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高考考点复习21 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专题-散文阅读之鉴赏技巧语言艺术

高中语文-专题-散文阅读之鉴赏技巧语言艺术

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专内容梳理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针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题型。

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和鉴赏散文的技巧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

这一类考题有如下特点:命题角度有两种,一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二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特色。

考查的表达技巧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

确认所用技巧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结构方式、语言表达等。

【知识点汇总】(一)表达方式:重点关注:记叙角度——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详略得当。

(二)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衬托、渲染、抑扬、虚实结合、点面结合、以小见大。

(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排比、反复。

(四)构思特点: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

(五)语言艺术:1、用词之美:叠词、化用。

2、句式之美: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

3、风格之美:凝练含蓄、细腻典雅、清新明丽、朴素直白、活泼诙谐等。

【技法回顾】1、审明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2、指出技巧或特色。

3、分析内容。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现手法或语言特色在文中是怎样运用、表现的。

4、概括效果。

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内容,概括这样运用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答题模板:点明语言特点+结合文本(词语、句、段)分析+点明该语言特点收到的效果)典型题目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的眼光艾克拜尔·米吉提(注)①我的父亲虽然哈萨克语、俄语、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语、乌兹别克语、塔塔尔语样样精通,而且,作为旧时的医科毕业生,对拉丁文也有探究,因为所有的西药必须有拉丁文药名,当时他开处方都是用拉丁文。

但是,十分遗憾,唯一让他搞不懂的是汉文。

他认为汉文笔画复杂繁多,读音奇异,读出音来却又并不代表辞义,还要搞明白是哪个字,其字义是什么,否则,光听口说,你永远也别想搞明白他在说什么。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课件37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鉴赏散文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课件37张
突出事物某个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 象,以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引起 读者共鸣。
借代 借助这一事物的某一特征来指代事物本身。根据所借事物 和所代事物的不同,可以分为特征代指事物、具体代指抽 象、部分代指整体。
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
③整句与散句交错运用,句式富于变化,有节奏感, 生动活泼,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如何鉴赏散文语言表达艺术?
遣词 造句
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 叠音词、拟声词
句式之美:
长句和短句结合 整句和散句结合
题目:从手法角度赏析下列语段语言特色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 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 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 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 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 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 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 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 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 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 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 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 语言具有建筑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 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 密,使人有一气呵成之感

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

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

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整理一、表达方式(一)叙述的技巧:顺叙: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起到补充、丰富、深化原叙述的作用。

(二)描写的技巧: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的形象、情感(思想),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突出主题。

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也适用诗歌赏析):a、注意景物描写的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相结合;b、动景和静景的结合或衬托;c、绘声绘色;d、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心理感受来写景等。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6.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7.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8.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细节描写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作品内涵,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9.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详略得当10.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乐景写哀、哀景衬乐(三)叙述人称的技巧: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作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 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 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 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 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 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 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 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 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 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 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 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结构句
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 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 句、照应句等。
主要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结合 语句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其含义。
二、规范答题
“多看+多联”准确理解句子含义
典题例析 典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 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 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裙 子做好了嘛,我们两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高三总复习之散文表达技巧和语言技巧

高三总复习之散文表达技巧和语言技巧

①准确;②精练;③生动、形象、传神
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
具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
用 叠字、叠 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叠字能使意

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

下文联系紧密,使人有一气呵成之感
反复
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 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提问方式
(2013·江西高考)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 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2012·山东高考)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 两个主要特点。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 有人称作者×××的散文“亦秀亦豪”。请结合本 文谈谈你的理解。
1、牢记赏析语言的4角度
鉴赏角度
特点或作用
动词、形 容词
就这样走着走着,蓦然抬头,前方出现了十 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子,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 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 的海市蜃楼?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 的字:“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 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精心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 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 乎我们的想象。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 以及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 红柿,真的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③排比。几个句子构成排比,(解说)强化了作者 自己聆听老腔时的内心感受。(作用)
④化用古诗句。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斜阳照墟落,穷巷
【对点训练】见复习书206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 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的 飞鸟也不见踪影。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 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 们的大脑神经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鉴赏艺术技巧、语言》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语文考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鉴赏艺术技巧、语言》

第四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散文鉴赏艺术技巧、语言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常设置两种题型来考查:鉴赏表达技巧题和鉴赏语言特色题。

对于这两类题型,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分析。

题型一鉴赏表达技巧鉴赏散文作品的表达技巧,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方面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在小说专题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重复讲解。

修辞手法核心知识储备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往往是和对语言的赏析结合在一起的,特别是对语句的理解或赏析方面,一般需要考虑修辞手法。

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以及赏析方法如下:解题思维构建明确修辞手法——引出原句,具体分析——对表现形象、情感、主旨的作用。

表达方式核心知识储备在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1)写景、状物散文,描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可以是次要人物烘托或环境烘托等。

3.议论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往往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4.抒情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而是直接地表达或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表露。

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质朴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第四部分,作者在记叙刘和珍牺牲后就直抒胸臆:“惨象,已使我……”。

(2)间接抒情:解题思维构建表现手法核心知识储备高考常见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解题思维构建结构技巧核心知识储备解题思维构建“3审”定方向1.审题型首先明确表达技巧鉴赏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

202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散文专题-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021年高考语文现代文一轮复习:散文专题-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词语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表现主旨的词语
[例一]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 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 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 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第一段) “饱尝”一词有何含义?
[参考答案] “饱尝”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向往和思 念之情,情感真切、热烈。
运用了修辞的词语
[例二] 阅读下面《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的句 子,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 .娜 .地 开着的,有羞 .涩 .地打着朵儿的。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 富有音乐美,表现了……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势强劲。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匀称,语
势强劲,抒发了……
设问——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 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思考
(设置悬念) 反问——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强调……
“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 “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常见问法
结合语境,品味语言。
评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请从情节机构、人物刻画、语言等方面选择
一点进行评析。
3. 理解词语含义题答题技巧 —————————————
从词语的类型角度理解
词语特点
理解方法
体现作者情感 态度或主旨的 词语
动词、形容 ②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所写的内容,如背景、目的、情感
词、叠词等 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恰当解释词语的临时含义。

《赏析高考散文的表达技巧》

《赏析高考散文的表达技巧》

反复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欸乃,碧波像大匹软缎, 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 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 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两岸山色苍 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 母亲为什么不来。
——木心《童年随之而去》
2、请指出本段景物描写所运用的手法。

2.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 课内外 阅读情 况说一 说自己 对于女 性小说 的了解 ,谈一 谈他们 印象中 女性小 说有怎 样的特 色。

3.重点是介绍它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 格。根 据学生 对作家 萧红的 作品以 及那个 时代的 历史环 境的了 解程度 ,来安 排教学 方式。

4.鲁迅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可以从 鲁迅与 萧红的 忘年交 来引出 对萧红 及其作 品的介 绍。
理解。
(3)文中划线句子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请作简 要赏析。
(4)本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简要分析其好处。
(二)尝试学习
1、请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
(1)他的年纪虽小,气量可大了。 衬托
(2)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借代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偶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
的脚步近了。

5.对比论证。把古代的格物致知和当 今世界 要求的 格物致 知放在 一起加 以比较 ,从而 突出强 调了本 文的论 点。

6.本文虽然属于学术性演讲,但通俗 易懂, 听众易 于接受 。首先 ,作者 在演讲 过程中 注意结 合自己 的切身 体验, 如作者 讲到了 自己初 到美国 大学念 物理时 的彷徨 恐慌, 这样就 拉近了 与听众 的距离 ,并使 他们真 切地感 受到格 物致知 精神的 重要性 。

2021届山东新高考语文抒情类散文知识点精彩总结 【散文阅读备考】

2021届山东新高考语文抒情类散文知识点精彩总结 【散文阅读备考】

2021届山东新高考语文抒情类散文知识点精彩总结【散文阅读备考】(一)一、鉴赏散文的语言1、理解词语的含义问法:简析、欣赏文中某个词语的含义。

答法:①、研究词语本身(词性、释义、修辞、内部结构)②、结合上下文再次理解词语。

③、思考是否存在动态语境,即:是否有比喻、反语、借代、感情色彩变化等;或在语境中远距离引申产生的新义。

2、理解语句的含义问法:理解文中的某个句子。

分类:①、含蓄句——指那些在表达上比较含蓄、蕴含某些深层意义或有一定的警示作用、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懂的句子。

②、结构句——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照应句等。

③、主旨句——指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作品主题思想和脉络层次的关键句。

答法:理解字面含义+分析语境含义+挖掘隐藏含义(还原手法)3、鉴赏语言的特色问法:简述该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法:遣词(叠词、熟语、成语、文言)+修辞方法+句式运用(长短句、整句、散句、反问句、祈使句、双重否定句、一般陈述句等)+语言特色二、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两种方法1、把握整体结构思路问法:文章的谋篇布局如何/文章以何种方式组织起画面。

答法:①、根据中心确定线索一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②、根据材料确定线索凡能贯串繁多材料,体现材料间内在联系,有利于掌握中心事件、活动的,都可以作为文章的线索。

线索有明有暗,时隐时现,有时在文中有明显标志(或是标题本身,或在文中反复出现)。

2、分析局部段落的作用问法:①某段文字在文中具有怎样的作用?答法:开头作用:(1)一般开头: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引出下文,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埋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环境。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2)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制造悬念,引人注意(吸引读者兴趣)(3)设疑法(悬念法、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思考,激起阅读兴趣;揭示小说的主题(4)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形象,奠定情感基调。

高考语文复习之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之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之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一课时理解文中重要词句2大考点1.《考试说明》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其落脚点即为对语句的理解与鉴赏,这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2.主要题型有两种: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3.考生要能够认识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原则,掌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词句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效果的技巧。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地领悟词语的含义,是高水平阅读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是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里的“文中”二字,一是指理解词语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二是指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知能构建]从哪些角度理解不同类型词语的含义?词语包括词和短语。

理解词的意义包含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等;理解短语的意义要注意短语的丰富内涵和隐喻、象征的意义,与词语相比,涉及的理解空间更大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题目要求解释的词语往往兼具上述几个方面的特点,其“含义”也包含多层意思,答题时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即学即练]大一轮 68页2015年高考江苏卷[思维建模]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的3步骤步骤一:明确词语在文中所处的句、段的位置,找到相关语句;步骤二:明确词语的类型,确定思考的方向;步骤三:结合上下文和文章描写的对象、表达的主旨、抒发的情感来确定词语的含义。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这是一个重要考点。

所谓重要语句,主要指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使用了特殊手法的句子、能显示脉络层次或主旨的句子。

对这几类句子含意的理解、体会,是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基础。

[知能构建]一、如何理解不同类型重要句子的含意?1.含蓄句→由表及里息。

2.结构句→抓住位置理解时必须搞清楚其在文中的位置,明确其在文中的地位,由作用即可理解句意。

3.修辞句→首先,确定修辞手法,把握特点。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鉴赏散文的语言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专题14.1散文阅读鉴赏散文的语言

主标题:鉴赏散文的语言副标题:散文的语言是设题重点,要重视!重点词:解题方略,典型示例难度: 5重要程度: 5内容:文章的语言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它包含表达人的语言和刻画人物的语言两个方面。

鉴赏散文的语言,就是详细评说这双方面语言在表现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成效。

一、解题方略:在赏析时,一般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1)从句式方面。

语言是经过必定的句式来体现的,那么从句式上来看,该句是长句仍是短句,是整句仍是散句,是反问句、祈使句,仍是两重否认句、一般陈说句。

(2)从语言特色方面。

从语言的整体性上来看,拥有什么样的特色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在这个方面,常常说明性语言拥有正确周祥、简短清楚、平常生动的特色;表达性语言拥有归纳性、详细性、蕴涵感情色彩的特色;表达性语言拥有描述性、寓意性、富裕感染力、具体生动、富裕形象性的特色;谈论性语言拥有简洁、归纳、正确、翔实、符合逻辑的特色;抒怀性语言拥有富裕激烈的主观色彩、富裕感染力的特色。

(3)要从词语的使用方面来看。

主假如所用的词语都是什么种类的词语,如叠词、俗语或成语、文言词语等。

(4)假如修辞手法的运用上有比较显然的特色,相同重点明。

二、典型示例: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后边的题目。

水灵灵的眼朱以撒关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籍开始的——一个不谙世界的孩童,很难领悟数字赐予的启发,比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

家园中以前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好像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

井的出现使我关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

间接地经过井绳,与深井接触。

沉静的水面,跟着邻居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的涟漪波光。

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可以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灌溉、木桶击水或许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

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间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代特地花销心计护理。

轻松的享受,减少了人们对古井的惦念——人的天性往常这样,比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常常获得知足;而文雅默然者老是被人忘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二十一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一、对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迷路的故事舒婷之一连我爸都是出生在小岛上的。

小岛只有1.7平方千米。

而我,就像外子①说的经常在家门口迷路。

这都是真的。

小岛色彩浓烈,由于它的玉兰树、夜来香、圣诞花、三角梅;小岛香飘四季,由于它的龙眼、番石榴、阳桃,甚至还有波罗蜜。

这些大自然的宠儿为慷慨的阳光和湿润的海风所撩拨,骚动不息,或者轰轰烈烈,或者潜移默化,在小岛上恣意东加一笔,西修一角,增增减减,让一个拳头大的地方,坠住千万游客的脚,使他们总也走不出去。

幽巷、苔迹的石壁和风格各异的小楼都是同谋。

有人告诉我,退潮时分,沿着栖霞落彩的沙滩步行,环岛一周不过个把钟头。

我迷惘地摇摇头。

今年春天,我带孩子从邻街的娘家回来。

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我在后面信步逍遥。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跟着孩子走错了一个胡同口,结果两腿走酸了,又问了几次路,七弯八折才寻到家门口。

平时七分钟的路程这次用了四十分钟。

说起来谁也不信,只有外子照例嬉戳我一指,他记录在案的这类事件不知有多少起。

有如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凯旋门,日光岩是鼓浪屿的坐标。

早起开门,夜来掩窗,我都要和日光岩相互致意。

岩顶永远密密匝匝一圈人,远远看去宛如一顶皇冠。

有朋自远方来,都得带去晋见。

只是岩下小路总是记不住,多少次都迷迷糊糊撞到那“此路不通”的木牌,才讷讷然返回。

因此,有人在公开报道中,揶揄我是不称职的导游。

冤!其实,这也是游岛其中一味呀!现在我已不再越墙偷摘龙眼,听到有人咳嗽便屁滚尿流地鼠窜。

但邻童夏夜偷袭成功,每每和我分赃。

一把把簇着绿叶的鲜果,看过去那么清凉,多汁的夏天犹把残梦遗留在已不随风颤抖的枝条上了。

你不能形容那滋味儿,只知道小摊上的果子绝不能与之相比。

直到现在,一看到硕果累累的老树,我不由得要估量一下篱墙有多高,墙内有没有狗,虽然岛上这些年不许养狗了。

我儿子也出生在这小岛上。

夜阑,我一手挽着摇篮,一手在稿纸上信手涂鸦。

波浪汩汩溅溅,海也在抚拍她的摇篮,直到我们全在她的怀里入睡。

梦中,儿子长成一片热烈、优美的小树林,让妈妈心甘情愿一再迷路。

之二柏油马路忽高忽低,小巷时宽时窄,且极其洁净。

有些落叶、落花、落果,毫无狼藉之状,反生野趣。

呵,小岛,我的家乡。

有一段日子,小岛静得有些荒凉。

外地人等闲不得进入前沿这个地域。

在渡口看那些急匆匆上下班的人,忧患很深的脸上个个了无生气,连平时笛声般的海风也肃杀荼毒起来。

渡口四株纤细的假槟榔,像站累了的老不换岗的哨兵。

再过去,缆着大大小小的渔船,船尾船舷晾起用树汁染过的、褐红色的男人衣裤和红色的女人短衫。

渔女们手脚特别肥厚,眉毛眼睛乌漆生光,哑着嗓招呼孩子。

船楼前的甲板上,围着一大锅白粥,每人盛上一海碗,两片大脚丫子八字分开蹲下,大口吸溜吸溜起来。

人人惬然自得,浪兀自晃晃,船兀自摇摇,锅里碗里不见漾出点粥沫来。

久不受刀剪之苦的相思树,无法无天,把通往海滩的小路一一封锁起来,只露出一角木牌,粗重地呵斥:军事重地!人自然望而却步。

只有我那迷迷糊糊的老毛病常常带我走入禁区,又安全地迷迷糊糊走出来。

因为相思树争相掩护你,沙滩绝不出卖你的足音,星散的贝壳宛如阿里巴巴的财宝。

有时可以看到一只大海豚,虽已“仙逝”,矫健的身躯似乎可以随时优美地弹起,化为一道银亮的闪光。

更常看到的是搁浅的小船,它常常让我想起莱蒙托夫的帆,想到海和船的互相渴慕,想到现实和梦的距离。

是回家的时候了,却找不到来时的路。

依依不舍的相思枝频频拉住你的衣襟,紫色和蓝色的小花屡屡绊在你的脚上。

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钻出来,抬起头,你再不能动弹。

一座小洋楼从荒芜的花园踮起脚望着你。

小铁门锈坍在地上,高大的廊柱和雕花的石栏上落满鸟粪,依稀的花角被狗尾巴草淹没了。

然而,无数火焰在它玻璃破碎的排窗上燃烧,被遗弃的小楼活跃起来,光的手,在它一排排琴键上演奏,又愁惨又庄严又深邃,吸引你,逼迫你,又控诉你,小楼有属于它自己的记忆。

在瞬间,它把人拉进它的磁场里。

直到夕晖老去,寂然而无声,你的灵魂和那楼。

(有删改)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本文多次提到“迷路”,请分析“迷路”的深层寓意。

2.(分析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二、仿真练(2021·广西玉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5题。

谁持彩练当空舞熊召政老远我就看到那棵大樟树了。

那是怎样的一棵樟树啊,它的主干比碾盘还要粗壮。

枝盘曲着伸向天空,每一根都分明留下铁打铜铸的英雄气。

树上所有的叶子都葱绿、晶亮,它们密密簇簇,横拓出去,遮盖了村落前大半个稻场。

填满叶与叶之间缝隙的,不仅有被春雨洗亮的阳光,更有比田间的蛰声更为轻盈的鸟鸣。

这棵大树后面,是一栋江南常见的白墙青瓦的古民居,一种四水归堂的泥砖建筑。

从墙上的铜牌可知,这是当年毛泽东担任中央苏维埃政府主席时的旧居。

我们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战场上的风景往往如诗如画。

就像这栋位于瑞金叶坪的伟人住过的古民居,无论是它瓦檐上苍郁的针菲还是泥墙上被风雨剥蚀的苔痕,无论是它天井里潮润的细沙还是瓦脊上等待炊烟的雨燕,给予我的都是恬淡的乡村牧歌之感。

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从这激战之后的诗句来看,伟人自有伟人的胸襟,伟人自有伟人的浪漫。

在诗人眼中,历史总是充满诗意。

走出这所房子,我站在大樟树下。

突然,不知什么地方的广播电台放起了《十送红军》。

尽管当地人说,这首歌唱得失去了赣南的韵味,已经不是乡音了,但我仍在这略带忧伤的旋律中,领略到几十年前那些浸在血水与泪水中的记忆。

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八万多红军在这片土地上启程,在乡亲们期盼与炙热的眼光中,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长征。

我的家乡在另一片苏区,红军战士头上的八角葵帽,成为我童年记忆中不可亵渎的神圣图腾。

神圣可以沉眠,但不会消失。

此刻我站在这棵大樟树下,听完《十送红军》后,忍不住四下张望:与漠漠水田上的白鹭一起飞扬的战旗呢?在青石板上驰过的马蹄呢?它们都去了哪里?我常说,如果我早生半个世纪,我可能不会成为一名作家。

几乎不用置疑,多血质的我,肯定是一名红军战士。

我羡慕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伟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写下民族的史诗。

一支笔比之一杆刺破黑暗的长枪,一本书比之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毕竟分量太轻,太轻。

十送红军,送的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骨肉。

多少个苏区的母亲啊,在漫漫长夜里,她们纺车上的手柄,一次又一次摇圆了中天明月,但总不能摇圆她们无尽的思念。

那永远不能收回的,村口送别的目光啊,又怎能穿透二万五千里的重重阴霾?雪山草地,沼泽荒漠,一寸一寸,不仅沾满了战士的血,也沾满了亲人的泪。

一个人扭转乾坤的能力,取决于他化腐朽为神奇、化苦难为诗情的禀赋。

历史拒绝呻吟,但历史不拒绝浪漫。

毛泽东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吟唱“谁持彩练当空舞”,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啊!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如虹豪气,为我们的民族炼出了一条魅力四射的彩练。

彩练初出,赣水那边红一角;彩练当空,神州大地舞翩跹!炮火不能烧毁它,风雨不能摧残它。

当这条彩练飞过于都河,飞过金沙江,飞过娄山关,飞过乌蒙山,飞过南国的雾,飞过北国的雪,我们惊异地发现,原来这一条彩练,竟是一条长达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谁持彩练当空舞?是我们的红军,我们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中华儿女。

物换星移,历史的烽烟早化作大地上的虹霓,我们也只能从竟夜的春风、从山间的鸟啼来谛听烈士们的呼吸。

但是七十年前的那棵老树,还是那么苍翠欲滴,这是因为它的根须,始终抓住了泥土;七十年前的那条彩练,还在我们的仰望中飘舞,这是因为民族的精气还在。

对于我们来说,长征不仅仅是一段逝去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种奋进的象征,还是一只正在吹响的号角,一首还没有完成的史诗。

(摘编自熊召政《历史的驴友》)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3段描述古民居的屋檐针菲、泥墙苔痕、瓦脊雨燕等,突出其古朴淡雅,主要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B.文中用“最壮烈”修饰“长征”,既写出了亲人之思、战争之烈,又表现出长征路途之长、人员之众。

C.文章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常在,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D.本文构思独特,历史与现实交织,时代与未来结合,具有时空转换的效果,吸引读者,使其产生共鸣。

4.(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请简析诗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全文中的作用。

5.(赏析散文语言风格)本文是“长征礼赞”征文获奖作品,请从语言角度分析其恢宏磅礴的风格特点。

练案二十一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1.参考答案①用“梦中,儿子长成一片热烈、优美的小树林”“心甘情愿一再迷路”,表达作者对儿子无尽的爱。

②用“迷路”抒写自己对美妙如梦幻一般的故乡的迷恋之情。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通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找出文中提到“迷路”的相关内容并认真分析其内涵。

在小岛上迷失而找不到回家的路,是“迷路”的表面含义。

“儿子长成一片热烈、优美的小树林,让妈妈心甘情愿一再迷路”,这里是在写母爱。

文章“之二”描写了“我”的家乡——小岛的渡口、假槟榔、相思树、小楼等如梦似幻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迷恋之情。

2.参考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相思枝和小花对作者的依恋以及小花的情态,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②句式整齐,“频频拉住你的衣襟”“屡屡绊在你的脚上”“钻出来”“抬起头”等使得句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亲切感,令读者印象深刻。

解析本题要求对画线句子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加以赏析。

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特点等方面加以赏析。

赏析尽可能多角度,避免单一化,也要避免简单地套用名词术语。

“相思枝频频拉住你的衣襟”“小花屡屡绊在你的脚上”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句式上,“频频拉住你的衣襟”“屡屡绊在你的脚上”“钻出来”“抬起头”形成了整齐的句式,使句子读来朗朗上口。

3.A解析A项,“主要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错误。

结合下文“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对数十倍于红军的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指挥若定,他以浓得化不开的战场硝烟为墨,写下这样的诗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分析,写民居环境主要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情怀。

4.参考答案①(手法上)效果上,以“谁持彩练当空舞”为题,引用诗句,用它喻指历史与现实的长征,生动形象,增强文学性,并用疑问句式,吸引读者。

②结构上,以“谁持彩练当空舞”为线索,串联全文,结构紧密。

③(内容上)形象上,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具有革命豪情和浪漫情怀的先辈形象。

④主旨上,赞美了百折不挠、奋斗进取的长征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