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
《理想国》各卷读书笔记大全及心得感悟!
第一部分《理想国》章节框架
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的许多篇目都涉及了政治哲学有关的问题,但其中有三篇的多数篇幅用来讨论政治哲学,分别是《理想国》、《政治家》与《法律篇》。
《理想国》一书则是柏拉图壮年时期的代表作。
读完此书,我感觉到柏拉图在书中论述的宽泛,如乔治·萨拜因在《政治学说史》中说到的“《理想国》是一部无法归入任何一门学科的论著。
它既不适合被归入任何现代社会研究的范畴,也不适合被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畴。
这部论著实际上论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书中包含了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艺术等诸多门类。
从书中我们可以一窥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以及书中柏拉图国家理论的线索。
接下来按书中的章节进行梳理:
第一卷:苏格拉底与众人就正义展开讨论(引入)
苏氏与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之父)谈论年龄与财富的话题,克法洛斯渐而提及了正义与不正义的问题。
克法洛斯认为正义应是讲真话与欠债还钱。
苏格拉底又举例疯人朋友在反驳克法洛斯的观点。
玻勒马霍斯也加入讨论,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在平时也有用处。
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
伤害不正义的人,帮助正义的人,算是正义。
色拉叙马霍斯插入对话,其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一种较为激进极端的正义观。
接下来的格劳孔的正义观则较为普遍:“正义的人生活的比较有益”。
与色氏谈论最后,苏格拉底则总结:“正义的人生活的好,不正义的人生活的坏”,但是关于正义的定义,苏格拉底还没有作出结论。
第二卷:进一步讨论正义,并从“个人的正义”转到“城邦的正义”以及城邦所需要的人
格劳孔接替色氏与苏格拉底讨论,格劳孔提出正义的本质与起源(做不正义事是利,遭受不正义是害。
遭受不正义所得的害超过干不正义所得的利。
所以人们在彼此交往中中既尝到过干不正义的甜头,又尝到过遭受不正义的苦头。
两种味道都尝到了之后,那些不能专尝甜头不吃苦头的人,觉得最好大家成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
打这个时候起,他们中间才开始定法律立契约。
他们把守法践约叫合法的、正义的。
这就是正义的本质与起源。
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而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然后又希望苏格拉底回答正义与不正义的本质与其带来的真正利益。
苏格拉底提出方法:观察小事物比较费劲,转而应该观察较大的事物。
“有个人的正义,也有城邦的正义。
”进而探讨城邦的正义,“人们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
”住在一起作为助手与伙伴,城邦由此起源。
首先需要衣食住等条件,进而扩展出现市场商人艺术家及对外关系的发展。
需求扩张,竞争出现,城邦需求催生军人(精心挑
选,正直勇敢,接受训练)。
对于军人的训练应注意音乐与体操两方面。
同时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审查修改再创造。
第三卷:讨论哪种人可以做城邦的统治者及人类等级与财产的话题苏氏说诗歌与故事有两种体裁,一种是完全的模仿,一种是纯粹的叙述,以及两者的混合。
我们应尽量避免模仿。
对于成为军人的儿童来说,音乐教育与体育训练要相配合。
只有把音乐和体育配合恰当,把两者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心灵上的人,才是最完美和谐的。
城邦的统治者应是那些年纪大一些有保卫国家的智慧与能力的人。
他们受过正确的教育、在工作中不忘原则,苦筋骨劳心智见贤思齐,抵御住欺骗与诱惑。
接下来则以金银铜铁的心智来对人进行划分,天赋中有金银的人应予以重视,他们可提升到护卫者与辅助者的地位。
让军人成为好的护卫者还应让他们除绝对必需品外不保留私人财产以及与公民军人同吃同住而不拥有私人仓库。
第四卷:论述何为正义的国家以及四美德三品质
阿得曼托斯插入话题,就上述讨论开始质疑护卫者如此一来成为不幸福的人。
苏格拉底则认为:“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面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因为,我们认为在一个这样的城邦里最有可能找到正义,而在一个建立得最糟的城邦邦里最有可能找到不正义。
”“铸造一个整体幸福的国家”。
当政者所做的大事只有一种—教育和培养。
国家因教育而良性运转。
真正的立法者不应当把力气花在制定法律和宪法方面。
一个理想的城邦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四美德)智慧是治国的知识,是统治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假如他们有智慧,整个国家便会有智慧。
其次是勇敢。
这是军人所必备的品质,勇敢就是对危险的真实估计,在对他们的教育中,这种品质就已经灌输给他们了。
第三是节制。
节制制就是控制自己的欲望,实际上就是高尚的品质控制卑劣的品质,正如在理想国中少数优秀的人物控制着下层等级一样。
节制与勇敢、智慧不同,后两者因体现在国家的不同阶层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
节制则贯穿于所有公民之中,把三个等级和谐地联系起来。
天性优良的统治国家,天性低劣的自觉接受统治。
最后剩下的就是正义,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品质,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
国家存在的东西在人的灵魂中亦存在,每个人灵魂中也有三种品质:理性、激情和欲望,激情和理性对应上述智慧和勇敢,节制则对应对欲望的控制和对理性的服从。
此处正义则如上述,一个人自身内的三种品质各自做分内的事。
“有五种政体也有五种灵魂”,但只有一种是完美的:王族/贵族政治,邪恶的政体分为四种。
第五卷:男女同工、妇女儿童公有问题以及提出哲学王的观点
职业的确定应依据天赋,生理因素建构起来的男女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同样的禀赋应该给同样的职务”。
护卫者妇女儿童公有以避免内部纠纷。
格劳孔又提这样理想的国度能否实现?苏格拉底回答有一项变动可
以引起所要求的改革,这个变动并非轻而易举,但确是可能实现的。
“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
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灜,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而已。
这就是我一再踌躇不肯说出来的缘故,因为我知道,一说出来人们就会说我是在发怪论。
因为一般人不容易认识到:除了这个办法之外,其他的办法是不可能给个人给公众以幸福的。
”
最后又讨论了知识与意见的关系:能认识许多美和正义的东西,但不认识美和正义本身的人,并不是有知识,而只是有意见。
有知识说的是“那些能看到每一事物本身,甚至永恒事物的人”。
第六卷:强调真正的哲学家之稀少以及哲学家应掌握善的知识。
成为哲学家与城邦统治者的条件:“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
”且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进而能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
哲学家还要学习最大的只是问题—善的理念。
善的理念类似太阳,真理起源于善。
人的灵魂类似眼睛,借助阳光而获得知识。
四种灵魂状态按照高低程度排列:理性、理智、信念和想象。
第七卷:洞穴之喻来解释哲学教育和缺乏教育对天性的影响以及何以
产生好的哲学家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读书笔记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惟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
如果有人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甚至会发火;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自身。
到那时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的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有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跟他走出洞穴。
灵魂上升到可知的世界的过程与从洞穴走到外面光明世界的过程相似。
而在可知世界中花很大努力并最后看见的应是善的理念。
“作为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所说的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
好的统治者/哲学家的条件:年轻时是战士;受过体操、音乐教育,算数与天文学等;最重要的是辩证法,“当一个人企图靠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
正如我们比喻中的那个人达到可见世界的顶峰一样”。
第八卷:评述四种有问题的政体
四种政体分别是:第一种被叫做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受到广泛赞扬的。
第二种被叫做寡头政制,少数人的统治,在荣誉上居第二位,有很多害处的。
第三种被叫做民主政制,是接着寡头政制之后产生的,又是与之相反对的。
最后,第四种,乃是与前述所有这三种都不同的高贵的僭主政治,是城邦的最后的祸害。
有不同类型的政制就有不同的人类性格。
政治制度是从城邦公民的习惯里产生出来的,习惯的倾向决定其他一切方向。
贵族政制若是没有遵守生育的法则,致使劣质的后代混入统治集团,产生了不平衡,战争仇恨与冲突发生,由此贵族整体退化为斯巴达政体。
在这类国家中,体育教育优于音乐教育发展,好战的军人统治国家,智者被剥夺统治权力。
智者的后代们则野心名利心重,以图恢复原有社会地位。
寡头政体是采取财产私有后的后果。
私人财产与贪欲破坏斯巴达荣誉政体,富人掌权。
城邦穷富分化。
寡头政治人物往往失去好胜心与野心而贪于财富。
寡头政体下穷富分化严重,无业贫民革命推翻富人,建立民主政体,给予每个公民同样的公民权与机会。
此中允许广泛的宽容与自由。
极端自由的结果就是使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
当民主政体发展到无政府状态时,物极必反。
自称穷人保护者的“人民领袖”脱颖而出,依靠民众之力量达到富人反对者,夺取国家权力,
变成僭主独裁者。
他招募军队一作为压制人民与政敌的工具。
平民又受到剥削,落入“最严酷最痛苦的奴役之中”。
第九卷:再次来论证正义者与不正义者谁最幸福
开卷上来继续接上卷来论述僭主式个人如何从民主式任务重演变出来。
僭主的天性永远无法体会到自由与真正友谊的滋味,最恶的人也是最不幸的人。
因此,可以断定,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他最有王者气质,最能自制。
最恶者和最不正义者是最不幸的人,他最有暴君气质,贪婪无度。
这是我们们对正义与不正义究竟谁最幸福的证明之一。
第十卷:对待诗歌和悲喜剧的态度,最后以善恶报应的故事讨论了灵魂不朽与死后生活的一些问题
神对于正义与不正义者有自己的认识并且给予人们相应奖惩。
“一个正义的人无论陷入贫困、疾病,还是遭到别的什么不幸,最后都将证明,所有这些不幸对他都是好事。
因为一个愿意并且热切地追求正义的人,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实践神一般的美德,这样的人是神定永远不会忽视的。
”灵魂不死善恶有报,厄洛斯的故事让我们相信“”。
第二部分读《理想国》部分感受
一、关于辩论
初读这本书,感觉书中对话的形式总是在绕来绕去,不加以梳理难以理解。
这种对话与辩论的方式让我想起了《庄子》中的庄子与惠施,蛤蟆与大鳖,河神与海若。
私底下比较认可“辩无胜”这么个观点,对于同一个事物或是问题,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得出
不同的印象,你看到1而没看到2,他看到2却没看到1,因此是非便起来了,“人总认为自己“是”而别人“非”,因此固执己见,争论不休。
”这也给我一个提示,易地观之,即使无法完全把握全面也能了解个大概。
书中苏格拉底的辩论与谈话也是讲究技巧与逻辑的。
他对争论艺术予加以批评:“因为我看到许多人甚至不由自主地跌到这个陷阱中去,他们以为是在论实际上不过在吵架而已。
因为他们不懂得在研究一句话的时候怎样去辨别其不同的含义,只知知道在字面上寻找矛盾之处。
他们咬文嚼字,互相顶嘴,并不是在作辩证式的讨论。
”
二、关于版本
本次阅读选的是商务印书馆汉译系列的郭斌和与张竹明的合译本。
阅读起来还是较为流畅,有部分地方可以看到作者个人的日常用语习惯“干上一仗”、“瞧你能的”。
此外,还有几位书友推荐其他版本。
在此备注一下,以便将来再次翻阅作参考。
岳麓书社顾寿观译注、吴天岳校的版本(江绪林:此本朴实严准,颇佳,唯有时遣词造句则不乏生涩之处)
华夏出版社王扬译本:按标准希腊语编辑本来翻译的全译本,有几个朋友推荐
复旦大学丁耘老师的《理想国》导读公开课
三、生物类比
书中反复强调有个人的正义与城邦的正义以及由大见小的方法。
同时
也有部分生物类比:
“当一国家最最像一个人的时候,它是管理的最好的国家。
比如像我们中间的某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作为一个人的有机体,在统一指挥下,对一部分所感受的痛苦,浑身都感觉到了,这就是我们说这个人在手指部分有痛苦了。
这个道理同样可应用到一个人的其他部分,说一个人感到痛苦或感到快乐”。
这段论述让我想起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论,在柏拉图一书中我们已可以看到生物类比的例子,我觉得斯宾塞的生物有机体与生物进化论的渊源离不开西方的经典学说以及当时兴起的生物学说。
斯宾塞将社会类比为有机体,将社会发展类比成进化。
它们有一定的相似性:
1、都体现出聚集增长
2、结构趋向复杂化
3、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理想国中需求与社会分工的扩展)
4、各部分间相互依赖
5、这种类比可以颠倒
6、灾难问题引起有机体部分的调整,但是总体仍是可发展的。
四、几个比喻
除上述洞穴之喻外,书中还有几处比喻。
在此整理(摘录自豆瓣)。
太阳比喻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本原,而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统摄所有的理念。
于此相类比,在可感范围内,太阳是最高的,可以统摄所有的东西。
于是他把善比喻成了太阳,善是相的相。
在原文中,苏格拉底说:
“眼睛所具有的能力作为一种射流,乃取自太阳所放出的射流”。
正是因为太阳放出光线,人的眼睛才能看到物体。
“正如我们前面的比喻可以把光和视觉看成好像太阳而不就是太阳一样,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真理和知识看成好像是善,但是不能把它们看成就是善”。
文中苏格拉底的意思是,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
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而他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
线段比喻
首先明确,知识是关于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而无知却和不存在的东西相关。
意见处于知识和无知之间。
柏拉图为了区分意见的对象和知识的对象,他在《理想国》的第六卷中描绘了一条不等分割的线段,而不等长的线段的每部分又不等长的被再次分割。
第一次分割成的两个部分分别是知识与意见的对象;意见的对象又被划分成可见物体与他们的影子或映像;知识的对象被划分为相和数学对象。
于是这样一条令人费解的线段就形成了。
构建这样一条线段,柏拉图意图说明两点。
首先,意见的对象与知识的对象是相关联的,可见的世界只是另一个更为可靠的地方的镜中映像。
日常生活中存在较为真实的性质(可见物体)以及较为不真实的性质(它们的影子和映像)。
这可以类比到相和现实世界,我们的现实世界之上有一个更为真实的彼岸世界,在这个彼岸世界里,一切都是真实的实体,而我们身处的世界便是这个世界的影子,我们看到的
所谓“真实”只是幻想。
这个彼岸世界便是“相。
此外,柏拉图把数学被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数学对象被划分到了相的行列。
笔者想到了一个例子:我们在计算一加一时会得到结果二,而我们在计算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时会得到结论,即两个苹果。
不管相加的是苹果、香蕉,还是飞机、大炮,二作为结论永远不会变。
数学对象作为相,其特征彰显无遗。
那些苹果、香蕉,它们分有了相的某些部分,但它们却不是相。
五、政体分类
书中柏拉图提出五种政体,而且这五种政体有种周期循环的关系。
这种更替的理论中已然包含了政体的分类问题,但这并不是柏拉图此书的侧重点。
六、关于作者
柏拉图所处的年代是雅典城邦衰落时期,他出生在雅典名门世族,有亲戚参与过政变建立贵族政权。
其成年时期,雅典的帝国之梦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而破灭,斯巴达的铁律留给雅典人深刻的印象。
贵族政治,斯巴达文明的影子在书中都可找到体现的部分。
不同时期的作品总能隐约体现出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路变化历程。
作者:闫伟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