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转化的数学思想 突出数学的本质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本质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

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到转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对末知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可享用终身。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比传授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之处”。

教师应把隐含在知识中的转化思想加以揭示和渗透,让学生明确转化思想的作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整体把握,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转化思想数学知识中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都是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发掘教材中蕴含的转化思想。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的梳理,在理清知识网络的同时系统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各阶段、各章节中的分布,例如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加法与减法的转化、乘法与除法的转化,分数与小数的转化,除法、分数与比的转化,二维空间(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三维空间(立体图形)之间的转化、二维与三维空间之间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等等。

这样才能结合双基的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逐步培养他们初步地掌握相关的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数学教学论告诉我们,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载体,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要注意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隐藏于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揭示出来,使之明朗化,这样才能通过知识传授过程达到思想方法教学之目的。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解决策略教学数学需要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指导,精心设计数学方法的教学,把握教材的实质,使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于教材基础知识之中,以知识的发生、发展和问题的解决为其形成展示的载体,往往不能像具体的数学知识那样易于掌握。

因此教学中应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数学方法的教学,把握教材的实质,使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教学活动,既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在教学小结时,要注意数学思想的归纳,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那么怎样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呢?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应暴露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及方法的思考过程,进而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形成好的数学方法。

一、概念形成应培养和渗透其抽象、概括的过程数学概念是人们对数学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在一定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是以精辟的思维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

在概念教学中,要首先暴露概念提出的背景,暴露其抽象、概括的过程,将浓缩了的知识充分稀释,便于学生吸收。

例如“体积”概念的教学,就应紧扣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有序思维过程来精心设计。

1、首先让学生观察一块橡皮擦和一块黑板擦,问学生哪个大,哪个小?又出示两个棱长分别是5厘米和3厘米的方木块,问学生哪个大,哪个小?通过比较,学生初步获得物体有大小之分的感性认识。

2、拿出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有相同多的水,分别向烧杯里放入石子和石块,结果水位明显上升。

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烧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又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

3、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会随着石块的放入而升高。

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能比较自然地引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这一概念。

4、接着我又让学生举出其他有关体积的例子,或用体积概念解释有关现象,使体积概念在应用中得到巩固。

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本质

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本质

数学教学要突出数学本质作者:彭永新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10期“新课标”开篇即说:“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

这句话点出了数学的本质。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作为客观事物在数与形方面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反映的是一类对象在数与形方面的内在的、固有的属性,不仅表现为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抽象的言语信息,还表现为数学思想方法等策略性知识。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囧于具体教学内容的表面现象,看不清楚数学概念背后蕴含的数学本质的本源,教学实践中不能准确把握数学本质的教学主流,甚至轻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致使数学本质被“形式化”、“片面化”乃至“虚幻化”。

下面选取几个教学案例做简单分析。

一、概念教学不能止于“形似”——数学本质“形式化”案例1:某教师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时,先出示一条线段,然后边擦端点边告诉学生“擦掉线段的一个端点,就变成了射线;再擦掉射线的一个端点,就变成了直线”。

分析:关于直线、线段、射线三者关系的描述,苏教版四上P16页有如下描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这两句话揭示了直线、射线与线段三者之间联系与区别: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而直线和射线都是无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而直线没有端点。

因此,“擦去线段的一个端点”,而不作延长的标示,它依然是一条线段,因为“擦去”一个端点,必然会产生新的端点。

同理,只“擦去射线的一个端点”,也依然是一条射线。

这一道理是如此的浅显,为什么这位老师要告诉学生“擦掉线段的一个端点,就变成了射线;再擦掉射线的一个端点,就变成了直线”呢?原因是这位教师浅显地理解“习惯上教材有意识地把射线的一个端点或线段的两个端点放大,使在线上隐形的抽象的点显性化、形象化”的真实用意。

比如,画一条射线,只需在一端用一短竖线或者一个红点标示(教材上基本上是这样标示的),如果是线段,需要在两端都如此标示。

数学教学如何突出数学转化思想

数学教学如何突出数学转化思想

数学教学如何突出数学转化思想数学教学如何特别数学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不少数学思想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今天,朴新我给大家带数学教学方法。

渗透转化思想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在新知识导入中渗透转化思想小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无论是从数学知识理解还是从生活经验总结上都会有一定的储备,同时利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较为常见的模式。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渗透转化思想的过程中,应该从同学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实际状况出发,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转化的桥梁,从而帮助同学完成心理过渡,简化学习过程。

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的教学中,某教师进行了如下〔制定〕:第一,通过小学习让同学复习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等知识;第二,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新知;第三,让同学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四,利用之前的除法知识,让同学利用转化思想,在对比中完成对新的除法内容的归纳;第五,在完成新旧知识的转化之后,教师还让同学对这一探究过程进行总结,使同学不仅完成了知识的回忆,也深入了对知识转化、探究新知这一学习方法的理解。

依据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施行活动中渗透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从转化思想的学习、掌握,到灵活运用必须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考验着同学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也考验着同学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对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这一思想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为同学提供自主应用转化思想的机会,从而帮助其真正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戴玉芳来源:《文理导航》2018年第03期【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会观察与思考,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阶段适时适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不仅成为可能,也成为一种必需。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要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就要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转化”思想方法对学生来说意义尤其重大,它能让纷繁复杂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能促使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但从教材的编排特点来看,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明线,数学思想方法是暗线,对于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常常由于教师的忽略而没有进行应有的渗透。

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富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

一、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知,不仅有利于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融会贯通。

例如教学“按比分配”时,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图形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分析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表示谁的份数,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比与份数的关系,以及比与分数的关系,将这类题目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归一问题和分数问题,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我们不仅在“数与代数”领域常常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领域中也经常运用这一方法。

例如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往往是将一个图形经过剪、拼等方法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通过等积变换的方式推导出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

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一位老师引导学生将两个单式统计表重叠在一起,变成了一张复式统计表,效果非常好。

把握数学的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

把握数学的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

把握数学的本质是一切教学法的根为什么数学中火热的发明会变成现实中冰冷的美丽,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教师与学生都在形式上的理解,造成目前数学教学的难堪境地。

或许认真阅读本文论点,对当前教育改革大有促进!有位学者曾经这样描述数学的表达形式:没有一种数学的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冰冷的美丽,因此他说: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

(这位智者就是弗赖登塔尔)教材所呈现的是形式化的、冰冷的结果,教学如果从这些“冰冷”的形式开始,学生就不可能经历“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

实际数学教学时,从“形式”开始,学生就容易出现“形式”上的理解。

为了避免“形式”上的教,一线教师需要将“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张奠宙)”,为此需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概念、经验与数学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与区别,自然地实现由“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运动(杜威)”;关注数学概念、知识发展的历史本源,关注其形成、发展的原始动力与过程;关注现实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真正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体验到数学之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意义;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朴素问题与思维过程,真正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发展理智的好奇。

因此,一个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把握。

数学的学科本质是什么呢?数学学科本质一: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

所谓“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一“概念网络图”。

小学数学的基本数学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值制、单位(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重要性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启蒙阶段,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和思想。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体系中无处不在,它是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一把钥匙。

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把新知识转化入旧知范畴,把复杂题目转化为简单题目,使学生不畏惧学数学,并愿意学习数学,最后喜欢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转化思想重要性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从未知领域发展,通过数学元素之间的因果联系向已知领域转化,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某一形式向另一形式转变,即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曲为直、化数为形等。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的学习生涯刚刚开始,转化思想是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一把金钥匙,从小培养转化思想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渗透数学思想将对学生数学修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最新稿),不仅把“数学思考”作为总体目标之一提出,同时,还将“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也同时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它对教学的启示是,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推理是数学的重要基础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推理进行思维的方式。

转化思想,又是推理衍生出的数学思想。

从数学哲学的角度讲,数学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统摄力的是数学观和数学方法论,即转化的数学思想;从数学教育哲学的角度讲,决定一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能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以至日常生活问题。

一种数学思想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古往今来世人留下的转化的数学思想非常丰富,这些转化的数学思想有难的但也有容易的,所以,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教学不只是中学、大学教师的事,小学阶段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时,适时适度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不仅成为一种可能,也成为一种必需。

把握数学本质 渗透数学思想——“倍的认识”教学纪实与评析

把握数学本质 渗透数学思想——“倍的认识”教学纪实与评析

到渠成,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3.渗透度量意识,变书本知识为生活应用。

课中教师多次有意地渗透度量意识,学习应用生活中的数学。

比如课前导入两把椅子的角度问题,开始看图感受度数,后面测量什么角度的靠背比较舒服。

再如课中两次让学生用剪刀手估计30°、60°的大小、队旗的测量,课尾展示生活中角的应用图片等。

教者有意识地把书本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学习量角不仅能解决数学中的问题,而且更大的意义在于生活中的应用,使本课的意义更上了一个台阶。

4.整合知识网络,变部分练习为全面思考。

边学习边进行知识梳理:两个角度数一样,但边的长短不一样。

整合原来学习的“角的边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为学生在量角时遇到边短、不好量的情况寻找解决办法。

再如猜一猜角的度数第二题:在量角器上只露出角的一条边,这个角会是多少度?这道题的答案有四种情况:角的另一条边在左边零刻度线且顶点在中心点,在右边零刻度线且顶点在中心点,在任意一条刻度线上且顶点在中心点,顶点不在中心点上。

这道题多方位练习了本课所学知识点,引发了学生的全面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综观本节课,教者抹去浮华、注重过程、追求理解。

让学生“自能”“自得”,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获得主动探索的经历和功的体验。

教学“无痕”,精彩“有痕”,表面上“波澜不惊”“自然而然”,而用心却处处“有痕”,学生的素养发展也处处“有痕”。

编辑/魏继军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

教材简析:倍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

比率这一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以后学习比例、一元函数的基础。

理解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比率)也是学生乘法认知结构建立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材编写特点: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乘、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转化思想是指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和问题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形象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初期,可以通过呈现具体的事物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二位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先给学生展示10只小鸟和6只小鸟,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有多少只小鸟。

然后,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进行计算,即将10只小鸟和6只小鸟相加得到答案16。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还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符号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化简分数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他们思考如何将分数进行化简。

一个矩形蛋糕被分成了8块,有一块被吃掉了,问还剩下几分之几的蛋糕。

通过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将抽象的分数问题和具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出答案,提高了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解决,然后再全班讨论答案,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概念总结。

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与具体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具体事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数学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转化思想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转化思想的内涵、渗透与运用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转化思想的内涵转化思想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思想活动。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数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自发地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学习数学知识。

2. 提倡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索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知识。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倡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合作中学习、交流、互助。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互动中不断思考、学习、总结,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与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转化思想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数学概念、规律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机械计算转变为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进行讲解。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实际情境中选择一些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他们每天上学需要花费的时间,并让学生分析什么因素会使他们的上学时间增加或减少。

这样的问题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可以通过将数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所在城市的面积和边长,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计算不同地区的面积和周长,从而比较不同城市的大小。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学习数学,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要求和表述数学课程的内容时均提到了数学思想方法,《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可以通过转化途径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这一阶段注意给学生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便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教师应当在教学观念中树立转化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转化思想,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本文结合实际,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展开论述,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转化思想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走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

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随时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小学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开发智力,培养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还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未来发展乃至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数学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活跃、抽象逻辑思维较为薄弱的极端,转化思想在数学中有助于优化解题方法,揭露数学问题的本质等。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转化思想,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的长足发展。

一、在教学观念中树立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教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课程学习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教材等,教授学生化新为旧、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转化思想,一方面帮助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难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渗透“转化”思想 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

渗透“转化”思想 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

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轻松学好数学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将未知的、繁难而复杂的问题通过演绎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简单明了的问题。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同时也是联结人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新知识与旧知识以形成知识经验立体网络的重要环节,它是攻克各种复杂问题的法宝之一。

小学生掌握转化思想,可以有效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自己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轻松学好数学。

那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呢?一、在“数与代数”中渗透转化思想:改变式题结构,利用数式变换实现问题转化小学数学中,转化主要表现为数学知识的某一形式向另一形式转变,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数为形等。

如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通过转化把繁难的计算变成比较简单的计算,促使学生掌握运算技巧,形成计算能力。

1.将一种算式转化为另一种算式。

如:721-145-255=721-(145+255),把两个减数凑整。

420÷(5×7)=420÷7÷5,利用口诀直接求商。

这样不仅计算简便,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无形中给学生浸润了转化意识。

2.把数转化为算式。

如:25×48可转化成25×4×12或转化成25×(40+8)=25×40+25×8,这样就可以避免复杂的笔算,通过口算直接算出得数。

通过转化激发了学生探索计算策略多样化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把算式转化为数。

如:计算2÷9×45时,可以把除法算式转化成分数,将原算式变换成2/9×45,通过约分,计算就简便多了。

轻松计算的同时促进了学生转化意识的形成和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

其实代数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用到转化。

如:“9加几”转化为“十加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或“小数加减法”;“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等等。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情景、引发问题、运用多种解法等方式,促使学生从朴素认识到形成概念、从操作到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

下面我将从转化思想的内涵、运用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阐述。

转化思想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引发问题、利用多重表达和多种解法等手段,帮助学生在感知到事物和操作的基础上,逐渐从操作到思维活动、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

转化思想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问题,并通过思考和比较,形成自己的概念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转化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有多种。

首先是通过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或故事情节,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

其次是引发问题,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不同的思考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再次是运用多种解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路径,从中感悟出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最后是提供展示和比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方法和思路与他人进行比较,从中学习和借鉴对方的想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的提高。

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深厚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平台。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解决策略“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

年仅六岁的曹冲,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等重,然后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

这样就解决了一个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难题,还真让人感到惊异。

曹冲既不懂得阿基米德浮力原理,也不懂得什么“等量代换”的数学方法。

曹冲的聪明之处在于将“大”转化为“小”,将“大象”转化为“石头”,“转化”的思想方法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小学的数学教材中,首先,编者特别重视转化思想的渗透,然后,特别突出了转化思想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转化思想是整个小学数学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一条无形的线索,贯穿始终。

以下是根据自身的数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一、“转化”是探究新知识的基本策略片断一: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材是这样编排的:例1:买3个风筝多少钱?方法1: 3.5+3.5+3.5=方法2: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例2 0.72×5=很显然,编者的意图是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通过自主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更重要的是这里引导学生学会把小数的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让学生逐步感知“转化”的思想方法。

在后面的“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中就更进一步体现了这一转化的思想方法。

同样,在“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过程中,都是通过提问:“你会解答什么样的除法算式?我们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呢?”来进行教学的。

在数的运算中,都是把小数乘法、除法转化成整数乘、除法,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来揭示计算的方法。

转化思想的渗透是层层推进的。

片断二: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材是这样设计的:第一步: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从实际例子中,通过观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从而直观地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渗透转化思想提高数学能力

渗透转化思想提高数学能力

渗透转化思想提高数学能力“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本质是把原问题尽可能转化为能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

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决数学问题也就是一次次从未知转化成已知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地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到转化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对末知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理清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标签:转化思想;数学能力;知识结构;教学“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是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概括。

”数学的思想方法很多,如对应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等等。

其中最活跃,最实用的应是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转化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思想,不少数学思想都是转化思想的体现。

就解题的本质而言,解题也就意味着转化,即把生疏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一般问题转化为特殊问题,把高次问题转化为低次问题,把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把一个综合问题转化为几个基本问题,把顺向思维转化为逆向思维。

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一、从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深入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转化思想,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转化的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内容。

1.计算(1)计算的纵向转化。

加减计算:20以内数的加减←100以内数的加减←多位数的加减←小数加减←分数加减。

其中2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是基础。

如23+15可以转化成2+1和3+5两道十以内数的计算,64-38可以转化成14-8和5-3两道计算。

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

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数学的转化思想竹岐中心小学陈如国【内容摘要】数学中转化思想是数学思想的核心,在教学中,要始终紧扣“转化”这根弦,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转化,把隐含在知识中的转化思想加以揭示和渗透,让学生感悟转化思想的作用,体会运用转化思想的乐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感悟转化思想数学的转化思想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

数学转化思想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在教学中渗透数学转化思想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一、在动手操作实践中,感悟教材中所蕴涵的转化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转化思想,可以把学生感到生疏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熟悉的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加以解决,促使其快速高效地学习新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与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在学习完圆柱的体积计算之后,教材新编了一道“问题解决”的例题即例7:“一个内直径是8cm 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cm,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cm。

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教材设计的意图是:通过这一例题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同时进一步发展问题解决的策略,体会并感悟其中蕴含的数学转化的思想。

这样的问题不是学生常见的常规问题,看似无处招手,在这里,学生要解决的是一个非常规问题,很有挑战性,并非简单地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需要通过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共同找到“把瓶子倒置”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

而我们的目标也不仅是解决这一具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转化的思想,体会转化的实质是“变中有不变”的道理。

小学数学课上如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课上如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XIAOXUE SHIDAI ·2019年第32期(下转44页)43学练园地·教之道·【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小学数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渗透;转化思想;方式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的现实意义1.切实解决教学中的教师问题2.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二、小学数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策略及措施1.基于教学理念树立转化思想 2.基于教学活动渗透转化思想例如,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计算“3/25+8/25”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向已有的知识,即同分母加减法进行复习,其后再提出问题“3/25+1/5=?”找到有效的问题切入点,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逐渐向已学知识转化,随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点的探究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起转化思想和转化意识。

例如,某一个商贸公司租用了两个仓库存放冰箱,二者的储存比例为6∶4。

从1号仓库调出30台冰箱存放到2号仓库,此时二者的库存比例为5∶5,那么两个仓库原先冰箱的存储数量是多少?在进行这一问题的解决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转化思想对题目进行简化,原先两个仓库之间的存储比例为6∶4转化为1号仓库储存量是总数的6/10,调货之后,二者的存储比例则变为5∶5,将其转化为1号仓库存储数量是总数的1/2。

前后的存储比例发生了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冰箱调出的原因,二者的存储比例应当与这30台冰箱的变化相对应,顺着这样的思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小学数学课上如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附属学校马梅妍(下转45页)(上接43页)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把一个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上去,通过分割法、添补法、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教学三角形面积一课时,学生自然而然就想到把三角形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上。

发掘数学思想方法 把握数学教学本质

发掘数学思想方法 把握数学教学本质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

有利于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教材

有利于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 数学认知水平 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有利于教师深刻认识和理解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实际上包括两条主线:

一是显性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
二是隐含于显性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是一条暗线。

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学生学什么; 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这样写,应该怎样学。
(四)归纳和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依据两类事物的 相似性,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也具有该性 质的推理方法。依据该方法得到的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 假,需要进一步证明结论的可靠性。
案例1:商不变的性质
案例2:观察下面的一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4+41=55, 34+43=77, 27+72=99, 46+64=110, 38+83=121 分析:通过观察算式,能够发现这样一些规律:所有的算 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每个算式的两个加数中的一个加数的 个位和十位数互换,变成另一个加数。再进一步观察,所有算 式的得数有两位数也有三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把 它们分别分解质因数发现,每个数都是11的倍数。这样就可以 大胆猜想并归纳结论:两个互换个位数和十位数的两位数相加, 结果是11的倍数。再举例验证:57+75=132=11×12, 69+96=165=11×15,初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进行严 密的数学证明呢? 可设任意一个两位数是ab(a和b是1~9的自然数),那么 ab+ba=(10a+b)+(10b+a)=10a+b+10b+a=11a+11b=11(a+b),从 而证明了结论的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