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2.1.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 3 2.1.3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同步练习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域为例一、选择题1. 以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域荒漠化情况图。
读图,以下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举措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华北大多数地域遇到荒漠化的威迫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动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天风相关D.在绿洲内部采纳封沙育草等工程举措进行治理以下图为“我国生态问题主要散布省区图”。
读图回答2~3 题。
2.以下不一样地域及其生态问题的组合,不正确的选项是()A. C地域—荒漠化B. B 地域—水土流失C. D地域—盐碱化D. A 地域—石漠化3.当前治理C地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举措不包含()A.利用生物举措和工程举措修建防备系统B.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C.坚持保护生态均衡与提升经济效益相联合的原则,以防为主,就地取材地进行综合整顿D.跨流域调水,鼎力扩大棉花栽种面积4. 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情况比较图,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纳的举措有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升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要点地域推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以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有名绿色工程表示图。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为了()A.绿化美化环境B.保持水土C.减缓温室效应D.防风固沙6.以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域表示图”,读图,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纳确实可行的举措是()A.严禁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B.实行环境移民C.合理分派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D.引黄河水鼎力植树造林7. 以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散布图。
针对该国面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纳的主要防治举措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创造水土保持林C.宽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行林草联合的防风固沙工程8. 某中学生态检查小组对我国某地方圆 1 000 米范围内进行了生态检查,并将其生态状况绘成图。
必修3练习题: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迹象的是()A.气候干旱少雨 B.地表反射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土壤紧实度增加2.我国西北地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原因是()①远离海洋,身居内陆②高原山地阻挡,水汽难以到达③受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④植被破坏严重,蒸发作用强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区东西4.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5.关于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灌溉水源充足 B.呈带状分布C.本区的宁夏平原是我国商品粮食基地之一 D.本区盛产温带水果6.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8.荒漠化的治理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 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 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25~27题9.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纬度地域分异规律D、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主,径流年际变化大10.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11.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A、光照B、水源C、地形D、土壤右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
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2.1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一、单选题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①过度樵采②植被稀少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干旱⑤过度开垦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③④⑤2.以下不属于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是()A. 控制人口增长B. 增加草场载畜量C.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D.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略略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部分草场经风蚀和水蚀后严重退化成黑色“秃斑”状裸露土地(黑土滩)。
目前黑土堆的治理主要采用“围栏封育”的自然恢复方法,但进程相当缓慢。
据此完成下题。
3.该地区黑土滩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 过度樵采B. 鼠类活动C. 过度开垦D. 过度放牧4.目前黑土滩依靠自然恢复治理的进程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B. 地势较高,气候寒冷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 冰川众多,湿地广布【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黑土滩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根据材料可知,黑土滩形成于草场。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草场以畜牧业为主,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黑土滩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而不是过度樵采、过度开垦,AC错,D对;根据材料可知,草场是经风蚀和水蚀后严重退化形成黑土滩的,而不是鼠类活动,B错。
D对,ABC错。
故选D。
1 / 8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生长缓慢,使得“围栏封育”的自然恢复方法的进程相当缓慢,B对;与深居内陆、冰川、湿地等关系较小,AD错;自然恢复治理与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无关,C错。
B对,ACD错。
故选B。
读图,回答下列题。
5.该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 鼠害猖獗B.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C. 草场的季节变化D. 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③④⑤D. ②③⑤⑥【答案】【小题1】B【小题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题: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厅、 录 像厅 、 夜总会、 放映 厅 、 卡 拉 OK厅( 含
2 . 2 关于 安全疏 散措 施
虽然 消 防 标 准 没 有 明 确 要 求 , 笔 者 认
消 防标 准 对 歌 舞 娱 乐 放映 游 艺 场 所 的 为 , 但 当一 个 厅 、 室 内使 用 的 人 数 超过 2 0 人
要 求 绝 大 部 分 为 强 制性 规 定 , 必 须 严 格 执 时 , 厅、 室 内要 设 有 必 要 的 疏 散 走 道 , 其 净
具 有 卡 拉 OK功 能 的 餐厅 ) 、 游艺厅( 含 电子
行。 这 些 规 定 对 歌 舞 娱 乐 放 映 游 艺 场 所 在 宽 度 不 小 于 1 . 1 I n, 厅、 室 内 的 活动 座 椅 也
城 市 花 园 酒 店 火 灾 所 暴 露 的 消 防 安 全 问 间应 采 用 耐 火 极 限 不 低 于 1. 0 h的楼 板 和
设 置 是难 以达 到 消 防 标 准要 求 的 。 对此 , 笔
2 . 0 h 的 隔墙 与 其 他 部 位 隔开 , 隔墙 应 从 楼 者 认 为 , 对那些设置在一、 二 级耐 火 等 级 建
乐放映游 艺场所火灾频 发 , 给 国家 和 人 民 有完整 的防火分隔措 施。 这 里 所 指 完 整 的
内外 安 全 区 域 的 出 ! Z l 。 对于 在 一 些 陈 旧 建
放映 游艺 场 所 发展 速 度 迅 猛 。 同时 , 歌 舞娱 室 , 其 建筑 面 积 不应 大 干 2 0 0 m2 ” 的 要 求 设 筑 物 内 改建 的 歌 舞 娱 乐放 映 游 艺 场 所 , 最
题, 引起 了社 会 各 界 的 严 重关 注 。 笔者 结 合 地 面 基 层 隔 断 至 顶 板 底面 基 层 , 除 开 设 通 筑 物 内 且 层数 不超 过 三 层的 歌 舞 娱 乐 放 映 工作实 际, 针 对 当 前 歌 舞 娱 乐 放 映 游 艺 场
2020届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2 -含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自然因素是( )A.降水由西向东逐渐递减B.降水由东向西逐渐递减C.热量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由东向西逐渐递增【答案】 B【解析】本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是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形成原因是降水由东向西逐渐递减.2.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答案】 C【解析】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3.造成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是( )A.人口和贫困B.过垦、过牧C.土地生产力下降 D.商业性定居牧业【答案】 A【解析】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4.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是主因,在人类活动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表现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 A【解析】在干旱区,土地的植被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此外,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过度樵采. 5.下列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荒漠化是荒漠扩张的过程B.土壤有机质减少是荒漠化迹象之一C.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植被D.荒漠化的防治战略和对策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答案】 A【解析】荒漠化不是简单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结在一起的过程.土壤有机质减少,说明植被减少,是荒漠化的迹象之一.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6~8题.6.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答案】 D【解析】根据图乙水井周边的景观可以看出,离水井越近,植被越少,说明离水井越近,植被破坏越严重,这是由过度放牧所致.7.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 )A.A地B.B地C.C地D.D地【答案】 B【解析】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四地依次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因而图乙所示的生态现象只能出现在B地.8.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B.河谷农业C.节水农业D.高效农业【答案】 C【解析】B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种植业只能是发展节水农业.(2013·聊城模拟)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9~10题.9.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 A【解析】根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可能是荒漠化.10.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答案】 B【解析】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少,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选项A错误;选项C、D 很容易排除.江西省截至2013年水土流失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其总面积的20.1%.结合江西省地图,回答11~12题.11.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江西省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1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土壤盐碱化加重B.湖泊淤积C.河床抬升D.水旱灾害加剧【答案】 A【解析】水土流失会导致大量泥沙在河流与湖泊中沉积,使得河床抬高、湖泊的面积不断减小;致使河湖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水旱灾害加重.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的地区.二、综合题13.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地区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2)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图中A 地属于________,B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4)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________为主,导致该生态系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垦土地和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1)B (2)D(3)干旱的亚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4)温带草原过度放牧滥伐森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表现.湿润系数指地面水分的收入量与支出量比值即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由图中数值可知A为干旱的亚湿润地区,B为半干旱地区,C为干旱地区.A为草原区,滥垦土地、过度放牧和滥伐森林造成荒漠化的出现.14.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 (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入①~⑫数码后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________ ②季节河下游径流量减少________ ③提供粪肥________ ④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________ ⑤土地盐渍化________ 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________ 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________ ⑧森林涵养水源________ ⑨地下径流________ ⑩提高耕地质量________ ⑪喂养牛羊________ ⑫增加粮食产量________.【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随气温升高而增大(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小少(3)①T ②H ③G ④S ⑤M ⑥N ⑦A ⑧E ⑨F ⑩C ⑪D ⑫B【解析】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沙漠区(内流区)河流水的补给来源,防护林对环境的影响,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属内流区,河流水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并且水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环境效益,此处三道防线中的防护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设的.防护林降低了风速,也会导致大自然的蒸发能力减弱.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只要能正常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我国古代的四次西部大开发西汉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也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西部地区的序幕.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在此前后,西汉王朝为开发和治理西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1)屯垦戍边.组织汉族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这是汉代经营西域的一项基本政策.据史料记载,在西汉开发西域地区100多年的时间里,屯田农民共开荒50余万亩,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驻扎军队,修建国防及交通设施.为保证西部边境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西汉政府在西域商道上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隧亭障,并部署军队戍守,兼管西域的交通. 西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开发治理,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唐朝,西部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范围上看,以往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而唐代在西域共建立了11个大的屯垦区,几乎遍布西部的各个地区.从时间上看,唐朝在西部的开发延续了161年,为以往任何朝代所不及.从人数上看,西汉时期新疆地区屯田军队约2万人,而唐代新疆的屯田官兵达到5万余人,此后历朝都只有数千人.元朝元朝统治者对西域的开发治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西域实施了全方位的经济开发.农业方面,实行军屯、民屯,开垦荒地达150万亩;手工业方面,建立了行业管理机构,促进了冶炼业、织染业的发展;交通方面,先后设立驿站60多处,保证中央号令的畅通无阻和西域军情的快速传递;金融方面,统一了西域货币,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方面,实行轻税薄赋政策,限制官吏的盘剥,减轻人民的负担.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曾到河套平原,发动军民疏通唐徕、汉延、秦渠等几条大渠和70余条灌溉支渠,使大片土地得到灌溉,农业收成大增.清朝清朝统治者,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均将维系和开发西部提到攸关社稷安危的高度予以重视,从而迎来了历史上西部开发的又一高潮.在国防建设方面,清朝在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域设立城堡,沿边关隘、山口设置卡伦(哨所),在交通要道建立驿站、军台,使西部形成较完善的防御和通讯系统.在经济方面,清政府将开发的重点放在新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犯屯等形成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农业经济.据统计,从1716年至1911年,清朝官方在新疆建立的垦区达24个,投入劳动力12.67万人,开垦荒地301.9万亩,无论从时间还是规模、效益来讲,均为历朝之最.清朝还十分重视在新疆地区发展官方商业,以低关税政策吸引外商到新疆从事贸易,并撤除传统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思考:我国古代的四次西部大开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高三地理人教版必修3备考复习同步练习: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3-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2·包头模拟)乌兰布和地区地势低平。
经过近20年的土地开发,该地引黄灌溉率达60%以上,耕地面积增加近一倍。
读下面乌兰布和地区简图,完成1~2题。
1.目前,本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草场退化B.干旱、水土流失C.沙漠化、水土流失D.沙漠化、盐碱化答案:D解析:乌兰布和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存在土地荒漠化问题,过度引黄灌溉会导致土壤的盐碱化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区域综合治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是()A.固沙造林,发展林果产业B.优化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C.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木D.引进新兴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答案:B解析:乌兰布和地区气候干旱,在区域综合治理中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若发展林果业,水分不足。
(2012·韶关一中期末测试)读下面某区域图,回答3~5题。
3.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
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土地荒漠化D.风力侵蚀作用强答案:C解析:楼兰古城位于塔里木盆地古绿洲的边缘,由于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导致荒漠化加剧,古城遭受沙漠侵吞。
4.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A.地下水夏季B.冰雪融水春季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答案:C解析:该地区属于内流区,且N湖的水位夏季最高,说明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M绿洲潜水位夏季最高,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
5.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分布在山坡地区B.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C.土壤贫瘠是制约因素D.瓜果、蔬菜含糖量特别高答案:D解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蔬菜、瓜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
新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后练习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选择题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沙漠广布,随着森林的减少,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
答案 1.B 2.A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回答3~4题。
3.1937~2008年,该区域()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C.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4.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迁B.耕地面积的变化C.放牧强度的变化D.人口数量的变化解析第3题,荒漠化面积和载畜量都大致增加到15倍左右,故A错误、C正确;耕地面积扩大的幅度小于人口增加幅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小,B错误;人口密度增加到4倍左右,即人口总数约翻了两番,D错误。
第4题,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加是导致该区域荒漠化的原因,而这些又是由人口增加引起的。
答案 3.C 4.D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严重B.冰川融水减少C.河流水量减少D.沙丘移向绿洲6.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游牧活动B.大力发展畜牧业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D.发展节水农业解析第5题,新疆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河流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根据因果关系图:水源减少、垦荒扩大耕地用水量加大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从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荒漠化。
第6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保护绿洲主要是保护这里的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答案 5.C 6.D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读图回答7~8题。
7.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B.增加旅游景观C.防治土地盐碱化D.提高粮食产量8.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 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 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 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 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 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 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答案】1. C 2. B【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土地荒漠化造成地表土壤层减少,地表被沙子、砾石等所覆盖,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和地质灾害、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等无关。
【2题详解】我国的土地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气候条件相对较为干旱的西北和华北地区。
【3题详解】荒漠化地区水分缺乏,不适宜植树造林;可通过设置草方格沙障等方式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考点:土地荒漠化的后果和治理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3.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③过度放牧,草场被破坏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4.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均实行退耕还林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答案】3. B 4. C【解析】【3题详解】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引起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过渡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B 项正确。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 word版含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3题.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荒漠主要分两种类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热带荒漠和分布于大陆内部地区的温带荒漠.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O2排放量增多【答案】 A【解析】气候的异常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乱垦滥伐等都可能导致荒漠化.3.我国西北沙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答案】 C【解析】我国西北地区因距海远,降水少而形成了以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且由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差异明显;受高原山地的阻挡,加剧了干旱,风力强劲,河流欠发育,多内流河,沙漠、戈壁广布.读下图“全球不同程度退化土地的分布情况”(1997年数据),回答4题.4.关于下列各洲退化土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亚洲土地退化以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为主B.非洲严重退化土地占全球的比重,高于其他大洲C.南美洲严重退化土地面积超过北美洲D.欧洲退化土地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小【答案】 B【解析】注意读图,看清选项中的“严重退化”、“退化”,结合图形容易排除CD;亚洲土地退化的原因复杂,水土流失、荒漠化更多.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5~6题.5.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冻融作用D.盐碱化【答案】 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原因中,风力侵蚀所占比重最大. 6.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答案】 C【解析】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这是导致新疆地区荒漠化的诱因,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7.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从下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2013·湖北联考)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8~11题.8.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省区简称)(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答案】 B【解析】从图中提供的数据可知B选项正确.9.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 B.新疆、内蒙古C.陕西、宁夏 D.青海、西藏【答案】 D【解析】冻融荒漠化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10.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答案】 B【解析】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降水较少,不宜大面积植树造林,也不宜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而应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以防绿洲退化为荒漠.下图示意三江源区各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侵蚀面积比重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注:Ⅰ表示水力侵蚀,Ⅱ表示风力侵蚀,Ⅲ表示冻融+风力侵蚀,Ⅳ表示冻融+水力侵蚀.1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面积最大的是黄河流域B.土壤侵蚀面积比重最大的是长江流域C.各流域均以冻融+水力侵蚀为主D.各类型侵蚀面积比重均呈上升趋势【答案】 C【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各流域均以Ⅳ—冻融+水力侵蚀为主.12.冻融+水力侵蚀加剧成为三江源区各流域侵蚀加剧主体的可能原因有( )①冻融+水力侵蚀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重大②三江源区冻土的分布面积和冻结深度增大③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草场退化严重④气候变暖使冻土层加速融化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答案】 D【解析】三江源区各流域冻融+水力侵蚀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重大;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春季气温回升加快,导致冻土层的融化速度加快,从而导致冻融+水力侵蚀加剧成为三江源区各流域侵蚀加剧主体.(2013·皖北协作区联考)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是一个不断增长的沙岛.读“崇明岛东滩成陆地和大堤随时间变化图,”回答13~14题.13.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 )A.向东北——流水沉积 B.向西南——海浪堆积C.向东——地壳抬升D.向南——流水侵蚀【答案】 A【解析】崇明岛为冲积岛,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据图判断其向东北方向扩大. 14.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减缓了,其原因是( )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成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B【解析】崇明岛面积增长减缓,是泥沙来源减少所致,其原因是三峡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使河流含沙量减少.二、综合题15.读下面我国某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图1中山脉为哪些方面的地理分界线.(2)图中最大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__(名称).(3)读图2,本区河流发源于山区,一般以山谷出口为界分为径流形成区(山区)和径流散失区(流经荒漠地段).与径流散失区相比,简述山区段河流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民勤地处石羊河下游的绿洲上,这里年降水量110mm,年蒸发量2600mm,目前沙漠每年以3~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4)分析石羊河下游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答案】(1)甘、青两省分界,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的分界,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2)兰州(3)河流密度大,流速快河流自源头到山口水量逐渐增大(水量较大).(4)中上游绿洲超量利用河水;(下游)过度开发地下水;过度樵采合理分配上中下游各河段用水量.【解析】上游涵养水源,保护祁连山冰川;中游加强管理调度,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封沙育草(草方格沙障),植树造林,建防护林;生态移民,控制人口增长;解决农村用能和节能措施相结合.16.(2013·烟台高二期末)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 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_(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河流多流程短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A地区的绿洲地带应采取怎样的具体治理措施?【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向东、向南沙尘暴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西北风强劲.(3)南北①该地区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②现代城镇应位于河流上游,古城遗址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都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和农业用水使流量急剧减小(4)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合理利用水资源;退耕还草等.。
【测控指导】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同步训练: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斯文·赫定《亚洲腹地探险8年》)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感到恐怖的地方。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第1~4题。
1.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①全球气候变暖②退耕还草③盲目修建水库④掘堤引水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导致罗布泊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蚀B.风积C.水蚀D.水积3.目前,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罗布泊周围的胡杨林大量死亡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的增加B.农业灌溉用水增加C.过度取水D.地下水位下降4.为减缓该地土地荒漠化扩大的趋势,必须坚持的方针有()①封沙禁牧②预防为主③防治结合④综合治理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第1题,退耕还草将增加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第2题,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导致其荒漠化的外力作用以风蚀为主。
第3题,“根本”是关键词,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胡杨因缺水而死亡。
第4题,封沙禁牧是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不是应坚持的方针。
答案:1.B 2.A 3.A 4.A发菜贴于荒漠植物的下面,因其形如乱发,颜色乌黑,得名“发菜”。
发菜是一种藻类植物,其营养价值并不高,但因发菜与“发财”谐音,迎合了部分食客的心理,造成发菜的市场价格非常高。
在挖取发菜时,需要连牧草草根一并挖起。
在过去二十余年中,单在内蒙古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使之成为荒漠化的一个重灾区。
据此完成第5~6题。
5.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除了挖取发菜外,还有()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荒漠化③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6.关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解析:第5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19: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题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读“次生盐渍化形成原理图”,回答1~2题。
1.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D.荒漠化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宁夏平原B.三江平原C.成都平原D.密西西比河平原『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土壤次生盐渍化主要是与灌溉的快速扩张和不合理的灌溉系统有关。
第2题,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降水不足而需灌溉的集约农业区。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4.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⑤地降水量在100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
第4题,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地区的②③由于降水少只能种草。
④地降水量不足200mm,故不适宜种草。
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5~6题。
5.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A.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生物多样性B.①为生物多样性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石漠化面积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②为石漠化面积③为生物多样性D.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生物多样性③为环境人口容量6.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答案』 5.A 6.D『解析』第5题,图示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故石漠化面积不断上升,判断①为石漠化面积;而随着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为生物多样性;该区域初期资源的开发使环境人口容量扩大,但当资源的大量开发导致环境恶化,环境人口容量随之下降,故②反映环境人口容量。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24: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题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基础巩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 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 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 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 36.3 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级行政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据此完成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读某区域 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3~4 题。
3.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4.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A.过度砍伐森林B.过量引水灌溉C.过度开发沼泽D.城市化过度发展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类型及面积统计数据表(单位:万平方千米),完成5~6题。
5①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②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草地利用不当③保护植被、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措施④荒漠化不可能发生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6.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表流水侵蚀力较强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③近地面水平气流较强④人类不合理的经营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8.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9.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解析)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
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
“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第2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1.C 2.D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 )①贵州②云南③广西④重庆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①③4.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第1题,图中喀斯特地貌主要集中在中、东部,贵州和广西所占比例最高。
第2题,石漠化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严重时,大量冲刷表层土,露出了基岩。
结合西南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可知,山多坡陡,土层薄,容易被侵蚀,结合这里气候特点可知,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因此选D。
答案:1.D 2.D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回答5~6题。
必修三同步练习: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4 word版含答案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第1~2题.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地区③盆地中央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解析:第1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答案:1D 2C3.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第3~4题.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4.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①控制人口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④实行轮牧、退牧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解析:第3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第4题,要恢复草场生态,应控制人口,发展经济;改变单一放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轮牧、退牧;建设人工草场发展舍饲畜牧业;依法加强草原保护.答案:3B 4D5.黑河是仅次于塔里木河的全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尾闾处的居延海,曾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孕育了古居延文明.近年来,居延海急剧萎缩干涸,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居延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B.居延海地区载畜量减少C.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数量增加D.居延海地区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答案:C6. (2013·海南高考,18~20)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6~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东西差异的自然因素是()A.降水由西向东逐渐递减B.降水由东向西逐渐递减C.热量由东向西逐渐递减D.热量由东向西逐渐递增【答案】 B【解析】本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是温带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形成原因是降水由东向西逐渐递减.2.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答案】 C【解析】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表现在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条件.3.造成非洲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是()A.人口和贫困B.过垦、过牧C.土地生产力下降 D.商业性定居牧业【答案】 A【解析】人口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的根源.4.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是主因||,在人类活动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表现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 A【解析】在干旱区||,土地的植被产出极为有限||,而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仍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此外||,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在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过度樵采.5.下列关于荒漠化及其防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荒漠化是荒漠扩张的过程B.土壤有机质减少是荒漠化迹象之一C.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恢复植被D.荒漠化的防治战略和对策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答案】 A【解析】荒漠化不是简单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结在一起的过程.土壤有机质减少||,说明植被减少||,是荒漠化的迹象之一.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6~8题.6.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答案】 D【解析】根据图乙水井周边的景观可以看出||,离水井越近||,植被越少||,说明离水井越近||,植被破坏越严重||,这是由过度放牧所致.7.图乙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甲所示哪一地区()A.A地B.B地C.C地D.D地【答案】 B【解析】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可判断出四地依次位于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因而图乙所示的生态现象只能出现在B地.8.若B地要发展种植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应注重发展()A.绿洲农业B.河谷农业C.节水农业D.高效农业【答案】 C【解析】B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种植业只能是发展节水农业.(2019·聊城模拟)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9~10题.9.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 A【解析】根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可能是荒漠化.10.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答案】 B【解析】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少||,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选项A错误;选项C、D很容易排除.江西省截至2019年水土流失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其总面积的20.1%.结合江西省地图||,回答11~12题.11.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②全年降水丰沛③土质疏松||,多黄土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江西省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1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土壤盐碱化加重B.湖泊淤积C.河床抬升D.水旱灾害加剧【答案】 A【解析】水土流失会导致大量泥沙在河流与湖泊中沉积||,使得河床抬高、湖泊的面积不断减小;致使河湖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水旱灾害加重.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的地区.二、综合题13.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地区内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A.降水量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C.蒸发量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2)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①土壤退化过程②土地退化过程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④荒漠化过程A.①②B.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3)湿润系数在0.05~0.65的地区又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亚湿润地区三类||,图中A地属于________||,B地属于________||,C地属于________.(4)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________为主||,导致该生态系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垦土地和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1)B(2)D(3)干旱的亚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4)温带草原过度放牧滥伐森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荒漠化的原因及表现.湿润系数指地面水分的收入量与支出量比值即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由图中数值可知A为干旱的亚湿润地区||,B为半干旱地区||,C为干旱地区.A为草原区||,滥垦土地、过度放牧和滥伐森林造成荒漠化的出现.14.下面是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和田地区河流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河流径流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2)三道防线中||,林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林带的保护||,绿洲地区的风速比沙丘地区________||,蒸发量比沙丘地区________. (3)绿洲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两种可能||,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字母代号填入①~⑫数码后的横线上.(每字母限填一次)①乱铲草皮、砍伐胡杨林________②季节河下游径流量减少________③提供粪肥________④农耕区地下水位上升________⑤土地盐渍化________⑥农业生态系统恶化________⑦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________⑧森林涵养水源________⑨地下径流________⑩提高耕地质量________⑪喂养牛羊________⑫增加粮食产量________.【答案】(1)昆仑山冰雪融水随气温升高而增大(2)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小少(3)①T②H③G④S⑤M⑥N⑦A⑧E⑨F⑩C⑪D⑫B【解析】本题以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三道防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沙漠区(内流区)河流水的补给来源||,防护林对环境的影响||,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等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考查了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和田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属内流区||,河流水的主要来源是冰雪融水||,并且水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环境效益||,此处三道防线中的防护林也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建设的.防护林降低了风速||,也会导致大自然的蒸发能力减弱.绿洲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只要能正常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我国古代的四次西部大开发西汉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也揭开了中央政府开发和治理西部地区的序幕.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完成了对西域的统一.在此前后||,西汉王朝为开发和治理西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1)屯垦戍边.组织汉族军民进入西域地区实施屯垦||,守卫边疆||,这是汉代经营西域的一项基本政策.据史料记载||,在西汉开发西域地区100多年的时间里||,屯田农民共开荒50余万亩||,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引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驻扎军队||,修建国防及交通设施.为保证西部边境的安全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西汉政府在西域商道上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隧亭障||,并部署军队戍守||,兼管西域的交通.西汉王朝对西域地区的开发治理||,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朝唐朝||,西部开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范围上看||,以往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南疆地区||,而唐代在西域共建立了11个大的屯垦区||,几乎遍布西部的各个地区.从时间上看||,唐朝在西部的开发延续了161年||,为以往任何朝代所不及.从人数上看||,西汉时期新疆地区屯田军队约2万人||,而唐代新疆的屯田官兵达到5万余人||,此后历朝都只有数千人.元朝元朝统治者对西域的开发治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西域实施了全方位的经济开发.农业方面||,实行军屯、民屯||,开垦荒地达150万亩;手工业方面||,建立了行业管理机构||,促进了冶炼业、织染业的发展;交通方面||,先后设立驿站60多处||,保证中央号令的畅通无阻和西域军情的快速传递;金融方面||,统一了西域货币||,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方面||,实行轻税薄赋政策||,限制官吏的盘剥||,减轻人民的负担.著名的水利专家郭守敬曾到河套平原||,发动军民疏通唐徕、汉延、秦渠等几条大渠和70余条灌溉支渠||,使大片土地得到灌溉||,农业收成大增.清朝清朝统治者||,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均将维系和开发西部提到攸关社稷安危的高度予以重视||,从而迎来了历史上西部开发的又一高潮.在国防建设方面||,清朝在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的地域设立城堡||,沿边关隘、山口设置卡伦(哨所)||,在交通要道建立驿站、军台||,使西部形成较完善的防御和通讯系统.在经济方面||,清政府将开发的重点放在新疆地区||,以军屯、民屯、犯屯等形成大规模开发荒地||,发展农业经济.据统计||,从1716年至1911年||,清朝官方在新疆建立的垦区达24个||,投入劳动力12.67万人||,开垦荒地301.9万亩||,无论从时间还是规模、效益来讲||,均为历朝之最.清朝还十分重视在新疆地区发展官方商业||,以低关税政策吸引外商到新疆从事贸易||,并撤除传统关卡||,鼓励新疆商人到内地经商.思考:我国古代的四次西部大开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