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数学电子版教案44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章《分数的乘除法》的详细内容。
具体包括: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 能够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难点: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解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子白板、投影仪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被他平均切成4份,小明吃掉了其中的3份,请问他吃掉了多少个苹果?2. 新课讲解:a.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b.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c.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方法3.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乘除法的具体应用,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运算规则。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乘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乘除法》2. 主要内容:a.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b.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c. 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方法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frac{3}{4} \times \frac{2}{3}$,$\frac{5}{6} \div \frac{1}{2}$b. 应用题:小明有4个橙子,每个橙子被他平均切成3份,他吃掉了其中的2份,问他还剩下多少个橙子?2. 答案:a. $\frac{3}{4} \times \frac{2}{3} = \frac{1}{2}$,$\frac{5}{6} \div \frac{1}{2} = \frac{5}{3}$b. 小明还剩下$\frac{4}{3}$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分数乘除问题,如:$\frac{3}{4} \times \frac{2}{3} \div \frac{1}{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8篇万能)
电子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8篇万能)电子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公开课教学活动前,在全体数学教研成员的指导下设计了大班数学活动《神奇的魔法机器》,并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发现并对比事物的大小、数量、形状的变化。
目标确立后,做好一系列的活动准备,我们利用孩子身边喜欢的动画角色“叮当猫”送的魔法机器导入活动。
在活动中,集体观察和讨论,在有趣的魔法咒语“叮当法术变变变,按我的指令变”,再加上PPT的形象化,孩子们很顺利地都能比变化前后的不同,请了好几个孩子都能回答正确。
孩子们能够很快判断出魔法机器所具备的魔法,即能够变出大小、形状、数量不同的东西。
如:小变大(大小变化),圆变方(形状变化)、少变多(数量变化)。
以至于活动很顺利地达成目标,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虽然活动具有趣味性,但还是需要具备一些挑战性。
所以最后一个操作环节时,我提供了难易不同的操作纸,请孩子根据难易不同自主选择任务并独立操作,孩子们居然都能够完成,还能一一说出指令和结果。
由此看来,孩子们的挑战难度有待提高,如:在讲解过程中不必将大小、形状、数量三个特征全部讲解清楚,应该留给孩子想象思考的空间;提供的操作纸应该分小组发放,让孩子可以走动式的选择;一颗星为简易操作,以大小或形状为一种指令,两颗星以大小、形状、数量并存为一种指令,三颗星即以两台魔法机器结合,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指令,由孩子正向或逆向思维思考操作。
这样就给与了孩子想象和挑战的机会。
活动也不会显得毫无挑战性。
电子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79页到8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章《分数与小数》的第1节和第2节,详细内容涉及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2. 了解小数的定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运算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尤其是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与运算。
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初步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分数与小数的教具模型。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分数与小数学习卡片,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分蛋糕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配蛋糕。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运算的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数的概念与运算(10分钟)介绍小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加减运算。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3. 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与运算4. 小数的定义与加减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米,宽是3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 答案:(1)1;1/5;8/8(或1)(2)0.3;0.4;0.35(3)15平方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请学生课后思考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方法,并尝试用小数表示更多的生活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数加减运算中异分母分数的通分与运算。
北师大版数学电子课本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电子课本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一、学情分析:五(2)班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
五(1)班共有学生38人,相比之下,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成绩也不好;近10名成绩过差,勉强达到四年级水平,主要表现在知识欠账过大,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照抄作业现象。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分数乘法、长方体(一)、分数除法、长方体(二)、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统计和总复习,共计7个单元。
另外还安排了“数学与生活”、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有: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2.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针对分数应用题);3.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4.认识百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5.认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难点有:1.整数乘法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之间的联系;2.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理解;3.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4.感受1立方米(m3)、1立方分米(dm3)、1立方厘米(cm3)以及1升(L)、1毫升(mL)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三、本学期主要教学任务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结构,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并运用所学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的一些基本问题。
3.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
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猜一猜:有4个苹果,每人得到2个,1个,1/2个,你知道这三次分别是几个人分苹果吗?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二)4÷1/2=4×2=8 ;4÷1/4=4×4=16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电子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
三角形面积几年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三角形的面积︳北师大版(2022秋)(2)]
三角形面积几年级[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三角形的面积︳北师大版(2022秋)(2)]《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使学生认识转化的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对。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裁缝店的王阿姨接到一笔订货单:东风小学要在一年级新生中发展150名少先队员,需要做150条红领巾,要买多少布料呢?这可难坏了王阿姨,同学们,你们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解决?那么,做一条红领巾必须知道什么?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才能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汇报交流操作结果。
拼法一: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另一条直角边(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两倍。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某宽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某高÷2。
拼法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的2倍。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某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某高÷2。
学生汇报,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某高三角形的面积=底某高÷2拼法三: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法四: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还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拼法五: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
2.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某高÷2。
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
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电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分数的乘除》和第四章《方程》的部分内容。
具体包括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以及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熟练进行分数乘除运算。
2. 学会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一元一次方程的列式和解题思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分数乘除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通过例题演示运算步骤。
(2)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通过例题展示解题思路。
3. 随堂练习出示分数乘除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 课堂互动学生互相检查练习结果,讨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教师答疑解惑。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2.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3. 例题解答步骤4. 课堂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frac{3}{4} \times \frac{5}{6} \div\frac{2}{3}$(2)一元一次方程题:解下列方程。
$2x 5 = 3x + 1$(3)应用题:小明有$\frac{3}{5}$的苹果,他吃掉了$\frac{1}{4}$,还剩下多少苹果?2. 答案(1)$\frac{5}{4}$(2)$x = 6$(3)$\frac{9}{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及其应用。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案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材第44页)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会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能准确使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些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第44页的主题图。
投影出示教材第44页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图的图意。
2.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轮到你抽签表演的节目,你认为自己会表演什么节目?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出示教材第44页例1。
师:观察情境图,从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了三张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和朗诵。
生2:我知道了让三名同学来抽卡片。
生3:我知道了问题是求三名同学分别可能抽到什么节目。
师:如果小明抽到了跳舞,那么小丽和小红分别可能抽到的是什么?生1:小丽可能抽到朗诵,也可能抽到唱歌。
生2:小丽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
汇总:小丽和小红抽到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
师:如果小丽抽到了朗诵,小红会抽到什么?学生:最后只有一张了,因此小红一定抽到了唱歌。
教师总结并板书: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这时就用“可能”来描述。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时就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以预知的,这时就用“可能”来描述。
1.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猜测、实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到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4: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复习(2)-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4:小数乘法和除法整理与复习(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
2. 通过对知识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小数乘除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 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4. 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及竖式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 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演示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强调小数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巩固-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竖式计算方法。
-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小数乘除法的知识。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乘除法,并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小数乘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竖式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注:本教案为2000字以内,如需更详细的教学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因为这是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的关键环节。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第1课时课题:可能性(课本44页)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活动发生的等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亲身经历学习、操作的过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初步体验活动发生的等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导入明标1 .以2人小组复述回顾下列内容。
2. 你关注过各种竞赛或者游戏吗?决定由谁先开始的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公平吗?二、自学质疑( 一)阅读课本第44页例1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可能抽到什么节目?小雪可能抽到什么节目?小明可能抽到什么节目?2、小明抽到的节目是跳舞,那么小丽抽到的节目可能是_____________。
如果小丽抽到的节目是唱歌,那么小雪________(可能、不可能、一定)会抽到________。
(二)阅读课本第45页例2的内容,小组2人合作完成课本中的游戏,并做好游戏记录。
结论:摸到______棋子的可能性大,摸到______棋子的可能性小。
(三)阅读课本第46页例3的内容完成课本中的游戏,做好游戏记录。
1、结论: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小。
2、如果要使摸出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应该怎么放两种颜色的球?三、小组交流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四、展示点拨讨论解决各组出示的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巩固训练(三)阅读课本第46页例3的内容,完成课本中的游戏,做好游戏记录。
1、结论: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大,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小。
2、如果要使摸出的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同,应该怎么放两种颜色的球?1、填空(1)盒子里有大小相同的5个球,2个红球,3个黄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摸出后再放回,摸到()的可能性大。
摸到()的可能性小。
(2)如图,任意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小于4的区域和停在大于4的区域比较,指针停在小于4的区域的可能性(),而停在大于4的区域的可能性()(填“大”或“小”)(3)小亮和小丽下跳棋,决定谁先走的方法是掷骰子。
小学五年级数学电子版教案(优秀8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电子版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电子版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
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请学生先观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
)学生:不能。
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
(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
(教师板书:面)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
(板书:棱)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
(板书:顶。
)(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扫描版可打印)
2.(1)(答案不唯一)
(2)(答案不唯一)
6
从多个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教材第 2 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 3~7 题。
1.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 形的情况。 3.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问题。 4. 通过让学生自己拼摆,得出结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及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
师:还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吗? 学生思考,动手实验。 学生接着展示:
大家在拼搭的过程中要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结论。 【设计意图:几何知识的教学任务,最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由实物抽象出图形,是帮助 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教学时先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 它的形状,感知到从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而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 3. 学生探究。 师:如果再增加一个同样的小正方体,也就是用 5 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形 状不变,应该怎样拼搭呢? 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用手中的小正方体进行拼搭,看哪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最多。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相互交流。
状,并画出三视图。这节课以这个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先让 学生画一画,再进行比较。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从两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 图形形状的,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师出示从正面观察某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 。 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是 2 个,有的说 3 个…… 师:看来要了解物体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根据三视图摆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电子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
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部编本(电子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0.25×4×4.78比赛规则是:用两粒色子同时掷20次,如果掷出的和是5,6,7,8,9,甲组赢一次,如果掷出的和是2,3,4,10,11,12,乙组赢一次,20次掷完后,哪组累计赢的次数多,哪组就获胜,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你猜哪组赢的可能性大?生甲:我觉得乙组赢的可能性大,(为什么?)因为乙组有6个和,甲组只有5个和。
师:谁和他一样支持乙组获胜?(举手)有没有支持甲组获胜的?(举手)那老师也支持甲组吧!咱们就派这两位同学作为支持甲组和乙组的代表,到前面轮流掷色子,掷满20次,看看到底哪组是赢家。
侯海宁来做记录员,好吗?(你打算用什么符号来记录?画正字)准备好了吗?我们拭目以待,开始!(生边掷边报数记录)师:结果出来了,哪组获胜了?(甲组)输的同学服不服?(生:不服!)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明明乙组有6个和,应该赢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甲组赢的次数多?生:再掷下去乙组会赢吗?3.动手实验,探究奥秘师:相信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在来做个小实验,验证一下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
实验要求:每小组4名同学轮流掷两粒色子,掷出的和是几,就在这张统计图上几的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实验结束。
看看哪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开始!(生动手实验)师:你们做得很认真。
观察手中的统计图,你发现是中间的和出现的次数多,还是两边的和出现的次数多?(生:中间的数)师:是的,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中,我们都会发现,在2~12这11个和中,中间的数,例如5,6,7,8,9,出现的次数比两边的2,3,4,10,11,12出现的次数多,由此可见,在刚才的比赛中,甲组获胜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那么,为什么中间的和比两边的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呢?大家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每个和出现的组合情况,可以和同伴讨论讨论,交流一下看法,看能否发现其中的奥秘。
小学五年级教案数学电子版(通用8篇)
小学五年级教案数学电子版(通用8篇)小学五年级教案数学电子版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2.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1.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2.例1、做一做、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位置平面图幻灯片,幻灯机,录音机。
3.长方形、正方形拼组成的机器人及长方体、正方体拼组成的机器人。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机器人于黑板。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有学问了,不信呀,跟着教师来看看。
大家看机器人的手、脚和脖子,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谁能说说长方形有哪些特点?师:再看看机器人装满学问的肚子和脑袋又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谁也来说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评析: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1.初步认识长方体。
①师:这个机器人不仅很有学问,还很神奇。
你们看,老师把它的手和脚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依次将机器人的手和脚拼成一个长方体。
)师:大家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形状也是这样的?指名列举。
师:对了,像书、盒子、砖头以及老师手中的模型这样的形状,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体。
出示例1上半部分幻灯,并板书:长方体。
②师:(触摸桌面)大家看这是课桌的一面,我们的长方体也有这样的面。
请大家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跟老师摸一摸。
带领学生摸长方体的上面。
师:我们刚刚摸过的地方是这个长方体的上面,大家再摸摸看,除了上面,长方体还有哪些面?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让大家更容易记住。
指名回答,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师:一共是几个面?板书:6个面。
师:原来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一共6个面。
指名摸、数长方体的6个面。
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
五年数学电子版教案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
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
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
法2:a+3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
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
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1):
(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爸爸比小红大30岁。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
教学设计
学科
备课时间
拟上课时间
课题
课时
数学
用字母表示数(二)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二、目标设计:
知识
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过程
与方法
使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电子版(精品8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电子版(精品8篇)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电子版篇1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发现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2、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利用特征进行判断。
3、通过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活动中,发现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等。
学具准备:每人几张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能不能通过观察个位上的数来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呢?2、请你举例说明。
(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活动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在书上第6页的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生1:3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没什么规律。
生2:十位上的数也没有什么规律。
生3: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3、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1) 自己先找几个数试一试。
(2)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验证的结论。
(三)活动三:试一试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28 45 53 87 36 65(先自己圈,然后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四)活动四:练一练1、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
36 17 54 71 45 48(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五年数学教案
五年数学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概念,并能够进行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
2. 掌握四则运算中的小数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和意义2. 小数和分数的转换3. 小数运算(加减乘除)4. 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应用三、教学重点:1. 小数的意义和概念的理解2. 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转换技巧掌握3. 小数运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4. 几何图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2. 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进行实际操作等方式,探索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计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呈现一组小数,让学生观察小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小数的思考。
2. 概念讲解:对小数的意义和概念进行讲解,通过具体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小数和分数的转换:通过比较小数和分数的关系,讲解小数和分数的转换方法,并进行相关练习。
4. 小数运算:逐步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巧。
5. 实际问题应用:设计一系列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小数概念的图示、小数和分数转换的示例、小数运算的步骤和实际问题的情境。
2. 小数实例和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小数实例和练习题,供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五年级教学教案
数学教育五年级教学教案数学教育五班级教学教案1设计说明1.加强动手操作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设计乐观引导学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强对用天平称物和画图的动手操作训练。
使学生经历称物、分轻重的过程,了解和思考称物的不同情况,逐步把思维条理化、逻辑化,并想办法用图示表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进展。
2.自主探索,体会优化思想。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通过试验、汇报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如何分份是优化“找次品”方法的关键,从而总结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图示方法,渗透优化思想。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天平药瓶学生准备天平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爱好1.你们每天上学通常要走哪条路?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生自主回答)2.你们真聪慧,在平时做事的时候就能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通常都有一种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我们把它叫最优化的方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优化的思想走进课堂。
(师出示2瓶钙片)师:老师这里有2瓶钙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我把它找出来呢?(生回答想法)师:老师准备了一架天平。
如果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里放上质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边重一边轻,那重的一边就会沉下去,轻的一边就会翘起来。
今天我们就借助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次品的特点发现用天平“称”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称出每个物品的具体质量,而只要根据天平的平衡情况对托盘两端的物品进行判断就可以了。
实践操作,自主探究1.提出探究要求。
师:同学们很容易就从2瓶钙片中把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钙片,你还能从中找到这瓶次品吗?同桌可以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
2.动手操作,汇报方法。
学生动手试验后汇报。
(先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上1瓶钙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3.总结归纳记录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教案(3篇)
五年级数学教案(3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这3篇五年级数学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五年级数学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的知识属于“数论”的范畴,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约分、通分的基矗对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按前一节“找因数”的编写思路编写本课,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质数与合数。
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发展的文化魅力;4.在猜想——验证——概括——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学情:学生已经有了利用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因数的经历,为本节课再次通过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找质数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只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快慢之分。
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因此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引导发和趣味法进行教学,以求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学生则主要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分析法和讨论法进行学习掌握新知的。
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充分尊重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
在此,我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教学法。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能成为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所以本节可,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一个字—趣。
一、课前导入互动。
我与学生做了个猜年龄的游戏。
老师今年30岁,有个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因数,问这个学生可能有多大?通过这个游戏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并且在学生猜年龄的过程中通过找30的因数,需要调动头脑中关于因数的知识,也为今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式。
教具
投影仪。
三、教学流程
课
前
准
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说明
布置预习。
预习。
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新课
1、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习:
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二、目标设计:
知识
与技能
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过程
与方法
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编码?举例说一说。
课后反思:
读题、思考。
小组讨论。
独立试做。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
教学设计
学科
备课时间
拟上课时间
课题
课时
数学
数学广角(二)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
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书
设
计
数学广角(三)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
设计意图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