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五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五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长春模拟)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解析:选 D.据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君权是有一定制约作用,故选D项.2、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原因在于()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信任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权力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权力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解析:选C.题干“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说明内阁权力上升原因在于取得票拟谕旨权力,故选C项.3、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材料现象()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B、是皇权专制强化结果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解析:选 B.明代内阁是非法定决策结构,内阁大臣权力依附于皇权,因此材料现象实际上是皇权专制强化结果,故选B项.材料反映出明代内阁首辅权力膨胀,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内阁首辅参与决策,但最终决策权仍然由皇帝掌握,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力制衡关系,也不能说明被打破,故D项错误.4、(2018·茂名调研)清朝前期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规定主要目是()A、方便满洲贵族参政议政B、消除君主制潜在威胁C、尊重少数民族原有传统D、减少清政府财政开支解析:选 B.题干材料表明对于开国功臣表面上给予优厚待遇,实则是怕他们威胁到君主地位,所以一切由国家统一管理,故B项正确.5、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这说明()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B、内阁票拟权被剥夺C、内阁制约着皇权滥用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解析:选D.据材料“皆朕亲裁”可知内阁权力受到了皇权限制,故D 项正确.军机处始设于雍正皇帝时期,故A项错误;据材料“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可知内阁享有票拟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可知内阁作为皇帝内侍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故C项错误.6、(2018·开封模拟)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A、因地制宜管理B、中央集权加强C、专制主义削弱D、地缘政治特点解析:选A.材料“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说明清朝依据新疆与西藏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管理,故选A项.7、(2018·湖北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文帝晚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和隋炀帝“益肆淫刑”“生杀任情”.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观《隋炀帝文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大臣魏征解释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爱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唐初即制定“崇儒”基本国策,其目是要用儒家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尊礼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曾说:“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教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又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由于失礼必入刑,所以“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阳传泽《贞观政要所见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材料二《大明律》是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史上一部有代表性法典.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共30卷460条.《吏律》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户律》中调整经济关系内容大为增加.——《从〈大明律〉制定看朱元璋法制思想》(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治国之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策略形成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明律》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朱元璋治国思想相同之处.解析(1)第一小问治国之策,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从吸取历史教训、统治目及特点角度说明.(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内容角度分析不同;第二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二从本质角度归纳.答案(1)治国之策:以礼为重,礼法并用.原因:唐太宗吸取前朝统治者为政失策速亡教训;稳定建国初社会秩序需要;部分大臣力推仁政和君主谦逊个人品质.(2)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维护专制色彩明显;重视经济立法.相同:施仁政,重法典.(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商丘高三模拟)“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A、中央对地方权力制约大大加强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政治传统D、相权为核心官僚政治体制终结解析:选 C.材料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变化趋势,与中央集权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君权膨大是“君主专制自然趋势”,与朱元璋小农意识无关,故B项错误;君权膨大是“君主专制自然趋势”,因此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传统,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明朝君主专制加强,没有涉及官僚政治体制终结,故D项错误.2、(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实现了分权与制约平衡B、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C、缓和了国家阶级对立D、有效地限制了君主专权解析:选 B.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内侍机构,分权与制约平衡与材料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不符,故A项错误;“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与材料中“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对立”相符,故选B项;内阁不会缓和国家阶级对立,更不会有效限制君主专权,C、D项错误.3、(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联考)《清史稿》:“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这表明()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内阁学士地位尊崇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解析:选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表明内阁学士地位尊崇,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内阁,故C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4、(2018·孝感统考)明朝宦官专权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A、皇权被严重削弱B、君主专制更趋强化C、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D、内阁制名存实亡解析:选 B.据题干并结合明代宦官制度相关内容可知,明代宦官权力来自皇帝宠信,因而宦官专权体现出了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故选B项.5、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表明()A、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B、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C、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D、部分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解析:选D.明朝内阁并非正式机构,故A项错误;材料提到是中央机构运转,未提及地方权力,故B项错误;明神宗以中央机构互相牵制以达到加强皇权,故C项错误;明神宗期望中央机构改革以加强皇权,却使“部权尽归内阁”,故D项正确.6、(2018·滨州期中)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对户籍政策进行了变革,通过“客籍”“商籍”“卫籍”等户籍形式设置而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人户占籍,进而解决流动人口科举考试资格问题.明朝户籍政策调整反映出()A、商品经济发展B、君主专制强化C、阶级矛盾尖锐D、考试内容变更解析:选 A.明朝中国户籍形式多样性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人口流动,故A项正确;材料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阶级矛盾,故C项错误;明朝时期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并未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7、明朝皇帝仁宗说:科举考试“须南北兼顾.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方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于是,“命杨士奇等定取士之额,南人十六,北人十四”.材料表明明朝实行这一科举取士办法目是()A、借助科举取士打压南方富商大贾B、通过科举取士均衡政治势力C、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D、尽力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解析:选 B.题干中“南北兼顾”科举取士办法,实际上是为了均衡南北政治势力,故选B项.明朝实行“南北兼顾”科举取士办法,照顾了南方民众利益,故A项错误;科举取士并不能促进南北方区域特色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维护科举取士区域公平只是表面现象,实质还是为了均衡南北政治势力,故D项错误.8、(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大明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这体现出明代法律()A、对平民保护形同虚设B、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威C、权势家族享有种种特权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解析:选 D.材料中主要强调是对权势家族法律规定,并未涉及对平民保护信息,故A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加强君主权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规定可得出其并不享有种种特权,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权势家族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9、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权力解析:选 D.材料“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不能说明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故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内侍机构,故B项错误;即使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也不是题目选项中“内阁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材料“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内阁参与国事决策,故D项正确.10、(2018·佛山模拟)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这说明()A、朱棣比朱允炆更得人心B、分封制解除了边患导致了内忧C、分封制仍然威胁皇权D、宗法制对皇位继承制没有影响解析:选C.题干材料“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说明分封制仍然威胁皇权,故选C项.11、(2018·成都模拟)康雍乾三朝平定西北等边疆叛乱后,不仅遵循汉族军礼,告成于太庙和祖陵,还立告成碑于太学之中,全国各地文庙纷纷仿效.到了乾隆年间,类似造碑运动达到了高潮.这使得清代()A、民间叛乱日趋沉寂B、文人竞相从军建功立业C、传统礼仪革故鼎新D、大一统意识进一步发展解析:选D.造碑运动不能对镇压民间叛乱有实质性作用,故A项错误;清朝遵循汉族军礼对文人广泛从军不会产生影响,故B项错误;遵循汉族军礼,不能代表整个传统礼仪革新,故C项错误;材料中地方造碑运动响应了中央号召,体现了地方对中央认同,故D项正确.12、“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密信.某“廷寄”系用牛皮纸封制,信封两侧有两行漂亮繁体楷书:“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材料表明军机处()A、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B、掌握了军政要务决策权C、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制皇权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解析:选 A.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廷寄过程中军机处将皇帝密信直接寄给相应大臣,减少了其中一些环节,提高了行政效率,故A项正确;军机处没有掌握决策权,其仅具有皇帝顾问职能,故B项错误;军机处设置强化了专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军机处与其他机构分权制衡,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沧州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书·文帝纪》写道:“二千石(指郡太守)遣都吏(即督邮)循行,不称者督之.”《后汉书·卓茂传》写道:“平帝时,天下大蝗……独不入密县界,督邮言之.太守不信,出自案行,见乃服焉.”李贤注:“《汉书》曰:‘郡监县有五部,部有督邮掾,以察诸县也.”《晋书·隐逸传·陶潜》写道:“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材料二明代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职掌纠察,它可以“纠察内外百司之官”,对全国所有官吏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纠劾,另外还创设了六科给事中这一独特监察组织,负责纠察六部官吏违法事件.清朝还以皇帝名义制定了我国古代最完整一部监察法典《钦定合规》.——摘编自马举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演变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述汉晋督邮制.(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监察制度发展,并说明古代加强监察制度建设历史作用.解析(1)首先根据材料信息,分别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评价督邮制.(2)第一小问发展,据材料二从机构、职权等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得出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发展与稳定起了非常重要作用;为后来社会反腐败斗争等提供经验和借鉴.答案(1)评述:督邮是汉代到魏晋时期各郡重要属吏;当时把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教令.督邮设立,一方面有利于郡守了解下情,督促地方恪尽职守;另一方面由于督邮位卑权重,往往容易凌驾于地方官吏之上,出现弄权现象.(2)发展: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扩大职权,增强其独立性;创设六科给事中,纠察六部官吏违法事件;颁布《钦定合规》,完善监察法规.作用:对中国古代封建统治发展与稳定起了非常重要作用;为后来社会反腐败斗争等提供经验和借鉴.(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14、(2018·黄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朝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二月,明王朝迎来了三年一度科举会试,朱元璋亲自选定品学俱佳士林领袖、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三月初发布皇榜.然而数日内,大批落榜考生跑到礼部鸣冤告状.因为中榜51名贡生清一色来自南方各省,竟然没有一名北方人.因此,说主考收受钱财、地域歧视……关于“科场舞弊”传闻沸沸扬扬.事件引起明王朝上下震撼.三月初十,朱元璋下诏成立包括饱学之士、忠直敢言大臣在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结论认为刘三吾等人阅卷公平公正,无任何问题.这再次引起落榜北方学子哗然,朝中许多北方籍官员要求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五月,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反贼”,发配西北;朱元璋侍读、调查小组负责人张信被凌迟处死……六月,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亲自选定51名中榜贡士,竟然清一色是北方人,无一名南方人.该事件以后,明朝科举录取分成了“南北榜”,即南北方学子,按照其所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摘编自张嵌《不容青史尽成灰·明清卷》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历史信息.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解析首先选择一个角度,确定明确主题,然后选择合适史实加以论证.如选择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君主专制特征,从科考主考官选定、科考案最终裁定等方面分析,论证科考事件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独断性和随意性.如选择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影响,从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来论证科考案中偶然现象必然性.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科考结果体现了鲜明君主专制特征.(1)科考主考官刘三吾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选定,充分体现了皇帝意志.(2)落榜考生怀疑考试公正性时,朱元璋下诏调查,调查组人员也是朱元璋亲自选定.(3)朱元璋突然下诏,罗织罪名,严厉惩处主考官和调查组官员,一些饱学之士成为替罪羊.(4)朱元璋亲自选定中榜考生,完全推翻了原来结论,全部选择北方人.朱元璋非常清楚科考选拔结果是公正,可是出于“稳定”政治需要,不惜以牺牲一些忠心耿耿官员为代价来平息事端.这个事件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皇帝决策独断性和随意性.示例二:经济状况对文化教育有着巨大影响.(1)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结果,充分反映了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加强.(2)南方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以后,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3)南方文化教育发展,反映在科考中榜人数上,南方对北方优势不断在扩大.(4)按照以往科考结果和此次科考及其调查结果,都证明第一次选拔是正常而且正确.文化教育事业进步,需要有相当大资金投入.如果经济地位削弱或者教育投入(相对)减少,都会对教育事业产生不利影响.(还可以选择下列角度:①“南北榜”制度是科举制一大变革,更能体现科举考试公平性.②围绕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一系列事件,印证了古代中国大臣“伴君如伴虎”感慨.③科举考试成绩与文化教育水平是相统一.④北方落榜考生行为本身反映了他们所受教育失败.等等)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I love you.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can't see my love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

2019年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综合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综合模拟试卷四(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

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

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2.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

规定是为( )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B.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D.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3.《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

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门阀士族的政治作用显著提高C.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4.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

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

材料反映了( )A.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B.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D.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5.中美《望厦条约》明确规定鸦片为违禁货物,禁止美国商人及他国悬挂美国国旗从事鸦片贸易。

这主要是因为( )A.鸦片贸易违背国际道义B.美国人民和传教士反对C.忙于西进运动侵华受限D.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6.在晚清青年一代的阅读目录中,立宪机关报与革命机关报一起出现是很常见的事。

胡适指出20世纪初年梁启超先生“虽不曾明白提倡种族革命,却在一班少年人的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种子”。

材料反映了当时青年( )A.认清了立宪与革命的本质不同B.积极宣传各地各类报刊信息C.通过立宪宣传形成了革命思想D.并未将立宪与革命绝对对立7.1942年,《解放日报》介绍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当选后,与大选时的政治对手合作并释放美共领导人的事例;刊发了英国允许英共机关报复刊的报道。

2019届全国高考历史11月仿真模拟(四)(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历史11月仿真模拟(四)(解析版)

2019届全国高考历史11月仿真模拟(四)(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尚贤”是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的共同主张。

其中,墨子更是提出“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

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关系变动剧烈B.宗法等级趋于崩解C.加强集权急需人才D.手工业者地位提高解析:材料“不辨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体现了一种选贤任能的思想,反映了社会关系剧变,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宗法等级趋于崩解,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集权统治,故C项错误;材料与手工业者的地位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25.《后汉书·祭祀志》载:“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据此可知()A.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B.商周时期监察制度已具备雏形C.上古先贤倡导道德教化诚信治民D.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解析:中国已有成熟文字体系是在商朝,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的监察制度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

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介绍了印玺的由来,故C项错误;材料介绍了印玺的由来和它的“持信”功能,表明印玺尚未具备强烈的政治功能,故D项正确。

答案:D26.下表是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编制的北宋某一时期部分州县商税数额统计表,该表反映了()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C.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落后D.北宋政府不再重农抑商解析:近代中国自然经济才开始解体,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商税远超北方地区,反映了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故B项正确;由材料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经济虽然不及苏杭地区发展好,但是远比桂林地区发展好,故C项错误;由材料无法看出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2)(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

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

铁质生产工具的普及只是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因素,并非主要因素,B选项排除。

交通运输网络畅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准确把握。

2.(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解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统治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

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B选项排除。

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D选项排除。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四)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4.据《史记・段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据此可知A.商朝初期“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B.商朝末期“分封制”已经走向成熟C.商朝初期”中央集权制度”正式确立D.商朝末期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25.下图是汉代画像石。

这反映了A.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小农经济生产劳作状态C.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汉初经济恢复较为迅速26.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

这说明明代内阁A.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C.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D.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27.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苦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28.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

2019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练习(答案+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练习(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经济1.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2.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

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重心的南移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的影响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3.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4.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5.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规划训练一、选择题(48分/24min)1.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

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A.土地过度集中B.有田者无力可耕C.小农户个体经营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2.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

这一现象说明()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3.(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宜宾二诊)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解析:选A。

题干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神话皇权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这表明()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解析:选B。

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表明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故选B项。

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误。

3.(2018·大庆模拟)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解析:选C。

材料认为“君王受命于天”,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C项。

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制约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但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

4.(2017·济宁模拟)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昆明摸底)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候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 A.保护佃农利益B.增加政府收入C.维护地主特权D.规范租佃关系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只凭契照为之定夺”“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可得出主要是为了对租佃关系进行规范,故选D项。

材料信息反映的主要是规范租佃关系,并不是维护佃农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增加政府的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维护地主特权,故C项错误。

2.(2018·淄博摸底)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

该政策()A.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B.阻碍雇佣关系发展C.造成了中央集权强化D.导致北宋的贫弱解析:选A。

据题干及结合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宋太祖所指的“民”是豪强地主而非一般的自耕农,“藏富于民”就是北宋王朝奉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不断衰退,故选A项。

3.南宋时期,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南宋诏令在两淮地区“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普及农村租佃关系B.募民垦荒恢复农业C.防范金兵南下侵宋D.发展江淮商品经济解析:选B。

据题干中“南宋北伐战争后”“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可知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战后农民和农业需要休养生息,故选B项。

4.(2018·郴州模拟)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解析:选C。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商业发展而带动的,由于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古代市场份额是一定的,清朝时市镇经济的发展又分割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从事商业的人口也向市镇转移,因而大城市的人口比例下降,故选C项。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2卷)(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2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2.(4分)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3.(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4.(4分)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

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

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5.(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

2019届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精品练习:第1部分 专题4 数列 第2讲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精品练习:第1部分 专题4 数列 第2讲 Word版含解析

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二讲A 组1.设{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S 1,S 2,S 4成等比数列,则a 1=(D )A .2B .-2C .12D .-12[解析]由题意知S 1=a 1,S 2=2a 1-1,S 4=4a 1-6,因为S 1,S 2,S 4成等比数列,所以S 2=S 1·S 4,即(2a 1-1)2=a 1(4a 1-6),解得a 1=-12.故选D .2.若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且a 1=1,q =2,则T n =1a1a2+1a2a3+…+1anan +1等于( B )A .1-14nB .23(1-14n )C .1-12nD .23(1-12n)[解析]因为a n =1×2n -1=2n -1,所以a n ·a n +1=2n -1·2n =2×4n -1,所以1anan +1=12×(14)n -1,所以{1anan +1}也是等比数列,所以T n =1a1a2+1a2a3+…+1anan +1=12×错误!=错误!(1-错误!),故选B .3.(2018·烟台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6,a 5=15,若b n =a 2n ,则数列{b n }的前5项和等于( C)A .30B .45C .90D .186[解析]设{a n }的公差为d ,首项为a 1,由题意得⎩⎪⎨⎪⎧ a1+d =6,a1+4d =15,解得⎩⎪⎨⎪⎧a1=3,d =3,所以a n =3n ,所以b n =a 2n =6n ,且b 1=6,公差为6,所以S 5=5×6+5×42×6=90.4.等差数列{a n }中,a 1>0,公差d <0,S n 为其前n 项和,对任意自然数n ,若点(n ,S n )在以下4条曲线中的某一条上,则这条曲线应是( C )[解析]∵S n =na 1+错误!d ,∴S n =错误!n 2+(a 1-错误!)n ,又a 1>0,公差d <0,所以点(n ,S n )所在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 轴右侧.[点评] 可取特殊数列验证排除,如a n =3-n .5.定义在(-∞,0)∪(0,+∞)上的函数f (x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等比数列{a n },{f (a n )}仍是等比数列,则称f (x )为“保等比数列函数”.现有定义在(-∞,0)∪(0,+∞)上的如下函数:①f (x )=x 2; ②f (x )=2x ;③f (x )=|x|; ④f (x )=ln|x |.则其中是“保等比数列函数”的f (x )的序号为( C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分析]保等比数列函数指:①定义在(-∞,0)∪(0,+∞)上的函数;②若{a n }是等比数列,则{f (a n )}仍是等比数列.[解析]解法一:设{a n }的公比为q .①f (a n )=a 2n ,∵a2n +1a2n =(an +1an )2=q 2,∴{f (a n )}是等比数列,排除B 、D .③f (a n )=|an|,∵|an +1||an|=|an +1an|=|q|,∴{f (a n )}是等比数列,排除A .解法二:不妨令a n =2n .①因为f (x )=x 2,所以f (a n )=a 2n =4n .显然{f (a n )}是首项为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②因为f (x )=2x ,所以f (a 1)=f (2)=22,f (a 2)=f (4)=24,f (a 3)=f (8)=28,所以错误!=错误!=4≠错误!=错误!=16,所以{f (a n )}不是等比数列.③因为f (x )=|x|,所以f (a n )=2n =(2)n .显然{f (a n )}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④因为f (x )=ln|x |,所以f (a n )=ln2n =n ln2.显然{f (a n )}是首项为ln2,公差为ln2的等差数列,故选C .6.(2018·邵阳一模)已知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且b 1009=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数列{a n }的首项为1.2_017的值为2018a 则ln ,n b ·n a =+1n a 且,[解析]因为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且b 1009=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数列{a n }的首项为1,且a n +1=a n ·b n ,所以a 2018=b 1·b 2·b 3·b 4·…·b 2017=b 20171009=e 2017,ln a 2018=lne 2017=2017.7.已知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2,设b n =log 2a n ,且数列{b n }的前10项的和为25,那么1a1+1a2+1a3+…+1a10的值为1 023128.[解析]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其公比为2,设b n =log 2a n ,且数列{b n }的前10项的和为25,所以b 1+b 2+…+b 10 =log 2(a 1·a 2·…·a 10)=log 2(a 10121+2+…+9)=25,所以a 101×245=225,可得:a 1=14.那么1a1+1a2+1a3+…+1a10=4(1+12+122+…+129)=4×1-12101-12=1023128.8.已知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q >1,42是a 1和a 4的一个等比中项,a 2和a 3的等差中项为6,若数列{b n }满足b n =log 2a n (n ∈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S n .[解析](1)因为42是a 1和a 4的一个等比中项,所以a 1·a 4=(42)2=32.由题意可得⎩⎪⎨⎪⎧a2·a3=32,a2+a3=12.因为q >1,所以a 3>a 2.解得⎩⎪⎨⎪⎧a2=4,a3=8.所以q =a3a2=2.故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2n .(2)由于b n =log 2a n (n ∈N *),所以a n b n =n ·2n , S n =1·2+2·22+3·23+…+(n -1)·2n -1+n ·2n ,①2S n =1·22+2·23+…+(n -1)·2n +n ·2n +1.②①-②得,-S n =1·2+22+23+…+2n -n ·2n +1=错误!-n ·2n +1.所以S n =2-2n +1+n ·2n +1=2+(n -1)·2n +1.9.(文)(2018·天津卷,18)设{a n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n ∈N *);{b n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 项和为T n (n∈N *).已知b 1=1,b 3=b 2+2,b 4=a 3+a 5,b 5=a 4+2a 6.(1)求S n 和T n ;(2)若S n +(T 1+T 2+…+T n )=a n +4b n ,求正整数n 的值.[解析](1)设等比数列{b n }的公比为q ,由b 1=1,b 3=b 2+2,可得q 2-q -2=0.因为q >0,可得q =2,故b n =2n -1.所以T n =1-2n1-2=2n -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由b 4=a 3+a 5,可得a 1+3d =4.由b 5=a 4+2a 6,可得3a 1+13d =16,从而a 1=1,d =1,故a n =n ,所以S n =错误!. (2)由(1),知T 1+T 2+…+T n =(21+22+…+2n )-n =2n +1-n -2.由S n +(T 1+T 2+…+T n )=a n +4b n 可得错误!+2n +1-n -2=n +2n +1,整理得n 2-3n -4=0,解得n =-1(舍),或n =4.所以n 的值为4.(理)(2018·天津卷,18)设{a n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0,其前n 项和为S n (n∈N *),{b n }是等差数列.已知a 1=1,a 3=a 2+2,a 4=b 3+b 5,a 5=b 4+2b 6.(1)求{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S n }的前n 项和为T n (n ∈N *),①求T n ;②证明[解析](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由a 1=1,a 3=a 2+2,可得q 2-q -2=0.因为q >0,可得q =2,故a n =2n -1.设等差数列{b n }的公差为d ,由a 4=b 3+b 5,可得b 1+3d =4.由a 5=b 4+2b 6,可得3b 1+13d =16,从而b 1=1,d =1,故b n =n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1,数列{b n }的通项公式为b n =n .(2)①由(1),有S n =1-2n1-2=2n -1,故T n =k =1n(2k -1)=k =1n 2k-n =错误!-n =2n +1-n -2.②因为错误!=错误!= 错误!=错误!-错误!,B 组1.设S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1,S 2,S 4成等比数列,且a 3=-52,则数列{错误!}的前n 项和T n =( C ) A .-n2n +1B .n2n +1C .-2n2n +1D .2n2n +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以及裂项法求和.设{a n }的公差为d ,因为S 1=a 1,S 2=2a 1+d =2a 1+a3-a12=32a 1-54,S 4=3a 3+a 1=a 1-152,因为S 1,S 2,S 4成等比数列,所以(32a 1-54)2=(a 1-152)a 1,整理得4a 21+12a 1+5=0,所以a 1=-52或a 1=-12.当a 1=-52时,公差d =0不符合题意,舍去;当a 1=-12时,公差d =a3-a12=-1,所以a n =-12+(n -1)×(-1)=-n +12=-12(2n -1),所以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所以其前n 项和T n =-(1-13+13-15+…+12n -1-12n +1)=-(1-12n +1)=-2n2n +1,故选C .2.(文)以S n 表示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5>S 6,则下列不等关系不一定成立的是( D )A .2a 3>3a 4B .5a 5>a 1+6a 6C .a 5+a 4-a 3<0D .a 3+a 6+a 12<2a 7[解析]依题意得a 6=S 6-S 5<0,2a 3-3a 4=2(a 1+2d )-3(a 1+3d )=-(a 1+5d )=-a 6>0,2a 3>3a 4;5a 5-(a 1+6a 6)=5(a 1+4d )-a 1-6(a 1+5d )=-2(a 1+5d )=-2a 6>0,5a 5>a 1+6a 6;a 5+a 4-a 3=(a 3+a 6)-a 3=a 6<0.综上所述,故选D .(理)已知a n =32n -11,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关于a n 及S n 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 .a n 与S n 都有最大值B .a n 与S n 都没有最大值C .a n 与S n 都有最小值D .a n 与S n 都没有最小值[解析]画出a n =32n -11的图象,点(n ,a n )为函数y =32x -11图象上的一群孤立点,(112,0)为对称中心,S 5最小,a 5最小,a 6最大.3.已知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a n },前20项和为100,则a 7·a 14的最大值是( A )A .25B .50C .100D .不存在 [解析]∵S 20=a1+a202×20=100,∴a 1+a 20=10.∵a 1+a 20=a 7+a 14,∴a 7+a 14=10.∵a n >0,∴a 7·a 14≤(a7+a142)2=25.当且仅当a 7=a 14时取等号.4.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S n =2a n +1,则S n =( B )A .2n -1B .(32)n -1C .(23)n -1D .12n -1[解析]由S n =2a n +1得S n =2(S n +1-S n ),即2S n +1=3S n ,∴Sn +1Sn =32,∵a 1=1,S 1=2a 2,∴a 2=12a 1=12,∴S 2=32,∴S2S1=32,∴S n =(32)n -1.5.(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调研)在数列{a n }中,a 1=2,a n +1=a n +ln(1+1n),则a n =( A )A .2+ln nB .2+(n -1)ln nC .2+n ln nD .1+n +ln n[解析]a n =(a n -a n -1)+(a n -1-a n -2)+…+(a 2-a 1)+a 1=ln n -ln(n -1)+ln(n -1)-ln(n -2)+…+ln2-ln1+2=2+ln n .6.(2018·西安一模)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log 2n n +1(n∈.16的值为n 4成立的最小自然数-<n S 则使,n S 项和为n 设其前),*N[解析]因为a n =log 2nn +1,所以S n =log 212+log 223+log 234+…+log 2n n +1=log 2(12·23·34·…·n n +1)=log 21n +1,若S n <-4,则1n +1<116,即n >15,则使S n <-4成立的最小自然数n 的值为16.7.如图所示,将正整数排成三角形数阵,每排的数称为一个群,从上到下顺次为第一群,第二群,.-3n -2n 3·2个数的和是n 群中n 则第,个数n 群恰好n 第,…,群n 第,…[解析]由图规律知,第n 行第1个数为2n -1,第2个数为3·2n -2,第3个数为5·2n -3……设这n 个数的和为S则S =2n -1+3·2n -2+5×2n -3+…+(2n -3)·2+(2n -1)·20①2S n =2n +3·2n -1+5·2n -2+…+(2n -3)·22+(2n -1)·21②②-①得S n =2n +2·2n -1+2·2n -2+…+2·22+2·2-(2n -1)=2n +2n +2n -1+…+23+22-(2n -1)=2n +错误!-(2n -1) =2n +2n +1-4-2n +1=3·2n -2n -3.8.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1,a n ≠0,a n a n +1=λS n -1,其中λ为常数.(1)证明:a n +2-a n =λ;(2)是否存在λ,使得{a n }为等差数列?并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a n +1=S n +1-S n 用配凑法可获证;(2)假设存在λ,则a 1,a 2,a 3应成等差数列求出λ的值,然后依据a n +2-a n =λ推证{a n }为等差数列.[解析](1)由题设:a n a n +1=λS n -1,a n +1a n +2=λS n +1-1,两式相减得a n +1(a n +2-a n )=λa n +1. 由于a n +1≠0,所以a n +2-a n =λ.(2)由题设,a 1=1,a 1a 2=λS 1-1,可得a 2=λ-1.由(1)知,a 3=λ+1,令2a 2=a 1+a 3,解得λ=4. 故a n +2-a n =4,由此可得{a 2n -1}是首项为1,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 2n -1=4n -3;{a 2n }是首项为3,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a 2n =4n -1.所以a n =2n -1,a n +1-a n =2.因此存在λ=4,使得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 9.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1=-1an +2,a 1=-12.(1)求证{1an +1}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3)设T n =a n +a n +1+…+a 2n -1.若T n ≥p -n 对任意的n ∈N *恒成立,求p 的最大值.[解析](1)证明:∵a n +1=-1an +2,∴a n +1+1=-1an +2+1=an +2-1an +2=an +1an +2,由于a n +1≠0,∴1an +1+1=an +2an +1=1+1an +1, ∴{1an +1}是以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由(1)题结论知:1an +1=2+(n -1)=n +1,∴a n =1n +1-1=-nn +1(n ∈N *).(3)∵T n =a n +a n +1+…+a 2n -1≥P -n ,∴n +a n +a n +1+…+a 2n -1≥P ,即(1+a n )+(1+a n +1)+(1+a n +2)+…+(1+a 2n -1)≥p ,对任意n ∈N *恒成立,而1+a n =1n +1,设H (n )=(1+a n )+(1+a n +1)+…+(1+a 2n -1),∴H (n )=1n +1+1n +2+…+12n ,H (n +1)=1n +2+1n +3+…+12n +12n +1+12n +2,∴H (n +1)-H (n )=12n +1+12n +2-1n +1=12n +1-12n +2>0,∴数列{H (n )}单调递增,∴n ∈N *时,H (n )≥H (1)=12,故P ≤12.1 2.∴P的最大值为。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课下能力提升(四)(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下能力提升四(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B.社会相对安定C.西方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 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故选D项。

2.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为孔孟与程朱判然两途,不愿作道统中乡愿矣。

”据此可知当时 ( )A.程朱理学抛弃了孔孟传统B.孔孟思想日益衰落C.存在不务实际的空疏学风D.程朱理学受到批判解析:选D 颜元认为“孔孟与程朱判然两途”,说明其认为程朱理学有违背孔孟传统之处,这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故D项正确。

3.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

《焚书》的命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解析:选A 根据“颠倒千万世之是非”“与世不相入”等信息分析,可以推断李贽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这就是对儒家思想发出了大胆的挑战。

故A项正确。

4.孟子虽然称颂汤武革命,并对桀纣的暴政大力批判,但他只是停留在对君主个体的批判,而黄宗羲则并不仅仅批判某个君主,他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

据此可知,黄宗羲 ( ) A.思想超出传统儒学范畴B.推崇西方民主政治C.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D.主张废除君主制度解析:选 C 根据题干信息“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有乱无治”,可知黄宗羲的思想发展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

5.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2019届高考历史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专题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专题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专题综合训练(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安二诊)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记述:“(两汉社会的地方官吏)服官州郡的,称其官署为本朝。

长官死,僚属都为之持服(守孝、服丧)”。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官职礼仪尚不够健全B.沿袭了分封时期的诸侯观念C.上下级之间依附关系严重D.州郡地方官员权力普遍过大解析:选B。

解读题干材料,这一现象体现出两汉官员的上下级关系受到分封制严格等级观念的影响,而上下级的依附关系是分封时期观念的表现,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材料中的现象不能得出地方官职礼仪的整体状况,故A项错误;地方官员权力大不一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错误。

2.(2018·德州模拟)乐在广义上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它们在氏族社会本来都是用以表达感情的文化活动。

但到西周时,乐的情感内容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同阶层的人所用乐舞在规模、人数方面均有严格限制。

这一变化()A.遵循了孔子的思想B.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C.体现出与礼的对立D.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不同阶层的人所用乐舞在规模、人数方面均有严格限制”,可知具有鲜明的等级观念,故B项正确;孔子生活在东周春秋末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对等级制度进行维护,与礼是相辅相成的,故C 项错误;礼乐制度是宗法制的维护工具,故D项错误。

3.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 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

可见当时()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D.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解析:选D。

题干材料“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 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从数量和形式上,反映了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故选D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四部分 专题十一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大庆模拟)《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

”这一规定()A.使遗嘱成为唯一继承方式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C.构建了罗马的法制社会D.保护了监护人的利益解析:选B。

罗马法中关于死者身后财产的规定体现了私法精神,保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材料规定了死者未立遗嘱时财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故A项错误;罗马的法制社会并非由某一法律条文所构建的,故C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监护人的权益,故D项错误。

2.(2018·武汉部分学校调研)下面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

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

乙逃遁,甲将乙之子告上法庭。

●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决乙之子无罪开释。

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

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B.限制原告的权利C.强调原告被告平等D.维护被告的利益解析:选A。

“在乙未到庭自辩前,暂定无罪”体现了对乙辩护权的尊重,说明了罗马法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限制原告的权利,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原告被告是否平等,故C项错误;“维护被告的利益”不是罗马法的精神,故D项错误。

3.(2018·绵阳模拟)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

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

商品贸易的发展()A.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的关键B.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C.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D.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解析:选C。

据题干,随着罗马帝国商品贸易的发展,罗马法适用的范围越来越扩大,故C项正确;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罗马共和国体制的维系之间无必然关系,故A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对罗马贵族垄断政权构成了冲击而不是保障,故B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罗马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无必然的关系,故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历史练习(优化探究)高效课时功课4(人教新资料ⅰ)

2019版高考历史练习(优化探究)高效课时功课4(人教新资料ⅰ)

2019 版高考历史练习 ( 优化研究 ) 高效课时功课4(人教新资料ⅰ)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不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仍是阐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阐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勒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测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剖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有学者以为, 1688 年“荣耀革命”开拓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确定坚固基础B、以法律限制王权,推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改革,推进社会进步D、战胜王权的专制,成立议会的主权分析:本题观察剖析理解能力。

1688 年“荣耀革命”是一场不流血的政变,是新旧贵族相互妥协的结果,推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度。

A、B、D 三项为 1689年《权益法案》的影响。

答案: C2、(2018 年济南模拟) 中新网报导,日本大地震后,英国女王闻讯十分震撼,特别向日本天皇表达悼念。

英国政府随即召开紧迫会议,决定向日本供给人道主义救助。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女王今日仍可左右政府行为B、英国女王执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C、英国政府是英国国家的实质决议机构D、英国女王的悼念行为与国家没关分析:本题观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色。

在君主立宪体系下,英王不可以左右政府的行为,故 A 项错误;英国议会是国家的实质决议机构,故 C项错误;英王是国家的象征,对外代表英国,故 D 项错误。

英王作为国家的象征,向日本天皇表达悼念,执行了国家元首的职责。

答案: B3、有学者指出,一部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史,是议会渐渐代替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责任内阁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益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七第4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七第4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湖北百所要点联考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署的合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 19 世纪 60 年月从前的金帛讲和,羁縻怀柔; 19 世纪 70 年月的羁縻勿绝,遵守合约; 19 世纪 80 年月的援例订约,追求同等; 19 世纪 90 年月及此后的放弃宗藩,谨遵约章。

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一直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由捍卫主权转向了卖国C、大国中心外交看法逐渐削弱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分析:选 C。

据题干由李鸿章的变化能够看出,其逐渐放弃了宗藩看法,成立起一种同等的外交思想,即其大国中心外交看法逐渐削弱,应选 C项。

2、1888 年,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时指出:“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

”由此可知,康有为()A、维新思想已形成系统B、主张与列强进行商战C、对皇帝脆弱表示不满D、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分析:选 D。

题干资料“倭伺吉林于东,英启藏卫而窥川滇于西,俄筑铁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乱民于南以取滇粤” 表示康有为关注边疆危机,关注日深的民族危机,故D项正确。

3、(2018 ·淄博摸底 )1901 —1903 年,康有为撰写了《大同书》《中庸注》《论语注》等著作,论述“顺序渐进”“不可以邋( 超越 ) 等”的改制,其主要意在于()A、将西学与儒家典相合B、反蓬勃起的革命运C、全力清政府制治D、托古改制减少法的阻力分析:B。

依据资料并合所学,可知1901—1903 年,陪伴《辛丑条》的,清政府帝国主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民主革命思想起,康有“顺序”“不可以邋 ( 超越 ) 等”的改制学,是持君主立,反暴力革命,故 B 。

4、(2018 ·大模 )1899 年,中山提成立中民族的一国家以抵挡外国帝国主侵略。

此,他提出在西藏修筑路,只有才能稳固防并促西藏展。

表示当他()A、民是中国近代社会B、鼎力播三民主C、民生是民族主的保障D、新三民主重民族分析: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昆明摸底)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候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 A.保护佃农利益B.增加政府收入C.维护地主特权D.规范租佃关系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只凭契照为之定夺”“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可得出主要是为了对租佃关系进行规范,故选D项。

材料信息反映的主要是规范租佃关系,并不是维护佃农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增加政府的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维护地主特权,故C项错误。

2.(2018·淄博摸底)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管土地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

该政策()A.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B.阻碍雇佣关系发展C.造成了中央集权强化D.导致北宋的贫弱解析:选A。

据题干及结合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宋太祖所指的“民”是豪强地主而非一般的自耕农,“藏富于民”就是北宋王朝奉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自耕农经济不断衰退,故选A项。

3.南宋时期,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南宋诏令在两淮地区“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普及农村租佃关系B.募民垦荒恢复农业C.防范金兵南下侵宋D.发展江淮商品经济解析:选B。

据题干中“南宋北伐战争后”“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可知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战后农民和农业需要休养生息,故选B项。

4.(2018·郴州模拟)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解析:选C。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长是由商业发展而带动的,由于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古代市场份额是一定的,清朝时市镇经济的发展又分割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从事商业的人口也向市镇转移,因而大城市的人口比例下降,故选C项。

5.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

材料说明宋代()A.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B.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C.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解析:选D。

据材料可以看出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变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

理学强调等级制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说明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故B项错误;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是在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

6.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这一变化()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解析:选D。

据题干可知,清朝匠籍制度被打破,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有利于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故D项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匠籍制度被打破,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有利于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与小农经济联系不大,故B项错误;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错误。

7.(2018·泰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

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

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街,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材料二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

……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教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

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宋)朱彧《萍洲可谈》(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

(2)综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从城市布局、人口、地理位置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趋势,据第一小问中不同分别归纳。

(2)第一小问特征,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原因及影响,由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交通、造船技术、政府政策等方面归纳。

答案(1)不同:①唐代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

②唐代长安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北宋东京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服务业发达,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夜市和早市进一步发展。

③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

④唐朝长安位于西部高原,北宋东京位于中原腹地。

趋势: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②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③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世俗化;④政治中心逐渐东移。

(2)特征:海外贸易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原因:①宋代商品经济发达,手工业技术高超;②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③“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海上丝绸之路”发达;④政府积极支持对外贸易,设置专门管理机构;⑤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等航海技术的进步。

影响: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②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③有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发展对外关系;④有利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江西第一次联考)《文献通考》对古代农业生产有过如下一段描述:“圩田、湖田多起于(北宋)政和以来……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

”这说明()A.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B.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C.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D.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解析:选B。

据材料“大概今之田昔之水,徒知湖中之水可涸以耕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可知古人对过度开发具有一定的警醒和反思,故选B项。

材料未涉及宋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开发,故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宋代政和年间出现了较严重的水患灾害,故D项错误。

2.(2018·武汉部分学校调研)北宋规定,无论是典卖还是绝卖,均需订立买卖合同,合同为一式四份,“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付商税院,一留本县”。

至南宋时改为一式两份,即“在法,典田宅者,皆为合同契,钱、业主各收其一,此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

此材料说明宋代()A.土地契约制度已比较完善B.自耕农的数量增多C.政府对土地控制完全放开D.庄园经济迅速发展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土地契约普遍存在,到南宋时更加简化,故A项正确;土地契约与自耕农数量无关,故B项错误;“完全放开”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庄园经济,故D项错误。

3.(2018·菏泽模拟)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

”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材料表明南宋以后()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解析:选A。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不难得知,由于棉花于宋末元初传至中原地区,这直接导致此后古代中国种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棉花逐渐取代木棉成为人们主要的衣被原料,故A项正确。

4.(2018·延边质检)下面是宋朝某些年代国家财税收入统计表A.城市职能发生变化B.财税结构发生变化C.农耕经济走向衰退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选B。

通过分析表格材料中“货币收入总额”“商税收入”“商税所占百分比”三组数据可知,商税的比重提高,反映出宋朝财税结构发生变化,故选B项。

材料“宋朝某些年代国家财税收入统计表”,与城市职能的转变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税的比重提高,但没有信息表明农耕经济走向衰退,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和生产雇佣关系的出现,而材料中没有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5.(2018·遂宁零诊)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

这说明长江流域() A.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C.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解析:选A。

根据材料“仅长江流域的……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得出长江流域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故选A项。

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上贡的丝绸数量与市场需求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其他地区,不能得出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6.(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

此做法()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D.保证了盐业市场的稳定解析:选C。

政府不再专卖食盐,但商人向政府购买盐钞,实际上是向政府预交商业营业税,此做法反映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下,政府改变了食盐的经营方式,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7.(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

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B.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C.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D.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解析:选A。

题干材料中“‘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的发展,故选A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