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设计1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修辞手法的作用,分析如何运用到写作中,并解决问题。
此外,在课堂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课文情感的理解各有千秋,这让我深感欣慰。但我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创造更多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对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也有部分学生显得拘谨,不敢大胆尝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实践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支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4.体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友情、思念等人文主题,培养审美情趣和情感共鸣。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与朱元思书》,感受古文的韵味,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了解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认识古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
3.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激发学生创意思考,提高写作技巧。
4.强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美、感受美,并能运用所学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理清说明思路,概括课文内容。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用文学笔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一、导入新课由虞世南的《蝉》“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导入本课学习。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
第二层(第2—7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
(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2—3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4段说明蝉建穴,第5—7段说明蝉伺机出穴)第三层(第8—11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
(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
第8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9—10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11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
第一层(第12—一三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
第二层(第14—一qi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目录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目录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本店铺分享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课文都有哪些呢,大家不妨来看看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与朱元思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如果有助于您的写作,还请您介绍本店铺给您的同学。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2)古代文化背景的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限,可能会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适时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举例:解释课文中涉及的古代地名、官职、礼仪等,如“侍中”、“太子洗马”等官职的含义。
(3)课文情感态度的把握: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尤其是对友情的表达,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通过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举例: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对话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4)文言文写作技巧的运用: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一个挑战。教师应通过写作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举例: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创作一篇简短的文言文作文,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与朱元思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掌握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在课堂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在理解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时存在困难,例如“吴会”、“驰骋”等词汇以及宾语前置、省略句等句式。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培养真挚的友谊观。
本节课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课文《与朱元思书》,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的一篇文言文,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向朱元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文章以描绘山水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够进行适当的翻译和赏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可能会感到困难。
学生对于山水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把握可能有不同的程度,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朗读和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3.能够进行适当的文学赏析,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生僻词语、特殊句式等。
2.对文章中描绘的山水景色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3.进行文学赏析,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对文言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自己发现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赏析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节奏和语调。
2.参考译文:为学生提供参考的译文,帮助理解课文。
3.相关山水诗文的图片或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山水景色,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相关山水诗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山水景色进行欣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的背景和与本文的关系,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老师正确朗读课文,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文翻译,互相讨论和帮助,老师巡回指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习,我们了解了《与朱元思书》的文本内容、文言文的表达特点和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文化传承:探讨文章所反映的古代文人间的友谊和品德观。
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讨论。
6.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习陶渊明的写作风格,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与朱元思书》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如文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使用了对偶手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表达形式如何增强文本的情感色彩。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从字词、句子到段落篇章,层层递进地欣赏文本的美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朱元思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和朋友通过信件交流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文人如何通过书信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文言文的词句理解和修辞手法应用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问题。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朱元思书(教案)
举例:通过组词、造句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3)文章主题把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举例: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线索,逐步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4)修辞手法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将修辞手法与具体语境相结合,分析其表达效果。
举例:教师可以提供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尝试仿写,提高运用能力。
3.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词义、语法现象,理解课文内容。
4.文章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把握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探讨文章主题。
5.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6.课后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朱元思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给朋友写过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书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书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文言文表达友情等。
2.诵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诵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1.教学重点
-词语释义:准确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如“俱”、“寡”、“傲”等,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文章结构分析:把握《与朱元思书》的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修辞手法学习:掌握课文中所使用的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并能应用于写作实践中。
-文化背景理解:了解东晋时期文人的交往特点和陶渊明的淡泊名利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了解作者介绍: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了解其文学成就及生平背景。
2.掌握课文生字词:如“俱”、“寡”、“傲”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研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与朱元思的交往背景和信件内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应用,我会通过例句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如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在现代的意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写作练习,尝试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举例解释:
-对于古文阅读理解,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率”字,需要解释其“带领”的意思。
-在辨识修辞手法时,学生可能难以自主发现“山不高而仙名,水不深而龙灵”中的排比结构,需要教师引导。
-文化内涵方面,学生可能不易理解陶渊明放弃仕途、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背后的价值观念。
-情感态度上,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陶渊明对朱元思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思考过程和创意火花。他们在探讨文言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感到欣慰,因为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断句、虚词理解和修辞手法识别等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现代语言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理解文中的比喻和排比。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文言文翻译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最后,今天的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检查过程。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他们似乎还不太习惯这种自我总结的方式。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总结,这对他们的学习成长将大有裨益。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阅读方法: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如断句、实词虚词理解等,导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出现困难。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
(3)课文背景与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可能对课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友人的形象认识不足,影响对文章内涵的把握。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难点依然存在,比如对一些特殊句式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这些难点,用更多的生活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其次,我发现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还不够充分,有些学生在翻译时显得有些迷茫。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指导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翻译时有更多的参考。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珍惜当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把握文章主题。
(3)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2)把握文章的主题及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题目是《与朱元思书》。
请大家先猜一猜,这篇课文可能讲述了什么内容?2.自主学习(1)请大家用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标记出生字词。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3.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可以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喜欢的句子等。
4.生字词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2)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字形。
5.课文分析(1)请同学们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6.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中,作者在富春江游览时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7.情感分析(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8.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与朱元思书》,理解了课文内容,分析了课文结构,探讨了课文主题。
(2)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四、板书设计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课《与朱元思书》2.生字词3.课文结构4.课文主题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朗读、理解都比较到位,但在分析课文结构、探讨课文主题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人教部编本(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5.掌握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如书信格式、文言文特点等。
6.结合现实生活,学会用古文抒发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与朱元思书》教案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
2.增强学生对文章结构、论证方法的分析能力,提升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书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通过仿写《与朱元思书》,让学生体验文言文书信的写作过程。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对文言文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作者韩愈的情感表达。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仍不够深入。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讨论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展示出一定的文言文写作能力。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
2.优化问题的设置,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3.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文言文句式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
-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文章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官职、地名等,学生可能不太熟悉。
-情感态度的把握: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友情的深切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审美情趣。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上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教学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只有通过反思,我们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上收获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举例:文章中的“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一句,学生可能对“许”字的用法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详细解释其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文言文句式理解,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特殊用法。
-对于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提供相关资料或进行简短介绍,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与朱元思书》这一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友情。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掌握程度不够理想,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的地方。
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我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实例来说明重点难点,但显然,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仍然难以消化。我想,或许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心得体会。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同走进了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探索了文言文的魅力和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方式,我发现通过提问同学们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也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风烟”、“漫卷”等词汇的用法和文章的篇章结构。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现代汉语表达和举例说明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阅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理解古文中的一词多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将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吴均的写作特色以及《与朱元思书》的深层含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言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创新思考,培养学科探究与问题解决能力。
5.结合创意写作练习,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提升表达与交流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文言文阅读:掌握《与朱元思书》的词句理解,如“风烟”、“漫卷”、“凭轼”等生僻词汇的正确解释及其在文中的用法。
-作者背景:理解吴均的文学地位及其作品特点,特别是其山水小品文的风格。
四、教学流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与朱元思书》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并运用文中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文言文翻译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言文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友情的珍视,培养他们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文章中对友情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典故和隐含意义。
激发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体验和表达对友情和自然的情感。
作者简介:吴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其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与朱元思书》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书信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教学准备:《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包含吴均的生平简介、作品特点和相关文学背景。
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自然景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作业本、笔、文言文翻译练习卡、小组讨论记录表、“我的友情”感悟卡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吴均的画像和简介,简要介绍其生平和文学成就。
2. 通过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兴趣。
课文学习(20分钟)1. 作者介绍:详细介绍吴均的生平和《与朱元思书》的创作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背景。
2. 朗读课文:请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文言文的语调和节奏。
3. 生字新词:解释文中的重要词汇,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等,确保学生理解并能正确使用。
4.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讨论作者对友情和自然景物的描写。
深入探讨(15分钟)1. 文言文翻译: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情感表达: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书信形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互动活动(20分钟)1. 翻译练习: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将文中的段落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级上册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课文中的一句名句,探讨其表达的情感和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模拟写信的情景,尝试用文言文的风格给朋友写一封信,体验文言文的表达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信的内容。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被鼓励提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中的可能用途,并探讨如何将文言文的美学融入现代写作中。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文言文的价值和如何在现代语境中运用。
举例:针对文言文句式理解难点,教师可以挑选几个典型的句式,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通过图解法、对比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并指导他们翻译现代汉语,以便更好地把握句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与朱元思书》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体验过非常思念一个朋友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作者王安石是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文言文的应用还不够自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鼓励学生,给他们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对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在讲解难点时,我应该更加细致、耐心,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我需要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案
举例解释:
-重点词汇、句式掌握:通过例句解析、词义辨析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词汇、句式的用法和意义,以便在阅读其他文言文时能够准确理解。
-文言文翻译技巧:பைடு நூலகம்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翻译,注意词义、语气、句式等方面的转换,提高翻译能力。
5.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升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词汇、句式掌握:如“吴下阿蒙”、“不求甚解”等,这些词汇和句式在文言文中具有代表性,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
-文言文翻译技巧:学会运用课内学到的翻译方法,如对译、意译等,提高翻译准确性。
-课文结构分析:理解作者陶渊明的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起承转合,体会文章的韵律美。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书信的基本格式和特点。《与朱元思书》是陶渊明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一封信,它体现了文言文的优美和古人交往的礼仪。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封信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信中的词汇、句式和结构,了解文言文书信的写作技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汇、句式的运用和课文结构的分析。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魅力。通过讨论和写作练习,大家加深了对文言文应用的理解。但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依赖心理,个别同学并未积极参与。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和监督,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充分参与。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发现同学们在讨论主题的应用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同学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梳理观点,提高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把握本文抓住特点有层次写景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课时安排:2个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品读感悟法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从标题看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
请大家打开课文,先看看注释,说说吴均是何许人也?(学生说后,屏幕展示作者简介)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二)、初步感知:
1、有任务的朗读全文。
○1生字注音:缥(piǎo)碧急湍(tuān)夹(jiā)岸轩邈(miǎo) 转(zhuàn)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窥(kuī)柯(kē)
○2词语解释: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从:顺,随。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绝:独特皆:全。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胜过。
若:好像。
竞:争着。
上:向上。
反:通“返”,返回。
窥:看。
轩邈;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千转不穷;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无绝:就是“不绝”。
绝:停止。
○3一词多义:
A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停止)
B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C无直视无碍(没有)猿则百叫无绝(不)
D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E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
F负负势竞上(凭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4词类活用:
A、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B、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C、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D、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2、学生朗读完成后,进行节奏划分再一次朗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品味分析文本
1、从标题形式来看,这是一篇书信。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试找一下作者要告诉朱元
思什么?
(自富阳到桐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奇山“奇”在什么地方?
3、试着找一找作者所写的异水“异”在什么地方?
4、景色描写夸张、比喻的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运用,文章结构分析。
第二课时
(四)、深入拓展研读
1、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全文。
2、从语言特点上看,这是一篇骈俪文,骈文语言特点。
3、文章的炼字炼句,进一步体悟文章的语言美。
例如:“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4、从文章内容上看,本文类似于游记散文。
比较与八年级上册的《三峡》的异同点,重点突出作者的志趣美。
(重点解读“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可结合作者写作背景)
5、完全把握全文后,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六、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奇山异水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