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公司ERP系统技术要求公开

公司ERP系统技术要求公开

公司ERP系统技术要求公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综合管理软件系统,ERP系统的功能包括财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满足企业的需求,公司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方面介绍公司ERP系统的技术要求。

一、硬件要求:1.服务器要求:公司ERP系统需要部署在高性能服务器上,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服务器的主要配置要求包括处理器型号、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等。

处理器应选择性能较高的多核心产品,内存容量应满足系统运行的需求,硬盘容量要足够存储系统和数据库。

此外,服务器还应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和可靠的电源供应,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2. 客户端要求:作为ERP系统的用户,员工需要通过客户端进行系统的操作和数据的输入。

客户端的要求主要包括计算机的配置和操作系统的版本。

计算机的配置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建议选择性能较好的计算机,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操作系统的版本要求应支持ERP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如Windows7及以上版本。

二、软件要求:1. 操作系统要求:作为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ERP系统需要在一个稳定而安全的操作系统环境中运行。

常用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Server、Linux等。

企业在选择操作系统时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兼容性等因素。

2. 数据库要求:数据库是ERP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存储和管理企业的数据。

常用的企业数据库有Oracle、MySQL等。

在选择数据库时,应考虑到数据库的性能、可扩展性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3. 开发工具和语言要求:ERP系统的开发需要使用相应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

常用的开发工具有Visual Studio、Eclipse等,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Java等。

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的选择应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开发团队的技术背景进行确定。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

备案登记号:ERP系统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版次:受控状态:密级: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企业资源规划(以下简称ERP)系统的管理,有效实施信息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E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它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财务、质量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条:ERP系统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管理除公司有特殊规定外,皆按本制度执行第四条:ERP系统各岗位的考核将以本制度为依据,纳入公司考核体系。

第五条:信管部,作为ERP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项关系,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资源保障。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和信管部一起,对整个ERP项目实施负总责。

第二章内容第一条:我公司ERP系统分为采购、销售、应收应付、存货系统、生产管理、受托加工、委托加工、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集成帐务、固定资产等模块。

第二条:信管部结合各部门情况制定出各模块操作规范并说明各模块主要业务流程、各流程操作步骤和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用于各岗位操作参考和培训新进员工,并在使用过程中使系统不断趋向完善.第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应先查询操作手册(软件帮助—-在软件使用界面按F1键),如不能解决,应及时通知信管部人员解决.第四条:信管部负责解决操作用户提出的与系统有关的所有问题并将问题、需求分门别类的收集、归档、统计、分析,建立起可行的知识体系。

第五条:ERP系统是一项管理的系统工程,具有高度上下级的关联性,ERP系统各岗位人员都既是上层数据的使用者又是下层数据的提供者.对上层数据,如发现错误必须向相关人员报告并暂停与此有关的工作,并跟踪问题解决情况,直至数据正确;同时做好自己这部分数据,为下层操作人员提供服务,解答下层数据使用者提出的质疑,确保数据正确.第六条:ERP系统各岗位人员应保管好自己的帐号及密码,不得将自己的帐号及密码透露给他人使用。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ERP系统管理制度是企业用来管理其ERP系统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E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化系统,涵盖了企业内的各个业务环节,如采购、生产、销售、库存管理等。

因此,为了确保ERP系统的正常运作和高效管理,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ERP系统管理制度。

首先,ERP系统管理制度应明确ERP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目标。

制度可以规定ERP系统的应用范围,明确哪些业务环节应该在系统中进行管理,以及系统应该达到的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清晰的目标,明确ERP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ERP系统管理制度应规定系统的运行流程和操作规范。

企业可以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规范用户使用系统的步骤和方法。

制度可以明确系统数据的录入方式和标准,规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求,以确保系统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规定系统的权限管理制度,不同岗位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第三,ERP系统管理制度应包括对系统的维护和问题处理的规定。

制度可以明确负责系统维护的责任人和工作内容,规定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数据恢复的措施,以及日常系统巡检和优化的方法。

此外,制度还应规定问题处理的流程和方法,当系统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用户应该及时上报,并有专人进行分析和处理。

第四,ERP系统管理制度应涵盖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的规定。

制度可以规定新用户应接受系统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同时,还可以明确提供技术支持的渠道和方式,确保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可以及时获得支持和帮助。

第五,ERP系统管理制度应具备监督和评估的机制。

制度可以明确ERP系统管理的目标和要求,设立相关的监督和评估指标,对系统的使用和效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此外,还可以通过用户意见调查和反馈机制,了解用户对系统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以改进和提升系统的管理和效果。

最后,ERP系统管理制度应不断完善和更新。

制度应具有灵活性,能够随着企业发展和系统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更新。

erp运行管理制度

erp运行管理制度

erp运行管理制度一、引言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旨在规范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

为了确保ERP 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行,一个完善的ERP运行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二、制度目的ERP运行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ERP系统的运作,确保ERP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调统一管理。

三、制度内容1. ERP系统使用权限管理为了防止信息泄露和不当操作,需要建立ERP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制度。

制度内容包括: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设置不同的操作权限,权限的分配和撤销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授权,离职员工的权限需要及时取消。

2. 数据安全管理数据安全是ERP系统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

应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制度内容包括: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3. 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了确保ERP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建立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制度。

制度内容包括: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ERP系统的使用技能和操作规范;建立技术支持团队,及时处理用户反馈和故障报告。

4. 运行监控和评估ERP系统的运行监控和评估是ERP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

制度内容包括:建立系统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和性能瓶颈;定期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5. 变更管理为了避免ERP系统的频繁变更对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建立ERP系统变更管理制度。

制度内容包括:对于系统变更需求的提出,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和批准;对系统变更进行全面测试和验证,确保变更不会对现有运营造成不良影响。

四、制度执行1. 制度宣贯ERP运行管理制度应该通过内部通知、培训和会议等方式向全体员工进行宣贯,让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制度要求。

2. 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ERP系统的运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erp系统管理方案

erp系统管理方案

erp系统管理方案ERP 系统管理方案一、ERP 系统概述ERP 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将企业的财务、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ERP 系统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ERP 系统管理的目标1、实现企业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使各个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2、优化业务流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去除繁琐的环节,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3、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 ERP 系统,对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资源的精准配置和有效控制。

4、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ERP 系统管理的组织架构1、 ERP 项目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 ERP 项目的总体决策和协调。

2、 ERP 项目实施小组由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 ERP 系统的实施和推广。

3、 ERP 系统运维小组负责 ERP 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ERP 系统管理的流程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痛点,明确 ERP 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目标。

2、系统选型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规模,选择适合的 ERP 系统供应商和产品。

3、系统实施包括数据准备、系统配置、用户培训、上线切换等环节。

4、系统测试对 ERP 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整性。

5、系统上线在完成测试和优化后,将 ERP 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6、系统运维对 ERP 系统进行日常的监控、维护和优化,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

五、ERP 系统管理的数据管理1、数据规范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数据录入严格按照数据规范进行数据录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ERP系统技术架构简介

ERP系统技术架构简介

ERP系统技术架构简介概述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内部流程的优化和业务的整合。

在现代化企业中,ERP 系统已经成为必备的管理工具。

本文将对ERP系统的技术架构进行简单介绍。

ERP系统的功能ERP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财务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为了实现这些功能,ERP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架构来支持。

ERP系统的技术架构ERP系统的技术架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ERP系统需要一个可靠的数据库来存储企业的各项数据。

数据库可以选择关系数据库,如Oracle、MySQL等,也可以选择NoSQL数据库,如MongoDB等。

数据库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规模、数据量和性能需求来决定。

2. 应用服务器ERP系统需要一个应用服务器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和逻辑处理。

应用服务器一般使用Java、.NET等开发语言来开发。

应用服务器负责接收用户的请求,调用相应的业务逻辑,并返回处理结果给用户。

3. 前端展示ERP系统的前端展示一般使用Web技术来实现,如HTML、CSS、JavaScript等。

通过前端展示,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和操作系统中的数据。

前端展示一般采用响应式设计,以适应不同设备的显示。

ERP系统通常需要集成其他系统,如财务软件、仓库管理系统等。

为了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ERP系统需要提供一些集成接口,如Web服务、消息队列等。

通过这些接口,ERP系统可以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5. 安全性ERP系统中的数据涉及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机密信息,因此安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ERP系统需要提供用户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来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6. 可扩展性随着企业的发展,ERP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能会不断增长。

因此,ERP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方便地增加新的模块,扩展系统的功能。

ERP系统的实施过程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从选择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软件,进行系统定制和开发,再到系统部署和培训。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 6 个部份组成:第 1 部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 2 部份:办公自动化规范;第 3 部份:电子交易规范;第 4 部份:呼叫中心规范;第 5 部份: CRM 规范;第 6 部份: SCM 规范。

本部份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份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份主要起草人:第 1 部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 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辟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合用于企业 ERP 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者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GB/T18491-2001 概念定义GB/T 18492-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 1 部份: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辟与文档编制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 25 号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验收 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份或者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3.2 需方 acquirer为自已或者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 approval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辟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者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实现关键技术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实现关键技术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实现关键技术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简称ERP系统)是一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其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如财务、人力、物流、生产等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从ERP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业务流程重组和安全管理五个方面探讨ERP系统的实现关键技术。

一、ERP系统的需求分析ERP系统的需求分析是ERP系统实现的第一步。

需求分析包括商务逻辑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和界面交互分析。

商务逻辑分析主要是分析系统的商务范围、业务模式和核心目标。

业务流程分析则是根据商务逻辑分析出企业的主要流程,并对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

系统功能分析是根据业务流程设计出 ERP 系统的功能模块,并包括了系统的用户需求、数据需求和管理需求。

界面交互分析则关注ERP系统的易用性、可拓展性和周边设备协作等问题。

二、ERP系统的数据库设计ERP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是ERP系统实现中的核心部分。

数据库设计包括数据结构设计、数据模型设计、数据流设计和数据安全设计。

数据结构设计是根据业务流程和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的数据结构。

数据模型设计是根据数据库标准设计ERP系统的数据模型。

数据流设计则是设计ERP系统的数据流和数据交互模式,确保系统的数据运作顺畅和安全。

数据安全设计则是确保ERP系统的数据安全可靠,防止数据泄露、损坏和丢失。

因此 ERP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直接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三、ERP系统的系统架构ERP系统的系统架构包括硬件架构、软件架构和网络架构。

硬件架构是根据系统需求设计ERP系统的硬件配置和部署方式,确保 ERP 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软件架构是根据 ERP 系统的数据库、业务模型和功能模块设计系统的软件架构,如何保证系统代码的易维护性、易拓展性和可移植性。

网络架构是保证ERP系统系统的数据流畅和系统的运行效率,包括了网络拓扑、网络管理和存储方案。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规范和管理ERP系统的使用、维护和更新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ERP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ERP系统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度目的与依据为了规范ERP系统的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制度以及ERP系统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文件。

二、管理体系1. 所有ERP系统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权限进行系统登录,并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随意转借或泄露。

2. ERP系统管理员应负责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更新,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3. 各部门应确定专门的ERP系统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系统使用和维护,并与系统管理员密切配合。

4. ERP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到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

三、系统使用规范1. 所有用户在使用ERP系统时,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参与培训,并熟悉系统的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

2. 用户不得以任何形式篡改、删除或损害系统中的数据,如有特殊情况需要修改数据,须经过严格审批和记录。

3. 用户使用ERP系统时应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妥善保管账号和密码,不得将登录信息泄露给他人。

4. 用户发现系统漏洞或故障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不得以任何方式利用漏洞获取不当利益或进行非法操作。

四、系统维护与更新1. ERP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ERP系统管理员应关注系统供应商发布的更新和补丁,并及时进行安装和升级,以保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安全性。

3. ERP系统管理员应与系统供应商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其咨询和反馈系统使用中的问题和需求,以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五、制度遵守与违规处罚1. 所有ERP系统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如有违规行为,将被追究相应的责任和处罚。

企业资源规划 (ERP) 项目

企业资源规划 (ERP) 项目

企业资源规划 (ERP) 项目1. 背景企业资源规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各个部门的信息和业务流程。

通过集成各个业务功能,ERP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工作和降低成本。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实施ERP项目。

2. 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对于企业资源规划 (ERP) 项目的概述和重要考虑因素,以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推进ERP项目。

3. 重要考虑因素在实施ERP项目时,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3.1 业务流程评估在开始ERP项目之前,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

这将有助于确定ERP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模块,以及与现有业务流程的集成方式。

3.2 技术需求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ERP系统至关重要。

考虑到企业的规模、行业特点和预算等因素,选择能够满足需求并提供稳定性和可靠性的ERP解决方案。

3.3 项目管理ERP项目的成功实施需要良好的项目管理。

合理规划项目时间表、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监控进度等都是确保项目按时交付的关键要素。

3.4 用户培训和支持ERP系统的使用需要员工进行培训和适应期。

为了确保顺利过渡,及时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是很重要的。

3.5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施ERP项目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防范数据泄露和安全威胁。

4. 结论企业资源规划 (ERP) 项目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通过认真评估业务流程、选择适合的技术解决方案、良好的项目管理和用户培训支持,企业可以更好地实施和管理ERP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以上是对企业资源规划 (ERP) 项目的概述和重要考虑因素的简要说明。

如需深入了解和详细规划ERP项目,请与专业人士进一步沟通和咨询。

erp 标准

erp 标准

erp 标准ERP 标准。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整合其各种业务流程。

ERP 标准是指在实施和运行 ERP 系统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ERP 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ERP 标准涵盖了系统的安全性要求。

在实施 ERP 系统时,企业需要确保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恶意攻击。

因此,ERP 标准要求系统具有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系统中的数据和功能。

此外,ERP 系统还需要具备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其次,ERP 标准还涉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企业的业务运作离不开 ERP 系统,因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ERP 标准要求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出现频繁的故障和崩溃现象。

为此,企业需要在硬件设备、网络环境和系统架构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规划和优化,以确保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另外,ERP 标准还包括了系统的性能要求。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ERP 系统需要能够支撑更大规模的业务运作。

因此,ERP 标准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性能表现,能够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

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业务数据和请求。

此外,ERP 标准还强调了系统的合规性要求。

在企业的业务运作中,涉及到的数据和信息可能涉及到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因此 ERP 系统需要能够满足相关的合规性要求,确保企业的业务运作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避免出现违规行为和法律风险。

最后,ERP 标准还关注了系统的用户体验和易用性。

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工具,ERP 系统需要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ERP 标准要求系统具有友好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说明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说明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说明1. 简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简称ERP)是一种集成的、跨部门的、为企业决策层和员工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系统。

它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流程、数据和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

2. 系统特点2.1 集成性ERP系统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如销售、采购、生产、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

这有助于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2.2 全面性ERP系统覆盖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生产、销售、采购等前端业务,还包括财务、人力资源、资产管理等后台支持部门。

这有助于实现企业资源的全面优化和配置。

2.3 灵活性ERP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以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此外,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ERP系统可以进行升级和扩展,保持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2.4 高度自动化ERP系统通过自动化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降低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自动进行库存管理、财务报表生成等,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

2.5 决策支持ERP系统提供丰富的数据和报表,帮助企业决策层进行数据分析,支持战略决策。

例如,销售数据分析、库存预警、财务状况报表等。

3. 系统功能模块ERP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模块:3.1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模块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决策支持。

3.2 销售管理销售管理模块包括客户管理、销售机会管理、销售订单管理、售后服务等功能,帮助企业提高销售效率,扩大市场份额。

3.3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模块包括供应商管理、采购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降低采购成本。

3.4 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模块包括生产计划、生产任务管理、物料管理等功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ERP系统应用标准规范,ERP系统实施、管理与维护规定

ERP系统应用标准规范,ERP系统实施、管理与维护规定

ERP系统应用标准规范第一章 ERP应用标准1、库存模块:库存模块要求达到集成整个库存业务的收、发、存操作,满足现有和未来的业务需求,具体目标如下:● 成品仓库存准确率达到100%;● 材料仓库存准确率达到98%以上;● 车间库存项目数量误差率控制在正负5%;2、采购模块采购模块要求反映整个供应商、报价单、请购单、采购订单及各审批结构的信息输入、跟踪和维护,具体目标如下:● 采购报价单相关信息:供应商、项目、价格、币种、有效期准确率达到100%;● 采购订单相关采购信息:价格、数量、币种出错率控制在3‰;● 采购订单完成率达到95%以上;3、BOM模块BOM模块反映了整个产品的结构、层次、生产工序信息,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数据,具体目标如下:● 按编码规则编制的项目编码和以蓝图为依据录入的项目描述的准确率达到100%;● 项目属性信息:模板、单位、供应类型、供应子库、计划员等属性定义的准确率达到99%以上;● BOM信息:清单项目、定额、损耗、供应类型、有效期等BOM信息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4、计划模块合同评审是计划系统的源头数据,计划运行结果直接指导生产和影响采购的及时性、准确性,具体目标如下:● 根据合同评审录入主计划的准确率达到100%;● 通过主计划运行出的生产计划准确率达到90%;● 通过主计划运行出的物料需求计划准确率达到85%;注: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准确率的评定是根据单次计划运行的结果而得,未将插单、推迟、取消等影响计划准确性因素排除。

5、WIP模块车间生产任务是车间的生产指令,由计划模块下放而得,车间生产任务执行、清理情况又会影响计划运行的准确率,具体目标如下:● 每月车间生产任务总装执行率达到98%以上;● 任务的定义、帐户类别、外协替代清单的出错率控制在5‰;● 每月外协任务总体执行率达到90%以上;6、成本模块成本数据可以充分体现公司经营的成本目标及状况,使不同期间成本数据的可比性增强,具体目标如下:● 财务制定的成本录入的准确率达到100%;● 成本录入的数值控制在有效报价单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7、评定标准为了对事业部各子公司ERP系统的应用状况进行评定,以更好地推动ERP系统的应用和发展,特以几大模块的主要运行数据为依据,结合事业部的特点和业界的相关评定标准制定出一套在事业部范围内通用的ERP系统实施评级标准,具体参数如以下表格:ERP系统评级标准第二章 ERP维护应用规范为达到以上目标,需要系统管理员从系统整体角度对系统设置、方案设计、流程制定、日常培训及维护进行合理、有效、便捷的管理和监控,更需要业务操作员严格按照既定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才能更充分、有效的应用系统为企业管理服务。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

.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前言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第5部分:CRM规范;第6部分: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验收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3.2 需方acquirer为自已或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approval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发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doc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doc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前言《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目前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2部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规范;——第3部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规范;——第4部分:协同产品商务系统(CPC)规范;——第5部分:供应链管理系统(SCM)规范;——第6部分:办公自动化系统(OA)规范;——第7部分:企业信息化监理规范;…………本部分为第1部分。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部分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术语和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2.1验收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的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2.2需方acquirer为自己或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2.3批准approval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发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下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

这种批准并不能解除开发方对满足合同要求的责任。

2.4体系结构architecture一个系统或CSCI的组织结构,标明它的组成,这些组成的接口和它们之间的操作概念。

2.5开发阶段build1)软件的一个版本,它满足完整的软件所要满足的全部需求的一个特定的子集。

2)开发满足特定需求子集的软件版本所经历的时间。

注:术语“开发阶段”和“版本”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开发方;例如,可以通过几个版本来实现一个开发阶段,一个开发阶段也可以发行几个并行的版本(如在不同的地点),或者将它们用作为同义词。

2.6计算机数据库computer database见数据库。

2.7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能接收和存储计算机数据的,对计算机数据执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操作的,或能产生控制输出的设备。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

erp系统管理制度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工具,用于协调企业内外各个方面的流程。

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的资源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流程,提高竞争力。

ERP系统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ERP系统管理制度是指为管理和使用ERP系统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

这些规章和制度包括ERP系统使用标准、权限分配、数据安全、系统升级和维护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这些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ERP系统使用标准ERP系统使用标准是指为了保障ERP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优化使用效果而建立的使用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1、标准操作流程: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手册,明确ERP系统各种操作的流程和规范,以确保系统使用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2、数据质量标准:为了保证ERP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需要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并对数据进行审核和维护。

3、人员背景审核:ERP系统涉及到企业核心业务数据,需要对使用ERP系统的人员进行背景审核,并分配不同的权限。

二、权限分配ERP系统权限分配是指为了保障ERP系统数据安全而建立的权限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包括:1、权限审批流程:建立ERP系统权限审批流程,确保权限的授权合理和安全。

2、权限设置标准:制定权限设置标准,明确不同职能人员在使用ERP系统中所需访问的数据和操作权限。

3、权限变更规定:对ERP系统权限变更进行规范及定期审查以保障系统信息安全。

三、数据安全ERP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之一。

由于ERP系统集成了企业的主要业务数据,所以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完善ERP数据安全要素:1、数据备份:ERP系统中数据的备份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防止数据丢失的情况,最好制定备份规范,包括时间、地点和存储方式。

2、用户账户管理:ERP系统账号权限分配需要严格控制,为了实现账户的安全,应采用强密码等措施,保证系统账户的安全。

3、网络安全:ERP系统的网络安全是保障企业信息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保障ERP系统的网络安全,可以采用安全认证和加密通信技术等措施。

《企业资源规划(ERP)》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资源规划(ERP)》课程教学大纲

《企业资源规划(ERP)》课程教学大纲(仅供参考)课程编号:学时: 本科生48; MBA 或工程硕士32学分:3 或2授课学院:一、课程目的和任务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们培养的学生未来的工作选择将有很多和制造业的管理有关。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企业资源规划(ERP)这一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将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他们的择业优势和未来的职场境界,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二、教学基本内容“ERP”是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ERP的概念和方法,集中体现了制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和需求,其功能全面覆盖了市场预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能力需求、库存控制、车间管理直到产品销售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及相关的所有财务活动。

从而为制造业提供了有效的计划和控制工具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ERP的实现必须以计算机为工具。

本课程全面介绍ERP的基本原理和处理逻辑,ERP的实施和运行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三、学时分配(总学时48或32) 章节 题目学时数 备注4832第1章初识ERP11 第2章管理需求推动ERP发展42 第3章ERP为企业带来的效益1阅读 第4章基础数据22 第5章物料管理22这一章讲到了安全库存。

关于安全库存,企业中的很多人在概念上将其混同于订货点,对此应当澄清。

对于如何设置安全库存,很多人也不清楚,对此应说明其理论基础,至于具体的概率论知识,则可视学生和学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本科生48学时,则应当讲。

MBA32学时,则可说明,自己阅读,不细讲。

第6章需求管理22 第7章经营规划和销售与运营规划22 第8章主生产计划这是ERP原理中最核心的一章。

其中的有些概念和方法,甚至有些业内的实施顾问从业多年都没有搞清楚。

8.1主生产计划基本原理86这一节中的“为什么要制定主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对象”、“主生产计划方式”“主生产计划的维护”中的时界的概念、“主生产计划矩阵”中的ATP概念等都属于上述性质的内容,应当讲清楚,从而提高未来从业者的理论认识境界。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标准

前言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原则由如下6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2部分: 办公自动化规范;第3部分: 电子交易规范;第4部分: 呼喊中心规范;第5部分: CRM规范;第6部分: 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原则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国生产力增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原则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如下简称ERP)旳有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旳基本要求和措施、合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旳条款经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不着文件, 其随即全部修改单(不涉及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精确达成协成协议旳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T 8566-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18491-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 概念定义GB/T 18492-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493-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SJ 20778-20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原则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23)25号3 定义本原则采用下列定义3. 1 验收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 经过该活动, 需方接受推行协议旳部分或全部旳软件产品旳全部权。

3. 2 需方acquirer为自已或为另一种组织采购软件产品旳组织。

3. 3 同意approval需方旳授权代表对开发方旳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体现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订旳书面文件。

erp规范标准

erp规范标准

ICS 35.240.50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 )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SJSJ/T11293-2003II前言《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目前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2部分: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规范;——第3部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规范;——第4部分:协同产品商务系统(CPC)规范;——第5部分:供应链管理系统(SCM)规范;——第6部分:办公自动化系统(OA)规范;——第7部分:企业信息化监理规范;…………本部分为第1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CESI)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邓超、冯惠、陆续、张志道、蔡嘉玲、朵晶。

本部分主要参与起草单位:北京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信科天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利玛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必特思维软件有限公司北京和佳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希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富士通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企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新中大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思通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科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大博通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通软管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东方天成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维信诚资讯有限公司英克科技有限公司安易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浪潮集团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吉大工易软件有限公司大连华录计算机有限公司广州科思电脑系统有限公司SJ/T11293-2003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范围本部分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术语和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2.1验收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的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目前《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第2部分:办公自动化规范;第3部分:电子交易规范;第4部分:呼叫中心规范;第5部分:CRM规范;第6部分:SCM规范。

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第1部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1 范围本规范给出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以下简称ERP)的相关软件功能、开发管理、实施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适用于企业ERP产品与服务选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不着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确达成协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6-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18491-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软件测量功能规模测量第1部分:概念定义GB/T 18492-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GB/T 18493-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指南SJ 20778-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软件开发与文档编制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0)25号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验收acceptance需方授权代表一项活动,通过该活动,需方接受履行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的软件产品的所有权。

3.2 需方acquirer为自已或为另一个组织采购软件产品的组织。

3.3 批准approval需方的授权代表对开发方的项目计划、设计或其他方面表示满意并可能作为一阶段工作基础而签署的书面文件。

这种批准并不能解除开发方对满足合同要求的责任。

3.4 体系结构architecture一个系统或CSCI的组织结构,标明它的组成,这些组成的接口和它们之间的操作概念。

3.5 相关开发方ASSOCIA TE DEVELOPER一个既不是主承制方也不是开发方的分承制方的组织,但它在同一个或相关的系统或项目承担开发工作。

3.6 行为设计BEHA VIORAL DESIGN从用户观点出发,对整个系统或CSCI的行为进行的设计,它只考虑满足用户需求而不考虑系统或CSCI的内部实现。

这种设计与体系结构设计不同,后者要标明系统或CSCI的内部部件,并有这些部件的详细设计。

3.7 开发阶段BUILD(1)软件的一个版本,它满足完整的软件所要满足的全部需求的一个特定的子集。

(2)开发满足特定需求子集的软件版本所经历的时间。

注:术语“开发阶段”和“版本”之间的关系依赖于开发方:例如,可以通过几个版本来实现一个开发阶段,一个开发阶段也可以发行几个并行的版本(如在不同的地点),或者将它们作为同义词。

3.8 计算机数据库COMPUTER DA TEBASE见数据库3.9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能接收和存储计算机数据的,对计算机数据的,对计算机数据执行一系列系统性的操作的,或能产生控制输出的设备。

这类设备能实现基本解释、计算、通信、控制或其他逻辑功能。

3.10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能使计算机硬件实现计算或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定义的集合。

3.11 计算机软件CPMPUTER SOFWARE见软件3.12 计算机软件配置项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 TION ITEM(CSCI)满足最终使用功能的软件集合,而且它由需方指定进行单独的配置管理。

CSCI应从下列诸因素中进行折衷选择:软件功能、规模、宿主机或目标计算机、开发方、支持概念、重用计划、关键性、接口考虑、需要单独编写文档和控制以及其他因素。

3.13 配置项CONFIGURA TION ITEM能满足最终使用功能的硬件集合、软件集合或者软、硬件两者的集合,且由需方指令进行单独的配置管理。

3.14 数据库DA TEBASE以一种能被用户或计算机程序通过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访问的方式,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文件中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3.15 数据库管理体系统DA TE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整套计算机程序,它提供为建立、修改、使用和完整性维护一个数据库所需的功能。

3.16 可交付的软件产品DELIVERABLE SOFTWARE PRODUCT合同要求交付给需方或其他指定的接受方的软件产品。

3.17 设计DESIGN开发方为响应一定的需求而对一个系统或CSCI选取的一些性能/规格。

这些特性中有些是与需求相匹配的;有一些是需求的精细化。

如为了响应显示错误信息这一需求而定义所有的错误信息;有一些则是有关的实现,如为满足需求,决定选用哪些软件单元和逻辑。

3. 18 开发方DEVELOPER开发软件产品的组织(“开发”包括新的软件开发、合修改、重用、再工程、维护或产生软件产品的任何其他活动)。

开发方可以是一个承制方或者政府机构。

3.19 文档/文当编制DOCUMENT/DOCUMENTA TION能供人或机器阅读的,一般具有永久性的一套资料(不管它们记录在什么媒体上)。

3.20 评价EV ALUA TION确定一个项目获一项活动是否满足制定准则的过程。

3.21 固件FIRMWARE硬件设备和以只读软件的形式驻留在硬件设备上的计算机指令和。

或计算机数据的组合。

3.22 硬件配置项HARDWARE CONFIGURA TION ITEM(HWCL)满足最终使用功能并由需方指定进行单独配置管理的一套硬件.3.23 独立验证确认INDEPENDENT VERIFICA TION AND V ALIDA TION (IV&V)由一个机构对软件产品和活动所作的系统的评审,这个机构不负责该产品的开发或被评审的活动。

IV &V不在本标准的范围内。

3.24 接口INTERFACE在软件开发中,两个或多个实体(如CSCI-CSCI,CSCI-HWCI,CSCI-用户,或软件单元软件-软件单元)之间产关系。

这些实体依据这种关系共享、提代或交换数据。

接口不是CSCI、软件单元或其他的系统部件;接口是这些实体间的一种关系,而不是接口的实现。

3.25 联合评审JOINT REVIEW由需方和开发方双方的代表参加的对项目状态、软件产品/或目中的问题进行检查和讨论的活动或会议。

3.26 非交付的软件产品NON-DELIVERABLE SOFTWARE PRODUCT不是合同中要求交付给需方或其他指定接受方的软件产品。

3.27 过程PROCESS为实现某个既定目的而进行的一组有组织的活动,例如:软件开发过程。

3.28 合格性测试QUAKIFICA TION TESTING为了向需方表明一个CSCI或系统满足其指定的需求而进行的测试。

3.29 再工程REENGINEERING为了以一种新的形式重组一个现有的系统而对其进行检查和改造的过程式。

再工程可包括逆向工程(分析一个系统并产生更高一级的抽象来表示它,如从代码到设计),重构(在同一个抽象级上把系统从一种表示形式转换到另一种表示形式),重编文档(分析一个系统并产生用户文档或支持文档),正向工程(从现有的系统的软件包产品结合新的需求,产生新系统)重定目标系统(对系统进行转换以便将其安装到不同的目标系统上)和翻译(将源码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或者从一种的某个版本转换成另一种版本)。

3.30 需求REQUIREMENT(1)为了使需方能够接受一个系统或CSCI所必需具备的特性。

(2)本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必须遵守的陈述。

3.31 可重用的软件产品REUSABLE SOFTWARE PRODUCT是一种用于开发的软件产品,但还具有别的用途,或者专门为了用于多个项目而开发的软件产品,或者在一个项目中有多种作用的软件产品。

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上市的商品,需方已装备的软件产品,重用库中的软件产品和开发方现存的软件产品。

每一次使用可以包括这些软件产品的全部或部分,也可以涉及到它的修改部分。

这个术语可以应用于任何软件产品(例如需求,体系结构等)而不只限于软件本身。

3.32 软件SOFTWARE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数据库。

注:虽然有些软件的定义中包括文档,本标准把这个定义只限于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数据库。

3.33 软件开发SOFTWARE DEVELIPMENT产生软件产品的一整套活动。

软件开发可以包括新开发、修改、重用、再工程、维护或者任何会产生软件产品的其他活动。

3.34 软件开发文件SOFTWARE DEVELOPMENT FILE(SDF)与特定软件实体开发有关的资料库。

其内容一般包括(直接的或引用的)有关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的考虑、原理和约束条件;开发方内部的测试资料;进度和状态资料。

3. 35 软件开发库SOFEWARE DEVELOPMENT LIBRARY (SDL)一套受控的软件、文档,其它中间的和最终的软件产品,以及相关的用以促进软件的有序开发和后续支持的工具和方法。

3. 36 软件开发过程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为了把用户的需求转换在软件产品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

3.37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一般情况下,它是软件开发的同义词。

要本标准中,软件工程是软件开发全部活动(合格性测试除外)的一个子集。

本标准之所以加以这种区分只是为了给软件工程和软件测试环境以不同的命旬。

3.38 软件工程环境SOFTWARE ENGINEERING ENVIRONENT实施软件工程所需要的设施、硬件、软件、固件、方法和文档。

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工具、编译程序、汇编程序、连接程序、装载程序、排错程序、仿真程序、模拟程序、文档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3.39 软件产品SOFTWARE PRODUCT为了满足一个合同而建立、修改或组合成的软件或相应的资料。

例子包括计划、需求、设计、代码、数据库、测试资料和手册。

3.40 软件质量SOFTWARE QUALITY软件满足所规定的需求的能力。

3.41 软件支持SOFTWARE SUPPORT为保证软件安装后能继续按既定目标运行而且在系统的运行中能起到既定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

软件友持包括软件维护、用户支持和有关的活动。

3.42 软件系统SOFTWARE SYSTEM只由软件组成的系统,有时可能还包括该软件赖以运行的计算机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