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春》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春》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春》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春》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春》这篇文章是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传统的散文名篇。

仔细品味,这篇文章有三美:语言美、图画美和意境美。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教学目标①、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感悟作者情感。

②、体会拟人、比喻和排比手法的好处。

③、品味文章中精美的语言和优美的图画。

3、教学重点文章写春的方法,文章优美的语言4、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二、教法分析1.主要采用问题导引式、启发式。

这是由于七年级学生对于欣赏美文还缺乏一定的思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完成鉴赏。

2.采用多媒体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这种方式的采用,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热情,又可以使学生对美好的春光有直接的视觉效果,增强感染力。

3、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忆春、看春、谈春;熟悉文中的几幅春景图。

第二课时:精彩赏析,疑难质疑,拓展延伸。

三、学法分析观察法、朗读法、讨论法。

课程标准提出:“要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注意情感体验,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作为写景抒情散文有些意蕴是不可言传的,所以这两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利于加深理解。

四、教学步骤(一)、精彩导入板书课题《春》,让学生发散思维,回忆自己大脑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提示学生要抓住春天最基本的特点:绿、美等。

(二)、课前质疑多媒体出示思考题:1、用一个自己认为最恰当的字或词语来概括自己眼中的春天。

2、春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古诗中和民谚中与春有关的名句和谚语有哪些?4、春天与其它季节有哪些不同?5、人们为什么大都喜欢春天?(以上思考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答案不唯一。

老师可以作适当提示和补充)参考:1、美丽、欣欣向荣、草长莺飞等。

2、绿3、写春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春》1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十一课《春》1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
总结——如何把把句子写优美:
①明白各种句式:从字数来看,有短句、长句;从结构来看,有单句、复句;从用途来看,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从修辞来看,有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不同句式表达效果不同。
②用丰富恰当的词汇把语言写得畅达,文气贯通,增强文章的审美意蕴,从而感染读者。
②仿照句子,以“春风”开头,写一个结构相似、语意连贯的句子。
鼓声如惊雷滚地,似银瓶乍裂,若飞瀑泻来,敲醉了山,敲酥了水……
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春
“我觉得《春》像一首 。”
教后札记:
春课题Leabharlann 春课型新授
第1课时
备课补充材料
教学目标:美读课文积累优美的句子,体会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重 点:诵读课文
难 点: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
今天我就要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板书课题《春》
讲授:
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
③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大词小用、正话反说、巧用谐音,使语言显得幽默俏皮,增加生动感。
④锤炼语言,使句子具有丰富的内涵,给人以启迪,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仿写句子。
①仿写一个比喻句,使之与前后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信好像那夏日的微风,失去它你将难当酷暑。

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春》——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春》。

《春》是朱自清创作的写景诗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象。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大自然美好的景色,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刚经历从小学生到初中生身份的转换,又处于青春期,容易害羞,但内心渴望表现自己,所以上课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七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行探究能力,但理解复杂词语、句子的能力还不够,所以我会先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再进行重难点教学。

三、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2、引导学生品味揣摩作者用词的妙处,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

3、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学会运用。

4、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品味揣摩作者用词的妙处,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

2、学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学会运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六、教学用具写教案、制作PPT课件、板书七、课时安排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八、教学过程《春》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利用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扫清生字词1、结合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教师以抽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由学生提问文中的有疑惑的生词,教师进行解答(将生字词板书)。

(三)理清文章脉络1、播放《春》朗诵音频,学生跟随录音默读,感受课文的语言,并用数字“1、2、3……”标好各段落。

2、(用PPT展示)划分课文层次,这篇课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作者盼望着春天来临。

七年级语文上册 3.11《春》教学案例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3.11《春》教学案例 (新版)新人教版

《春》《春》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3.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一、美美地听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了解了它的结构与内容。

作者在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美丽的图画,展示了春天的美景。

朱自清先生笔下迷人的春天,真是令我们留恋忘返啊!今天,我将跟大家与它进行一次最亲密的接触,去深入地感受文中那绚丽的春光,去仔细地品味文中那优美的语言,去学习作者那高超的写作手法。

师: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打开你们的耳朵,敞开你们的心房,用你们的耳朵去聆听录音,用你们的心去感受朱自清笔下春天美的所在。

听完以后就请大家相互交流交流感受。

(播放轻音乐相伴的朗读带。

播放完以后,学生们已陆续睁开了眼,但还有几个没睁开眼。

)师:相信大家都被这优美的朗读陶醉了,被这美丽的春天吸引住了。

你看,现在还有几个同学沉醉其中,不愿睁开眼呢!(大部分学生微微一笑,小部分学生四处张望寻找闭眼者。

)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吧!没关系,我再给你们三分钟时间整理你们自己的思绪,然后就请同学把这种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收获。

(三分钟时间静思。

)生1:简直太美了。

我已经无法用我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我只感觉自己当时就在春天的花园里漫步。

绿的草,五彩的花,还有嗡嗡的蜜蜂,美丽的蝴蝶在我的身边飞来飞去的,春风轻抚着我,阳光亲吻着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1课《春》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1课《春》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春》一、教学目标: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二、教学重点: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品析“春草图”(用多媒体显示品析步骤)1、朗读指导。

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会正确使用四种朗读符号(﹏﹏重音轻读;•重音;︱小停;︵拖音)2、第一次朗读(自由读),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4、第三次朗读(男女生各读一层),悟一悟这段层次划分的问题。

教师提示可划两个层次。

教师明确: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是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5、第四次朗读(个人大声读),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教师明确:“偷偷”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写出了小草萌发的力量以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而修改以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6、美读,各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教师提示:语调:轻快;感情:喜爱、赞美7、教师小结(多媒体显示):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节、特定地点的特有现象进行描绘,使其特征突出。

②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③写景散文的文笔优美精彩。

(二)运用上面所学的方法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两个学习小组一幅图,分工协作。

(三)各学习小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结果提交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1、“春花图”①特征: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②顺序:由上而下、由实到虚。

③语言: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

《春》一、安排两课时二、第一教时1、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文。

2、听录音,反复朗读课文,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

3、以春草图为重点,经过老师对春草图的示范讲解和分析,学习春花、春风图时,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分析,这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思维训练,注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5、个性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第二教时1、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在上一课分析的基础上,书面分析春雨图,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作者描写各种雨景。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略讲迎春图2、结尾一段的三个比喻是深化题旨,寓意深刻的一部分。

是本文的难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3、学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体会本文的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

5、拓展延伸,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校园秋色》,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6、本文以多读少讲。

特别是描绘的那几幅图画,除开头春草图示范分析之外,其他以读代讲,以写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春》第一教时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本课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来写景抒情的写法。

2、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的五幅画面。

3,、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4、培养学生想象、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深情阅读课文,欣赏作家笔下的美好春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憧憬未来,追求奋发有为生活理想的炽热感情,教育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理想。

学习重点难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揣摩、品味本文的优美语言。

学习用具:多媒体、三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习步骤:一、点一学生简介作者。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二,检测预习1、给黑体字注音:酝酿( )宛转( )应和( )烘托( )薄( )烟 酝酿( )抖擞( )清脆( ) 黄晕( )斗笠( )薄酒( )胳膊( )
2、填空:《春》的作者是,字。诗人、散文家、学者、某某战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这是一篇优美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基本语调:轻柔、缓慢、自然。
4.说说你最喜欢那一幅画面,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1.出示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熟悉掌握作者描绘春天的五幅图画。
2.请各小组在绘春(包括五幅图)内容中确定讨论对象,每人说一个自己勾画的感触最深刻的词或句子。可按所给句式亦可自取所好随行随页写出批注。
春风图: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春雨图: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 杜甫)
迎春图: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Fra bibliotek耕恐失时。(《鸡犬》宋.陆游 歛liǎn,聚集)
3.经过学习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感知,请你判断朗读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和朗读的基本语调。
情感基调:充满喜悦和希望;
课题
《春》
课型
新授课
总课时
两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朱自清及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揣摩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理解寓情于景的写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春》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春》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春》教育方针:常识与技术:1、堆集词语。

2、学习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有条理地描绘事物的办法;学会详尽调查景象,捉住特征描绘的办法。

进程与办法:1、吟诵教育法。

2、指点法。

3、协作探求法。

情感、情绪与价值观:精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头绪,领会言外之意浓郁的情味,培育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的爱情。

教育要点:1、吟诵;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意义及表达作用,领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育难点:领会状物捉住特征,写景留意层次的写作技巧。

教育时刻:2课时教育根本进程榜首课时教育进程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基础训练》第50页“作者简介”。

二、朗诵课文,开始感知1、教师朗诵。

2、堆集字词。

朗润(rùn)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应和(hè)烘托(hōng tuō)酝酿(yùn niàng)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3、朗诵辅导。

(结合课后练习一)4、学生朗诵,教师点评。

三、全体感知1、作者在文中顺次描绘了哪几幅美丽的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2、开始感知课文内容,全文可分三段:榜首部分:(1)总写——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期望和振奋高兴的心境。

第二部分:(2~7)详细写——绘春。

把景象和感触结合,全面详尽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

赞许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色:新、美、力。

3、在作者的笔下,春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像。

说一说课文描绘的五幅图像中,你最喜爱哪幅图像,喜爱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自在谈。

4、领会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基础训练》第四大体题第2小题)(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体现了春草坚强的生命力。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巨细的蝴蝶飞来飞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教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教学案 新人教版

11 《春》教与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朗读课文,感受文中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②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过程与方法以朗读贯穿,以品析为主。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与学重点:1、掌握赏析本文语言的方法。

2、深刻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教与学方法:以诵读赏析法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调动联想和想象,锻炼形象思维,不断加深对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同时运用讨论法。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扫除文字障碍,熟读课文。

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过后就是立冬了,冬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

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这样写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心怀这样的情感,老师和大家共同走进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抒情散文《春》。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识别、积累词语。

①雅词:②四字短语: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自主填写①②后,出示以下重点词语,要求学生正确读出、准确书写下列词语。

酝酿抖擞嘹亮应和烘托宛转清脆黄晕2、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跳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

文章开头抒发了对春的之情;中间依次描绘了图、图、图、图、图五幅美景;最后表达了对春天的之情。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1、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选取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赏析;组长注意分工要明确:朗读(人数自定)、分析词句(两处)、总结。

学法指导:①、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朗读时,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

②、在文中勾画、圈点、批注。

(以上环节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欣赏本文的语言。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学法指导:①、分析角度:恰当的用词;各种修辞;各种感官的调动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 3.11《》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3.11《》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11.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会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写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4、学习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朗读中揣摩)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征描绘。

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每年都要经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我认为每个季节都有它的好,但春天好像格外的惹人喜爱。

那么请大家结合季节特点,说说春天里到底有哪些景物让你喜爱?让我们带着你们的回答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抒情散文《春》,看看他是否也喜爱你们回答的呢?二、导读: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或听录音),朗读过程中请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生词(投影)。

3、本文可以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请说说它们的起讫。

讨论并归纳:(1)、盼春:(1~2节)(2)、绘春:(3~7节)(3)、赞春:(8~10节)4、问:这三个部分按什么样的思路写的?这三部分的顺序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春天尚未来临,热切的盼望她的到来,待到她降临人间之后,则尽情的欣赏这美好的大地回春的景象;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颂扬春天,深化题旨。

5、第一自然段写盼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讨论归纳:(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近了”。

把物质当作人来写,叫拟人,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6、第二自然段是怎么写春天的?这一段是宏观勾勒春天,先写“一切”画出春天的轮廓,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有“红”写春日暖人,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7、这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运用拟人,勾勒出春天的勃勃生机。

8、齐读第一部分,朗读中体会盼春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春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

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网上查阅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简介。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诗句或文章。

3. 搜集有关春的图片及朗读材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

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

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

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学习目标利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X读,整体感知1X读前请学生思考: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

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

教师的X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后明确:盼春(第1自然段);绘春(2—7自然段);颂春(8—10自然段)导读促学,授知授法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11-春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登高》的背景和内容。

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感悟个人意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能初步运用古诗词的语言特点,进行文学鉴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古诗《登高》的鉴赏和背诵。

2.能初步运用古诗词的语言特点,进行文学鉴赏。

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登高》中的诗句理解作者的情感。

2.如何运用古诗词的语言特点进行文学鉴赏。

三、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1.引导学生阅读古诗《登高》的每句诗句,感受每句中蕴含的意境和感情。

2.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出古诗《登高》体现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对《登高》的理解。

2. 正式教学1.介绍作者以及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

2.发放课文,对整篇诗句进行逐句解释,深入探讨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韵律。

3.讲解完毕后,分组进行古诗课文的朗读。

4.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到讲台上朗读,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应认真倾听。

3. 课堂练习1.师生互动,共同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登高》的情感和梦想。

2.带领学生进行课内练习,比如对句式的分析,文意的理解等。

3.分组展示练习成果,展示学生们对古诗《登高》的真正理解。

4. 课堂作业1.让学生针对课文进行朗读练习,并制定相应的朗读要求。

2.让学生完成关于古诗《登高》的鉴赏作业,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课堂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了古诗《登高》的背景和内容,并在朗读和分析过程中掌握了部分古诗词的韵律和语言特点,这对于后续的文学鉴赏和写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同时,本次课程也有不足之处,比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春》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春》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春》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一课《春》教案新人教版《春》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以上教学重点中,第一点与第二点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

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①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②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二、解题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春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1春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创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 1、师生同读(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

生:深情朗诵。

师生齐诵。

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2、师生同赏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喜欢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

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⑵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老师参与在一个小组内)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3、师生同写师生读最后一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分析课文。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如何将作者的写作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2)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5.课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2)让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朱自清的其它作品。

四、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3.阅读朱自清的其它作品,了解其创作特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是否存在问题。

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资源1.课文《春》。

2.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春天的图片。

4.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5.课后作业范文。

6.评价标准。

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春》(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春》(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
我们今天学了如何写春天的草和花,作者用了许多修 辞的手法,现在已经是秋天了,秋天果实最多,你们 试着来写写秋天的果实,要求用上两到三种的修辞手 法;字数不少于 50 个字。
板书设 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 计 2.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4.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齐读 要求:思考:写春天 的花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 ⑵评价朗读。 ⑶写了哪些地方的 花?可以看出作者是 怎样观察的? ⑷写树上的花,从哪 几个方面来写的呢?
马蹄”
2、春天的花。
⑴齐读(要求:思考“写春天的草作者用了拟人,那
么写春天的花作者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⑵评价朗读。
⑶写了哪些地方的花?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观察
意停顿;给生字词注音,解释。
3、解决生字词。(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教师利
用课件订正)
4、文章的题目是“春”,那么作者写了春天中哪些
东西?分别是在课文的第几段? 思考:哪一句可以看
参考:春天的草(3);春天的花(4);春天的风(5); 出小草的生长的状态
春天的雨(6);春天中的人们(7)。
四、具体分析:
word

课题 备课人
课型
春 新授
课时
1
知识 与能 力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 过 程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情感。
学 与方
目法
标 情 感 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11 春》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1 春》教案(新人教版)

《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的字词句子.2.了解关于作者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1.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2.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整体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关于春天的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更是有着生命的歌颂对象。

许多名句广为传诵。

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

二、作者简介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要先了解这篇课文的作者。

我们就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朱自清。

朱自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诗人,更是一位有骨气的民主战士。

1948年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朱自清身患重病,但他至死也不领取美国的救济粮,临终前还不忘嘱托家人千万不能买美国的救济粮。

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曾称赞过他的骨气说:“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不仅体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也体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散文朴素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朱自清以他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他的比较出名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一.读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要读得太快,注意停顿。

大家在朗读的时候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找到了可以圈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
教学目的
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

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写什么。

háo应和hè酝酿yùnniàng晕yùn
迎接春天。

(第一段)
描绘春天。

(第二段)
歌颂春天。

(第三段)
段:迎春
“盼望着,盼望着”。

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和、亲切的感觉。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

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春天。

zhǎ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但太阳寓在其中。

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读背诵。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基扶我过桥东。

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嘹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

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

“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

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

寥寥几笔。

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全文的重点。

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

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

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

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

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第三段:颂春。

(2)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 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一切
分写
风:抚摸、酝酿
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