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力 弹力》word学案1-物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_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8.1力——弹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测量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原因,能够测量弹力的大小,并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概念,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能够测量弹力的大小。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弹力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弹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弹力的测量方法。
3. 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钩码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弹簧玩具,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弹力,弹力是如何产生的。
2. 讲解:讲解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弹力的本质。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簧的弹力,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弹力的存在和大小。
4. 应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如弹簧门、弹簧床等,让学生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力的种类:1. 弹力弹力的概念:1.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的产生原因:1. 物体内部的弹性形变弹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生活中的弹力现象:1. 弹簧门2. 弹簧床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弹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钩码的弹力,并记录下来。
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并分析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弹力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因,能够测量弹力的大小,并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弹力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讲解弹力产生原因时,可以结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更深入的解释。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第1节《力 弹力》教学设计1 (新版)苏科版
一、力弹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力。
(2)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人对物体的作用,初步建立力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4)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是具有能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橡皮筋测力计的制作及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实验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创新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力的概念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难点:弹簧力计的原理及力的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一、力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弹力的概念以及弹力的产生。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时物体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以及是否运动。
3.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4. 弹力的产生: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3.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
2. 难点:弹力的产生原理,以及如何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小球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弹簧、橡皮筋、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
3. 讲解弹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弹力的定义、弹力的产生原理。
4. 演示弹力的产生:通过弹簧、橡皮筋、小球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弹力的产生。
5. 随堂练习: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 课后作业:运用力的作用效果和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七、作业设计1. 题目:运用力的作用效果和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力的作用效果和弹力的知识,解释现象。
2.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是否与弹力有关,并说明理由。
答案:与弹力有关。
因为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8.1力弹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弹力的基本概念,了解弹力的产生和方向,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和方向。
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和方向、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弹力的产生原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钩码、细线、木板。
学具:笔记本、尺子、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和恢复原状的过程,感受弹力的存在。
3. 弹力的产生和方向: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即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产生弹力。
同时,引导学生知道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讲解读数方法,并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力的大小测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加深对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力弹力概念:物体发生形变,想要恢复原状而对迫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力。
产生:物体发生形变时,内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课本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答案:课本的重力约为2N。
2. 题目: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并记录弹簧的形变程度,思考弹力的产生和方向。
答案:弹簧的形变程度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弹力的方向与施力方向相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弹力的存在,然后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和方向,教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8.1力弹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第8章第1节,主要涉及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以及弹力的作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以及作用效果。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方向判断、弹力作用效果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钩码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定义、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作用效果。
3. 例题讲解:分析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弹力。
4. 随堂练习:请学生运用弹力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如橡皮筋、弹簧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方向以及作用效果。
7. 布置作业:(1)请解释力的概念,并说明力的作用特点。
(2)请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以及作用效果。
(3)请分析生活中一个弹力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方向、弹力的作用效果。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解释力的概念,并说明力的作用特点。
答案: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
2. 题目二:请说明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以及作用效果。
答案: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1力弹力导学案word版
基本
环节
基本内容
组织教学
知
识
梳
理
【导学目标】
1.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单位;2.明确外力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4.认识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智
慧
碰
撞
活动一:力是什么
1、思考:我们以前是如何认识力的?能举几个有力存在的例子吗?
4.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5.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例、_______它们都具有这样的能.
情
感
升
华
【巩固反馈】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对物体的力都属于弹力B.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
2、观察图8-1,感受力的存在,可以自己亲身体会一下。
3、举两个物体对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例子、。。
4、总结力的概念:称为力。
5、要有力的发生,就一定有个物体,其中,一个是,另一个是。)(b)(c)(d)
自
主
展
示
活动二:形变和弹力观察图8-2,总结:
(1)叫形变;
2.阅读文中的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
3.观察图8-5中的弹簧测力计,它是由、、和构成,最大测量值是N,分度值是N。
须。
3.图8-6中,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
活动五:阅读文中的信息快递,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1)了解;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力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弹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以及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弹力的概念,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 能够判断弹力的方向,并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难点: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细线、教学课件。
学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细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弹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弹力的产生原因和条件。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3. 方向判断:讲解弹力的方向,并通过实验演示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方向。
4. 测量弹力: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六、板书设计力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形变,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弹力。
产生原因:物体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形变,与它接触的物体。
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七、作业设计1. 解释下列现象中弹力的作用:拉扯弹簧、挤压弹簧、扔铅球时手的感觉。
答案:拉扯弹簧时,手对弹簧施加拉力,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手感觉到弹簧的弹力。
挤压弹簧时,手对弹簧施加压力,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手感觉到弹簧的弹力。
扔铅球时,手对铅球施加力,铅球发生形变,产生弹力,手感觉到铅球的弹力。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一、力弹力_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原因、弹力的方向以及弹力的测量。
具体内容包括:1. 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以及弹力与重力的区别。
2. 弹力的产生原因:解释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力的作用,这就是弹力。
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力的测量: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原因,能够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方向,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
3. 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弹力的产生原因,弹力的方向。
2. 教学重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细线。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及恢复原状的过程,感受弹力的作用。
3. 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弹簧形变的过程,分析弹力产生的原因。
5. 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如拉伸弹簧、挤压弹簧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方向及测量方法。
七、作业设计(1)拉伸弹簧时,弹簧对手有什么力作用?(2)挤压弹簧时,弹簧对手有什么力作用?(3)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2. 答案:(1)拉伸弹簧时,弹簧对手的力作用是弹力。
(2)挤压弹簧时,弹簧对手的力作用是弹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弹力大小的方法: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弹力的概念、产生原因、方向及测量方法。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_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_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特别是弹力,并且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理解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重点: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测量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钩码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弹簧被压缩后能恢复原状,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
2.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和作用,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观察弹簧的形变。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5. 练习:学生使用学具进行随堂练习,例如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数据。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2.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重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检查学生对弹力的理解程度,以及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不同材料的弹力特性,或者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人体的弹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解弹力的产生和作用是一个重要的重点。
弹力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但是理解它并不是那么容易。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形变,并且能够测量这个力的大小。
这个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还能够让他们学习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这个工具。
让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难点。
很多时候,学生学习了物理知识,但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具体教学章节内容如下: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3.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5. 生活中的弹力现象:例如,弹簧床垫、弹力球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2.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2. 难点: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实验台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提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如弹簧床垫、弹力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和产生。
2. 概念讲解:讲解弹力的定义、产生条件和方向,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弹力的基本概念。
3. 实验演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弹簧等教具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心得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弹力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方向,以及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一定会产生弹力。
()(2)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
()(3)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无关。
()2. 选择题:A. 直接接触B. 发生弹性形变C. 相互吸引D. 相互排斥(2)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下列哪种力?()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拉力3. 问答题:请解释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主要介绍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以及弹力的作用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弹力的产生: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 弹力的作用效果:弹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2. 了解弹力的产生条件,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
3. 掌握弹力的作用效果,能运用弹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弹力的产生,弹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的理解,弹力作用效果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橡皮筋,小球。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以及恢复原状的过程,感受弹力的存在。
2. 概念讲解: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弹力产生条件的讲解:结合实验,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4. 弹力作用效果的讲解:通过实验和小球悬挂实验,讲解弹力的作用效果,即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弹力现象。
6. 例题讲解:利用弹簧测力计,讲解如何测量弹力的大小。
7. 作业布置:课本练习题,生活中寻找弹力现象,并试着解释。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弹力的产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答案:拉弹簧拉力器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放手后,弹力使弹簧恢复原状;用手挤压橡皮筋时,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放手后,弹力使橡皮筋恢复原状。
2.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弹力的大小。
答案: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面上,将小球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取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小球所受的弹力大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8.1力弹力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8.1力——弹力。
本节主要介绍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一种接触力。
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气球,感受气球的弹力。
2. 概念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解释弹力是一种接触力。
3. 实验探究:(1)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分析弹力的产生条件。
(2)探究弹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拉弹簧,观察弹簧的形变程度,分析弹力的作用效果。
4. 例题讲解:运用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第八章 8.1 力——弹力概念:弹力是一种接触力。
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弹力的概念。
2. 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弹力的作用效果。
3. 完成实验报告单,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弹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作用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弹力的应用,如弹簧、弹性材料等,了解弹力在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教案及反思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2. 详细内容:(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2) 弹力的方向及其作用;(3) 弹力的测量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2. 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弹力的方向及其作用;2. 重点: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绳子;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弹力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2)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形变,且形变越大,弹力越大;(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 例题讲解: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弹簧门的开启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5. 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钩码重量下的弹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弹力的作用。
6.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形变下的弹力,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板书设计1. 弹力的概念;2.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形变,形变越大,弹力越大;3.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弹簧测力计在不同钩码重量下的示数;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钩码重量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弹力的作用,再结合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方向;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座椅的原理。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方向,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8.1力 弹力》word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弹力》教学案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受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弹性、弹力、弹性势能。
难点:理解弹性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课前预习】1.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2.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当你坐在沙发上,沙发会下陷。
这几种现象有什么共性?【学习过程】一、学生活动1:自学课本“力是什么”课本图8—1中的推、拉、举、压分别是的作用形式。
思考:1.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个物体且要发生_____________作用,2. 当两个物体没有直接接触时,它们之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分别举出日常生活中推、拉、举、压的例子,并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如: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例:推,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拉,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举,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例:压,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结论: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之为力.二、学生活动2:探究弹性在手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揉纸团、压橡皮泥等的活动中,你会看到它们的__________ 发生了改变,分别松开手后,你看到了有的 _____ ,像 ______ ___ 等,有的,像。
___ 称为弹性形变。
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中,你的手有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弹力可见弹力产生的条件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等都是弹力。
三、学生活动3:探究物体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实验:1、架高塑料尺,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塑料尺的形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8.1力弹力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力弹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3. 弹力的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弹性形变。
4. 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5. 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概念,能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2. 理解弹力的概念,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3. 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的判断。
2. 重点: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细线、泡沫球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泡沫球,观察泡沫球发生的形变,并讨论由此产生的力。
2. 概念讲解:介绍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弹力讲解:介绍弹力的概念,讲解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4.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6. 例题讲解:讲解有关弹力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巩固对力的概念、弹力的概念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观察量程、分度值,调零,测量时保持弹簧测力计内弹簧轴线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课本的重力,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答案:课本的重力约为2N。
2. 题目:用手挤压泡沫球,观察并描述由此产生的力。
答案:用手挤压泡沫球时,手对球施加了一个力,使球发生了形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8.1力弹力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8.1力弹力学案一、教学内容1. 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
2. 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物体必须发生形变,二是形变的物体必须与其他物体接触。
3.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 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和方向。
2.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弹力的概念、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
难点: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气球等。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挤压气球,感受气球的弹力。
2. 讲解弹力的概念:弹力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
3. 讲解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物体必须发生形变,二是形变的物体必须与其他物体接触。
4. 讲解弹力的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5. 讲解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6. 实例讲解: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形变程度下的弹力,并记录数据。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手挤压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形变程度与弹力大小的关系,并写出实验报告。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恢复力。
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形变,形变的物体与其他物体接触。
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大小: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弹力的概念,并说明弹力产生的条件。
2. 描述弹力的方向,并给出一个实例。
3. 解释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的关系,并给出一个实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1节《力_弹力》word学案4
一、力弹力【学习目标】1、通过人对物体的作用,知道力的概念2、掌握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
3、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4、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课前预习】1、力的概念:。
2、叫施力物体;叫受力物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形变;叫弹性形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①②③④ 5、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
【学习过程】一、认识力的概念很多人认为,力是有肌肉紧张引起的,课本第44页图(a) (b) (c) (d)分别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我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人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对物体的作用来代替。
力的概念:。
注意: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请你分别指出课本第44页图(a) (b) (c) (d)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形变,2.形变可分为和。
(阅读P60信息库)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弹力,、属于弹力。
例1.用手拉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了;用手把泥团捏成泥人,橡皮筋和泥团都发生了形变。
请你思考:哪种形变是弹性形变,哪种是范性形变?答:手拉橡皮筋,橡皮筋被拉长了是__________形变,橡皮筋_________弹性(选填:具有、不具有);把泥团捏成泥人,泥团发生的是__________形变,形变的泥团弹性(选填:具有、不具有)结论:只有发生_____________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三、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观察书45页的图8-3和图8-4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你发现了什么?(1)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大或小)(2)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或短)结论: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所受的外力越大,形变越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力弹力
【学习目标】
1、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受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通过动手实验,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3、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秤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4、知道国际单位制力的单位。
5、通过观察,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预习过程】
1.物体的改变叫做形变。
2.物体形变时产生的力叫做。
生活中所说的、都属于弹力。
3.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
【新知导学】
一、学生活动1:什么是力
压弹簧、拉弹簧、压气球,利用手边的器材做推、拉、举、挤、揉、压等游戏,感知力的作用。
在手压气球中,手对气球有的作用;手拉弹簧中,对有的作用。
课本图8—1中的推、拉、举、压分别是的作用形式。
(思考:只有人才能产生力的作用吗?)钩码拉弹簧时,钩码对弹簧有的作用。
总结: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有力的作用发生,就一定涉及______个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叫施力物体,______________ 叫受力物体.
分别举出日常生活中推、拉、举、压的例子,并写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如:推土机推土,推土机是施力物体土是受力物体。
例:推,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例:拉,是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
二、学生活动2:了解形变和弹力
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揉纸团、压橡皮泥等的活动中,你会看到它们的
发生了改变,分别松开手后,你又看到有的,像
等,有的,像。
形变:物体或的改变。
弹性形变:撤去外力,能够的形变
在压气球、拉弹簧、拉橡皮筋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观察演示实验:将乒乓球用力压在弹簧上和橡皮泥上,观察松手后的现象.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而产生的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 、 、 等都是弹力。
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更大些?
三、学生活动3:探究物体形变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1、观察物体弹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压塑料尺的力越大,塑料尺的弯曲程度越 。
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 。
结论:使物体发生 形变的外力 ,物体的形变就 。
由此,我们想到要想测量力的大小可以转化为测物体的形变大小。
信息快递: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
四、力的测量
学生活动4: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 内,弹簧受到的 越大,弹簧的 就
越 。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刻度盘、指针、弹簧、秤钩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和。
(2)校零:检查指针是否指在刻度处,若不在应。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
(4)观察时,视线必须。
2、练习使用弹簧秤测自己的头发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五、学生活动5:认识弹性势能
自学课本生活、物理、生活认识弹性势能
得出结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这种能量叫做。
学生练习:举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性能。
【当堂反馈】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2、若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安装一挂钩,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悬挂,对新安的挂钩上施加5N 的拉力,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A.大于5N
B.等于5N
C.小于5N
D.不能确定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此时弹簧伸长了
_________。
若受6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_________,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_
5、某弹簧测力计的端头部分失去了弹性,如果截去失去弹性的部分又使指针对准“0”刻线,当用它测某个物体的物重时,指针对准了3N的位置,则物体的实际重将________3N。
(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一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时,给挂钩施力的示数为8N,若把弹簧测力计拿下来,用两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时,每只手用力8N,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实验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关系的实验,具体数据如下表:
(1)根据实验数据,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多大的弹簧测力计?理由是什么?
(2)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长度为8.5cm,问该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多少?【收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