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合集下载

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心肌梗死抢救流程1. 院前抢救- 当怀疑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经过初步评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帮助患者保持镇静,并且放松紧身衣物,特别是领带等束缚。

2. 急救处理- 急救人员到达后,进行现场急救处理。

这包括检查呼吸和心跳情况,并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果需要的话。

- 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心电图监测,并收集患者的心电图数据。

- 如果有需要,给予患者氧气供应。

3. 心电图示范- 根据心电图监测的结果,心电图示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梗死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 心电图示范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溶栓治疗或者紧急冠脉介入手术。

4. 溶栓治疗或冠脉介入手术- 如果心电图示范结果显示存在动脉闭塞,溶栓治疗或冠脉介入手术是必要的。

- 溶栓治疗是通过给予患者特定的血凝块溶解药物,以恢复动脉流通性。

- 冠脉介入手术是通过导管手术在闭塞的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或者进行球囊扩张术。

5. 住院抢救- 随后,患者需要住院进行抢救和进一步治疗。

-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例如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

- 进一步的检查,例如心脏造影或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损伤的程度。

6. 康复和随访- 患者在出院后,需要进行康复和随访。

- 康复包括适当的饮食控制、药物管理和适度的锻炼。

- 随访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并调整治疗计划。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简要的心肌梗死抢救流程,实际的抢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个性化处理。

对于心肌梗死的抢救,请始终依赖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心梗抢救流程

心梗抢救流程

心梗抢救流程心梗是指冠状动脉因斑块或血栓导致血供中断,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一旦出现心梗的症状,需要进行紧急抢救,下面是心梗抢救的流程。

首先,当患者出现心梗的症状时,例如胸闷、胸痛,应第一时间就近就医,尽早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心梗属于心脏血管急症,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尽快到达医院。

其次,医院急诊科将立即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

医生会进行心电图监测,以了解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情况。

如果心电图出现典型的ST段抬高变化,医生会高度怀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立即启动抢救流程。

随后,医生会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检查。

心肌酶谱可以检测血液中心肌损伤时释放的酶。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会受损并释放这些酶,通过检查酶的浓度变化,可以确定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

在做好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医生会立即给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

常用的抗凝治疗药物有肝素和普通肝素。

同时,医生会给患者应用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在疼痛缓解后,患者会感到舒适一些,也有助于减轻心肌的负担。

随后,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功能和总体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治疗,包括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应用抗心律失常和抗血小板药物等。

还会给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等辅助治疗。

同时,医生会给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确定造成心梗的血管病变情况。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紧急的介入治疗,例如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以恢复血液供应并恢复心肌功能。

最后,医生会给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总之,心梗的抢救流程需要紧急、科学和系统化的医疗护理。

在急诊科的抢救环节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并配合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从而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及时的干预和恰当的治疗可以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共8篇)第1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预案1.协助取平卧位, 通知医生。

2.氧气吸入。

3.心电监护, 做心电图。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输液速度宜慢, 剧烈疼痛烦躁不安者, 遵医嘱肌注吗啡或哌替啶、监测生命体征。

5、准备抢救药品及物品。

6、发病在6小时之内, 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常规化验大小便、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肌酶, 并作全导心电图。

7、溶栓后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8、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观察心律呼吸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量。

9、绝对卧床休息一周, 保持情绪稳定、减少探视、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10、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第2篇: 心梗猝死应急预案(一)、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风险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 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氧气持续吸入3~4 L/min, 心电监护, 建立静脉通道。

2.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 mg静推, 必要时可5~10 min重复使用, 而后以1~ 3mg/min静滴维持48~72 h。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 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 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 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 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 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 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

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坚守岗位, 定时巡视患者, 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患者的重任。

为了确保在面对各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以下急诊科应急预案及流程。

一、心跳骤停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呼叫医生,并迅速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分钟,按压深度至少5 厘米,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时间约1 秒,可见胸廓起伏。

3、迅速准备除颤仪,如为室颤,立即进行除颤。

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应用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医生宣布患者死亡或复苏成功。

(二)流程1、发现患者心跳骤停→呼叫医生,同时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和腰带,清除口鼻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进行心肺复苏(30:2),呼叫他人协助→准备除颤仪→除颤(如为室颤)。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用药。

4、持续心肺复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待医生进一步指示。

二、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立即让患者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

3、遵医嘱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

4、如患者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5、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处理。

6、做好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的准备。

(二)流程1、患者出现胸痛等症状→立即卧床休息,吸氧,通知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2、建立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进行心肌酶谱等检查。

3、遵医嘱用药(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等)→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物。

4、观察病情变化,处理并发症→评估是否需要急诊 PCI 或溶栓治疗。

三、呼吸衰竭应急预案及流程(一)应急预案1、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给予吸氧,根据病情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一、救护车转运流程(一)目标.1.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医院,首选转运至可以开展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2.进行院前急救处理;3。

传递院前信息(包括心电图)给目标医院。

(二)技术要点.1。

根据症状描述,就近派出符合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救要求的救护车;2.指导患者自救,救护车尽快到达;3.评估生命体征,施行现场急救;4。

到达后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查;5.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包括吸氧、心电监护、开放静脉、硝酸甘油等;6。

对持续胸痛>15分钟和心电图ST段抬高无禁忌症的患者,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如可能加服氯吡格雷300mg;7.优先转运至最近的、有急诊PCI资质的医院;8。

利用车载信息系统、微信、彩信等多种形式传输心电图等院前信息至目标医院;9.拨打医院专用电话,联系进行确认,转运患者至急诊科;10.如条件允许,将患者直接送至导管室,续接流程五(救护车转运直达导管室流程);11。

完成患者及资料的交接手续,并签字确认。

(三)考核要点。

1。

患者呼叫至急救系统接听电话的时间;2。

急救系统接听呼叫电话至派出救护车辆的时间;3.救护车组收到出车指令至出发的时间.4.患者呼叫至救护车到达时间;5。

院前心电图完成的比例,10分钟内完成心电图的比例;6.传送心电图等资料到目标医院的比例;7。

送至可行急诊PCI治疗医院的比例。

二、可行PCI医院急诊科处理流程(一)目标。

1.建立院内胸痛中心/绿色通道;2。

确认/排除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诊断;3.及早启动早期再灌注治疗和完善前期准备。

(二)技术要点。

1.完成交接,妥善记录保管救护车送诊患者的院前急救信息;2。

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尽快采血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它血液检查,不必等待结果可以启动心内科会诊、再灌注治疗;3.核对患者发病后至今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用药情况,避免用药过量及重复。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演练方案。

二、演练背景模拟患者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进行诊断、处理和抢救,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地点:XX医院急诊科四、演练组织及人员1. 演练总指挥:由院长担任。

2. 演练副总指挥:由医务科科长担任。

3. 演练小组:包括急诊科、心内科、护士站、药剂科、保卫科等相关部门人员。

4. 演练模拟患者:由医院医护人员扮演。

五、演练内容1. 演练流程:(1)患者进入急诊科,护士站立即询问病史,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2)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医生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3)医生根据病情给予患者阿司匹林300mg、氯比格雷600mg口服,普通肝素5000单位静脉推注。

(4)护士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5)药剂科立即准备相关抢救药物。

(6)保卫科协助将患者送往心内科。

(7)心内科医生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包括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等。

2. 演练重点:(1)检验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处理和抢救流程的掌握程度。

(2)检验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沟通、协作能力。

(3)检验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应急响应能力。

六、演练评估1. 评估演练流程是否规范、有序。

2. 评估医护人员在演练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诊断、处理、抢救等环节。

3. 评估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

4. 评估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七、演练总结1. 演练结束后,召开总结会议,总结演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八、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确保模拟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心梗 猝死应急预案

心梗 猝死应急预案
12、抢救无效死亡,协助家属将尸体运走,向医务科或院办汇报抢救过程结果。
【程序】
防范措施到位→猝死后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6、抢救中应注意心、肺、脑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路。
7、发现患者在走廊、厕所等病房以外的环境发生猝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后立即就地抢救,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8、其他医务人员到达后,按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迅速采取心肺复苏,及时将患者搬至病床上,搬运过程中不可间断抢救。
3、准备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4、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5、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应安慰患者和家属。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工作流程】
3、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常用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仪器及时充电,防止电池耗竭。
4、发现患者在病房内猝死,应迅速做出准确判断,第一发现者不要离开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同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5、增援人员到达后,立即根据患者情况,依据本科室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配合医生采取各项抢救措施,同时向医务科和院办报告。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必要时转院→记录抢救过
(二)、突然发生猝死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定时巡视患者,尤其对新患者、重患者应按要求巡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尽快采取抢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1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1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急演练一、目的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急性危重病例抢救的能力,结合医院实际,开展一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应急预案演练。

二、成立演练指挥部(一)领导小组指挥长:杨晓雯副院长副指挥长:房振胜主任参加科室:急诊医学科、心脏内科、检验科(二)指挥部下设演练组演练组长:史继学(主任医师)副组长:赵爱华(副主任)、周亚东(主治医师)医师:徐新兵(住院医师)护士:王靖(副主任护师)、韩婷婷(主管护师)、王少华(主管护士)、董晓露(护士)、吕晓萌(护士)患者:卢磊(饰)演练时间:2015年月日下午14:00地点:急诊医学科接诊室三、演练内容1.职责分工史继学:负责医疗抢救的指挥接诊医生:徐新兵(医师)患者家属:苗春运(饰)护士:王靖(护士组总指挥):王少华:床旁心电监护,测血压,配置液体注射;韩婷婷:记录,查对用药。

患者:卢磊(饰)2.演练场景:201 年月日10:50,患者卢磊由家属苗春运扶送入院到急诊医学科,徐新兵住院医生接诊病人。

(1)患者入院时情况:患者:卢磊男60岁退休工人汉族已婚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1年,再发加重1小时。

现病史:患者1年来活动中出现胸闷、胸痛症状,阵发性发作,放射至左肩左臂,伴心悸乏力、出汗,休息数分钟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缓解,未进行特殊诊治。

1小时前活动中胸闷、胸痛症状再发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发作,放射至左肩左臂及下颌,伴心前区压迫感、心悸乏力、烦躁不安、出汗、恶心,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胸痛无明显缓解,家属立即扶送入院。

病程中患者无大小便失禁,精神差。

既往史:有冠心病家族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传染病史,无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吸烟30余年,20支/日。

(2)11:00进入初步抢救:处置流程:①医生询问病史,嘱患者取平卧位。

②嘱护士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测血压。

护士遵医嘱,给以普通鼻导管给氧,浓度1 -3L/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
怀疑缺血性胸痛
紧急评估
1、有无气道阻塞
2、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3、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4、神志是否清楚
气道阻塞
呼吸异常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1、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
2、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心肺复苏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
稳定后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160-325mg嚼服
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化),无效5-20pg/min静脉滴进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快速评估(<10分钟)
迅速完成12导联的心电图
简洁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参见《急救流程》一书)、核查禁忌症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线检查
回顾初次的12导联心电图
ST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B
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ST段和T波正常或变化无意义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或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中段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β—受体阻滞剂(紧急时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15-20mg缓慢静脉推注)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
他汀类
不能延迟心肌再灌注治疗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GPllb/lllα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他汀类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整)
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低危者GPllb/lllα拮抗剂
胸痛发作时间≤12小时

溶栓治疗
入院溶栓针剂至血管的时间≤30分钟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
早期PVI:入院—球囊介入≤90分钟CABG: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收住监护室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反复性继续ST段抬高
定性心动过速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左心衰竭征象(如气衰、咳血、肺啰音)
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在争议。

给予最理想药物治疗后仍有明显进行性的或反复发生缺血才介入治疗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蛋白转为阳性

收住急诊或者监护病房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段监护
神经应急评估
诊断性冠脉造影
如无心肌梗死或缺血证据,允许出院。

LBBB:左房室东支传导阻滞
辅助治疗药物:
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10—30mg/次,3—4次/日或1-3mg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6.25-25mgTid
氯氧吡格雷:首剂300mg,此后75mg/d,连续8天
普通肝素60U/kg静脉注射,后继12U/(kg·h)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3000—5000U皮下注射,Bid
GPllb/lllα拮抗剂:阿普单抗0。

25mg/kg静脉推进,继以10ug/(kg·h)静脉滴注12小时;普罗非班10ug/kg静脉推注,继以0.15ug/(kg·min)维持48小时
ACEI/ARB:卡托普利6.25-50mg Tid,氯沙坦50—100mgQd,厄贝沙坦150—300mgQd
他汀类:洛伐他汀20-40mgQn,普伐他汀20—40mgQn,普伐他汀10—20mgQn,辛伐他汀20-40mgQn;也可以选择氯伐他汀、西立伐他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