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从一见钟情看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
美感心理的四大基本要素
美感心理的四大基本要素美感,这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的概念,它涉及到我们的感知、情感、认知和想象力。
美感心理的四大基本要素是感知、情感、认知和想象力。
这些要素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我们的美感体验。
首先,感知是美感体验的基础。
我们的感官捕捉到周围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构成了我们美感体验的原始材料。
我们的感知不仅仅是接收信息,更是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组织。
比如在欣赏一幅画作时,我们通过眼睛感知到色彩、线条和构图,然后大脑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感知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独特性都影响着我们的美感体验。
其次,情感是我们对美感的内在反应。
我们的美感体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可能来自我们对美的欣赏,也可能来自我们对美的创造。
情感使我们与美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系,它让我们的美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入。
例如,当我们听到一段动人的音乐时,我们可能会感受到愉悦、兴奋或者感动,这些情感反应正是我们与音乐之间的美感联系。
第三,认知在美感体验中起着关键作用。
认知过程包括我们对美的理解、评价和反思。
通过认知,我们能够深入探索美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提升我们的美感体验。
比如在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不仅要看懂剧情,还要理解导演的意图、分析角色的动机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认知能力。
通过认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理解和体验美。
最后,想象力是我们创造美的重要工具。
想象力让我们能够超越现实的限制,去探索无限的可能性和新颖的创意。
它帮助我们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美感体验。
比如在阅读一本小说时,我们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这种体验是任何实物都无法替代的。
总的来说,美感心理的四大基本要素感知、情感、认知和想象力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美感体验。
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我们需要调动这四大要素,才能真正地理解和体验美。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这四大要素的能力,以更好地感受美、创造美和表达美。
美学审美心理过程
ABCD
情感与想象
研究情感和想象在审美体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 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创造性想象。
审美判断与创造
探讨审美判断的标准和依据,以及如何激发观众 的审美创造力。
应用的实际意义
提高审美素养
通过应用美学理论,帮助观众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跨文化的美学研究,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共 同理解和欣赏。
而忽略其他刺激。
理解性
感知过程中,人们会根 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 理解和解释所感知的事
物。
情感性
感知过程伴随着情感反 应,情感会影响人们对
事物的感知和评价。
感知的心理学原理
格式塔原理
感知的恒常性
人们会根据事物的整体特征来感知事物,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人们对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的 感知具有一定的恒常性,不会因为观察角 度或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大的变化。
02 感知阶段
感知的种类
01
02
03
感觉
通过感官直接获得的感觉 印象,如视觉、听觉、触 觉等。
知觉
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 整体属性的认识。
无意识感知
在无意识状态下对事物的 感知,如潜意识中的记忆 和情感。
感知的特性
直观性
感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产生直接的经验。
选择性
人们在感知过程中会选 择性地注意某些刺激,
评价阶段
个体根据认知和理解,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和评价。
表达阶段
个体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将评价结果表达 出来,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评价的心理学原理
认知失调理论
个体在面对与已有信念或行为不一致的信息时,会产生认知失调, 从而调整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以恢复平衡。
简述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简述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美术欣赏是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鉴赏,包括对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感知、理解和评价。
首先是感知阶段,感知是接收艺术作品的第一步,通过感官对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听觉或触觉接触。
在此过程中,观者通过视觉感知作品的色彩、形状、材质等方面的特点。
此时,观者可能会产生第一印象,例如作品的美丽、精细、生动等。
感知是一个直观的过程,观者会受到自身的情绪、心境以及先前的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接下来是理解阶段,理解是对艺术作品意义和内涵的认知。
通过深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形式和技法等,观者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把握并领悟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耐心和时间的积累,并结合观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等进行解读和理解。
理解阶段的心理过程也是观者与作品建立情感共鸣的关键。
最后是评价阶段,评价是对艺术作品品质的评判和价值的认同。
在这个阶段,观者会根据自己对艺术的认识程度和审美标准来判断作品的好坏、美丑、独特性等。
评价可能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都不同,因此对同一件作品的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观者可能会考虑作品的创造力、技巧、表现力、情感共鸣等方面来评价作品的优劣。
评价阶段的心理过程也是观者与作品建立深入互动的阶段。
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是观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
观者的情感、理性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对观赏感受和评价产生影响。
而艺术作品本身则具有独特的形式、内容和情感表达,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映射。
通过深入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观者可以与艺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体验到艺术的美感和内涵,进而达到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四、美感的生理和心理要素
四、美感的生理和心理要素重点、难点提示与讲解:(一)美感的生理因素1、美感发生的生理表现:人类表情有其生物学的根源,所以诸如喜怒哀乐等许多最基本的情绪,人在外貌表现上是相同的,具有人类的共同性。
2、美感发生的生理机体:A、感觉系统:视听两种感受器被称为审美感官,其审美功能表现在:声、色、形是客观世界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因素,视听系统感知这些因素的能力,是它们作为审美感官的基础功能;视听及其结合,具备对客体世界较高的整合能力,使主体可以把握到完整的世界总体,为美感的生成提供了保障。
B、人脑结构:大脑皮层最为重要。
(二)美感的心理因素:审美感受是各种心理因素复杂交错的动力综合,它们相互诱发、相互渗透、相互推动。
1、感觉和知觉:感觉和知觉几乎总是同时进行,通称为感知。
A、审美感知具有选择性。
B、审美感知具有完整性。
C、审美感知注重形式表情性。
2、联想和想象:(1)联想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2)想象A、再造想象,它在我们欣赏艺术美,尤其是文学艺术时作用很大。
B、创造想象,它是美感活动,尤其是艺术家创造活动中最自由、最积极的心理现象。
C、审美想象,是充满情感、以情感为动力的;虽然不直接表示概念,但受理性支配3、情绪和心境:情绪和心境是情感的表现形态,美感是情感活动。
A、情绪是一种较强烈的情感表现,带有较多的冲动性;心境是人的情绪之弥漫、持续的状态和趋向,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情绪。
B、情绪和心境,能够影响人的行动表现,使人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体验,染上某种情绪和心境特有的情感色彩。
C、审美主体的情绪和心境直接影响审美感受和美感的倾向。
4、审美理解:A、审美理解:是指在美感活动中,审美主体用某种感性的形式,对客体的意蕴和审美活动的价值整体把握和领会。
B、三个层次:确立非实用的独立于现实生活的“审美虚静”状态;理解审美对象的象征意义,以及题材、典故、技法等;对形式中的深层意味的直观把握。
C、两个特性:非概念性和非逻辑性,即超感性而又不离开感性,趋向概念而又无确定概念;模糊多义,意味无穷,即具有意无穷性,不能用任何确定性的概念表达和穷尽。
美感的心理机制名词解释
美感的心理机制名词解释美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它涉及到个体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
美感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情感和评估等多个层面的心理过程。
以下将对美感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解释。
一、感知感知是美感形成的第一步,它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和感知的过程。
感知主要包括感知的对象、感知的方式和感知的结果。
感知的对象:美感的对象可以是艺术作品、自然风景、人物形象等。
这些对象的特点通常是富有美感、有秩序、对称、和谐等。
感知的方式:感知的方式主要有视觉、听觉、触觉等。
对于艺术品而言,视觉是最主要的方式,而对于自然风景则可能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知方式。
感知的结果:感知的结果是个体对于感知对象产生的印象和感受。
个体可以因为感知到的事物而产生愉悦、震撼、惊艳等情绪和情感。
二、认知认知是美感形成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个体对于感知对象的认识和理解。
认知主要包括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过程。
知觉:知觉是对感知对象的简单、直观的认识。
通过感官器官的作用,个体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等信息,从而对其进行简单的认知。
记忆:记忆是个体对于感知对象进行加工和存储的过程。
通过记忆,个体能够将感知到的事物与以往的经验进行比较和联系,从而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认知。
思维:思维是个体对于感知对象进行推理和思考的过程。
通过理性思维,个体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感知对象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对其进行深入的认知。
三、情感情感是美感形成的重要驱动因素,它涉及到个体对于感知对象的情感体验和反应。
情感主要包括情感的产生、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等过程。
情感的产生:情感的产生是个体对于感知对象产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个体可能产生诸如喜悦、忧伤、敬仰等不同的情感,这些情感可以是对感知对象的反应或对感知对象所代表的意义的反应。
情感的体验:情感的体验是个体对于产生的情感进行感受和体验的过程。
个体可能会因为感知到的事物而产生心情的变化,感受到激动、宁静、愉悦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美感心理活动的因素
埃 及 壁 画
古 希 腊 雕 塑
外在自然的人化促成美感的产生和发 展,是因为它促进了内在自然的人化。
节奏是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人类出现之后,自然节奏才成为人的审美 对象。而且,人在有节奏的劳动中体现了 自身的潜力、创造力和运用自然规律获得 的自由感,节奏具有了审美意义。
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 与此相应,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 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李泽厚的观点
美感的本质是内在自然的人 化。 内在自然:人的感官以及情 感、需要、欲望等。 内在自然的人化:在社会实 践过程中,生理性的、动物 性的内在自然变成社会性的、 人的内在自然。 内在自然的人化分为两个方 面:一是感官的人化;二是 情欲的人化。
唐 寅 《 秋 风 执 扇 图 轴 》
请“并笔 把秋自墨 世来题富 情纨一于 详扇首变 细合绝化 看当句, ,收:含 大, 蓄 家何 有 谁事 思 不佳 致 逐人 , 炎重 凉感 。伤 ”,
吴江唐 县南寅 今第字 江一伯 苏风虎 苏流, 州才更 子字 人等子 。。畏 有, 六号 一桃 居花 士庵 等主 别, 号 。
外在自然的人化,还促进了美感的发展。美
感的产生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实践。随着实 践范围向外扩展,人的审美领域和审美视野 也逐渐扩大。
在自然美领域:人类由关注动物到发现植物和自然的美
《受伤的野牛》 旧石器时代
在艺术美领域:人类由自我修饰到用雕刻绘画在环境中创造美。
原始人的装饰品
埃 及 狮 身 人 面 验上相接近, 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 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联想
类似联想
两种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类似,由一种 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种事物的联想。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学原理美感心理要素
美感的心理要素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趣等。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通过感知,从表象上认识审美客体的颜色、线条、声音、形状等外表特征,这是审美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知又分为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前者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是审美活动中最初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后者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审美客体各种属性和部分进行综合感觉、整体性把握的心理反应形式。
此外,想象也是美感心理要素之一。
通过想象,审美主体可以深入理解审美客体的内在特质和深层意义,从而更好地体验和感受其美感。
理解则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理性认识过程,通过理解,审美主体可以深入分析审美客体的形式、结构、意义等方面,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其美感。
最后,情趣也是美感心理要素之一。
情趣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和心境,它影响着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和评价,也是影响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美学研究者。
简述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简述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美术欣赏是指人们在观赏艺术作品时,通过感知、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来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美的意境、情感和思想。
这一过程可以从感知阶段、认知阶段和情感阶段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述。
在感知阶段,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首先开始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和特点。
观众通过视觉感知,接收作品所呈现的图像、色彩、构图、形态等视觉元素。
视觉感知是一种对外界事物信息的感受和认识,是美术欣赏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观众会对作品的外在形式进行直观的感受,并通过感知这些形式特点来建立起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觉。
而在认知阶段,观众将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在这个阶段,观众会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内涵。
观众会关注作品的题材、主题、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方面,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意象、象征和象征的含义等。
通过思考和理解,观众将对作品的内在意义和艺术特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品所传递的美的信息和思想。
最后,是情感阶段。
在这个阶段,观众将会通过对作品所感受到的情感进行回应和体验。
观众会对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情绪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
这个阶段,观众会通过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情绪来获得美的享受和快感。
而且,观众的情感体验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使之更加丰富和深化。
此外,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观众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观众的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等因素都会对美术欣赏产生影响。
不同的观众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感知、认知和体验作品,从而产生多样化的美术欣赏结果。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美术欣赏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艺术欣赏乐趣和体验。
总的来说,美术欣赏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从感知、认知到情感,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使观众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美术欣赏引发了观众对美的追求与探索,促使人们对艺术的表达和传播保持着一种持久的热忱。
美感的本质、特征和心理因素教学课件
客观上存在的美,只有通过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 才能对审美主体有直接的现实性。即美感的产生。
根据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社会性,与此相应, 美感的本质就是美感的社会性,美感的根源在于社会 实践。
(二)“美感”产生的条件
1、条件: 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社会环境) 人类自身的条件(人的主观能力)
美感的本质、特征和心理因素
什么是美感
美感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在接触到某一审 美对象时,所引起的具体感受,也称为审美感 受。美感是一种赏心悦目和愉悦的心理状态, 是对美的认识、欣赏与评价。 西方美学史上,美感又叫做审美鉴赏、审美 判断或趣味判断。因为美感中带着明显的感情 体验,而且既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又包含 着理性的认识,所以又叫做审美观照。
象
性
对 不 同 事 物 的 不 同 特 征 进 行 概 括
对 同 一 事 物 的 不 同 特 征 进 行 概 括
想象
二、想象与联想
分化、重组、运动
表象
新表象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联想 一种事物 另一种事物 第三种事物
(创造性的想象)
杜甫诗云: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
长信怨
王昌龄
空 谷 幽 兰
菊 秋 篱 东东 篱 秋 菊
亭 亭 翠 竹
美感中的社会功利
• 美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感性和理 性、情感和认识和谐的统一,是有社会功利 目的的。
• 美感的功利来源于审美对象的功利性和所表 现的社会生活内容。
• 美感的社会功利不是狭隘的实用功利,而是 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 普列汉偌夫: “赖斯金说得非常好,一个少女可以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美的感知与欣赏
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美的感知与欣赏美是一种抽象而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美的感知和欣赏都可以有所不同。
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是基于一些共同的心理与生理机制。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如何解释人类对美的感知与欣赏,从感知和认知的角度来解析美的本质以及美的不同形式对个体的影响。
一、美的感知与欣赏是基于感官经验的美的感知与欣赏首先是基于感官经验的。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通道来感知和欣赏美的事物。
视觉是人们感知美的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因为大部分美的事物都以视觉形式呈现。
心理学家已经研究了很多关于美的视觉感知的理论和实验。
例如,心理学家Gestalt学派提出了整体性知觉理论,即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是在于看到整体的结构和模式,而不仅仅是单个元素的集合。
这一理论解释了人们对于美的感知为什么往往与对称、平衡和整齐有关。
二、美的感知与欣赏是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美的感知和欣赏也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让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标准。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更强调个体表现和独创性;而在东方文化中,强调集体的和谐与统一,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更强调整体性和平衡。
文化和社会因素影响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的方式,塑造个体的审美观念和品味。
三、美的感知与欣赏是个体主观经验的体现尽管美的感知和欣赏受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每个人对于美的感知和欣赏也是个体主观经验的体现。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和个人喜好来评价和欣赏美的事物。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会被感知为美的,也可能会被感知为不美的。
这种个体差异源于每个人独特的认知结构、情感状态以及个人价值观的不同。
因此,美的感知和欣赏是一个相对而主观的过程。
四、美的感知与欣赏对个体情感和幸福感的影响美的感知与欣赏对个体的情感和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人们欣赏美的事物时,会对个体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加个体的幸福感。
论美感的心理要素
论审美的心理要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的东西有很多,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都可以被认为是美的。
总之,只要是能被人们感知的存在,能给人们灵魂带来好的感受的都能称为是美的东西。
我们是审美的主体,世界万物是审美客体,美感就来自我们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受,是一系列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心理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
感觉。
我们每天都要观看、倾听、品尝、触摸外物,通过这些渠道获得的感觉就是我们进行理解、想象和情感活动的基础。
审美对象都具有可感的形式,或大或小,或暖和冷,这些可感的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我们才能开始审美活动,所以,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世界的第一个台阶。
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它和感觉一样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所产生的对当前事物的反映,但它又不同于感觉。
感觉是人对事物特征的反应,而知觉是人对事物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
感觉直接产生于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接触,而知觉的产生必须通过各种感官的联合才能获得,是在多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知觉在审美中的作用。
一,整体性在审美知觉中更加集中。
比如欣赏绘画时,如果我们只感到一块块的色彩,而不能知觉其成的完整形象和它的构图所表现的意境则不能欣赏绘画的美。
审美知觉不是零碎的,而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二,审美知觉的选择性。
如我们在影院看电影时可以忽略人说话的声音,只专心于电影。
三,审美知觉带有情绪和感情色彩,对同一个审美对象,欣赏者的情绪不同就可能产生不同的审美知觉。
诗词中有很多描写秋季的,诗人情绪低落就可能写出“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诗句,诗人情绪乐观,就可能写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
联想。
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或相继出现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出现,这便是联想。
联想几种常见形式:一,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事物,进而产生某种新设想。
美感的生理心理活动
统一 关 系 是辩 证 的”
方 能 有 全 而 透 彻 的 了解 比如
, ,
从 生 理 运 动方 面 看 每 当 美 感 产 生 的 时候 总 有 一 种 生 理 内在 感 受 伴 随 而 生 游览 阳 朔
野 腾
,
。
我们
,
荡 舟漓 江
,
不禁 感 到 清 心 悦 目
, ,
,
浑 身 轻 松 而 舒展
。
。
我们 纵马 草 原
,
驰 骋孤
,
确
存在 的 对 象
。
,
对 于动 物 来说
,
,
不 能构 成审 美对 象
,
哪
其 中一个 十分 重要 的原 因是
,
,
动 物虽
然 也 有生 理 机 能
础
但 它 只 是 作 为 动 物本 能 活 动 的基础
,
而 不具 有 社 会 活 动 的 主 体 物质 基
,
人 的 生理机能
是 在 人类 的劳 动 中
。
,
在 人 类 改 造 客 观 世 界 的物 质 实 践 中
不 禁 感 到 心 旷 神怡 我 们 玩 味一 出 喜剧
,
仿 佛胸 怀为 之开 阔 又 常 常会 捧腹 大 笑
,
我们 观赏 一出悲剧
,
常 常会 觉 得 血 液 在 沸
。
。
这 都是 生 理 运 动 带 来 的 感 受
,
从 心 理 活动
,
方 面看
每 当美感 产生 的时候
,
总 有 一 种情 感 体验 伴 随 而 生
,
。
不育
杯 研 究 美感产 生 的 生 理 机能 的 特殊性
美感部分:理解美感的本质,心理要素
美感部分:理解美感的本质,心理要素美感部分:理解美感的本质,心理要素(感觉、知觉、想像、情感四方面)一、美感的本质美感——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引起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欣赏。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感又叫“审美鉴赏”、“审美判断”或“趣味判断”。
理解美感的概念,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1、美感是一种“感动”,在美感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脱离了情感,就不会有美感。
2、美感不是任意的情感或感觉,比如它不是痛感、不是悲伤感、不是愤怒感,也不是冷暖寒热等感觉,而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感觉。
3、这种美感中包含着人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判断,因此,体现了人对事物的认识。
但是,这种认识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认识。
在引起美感的过程中,没有一般科学认识所必需的概念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审美的趣味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在这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中,认识活动是潜藏在情感活动之中的,知觉、想象、理解等认识因素暗含在对感性的具体形象的感受之中。
因此,对美的事物的理性认识常常是不自觉的。
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本质特征是形象的直觉性、精神的愉悦性、潜伏的功利性和想象的创造性。
这四个特征在美感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美感的情感愉悦是中心,它把美感的直接性、功利性和创造性密切统一在一起,形成了美感中感性与理性、再现与创造的完整统一。
1、美感的形象直接性(1)美感形象直接性的内涵与特点:美感的形象直接性是指美的事物和现象都是以其具体可感、富于感染性的形象特征直接引起人的美感,美感活动始于这些形象特征的直觉并始终不脱离这些生动的直觉。
美感之所以有这种形象的直接性特征,一方面是由美的特征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长期的审美实践决定的。
美感的本质特征是形象的直觉性、精神的愉悦性、潜伏的功利性和想象的创造性。
这四个特征在美感中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其中美感的情感愉悦是中心,它把美感的直接性、功利性和创造性密切统一在一起,形成了美感中感性与理性、再现与创造的完整统一。
一见钟情心理学透析
一见钟情心理学透析在爱情的世界里,有一种神秘而令人心动的现象,那就是一见钟情。
当两个人的目光在瞬间交汇,仿佛时间都停止了,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情感,认定对方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
这种瞬间产生的强烈吸引力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剖析一见钟情的奥秘。
一见钟情并非纯粹的偶然,它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机制。
首先,人类对于美的感知和吸引力的判断往往在瞬间完成。
我们的大脑具有一种快速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他人的外貌特征进行评估,包括面部对称性、身材比例、肤色等等。
那些符合我们内心对于美的标准的人,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吸引我们的注意。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见钟情也有其深层的根源。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些本能的择偶偏好。
例如,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基因特征等,这些都可能在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瞬间吸引力。
当我们遇到一个展现出这些潜在优势的人时,大脑会迅速发出信号,让我们产生强烈的兴趣。
另外,心理学中的“相似性吸引”原则也在一见钟情中发挥着作用。
我们往往会被那些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人所吸引。
有时候,仅仅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一个细微的动作,就能让我们感觉到彼此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引发一见钟情的感觉。
情绪和氛围也是一见钟情的催化剂。
在特定的环境中,比如美丽的风景、浪漫的音乐会或者充满活力的社交场合,我们的情绪会更加放松和愉悦。
这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会降低我们的心理防线,使我们更容易对他人产生好感。
而且,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往往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
一见钟情还与我们内心的情感需求和期待有关。
如果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心渴望爱情、渴望陪伴,那么当一个看似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人出现时,就很容易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
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渴望在现实中找到了投射的对象。
然而,一见钟情并不总是能够发展成为长久的爱情。
它更多的是一种瞬间的强烈情感冲动,后续的相处和了解才是真正考验感情的关键。
一见钟情心理学透析
一见钟情心理学透析在爱情的世界里,有一种令人心动的瞬间,叫做一见钟情。
当两个人的目光交汇,仿佛时间都停止了,心中瞬间燃起了一团无法熄灭的火焰。
这种瞬间的强烈吸引力究竟从何而来?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一见钟情的奥秘。
一见钟情,并非仅仅是因为外表的美丽或帅气。
虽然外表的吸引力在最初的瞬间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绝非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见钟情更多地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机制和内在的需求。
首先,人类的潜意识在一见钟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储着许多过去的经历、情感和记忆,这些潜在的因素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感受和判断。
当我们遇到某个人时,潜意识可能会迅速捕捉到一些与过去熟悉的情感模式或经历相契合的特征,从而引发一种强烈的共鸣和吸引力。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缺乏关爱和安全感,那么当他遇到一个表现出温暖、关怀特质的人时,潜意识可能会将这种特质与内心深处渴望的关爱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
这种潜意识的连接往往是瞬间发生的,我们甚至可能还来不及理性思考,就已经被对方深深吸引。
另外,身体语言和非言语信号在一见钟情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人们在初次见面时,往往会通过对方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非言语方式来获取信息。
一个自信的姿态、真诚的微笑或者深情的眼神,都可能在瞬间传递出积极的情感信号,触动对方的内心。
而且,相似性也是引发一见钟情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往往会被那些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相似的人所吸引。
当我们在初次见面时发现对方与自己有诸多共同点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从而增加对对方的好感。
这种相似性不仅让我们感到彼此理解和共鸣,还让我们对未来的相处充满期待。
同时,环境和情境也会为一见钟情创造条件。
一个浪漫的场景、特殊的活动或者意外的相遇,都可能为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情感更容易被激发,心理防线也更容易放下,从而使一见钟情更容易发生。
美感与心理
第一节 美感与快感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感 是一种赏心悦目、 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 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 态,是人对美的认识、评价与欣赏。
第一节 美感与快感
在西方美学史上,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感又称为审美鉴赏或 审美判断。但是, 审美判断。但是,美感不是一种概念的逻 辑判断,而是由强烈的情感作为中介, 辑判断,而是由强烈的情感作为中介,是 一种具有审美趣味的判断。 一种具有审美趣味的判断。在这种特殊的 判断中,人的情感占据着主导地位。 判断中,人的情感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审 美过程中, 美过程中,它使人达到怡然自得和超凡脱 俗的自由境界。 俗的自由境界。
第二节 美感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服装的民族性正受到艺术的国际化的强烈 冲击,在中国人的身上, 冲击,在中国人的身上,已不太容易找到 中国民族装的倩影。 中国民族装的倩影。但把一个国家或民族 作为一个整体, 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对外贸易就要首先满 足接受国的审美意向。这时, 足接受国的审美意向。这时,带有独特民 族风格的服装, 族风格的服装,无论从市场和文化艺术角 都更容易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度,都更容易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唐装) 唐装)
第一节 美感与快感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以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 人们通过感觉器官 以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 为主)对审美对象产生的感觉 对审美对象产生的感觉, 为主 对审美对象产生的感觉,是美感产生 的起点。由于审美对象的信息刺激, 的起点。由于审美对象的信息刺激,以及 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调动, 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调动,在人 的头脑中产生, 的头脑中产生,组合新形象的创造性想象 活动, 活动,常伴随着先前认识阶段的情感体验 从而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愉悦感, ,从而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愉悦感, 这就是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这就是美感产生的心理过程。
一见钟情效应发生的心理原因
一见钟情效应是指在第一次见面时,个体会因为对对方的外表、言谈举止等产生强烈的好感甚至爱慕之情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它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解析一见钟情效应产生的心理原因。
首先,美学因素是一见钟情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学属于主观感受范畴,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而形成的美感评价。
我们在初次见面时,往往会通过对对方的外貌、服装、发型等进行审美评价,如果对方的外表符合我们的审美标准,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好感。
例如,一个人看到一个穿着得体、气质优雅的异性,就可能会因其外貌而产生好感。
其次,社交认知理论也是一见钟情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
社交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会基于他人的行为和言语来推断他们的内心感受,从而建立起对他人的认知。
在初次见面时,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言谈举止来推断其个性、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对其产生好感或者厌恶。
例如,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幽默风趣、善解人意,就可能因其言谈举止而产生好感。
此外,情感转移理论也可以解释一见钟情效应的心理机制。
情感转移理论认为,个体的情感体验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高度情绪化的情境下,情感会迅速地传递和扩散。
在初次见面时,如果我们处于高度情绪化的状态,比如说兴奋、紧张、焦虑等,就很容易将这些情感转移给对方,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好感。
例如,两个人在音乐会上相遇,由于场景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浪漫氛围,他们很容易产生好感。
最后,个体内心需要也是产生一见钟情效应的原因之一。
个体内心需要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上的需求和欲望,如爱、关怀、安全感等。
当个体在初次见面时,如果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就会在心理上对其产生好感。
例如,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发现对方很体贴、关心自己的感受,就可能因为获得了安全感而对其产生好感。
综上所述,一见钟情效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到美学因素、社交认知理论、情感转移理论以及个体内心需要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一见钟情效应发生的心理原因
标题:一见钟情效应的心理原因引言:一见钟情效应是指某人在初次见面时,对另一位个体产生强烈的吸引、好感和情感投入的现象。
这种现象常常让人产生疑惑和惊叹,究竟是什么心理原因导致了一见钟情的产生呢?本文将从认知、情感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见钟情效应的心理原因。
一、认知因素1. 外貌吸引力:人们普遍倾向于对外貌吸引力较高的个体产生积极的评价和吸引。
美丽的容貌会触发大脑的奖赏系统,产生愉悦感,从而增加一见钟情的可能性。
2. 相似性偏好:人们更容易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
相似性可以是外貌、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这种相似性会使人感到亲近和理解,促进一见钟情的发生。
二、情感因素1. 情感共鸣:一见钟情可能是由于两个人之间产生了情感共鸣。
当我们与他人在某些情感上有共鸣时,会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连接,从而加强好感和吸引力。
2. 神秘感:对于神秘、难以捉摸的个体,人们更容易产生兴趣和吸引。
神秘感给人一种挑战和探索的欲望,促使人们对这个个体产生一见钟情。
三、进化心理学因素1. 生育适应性:一见钟情可能与进化心理学中的生育适应性相关。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于具有生育优势的特征和个体更容易产生吸引。
一见钟情可能是大脑在无意识层面上判断出对方具备了良好的生育遗传基因,从而产生吸引和投入的情感。
2. 亲代投资:进化心理学认为,父母对于子女的照顾和投资是为了子女的生存和繁衍。
一见钟情可能是大脑将对方误认为是潜在的合作伙伴,从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和投入。
结论:一见钟情效应的心理原因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外貌吸引力、相似性偏好、情感共鸣、神秘感、生育适应性和亲代投资等因素都可能对一见钟情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心理原因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人们对于他人的感知和评价,进而促使一见钟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从“一见钟情”看美感的心理过程与心理要素“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古乐府里曾经写下这样美妙的句子,用来描写青年男女的美好情愫。
古往今来,已有不少文艺作品,都热衷于表现这样的感受。
事实上,在审美活动中,美的事物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以及事后的久久回味,又何尝不是常常像乐府中所描写的男女情感那般曼妙与深刻呢?!审美愉悦虽然只是当下即得的瞬间感受,其伏源却甚为深广,个体的心理能力、人生经验、知识储备,外界的审美风尚与文化情境,都会在其中发挥着或显或隐的影响。
由此,我们似乎应该对于审美感受的全过程,作一番全景式的探究。
而这种探究,主要是对于美感心理过程和心理要素的分析。
一、审美感受的心理过程①美感的心理准备——自觉审美态度的确立美感的获得,要以美的事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但美的事物要与主体结合而成为审美对象,主体还得进入特定的心理状态,把自己的全部审美能力投向对象。
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自觉的审美态度。
它有以下特征:首先,日常态度的暂时中断。
日常态度指的是日常的认知和实用态度,它是功利性的。
用这种态度看待事物,出发点是人的日常实用需要。
这时,人一见到该事物的外观,就立即想到它是什么、作什么用、是否正合乎需要?甚至立即付诸行动,在实用活动中来处置这一对象。
审美态度则要求暂时割断种种实用功利对主体的羁绊,而着眼于对象的结构与形式的直观,所以它是非功利的。
其次,凝神专注的审美注意。
审美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持续的、兴味盎然的审美注意,是对审美对象的一种凝神观照。
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由于心无利己的杂念而又注意力集中,主体就可能从形式方面充分感知对象,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可更为顺利地诱发联想和想象,使主体的整个审美心理活跃起来,如把天上流云看成是白衣苍狗。
审美注意是不可轻易转移的,更不允许来自主观和客观的干扰,否则欣赏兴致一遭破坏,便会顿生幻灭之感,欣赏也就难以继续下去。
如看云时突然想到天要下雨,得赶紧收衣服,这时欣赏就中断了。
关于审美态度,中西方有两大著名理论。
一是布洛的“距离”说,一是道家的“虚静”说。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曾以“距离”说来强调审美态度与日常态度的区别。
所谓“距离”说,就是主张审美时主客体之间要保持一种无功利、非实用的“心理距离”(既非时间距离,也非空间距离)。
他曾举了一个著名的海上遇雾的例子来说明这种心理距离的含义。
同样是在海上遇到大雾,你既可把它看成出行的障碍,由此非常讨厌它;也可以把它摆在实用世界之外,静静地欣赏它所造就的如梦如幻的美景。
这两种经验的不同,完全取决于观点的不同,也即“距离”的远近。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作为一种审美原则,心理距离包含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就消极方面而言,它抛弃了对象与主体的实际距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以及伦理价值区别开来。
就积极方面而言,心理距离注重的是对事物形象的观赏。
因此,对于事物来说,心理距离意味着“孤立”,即把事物的形象与其他方面分离开来;而对审美主体来说,它则意味着“超脱”,即超越对于事物的实用的、认识的、道德的考虑。
布洛的“距离”说强调日常态度与审美态度的区别,有其合理之处。
但是布洛又认为,这个“距离”纯粹是主观设定的,完全取决于主体对世界所抱的超功利的态度,这就不对了。
审美中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并非完全取决于主观,它还决定于主体与对象的客观联系,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个人非功利的观赏态度背后,仍然隐藏着历史性的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关系,因此是超功利而暗含功利的。
譬如:原始社会人与自然尖锐对立,先民无法欣赏自然界中奇特、反常的事物。
现代社会中的人之所以能欣赏,究其实是因为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使得自然界不再是异己的、可怕的对象,不再时时刻刻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在中国,古典美学家受道家哲学影响,常标举“虚静”二字,描述进入审美状态时的心理。
《老子•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所说虽然是体道的心境,但在强调虚、静方面却对后世审美心胸理论影响极大。
经过庄子的接引,魏晋南北朝时,宗炳、陆机、刘勰等人把老子的理论引入文学艺术领域。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①在刘勰看来,虚静的心胸不仅对实现审美观照是必要的,而且对进行文学构思也是必要的。
魏晋南北朝之后,讲虚静的人更多。
如刘禹锡、苏轼、如冠九等人。
同西方美学理论相比较,虚静不仅强调去欲与专注,它还具有强调开拓主体心理空间、增强主体感受能力的积极意义。
如苏轼《送参寥师》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无论是“距离”说还是“虚静”说,都一致肯定,从日常态度转入审美态度,实为进入美感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准备。
但需要指出的是:从日常态度向审美态度①陶钧,制陶器所用转轮,此处指酝酿文思;瀹,疏通;澡雪,洗涤。
这里是借用《庄子•知北游》(五)当中的话。
的转变,是主体审美欲望与审美兴趣的内在推动的结果。
它们作为人的一种无意识的然而又是强烈的价值追求,深藏于人的内心,只要有合适的审美对象的引发,就会时时促使人们排除日常实用态度的干扰,而将全部注意力投向对象。
所以,审美态度又是一种积极主动地追求对象的自觉态度。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倘若不能很好地完成这种由实用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变,极容易闹出笑话。
1820年,《奥塞罗》在纽约演出,恶人(牙戈)用手帕计陷害奥塞罗,座中一军官一怒之下枪杀了演员,省悟后自杀。
纽约人把他们葬在一起,墓碑上写着“最伟大的演员和最伟大的观众”,其实是最伟大的演员和丧失了审美态度的观众。
据说《亨利四世》当年在英国上演时,剧中亨利四世逃亡之中遇到一片沼泽地,大喊需要一匹马:“一匹马,愿用我的王位来换一匹马!”一人牵马经过剧场,忙上前与之交换王位。
在中国,看戏时手刃曹操、枪杀黄世仁的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
之所以有这些笑话,还是因为观众不能保持一种心理距离。
而在艺术创作中,作家也有意地采取一些手段来拉开艺术与现实人生的距离,从而唤起欣赏者的审美态度。
各种艺术门类中,戏剧用极具体的方法把人情世故表现在眼前,与现实人生的距离最近,所以也最容易使人离开美感世界而回到实用世界。
因此,戏剧家想出许多方法来把“距离”推远。
古希腊和中国古典戏曲中的角色往往戴着面具或穿高跟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
一般戏台都和观众隔开。
这些都是推远“距离”的方法。
此外,象雕刻的体积往往比实物大一些或长一些、常安置在台座上面;绘画用画框、对所表现的对象不求形体的逼真而求神骨的妙肖;诗歌要讲究音韵格律等等。
这些都是为了保持艺术和现实人生的“距离”。
所以,艺术总有几分形式化、几分不自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妙肖自然”并不是衡量艺术的最高标准!何况,艺术无论如何妙肖自然,终不敌真正的自然。
②美感的实现阶段——物我的交流和同一a、形式感知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猝然相遇,客体总能以它的外观形式打动主体,给“我”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
如果主体面临的是优美的对象,那么它所拥有的形式美诸因素及其有机组合,首先会使主体的视听感官得到生理上的愉悦,使“第一印象”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如果主体面临的是崇高的对象,那么它数量上或力量上的“大”,都会使主体感官似乎受到猛烈的撞击或威压,产生突兀、惊讶,以致怵目惊心的感觉。
不论属于何种情况,形式的感知都是审美活动的真正起点,它决定着主体在此后的审美活动中的心理状态。
在这一阶段,主体获得的是“悦耳悦目”的美感。
b、物我交感在形式感知的基础上,对象的感性形式常能引起主体的兴发感动;主体又将知觉引起的感兴投射于对象。
例如:看古松看到聚精会神时,我一方面把心中高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于是松俨然变成一个人;同时也把松的苍老劲拔的情趣吸引于我,不禁抬头挺胸,于是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这种主客体之间往复交流的过程,中国古典美学称之为“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文心•物色》)。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即属此列。
这是“悦心悦意”的美感。
对于这种审美交感现象的解释,中西方有一定差异:西方主要是移情(Empathy)说。
所谓“移情”,简单地说,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感情、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真正从心理学出发,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的是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
按照立普斯在《空间美学》中所作的分析,审美的移情作用其实只是一种单向投射,它是“物本无情,我自移注”,主体按照以己度物的方式将自身情趣移注到对象身上去,对对象作“人格化的解释”。
这样一来,审美的对象表面上看是事物的“空间意象”,其实是主体的情趣、人格。
这一解释与中国古典美学大不相同。
《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化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一切物体可以说是一种“气积”(庄子:天,积气也)。
这生生不已的阴阳二气织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命。
以这一宇宙观为基础,审美中物与我的关系便不是人与死物的关系,而是人有生命、物亦有生命,是人的生命与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同频共振的过程。
和西方“移情”说所主张的单向投射不同,中国对物我交感的解释是“物本有情,物我共鸣”,主体与对象交相感受,从而产生美感。
c、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物我交感的结果便是“物我两忘”、“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没入我”的审美境界。
《庄子•齐物论》所记的庄周梦蝶的故事,最早提出“物化”一语,就是指这种物我界限消融、我与万物融化为一的心理境界。
庄子所说之“物化”,在审美中也屡见不鲜。
看戏看到兴会淋漓时,常同情于某一个人物,便把自己当作那个人物,他成功时陪他欢喜,他失败时陪他懊丧。
比如看《哈姆雷特》,男子可能会把自己看成是哈姆雷特,女子可能会把自己看成皇后。
这便是“物我两忘”的典型例证,主体获得的是“悦志悦神”的美感。
“物我同一”的现象,西方心理学家也做过研究。
20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nam H. Maslow,1908-1970)提出“高峰体验”。
马斯洛认为,人有各种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前四种需要是“缺乏性的”需要,因为缺少了这些需要,就会引起疾病,有了它们就会免于疾病。
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需要,它是人为了完善自身、充分实现自己的各种潜力的需要。
具体地说,它也就是对于认识和理解事物以探求真理的需要,对于正义、公正的需要,对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最高点就是高峰体验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