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目标层位地震波组地质属性的研究
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的应用和研究
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的应用和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
地球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包括地球的重力场、电磁场、地热场等,而地震学则是研究地震现象的学科,通过对地震产生的原因、地震波传播、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等方面的研究,来揭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它们不仅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第一、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是勘探地质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地质勘探领域,地震勘探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通过对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反应,来获得地下地质构造的情况。
利用这样的技术,可以确定探测区域内的储层性质、储集层位置和分布等信息。
这对于油气田勘探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高效地筛选出可开采的储集层,提高勘探开采的成功率和效率。
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地球物理勘探是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该技术通过测量地球内部的物理场,如重力场、电磁场和地热场等,来确定地下矿产在物理特性上的区别,从而确定地下矿产的存在性和储量分布等。
第二、环境监测和预警地震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地震的环境监测和预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发生前,由于地下岩石的破坏和瓦解,会放出一些前兆信号。
这些前兆信号可以通过地震仪等设备进行监测和测量,进而判断是否会发生地震。
利用地震预警技术,可以在地震发生前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内,给予人们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应急处置和避难。
这对于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地球物理学在环境监测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高低,可以及时发现地下水资源的变化和地下水污染情况等,从而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第三、太阳和宇宙研究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小天体,也受到太阳、行星、星云等宇宙现象的影响。
地质学中的地震震源机制分析
地质学中的地震震源机制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十分突然而猝不及防。
在地震发生的瞬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山区,都会面临着极大的危险和威胁。
因此,准确了解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预防和减缓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地震的震源机制指的是地震能量释放的模式和方向,通常表现为三个参数:地震波的振幅、极性和入射角。
这三个参数共同构成了地震波的矩张量,通过地震波记录来计算,进而探究震源机制。
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更准确地说就是地震的来源研究,即通过观测地震波的传播、地壳破裂等方法,探求地震产生的力学机制,以及地震波传播的物理规律。
震源机制分析的核心在于理解固体物理学,从而解释地震波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震源机制分为三种类型:正断层型、反断层型和走滑型。
其中,正断层型的震源机制与两相邻岩层间地壳的断裂有关。
当岩层变形时,产生了挤压力和剪切力,当岩层以剪切力为导向破裂时,就会产生正断层型地震。
反断层型则是源于岩层伸展型的变形造成地壳断裂。
走滑型地震则是两个岩石板块相对水平滑动引起的地震。
在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中,更进一步的工作则是地震波研究,即了解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地震波传播的规律受到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地形的影响,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除了受到介质的影响外,也受到频率的影响。
除了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外,研究地震还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原因。
地震多数是由岩石层之间的断裂和滑动引起的,这主要与岩石层的应力分布有关:当地壳处于不稳定状态,就会出现应力的聚积,当聚积的应力超过岩石的抵抗极限时,就可能产生地震。
因此,震源机制与地震的成因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也迎来高精度和大规模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对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控能力。
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地震灾害的成因和时空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进一步探究地球演化和构造特征的重要信息和数据。
总之,地震震源机制分析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产生的物理机制等一系列分析,不仅可以为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防控提供支持,也为地球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地震属性含义及其应用综述
地震属性含义及其应用一、 瞬时属性 19假定复数道表示为:)t (iy )t (x )t (u +=,则1. 瞬时实振幅 IReAmp (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是在选定的采样点上地震道时域振动振幅。
是振幅属性的基本参数。
广泛用于构造和地层学解释。
用来圈定高或低振幅异常,即亮点、暗点。
反映不同储集层、含气、油、水情况及厚度预测。
2. 瞬时虚振幅 IQuadAmp (Inst. Quadrature Amplitude)是复数地震道的虚部,与复数地震道的相位为90º时的时域振动振幅。
即正交道,为虚振幅。
因它只能在特定的相位观测到,多用来识别与薄储层中的AVO 异常。
3. 瞬时相位IPhase ( Instantaneous Phase)))t (x )t (y tan(A )t (=γ, 定义为正切,输出相位已转换为角度,数值范围是[-180o ,180o ]。
为q(t)/f(t)的一个角,是采样点处地震道的相位。
有助于加强储层内部的弱反射同相轴,但同时也加强了噪声,可用于指示横向连续性;显示与波传播有关的相位部分;用于计算相速度;因为没有振幅信息因此能够显示所有同相轴;用于显示不连续;断层、显示层序边界。
由于烃类聚集常引起局部相位变化,也可以做烃类直接指示之一。
4. 瞬时相位余弦 CIP ( Cosine of Inst. Phase )是瞬时相位导出的属性。
其计算式为))t ((Cos γ常用来改进瞬时相位的变异显示。
并用于相位追踪和检查地震剖面对比、解释的质量。
多与瞬时相位联用。
5. 瞬时频率 IFreq (Inst. Frequeney)定义为瞬时相位对时间的函数 dt )t (d γ(以度/毫秒或弧度/毫秒表示),其量纲为频率的量纲(Hz),是地震道在频率方面的瞬时属性。
用来计算、估算地震波的衰减。
油气储层常引起高频成分衰减及杂乱反射显示,所以横向上可用于碳氢指示。
地震解释7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瞬时相位
瞬时相位的余 弦
基于分贝的反 射强度
反射强度的中 值滤波能量
反射强度基于 分贝的能量
平均振动路径 长度
特定能量与有 限能量之比
第一个谱峰值 频率
第二个谱峰值 频率
第三个谱峰值 频率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针对地震属性技术研究隐蔽型油气藏中岩性的纵横 向变化、砂体的纵横向分布、流体及油气水界面的 变化特征,针对隐蔽型油气藏储层的层位属性提取 分析,针对地震属性与隐蔽型油藏特征参数之间的 表征关系研究,TS2A的地震属性分类:
与
油气地质解释或油藏数值模拟
解 释
主要内容
一.地震属性的概述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三.地震属性的提取 四.地震属性的优化分析 五.地震属性的模式识别 六.地震属性的时移分析 七.应用实例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Taner的两分法(1994):
几何属性-反射结构
物理属性-反射特征
同相轴的中断 同相轴的连续性 同相轴的协调性
特定能量与有限 能量之比
相邻峰值振幅之 比
自相关峰值振幅 之比
目标区顶-底振幅 比
目标区顶-底频谱 比
正负振动之比
相关KLPC之比
二.地震属性的分类
Quincy Chen的分类(基于储层特征,1997):
亮不 含 薄 地 灰 构 岩
点整 油 储 层 岩 造 性
与合 气 层 不 与 不 尖
暗圈 异
连 碎连 灭
相关极大值
相似系数
瞬时真振幅乘以瞬时 相位的余弦 反射强度 基于分贝的反射强度
反射强度的中值滤波 能量
反射强度基于分贝的 能量 反射强度的斜率
滤波反射强度乘以瞬 时相位的余弦 平均振动能量 复合包络差值 主功率谱 主功率谱的中心 有限频率带宽能量 特定频率带宽能量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地震波法
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地震波法地球物理学研究是关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学科,而地震波法是一种研究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重点讨论地震波法在地球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
一、地震波法概述地震波是由地球表面或内部的地震活动产生的一种横波或纵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和路径会受到岩石密度和速度变化的影响。
利用这些变化,可以对地球内部结构进行研究和推断。
地震波法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物理性质和动态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地球物理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地震波法的应用1. 重力和磁力测量的补充地震波法可以为火山、矿产、水源、油田、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物质地质信息,以帮助相关工作的实现。
在进行物质地质研究时,需要将地震波法与重力和磁力测量相结合,以便建立一个更为全面的地球物质结构模型。
2. 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地震波法可以通过对地球内部的地震波传播和反射特性进行研究,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流动信息。
例如,可以通过地震波的传导速度和路径信息来推断地球的不同地层结构。
3. 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利用地震波法可以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寻找地下水的位置和含水层的厚度,为地下水的探测和利用提供帮助。
同时,地震波法也可以帮助判断寻找水源的是否有把握,使工程设计更为准确。
4. 环境监测和灾害预测地震波法可以用于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进行监测和预测,有助于判断地层变化和结构演化,预测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规模、程度等信息,从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三、地震波法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学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论的不断深化,地震波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未来,地震波法的应用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变革:1. 技术的发展随着仪器、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震波法的精度将得到不断提高。
新型的测量技术将可以用于更深的地球内部检测,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将更快地生成新的三维模型。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地震波特性分析与地震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地震波特性分析与地震地震动参数区划的地震波特性分析与地震烈度研究地震是一种地球表面迅速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会造成地面的震动和破坏。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预测地震对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进行地震波特性分析和地震烈度研究。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是基于地壳构造和地震历史数据的划分,用于确定地震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一、地震波特性分析地震波特性分析是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衰减和衍射等方面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波在地下和地表的传播规律,为地震风险评估和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地震波类型地震波包括P波、S波和表面波等几种类型。
P波是最快传播的纵波,S波是次快传播的横波,而表面波是在地表面传播的波动。
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和能量。
2. 地震波传播路径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路径取决于地震发生的位置和地下介质的性质。
地震波会在不同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从而形成多次传播路径。
这些路径的影响会导致地震波在不同地区的强度和振动特性有所差异。
3. 地震波衰减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即能量损失。
衰减的原因包括波传播过程中的摩擦、岩石弹性和吸收等。
地震波衰减越快,地震波在远处传播时的能量越弱。
二、地震烈度研究地震烈度是指地震震动对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破坏程度的表征。
地震烈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的危害程度,指导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
1. 烈度表烈度表是用来描述地震对建筑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工具。
中国采用了十度烈度表,以描述地震破坏的程度和范围。
烈度表根据震感和震害进行划分,可以提供地震烈度的定量描述。
2. 地震危险性评估地震危险性评估是通过研究地震的频率和强度,评估某一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
评估结果可以用来指导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救援准备工作。
3.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地震波到达时间的原理,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地震波模拟与地下介质特性分析
地震波模拟与地下介质特性分析地震是地球上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地震风险,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地震波传播过程和地下介质特性。
地震波模拟和地下介质特性分析成为地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震波模拟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过程和规律。
地震波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多个环节。
地震波的产生通常是由地壳中的断层运动引发的,地震波从断层震源处向周围地下介质传播。
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受到地下结构、物性、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介质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都会产生影响。
地震波模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地震波在不同地下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为地震预测和地震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波模拟的方法主要有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有限元法等,这些方法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模拟地震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提供了地震波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等重要信息。
地下介质特性分析是指通过对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地下介质通常包括土石体、岩石、水体等,这些介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物性参数。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振幅等都会受到这些物性参数的影响。
因此,准确地估计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对于地震波传播的模拟和预测非常重要。
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可以通过实地观测、地震波反演等方法进行获取。
地震波反演是利用观测到的地震波数据,通过数学方法逆推得到地下介质的物性参数。
地震波反演最常用的方法是全波形反演,通过最小化观测数据和模拟数据之间的差异,得到最优的地下介质模型。
然而,地震波反演存在一些难题,比如计算复杂、局限性较大等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进。
在地震波模拟和地下介质特性分析中,地震波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是两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地震波传播路径的确定有助于预测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和范围,为地震风险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地震属性分析
地震属性分类
• Barnes(1997)基于地震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 出了复地震道属性的遗传分类。他认为振幅和相位 是基本属性,所有其它属性均可以由此推导出来。 将推导出的属性再分成一维、二维和三维的、时间 的、深度的以及瞬时和局部属性。用一维计算的属 性是道属性,二维计算的是面属性,三维计算的则 是体属性。一维属性是在时间域计算的标量,而二 维和三维属性是矢量,涉及空间坐标。垂直反射测 得矢量属性的大小,方向给出倾角和方位角。时间 属性自然由时间数据获取,含有时间单位,它包括 频率、带宽和视速度。深度域数据由深度数据获得, 含有空间单位,包含地层厚度和倾角。时间属性属 于地球物理学,适用于地震波分析,而深度属性则 属于地质学,适用于地质构造分析。
黑帝庙油层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交会图
时间-频率分析
• 时频分析是随着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发展起来 的。传统的傅里叶分析技术是对整个信号作变 换,得到的频谱各个分量仅反映整个信号长度 内平均意义下各阶谐波的振幅和相位。然而, 在不同的时段上有很多信号存在大的差异,需 要逐个选择一些信号片断来进行傅里叶分析, 即短时傅里叶变换。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可 将时间域地震记录转换为频率域,从而获得许 多在常规地震剖面上所没有的信息。
地震属性分类
–层属性:层属性是指用来对那些时窗内包含不止一个峰或 谷的地震资料进行定量描述的属性。大多数地震属性属于这 个范畴。层属性的实例包括穿零数目、平均能量和优势频率。 这些属性常在储层地震反射和很不连续,不能对所有道拾取 同一峰或谷的反射时使用。层属性类似于测井曲线对比剖面, 这些剖面上有很多不连续的薄砂层,无法对其进行准确对比。 对这类储层,我们不是采用单个砂岩(流动)单元厚度平面 图,而是用砂岩的净毛比图来进行刻画。如果所有反映储层 的峰或谷反射同相轴能够直接拾取,我们就可以提取定量属 性,将会大大改进最终地震储层描述的结果。如果这不可能, 那么层属性就是最佳选择。 –AVO属性是指利用地震反射的叠前振幅生成的属性。叠前属 性实例包括AVO梯度、截距、近道振幅、远道振幅等。最近, 随着叠前时间偏移在技术、经济方面的成熟,我们已经可以 得到三维叠前属性。叠前属性前景良好。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概述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是近年来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对储层的精细刻画和准确预测已成为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开发成本的关键所在。
地震多属性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从地震数据中提取出多种与储层特征相关的信息,进而实现对储层的定量评价和预测。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能够反映地下介质某种物理特性的量度。
这些属性可以包括振幅、频率、相位、波形等多种类型,它们与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物性变化特征以及含油气性等信息,为储层预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震多属性分析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地震数据本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噪声干扰、地层非均质性等,这可能导致提取出的地震属性存在误差或不确定性。
不同地震属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或冗余性,如何选择合适的属性组合以最大化预测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将地震属性分析与其他地质、工程信息相结合,形成综合的储层预测模型,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和探讨,分析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改进和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具体实例,展示地震多属性分析在储层预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践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研究背景:介绍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性,以及储层预测对于油气开发的关键作用。
地震勘探作为石油勘探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在揭示地下构造、地层岩性以及油气藏分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石油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加,对地震勘探技术的精度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地震勘探的多属性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储层预测中,对于提高油气开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
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1 基本概念及研究意义地震:地表岩层中因弹性波的传播所引起的震动。
震源:地球深处因岩石破裂引起地壳振动的发源地。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投影。
震源深度:震中至震源的距离。
按震源深度将地震分为:浅源地震(0~70km)中源地震(70~300km)深源地震(300~700km)我国地处两大地震带,是地震多发国家。
2 地震及地震波2.1 地震波地震时,震源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处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种类:体坡P波(纵波)、S波(横波)面坡R波(瑞利波)、Q波(勒夫波)2.2 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震源机制:地震发生时震源的物理过程。
震源参数:指描述震源物理过程的一组物理量。
一、震源机制推拉模式单力偶模式双力偶模式震源机制断层面解利用赤平投影可以表达地震P波初动最适合的象限分布特征。
[实例]解水河断裂带震源机制解与断裂带变形组合的关系。
二、震源参数震源实际上一个产生有限错动的断层面。
限定一个震源需要以下七个物理是:断层面长度、宽度、走向、倾向和倾角、断层错动方向、错距、破裂扩展速度。
2.3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震级是表示地震发生时,震源释放的能量大小。
震波与释放能量大小的关系为:lg E=11.8+1.5M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发生时对一个具体地点的实际震动的强弱程度。
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大小,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离、传播介质特征等因素有关。
按地震发生时对人或地面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十二度。
(见表5-2) 平均震害指数:∑⋅=Nn i i i i =震害指数 0≤i ≤1 仅相类似条件比较才能真正确定出地震烈度的相对强弱。
有的学者想用地震力的大小来表描地震的破坏力。
但统计也较困难。
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定地点的一般场地可能遭受的最大烈度。
3 我国地震地质的基本特征3.1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及其大地构造环境地震并非均匀分布在地球各部分,而是集中于某些特定的条带,称为地震带。
地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地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的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其频繁发生给地质环境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震对地质环境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
1. 沉积岩层的破坏地震引发的地壳震动会导致地表的岩层发生位移和破裂,使之失去原本的稳定性。
尤其在地震震中区域,岩石和土壤层会发生破碎和变形,造成地表塌陷、滑坡、斜坡等地质灾害。
这些破坏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区域带来严重威胁。
2. 地质构造的变动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表现,它不仅可以改变地表岩石层的状态,还可以对地下岩石层进行扰动。
地震震动可以造成断层的滑动和活动,从而改变岩石构造的走向和倾角。
这种地质构造的变动对地下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储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地下水系统的变化地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当地震发生时,岩层的破裂和位移会影响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水体的分布。
有时地震还会引发地下水的喷涌和涌泉现象。
此外,地震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农田灌溉带来一定的影响。
4. 火山活动的触发地震是火山喷发的重要触发因素之一。
地震能够通过岩浆上升路径的扰动,诱发火山岩浆的喷发。
另外,地震还会对火山走廊、火山断层等地质构造带来变动,进而影响火山活动的形态和强度。
5. 地震波的传播研究地震波的传播研究是地震学的基础,对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至关重要。
通过地震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研究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地下构造和地壳运动等问题。
这些研究成果对地质环境的认知和资源勘查具有重大意义。
总之,地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给地球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也从另一个角度拓展了我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
在未来的地震防治和灾害管理中,我们应加强对地震影响的研究,提高预测和预警的能力,以减少地震对地质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
地震属性分析在高分辨率活断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属性分析在高分辨率活断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1兰晓雯1, 2)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 通过分析影响地震属性的岩石物理特性及其在地震响应上的特征,获得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地震振幅、层速度与裂缝层密度、泊松比、纵横波速度、孔隙度、压力的关系。
同时,结合地震属性的分析技术,利用地震正演模拟的方法提高地震勘探数据解释结果精确度和可信度,为高分辨率的活断层地震勘探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方法手段,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处理解释精度。
关键词:地震属性 地震波传播 正演模拟 活断层引言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是未来活断层探测的发展方向。
由于裂缝的存在,造成了多种地震属性的变化,测量这些地震属性的变化可以检测断裂。
随着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地震属性技术在岩性和构造解释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正演模拟可以帮助了解断裂是如何影响反射振幅和频率随偏移距的变化。
本文利用断层附近已有的测井资料和钻井资料,建立研究断层的地质综合模型和岩石物理模型,通过断裂地层的正演研究技术,研究断裂造成的地震波场和振幅的变化特征。
正演模拟能够直接提供断裂模型的理论地震响应特征,通过对理论地震响应特征的分析,可以建立断层地震响应与裂缝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把由此得到的结果直接应用于地震资料的分析和解释。
通过对地层岩石物理参数的分析,同时利用地震波正演模拟方法获得断裂影响岩石物理属性对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地震振幅、层速度、走时差等属性与裂缝层密度、泊松比、纵横波速度、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地震勘探数据解释结果精确度和可信度水平。
地层间的速度差异是形成地震剖面上反射震相的主要因素,根据活断层勘探的钻孔数据,城市隐伏活断层一般为第四纪沉积,因为沉积时间相对较短,是未经胶结硬化的沉积物,1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 ZDJ2010-2 and ZDJ2009-14)[收稿日期] 2010-07-23[作者简介] 兰晓雯,女,生于1978。
地质工程中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
地质工程中地震波传播特性研究在地质工程领域,对地震波传播特性的深入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震波如同地质结构的“信使”,携带着地下各种地质信息,为我们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地震波是由地震或人工震源激发产生的弹性波,它们在地球内部传播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介质的物理性质是关键因素之一。
岩石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都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
例如,在坚硬的岩石中,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而在松软的沉积物中,速度则相对较慢。
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纵波(P 波)是压缩波,传播速度较快,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横波(S 波)是剪切波,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且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这两种基本类型的波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转化,给地震波的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
当地震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果介质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波的传播方向就会改变,从而发生折射。
如果遇到波阻抗差异较大的界面,如岩石层与软土层的分界面,就会发生反射。
这些折射和反射的地震波被地面的地震监测仪器接收和记录,为我们分析地下地质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传播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断层、褶皱、裂缝等地质构造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例如,在断层带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可能会发生突变,导致地震波的能量集中或分散。
此外,地下流体的存在也会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孔隙流体的压力、饱和度和流体类型等都会改变岩石的有效弹性参数,从而影响地震波的速度和衰减特性。
在含油气储层中,地震波的传播特性与不含油气的地层有明显差异,这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研究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野外地震勘探是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布置地震检波器阵列,接收天然地震或人工震源产生的地震波,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室内实验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不同的地质条件,测量地震波在各种岩石样本中的传播特性。
Landmark主要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
Landmark主要地震属性及其地质意义利用地震进行储层预测时主要从振幅属性及其延伸属性出发,分析属性的变化特征,然后与钻井和地质进行标定,赋予属性地质意义。
为了将已知井上的岩性信息,在整个工区进行有效的外推,需要优选出在该区对岩性参数和含油气性反映敏感的属性,我们通过两个层次来完成这一个工作。
振幅信息与地层的反射系数相关,均方根振幅用于显示孤立或极值振幅异常,用来追踪岩性变化。
瞬时频率与地层频率特征相关,并与沉积物颗粒粗细及密度有关。
从共振角度分析,沉积物颗粒较粗时共振频率相对较低,沉积物颗粒细时共振频率高。
此外,瞬时频率也与薄层厚度的调谐作用相关,利用这一特性进行薄层研究的成功实例比较多。
第一个层次是选择对岩性变化相对敏感的地震属性,这部分工作在属性提取时已完成,其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时间派生的属性有利于对构造的细节进行解释;振幅和频率派生的属性用于解决地层和储层特征;一般认为振幅是最稳健和有价值的属性;频率属性更有利于揭示地层的细节;混合属性包含振幅和频率的因素,因此更有利于地震特征的测量;同时在对所提取的地震属性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地震属性的提取;第二个层次是使用数学和信息学的方法优选属性。
“地震属性和井数据采样伪相关在独立的井数据较少或者参加考虑的独立的地震属性过多时产生的概率较大”(CYNTHIA T. KALKOMEY),由于对于该区已知的独立井信息多数情况下较少,勉强满足统计分析的样本要求,单纯使用相关分析方法产生伪相关的概率较大,因此我们在经过第一个层次的筛选之后,采用数据相关和信息优化组合方法进行属性优选。
目前属性种类很多,属性软件也非常多,这里转列landmark软件中的PAL属性,供大家参考选择使用:Average Reflection Strength 平均反射强度:识别振幅异常,追踪三角洲、河道、含气砂岩等引起的地震振幅异常;指示主要的岩性变化、不整合、天然气或流体的聚集;该属性为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Slope Half Time 能量半衰时的斜率:突出砂岩/泥岩分布的突变点;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Number of Thoughs 波谷数:可以有效的识别薄层,为预测砂岩厚度的常用属性;Average Trough Amplitude 平均波谷振幅:用于识别岩性变化、含气砂岩或地层。
地震波传播属性及对地下构造探测
地震波传播属性及对地下构造探测地震波传播属性及其对地下构造的探测在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产生的,当地震波传播过程中与不同地下介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从而提供了地下构造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地震波的传播属性以及地震波探测在地下构造勘探中的应用。
地震波是在地震源产生后,以地震源为中心径直传播的能量波动。
根据传播介质的不同,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
P波是一种压缩性波动,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较快;S波是一种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除了P波和S 波,地震波还有表面波,表面波是在介质表面产生的波动,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通过对地震波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从而推断地下构造。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与地下介质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
当地震波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的不同,会产生折射现象。
折射角度取决于入射角度以及两个介质的速度和密度差异。
反射是指地震波遇到地下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到原介质中的现象。
反射波的振幅和相位可以提供地下构造的信息。
散射是指地震波遇到地下不均匀介质时,发生多次反射和折射,波前波束变得复杂的现象。
通过对散射波的分析,可以了解地下介质的非均匀性。
地震波探测是一种利用地震波传播来勘探地下构造的方法。
通过仔细测量和分析地震波的传播时间、路径和振幅等参数,可以推断地下构造的类型和几何特征。
例如,在油气勘探领域中,地震波探测可以用于识别油气储层和岩性的变化。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震源信号的频率可以提供油气储层的孔隙结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信息。
此外,地震波探测还可以用于勘探地下水资源、检测地下岩矿资源以及评估地质灾害风险等。
在地震波探测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地震勘探和地震反演。
地震勘探是指通过布设多个地震记录仪并进行地震震源激发,然后对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地震力学中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影响研究
地震力学中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影响研究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地震波是地震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影响,并介绍相关研究进展。
地质构造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各种构造形态的总称,包括山脉、断层、地块等。
地震波在地质构造中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质介质的物理性质、地震波频率和振幅等。
其中,地质介质的物理性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最为显著。
地质介质是地震波传播的媒介,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介质是地震波传播最主要的介质,其传播速度和传播路径受到地壳结构和岩石类型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岩石具有不同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波速,导致地震波在不同岩石中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影响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时间。
液体介质如水体和地下水对地震波的传播也有一定影响,液体的存在会增加地震波的能量耗散,减小地震波的振幅。
气体介质如大气层对地震波的传播也有一定影响,大气层的存在会使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增加。
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也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
地震波的频率决定了地震波的能量分布和传播距离,而地质构造的复杂性会导致地震波的频率分布范围扩大,从而增加地震波的能量耗散和传播距离。
地震波的振幅受到地质构造的衰减和反射等因素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存在会使地震波的振幅减小,从而降低地震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程度。
近年来,地震力学中地质构造对地震波的影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地震波观测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地震波在地质构造中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发现,地质构造的不规则性会导致地震波的散射和衍射现象,使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变得复杂,从而增加地震波的能量耗散和传播距离。
此外,地震波在断层带和山脉等地质构造中的传播速度也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他们发现,断层带和山脉等地质构造中的地震波传播速度较低,使地震波在这些地区的传播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地震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程度。
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地壳岩石成分的关联研究
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地壳岩石成分的关联研究地震是地球内部传播的弹性波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
通过地震波的观测和分析,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研究地壳岩石成分的关联性也成为地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地震波速度结构是指地球内部介质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分布。
地震波速度结构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壳内部的岩石类型和组成,探讨地球演化的历史和地球动力学过程。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岩石的物理特性直接相关。
不同类型的岩石因其不同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物理参数,对地震波的传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地壳中不同岩石的分布情况。
通过地震波速度结构的研究,地震学家不仅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还可以研究岩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例如,常见的地球内部岩石有基性侵入岩和玄武岩,在地震波速度结构中,它们往往表现出较低的速度,而沉积岩、岩石圈底界及地幔等则具有较高的速度。
地震波速度结构研究在探测地壳构造、勘探矿产资源和解决地壳环境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地震波速度结构可以揭示地壳的折叠、断层和岩浆活动等构造特征,帮助科学家理解地壳变形和地震发生的机制。
对于勘探矿产资源而言,地震波速度结构可以提供地下岩石层的信息,帮助确定矿床的分布与规模。
例如,在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时,地震波速度结构能够揭示沉积岩和含油气层的位置和性质,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指导。
此外,地震波速度结构还可以用于研究地壳环境问题。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壳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发展和工程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通过研究地震波速度结构,可以判断地下岩石的稳定性,提早预知潜在的自然灾害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地震波速度结构与地壳岩石成分的关联研究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课题。
传统的地震波速度结构研究往往是通过地震波的观测和资料分析来推断岩石的成分,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地球观测技术的不断更新,研究者们正在尝试开展新的领域和方法,以提高对地震波速度结构和地壳岩石成分关联性的认识。
地震波传播规律与岩石地层构造关系分析
地震波传播规律与岩石地层构造关系分析地震波是在地壳内传播的能量波动,它的传播规律与地层构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影响因素和地层构造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地震波传播规律与岩石地层构造之间的关系。
首先,地震波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特点。
地震波可分为两类:体波和面波。
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波(S波),它们沿着地球内部的任意方向传播;而面波主要包括Rayleigh波和Love波,它们沿着地表的表面传播。
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波速、振动方向和振幅都会发生变化。
纵波是一种能够通过任何介质的体波,其速度大约是横波速度的1.7倍;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介质,速度相对较慢。
面波能量主要分布在震源附近地表区域,是导致地面振动的主要原因。
其次,地震波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岩石地层的密度和弹性模量会对地震波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密度越大,弹性模量越高的岩石,其传播速度越快。
其次,地面的形状和地层的分层会改变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漏射等现象。
地震波在岩石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下也会发生衍射,导致波前的扩散和波后的消散。
此外,地下水的存在会对地震波的传播产生影响。
由于水的压力和密度较大,地下水会加速纵波和Rayleigh波的传播速度。
最后,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与岩石地层构造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不同的地质构造对地震波传播具有不同的影响。
在均匀的地层中,地震波传播速度较为稳定。
但在存在构造不均匀性的地层中,地震波传播路径会发生改变,速度变化较大。
例如,在地层产生障碍物、岩浆体或者断层带等情况下,地震波可能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使得震波在地下空间中的传播路径发生曲折变化。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还可以反映地下岩石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物理性质的差异。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利用地震波传播规律对地球内部的地层构造进行非侵入性的表征。
总之,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受到地层构造的影响。
通过对地震波传播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地层构造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机制。
地层意义的属性
地层意义的属性布鲁斯哈特,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加拿大地震属性是由地震资料衍生而来的被用于特征检测与预测(通常是定量)我们感兴趣的物理特性。
虽然这是一个也开发的用于使用“有效”属性(属性认为是通过间接回应或者直接在声学和电学属性上的变化)去预测地下物理性能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一种情况用于识别和使用地层意义属性。
地层意义属性是地震属性用于捕获由地层学变化引起的波形变化。
用在这里。
“地层学”引用通常由沉积过程导致横向和纵向在层厚度和物理特性上的变化。
它将被认可,无论如何,物理属性的变化导致成岩作用是相当重要的。
尤其在碳酸岩中,并包含了地层的定义。
在许多一般的方法中,地震反应可以简单的用下述表达式表示:h(t) = f *g(t) + ε其中,h(t)是地震记录道,f是子波,g(t)是一反射函数,ε是噪音,*是褶积。
把噪音排除在外,这个地震记录变成一个包含输入子波f()和本身依耐于岩石特性(弹性与声波)的反射系数函数,着重强调的是如何进行层物理性质的垂直叠加(即地层),互砂岩和泥岩这两种不同的层位可能有相同的弹性性能,总体厚度,甚至净重比率。
但是如果砂岩和泥岩的地层排列不同(例如正序列和逆序列)那他们的地震表达就不同。
这一地层对地震相应贡献太普通而被忽视。
在属性的研究,因为许多翻译只集中于声学和弹性性能。
30年前美克尔和纳特neidell 和poggiagliolmi和其他人使用简单的模拟地震方法表明了地震反射特征会有所不同。
例如垂直突变的接触层(渐变或者突变)或者床厚度。
相似的模型在图1被显示。
在视觉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能够通过振幅,相位,频率和其他地震属性表明的地层承接反应不同的反射形状。
例如,对比30米厚的正序列继承和30米厚的逆序列继承。
一个像“能量半衰期”属性被定义为在这个时间间隔内能量比例增加到总能量一半,显然能分辨在这两者之间不同的地层序列。
但是,这个相同的属性将有不同的问题存在于10米厚的细化和粗化继承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目标层位地震波组地质属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从地震波组特征的分析入手,用理论分析计算、VSP资料的解释、声波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以及地震模型正演验证分析等方法技术,对主要地震反射波组的形成机制、地质属性进行分析标定。
认为本地区地震反射波组的地质属性具有分区性,为地震资料的解释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地震反射波组声波合成地震记录VSP地震模型正演
某地区跨伊陕斜坡和伊盟背部隆起等构造单元,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发育以及基底变化大,地震反射特征多变,致使对本地区地震特征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如本区标志特征波(上古生界底界的反射)T9波,在早期的地震勘探中普遍认为是“似铁轨状”的两个强相位反射波组中的下相位波峰。
随着大牛地气田的勘探成功,该地区T9特征波又一度被解释为这两个强相位反射波组下的波谷。
随着近年来勘探的不断深入与地质认识的逐渐提高,认为以上两种对T9特征波的认识均存在局限性,从而对地震波的地质属性有了新的认识。
一、上古生界煤层发育情况
本地区晚古生代石炭纪晚期、太原期和二叠纪早期山西期自南而北分别接受了一套含煤碎屑岩沉积。
泊尔江海子断裂。
三眼井断裂以南的太原组煤层发育,煤层厚度较大且稳定,厚度多在lOm-18m以上。
断裂以北太原组煤层较薄,厚度一般在Sm以下。
本区西北部、东北部山西组中一般不发育煤层,而中部、南部虽发育煤层,但煤层普遍较薄,厚度一般在9m以下。
纵观本区太原组。
山西组煤层的总厚度可以看出,泊尔江海子断裂。
三眼井断裂以南煤层厚度一般在17m以上;断裂以北煤层较薄,厚度一般在9m以下,而在西北部、东北部太原组。
山西组中甚至不发育煤层。
二、目标层位地震反射特征
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其强度和波形将随所通过的岩石的物理性质及地层界面的几何形态的不同而变化,影响其特征的因素包括反射界面上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或者反射界面本身的反射系数)、反射界面横向起伏变化等因素。
由于该地区前上古生界顶面不但起伏变化大,地层属性变化也大,特别是泊尔江海子。
三眼井断裂北部基底太古界遭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古地形起伏大,古潜山、古沟谷发育,其上覆地层沉积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物性也不同,反射系数不断变化,地震反射波特征不稳定。
而南部前上古生界顶面遭受剥蚀时间短,沉积环境相对较稳定,古生界发育较齐全,发育有较厚煤层,也直接影响地震反射波特征。
因而,本区断裂带南北地震反射波特征存在较大差异。
断裂带北部地震反射波横向波形变化快,纵向起伏变化大,连续性较差。
较好,能量弱。
较强。
上古生界底部反射波组存在两个振幅较强的同相轴,其下常伴有与之合并、交叉的反射波或绕射波,同相轴产状产生突变、中断等类似断层的假象,有些地段即为这些绕射波的包络。
这些绕射波为基底古潜山的绕射,两个强相位的下相位应为上古生界底界的反射。
断裂带南部地震反射波相对北部稳定,起伏变化小,连续性较好。
好,波形稳定,能量较强。
强。
上古生界底部反射波组存在“似铁轨状”的两个强同相轴,其下为与之平行的弱。
较强的反射波组。
三、层位标定技术
地震资料解释人员通过追踪地震剖面上反射波的同相轴来认识地下构造的地质层位,特别是在构造幅度低、薄储层油气勘探中,只有准确地将“轴”转变成“层”,才能有效地指导油气勘探。
地震反射波组层位标定工作是这二者相匹配的桥梁,它将时间域的成像结果与实际地下地质层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将地震剖面上的“轴”赋予正确的地质意义,才能真正发挥地震资料解释工作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1.VSP资料的解释。
VSP资料是地震和地质进行联系的桥梁,它将钻井深度与地震波旅行时直接地对应起来,达到对地震反射波地质属性有效地标定。
因此,首先利用区内已有9口井的VSP资料,依据最新钻井分层成果重新对其进行解释。
锦12井、锦6井VSP桥式剖面,分别反映某地区北部和南部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下的反射特征。
从VSP解释结果可知,锦12井处目标层位的反射波(T9波)标定在强波峰上,而锦6井处上古生界底的反射(T9波)标定在强波谷上。
2.声波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声波合成地震记录是建立时间域的地震记录与深度域的测井曲线之间的映射关系,通过深度域采样的高频测井资料与时间域采样的频率相对较低的地震剖面相对精确地对应起来,用测井分层指导地震层位的解释。
在声波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对本区地震资料进行了以目的层段为中心的子波提取与频谱分析。
结果显示,本区地震子波近似于正极性零相位雷克子波,主频为25Hz-30Hz。
采用这种子波不但与实际地震资料主频、极性相匹配,又克服了从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子波波形变化不平滑,使合成地震记录波形不光滑的缺点。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测井曲线重构密度,分析不同曲线的制作效果,选择合成地震记录与过井地震剖面反射波组对应关系最好的结果,使各反射波振幅、波形、相位等特征基本吻合。
从锦12井、锦6井声波合成地震记录可以看出,合成地震记录各反射波组的振幅、波形、相位等特征与对应的井旁地震道吻合较好,锦12井标志特征波T9波对应在强波峰上,而锦6井对应在强波谷上,与VSP标定的结果一致。
3.地震模型正演验证。
模型正演是根据地层的几何形态和物性参数建立地下地质模型,重构地震响应图形,其作用是一方面为解释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检查解释成果的可信度。
为了验证层位标定的正确性,利用钻井、测井和VSP资料构建了上古生界不同地层结合下的典型地震模型,特别是太原组、山西组中发育不同厚度煤层的地震模型进行正演分析。
该区煤层的厚度不同,形成的反射界面与上古生界底界之间的距离不同,煤层产生的反射波与上古生界底界产生的反射波之间的干涉程度亦不同,对本区标志特征波T9波的影响程度也就不一样。
当煤层的厚度或跨厚度接近或大于其调谐厚度时,煤层将产生独立可分辨的地震反射波,其续至波将影响后续的其它反射波。
当煤层的厚度小于其调谐厚度时,不能产生独立可分辨的地震反射波,煤层将与其相邻的地层共同构成反射层。
从另一角度讲,此时煤层的反射将与其相邻地层的反射叠加,形成复合反射波。
本区主煤层层速度一般在2667m/s。
3030m/s.煤层段地震反射波主频一般为25Hz。
30Hz。
取地震反射波波长的四点六分之一为地震反射层的调谐厚度,那么本区煤层的最小调谐厚度为19m左右。
我们构筑了无太原组和煤层发育、有太原组且发育不同厚度的煤层等地震模型。
当地震模型中无太原组,山西组中不存在煤层或煤层厚度较薄时,这种地震模型相当于泊尔江海子断裂。
三眼井断裂北部无太原组发育区段,其正演结果显示山西组底界反射(相当于T9波)表现为强波峰;当地震模型中有太原组,太原组煤层厚度为lOm或更薄时,这种地震模型相当于泊尔江海子断裂北侧附近有太原组发育区段,其正演结果显示,由于煤层厚度小于其调谐厚度,没有形成独立可分辨的反射波,与下部太原组反射叠加形成复合波,太原组底界反射(相当于T9波)对应在正同相轴上;当地震模型中太原组煤层厚度为20m 或大于20m时,这种地震模型相当于泊尔江海子。
三眼井断裂带南部区段,其正演结果显示,由于煤层厚度大于其调谐厚度,形成了独立可分辨的强反射波,煤层底界对应在强波峰上,且由于该反射波振幅很强,其续至波谷对其下部相对较弱的太原组底界反射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淹没了太原组的反射,使太原组底界的反射(相当于T9波)对应在波谷上。
由于泊尔江海子。
三眼井断裂带以北煤层厚度一般在lOm以下或无煤层,远小于煤层的调谐厚度,对上古生界底界的反射的影响相对较小,T9反射波为波峰;而泊尔江海子断裂。
三眼井断裂以南煤层厚度或煤层的跨厚度一般接近或大于20m,这一厚度接近或大于煤层的调谐厚度,其形成的强反射波的影响较大,使T9反射波为波谷。
四、该地区反射波特征主要影响因素
1.反射界面之间的干涉不能忽视。
特别是在目标层位附近的强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它将会引起目标层位反射波的变形。
2.除反射界面本身的反射系数、反射界面横向起伏变化、地层沉积环境等因素外,一定要考虑煤层的影响。
煤层的厚度不同,对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机制也不同。
当煤层的厚度或跨厚度接近或大于其调谐厚度时,煤层将产生独立可分辨的地震反射波,其续至波将影响后续的其它反射波。
当煤层的厚度小于其调谐厚度时,由于不能产生独立可分辨的地震反射波,煤层将与其相邻的地层共同构成反射层。
从另一角度讲,此时煤层的反射将与其相邻地层的反射叠加,形成复合反射波。
五、结论
这个地区地震反射波组特征比较复杂,特别是本区标志特征波上古生界底界的反射T9波,无论是统一认定为“似铁轨状”的两个强相位反射波组中的下相位波峰或是其下的波谷都存在局限性,其反射特征具有明显分区性。
泊尔江海子。
三眼井断裂带以北标志特征波T9波为“似铁轨状”的两个强相位反射波组中的下相位波峰,而断裂带以南则为两个强相位反射波组下的波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