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控规修改和编制的总结与思考——以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为例
汕头东海岸建设失败原因分析
![汕头东海岸建设失败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107b0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b.png)
汕头东海岸建设失败原因分析1、作为住宅楼盘的珠港新城,自然环境风水优劣分为两个极端,以珠池港开始至集装箱码头处的区位,面前明堂的沦海底深度在汕头内海湾中水位相对比较深,面前海面相对宽敞,对面山体孤度属覆盖的半月形案山朝拱有情,背靠东城区的中产以上富人区的楼体为靠山得力,右边白虎海滨花园非高层建筑物,来水也由西而至,属白虎有情,左边东面(珠池港以东)青龙方未来定是高层建筑物林立为青龙饱满得位,此段位的自然环境风水属前有明堂案山朝拱,后有东城区作为依靠,左右青龙白虎护卫得位有情,所以,未来珠港新城的西片区风水及自然环境比较优美,楼盘风水之气相对比较聚气兴旺。
对于珠港新城的东片区风水,此段明堂的对面山体有点呈反弓形如一个仰卧的半月状,而且有着污水处理厂以及黄厝围排洪沟的水直排出海为直望去水局势,东边有海湾大桥处的出水口,背靠黄厝围排洪沟的去水,前后,左右都直面去水的包围,此段的风水之气相对比较散气,未来的楼盘旺势有可能比较弱薄。
当然这只是针对此段区块大局而言,虽然整体不是十分完美,但并代表每一栋楼盘和园区都不利,还是有个别楼盘的风水环境是优好的,具体优劣现象还须以现场的环境状况而定。
2、东海岸主城区(即从海湾大桥起始至新津河出海口处)的风水环境总体上比较优美,不管从自然环境的优美度还是从风水聚气的角度上而论都相对比较完美。
东海岸地块虽然是填海而成,地气不是十分充足,但因为东海岸新城住宅主城区地段是由新津河与自西向东流的海水相交汇形成的穴脉结聚之气,面前明堂宽敞水势有情而优美,加上对面山体案山拱朝有情,明堂之水有蓄聚之势,所以从风水角度而论,此地段的住宅楼盘风水相对比较兴旺有气,特别是华润的九里及中海花园包括周围的楼盘因为地处东海岸新城的中心点,这些楼盘园区的风水也相对比较藏风聚气,又如瑜珑湾园区虽地处海边,但一般台风天气时受风力影响却是比较微小,原因是瑜珑湾园区前面有海湾大桥下水流向面前成为第一个接纳来水的园区,更是因为有海湾大桥作盾牌阻挡风势气口以及门前道路与东海岸大道成交汇处,交汇处路况转弯弧度有情能够分化去部分风力气势,等于园区处在藏风聚气的位置,所以虽是台风天也感觉风力要比新城的其他园区楼盘要弱小些,这就是风水与自然环境学的神奇之处。
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汇报
![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6bbfd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15.png)
总体规划修编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公司要求,我对总体规划修编情况进行了汇报。
自从上次修编以来,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推进总体规划的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展情况。
自上次修编以来,我们团队对总体规划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
首先,我们对现有规划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其次,我们针对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确保总体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最后,我们对修订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全面审查和确认,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规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进展缓慢。
其次,部分关键信息的获取和整理工作较为困难,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整合的工作。
最后,在规划的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和推进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确保规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信息收集和整合工作,确保规划制定的数据和信息准确可靠。
最后,加强规划落实的监督和推进工作,确保规划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我们将继续努力,确保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支持。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敬礼。
控规管理思考和建议
![控规管理思考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e3b69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9.png)
控规管理思考和建议控规管理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控规管理思考和建议如下:1.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在城市控规管理中,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避免土地浪费和不合理的开发。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使各类用地有机组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绿地面积、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3. 提升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是城市控规管理的重要方面,应注重提升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效率。
例如,可以规划合理的道路网络、建设公共交通系统、提供自行车道等,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 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社区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规划学校、医院、公园等社区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5.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保留历史建筑、规划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城市的独特魅力。
6. 加强城市安全管理: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城市安全管理,确保城市的安全稳定。
例如,可以规划合理的消防设施、加强治安防控等,提高城市的安全性。
7.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人才。
例如,可以规划合理的产业园区、商业中心等,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8. 加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和参与性: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公众参与,加强规划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例如,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等,增加公众对城市规划决策的参与度。
9.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结合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
例如,可以利用城市规划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0. 加强城市规划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城市控规管理应注重协调各个规划要素,实现城市规划的整体性。
控规的实施情况汇报
![控规的实施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aeb36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c.png)
控规的实施情况汇报一、背景介绍。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城市建设用地、建筑控制和城市设计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控规的实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负责编制和实施控规的相关部门,我们需要对控规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汇报,以便及时调整规划和管理措施,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控规的编制情况。
自上次汇报以来,我们部门全力推进了控规的编制工作。
首先,我们对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明确了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划目标。
其次,我们深入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听取了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们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控规方案,并征求了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多方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控规的编制工作,并于去年年底顺利通过了审批。
三、控规的实施情况。
自控规获得批复以来,我们部门立即组织了相关部门和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开始了控规的实施工作。
首先,我们加强了对控规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使广大市民充分了解控规的内容和意义。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控规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各项规划和设计的落实情况。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进控规的实施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控规的实施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城市的建设秩序得到了有效的规范和提升。
四、控规的效果评估。
为了全面了解控规的实施效果,我们部门对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经过评估发现,控规的实施对于提升城市的建设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地区的规划落实不够到位、部分建设项目存在违规现象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督促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控规的有效实施。
五、未来工作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控规的宣传和解读工作,使更多的市民了解和支持控规的实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范文(2篇)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7bf90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a.png)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之个人总结范文经过李老师的控规讲座从上位规划解读、现状问题分析,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片区整体性控制,街区、地块控制,城市设计,五个层面来剖析整个控规的内容和表达意向。
实为我们对控规的理解从整体上有了大致的轮廓。
再此我就想从我在规划院实习的这段时间从实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己掌握的流程做一个大致的总结,当然肯定有一些不符合规范和错误的方式敬请原谅。
其实,控制性详细规划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务就是编制一张《土地利用控制图》和各个分图则。
而围绕这个中心任务又会产生很多的图纸,其中有些图纸是必不可少的,如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地布局规划图、道路工程规划图、各种管线工程图等,而另外一些则只是为了表达规划意图而作的,如功能结构分析图、道路结构分析图、景观绿地结构图等。
具体规划过程要开始着手进行这次控制性详细规划了,第一步我们要做什么。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的,因此,收集总体规划的资料也是必不可少。
这也就是李老师讲的对上位规划的解读。
总体规划涉及的内容有很多,而我们控制性详细规划仅仅需要收集其中的几项就够了。
一个是总体规划的路网。
总体规划的路网是我们今后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路网的基本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路网骨架大体上应该同总体规划的路网骨架相一致,否则就算方案做成了也很难被通过。
局部地方路网与总体规划路网不符的,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应在规划中清楚地说明它对总体规划路网的改动。
二个是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功能结构与规划人口分布图。
尽管控制性详细规划不用确定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但是对自己规划范围的地块还是应该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科学定位,这个定位必须结合总体规划来确定,不能与总体规划相违背。
三个是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图。
这个是以后对用地进行规划布局的一个依据。
我们现在手上是“一清二白”,什么东西都没有。
很自然我们会想到-收集资料来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对,收集资料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
而资料的有很多,哪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
控规调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控规调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a7e1c86ec3a87c24028c472.png)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一年多来,笔者作为一名参与此项工作的规划管理工作者,时常感到有必要对已经办理的控规调整项目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从2002年1月1日到2002年12月16日,市规划委受理控规调整项目160项,其中办理完成的项目为115项。
本文通过对这115个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参照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从规划立法、控规整体修订和局部调整机制建立以及引进先进规划理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完善现行控规调整办法和规划编制机制的建议,期望能够对未来的规划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1. 控规调整项目的分类统计1.1.项目地点统计朝阳区42项,海淀区32项,西城区13项,丰台区10项,宣武区8项,东城区6项,昌平区2项,崇文区1项,石景山区1项;其中在旧城范围内的仅9项。
1.2.调整指标统计控规调整论证报告中涉及调整用地性质的80项,调整建筑高度的113项,调整容积率的104项,调整建筑密度的4项,调整绿化率的8项。
1.3.调整项目类型统计房地产开发项目68项,单位改造项目19项,危房改造项目12项,经济适用房5项,政府投资公益项目5项,教育资源整合项目6项。
其中涉及工业用地或仓储用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有64项。
1.4.调整内容统计调整后的建设内容以居住类为主,建设内容为住宅或含有住宅内容的有79项,占总数的69%。
其它内容包括商业、金融、行政办公等。
1.5.调整周期统计控规调整项目的办理周期,最长为128个工作日,最短为14个工作日,平均办理周期56.77个工作日。
1.6.通过率统计同意调整内容或同意部分调整内容的项目为69项,占项目总数的60%。
1.7.公示意见收集情况统计网上收集公示意见13条;市规划委大厅公示栏意见箱中未收到意见。
2.控规调整各个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控规编制环节上述统计反应了控规编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汕头市3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汕头市3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1e6f29322b160b4e767fcfb5.png)
《汕头市3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论证报告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10月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 (2)1.项目背景 (2)2.项目区位 (3)3.现状概述 (3)4.用地权属 (5)二、上层次规划、《原控规》及规划依据 (6)1.上层次规划 (6)2.《原控规》情况概述 (6)3.规划依据 (8)三、控规修编的必要性分析 (8)1.相关法规的实施 (9)2.产权因素的变化 (10)3.改造模式的更新 (11)4.建设项目的影响 (11)四、控规修编的可行性分析 (12)1.与相关规定的符合性分析 (12)2.业主自主开发模式对规划执行的利弊分析 (13)3.项目修改小结 (13)五、项目修编论证结论 (14)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背景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34街区的布局结构,科学引导该街区的有序建设,2007年7月底,我市组织编制《汕头市3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原控规》)。
《原控规》已于2008年9月17日经汕头市第二届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同意,之后获市政府批准同意并执行。
目前片区已具备成熟的开发改造条件,在《原控规》的指导下,位于金砂路北侧的星湖城居住小区和星湖商业城已建成,极大地提升了街区的居住环境和商业氛围,为东区增添了新的商圈。
但控规范围内的其他用地并没有进行改造,破旧的厂房仍然存在,败落的景象依旧保持。
34街区外围的光鲜与内部的脏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必要加快内部厂房的改造进程,从而创建一个市民能够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的现代化街区。
同时,自原规划批准实施至今的期间,国家、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土地和规划的政策法规,比如国家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修改,我市对土地计容方式也进行了调整(道路分摊用地不再计入计容用地面积),特别是2009年广东省开展“三旧”改造试点,我市出台了《汕头市中心城区“三旧”改造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街区内部分用地被列入“三旧”改造用地,《原控规》确定的规划条件已经难以适应这些“三旧”改造地块的要求。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9f7e6b492f60ddccda38a09c.png)
《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017年修订)》主要内容作者:来源: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3日【字体:小大】【打印文章】一、规划范围与空间层次1、本规划分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1)市域范围为汕头市行政辖区,包括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南澳县,总面积约2245平方千米。
(2)中心城区范围由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以及塔岗围填海片区组成,总面积约483平方千米。
2、城市规划区是汕头市行政辖区范围。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三、城市发展目标结合汕头特点,坚定改革创新,探索根植性发展、精致型开发、包容性增长发展模式,承担好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试验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国家特区职能,将汕头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良和潮汕文化特色浓郁的潮人都会、精致汕头、滨海国际化山水人文都市。
四、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
具体包括:1、以“组团式生态带形都市”和“有机生长”为核心的空间发展策略;2、“精益经济”产业发展策略;3、“精巧系统、精细人性、精明精准设施和精密智慧管理”的交通发展策略;4、基于现代化治理模式的规划实施策略。
五、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经济特区,粤东中心城市”。
城市职能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基地;粤东新兴产业和精细制造业基地;粤东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心;粤东文化、教育、科技研发和医疗、体育中心;粤东旅游服务中心。
六、城市规模规划期末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650万人左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2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2万人。
规划期末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20平方千米左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501平方千米。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205平方千米。
七、市域城乡空间布局规划规划市域城乡空间结构为“1心6组团”生态带形都市+“3个生态与乡村片区”,其中:“1心6组团”以金平-龙湖城区为核心,依托带形都市交通走廊串联和构建濠江、潮阳、潮南、澄海、东里-盐鸿和南澳六个紧凑型的城市建设发展组团;“3个生态与乡村片区”指澄海西部、潮阳西部和潮南南部三个片区。
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介绍
![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2483ffa4693daef5ef73de9.png)
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介绍国家滨海新城粤东城市中心东海岸新城项目位于汕头湾东部,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汕头市政府战略合作的大型城市综合运营项目,实际总投资超过200亿元,西起汕头内海湾导流防沙堤,东至澄海莱芜岛,分为新津、新溪、塔岗围三大片区,东西长13公里,南北纵深约1.5—2.5公里,规划总面积24平方公里,围海造地面积20平方公里,是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2012年5月9日,广东省委将汕头东海岸新城项目确定为促进和带动粤东区域崛起腾飞的重大平台,作为粤东地区未来五年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发展极。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注册资本金148亿,是中国第一家成功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股票代码为01800.HK)。
中交股份作为世界500强,涉及港口、航道、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及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级的奖项。
汕头市是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湾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和著名侨乡,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美称。
汕头市土地面积为22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9.62万人,交通便利发达,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东海岸新城项目的实施,将为带动汕头城市扩容提质、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实现粤东三市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聚集发展、提供重大平台支持。
项目规划定位:东海岸新城规划定位为粤东城市中心,泛粤东地区的宜居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服务中心;打造汕头新城市中心商务区,以行政办公、高端商贸、总部经济为主,配套居住、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
规划人口超过30万。
片区规划定位:●新津片区位于东海岸新城项目于现状主城市的结合点,规划面积为5.1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汕头海湾门户,集商业、文化、旅游、体育于一体的城市游憩商业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高品质滨海住区。
●新溪片区位于新津河与外砂河之间,规划面积11.70平方公里。
控规的实施情况汇报
![控规的实施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84d33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控规的实施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实施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全面落实控规,我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下面我将就我市控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在城市用地规划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据控规的要求,我市严格控制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合理划分了各类用地,有效保障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违规用地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了城市用地的无序扩张,保护了农田和生态环境。
其次,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控规的要求,我市严格控制了城市建筑的高度、密度和容积率,合理规划了城市的道路、绿地和公共设施,有效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和环境质量。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违规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有效维护了城市建设的秩序和规范。
再次,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根据控规的要求,我市加强了对生态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了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保护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最后,在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根据控规的要求,我市加强了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城市管理漏洞的整改力度,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综上所述,我市在控规的实施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控规的实施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控规的宣传和落实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控规的深入实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最后,我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控规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新城规划实施评估与规划对策——以汕头市珠港新城为例
![新城规划实施评估与规划对策——以汕头市珠港新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bf5201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e.png)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实施评估要点及规划优化对策进行探讨。
2汕头市珠港新城规划实施评估2.1珠港新城规划实施评估背景2009年,汕头市政府提出以珠港新城、南滨片区“一湾两岸”城市核心圈和东海岸新城为核心载体,打造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兴建海湾新区的构想,并于2014年9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至此,珠港新城成为汕头中心城区核心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东扩的前哨,也是中心城区扩容强心的重要承载空间。
发展建设至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汕头市“为焕发汕头经济特区新活力,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提供新动能,为新时代广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径,把汕头经济特区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
由此,也对珠港新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本次评估通过对已有规划成果进行梳理,评估规划实施成效,重点基于新的发展形势,提出全面优化珠港新城的产业、道路系统、城市设计等的对策,以有效地提升珠港新城用地布局的科学性,并为珠港新城重新确立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定位和建设目标提供支撑。
2.2规划实施情况珠港新城北至中山东路,南邻汕头湾,西至龙湖沟,东至汕头海湾大桥,总面积3.5 km 2。
2010年6月和2011年12月,汕头市分别组织开展了汕头内海湾“一湾两岸”概念设计和汕头珠港新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并同步启动了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11月,《汕头市珠港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通过;2016年和2020年又分别开展了两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修编。
摘要 新城建设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阶段城市拓展的重要模式,其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往往因政策调整、市场经济等因素极易出现规划与建设衔接不畅等问题,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极有必要。
研究结合汕头市珠港新城规划实施评估实践,探讨新城控制详细规划评估方式方法与评估主要内容,识别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规划动态维护的相应对策。
控规实施评估总结汇报
![控规实施评估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094b6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6.png)
控规实施评估总结汇报控规实施评估总结汇报自控规编制完成以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控规实施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了解控规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次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
一、控规目标的实现情况分析我们对控规制定的目标进行了评估,发现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控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城市规划方面,控规明确了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空间布局,提出了分区规划控制要求,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规划的框架。
土地利用方面,控规对农村土地利用进行了整理和优化,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有效避免了土地的过度开发。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控规明确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减少生态破坏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控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控规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规划的制定过程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民意征集,导致控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次是控规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不足,存在一些违规建设和随意拆迁的情况,导致控规的实施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后是控规的更新和调整不及时,随着城市发展的变化,控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控规的更新和调整工作做得不够及时。
三、控规实施评估结果通过评估,我们认为本次控规实施的效果总体上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的控规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但在规划编制、实施监管和更新调整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来提高控规实施效果。
四、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控规的实施效果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广泛征求民众意见,让规划更贴近实际需求。
2.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确保控规的有效实施。
3.加强对控规的更新和调整工作,及时跟进城市发展的变化,使控规保持有效性。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城乡规划局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汕头城乡规划局](https://img.taocdn.com/s3/m/96e82d976c175f0e7cd137ee.png)
《汕头海湾新区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文本主要内容第一条规划背景1、落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国家战略要求,调整优化片区用地和产业布局。
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批复同意汕头经济特区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函〔2014〕123号),支持试验区着力转型升级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营商环境、通关制度、社会管理、土地管理、海域使用和投融资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
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契合汕头海湾新区城市战略的新定位新思路,提升片区产业与空间发展水平。
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2013年11月14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汕头海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在汕头东部沿海48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一核三区”的空间开发总体格局。
东海岸新城是“一核”--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明确要集聚发展金融商务、企业运营、会展交易、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成为提升汕头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
3、吸收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成果优点,引入契合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
2013年6月举行的东海岸新城国际城市设计竞赛中,安德鲁—荷兰高柏、美国NBBJ和香港奥雅纳三家优秀国际团队对东海岸新城进行各自独特精彩的规划诠释。
方案从各种不同的视角抓住汕头自然禀赋和人文特质,以国际视野、新颖理念和先进手法,描绘出独具匠心的规划蓝图。
在概念规划竞赛方案优化完成后,需要通过法定的控规修改程序,将方案中适合汕头和本区域发展的创新理念和空间布局进行吸收融合和优化提升。
4、统筹协调各层次相关规划,梳理完善片区与周边区域的规划衔接。
东海岸新城作为汕头城市新的战略重点发展区的核心载体和启动片区,与正在修改中的《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2013修改)》同步,在空间和产业的布局上对本片区重新进行精确的功能定位和空间调整,以符合上层次规划的新定位新思路对于本区域用地载体的布局要求。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ae48b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f.png)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一、前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调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报告旨在对控规调整进行论证,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空间的利用和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制定了控规,并对其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三、控规调整意义1. 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原有的控规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因此,对控规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对控规进行调整,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
3.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控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4. 改善居住环境通过对居住区域进行规划和调整,可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控规调整的原则1. 顺应城市发展控规调整必须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
2. 保障公共利益控规调整必须充分考虑公共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3. 科学合理控规调整必须科学合理,符合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
4. 统筹协调控规调整必须统筹协调,与其他相关规划相互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控规调整流程1. 规划编制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原有的控规进行评估和分析,并确定需要进行的修改范围和目标。
同时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
2. 方案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制定具体的方案,并进行论证和评审。
方案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因素,并与其他相关规划相互配合。
3. 公示征求意见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方案进行公示,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评审。
4. 审批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调整后的控规进行审批,并确定实施计划。
六、控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缺乏科学性有些地方在制定控规时缺乏科学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规律和趋势。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a5be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4.png)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控规调整论证报告导言: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土地利用、建筑形态、交通、社会设施等方面的规定和布局,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引导和控制的一项规划工作。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控规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城市的新需求和发展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控规调整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一、控规调整的背景和必要性1. 城市发展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发展需求。
旧有的控规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正在向多功能和高效能的方向发展,需要有相应的规划来支撑和引导。
控规调整可以使城市功能更加合理分布,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3. 资源的合理配置:城市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通过控规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
二、控规调整的原则和方法1. 综合考虑:控规调整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情况,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利益。
应该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符合城市整体发展需要的规划。
2. 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控规调整应该从个别点位、线路出发,逐渐拓展到整个城市,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网络。
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灵活适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和特点都有所不同,控规调整应该灵活适应,根据地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规划。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发挥规划的作用。
4. 参与和沟通:控规调整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沟通,包括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个利益相关者。
只有形成了共识和共同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控规调整。
三、控规调整的目标和效益1. 促进城市功能的升级:通过合理的控规调整,可以促进城市功能的升级和提升。
比如,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交通和社会设施的配套水平,使城市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2. 优化资源配置:控规调整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规划修改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9e275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b.png)
规划修改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规划要求,我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调整,并将修改情况进行了
汇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和修改,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首先,针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目标进行了调整。
在原有的规划基础上,我对项
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界定,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保项目能够更加明确地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其次,对项目的资源配置和利用进行了优化。
在之前的规划中,我发现项目的
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因此我对项目的资源进行了重新的评估和配置,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同时,针对项目的风险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在项目的
实施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因此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在面对风险和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应对。
最后,我对项目的进度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和监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对项目的进度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确保项目能够按照原定计划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对项目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修改,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了相应的
调整和优化,确保项目能够朝着预期的方向稳步发展。
同时,我将继续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希望公司领导能够对我的工作给予认可,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试谈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与改进
![试谈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e825856dd1f34693dbef3e97.png)
试谈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与改进摘要:本次研究以城市规划管理为主题,试谈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具体论述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先对控规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分析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导致此类问题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控规;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控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简称或省称,从发生学角度观察,控规之所以产生的根源,主要来自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它既是这个转变过程的产物,也是中国向全面现代化转型中采用的一种指导城乡建设的有效依据。
从方法论角度观察,控规主要是以我国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在详细规划发展基础中,吸收国外区划法原理,探索出的新经验。
目前,控规已经经历了形体设计——形体示意——指标抽象各个阶段,正在向着完整控制体系方向升级[1]。
1、新时期控规概述我国南北发展不均衡,控规的发展也处于不平衡状态,因而产生了新旧控规并存现象,在一些地区运用新控规推进了城市规划管理,而另一地区则因为受到旧控规限制,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向全面系统控制方向完善。
伴随着新时期城市类型的分型与区域范围内的城市群建设相继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局部实践阶段,而面对新时期动态性更强的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任务,积极推进控规的优化应用有利于促进控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科学持续解决实际问题[2]。
2、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1现状调研深入程度不够当前,控规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困境表现之一是对现状调研深入程度不够;导致此类现象发生的原因集中于信息来源层面,具体而言,就是在信息来源途径、信息更新速度、信息处理标准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使收集到的各区划范围内的信息资料相对不完善。
简单讲,就是易发生信息遗漏情况。
另一方面,新时期的控规在编制时间跨度方面相对宽裕,但持续性的现状调研力度不足,因此,在项目审批与行政许可审批方面易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将其归咎于时效性差。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5598f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1.png)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规调整是指在城市规划中对已有规划进行修订,以适应城市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
控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控规调整的必要性城市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城市规划也必须随之调整。
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规划的调整变得越来越迫切。
控规调整能够保障城市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当城市规划不合理时,将会导致城市建设过度密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严重,同时也将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
控规调整将有利于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控规调整的流程控规调整的流程非常复杂,包括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城市规划方案设计、公示和批准等。
控规调整的每一步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流程进行。
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城市规划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的调整。
其次,在调整时需要针对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状况和自然资源保护情况来进行调整。
最后,调整草案需要在公示期间进行公示,并接受政府的审批和审查。
3.控规调整的影响控规调整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它能够有效地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它能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
4.落实控规调整的责任控规调整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规划,确保控规调整能够有序进行。
企业和个人也应该积极支持和配合控规调整的实施。
同时,城市居民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总之,控规调整的实施对于城市的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规划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控规调整也是推动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确保控规调整的实施顺利进行,并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08401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3.png)
控规调整论证报告
该控规调整论证报告分析了目前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调整的必要性和相应的建议。
报告的内容结构大致包括:
1. 引言:介绍当前城市控规调整的背景和目的,说明本论证报告的重要性。
2. 文献综述:概述控规调整的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经验。
讨论已有调整案例的成功与不足,并指出各方面的控规调整需求。
3. 目前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当前城市控规的主要问题,如规划不够科学合理、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变化、缺乏民众参与等。
4. 调整的必要性:阐述为何需要对现有的城市控规进行调整,包括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资源环境保护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等。
5. 调整的原则和方法:提出调整控规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如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民主参与等。
列举相关成功案例并解析其调整过程。
6. 调整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调整城市控规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包括加强规划科学性、提高民众参与度、完善调整机制等。
7. 结论: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指出调整城市控规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展望未来的城市规划方向。
8. 参考文献:列出相关引用文献。
该论证报告的目的是剖析城市控规调整的必要性和方法,并为相关决策者和规划师提供参考意见,以促进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民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新区控规修改和编制的总结与思考——以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为例【摘要】城市新区的发展建设因涉及项目具体落地具有不确定性,带来原有法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影响原有规划的严肃性。
本文通过对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历版控规编制与修改的梳理与总结,反思城市新区控规编制与修改的工作重点,探索未来城市新区控规编制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城市新区;控规修改引言城市新区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地方政府未来重点建设、项目投放的主要区域,新区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新区的法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常面临规划调整的需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乡规划法》明确的一种法定详细规划类型,具有公共政策属性,也具有其法律严肃性。
如何对城市新区的法定控规进行修改,以及如何更好地编制、减少反复调整,是值得共同探讨的实际问题。
笔者经历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规的历版编制与修改,希望通过该城市新区控规编制历程的梳理与总结,形成工作经验并反思该类型规划的改进方向,以期作为类似区域控规编制的参考。
一、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规编制历程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位于汕头市中心城区北岸东部,属于内、外海湾交界处,是汕头由内海湾城市向双海湾城市发展的重要地区,总面积约5.18平方公里。
2008年,片区所在的东海岸新城(原名东部经济带)开始启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总面积约24.25平方公里。
其中新津片区作为连接现状主城区与未来城市核心区的关键片区,以“汕头海湾门户,东部城市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集商业、文化、旅游、体育于一体的城市游憩商业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高品质滨海住区”为功能定位,是整个东海岸新城的启动片区。
2009年,汕头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新津片区的首个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将新津片区划分为6个功能组团,其中5个为居住组团,1个为商业组团,片区共容纳约12万人【1】。
1、2012年局部修改2012年,为了解决片区内的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原汕头市城乡规划局开始启动片区内的局部控规修改工作。
由于四家历史产权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涉及政府与其他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因此控规修改仅在四家历史产业用地范围内开展,总面积约1.45平方公里。
根据四家业主的历史合同,其用地范围内共有可开发建设建筑面积360.9万平方米。
而按照2008版控规,其范围内只有可开发建设建筑面积231.9万平方米,缺口高达129万平方米。
经多轮方案调整与衔接,四家产权单位用地范围内5.9公顷的医院用地被调整至范围外(同期汕头市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将同等规模的医院用地落实于新津片区周边500米范围内),将原本块状的公共绿地面积5.2公顷调整为4块社区公园用地共3.4公顷,补充缺口的可开发建设建筑面积主要为商业与住宅功能,控规修改按照新增的居住人口补齐教育与生活配套设施用地1公顷。
通过此轮局部控规修改,四家历史权属单位形成新的用地方案,均可按照新版控规重新申请用地、开展建设工作。
2、2013年局部修改2013年,汕头市政府准备将东海岸新城第一宗居住用地挂牌出让,标志着东海岸新城进入全面开发建设的时代。
与此同时,因开发建设需要、配合政府建设运营带来的控规修改帷幕也正式拉开。
此轮控规修改依然围绕政府近期出让的用地进行局部调整,总面积约55.2公顷,主要调整内容为提升部分出让地块的容积率,提高出让地块的用地兼容性,同时按规定要求补充容积率提升带来的生活配套缺口。
考虑到2012年的控规修改取消了新津片区内的综合医院用地,为提高片区居民就近就医的便捷性,规划预控了一处门诊用地。
3、2014年全片区修改2013年,东海岸新城升级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国家级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正式进入全面开放建设后,汕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提高东海岸新城的整体建设环境,组织开展了东海岸新城城市设计国际竞赛。
2014年,根据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原汕头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开展东海岸新城控规修改工作,落实城市设计竞赛优胜方案成果内容,总面积覆盖整个新城24.25平方公里。
由于新津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中,城市设计对该片区调整影响较小,因此此轮控规修改主要落实新的功能定位、衔接落实基础设施调整优化方案、完善配套设施、并推动片区近期土地出让工作。
此次调整首先落实新的片区功能定位,由原有定位调整为“汕头海湾门户,东海岸新城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高品质滨海住区;华侨经济合作、跨境金融探索的金融创新区;是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东海岸新城的首期启动区”。
在用地布局上,将原控规的商业组团提升为金融创新组团,提高该组团现代服务业用地比例、开发建设总量与兼容性,优化该组团的城市形态。
第二,此次修改落实片区道路调整优化方案,结合新时期慢行交通、绿色出行等全新的交通发展理念优化道路断面设计、落实重要公共交通设施与线路、优化全片区交通设施布局,目前新津片区的路网已按照本控规方案进行建设。
第三,此轮控规修改工作与之前两轮有所差异,是基于全片区修改、而非局部调整,在已调整过的两个内部片区不作修改的基础上,可以弥补先前局部控规调整带来的问题。
因此,借助全片区修改的机会,补充区级医疗设施用地,同步优化教育配套设施的整体布局。
第四,结合政府近期土地出让计划优化住宅用地、生活配套设施的布局方案,推动片区开发建设的进程,发挥整个东海岸新城启动区的撬动作用。
4、2016年局部修改随着新津片区土地出让、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有序推进,片区开始集聚人气,原控规的商业组团(后调整为金融创新区)也进入开放建设的计划中。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是国家赋予汕头的产业平台,新津片区虽是启动区、以居住为主要功能,但该组团同样承担着整个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产业发展的带头作用。
2016年,为落实新的片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要求,配合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金融创新区也进行控规修改。
此轮调整进一步强化片区的产业功能,减少商住总量、提高商业总量;优化城市设计方案,塑造城市地标建筑;提高产业用地兼容性,适应政府招商需求。
二、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控规修改主要原因总结1、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新津片区作为新城,土地权属较不复杂,可以从零开始规划、开发建设,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历史产权用地。
原控规以政府主导为主要出发点,希望通过政府收储原有四家历史产权用地后,统筹开发建设,均等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但由于政府迟迟未开展土地收储工作,加上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四家原历史产权用地业主希望自主开发建设,同时政府按照原历史合同给足承诺的建筑面积。
因此,2012年开始的第一轮控规修改正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
2、推动片区建设作为国家级平台,政府非常重视首宗用地供给,为了提高土地出让的效果,提高了宗地的开发建设总量、可开发建设比例。
2013年的局部控规修改,便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片区的开发建设;在2014年开始的全片区控规修改中,也将土地出让计划与全片区修改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片区的土地供给、开发建设。
3、落实基础设施的调整随着新津片区整体基础设施推进建设,原控规对道路规划建设提出的要求也需要同步进行修改,尤其是道路断面设计上的升级、更新。
例如上位轨道交通规划的调整、慢行交通的形式、公共交通站点的设计方式、新的道路设计规范带来的调整等原因,都迫使控规需要进一步修改,与具体的施工设计进一步衔接。
4、提高产业服务功能在整个东海岸新城升格为国家级平台后,片区的产业定位、产业功能相应发生改变,原控规的编制并无类似规划背景,其考虑或多或少存在当时的局限性。
因此,提高产业格局、扩大服务功能也是新津片区控规修改的主要原因。
三、新城控规修改的主要原则思考从汕头市东海岸新城新津片区历版控规修改可以看到,不同轮次、时期的修改目的不同,但有一些控规修改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贯通的,同样,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新城的控规编制之中。
1、确保民生设施民生设施的保障应是控规修改首要考虑的原则。
不管是局部修改,还是全片区修改,控规修改一定要确保民生设施尽量保留。
2012年的修改虽然减少了医疗设施,但以教育设施作为弥补;虽然减少了一定量的公园绿地,但四家历史权属单位的用地与建设总量均完成的情况下,依然在街角空间挖掘土地,配置社区公园,提高社区环境。
2014年的全片区控规修改,则更是在弥补2012年修改留下的遗憾,补足片区缺失的医疗设施、及时配套教育用地、完善市政配套。
2、兼顾利益主体在新津片区的控规修改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利益主体:历史产权单位、政府、市民。
历史产权单位有政府原先土地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证等资料,按合同补足其应有的利益,属于本分;政府的利益主要在推进片区建设,进而获得土地财政及发展动力;市民的利益是保障其民生设施,在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上,提供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
历史产权单位的利益依靠其土地红线范围内的方案优化来解决,政府利益在于局部地块的开发建设总量的调整,市民利益的保障较为复杂,需要不断地优化方案来落实新的发展理念,解决根本需求。
3、向下深度衔接控规一旦法定化,再调整就有其困难,而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也不是一版控规便可完全确定的,在涉及众多具体实施方面的问题时,控规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尤其与建设实施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度衔接。
因此,新城控规修改时要充分向下深度衔接,减少不必要的修改,确保与建设实施的高度协调。
四、新城区控规编制的反思一个新城的控规,从起初开始编制直至项目落地实施、全面建好,经历了多伦反复的控规修改过程。
规划反复修改对规划的严肃性、公共政策属性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新城区的控规编制工作,既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又有利于规划落地实施。
1、构建传导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央18号)》,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五级三类”,“三类”包含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控规属于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类【2】。
一般而言,新城区多数位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不再单独编制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域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直接指导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意味着总规与控规之间如何传导,尤其在总体框架到具体落地之间的传导极为重要。
目前,北京市的控规内形成了“街区-详规-实施方案”三层体系,街区指引主要传导上位规划刚性要求,进行底线划定、指标分解;街区详规除了落实“街区”层级的设施要求之外,对街区进行强度、密度、高度分区;综合实施方案则是是开发建设成熟地块的具体建设实施方案,涉及具体具体用地功能及各类指标【3】。
建议城市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也可以参照构建控规内部的传导层级体系,层层下传,直至具体实施,减少因项目不确定导致的控规修改。
2、留足管控弹性新城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尤其是带有产业功能的新城区,往往调整控规指标以适应产业项目的实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