+2H2(g)⇌ CH3OH(g)△H1=﹣90.1kJ/mol K1
②CO(g)+H2O(g)⇌ CO2(g)+H2(g)△H2=﹣41.1kJ/mol K2
③CO2(g)+3H2(g)⇌ CH3OH(g)+H2O(g)△H3 K3
D. Q2>Q1>Q3
A.已知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 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 57.3 kJ 的热量
B.已知 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41.8kJ•mol﹣1
5.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放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 I 和 II 中,使其发
生反应,t0 时容器 I 中达到化学平衡,X、Y、Z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 关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Y=2Z B.若两容器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 V(I)<V(II),则容器 II 达到平衡所需 时间小于 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 Z 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 Y 为固态或液态
河南省郑州市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
河南省郑州市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6—2017学年度高二开学考化学试题(解析版)1.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Na2O的钠块10.8g,将其投入100g水中,产生H2 0.2g,则被氧化的钠是()A.9.2g B.10.6g C.6.2g D.4.6g【答案】D【解析】2Na+2H2O=2NaOH+H2↑46g 2g4.6g 0.2g10.8g中Na2O为10.8g-4.6g=6.2g2Na ~ Na2O46g 62g4.6g 6.2g被氧化的钠是4.6g,D正确。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MgO溶于氢碘酸溶液中:MgO + 2H+ == Mg2+ + H2OB.S与NaOH溶液加热时反应与Cl2相似,其离子方程式为:3S + 6OH- △2S2- + SO32- + 3H2OC.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NH4+ + HCO3- + 2OH- == CO32- + NH3↑+ 2H2OD.Fe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 + SO42- == Ba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氧化镁不溶于水,写成化学式,氢碘酸是强酸,拆成离子形式,故正确,不选A;B、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和水,正确,不选B;C、碳酸氢铵和过量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氨气和水,正确,不选C;D、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钡,错误,选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判断【名师点睛】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易溶于水的强酸和强碱和盐能拆成离子形式,注意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钾反应,首先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化钾反应,然后是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3.下列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A.酒精 B.氯化钾晶体 C.液氯 D.熔融的氢氧化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酒精在两种状态下均不导电,液氯是单质, A、C均不是电解质;氯化钾晶体中的K+、Cl-无法自由移动,因此无法导电。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H2O(g)═H2O(l)△H=﹣44kJ/molB.2HI(g)═H2(g)+I2(g)△H=+14.9kJ/molC.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D.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B.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反应C.镁条的燃烧D.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常温下浓硫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槽车运输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5.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6.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Q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石墨石稳定C.金刚石稳定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7.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广州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展核能发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SO2和CO2的排放问题B.发展低碳经济,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城市照明C.推行“限塑令”,研发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D.使用填埋法或焚烧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8.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减小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都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其他条件一样时,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和气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等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A.NH3(g)+O2(g)═NO(g)+H2O(g);△H=﹣akJ•mol﹣1B.C6H12O6(s)+6O2(g)═6CO2(g)+6H2O(l);△H=﹣bkJ•mol﹣1C.2CO(g)+O2(g)═2CO2(g);△H=﹣ckJ•mol﹣1D.CH3CH2OH(l)+O2(g)═CH3CHO(l)+H2O(l);△H=﹣dkJ•mol﹣111.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B.△H3=△H1+△H2C.△H3=△H1﹣2△H2D.△H3=△H1﹣△H212.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1;②2H2(g)+O2(g)═2H2O (g)△H=﹣483.6kJ•mol﹣1.则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A.+262.6 kJ•mol﹣1B.﹣131.3 kJ•mol﹣1C.﹣352.3 kJ•mol﹣1D.+131.3 kJ•mol﹣113.今有如下5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a kJ•mol﹣1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l﹣1C(s)+O2(g)═CO(g)△H=﹣Q1kJ•mol﹣1C(s)+O2(g)═CO2(g)△H=﹣Q2kJ•mol﹣1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0<Q1<Q2B.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是a kJ•mol﹣1,碳的标准燃烧热是Q2kJ•mol﹣1D.a>b= c14.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C.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1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1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2Na+2H2O═2NaOH+H2↑B.CaCO3CaO+CO2↑C.C+H2O CO+H2D.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17.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H﹣Cl→H+Cl B.H+H→H﹣HC.Zn+H2SO4=ZnSO4+H2↑D.HCl+NaOH=NaCl+H2O1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N2(g)+3H2(g)⇌2NH3(l)△H=2(a﹣b﹣c)kJ/molB.N2(g)+3H2(g)⇌2NH3(g)△H=2(b﹣a)kJ/molC.0.5N2(g)+1.5H2(g)⇌NH3(l)△H=(b+c﹣a)kJ/molD.0.5N2(g)+1.5H2(g)⇌NH3(g)△H=(a+b)kJ/mol二、填空题19.实验题:将V1mL 1.0mol•L﹣1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保持V1+V2=50mL).请按要求填空:(1)该实验表明此反应(填吸收、释放)能量,即:能可以转化为能,通过甲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填高于、低于、等于)22℃;(2)根据甲图示计算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是mol•L﹣1(3)如图乙所示,在锥形瓶放置有装有水的小试管,往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时:①烧碱固体②浓硫酸③硝酸铵固体④NaCl固体,其中能使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的是.(填序号)20.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最佳候选动力源.(1)101KPa时,1mol气态CH3OH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726.51kJ的热量,则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汽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 (g)═CO2(g)+3H2(g);△H1═+49.0KJ•mol﹣1②CH3OH(g)+O2(g)═CO2(g)+2H2(g);△H2═?已知H2(g)+ O2(g)═H2O (g)△H═﹣241.8KJ•mol﹣1,则反应②的△H2= .(3)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电极,稀硫酸作电解液,一极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另一个电极通人空气.则甲醇进入极,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1.取6根铁钉,6支干净的试管及其他材料,如图所示.试管①放入一根铁钉,再注入蒸馏水,使铁钉和空气及水接触;试管②在试管底部放入硅胶(是一种干燥剂),再放入铁钉,用棉花团堵住试管口,使铁钉和干燥空气接触;试管③先放入一根铁钉,趁热倒入煮沸的蒸馏水(已赶出原先溶解在蒸馏水中的空气)浸没铁钉,再加上一层植物油,使铁钉不能跟空气接触;试管④中放入铁钉注入食盐水,使铁钉和空气及食盐水接触;试管⑤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锌片,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锌片;试管⑥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铜丝,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铜丝.把6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几天后观察铁钉被腐蚀的情况.(1)上述实验中铁钉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是(填试管序号);在电化学腐蚀中,负极反应是,正极反应是.(2)从铁钉被腐蚀的情况可知引起和促进铁钉被腐蚀的条件是.(3)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答两种方法).22.如图所示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筒内滴入KSCN溶液呈无色,再滴入氯水即可观察到铁钉附近的溶液变红色,表明铁被;向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碳棒附近的溶液变红,该电极反应为.(2)装置2中的石墨是极(填“正”或“负”),该装置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3中甲烧杯盛放100mL 0.2mol•L﹣1的NaCl溶液,乙烧杯盛放100mL 0.5mol•L﹣1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①电源的M端为极,甲烧杯中铁电极的电极反应为;②乙烧杯中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停止电解,取出Cu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0.64g,则甲烧杯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 mL.三.解答题23.(1)已知H2(g)+Cl2(g)═2HCl(g)△H=﹣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Zn(s)+O2(g)═ZnO(s)△H1=﹣351.1kJ/mol②Hg(l)+O2(g)═HgO(s)△H2=﹣90.7kJ/mol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H3,其中△H3为.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H2O(g)═H2O(l)△H=﹣44kJ/molB.2HI(g)═H2(g)+I2(g)△H=+14.9kJ/molC.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D.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水由气态到液态是物理变化;B.热化学方程式中吸热为正;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形成化学键必定放出能量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解答】解:A.水由气态到液态是放热热的物理变化,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吸热为正,故B错误;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必定是放热反应,故C正确;D.形成化学键必定放出能量,但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B.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反应C.镁条的燃烧D.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燃烧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难度不大,学生应注重归纳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对于特殊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的要熟练记忆来解答此类习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D.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分析】A.放热反应有时需要引发;B.水力发电将水能转化为电能;C.纯碱是Na2CO3,是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D.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结合各物质的成分判断.【解答】解:A.放热反应有时需要加热引发,如铝热反应,所以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水力发电是将水能主要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不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纯碱是Na2CO3,是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不是碱,故C 错误;D.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与碳,属于合金,不锈钢是在碳素钢中加入铬、锰、钨、镍、硅、钴等合金元素,属于合金,青铜主要含有铜、锡、铅等,属于合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放热反应和能量的转化、酸碱盐的概念的辨析、合金等问题,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B.常温下浓硫酸与铝不反应,可用铝槽车运输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电子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浓硫酸的性质.【分析】A、根据本反应前后气体变固体,熵变小于零,只有在焓变小于零时自发;B、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但两者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的pH增大.【解答】解:A、本反应前后气体变固体,熵变小于零,只有在焓变小于零时自发,即该反应的△H<0,故A正确;B、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电子式:,故C错误;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但两者反应生成了NaOH,溶液的pH增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盐类的水解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用熵变焓变判断反应方向,水解反应等方面的能力.5.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题时要注意看过程中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热量.【解答】解:A.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D.燃烧是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形式,难度不大,该题涉及了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对物质变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一定注意符合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条件.6.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Q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B.石墨石稳定C.金刚石稳定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分析】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 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解答】解:A.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正确;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C错误;D.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以及涉及到的能量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能量低的物质更稳定即可解答.7.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广州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发展核能发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SO2和CO2的排放问题B.发展低碳经济,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城市照明C.推行“限塑令”,研发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D.使用填埋法或焚烧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考虑,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可减少酸雨和温室效应等问题,故A正确;B.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正确;C.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类是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C正确;D.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不利于改善环境,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侧重于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8.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减小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考点】燃料的充分燃烧.【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已知的反应方程式,来分析相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消耗的氧气的多少,消耗氧气多时需要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少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消耗氧气少的则应减小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加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解答】解: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由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可知,天然气燃烧时,反应物微观粒子个数比是:1:2,液化石油气燃烧时,反应物微观粒子个数比是:1:5,所以同体积的两种燃气,液化石油气耗氧量多,把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改用液化石油气为燃料时,需要加大空气的量,减少液化石油气的进入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已知信息来分析解答问题,明确相同体积的气体消耗的氧气的量的多少是解答的关键,注重利用化学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题目难度不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都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其他条件一样时,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和气态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等【考点】燃烧热;中和热.【分析】A.依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解答;B.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属于反应热;D.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还要放出热量.【解答】解:A.在25摄氏度,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故A错误;B.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故B错误;C.反应热指等温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燃烧热或中和热是一定条件下的反应热,故C正确;D.其他条件一样时,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大于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和燃烧热的概念以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状态以及概念的辨析.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的是()A.NH3(g)+O2(g)═NO(g)+H2O(g);△H=﹣akJ•mol﹣1B.C6H12O6(s)+6O2(g)═6CO2(g)+6H2O(l);△H=﹣bkJ•mol﹣1C.2CO(g)+O2(g)═2CO2(g);△H=﹣ckJ•mol﹣1D.CH3CH2OH(l)+O2(g)═CH3CHO(l)+H2O(l);△H=﹣dkJ•mol﹣1【考点】燃烧热.【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依据燃烧热的概念分析判断,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水是气体,不是最稳定的氧化物,故A错误;B、1molC6H12O6(s)完全燃烧生成了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B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中是2mol可燃物一氧化碳反应放出的热量,故C错误;D、反应是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的乙醛还可以燃烧,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的概念应用,主要是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判断和分析.11.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O2(g)+2H2(g)△H1Cl2(g)+H2(g)=2HCl(g )△H22Cl2(g)+2H2O(g)=4HCl(g)+O2(g)△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B.△H3=△H1+△H2C.△H3=△H1﹣2△H2D.△H3=△H1﹣△H2【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设2H2O(g)=O2(g)+2H2(g)△H1 …①Cl2(g)+H2(g)=2HCl(g )△H2…②2Cl2(g)+2H2O(g)=4HCl(g)+O2(g)△H3…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2×②分析.【解答】解:设2H2O(g)=O2(g)+2H2(g)△H1 …①Cl2(g)+H2(g)=2HCl(g )△H2…②2Cl2(g)+2H2O(g)=4HCl(g)+O2(g)△H3…③由盖斯定律可知,③=①+2×②,因此△H3=△H1+2△H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热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的关系,在加和反应时等号同侧的相加,当乘以一个系数时反应热也要乘以这个系数来解答即可.12.已知:①2C(s)+O2(g)═2CO(g)△H=﹣221.0kJ•mol﹣1;②2H2(g)+O2(g)═2H2O (g)△H=﹣483.6kJ•mol﹣1.则反应C(s)+H2O(g)═CO(g)+H2(g)的△H为()A.+262.6 kJ•mol﹣1B.﹣131.3 kJ•mol﹣1C.﹣352.3 kJ•mol﹣1D.+131.3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利用盖斯定律,①﹣②得到 C(s)+H2O(g)═CO(g)+H2(g)△H,反应热随之相加减,可求得反应热.【解答】解:①2C(s)+O2(g)═2CO(g);△H=﹣221.0KJ/mol②2H2(g)+O2(g)═2H2O;△H=﹣483.6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 C(s)+H2O(g)═CO(g)+H2(g)△H=(﹣221.0+483.6)kJ/mol=+131.3kJ/mol;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为化学反应原理部分考试热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盖斯定律的运用.13.今有如下5个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a kJ•mol﹣1H2(g)+O2(g)=H2O(l)△H=b kJ•mol﹣12H2(g)+O2(g)=2H2O(l)△H=c kJ•mol﹣1C(s)+O2(g)═CO(g)△H=﹣Q1kJ•mol﹣1C(s)+O2(g)═CO2(g)△H=﹣Q2kJ•mol﹣1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0<Q1<Q2B.上述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C.氢气的标准燃烧热是a kJ•mol﹣1,碳的标准燃烧热是Q2kJ•mol﹣1D.a>b= c【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燃烧热.【分析】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需要放出热量;B、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判断;C、燃烧热是完全燃烧1mol物质生成最稳定的产物所放出的能量;D、因水的状态不同,液体变成气态还要吸热,则a>b,又焓变与系数成正比,所以b=c;【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需要放出热量,所以Q2>Q1>0,故A正确;B、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故B正确;C、氢气的燃烧热是完全燃烧1mol氢气单质生成最稳定的产物液体水所放出的能量,所以氢气的燃烧热为bkJ/mol,碳的燃烧热是完全燃烧1mol碳单质生成最稳定的产物二氧化碳所放出的能量,所以碳的燃烧热为﹣Q2kJ/mol,故C错误;D、因水的状态不同,液体变成气态还要吸热,则a>b,又焓变与系数成正比,所以b=c,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意物质的状态、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4.对于放热反应H2+Cl22H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涉及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B.该反应中,化学能只转变为热能C.断开1molH﹣H键和1mol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1molH﹣Cl键所放出的能量D.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盐除外);B.根据放热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光能等;C.根据放热反应的本质是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D.根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解答】解:A.该反应只涉及到了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没有离子键的断裂与形成,故A 错误;B.放热反应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光能等,不是只转变为热能,故B错误;C.H2+Cl22HCl是放热反应,断开1mol H﹣H键和1mol Cl﹣Cl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2mol H﹣Cl键,所放出的能量,故C错误;D.H2+Cl22HCl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能量变化的宏观和微观原因,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解答】解:A.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X的能量不一定高于M,故A错误;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B错误;C.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C正确;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引发反应时可能需要加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放热反应的原因,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2Na+2H2O═2NaOH+H2↑B.CaCO3CaO+CO2↑C.C+H2O CO+H2D.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或与水、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解答】解:A.活泼金属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C.碳与水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NH4Cl和Ba(OH)2•8H2O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解题的关键.17.下列变化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的是()A.H﹣Cl→H+Cl B.H+H→H﹣HC.Zn+H2SO4=ZnSO4+H2↑D.HCl+NaOH=NaCl+H2O【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依据常见吸热反应的类型和特征分析.【解答】解:A.断键要吸热,故A正确;B.形成化学键要放热,故B错误;C.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反应的吸热放热情况,注意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18.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试题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上学期抽考试卷高二化学考试时间9 0分钟满分l 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 )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 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3、对可逆反应2 A(s)+3 B(g)高温C(g)+2 D(g) △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1)+OH-(1)==H2O(1) △H =-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 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4 mol B和l molA、2 mol 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 B(g)x C(g) △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 mol/L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4 mol 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l.56 mol/L7、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 △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 )①C(s)+O2(g)===CO2(g) △H1C(s)+12O2(g)===CO(g) △H2②S(s)+O2(g)===SO2(g) △H1S(g)+O2(g)===SO2(g) △H2③H2(g)+12O2(g)===H2O(1) △H1 2H2(g)+O2(g)===2H2O(1) △H2④CaCO3(s)===CaO(s)+CO2(g) △H1CaO(s)+H2O(1)===Ca(OH)2(s) △H2A.①B.②③④C.④D.①②③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6-2017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①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⑦⑧D.③⑤⑥⑦⑧2.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3.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H=Q kJ•mol﹣1,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Q的值正确的是()A.a﹣b B.a C.﹣b D.b﹣a5.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C(s)+O2(g)═CO(g)△H1=﹣110.5kJ•mol﹣1C(s)+O2(g)═CO2(g)△H2=﹣393.5kJ•mol﹣1则C(s)+CO2(g)═2CO(g)的△H为()A.+283.5 kJ•mol﹣1B.﹣172.5 kJ•mol﹣1C.+172.5 kJ•mol﹣1D.﹣504 kJ•mol﹣16.已知反应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A.+184.6 kJ•mol﹣1B.﹣92.3 kJ•mol﹣1C.﹣369.2 kJ•mol﹣1D.+92.3 kJ•mol﹣17.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B.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1C.CO的燃烧热△H=﹣283 kJ•mol﹣1D.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8.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9.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C(s)+O2(g)═CO(g)△H=110.5 kJ•mol﹣1B.C(s)+O2(g)═CO2(g)△H=﹣393.5 kJ•mol﹣1C.2H2(g)+O2(g)═2H2O(l)△H=﹣571.6 kJ•mol﹣1D.H2(g)+O2(g)═H2O(g)△H=﹣241.8 kJ•mol﹣1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H=﹣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1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12.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l)+O2(g)═8CO2(g)+9H2O(g)△H=﹣48.4 kJ•mol﹣1B.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D.C8H18(l)+O2(g)═8CO2(g)+9H2O(l)△H=﹣48.4 kJ•mol﹣113.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14.实验室用4mol SO2与2mol O2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H=﹣196.64kJ/mol,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A.40% B.50% C.80% D.90%15.对于反应A(g)+3B(g)═4C(g)+2D(g),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4 mol/(L•s)B.v(B)=0.8 mol/(L•s)C.v(C)=1.2 mol/(L•s)D.v(D)=0.7 mol/(L•s)1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mol A通入2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24 mol/(L•min)B.0.08 mol/(L•min)C.0.06 mol/(L•min)D.0.12 mol/(L•min)1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①②B.②③C.④D.①④19.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20.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3v(B)=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2B═3C D.A+B═C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共60分.)21.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 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用50mL 0.50mol•L﹣1 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电离时吸热)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平行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要测定次温度.22.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E1表示,E2表示,△H=.(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填“有影响”“无影响”),原因是.(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E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白磷和红磷均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燃烧产物相同,但二者的燃烧热不同,通过实验可测得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热.①P4(s,白磷)+O2(g)═P4O10(s)△H1=﹣745.8kJ•mol﹣1②4P(s,红橉)+5O2(g)═P4O10(s)△H2=﹣2954kJ•mol﹣1(1)白磷和红磷的关系是.a.同一种物质b.同位素c.同分异构体D.同素异形体(2)红磷的燃烧热是kJ•mol﹣1,白磷的燃烧热比红磷的燃烧热(填“大”或“小”).(3)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4(s,白磷)═4P(s,红磷)△H=﹣29.2kJ•mol﹣1.在相同的条件下,能量较低的是(填“白磷”或“红磷”),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填“高”或“低”).24.在下列事实中,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1)集气瓶中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矿粒:.(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则很快产生气体:.(4)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条,产生气体有快有慢:.(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与0.1mol•L﹣1盐酸和1mol•L﹣1盐酸反应,速率不同:.(6)夏天食品容易变质,而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25.Ⅰ.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某一化学反应中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1)在4min末时,A、B的物质的量浓度c(A)c(B),从0~4min内A、B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c(A)△c(B)(以上填“>”“<”或“=”).(2)从反应开始至4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Ⅱ.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 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v(C)=0.1mol•L﹣1•min﹣1.则:(1)X=.(2)前5min内B的反应速率v(B)=.5min时A的转化率为.26.在2L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图所示的反应,看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反应物:Ⅰ是,Ⅱ是.(2)写出反应方程式:Ⅰ,Ⅱ.(3)在Ⅱ图中,以0~1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计算,t=6s时,A的浓度是mol/L.三、附加题(学生可根据自己能力选做,成绩计入总分,共10分)27.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pZ(g)+qQ(g),式中m、n、p、q为化学计量数.在0~3min内,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已知2min内v(Q)=0.075mol•L﹣1•min﹣1,v(Z)∕v(Y)=(1)试确定以下物质的相关量:起始时n(Y)=,n(Q)=.(2)方程式中m=,n=,p=,q=.(3)用Z表示2min内的反应速率.2016-2017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①⑤⑥⑦⑧C.③④⑤⑥⑦⑧D.③⑤⑥⑦⑧【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故选D.2.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根据盖斯定律的含义判断.B、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效应.C、如果一反应能由数个其它反应的代数和表示时,其反应热亦等于数个相对应方程式反应热的代数和.D、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解答】解:A、盖斯定律指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故A正确;B、反应物的总能量与产物的总能量决定反应热效应,所以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故B正确.C、有些反应很慢,有的反应有副反应,其反应热通过实验测定有困难,可以用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出来,故C正确.D、方程式按一定系数比加和时其反应热也按该系数比加和,故D错误.故选:D3.根据盖斯定律判断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变过程中正确的是()A.△H1=△H2=△H3=△H4B.△H1+△H2=△H3+△H4C.△H1+△H2+△H3=△H4D.△H1=△H2+△H3+△H4【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利用盖斯定律解决本类习题时,注意反应的方向,A→B的△H是B→A 的△H的相反数,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A、A→B、B→C、C→D、A→D四个反应的△H不可能相同,故A错误;B、△H3+△H4是B→D的△H,用B→A→D的△H表示应为△H1﹣△H2故B错误;C、从反应方向分析,△H4应等于△H1﹣△H2﹣△H3,故C错误;D、从反应方向和盖斯定律可知A→D的△H就是A→B→C→D的△H的和,即△H1=△H2+△H3+△H4故选D.4.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H=Q kJ•mol﹣1,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Q的值正确的是()A.a﹣b B.a C.﹣b D.b﹣a【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由图象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结合反应热于活化能的关系解答该题.【解答】解:反应热等于反应物活化能于生成物活化能之差,反应为吸热反应,Q=a﹣b.故选A.5.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如下:C(s)+O2(g)═CO(g)△H1=﹣110.5kJ•mol﹣1C(s)+O2(g)═CO2(g)△H2=﹣393.5kJ•mol﹣1则C(s)+CO2(g)═2CO(g)的△H为()A.+283.5 kJ•mol﹣1B.﹣172.5 kJ•mol﹣1C.+172.5 kJ•mol﹣1D.﹣504 kJ•mol﹣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依据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通过加减乘除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解:①C(g)+O2(g)═CO(g)△H=﹣110.5kJ/mol②C(s)+O2(g)═CO2(g)△H=﹣393.5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得可得:C(s)+CO2(g)=2CO(g)△H=+172.5KJ/mol,故选C.6.已知反应H2(g)+Cl2(g)=2HCl(g)△H=﹣184.6kJ•mol﹣1,则反应HCl(g)=H2(g)+Cl2(g)的△H为()A.+184.6 kJ•mol﹣1B.﹣92.3 kJ•mol﹣1C.﹣369.2 kJ•mol﹣1D.+92.3 kJ•mol﹣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反应方向改变,焓变数值符号改变.【解答】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184.6kJ•mol﹣1,改变方向,焓变变为正值,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HCl(g)=H2(g)+Cl2(g)△H=+92.3kJ•mol﹣1,故选D.7.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B.CO的燃烧热为566 kJ•mol﹣1C.CO的燃烧热△H=﹣283 kJ•mol﹣1D.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考点】燃烧热.【分析】ABC、依据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分析图象中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物质的量.【解答】解: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热量;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即△H=﹣283 kJ•mol﹣1,故AB错误,C正确;D、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2CO2(g)△H=﹣566kJ/mol,但图象中一氧化碳和氧气物质的量为1、,物质的量不符合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C.8.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kJ B.557kJ C.436kJ D.188kJ【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分析】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解答】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K,根据方程式:2H2+O22H2O,则:4×121kJ=463kJ×4﹣(2K+496kJ),解得K=436KJ.故选C.9.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C(s)+O2(g)═CO(g)△H=110.5 kJ•mol﹣1B.C(s)+O2(g)═CO2(g)△H=﹣393.5 kJ•mol﹣1C.2H2(g)+O2(g)═2H2O(l)△H=﹣571.6 kJ•mol﹣1D.H2(g)+O2(g)═H2O(g)△H=﹣241.8 kJ•mol﹣1【考点】燃烧热.【分析】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A.碳的燃烧为放热反应,焓变应该小于0;B.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C.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氢气的计量数必须为1;D.氢气的燃烧热中,生成水的状态必须液态.【解答】解:A.C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CO2不是CO,且焓变为负值,所以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A错误;B.1molC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B正确;C.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氢气的系数为2mol,不是氢气的燃烧热,故C错误;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氧化物必须为稳定氧化物,水为液态时较稳定,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H=﹣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不仅仅生成水;B.根据燃烧热的概念及盖斯定律分析;C.是否加热才能进行,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D.甲烷的燃烧热中应生成液态水.【解答】解:A.H2SO4和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不仅仅生成水,放出更多的热量,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故A错误;B.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故B正确;C.是否加热才能进行,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在需在高温下进行,故C错误;D.甲烷的燃烧热应生成液态水,故D错误.故选B.11.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中加入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但反应热不改变.【解答】解:A、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图不符,故A错;B、加入催化剂反应热不变,并且图象符合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等,故C错;D、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象不符合,故D错.故选:B.12.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8H18(l)+O2(g)═8CO2(g)+9H2O(g)△H=﹣48.4 kJ•mol﹣1B.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C.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D.C8H18(l)+O2(g)═8CO2(g)+9H2O(l)△H=﹣48.4 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在25℃时,101kPa下,1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KJ 的热量,则1mol辛烷即114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114=5517.6KJ的热量,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热写出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解答】解:在25℃时,101kPa下,1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KJ 的热量,则1mol辛烷即114g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48.4×114=5517.6KJ的热量,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8H18(l)+O2(g)═8CO2(g)+9H2O(l)△H=﹣5517.6 kJ•mol﹣1,故选B.13.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C.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A、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C、不存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D、反应吸放热和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断开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故A正确;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故B错误;C、不存在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D、反应吸放热和反应条件无关,即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也不一定需要加热,故D错误.故选A.14.实验室用4mol SO2与2mol O2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H=﹣196.64kJ/mol,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A.40% B.50% C.80% D.9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6.64kJ/mol表示通常条件下2molSO2(g)、1molO2(g)反应生成2molSO3(g)放出热量196.64kJ.结合放出314.624kJ热量,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的等于计算SO2的转化率.【解答】解: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6.64kJ/mol 表示通常条件下2molSO2(g)与1molO2(g)反应生成2molSO3(g)放出热量196.64kJ.放出314.624kJ热量,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2mol=3.2mol.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100%=80%.故选:C.15.对于反应A(g)+3B(g)═4C(g)+2D(g),在相同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4 mol/(L•s)B.v(B)=0.8 mol/(L•s)C.v(C)=1.2 mol/(L•s)D.v(D)=0.7 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反应方程式,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解答】解: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反应A(g)+3B(g)═4C(g)+2D(g),把这些反应速率都换算成A的反应速率.A.v(A)=0.4 mol/(L•s)B.V(A)=mol/(L•s)C.V(A)=mol/(L•s)D.V(A)=mol/(L•s);所以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A>D>C>B,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选:A.1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mol A通入2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A.0.24 mol/(L•min)B.0.08 mol/(L•min)C.0.06 mol/(L•min)D.0.12 mol/(L•min)【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结合v=及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解答】解: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则v(A)==0.12mol/(L•min),由反应可知A、B的化学计量数相同,则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12 mol/(L•min),故选D.17.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图象的曲线变化判断物质的量的变化以及反应速率、转化率的计算,根据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079mol/(L•s),故A错误;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395mol/L,故B错误;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故C正确;D.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10s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故D错误;故选C.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加热、加压、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A.①②B.②③C.④D.①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内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解答】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因素.此外,还有固体物质的表面积,光,射线,溶剂性质等属于外因,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压强只对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有影响.故选A.19.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A.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D.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为决定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而温度、浓度、放电等均为外因,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与硝酸、盐酸的氧化性有关,反应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故A选;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为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属于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故B不选;C.N2和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但常温常压及放电均为外界因素,与反应物本身性质无关,故C不选;D.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与浓度有关,与反应物本身性质无关,故D不选.故选A.20.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3v(B)=2v(A)、2v(C)=3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2B═3C D.A+B═C【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3v(B)=2v(A)、2v(C)=3v(B),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C的化学计量数比为3:2:3,则反应为3A+2B═3C,故选A.二、非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共60分.)21.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隔热.(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 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因为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用50mL 0.50mol•L﹣1 CH3COOH溶液(已知CH3COOH电离时吸热)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平行地做一次这样的实验需要测定3次温度.【考点】中和热的测定.【分析】(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根据中和热的概念和实质来回答.(5)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6)需测3次温度,即测量盐酸的温度、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解答】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隔热,故答案为:隔热;(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25mol•L﹣1H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2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0.50mol•L﹣1盐酸代替H2SO4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数值;CH3COOH溶液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中和热数值;故答案为:偏小;偏小;(6)实验要盐酸的温度、测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至少需要测量3次,故答案为:3.22.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E1表示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E2表示生成物形成放出的总能量,△H=E1﹣E2.。
【全国百强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答案】D考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名师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可燃物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金属和酸的置换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
常见的吸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的店里,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碳和水蒸气的反应,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 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平衡移动原理就是勒夏特列原理。
A、加入硝酸银,银离子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使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正确,不选A;B、升温平衡向逆向移动,不选B;C、升温,平衡逆向移动,不选C;D、催化剂的使用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移动,选D。
考点: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名师点睛】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
增大物质的浓度,平衡向减弱这种物质浓度的方向移动,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法移动。
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移动平衡移动。
3、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答案】B考点: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 ΔH=-57.3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答案】C考点:中和热的测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 +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电池充电时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做阳极,错误,不选A;B、氢氧燃料电池中碱性介质时氧气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不选B;C、精炼铜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不选C;D、铁件上镀铜,铁件连接电源的负极做阴极,正确,选D。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上)期末高二(宏志)数学试卷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222|lg 2|1M x y x xN x xy ==-=+=,,则M N ⋂=( )A .[)1,2-B .()0,1C .(]0,1D .()0,2 2.若复数z 满足()3443i z i -=+,则z 的虚部为( ) A .45i B .4i C .45D .4 3.“222a b ab+≤-”是“0a <且0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已知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a ,若120100a a ⋅=,那么714a a +的最小值为( ) A .20 B .25 C .50 D .不存在5.利用如图算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打印一系列点,则打印的点在圆2210x y +=内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6.已知(),P x y 为区域()22000y x x a a ⎧-≤⎪⎨≤≤>⎪⎩内的任意一点,当该区域的面积为4时,2z x y =-的最小值是( )A .0B .2C .D .67.已知身穿红、黄两种颜色衣服的各有两人,身穿蓝颜色衣服的有一人,现将五人排成一行,要求穿相同颜色衣服的人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 A .48种 B .72种 C .78种 D .84种8.已知一个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柱的表面积为( )A .5++B .52++ CD .3++9.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直线53x π=是函数sin 22y x x =-图像的一条对称轴;②将函数3cos 2y x π⎛⎫=+⎪⎝⎭的图像上的每个点的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2(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移4π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sin 24y x π⎛⎫=+⎪⎝⎭的图像; ③设随机变量()3,9N ξ ,若()()0.33P a a ξ<=<,则()60.7P a ξ<-=;④101x ⎛⎫- ⎪⎝⎭的二项展开式中含有1x -项的二项式系数是210.A .1B . 2C .3D .410.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焦点F 恰好是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一个焦点,两条曲线的交点的连线经过点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1+ D .11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20,240AB BD AB BD ⋅=+-= ,若将其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则三棱锥A BD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16π B .8π C . 4π D .2π12.定义在()1,+∞上的函数()f x 满足:①()()2f x cf x =(c 为正常数);②当24x ≤≤时,若()f x 图像上所有极大值对应的点均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c =( ) A .或12 B .12或2 C .1或2 D .1或3 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全称命题“2,54x R x x ∀∈+=”的否定是 . 14.由1,1,2,1y x x y x====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15.若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点()1,0P -在动直线:0l ax by c ++=上的射影为M ,点()0,3N ,则线段MN 长度的最小值是 .1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222,,,sin sin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A B C ++=,且2a =,则ABC 的外接圆半径R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各项互不相等,前两项的和为10,设向量()()1337,,,m a a n a a == ,且m n .⑴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⑵若{},24n n n na b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证:79n T < 18(本小题满分12分)威力实施“爱的教育”实践活动,宇华教育集团决定举行“爱在宇华”教师演讲比赛.焦作校区决定从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和幼教部这四个部门选出12人组成代表队代表焦作校区参赛,选手来源如下表:部门 高中部 初中部 小学部 幼教部 人数4422焦作校区选手经过出色表现获得冠军,现要从中选出两名选手代表冠军队发言. ⑴求这两名队员来自同一部门的概率;⑵设选出的两名选手中来自高中部的人数为ξ,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ξ. 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正三棱锥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1.CD CC R λλ=∈⑴当12λ=时,求证:1AB ⊥平面1A BD ; ⑵当二面角1A A D B --的大小为3π时,求实数λ的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短轴长为4,且有一个焦点与抛物线2y =的焦点重合. ⑴求椭圆C 的方程;⑵已知过定点()2,0M 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圆C 于,A B 两点,试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P 使得PM 始终平分APB ∠?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范围.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在Rt ABC 中,90B ∠=︒,4,3AB BC ==,以AB 为直径做圆O 交AC 于点D . ⑴求线段CD 的长;⑵点E 为线段BC 上一点,当点E 在什么位置时,直线ED 与圆O 相切,并说明理由.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2cos ρθ=,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的参数方程是12x m y t ⎧=+⎪⎪⎨⎪=⎪⎩(为参数). ⑴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的普通方程;⑵设点(),0P m ,若直线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1PA PB ⋅=,求实数m 的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313f x x ax =-++. ⑴若1a =,解不等式()5f x ≤;⑵若函数()f x 有最小值,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高二数学(使用宏志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CBA BDAD BDCC 二.填空题:13.2000,54x R x x ∃∈+≠14.1ln 2-15.4三、解答题17.⑴因为向量()()1337,,,m a a n a a == ,且m n ,所以221731730a a a a a a -=∴= 根据题意,可设数列{}n a 的公差为()0d d ≠,则有()()121111210204562a d d d a a a a d a d +=⎧==⎧⎧⎪∴⎨⎨⎨==+=+⎩⎩⎪⎩或(舍去),故所求22n a n =+. ⑵由⑴知()()()2112221244n n n nn n a n n b ++=+=+∴==⨯两式相减得()123131111121444444n n n T n +⎛⎫⎛⎫⎛⎫⎛⎫⎛⎫=⨯++++-+⨯ ⎪ ⎪ ⎪ ⎪ ⎪⎝⎭⎝⎭⎝⎭⎝⎭⎝⎭177311234n n ++⎛⎫=- ⎪⎝⎭,整理得737179949nn n n T T +⎛⎫=-∴< ⎪⎝⎭. 18.⑴“从12名队员中随机选出两名,两人来自同一学校”记作事件A ,则()22224422212733C C C C P A C +++==; ⑵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则()()()021120484848222121212141610,1,0333311C C C C C C P P P C C C ξξξ=========ξ的分布列为“ξ12P14331633 1111416120123333113E ξ∴=⨯+⨯+⨯=19.⑴证明:取BC 的中点为O 连接AO ,因为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ABC ⊥平面11CBB C ,且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AO BC AO ⊥⊥平面11CBB C .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11,1,2,0,1,1,0,0,,1,0,0A B D A B -.所以((()111,2,,,2,1,0AB DA DB ==-,因为1111230,220AB DA AB DB ⋅=+-=⋅=-=所以111,AB DA AB DB ⊥⊥ ,又1DA DB D ⋂=所以1AB ⊥平面1A BD⑵由⑴得()1,2,0D λ-,所以(()(11,22,2,2,0,1,2DA DB DA λλλ=-=-=-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1,,n x y z ,平面1AA D 的法向量()2,,n s t u =10DA n DB n ⎧⋅=⎪⎨⋅=⎪⎩ ,得平面1A BD的一个法向量1n λ⎛= ⎝同理可得平面1AA D的一个法向量)21n =-由1212121cos ,2n n n n n n ⋅〈〉==⋅,解得14λ=,即为所求.20.⑴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x y a b+= 椭圆的短轴长为4,242b b ∴=∴=,又 抛物线2y =的焦点为),c ∴=,则2229,a b c =+=∴所求椭圆方程为22194x y +=;⑵设:2l x my =+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224916200m y my ++-=,则12212216492049m y y m y y m ⎧+=-⎪⎪+⎨⎪=-⎪+⎩假设存在定点(),0P t 使得PM 平分APB ∠,则121200PA PB y yk k x t x t+=⇔+=-- ()()()()()12211212220220290y my t y my t my y t y y m t ⇔+-++-=⇔+-+=⇔-=①要使得①对于m R ∀∈恒成立,则92t =,故存在定点P 使得PM 平分APB ∠,坐标为9,02⎛⎫ ⎪⎝⎭. 21.⑴当1a =时,()2ln f x x x x =+-,其导数为()'2211f x x x=--,函数()f x 的图像在1x =处的切线斜率为()'12f =-,切点为()1,3,则切线方程为()321250y x x y -=--∴+-=;⑵在[]1,e 上存在一点0x ,使得()00f x ≤,即函数()2ln f x x x x=+-在[]1,e 上的最小值()min 0f x ≤⎡⎤⎣⎦易得()()()'221111x x a a a f x x x x +--+=--=①当1a e +≥,即1a e ≥-时,()f x 在[]1,e 上单调递减,()()2min1101a e f x f e e a a e e ++∴==+-≤∴≥⎡⎤⎣⎦-(满足1a e ≥-) ②当110a a +≤∴≤时,()f x 在[]1,e 上单调递增, ()()min 11102f x f a a ∴==++≤∴≤-⎡⎤⎣⎦(满足0a ≤); ③当11a e <+<,即01a e <<-时,()f x 在[]1,1a +上单调递减,在[]1,a e +上单调递增.()()()min 12ln 102f x f a a a a a ∴=+=+-+≤∴≤-⎡⎤⎣⎦,()()0ln 1112a f a <+<∴+>此时在[]1,e 上不存在0x ,使得()00f x ≤综上可得所求a 的范围是211e a e +≥-或2a ≤-22.⑴连接BD ,在直角三角形ABC ,易知5,90AC BDC DB =∠=∠=︒ 所以BDC ABC ∠=∠,又因为C C ∠=∠,所以ABC 与BDC 相似所以295CD BC BC CD BC AC AC =∴==;⑵当点E 是BC 的中点时,直线ED 与圆O 相切. 连接OD ,因为ED 是直角三角形BDC 斜边的中线,所以ED EB EBD EDB OD OB =∴∠=∠=OBD ODB ∴∠=∠,所以90ODE ODB BDE OBD EBD ABC ∠=∠+∠=∠+∠=∠=︒,所以直线ED 与圆O 相切.23.⑴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2cos ρθ=,化为22cos ρρθ=,可得其直角坐标方程为222x y x +=直线的参数方程是12x m y t ⎧=⎪⎪+⎨⎪=⎪⎩(为参数),代入方程222x y x +=,整理得()2220t t m m ++-=*,由013m >∴-<<设方程()*的两根为2121212,21t t t t m m PA PB t t ∴=-⋅==,22111m m m ∴-=∴=(满足0> ),∴实数11m =.24.⑴1a =时,()313f x x x =-++,当13x ≥时,()5f x ≤可化为3135x x -++≤,解之得34x ≤又13x ≥,1334x ∴≤≤;当13x <时,()5f x ≤可化为3135x x -+++≤,解之得12x ≥-,又13x <,1123x ∴-≤< 综上可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3|24x x ⎧⎫-≤≤⎨⎬⎩⎭; ⑵()()()132,3313134,3a x x f x x ax a x x ⎧++≥⎪⎪=-++=⎨⎪-+<⎪⎩函数()f x 的最小值的充要条件为303330a a a +≥⎧∴-≤≤⎨-≤⎩.。
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6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5——2016届高三第一次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C 2.D 3.B 4.A 5.A 6.B 7.D 8.B 9.C 10.D11.A 12.D 13.D 14.B 15.C 16.A 17.B 18.A 19.C 20.B 评分标准: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①BaCl 2、NaOH 、Na 2CO 3; 除去溶液中过量的OH -和CO 32- ;(2)11.7 (3)< 2Cl -+2H 2O Cl 2↑+H 2↑+2OH -【解析】 试题解析:(1)①要除去SO 42-,只有选BaCl 2溶液,若选用Ba (NO 3)2,会引入新的离子NO 3-,再选用NaOH 溶液除去Mg 2+和Fe 3+溶液,最后选用Na 2CO 3溶液除去Ca 2+,此处不能选用K 2CO 3溶液,否则会引入新的K +,再用HCl 除去过量的CO 32-,Na 2CO 3溶液不能加在BaCl 2溶液前,否则会引入Ba 2+,所以其滴加顺序是BaCl 2、NaOH 、NaCO 3,滤液中滴加盐酸调PH=4-5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OH -和CO 32- ;②检验NaCl 是否洗净的方法是检验溶液中是否还有钾离子,具体操作为 用干净铂丝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如不出现紫色火焰,则说明已洗净;(2)称量固体的质量为:M=0.5LX0.4mol/LX58.5g/mol=11.7g ;(3)根据2H ++2e -=H 2↑、2Cl -2e -=Cl 2↑知,当转移相等电子时,理论上生成氢气和氯气的体积相等,但生成的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所以导致收集的氯气体积小于氢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 -+2H 2O Cl 2↑+H 2↑+2OH -。
考点:粗盐的提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电解原理22.(1)c b (2)2Cl 2+C+2H 2O =4HCl+CO 2(3)贮存少量Cl 2,避免Cl 2对环境造成污染(4)上层液 (5)D 中反应生成的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解析】试题分析:(1)由装置图判断,气体由B 流经C 进入到D 中反应,气体通过盛有水的试管时应长进短出,否则不能通过C 装置,则正确的接法是 a→c→b→d;(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Cl 2、C 、H 2O ,生成物为HCl 和CO 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C+2H 2O =4HCl+CO 2 ;(3)关闭旋塞K ,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 处仍有少量Cl 2产生,B 中的气体逐渐增多,压强增大,则导致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B 具有贮存少量Cl 2,避免Cl 2对环境造成污染;(4)CCl 4 的密度比水大,氯气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呈黄绿色的是下层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次氯酸在水层,所以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上层液。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数学试题
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上学期抽考试卷高二数学考试时间 l20分钟 满分l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ABC 中,已知三内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若B=4π,b=2,则△ABC 的个数为 ( )A .0B .1C .2D .不确定2、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2=1,则其前三项的和S 3的取值范围是 ( )A .(-∞,-l]B .(-∞,-l)(1,+∞)C .[3,+∞) D(-∞,-l][3,+∞)3、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命题为 ( )p 1:sin sin x y = x y π+=或x y =; p 2:22,sin cos 122x x x R ∀∈+=;A .0 B .1 C .2 D .p 3:,,cos()cos cos x y R x y x y ∀∈-=-; p 4:[0,cos 2x x π∀∈= A .p 2,p 4 B .p 2,p 3 C .p 1,p 4 D .p 1,p 34、函数f(x)=lnx+ax 存在与直线2x-y=0平行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A .(-∞,2]B .(-∞,2)C .(2,+∞)D .(0,+∞)5、对于数列{a n },“a n+1>|a n |(n ∈N*) ”是“{a n }为递增数列”的 ( )A .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等比数列{ a n }中,a 1=2,a 8=4,函数f(x)=x(x-a 1)(x-a 2)…(x-a 8),则f ’(0)=A .26B . 29C .212D .2157、已知a>b>c ,若11n a b b c a c+≥---恒成立,则n 的最大值为 ( ) A .3 B . 4 C . 5 D .68、以下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1)三个非零向量a 、b 、c 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c 共面;(2)若两个非零向量a 、b 与任何一个向量都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a 、b 共线;(3)若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而c =λa +μb (,λμ∈R 且λμ≠0),则{a ,b ,c}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A . 0B .1C .2D . 39、设x ∈(1,+∞),在函数()ln x f x x=的图象上,过点P(x ,f(x))的切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则b 的最小值为 ( ) A . e B .2e C .22e D .24e 10、已知实数x ,y 满足1040x y x y y m +-≥⎧⎪+-≤⎨⎪≥⎩,若目标函数z=2x+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则实数m 的值为( )A .2B .3C . 4D .12- 11、已知抛物线y 2=4x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不相等的两点, 若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的交点是(4,0),则|AB|的最大值为 ( )A . 10B .6C .4D .212、已知椭圆C 1:22117x y +=,双曲线C2:22221x y a b-= (a>0,b>0),若以C 1的长轴为直径的圆与C 2的一条渐近线交于A ,B 两点,且C 1与该渐近线的两交点将线段AB 三等分,则双曲线C 2的离心率为( )A . 4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在△ABC 中,已知三内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a=2,且(2+b)(sinA-sinB)=(c-b)sin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14、已知点A(0,2),抛物线C :y 2=ax(a>0)射线FA 与抛物线C 相交于点M ,与其准线相交于N ,若|FM|:|MN|=1a 的值等于 .15、观察下列数表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设1027是该表第m 行的第n 个数,则m+n=16、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l =a 2=1,{nS n +(n+2)a n }为等差数列,则{a n }的通项公式an=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若命题“2[1,),22x x ax a ∀∈-+∞-+≥”是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12分)在△A BC 中,已知三内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2-2bccos A=(b+c)2.(1)求角A 的大小;(2)若sinB+sinC=1,b=2,求△ABC 的面积.19、(12分)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 1=2,a n =a n+12+4a n+1+2(1)令b n =log 2(a n +2),证明: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2)设c n =nb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S n .20、(12分)如图,梯形ABCD 中,DC//AB ,AD=DC=CB=2,AB=4,矩形AEFC 中,平面AEFC ⊥平面ABCD ,点G 是线段EF 的中点.(1)求证:AG ⊥平面BCG(2)求二面角D —GC —B 的余弦值.21、(12分)已知函数322()(1)21,3f x ax a bx x a R =+--+∈. (1)当b=1时,讨论函数y=f(x)的单调区间;(2)若a=2,且函数y=f(x)在(1,2)上存在增区间,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22、(12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24x y =与直线l :y=kx+a(a>0)交于M ,N 两点. (1)当k=0时,分别求C 在M 和N 处的切线方程;(2)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当k 变动时,总有∠OPM=∠OPN?并说明理由.。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15—16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理数试题(附答案)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15—16学年高二上学期抽考理数试题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若0x >,则sin x x >;②命题“0x ∀>,ln 0x x ->”的否定是“00x ∃>,00ln 0x x -≤”; ③“命题p q ∨为真”是“命题p 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复数z 为纯虚数,若()3i z a i -⋅=+(i 为虚数单位),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3 B .3 C .13- D .3-3.锐角三角形C AB 中,a 、b 、c 分别是三内角A 、B 、C 的对边,设2B =A ,则ba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0,2 C.)D.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1log 2n n a n +=+(n *∈N ),我们把使123n a a a a ⋅⋅⋅为整数的n 叫做优数,则在(]0,2015内所有优数的和为( )A .1024B .2012C .2026D .20365.已知实数m ,n 满足不等式组24230m n m n m n m +≤⎧⎪-≤⎪⎨+≤⎪⎪≥⎩,则关于x 的方程()23260x m n x mn -++=的两根之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 .7,4-B .8,8-C .4,7-D .6,6-6.已知点P 是抛物线22y x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A B .3 C .2D .927.记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是等比数列{}n b 的前n 项的积,设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0d ≠,若对于小于2011的正整数n ,都有2011n n S S -=成立,则推出10060a =,设等比数列{}n b 的公比1q ≠,若对于小于23的正整数n ,都有23n n -T =T 成立,则( ) A .111b = B .121b = C .131b = D .141b =8.设R a ∈,若函数x y e ax =+,R x ∈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A .1a <-B .1a >-C .1a e>- D .1a e<-9.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1321nn n n n n ++⋅⋅⋅⋅⋅+=⋅⋅⋅⋅⋅⋅⋅-”.从“n k =到1n k =+”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A .()()2122k k ++B .()221k +C .211k k ++ D .231k k ++A .22136x y -= B .22145x y -= C .22163x y -= D .22154x y -=11.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且满足()()ln x f x xf x x '+=,()1f e 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有极大值无极小值B .()f x 有极小值无极大值C .()f x 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D .()f x 没有极值 12.设函数()()()222ln 2f x x a x a=-+-,其中0x >,R a ∈,存在0x 使得()045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值是( ) A .15 B .25 C .12D .1第Ⅱ卷(共90分)二、填空题(本小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点(),x y P 到点()0,4A 和()2,0B -的距离相等,则24xy+的最小值为 .14.已知函数()ln a f x x b x =+-(0a >),其中202sin cos 22t t b dt π⎛⎫= ⎪⎝⎭⎰,若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有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5.设过曲线()xf x e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为1l ,总有过曲线()2cos g x ax x =+上一点处的切线2l ,使得12l l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16.设变量x ,y 满足11x y a -+-≤,若2x y +的最大值是5,则实数a 的值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命题:P 存在实数x ,220x cx c -+<;命题Q :120x x c --+>对任意Rx ∈恒成立.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试求c 的取值范围.18.(12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S n n =+(n +∈N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21n n T =-(n +∈N ). (1)求数列11n n a a +⎧⎫⎨⎬⋅⎩⎭的前n 项和;(2)求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19.(12分)如图,已知四棱锥CD P -AB 的底面为菱形,CD 120∠B =,C 2AB =P =,AP =BP =(I )求证:C AB ⊥P ;(II )求二面角C D B -P -的余弦值.20.(12分)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0a b >>)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直线10x y ++=与以椭圆C 的右焦点为圆心,以椭圆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设P 为椭圆C 上一点,若过点()2,0M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S 和T ,满足S t O +OT =OP (O 为坐标原点),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21.(12分)(1)设1x ≥,1y ≥,证明111x y xy xy x y++≤++; (2)设1a b c <≤≤,证明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b c b c a b c a a b c ++≤++. 22.(12分)已知函数()ln xx kf x e+=(其中R k ∈,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f x '为()f x导函数.(1)当2k =时,求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 (2)若(]0,1x ∈时,()0f x '=都有解,求k 的取值范围;(3)若()10f '=,试证明:对任意0x >,()221e f x x x-+'<+恒成立.宇华教育集团2015-2016学年(上)宏志班联考(2)高二数学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B2 A3 D4 C5 A6 C7 B8 A9 B 10 B 11 D 12 A二、填空题(本小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 14 (]0,1 15 []1,2- 16 1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解:P 真:0c <或1c >………………2分Q 真:12c >………………4分 易知P ,Q 一真一假………………6分P 真Q 假:0c <,P 假Q 真:112c <≤………………8分故()1,0,12c ⎛⎤∈-∞ ⎥⎝⎦………………10分 18、(12分)解:(1)21n a n =+………………2分12n n b -=………………4分()323nn +………………8分(2)()2121nn -+………………12分19、(12分)(I )证明:取AB 的中点O ,连接PO ,C O ,C A .AP =BP ,∴PO ⊥AB .………………1分又四边形CD AB 是菱形,且CD 120∠B =∴C ∆A B 是等边三角形,∴C O ⊥AB .………………2分又C OPO =O ,∴AB ⊥平面C P O ,又C P ⊂平面C P O ,∴C AB ⊥P ………………4分(II )由C 2AB =P =,AP =BP =1PO =,C O ,∴222C C OP +O =P ,C OP ⊥O .………………5分以O 为坐标原点,以C O ,OB ,OP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xyz O -,则()0,1,0B,)C,()0,0,1P,)D2,0-,∴()C 3,1,0B =-,()C 3,0,1P =-,()DC 0,2,0=.………………6分设平面DC P 的一个法向量为()11,,n y z =,则1C n ⊥P ,1DC n ⊥,∴11C 30DC 20n z ny ⎧⋅P =-=⎪⎨⋅==⎪⎩,∴z =0y =,∴(1n =.………………8分 设平面C B P 的一个法向量为()21,,n b c =,则2C n ⊥P ,2C n ⊥B ,∴22C 30C 30n c nb ⎧⋅P =-=⎪⎨⋅B =-=⎪⎩,∴c =b =∴(2n =.………………10分 ∴121212cos ,2n n n n n n ⋅===⨯⋅,且二面角C D B -P -为钝角 ∴二面角C D B -P -的余弦值为.………………12分 20、(12分)(I )由题意,以椭圆C 的右焦点为圆心,以椭圆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方程为()222x c y a -+=,∴圆心到直线10x y ++=的距离d a ==(*)………………1分椭圆C 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II )由题意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方程为()2y k x =-,设()00,x y P ,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2222128820k x k x k +-+-=,∴()()422264412821680k k k k ∆=-+-=-+>,∴212k <. 设()11,S x y ,()22,x y T ,则2122812k x x k +=+,21228212k x x k-=+,………………6分 由S t O +OT =OP ,当0t =时,直线l 为x 轴,P 点在椭圆上适合题意;………………7分当0t ≠,得()201220121228124412k tx x x k kty y y k x x k ⎧=+=⎪⎪+⎨-⎪=+=+-=⎪+⎩ ∴2021812k x t k=⋅+,021412ky t k -=⋅+.………………8分 将上式代入椭圆方程得:()()42222222321611212k k t kt k+=++,整理得:2221612k t k=+,由212k <知,204t <<,………………10分 所以()()2,00,2t ∈-,………………11分综上可得()2,2t ∈-.………………12分 21、(12分)解:(1)由于1x ≥,1y ≥,所以111x y xy xy x y++≤++()()21xy x y y x xy ⇔++≤++………………2分 将上式中的右式减左式,得()()()()()()()()()2211y x xy xy x y x y xy x y x y ++-++=+--+-+()()()()()()11111xy xy x y xy xy xy x y =+--+-=---+()()()111xy x y =---………………6分既然1x ≥,1y ≥,所以()()()1110xy x y ---≥, 从而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8分(2)设log a b x =,log b c y =,由对数的换底公式得,1log c a xy =,1log b a x =,1log c b y=,log a c xy =………………10分于是,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即为111x y xy xy x y++≤++,其中log 1a x b =≥,log 1b y c =≥ 故由(1)知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12分 22、(12分) (1)由()ln 2x x f x e +=得()12ln xx x xf x xe --'=,()0,x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斜率为()11f e '=-,()21f e=,∴曲线()y f x =切线方程为()211y x e e -=--,即13y x e e=-+.(2)由()0f x '=得1ln x x k x -=,令()1ln F x xx x -=,01x <≤,∴()21F 0x x x+'=-<,所以()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又当x 趋向于0时,()F x 趋向于正无穷大,故()F 1x ≥,即1k ≥.(3)由()10f '=,得1k =,令()()()2g x x x f x '=+,所以()()11ln x x g x x x x e+=--,()0,x ∈+∞, 因此,对任意0x >,()21g x e -<+等价于()21ln 11xe x x x e x ---<++, 由()1ln h x x x x =--,()0,x ∈∞,得()ln 2h x x '=--,()0,x ∈+∞,因此,当()20,x e -∈时,()0h x '>,()h x 单调递增;()2,x e -∈+∞时,()0h x '<,()h x单调递减,所以()h x 的最大值为()221h e e --=+,故21ln 1x x x e ---≤+, 设()()1xx e x ϕ=-+,()1x x e ϕ'=-,所以()0,x ∈+∞时,()0x ϕ'>,()x ϕ单调递增,()()00x ϕϕ>=,故()0,x ∈+∞时,()()10xx e x ϕ=-+>,即11xe x >+, 所以()221ln 111xe x x x e e x ----≤+<++. 因此,对任意0x >,()221e f x x x-+'<+恒成立.。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抽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一(上)抽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2O2是淡黄色固体,Na2O 是白色固体,二者都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B.Na和O2在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C.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D.2 g H2充分燃烧后产物被Na2O2完全吸收,Na2O2固体增重2g3.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B.75 mL 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C.50 mL 3 molL﹣1氯酸钾溶液D.25 mL 1.5 molL﹣1氯化钙溶液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关系为1:2的是( )A.O3+2KI+H2O═2KOH+I2+O2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C.I2+2NaClO3═2NaIO3+Cl2D.4HCl(浓)+MnO2MnCl2+Cl2↑+2H2O5.盐是一类常用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形成盐的是()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③⑤⑥D.全部6.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 分子存在7.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上学期12月考试试卷高二化学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H 2SO 4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弱酸和弱碱反应一定也是放热反应C .CO 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 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21O 2(g)=ZnO(s) △H =-351.1kJ·mol -1 Hg(l)+21O 2(g)=HgO(s) △H =-90.7 kJ·mol -1 由此可知反应Zn(s)+HgO(s)=ZnO(s)+Hg(l)的焓变为( )A 、-260.4 kJ·mol -1B 、-441.8 kJ·mol -1C 、260.4 kJ·mol -1D 、 441.8 kJ·mol -13.关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电极为阴极B .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都发生氧化反应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D .电解时电解池的阴极一定是阴离子放电4.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5.用惰性电极 电解CuCl 2溶液时,如果阴极上有6.4g铜析出,则阳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约为( )A. 2.24LB. 0.56LC. 0.14LD.1.12L6.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A(g) + 3B(g) 2C(g);△H< 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A 高温低压B 低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高压7.一定温度下,满足下列条件的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 . 能与金属Al 反应放出H 2的溶液B . 加酚酞后显无色的溶液C . pH=6的某溶液D . c (H +)>c (OH ﹣)的任意水溶液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 4+浓度最大的是( )A . NH 4ClB . NH 4HSO 4C . CH 3COONH 4D . NH 3•H 2O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 .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 .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 >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10.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B.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S2﹣+H3O+C.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H2O⇌HCO3﹣+OH﹣D.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CO32﹣═Al2(CO3)3↓11.在2A(g)+B(g)=3C(g)+4D(g)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mol•L﹣1.mim﹣1B.v(B)=0.3mol•L﹣1.mim﹣1C.v(C)=0.8mol•L﹣1.mim﹣1D.v(D)=1.0mol•L﹣1.mim﹣112.已知反应2A(g)=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c(A)增大同时使v(正)增大,应改变的条件为()A.减小容器容积B.增大容器容积C.减小B的浓度D.降温13.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②v(H2)=0.6mol•L﹣1•min﹣1,v(NH3)=0.4mol•L﹣1•min﹣1③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④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⑤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质量保持不变.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⑤14.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15.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 A.用50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3.20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B.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C.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未用待装液润洗。
河南省北大附中分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5分)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 B.升华 C.爆炸 D.燃烧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D.5.下列四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氧化汞汞+氧气②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③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④木炭+氧气二氧化碳.A.①B.③④ C.③D.④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7.欲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而又不混入其他气体,应该选择哪种物质在容器中燃烧()A.铁丝 B.硫粉 C.木炭 D.红磷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9.如图表示铈(C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下面理解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11.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D.阴离子1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13.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14.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15.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18分)16.将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序号填在横线上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易生锈,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1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铁;四氧化三铁;高锰酸钾.18.根据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1)属于原子的是.(2)属于阳离子的是.(3)属于阴离子的是.(4)达到稳定结构的是.(5)写出A代表的元素符号.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19.(4分)写出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铁;(2)红磷;(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4)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0.(4分)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3)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4)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四.综合应用(共9分)2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1)请指出右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 ,b ,c ,d .(2)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①,②,③,④.(3)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15分)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运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解答】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故答案选B.【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 C.灯泡发光 D.铁钉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大米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灯泡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挥发 B.升华 C.爆炸 D.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升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爆炸的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气球爆炸.故选项错误;D、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口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四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氧化汞汞+氧气②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③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④木炭+氧气二氧化碳.A.①B.③④ C.③D.④【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进行解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解答】解: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其反应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一定是一种;①氧化汞汞+氧气,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②石灰石+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③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其反应物中存在氧气,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④木炭+氧气二氧化碳,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是利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及多少来判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21%,但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B、氮气大约占78%,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故选项正确;C、二氧化碳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性质,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欲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而又不混入其他气体,应该选择哪种物质在容器中燃烧()A.铁丝 B.硫粉 C.木炭 D.红磷【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解答】解:A、铁丝不能再空气中燃烧,不能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B、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错误.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错误.D、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又不混入其他气体所选的可燃物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题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一氧化氮形成光化学烟雾.【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故A错误;B、氧气可供给生物的呼吸,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大气,故C错误;D、二氧化氮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污染性气体,题目较为简单,注意物质的性质的积累.9.如图表示铈(C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下面理解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属于非金属元素C.铈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铈原子中的质子数是58【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稀土元素铈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以直接得到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及相对原子质量来解答.【解答】解:A、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58,说法正确;B、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为“铈”,其偏旁部首为“金”,则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C、由图的信息可知,铈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说法正确;D、由图可知,铈原子中的质子数=原子序数=58,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中信息的认识,学生应明确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能根据名称判断元素的类别.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解答】解: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氯化氢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氯气混合是混合物,B错误;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故C错误;D、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氯化氢是由元素组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明确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11.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A.分子 B.原子 C.阳离子D.阴离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解答】解:在分子、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质子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分子、原子显电中性;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阴离子是原子得电子形成的,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与离子之间的转换,要掌握原子与离子的构成12.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工业制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解答】解:A、空气是混合物,因此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是正确的,因为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选项正确;C、混合物中的各成分都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因此化学性质都已改变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D、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分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A错误;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B错误;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C正确;D、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4.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为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时发生作用(得失电子)的一般只是最外层电子,所以说与元素化学性质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因为物质参加化学反应时发生作用(得失电子)的一般只是最外层电子,所以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无关.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的定义和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了解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5.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B.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C.钠原子的质量比钠离子大的多D.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则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后得到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选项说法错误;D、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质子数、中子数不变,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空1分,18分)16.将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序号填在横线上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 A ,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D ;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 C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A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D ,铁易生锈 B ,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 B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变化中不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的物质,据此解答.【解答】解:碳酸氢铵是一种白色固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加热碳酸氢铵时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铁易生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填:(1)A (2)D (3)A (4)C (5)A (6)D (7)B (8)B.【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是正确的解答本题的关键.1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碳CO2;铁Fe ;四氧化三铁Fe3O4;高锰酸钾KMnO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解答】解:铁是原子构成的,化学式是Fe;根据氧化物的命名方法可知,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答案为:SO2;CO2;Fe;Fe3O4;KMnO4.【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8.根据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1)属于原子的是ACF .(2)属于阳离子的是 B .(3)属于阴离子的是DE .(4)达到稳定结构的是BDEF .(5)写出A代表的元素符号Cl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解答】解:(1)ACF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3)D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4)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属于稳定结构的是BDEF;(5)A核内质子数为17,故属于氯元素,核外电子数也为17,故为氯原子,其符号为:Cl;故答案为(1)ACF;(2)B;(3)DE;(4)BDEF;(5)C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19.(4分)写出下列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红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4)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解答】解:(1)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卷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月考试试卷高二数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 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R,实数a、b满足,则集合等于()A .B .C. D .2.若数列的前n 项和则等于()A 18B 19C 20D 213.如果等差数列{an }中,a3+a4+a5=12,那么a1+a2+…+a7=( )(A)14 (B)21 (C)28 (D)354.下列命题①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②命题③若为真命题,则、均为真命题.④“”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5. 已知等差数列{an }中,|a3|=|a9|,公差d<0,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则( )(A)S5>S6(B)S5<S6(C)S6=0 (D)S5=S66. 已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2y22x y44x y1+≥⎧⎪+≤⎨⎪-≥-⎩,,,则目标函数z=3x-y的取值范围是( )(A)[-32,6] (B)[-32,-1] (C)[-1,6] (D)[-6,32]7.已知a>0,b>0,a+b=2,则14a b+的最小值是( )(A)72 (B)4 (C)92 (D)58. 等比数列{a n }中,若log 2(a 2a 98)=4,则a 40a 60等于( ) (A)-16 (B)10 (C)16 (D)2569.已知数列{a n }满足log 3a n +1=log 3a n+1(n ∈N *)且a 2+a 4+a 6=9,则()15793log a a a ++的值是( )(A)-5(B)-15 (C)5 (D)1510. 已知双曲线mx 2-ny 2=1(m>0,n>0)的离心率为2,则椭圆mx 2+ny 2=1的离心率为( )()(((1A B C D 3 11.在中,已知,最大边与最小边的比为,则三角形的最大角为( ) ABCD12. 以F 1(-1,0),F 2(1,0)为焦点且与直线x-y+3=0有公共点的椭圆中,离心率最大的椭圆方程是( )()()()()22222222x y x y A 1B 1201998x y x yC 1D 15432+=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 已知F 1,F 2分别是椭圆2222x y 1a b += (a>b>0)的左、右焦点,以原点O 为圆心,OF 1为半径的圆与椭圆在y 轴左侧交于A,B 两点,若△F 2AB 是等边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等于________________.14 ..过抛物线的焦点F的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交准线于点C 若,则直线AB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___15.若当x>1时不等式22x3m1x1+>+-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6. 有下列命题①若,则;②直线的倾斜角为45°,纵截距为-1;③直线与直线平行的充要条件是且;④当且时,;⑤到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为;其中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0分)在中, 角A、B、C的对边分别为、、.若的外接圆的半径,且, 分别求出B和b的大小.18.(本小题满分12分)等差数列{an }中,2a1+3a2=11,2a3=a2+a6-4,其前n项和为S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bn }满足nn11bS1+=-,其前n项和为T n,求证:n3T4<(n∈N*).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an }是等差数列,{bn}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a 1=b1=1,a3+b5=21,a5+b3=13.(1)求{an },{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nnab}的前n项和Sn.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集合A={y|y=x2-32x+1,x∈[34,2]},B={x|x+m2≥1}.若“x∈A”是“x∈B”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1,F2在坐标轴上,离且过点(P4,.(1)求双曲线的方程.(2)若点M(3,m)在双曲线上,求证:12MF MF=0.(3)求△F1MF2的面积.22. (本小题满分12分)设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1)若P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21PFP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设过定点M(0,2)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AOB为锐角(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焦作校区2015-2016学年上学期九月考试试卷高二数学(适用宏志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C 4C 5 D 6A 7C 8C 9A 10B 11A 12C 二.填空题:1- ; 14 ; 15.m << 16. ②③三.解答题 17.由正弦定理:得,,.代入 得.整理得即又18.(1)2a 1+3a 2=2a 1+3(a 1+d)=5a 1+3d=11, 2a 3=a 2+a 6-4,即2(a 1+2d) =a 1+d+a 1+5d-4,得d=2, 则a 1=1,故a n =2n-1. (2)由(1)得S n =n 2,∴n 2n 111b S 1(n 1)1+==-+-=()211n 2n n n 2=++ =111()2n n 2-+,n 11111111111T ()2132435n 1n 1n n 2=-+-+-++-+--++…=*111113()(n N )212n 1n 24+--<∈++. 19.(1)设{a n }的公差为d,{b n }的公比为q,则依题意有q>0且4212d q 21,14d q 13,⎧++=⎪⎨++=⎪⎩解得d 2,q 2.=⎧⎨=⎩ 所以a n =1+(n-1)d=2n-1,b n =q n-1=2n-1. (2)n n 1n a 2n 1b 2--=, n 12n 2n 1352n 32n 1S 12222----=+++++…, ① 2S n =n 3n 252n 32n 123.222----+++++…②②-①,得S n =2n 2n 12222n 1222222---+++++-…=2+2×2n 2n 11112n 1(1)2222---++++-…,=n 1n 1n 1112n 12n 3222612212-----++⨯-=--.20. y=x 2-32x+1=(x-34)2+716,∵x ∈[34,2],∴716≤y ≤2,∴A={y|716≤y ≤2}.由x+m 2≥1,得x ≥1-m 2,∴B={x|x ≥1-m 2}.∵“x ∈A ”是“x ∈B ”的充分条件,∴A ⊆B, ∴1-m 2≤716,解得m ≥34或m ≤-34,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4]∪[34,+∞).21. (1)∵∴可设双曲线方程为x 2-y 2=λ(λ≠0). ∵过点P (4,,∴16-10=λ,即λ=6.∴双曲线方程为x 2-y 2=6. (2)方法一:由(1)可知,双曲线中()()1212MF MF c F ,F .k k ∴=∴-∴==1222MF MF m m k k .9123==--∵点M(3,m)在双曲线上,∴9-m 2=6,m 2=3. 故12MF MF k k 1,=-∴MF 1⊥MF 2.12MF MF 0.∴=方法二:∵1MF =()3m ---,()2MF 3,m ,=--∴12MFMF =((2233m 3m .+⨯-+=-+∵M(3,m)在双曲线上,∴9-m 2=6,即m 2-3=0.12MF MF 0.∴=(3)△F1MF 2的底|F 1F 2|= △F 1MF 2的边F 1F 2上的高,12F MF S6.∴=22.解法一: (1)易知,,所以,,设P,则因为,故当,即点P 为椭圆短轴端点时,有最小值-2;当,即点P 为椭圆长轴端点时,有最大值1.解法二: (1)易知,,,所以,,设P,则(以下同解法一).(2)显然直线不满足题设条件.可设直线:,A(),B()联立,消去,整理得:∴,由得:或①又∴又∵,即,∴②故由①②得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抽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 B.④C.③D.④⑤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xC(g)△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mol/L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1.56mol/L7.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s)+O2(g)═SO2(g)△H1 S(g)+O2(g)═SO2(g)△H2③H2(g)+O2(g)═H2O(l)△H1 2H2(g)+O2(g)═2H2O(l)△H2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s)△H2.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A.甲B.乙C.丙D.丁10.将1L含0.4mol Cu(NO3)2和0.4mol K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铜,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A.5.6L B.6.72L C.2.8L D.13.44L11.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放正极12.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气)+nB(气)pC(气),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 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m+n>p13.在如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1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 (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9 B.16 C.20 D.251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2CO(g)+O2(g)=CO2(g)△H=﹣282.9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kJ的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1 B.1:2 C.1:1 D.2:31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由H+(aq)+OH﹣(aq)=H2O(l)△H=﹣57.3kJ•mol﹣1可知,若将含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C.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2H2O(l)△H=﹣285.8kJ•mol﹣117.蓄电池放电时是起原电池的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下式是爱迪生蓄电池分别在充电、放电时的反应:Fe+NiO2+2H2O Fe(OH)2+Ni(OH)2下列各种推断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铁做负极,NiO2做正极B.放电时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Fe(OH)2+2e﹣=Fe+2OH﹣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向正极方向移动D.蓄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浸入在碱性溶液中18.有一种新燃料的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4H10+13O2﹣→4CO2+5H2O+26e﹣二、填空题19.在稀溶液中1mol H2SO4与足量NaOH反应放热114.6kJ,表示该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0.在101kPa时,H2在1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571.6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1.(10分)(2015秋•河南校级月考)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池.其构造如图1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制成,通入的气体由孔隙中进入,并在电极表面放电.(1)a是极(填正或负),b是极(填正或负),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 ,b .(2)如图2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①请回答:甲池是装置,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②写出下列电极反应式: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③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转移电子mol.22.(14分)(2015秋•河南校级月考)进入秋冬季节后,郑州市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人们“谈霾色变”.目前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230万量,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NO和C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SO3(g)+NO (g)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2)某科研机构设计传感器检测C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23.(12分)(2014秋•南昌校级期中)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 K1△H1<0 (Ⅰ)2NO(g)+Cl2(g)⇌2ClNO(g) K2△H2<0 (Ⅱ)(1)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的平衡常数K= (用K1、K2表示).(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和0.1mol Cl2,10min时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min内v(ClNO)=7.5×10﹣3mol•L ﹣1•min﹣1,则平衡后n(Cl2)= mol,NO的转化率а1=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Ⅱ)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NO的转化率а2а1(填“>”“<”或“=”),平衡常数K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要使K2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是.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上)抽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知识来回答.【解答】解: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错误;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是一个吸热过程,故B错误;C.石灰石高温煅烧是一个吸热过程,故C错误;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溶液颜色变浅B.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体系颜色加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利原理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利原理适用的对象应存在可逆过程,如与可逆过程的平衡移动无关,则不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释.【解答】解: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s)后,硝酸银与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 不选;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体系颜色加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使用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不产生影响,故不能用勒夏特里原理解释,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催化剂对化学平衡不产生影响.3.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 B.④C.③D.④⑤【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①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②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④增大B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⑤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解答】解:①A是固体,增大A的量对平衡无影响,故①错误;②升高温度,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③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故③错误;④增大B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④正确;⑤使用催化剂同等程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故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正、逆速率不相等.4.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l)+OH﹣(l)═H2O(l)△H=﹣57.3 kJ/mol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测定温度4次C.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若稀酸溶液中H+与稀碱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所测中和热数值更准确【考点】中和热.【分析】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状态为“aq”;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C.铜导热性能强于玻璃;D.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应使一方过量,而不是使二者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A.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H=﹣57.3 kJ/mol,故A错误;B.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一般要测三次温度,故B错误;C.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金属铜的导热效果好于环形玻璃搅拌棒,所以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C正确;D.中和反应热的测定应使盐酸充分反应,需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减少盐酸的挥发,减少误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热的定义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注意测定中和热的关键是保温,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充电时其正极应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而成为阴极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的正极反应式:O2+4e﹣→2O2﹣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D.铁件上镀铜时,将铁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要作阳极;B.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C.铜的精炼时,粗铜为阳极,纯铜为阴极;D.电镀时,镀层金属为阳极,镀件金属为阴极.【解答】解:A.电池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要作阳极,所以应该把电池的正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B.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中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B错误;C.粗铜精炼时,粗铜为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纯铜为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故C错误;D.铁表面镀铜时,铜应为阳极,铁为阴极,则铜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电镀、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粗铜精炼原理等问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6.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 A、4molB和1molA、2molB.相同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A(g)+2B(g)xC(g)△H<0.测得两容器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等于3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A的转化率降低C.将乙容器单独升温,c(A)可达到0.78mol/LD.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平衡时甲容器中c(A)大于1.56mol/L【考点】等效平衡.【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D选项利用等效平衡分析,B、C选项利用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甲容器所到达的平衡状态可以等效为乙容器压强增大一倍(体积缩小为原来的),当乙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时,这一瞬间,c(A)乙=1mol/L,大于0.78mol/L,说明容器内平衡受压强影响而移动,向着消耗A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向着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1+2>X.故A错.B: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容器内压强虽然增大,但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压强影响平衡移动的本质是改变体积进而影响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故B错.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增大,c(A)可达到0.78mol/L,故C对.D: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molA、4molB,可以等效为原平衡状态下压强增大一倍,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转化率增大,所以平衡时甲容器中c(A)小于2倍原平衡中的c(A),所以平衡时甲容器中0.78mol/L<c(A)<1.56mol/L,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的是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巧妙利用等效平衡是解A、D选项的关键.7.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结合影响因素来解答.【解答】解:A.t1时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应为增大压强,故A错误;B.t2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则为使用了催化剂,故B正确;C.t3时正反应速率减小,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为减小压强,故C错误;D.t4时反应速率瞬间不变,然后减小,应为减小生成物浓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把握浓度、催化剂、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侧重反应速率图象的分析,明确速率变化程度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S(s)+O2(g)═SO2(g)△H1 S(g)+O2(g)═SO2(g)△H2③H2(g)+O2(g)═H2O(l)△H1 2H2(g)+O2(g)═2H2O(l)△H2④CaCO3(s)═CaO(s)+CO2(g)△H1 CaO(s)+H2O(l)═Ca(OH)2(s)△H2.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②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③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解答】解:①碳不完全燃烧放热少,焓变包含负号比较大小,所以△H2>△H1,故①错误;②S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1>△H2,故②正确;③H2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所以△H<0,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即2△H1=△H2,所以△H1>△H2,故③正确;④碳酸钙分解吸热焓变为正值,氧化钙和水反应是化合反应放热,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判断,主要是盖斯定律的应用,物质量不同、状态不同、产物不同,反应的能量变化本题,题目较简单.9.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则活泼性乙>甲;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则金属的活泼性丁>乙;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则金属的活泼性甲>丙;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则甲位于氢之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则活泼性乙>甲;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则金属的活泼性丁>乙;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则金属的活泼性甲>丙;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则甲位于氢之前,所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丁>乙>甲>H >丙,所以丙是铜,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泼性强弱判断,明确金属活泼性强弱与原电池正负极、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离子放电顺序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金属性强弱、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是考查重点.10.将1L含0.4mol Cu(NO3)2和0.4mol KCl的水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3mol铜,此时在另一个电极上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A.5.6L B.6.72L C.2.8L D.13.44L【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混合溶液时,阴极发生Cu2++2e﹣=Cu,可知阴极得到0.6mol电子,阳极发生:2Cl﹣﹣2e﹣=Cl2↑、4OH﹣﹣4e﹣=O2↑+2H2O,结合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等和电极方程式计算.【解答】解:阴极发生Cu2++2e﹣=Cu,可知阴极得到0.6mol电子,阳极发生:2Cl﹣﹣2e﹣=Cl2↑、4OH﹣﹣4e﹣=O2↑+2H2O,氯离子完全析出时,生成n(Cl2)=0.2mol,转移电子0.4mol,则生成氧气转移电子0.2mol,生成氧气0.05mol,所以阳极共生成(0.2+0.05)mol=0.25mol气体,气体体积=0.25mol×22.4L/mol=5.6L,故选A.【点评】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阳极上析出气体的成分再结合转移电子相等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11.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放正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标有“+”的接线柱,放电时为原电池的正极,充电时为电解池的阳极,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铅蓄电池为二次电池,标有“+”的接线柱,放电时为原电池的正极,充电时为电解池的阳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二次电池和电极的判断,注意原电池的正极对应电解池的阳极时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12.温度一定时,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A(气)+nB(气)pC(气),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 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m+n>p【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 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m+n<p,结合平衡移动特点解答该题.【解答】解:A.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如平衡不移动,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2倍,而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1.9 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气体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错误;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A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有m+n<p,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缩小体积气体浓度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3.在如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考点】电解原理.【分析】若通电一段时间后铜电极质量增加,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X为负极,Y为正极,Ag为阳极,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以及离子的放电顺序解答该题.【解答】解:若通电一段时间后铜电极质量增加,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Ag为阳极,X为负极,Y为正极,A.甲中发生2KCl+2H2O2KOH+Cl2↑+H2↑,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时,则氯气为2.24L即0.1mol,转移电子为0.2mol,所以Cu电极上析出0.2mol银,其质量增加21.6g,故A错误;B.丙为电镀装置,溶液浓度不变,则pH不变,故B正确;C.丙装置是电镀装置,硝酸银的浓度在电解前后不变化,故C正确;D.乙中右侧电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做电解池的阳极,左侧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2e﹣=Cu,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解原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铜电极的质量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答题时要把握离子的放电顺序.1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 (g);②2HI(g)⇌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9 B.16 C.20 D.25【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NH4I分解生成的HI为平衡时HI与分解的HI之和,即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由反应②可知分解的c(HI)为平衡时c(H2)的2倍,求出为NH4I分解生成的NH3,代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c(NH3)•c(HI)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