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原理 名词解释
教育管理原理
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管理原理是指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它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教育管理原理的正确应用对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的对象是人,而教育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育管理中,要注重尊重和关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情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科学决策。
教育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决策来指导和支持。
教育管理者应当善于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模型,充分调研和了解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决策。
再次,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团队合作。
教育管理是一个集体活动,需要各个教育工作者之间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教育管理者应当重视团队建设,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最后,教育管理原理要注重持续创新。
教育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领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教育管理者应当勇于尝试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鼓励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它对于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管理者应当注重以人为本,科学决策,团队合作和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教育学原理是指教育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的解释和说明。
这些名词解释对于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和教育规律的学科,旨在探讨教育的本质、目标、方法和价值,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原理:教育原理是指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它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原理,是教育学研究的基础。
3.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中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教育目标可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4.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教育活动中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内容。
教育内容应该符合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5.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教育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选择,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方法。
6.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教育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成绩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个方面。
7.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和适应等心理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心理学的支持和指导。
8.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9. 教育伦理学:教育伦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为教育实践提供伦理学的指导。
10.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组织和管理问题的学科。
它关注教育组织的构建和管理,研究教育管理的原理和方法。
以上是教育学原理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通过对这些名词的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是由专职人员与专门机构承担得有目得、有系统、有组织得,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得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得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得各种教育活动,就是教育制度得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
教育目得:教育目得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得人得总要求,就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得人得质量规格。
广义得教育目得就是指存在在于人得头脑之中得对受教育者得期望与要求。
狭义得教育目得就是指国家提出得教育总目得与各级各类学校得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育等方面对所培养得人得要求。
教育: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得活动。
广义上凡就是增进人们得知识与技能,影响人们得思想品德得活动,都就是教育。
狭义上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得社会与阶级得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得规律,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她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得人得活动。
现代教育就是教师为主导得,师生之间互动得交互过程。
教育学:教育学就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得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得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得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就是一门广泛存在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得培养人才得活动,教育学得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辩证性、科学性。
教学:教学就是在一定得教育目得得规范下得,教师得教与学生得学共同组成得一种教育活动。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得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得学习、掌握系统得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得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得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得个性。
简言之,教学乃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得活动。
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得机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得规则。
它包括互相联系得两个方面:一就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就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与运行得规则,如各种相关得教育法规、规则、条例等。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通过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计划:(1)从广义上看,计划是指计划、规划、战略、决策、政策;(2)从狭义上看,计划是指收集信息,预测未来,确定目标,明确方案实施的目标,规定方案实施的时间、地点的一个过程。
3.效力:即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4.效率:即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5.跳板原则:又称法约尔跳板原则,由法约尔提出。
(1)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跨越权力线而直接进行的横向沟通,可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2)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即越级上报)。
这一情况下称作管理过程中的跳板法则。
6.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个主管所能直接有效地管理下级的人数。
(管理幅度实际上反映着一位主管人员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7.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效价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
8.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9.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
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10.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反应效果的过程。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
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事业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今社会,教育管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因此,了解和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目标导向。
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应当符合社会的需要,体现教育的价值观和理念。
只有确立了明确的教育目标,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还包括科学决策。
教育管理者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数据,做出合理的决策。
在教育管理中,需要对教育资源、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以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做出科学决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此外,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有效的组织和领导。
教育管理者需要建立高效的组织结构,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教育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励和指导教育工作者,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最后,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持续改进。
教育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育管理者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只有不断改进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总之,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多方面的,它需要教育管理者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只有深入理解和贯彻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教育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填空3、管理具有两重性,它是非政治性与政治性的统一。
4、教育管理属于管理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一种。
5、宏观的教育管理就是指教育行政。
6、教育行政就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7、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多处于无系统无组织的状态。
8、中国在1905年设立了学部后改称教育部。
9、教育行政是以国家一级教育行政的行政机构的产生作为标志的。
10、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趋向,表现为某些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呈现出民主参与的趋向。
11、教育管理效率化趋势表现在,强调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12、宏观的教育管理活动是指管理全国教育的活动。
13、教育管理机制是指教育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
14、功能来说,教育管理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15、作为一个学科群的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统称之为教育管理学的著作层次体系。
16、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所得出的学问叫教育管理现象学。
17、科学管理之父是泰勒。
18、教育管理学在我国作为独立形态的学科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从横向来说,教育管理的理论将由只注重规范理论向注重科学理论和价值理论发展。
20、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规律的反映,这是教育管理原理的客观性特征。
21、教育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
2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职能是指导——监督型职能。
23、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教育方针。
24、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25、教育法规主要是通过部门来贯彻实施的。
26、家长拒绝子女接受义务,可以对家长实施行政拘留处分,但行政拘留的实施,必须申请公安机关执行,这是遵循教育行政执法的越权无效原则。
27、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3月18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8、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是国家教育基本法。
29、教育法规的最高原则是宪法,教育法规是其对教育各方面所做原则规定的具体化。
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13.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名词解释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名词解释
教育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过程。
它包括七个方面:计划与组织、决策与领导、协调与控制、评估与改进、人事与激励、资源管理、质量保障与风险管理。
一、计划与组织
计划与组织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和方案,明确任务和职责,整合资源,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决策与领导
决策与领导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明确发展方向和战略,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教育管理人才,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和激励团队成员实现教育目标。
三、协调与控制
协调与控制是指通过协调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和利益诉求,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同时,通过有效的控制手段和方法,对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评估与改进
评估与改进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人事与激励
人事与激励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选拔和培养适合的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
六、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提高教育活动的效益和质量。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重要汇总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重要汇总
教育学原理涉及的概念众多,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名词解释:
1.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 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3.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4.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5.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7.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8.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9. 批判教育学: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尔迪尔等。
主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
是维护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决定学校教育机构,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教育学家。
《教育管理原理》题库及答案
《教育管理原理》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管理2. 系统3. 领导体制4. 法律方法5. 反馈6. 学校管理计划7. 校长负责制8. 法治9. 信息10. 法人 11. 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12. 行政方法13. 泰勒制 14. 领导15. 教育管理学16. 系统 17. 教学管理 18.办学体制二、填空题1. 教育管理学是教育学和学领域里的交叉边缘学科。
2. 创立了行政组织理论。
3. 威廉·大内提出了。
4. 混合所有制学校主要包括公办民助和两种基本类型。
5. 布莱克和莫顿提出理论。
6. 教育管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是教育行政学和。
7. 实施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机构、人和信息。
8. 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9. 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是计划、、检查、总结。
10. 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11. 教育管理学具有二重性、、政策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2. 麦格雷戈提出了理论。
13. 三论”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的简称。
14. 领导体制主要有“合议制”(亦称委员会制)和“制”两种基本类型。
15. 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行政的方法、的方法、思想教育的方法和咨询顾问的方法。
16. 法约尔创立了理论。
17. 教育管理学二重性是指教育管理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两重属性。
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基本层级与架构。
2. 简述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及其完善措施。
3. 简述制定学校管理计划的依据及基本步骤。
4. 简述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特点。
5. 简述管理的价值与功能。
6. 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7. 简述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8. 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9. 简述办学体制的内涵与种类。
10. 简述管理活动的要素、手段、职能和基本要求。
11. 什么是x理论和y理论。
四、论述题1. 试述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 什么是系统性原理,如何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运用这一原理。
3. 什么是反馈性原理,如何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运用这一原理。
教育管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管理学的概述名解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应到组织被管理者事先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3教育行政: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从其机关讲,主要是指教育行政机关的活动,从其层次讲,即指中央的教育行政,也止地方的。
从其范围讲,达到方针,政策,法规和教育体制的构建,小到具体规章制度及其实施,应包括在教育行政之中。
4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标的一种活动。
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是教育管理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5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届时奥于归路的科学,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管理归路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6著作层次体系,使之有严密的科学范畴所组成的体系,7教材体系是由在范畴的逻辑基础上展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逻辑范畴的理论体系。
简答:1管理的属性是什么?答管理的政治性与非政治性的统一。
第一,管理的非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
它是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没直接的联系,管理还可以把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组合成有机体,使只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的这种只能也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没有直接的联系。
第二,管理的政治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不同。
2管理的特点有那些?1)管理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的,2)管理都是对人,财物信息时空的管理3)管理是一贯计划事实检查终结的过程。
4)每一种管理活动都是管理的主体和管理的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3教育管理特点有那些?1)教育管理,归根结底总是为一定国家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政治路线和阶级政策服务的。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通过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计划:(1)从广义上看,计划是指计划、规划、战略、决策、政策;(2)从狭义上看,计划是指收集信息,预测未来,确定目标,明确方案实施的目标,规定方案实施的时间、地点的一个过程。
3.效力:即组织效力,是指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
4.效率:即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
5.跳板原则:又称法约尔跳板原则,由法约尔提出。
(1)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跨越权力线而直接进行的横向沟通,可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2)若两者无法协调,再报告上级,由上级协调(即越级上报)。
这一情况下称作管理过程中的跳板法则。
6.管理幅度: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或管理宽度,是指一个主管所能直接有效地管理下级的人数。
(管理幅度实际上反映着一位主管人员直接控制和协调的业务活动量的多少)7.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可实现的目标)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效价反映个人对某一成果或奖酬的重视与渴望程度。
8.组织: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9.领导:是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利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
领导工作包括五个必不可少的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即客观环境)、职权和领导行为。
10.沟通: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反应效果的过程。
(完整word版)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决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是指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场所与设备,以及有相对规范化教育内容的教育。
制度化教育是指已经形成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的教育,学制是这种教育的典型表征。
4、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5、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6、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7、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要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8、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9、教育现代化------既在观念、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有相对稳定的指标,它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10、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教育学原理名词解释
1.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体系。
2. 教育目的: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即为了培养学生的品格、知识、技能和能力,使其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 教育方法: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使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示范等多种方法。
4. 教育评价: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行为,旨在确定教育质量和改进教育。
5. 教育心理学:研究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的学科,包括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的研究。
6. 教学设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按照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7. 教学评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的过程,旨在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学效果。
8. 课堂互动: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9. 学习理论:关于人类学习过程和机制的一系列理论,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
10. 学习风格: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处理信息的偏好方式和策略,包括视觉、听觉、动作等多个维度。
11.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形式。
12. 个别差异:学生在智力、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需要根据不同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辅导措施。
教育学原理必背名词解释
教育学原理必背名词解释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的本质、功能、历史发展、结构、原则、方法、要素等方面。
以下是教育学原理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 1.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最一般、最普遍的特征,是教育的根本属性。
2. 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和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文化传承、社会功能和个人发展功能。
3. 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历史发展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
4. 教育的构成:教育的构成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5. 教育的原则:教育的原则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遵循的规律和准则,包括教育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
6.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施加于受教育者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评价法等。
7. 教育的要素:教育的要素是指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和教育设施。
8. 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启蒙时期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和当代教育等时期。
9. 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教育事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
10.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一
种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名词解释题 教育管理
转:王老师1.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1.2.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1.3.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1.4.教育行政:就是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1.5.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管理机构与教育管理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1.6.教育管理机制:是指教育管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作方式。
1.7.教育管理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理性的认识。
1.8.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是指在教育管理的现象中,教育管理的活动、教育管理的体制、教育管理的机制、教育管理的观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由此构成了教育管理的整体。
1.9.教育管理学的著作体系:是指由教育管理活动、体制、机制、观念这四个范畴组成的体系。
2.1.原理:是指客观事物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
2.2.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3.系统原理:教育管理活动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它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
2.4.人本原理:是指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工和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2.5.动态原理:是指教育管理者要明确管理的对象、目标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它们,要根据教育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注意及时调节,保持充分的弹性,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2.6.效益原理:就是要在教育管理中讲究实效,使教育管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幼儿教师资格中的教育管理知识点
幼儿教师资格中的教育管理知识点在幼儿教师资格中,教育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教育管理涉及到幼儿教育机构的组织、安排、指导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了解和掌握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保障幼儿安全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教育管理的意义、重点内容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育管理的意义教育管理是指幼儿教育机构内部的行政、教师、学生等人员之间的协调与管理工作。
它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组织和协调的角色,对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规范教学行为、保障幼儿教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管理的重点内容1. 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是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教育机构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好的招聘、考核和培训能力,以选拔和培养合适的教师人才。
同时,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激励机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相应的福利待遇,以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 教学课程管理教学课程管理是幼儿教育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教育管理者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规律,制定合适的教学课程,确保幼儿接受到全面、均衡的教育。
此外,还需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资源的管理和评估等,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 幼儿安全管理幼儿安全是幼儿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教育管理的重点关注内容。
幼儿教育机构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
此外,还需要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教师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家长沟通与协作家长沟通和协作是教育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教育管理者需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期望和关注点,积极解决家长的问题和困惑,建立良好的家园合作关系,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分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采用一定的措施手段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引导和组织师生员工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一种活动。
3.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制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4.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5.教育行政: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6.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以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规律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
著作层次体系:是指由严密的学科范畴所组成的体系。
7.教材体系:是由在范畴的逻辑基础上展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逻辑范畴的理论体系。
8.系统分析:研究单元的性能怎样通过合理的结构转变成系统的性能。
9.结构: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结合方式,在一个系统中,每个子系统只有通过系统结构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性能。
9.教育管理原理:指的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9教育管理的职能:指管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它对国家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9计划职能: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计划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9法制职能: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立法和执法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9监督职能: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的监督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9经营职能: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的经营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教育管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管理学名词解释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狭义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教育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行为。
教育管理行为有着方化的内涵,不同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
它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观念定势、思维定势和价值定势。
管理现代化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是以现代管理意识为指导,又是以现代组织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为载体,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管理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关系,实现信息化和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现代化就是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现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行为科学广义的:通常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纪律的学科群,统统属于行为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开展和转化的纪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进而掌握人的行为的一门科学。
群体是同个体相对应的概念。
是指一定数量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相互依靠、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共同点。
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教育理论是教育经验和教育实验的抽象、概括,是系统了的理性认识,即教育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
教育的价值指教育的属性、作用和意义是否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人的自我价值能够得到体现。
教育价值观是指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它的存在与发展对人的生存与生存环境的意义,以及人对教育自身的意义、作用的一种评价的思想体系。
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教育行政的职能是指教育行政系统(或组织)所具有的作用和职责。
教育行政组织是依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以及规章制度等,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机构。
教育原理名词解释
教育原理名词解释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指的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的科学理论,主要探讨学习的本质、特点、规律以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科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采用的一种或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旨在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理解。
3.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判和反馈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教学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
4.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明确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和依据。
5. 教育导向:教育导向是指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
不同的教育导向可能强调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如传统教育侧重知识传授和纪律管理,现代教育则强调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6. 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指学校和教室等提供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及其周围的社会、文化、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条件。
7.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学习、记忆、发展、动机等方面的心理过程,为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8. 教育规划:教育规划是指通过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资源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安排,制定教育发展的长期和短期计划。
教育规划能够提供系统化的指导,确保教育工作朝着预期目标有序进行。
9. 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指教学活动产生的学习结果,包括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技能运用的能力和对价值观的认同等方面。
评价教学效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质量,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10. 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指支持和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和物质,包括师资力量、教材教具、学习环境、科研设备等。
充足的教育资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原理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引导组织被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活动。
2、管理的政治性:指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属性。
3、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4、教育管理原理:是教育管理的实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它是对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形成的,是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对各种教育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5、教育管理的人本原理:指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6、法治职能:指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立法和执法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
7、方向性原则:是指我国的教育管理活动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依据,使我国的教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
8、法治的方法:指的是教育管理者运用教育法令、决定、命令、指示、规章,对教育活动予以强有力的指导、调节和影响。
9、激励的方法:指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运用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激发、调动教育人员积极性的方法。
10、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
教育方针作为党和国家对一定历史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1、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策略和行动准则。
12、教育法规: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以国家暴力机器为后盾而实施的,并且对人们的教育权利和义务起到保护和规范作用。
13、教育行政执法: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
14、合法性原则:即教育行政执法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15、进行教育行政司法:指通过行政途径,处理教育法律纠纷,对违反教育法规的法人行为采取一定的制裁措施。
16、教育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需要,在确立教育发展总目标的同时,还要对教育发展的子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合理方法和途径。
17、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或统一体。
它是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教育的规范体系所组成的。
18、学校教育体制:一般理解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成人教育。
19、理顺执行体制:指学校要把工作的重点真正放到大学的系所一级及中小学的年级组上来。
20、加强咨询体制:指建立并完善咨询委员会,并真正发挥其作用。
21、改善监督反馈体制:指变消极监督为积极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和法律监督。
22、教育人事行政: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规制度对教育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活动,也有人称之为教育人事管理。
23、因事择人原则:是指根据事业的需要和职位对人员的资格要求来选用人员。
24、教育财务行政:是国家财务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以教育经费为管理对象的行政活动,具体可以分为教育经费的来源管理,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等。
25、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核定的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的资金收支计划。
26、教育行政信息:是反映教育行政活动和管理对象的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的各种消息,情报,指令,资料,数据,图纸等的总称。
27、信息的沟通:指的是信息的交流、联系和传递。
28、教育督导: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同级和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反馈有关信息,提出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系列教育管理活动。
29、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教育活动。
30、教育评价模式:是指教育评价活动的构架和式样。
31、管理目标:即是管理活动的目标,它是指管理活动最终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32、学校管理目标:即是学校管理活动的目标,是指学校组织为完成学校教育任务,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33、目标管理:就是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把管理系统的总任务转化为组织的共同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成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个人贡献的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34、学校德育管理:指学校管理者组织和充分利用各种德育资源,不断增强学校德育系统功能,有效达成德育和德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35、教育目标:是学校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方面所要达到的质量规范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功能,是教育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36、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对学校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队伍、体育设施等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达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活动目的。
37、学校卫生管理:指学校管理者运用卫生理论知识、卫生技术和方法,科学地安排学校教学、体育、劳动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卫生,防治疾病,保护学生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所进行的活动。
38、无形资产: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益的资产,包括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业信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39、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领导者组织协调学校管理的各种要素正常运转所表现出的一种持续活动的程序状态,它是学校管理的具体体现。
40、执行:是指学校领导人员运用学校管理的各种资源来实施学校管理计划的活动。
41、检查:是指学校领导人员对计划的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考核,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活动。
42、总结:是指学校组织成员对学校管理工作进行整体分析和全面评价的管理活动。
43、教育领导:指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和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使下属组织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的过程。
44、教育决策:是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的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45、观念技术:指的是领导者的战略观念及管理哲学思想。
46、教育领导效率:是整个管理效率的一部分,它是指教育管理活动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之间的比率。
47、教育领导的效益:就是对教育管理结果的社会评价,它是教育领导结果中的社会因素。
48、教育素质: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条件之总和,是教师的相对稳定的品质。
它包括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和仪表素质。
49、教师职责:指担任教师职务所应履行的责任,具体说,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教育计划和教材,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50、教师绩效:指老师工作成果,应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两个大的方面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