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论毕加索立体主义与表现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
论毕加索立体主义与表现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项晓乐摘要: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是多重视点交织,表现主义时期绘画的特点是画中人物多为侧面与正面结合的“双面人”。
其差异是,画家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主要追求抽象形式和几何形排列组合所构成的趣味,强调分量与形式的单纯化,表现主义时期作品的画法更加自由,具有感性与亲和性,色彩也更有感染力。
关键词: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表现主义时期绘画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3-0056-04在全世界前10名拍卖价最高的画作里,毕加索的作品占据四幅。
作为第一个生前便由卢浮宫收藏画作的画家,毕加索勤奋而高寿,他一生创作了三万多件作品,其中包括油画1885幅。
在毕加索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青少年时期、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原始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变形时期和表现主义时期等,他因创作方法的多变和作品风格的多样而被誉为“永远年轻的画家”。
毕加索曾从后印象派、野兽派和古典主义中汲取营养,并受到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亚人艺术的影响,他不懈地尝试了从塞尚已经开始的对几何形结构美的追求。
塞尚曾指出:“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用球形、圆锥形、圆柱形来塑造,”“必须学习画这些形体。
”[1]295毕加索是博观而约取的:“就我而言,艺术之中无所谓过去或是未来,希腊人、埃及人,以及前代的大画家们的艺术,并不是过去的艺术,也许它在今日远比往昔更有生命。
”[2]13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突破了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的利用透视明暗表现三维空间的传统,“当一个画家看到他所要画的对象的正面时,难道对象就没有侧面和背面么?这种客观的形态能不能通过某种手段,哪怕是暗示的手法表现出来呢?一个正面很美丽的女郎,她的美丽的侧面也同时客观地存在着。
我们能不能‘同具有连贯性。
他认为研究叙述与戏剧空间问题,首先要区分“戏剧的空间”和“戏剧空间叙事”这两个研究范畴。
探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探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立体主义风格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之一。
立体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几何形状和透视原理来表现物体的三维效果。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期逐渐发展起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了立体主义的技法和风格。
毕加索运用了几何形状和线条来表现物体的三维效果,使得他的画作充满了立体感和空间感。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常常采用了多个角度的视角,让观众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理解画作。
他将不同的角度和视角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图像,使得观众能够深入体验画作中的空间和形态。
除了几何形状和线条,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画作还采用了多种色彩和色调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
他运用了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得画作充满了活力和表现力。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对20世纪的艺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绘画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还对雕塑、建筑和设计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代表了现代艺术的一种重要风格,它对艺术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1. 引言1.1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介绍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强烈情感的艺术作品,它描绘了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巴斯克地区小镇格尔尼卡的悲惨场景。
这幅作品展示了人类在战争中所遭受的痛苦和破坏,以及对暴力和压迫的强烈谴责。
毕加索通过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这些残酷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恐惧和绝望。
《格尔尼卡》被认为是毕加索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之一。
它的艺术风格独特,充满了象征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元素,展示了毕加索在艺术上的创新和大胆尝试。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同时也是毕加索对于人类苦难的深刻思考和呼吁。
通过对《格尔尼卡》的深入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的艺术理念和对于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这幅作品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和力量。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部关于人类苦难和希望的丰碑。
2. 正文2.1 格尔尼卡背景介绍《格尔尼卡》是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描绘了1937年4月26日德国纳粹飞机轰炸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的悲惨情景。
这次轰炸是在西班牙内战中进行的,造成大量无辜平民死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惊和谴责。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受伤的人们在惊恐和痛苦中呼喊和哭泣,房屋被炸毁,火焰熊熊燃烧,整幅画面充满了恐怖和悲伤的气氛。
毕加索运用了黑白灰三色作为主色调,强调了画面的压抑和沉重感。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对当时战争的描绘,更是艺术家对于战争和人类苦难的深刻思考。
毕加索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战争的憎恶和对人类痛苦的同情,呼吁人们停止战争,珍爱和平。
《格尔尼卡》至今仍然被认为是毕加索最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代表作之一,是对人类战争罪恶的最有力控诉之一。
2.2 毕加索的创作背景毕加索在创作《格尔尼卡》时正值西班牙内战期间,这场内战让他深受影响。
毕加索的绘画艺术
毕加索的绘画艺术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创新的绘画风格和多元的艺术实践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索毕加索的绘画艺术,并探讨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巨大影响。
一、早期风格与蓝色时期毕加索的艺术生涯可分为不同的时期,早期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蓝色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以冷静的蓝色调为主,充满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他的画作中常常描绘出孤独、忧郁和悲伤的形象,展现了他对人类苦难的敏感和关注。
二、立体主义与新角度的呈现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在巴黎的立体主义运动中达到巅峰。
立体主义强调通过多个角度和视角来呈现对象,使观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个事物。
毕加索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运用了大胆的几何形状和折叠的面部,使人物和物体同时展示出多个角度的特征。
这种新颖的视觉效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三、抽象主义与形式的解构在20世纪初期,毕加索的绘画风格逐渐转向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通过对现实形象进行简化和变形,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
毕加索开始将物体解构为几何形状和线条,逐渐放弃了传统的透视法和刻板的表现方式。
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奇特的图形和形状,使观者感受到形式和色彩的自由。
四、立体构造与雕塑艺术除了绘画,毕加索还涉足雕塑领域。
他以创新的方式将绘画和雕塑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立体构造艺术。
立体构造艺术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和技巧,在平面作品中展现出立体感。
毕加索通过剪纸、拼贴和雕塑等手法,使他的作品变得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通过形态的变化来诠释他对人体和物体的理解。
五、影响与遗产毕加索的艺术成就对整个艺术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新绘画风格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和实验性的发展。
他的作品被广泛地展示在各大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毕加索的绘画艺术通过创新的风格和多元的实践,为现代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他的画作以蓝色时期、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立体构造艺术等风格闻名于世,并对后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加索人物及作品介绍
代表作品
5. 超现实主义 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品是《梦》(1932年 )和《格尔尼卡》 (1937年)。这些作 品运用了梦幻和荒 诞的手法,表现了 人类的潜意识和无 意识
6. 抽象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品是《吉他》 (1955年)和《斗牛 场》(1964年)。这 些作品已经完全脱 离了具象的描绘, 运用各种线条、色 彩和形状表现作者 的主观感受和情感
代表作品
3. 立体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少女》(1907年)和《亚维尼翁的少女》(1907年)。这 些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绘画规则,运用几何形状和断裂的线条表现物体,强调了 物体的多角度和多层次
代表作品
4. 古典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奥尔南的葬 礼》(1914年)和《田园曲》(1914年)。 这些作品回归了传统的绘画风格,以 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人物和风景
-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汇报人:XXXX
风格
2.
代表作品
1. 蓝色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品是《青年男子头 像》(1901年)和《 蓝色自画像》 (1903年)。这些作 品以蓝色为主调, 描绘了沉重、苦闷 和忧郁的主题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2. 粉红色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拿烟斗的男孩》(1905 年)和《年轻的女士》(1905年)。这些作品以粉红 色为主调,描绘了轻快、明亮的主题
毕加索人物及作品介绍
-
生平简介 代表作品 影响与评价
1.
生平简介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出生于1881年,去 世于1973年,是西班牙的一 位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 家和陶艺家。他以其创新性 和颠覆传统的艺术风格,成 为了当代西方艺术史上的重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第一时期是:"蓝色时期";第二时期是:"玫瑰红时期";第三时期是:"黑人时期";第四时期是:"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第五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第六时期是:"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造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绘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帕布洛·毕加索1881年生于马拉加。
尽管从半个世纪以来,毕加索参加了法国绘画的一切冒险,他终归还是西班牙人。
在其思想,秉性中带着奢侈,悲惨和沉重的西班传统。
他在自己的油画、雕塑、版画和陶器中挥霍着它,但却从未用竭,这点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谁要想在他的作品、词汇、章法、主题中单单找出这个混合的、豪华的、以东方文明的神话和形式、原始的手法、和布匿的模糊影响养育出的西班牙来,那将是一种追求系统化的妄想。
对其天分的形成起过最重要作用的是贡哥拉和戈雅的西班牙,高迪的巴洛克建筑的西班牙,卡塔卢西亚的无政府主义和造反主义,是极为特殊、热情,具有破坏性的剧烈,狂热的西班牙。
不管怎么说,没有一个在法国生活和工作的外国画家比他更多地消融于法国风俗精神之中,也没有一个能证明自己比他更忠实于根。
在毕加索身上,一切都是矛盾:他的生活、他的特点、他的作品。
毕加索的父亲若泽·卢依兹·索拉斯柯是巴斯克人,图画教员。
母亲玛丽亚·毕加索是马略尔卡人,祖籍热那亚。
当别的孩子还在玩玻璃球的时候,毕加索已经画出完全可以放到博物馆里展出的画了。
简述立体主义画派的特点
简述立体主义画派的特点
立体主义画派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视觉艺术风格,主要由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和巴勃罗·毕加索发起。
立体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将物体拆解成基本的几何图形,重组并表现出不同视角下的多维度视觉效果,强调在空间感和色彩构成上的独特性。
立体主义画派的特点:
1.意图拆解物体:立体主义画家试图将物体解构为基本的几何形状,从而突出物体形态的几何属性,荒诞的几何图形突破传统艺术对物体形态的传统描写。
立体主义画家强调表现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态和位置,强调厚重感和质感。
2.技法上注重黑线的使用:立体主义画家注重将物体分解为一系列的几何形状,因此黑线成为主要的画笔工具。
画家们通过细致思考每一条直线和角度,强调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整体的构图。
3.强调平面效果:不同于传统绘画的立体感,立体主义强调的是更多的是平面效果,利用不同的角度来呈现物体的多面向和多层次的多角度效果,使画面在平面视觉效果上达到更丰富的表现力。
立体主义画派的出现,对当时封闭的绘画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它们打破了传统绘画的常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看待艺术的方式。
立体主义画家通过运用丰富的构图手法,以几何化的形式表现实体物品,极大地刺激了观众和后来的艺术家的视觉感知。
立体主义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扩大,成为现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毕加索艺术家的创作风格
毕加索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对现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独特而多样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探讨毕加索的创作风格来展示他对艺术的深刻影响。
1. 分析立体主义风格立体主义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创作风格之一。
在立体主义中,毕加索试图将主题的不同视角同时呈现在画布上。
这种风格通过分解形状,将主体转化为几何图形的集合,并突破传统的透视法则。
这种创新的呈现方式使观众能够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和理解艺术作品。
例如,毕加索的作品《亨利·巴特勒执政》是立体主义的典型代表。
他在这幅画中使用了多个视角,将主体分解为多个几何形状,并将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抽象而立体的形象。
这种创新的处理方式彰显了毕加索对艺术语言的革新性。
2. 探索表现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期,毕加索逐渐将目光转向了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突出了个体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将艺术家的情感与作品融为一体。
毕加索在表现主义领域的实验包括了对颜色、线条和形状的放任使用,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与热情。
《阿维尼翁的少女》是毕加索对表现主义风格的一次深入探索。
在这幅作品中,他运用了大胆的颜色和变形的线条,表达了对影响他的事件和人物的情感反应。
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变化强烈,突出了毕加索对表达情感的追求。
3. 创造立体派风格与立体主义相类似,立体派风格也是毕加索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
立体派通过将不同角度的视图融合到作品中,以突破传统的透视和二维平面的限制。
这种风格强调了形式的重构和重新组合,通过多角度的展示来表达主题的丰富内涵。
《吉塔兰娜手风琴手》是毕加索在立体派风格下的一件重要作品。
他通过使用多个视角和光影的变化,将主题的不同方面呈现出来。
这一创新的画风不仅增强了艺术作品的立体感,也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主题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 形式主义的实践除了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立体派之外,毕加索还在其创作中尝试了形式主义。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1. 引言1.1 毕加索《格尔尼卡》鉴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反映西班牙内战悲惨场面的巨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有政治力量和社会影响的艺术作品之一。
这幅画描绘了1937年4月26日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小镇格尔尼卡发生的悲惨事件,包括无辜平民的惨死和城镇被毁的景象。
毕加索通过这幅作品深刻表达了他对暴力和战争的强烈谴责,展示了艺术家对人性的深刻关注和社会责任感。
《格尔尼卡》成为了毕加索艺术生涯中最具象征意义和政治意义的作品之一,不仅引起了当时人们的广泛共鸣和关注,也成为了后世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毕加索通过这幅作品,向世人呈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并反映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关怀。
《格尔尼卡》不仅是一幅具有政治意义的艺术作品,更是一幅令人深思和震撼的作品,引领着人们思考和反思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伤害。
2. 正文2.1 题材背景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描绘西班牙内战中瓦伦西亚的一个小镇被纳粹轰炸时发生的惨剧的油画作品。
这幅作品的题材背景源自于1937年4月26日的格尔尼卡大屠杀,当时纳粹德国的军队在支持法西斯的西班牙国民党的要求下,对该小镇进行了炸弹轰炸,导致数百名无辜平民丧生。
毕加索通过这幅作品表达了对这场惨剧的愤怒和悲伤,同时批判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
他选择用抽象的方式来描绘这一事件,通过扭曲和变形的形式来突出作品的暴力和悲惨性,使观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视角,让观者反思战争带来的可怕后果,呼吁人们珍惜和平,拒绝战争的暴行。
《格尔尼卡》的题材背景深刻而震撼,使其成为毕加索艺术创作中的经典之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2.2 画面特点描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一幅反映战争惨痛的伟大艺术作品。
在画面的构图中,毕加索运用了典型的立体主义手法,将画面分成了几个明显的区块,使得整幅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几何形状和线条。
毕加索的画,毕加索名画作品全赏析,最后几幅看懂的都是老司机
毕加索的画,毕加索名画作品全赏析,最后⼏幅看懂的都是⽼司机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在西班⽛,是当代西⽅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脚的⼥孩 《⾚脚的⼥孩》⼜名《⾚⾜姑娘》,是毕加索在14岁时的作品。
画中的⼥孩是⼀个普通的邻家姑娘,她随意地坐在⼀堵墙壁前,乌⿊的⼤眼睛凝视前⽅,⾐着朴素,不太⼲净的围⼱胡乱地搭在肩上,粗糙的⼤脚显⽰出家境的贫寒。
与粗⼿⼤脚相对应的是姑娘纯净的眼神、匀称的脸庞,以及忧郁、娴静的神情。
从绘画技巧上来说,毕加索让⼈物正⾯坐着,却隐藏了椅⼦与地⾯的空间关系;在对⼥孩⾐裙的处理上,他利⽤光的明暗突出层次感,裙⼦颜⾊从红⾊到暗红⾊渐变起伏,使得⼆维画⾯具有了⼀种三维透视效果。
毕加索作品《阿尔及尔⼥⼈(O版)》以1.79亿美元打破艺术品拍卖纪录。
,毕加索油画《阿尔及尔⼥⼈(O版)》在纽约佳⼠得“展望过去”夜场拍卖中以1.79亿美元(折合⼈民币约11.12亿元)成交,创下了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纪录。
街上的情侣 跟⼀⽣穷困潦倒的⽂森特·凡⾼不同,毕加索的⼀⽣辉煌之⾄,他是有史以来第⼀个活着亲眼看到⾃⼰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
在1999年12⽉法国⼀家报纸进⾏的⼀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的⼗个画家之⾸。
侧躺着的⼥ 拉斯维加斯·梅尼纳斯(委拉斯开兹) 沐浴 这是毕加索⽴体主义时期的作品,画⾯中⼈物没有被彻底解构,保留着具像的视觉效应。
但是,这时的画家深受⾮洲⽊雕⾯具等民间艺术品的影响,特别是在获得了宝贵的形式灵感启⽰后,潜移默化地构成了⽴体主义绘画的征兆与重要因素。
我们从画中沐浴的少⼥圆锥体的体态中,可以看到这种⽴体因素。
艺术的奇才毕加索的创作风格
艺术的奇才毕加索的创作风格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重大地位。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独特而多样化,从蓝色时期到立体主义,再到后来的抽象主义,他不停地探索和挑战艺术的边界。
本文将探讨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展现他对艺术的突破性贡献。
1. 蓝色时期的沉思与悲伤蓝色时期是毕加索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时间里他的作品以冷峻的蓝色调为主,绘画题材着重表现穷困、苦难和孤独。
毕加索在这个阶段深受社会不公和个人苦难的影响,他通过蓝色色调来传达内心的沉思与悲伤。
他的作品《阿维尼翁的悲剧》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画面中显现出了对贫困和痛苦的深刻洞察。
2. 立体主义的解构与重组立体主义是毕加索创作风格的另一个里程碑,它在艺术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毕加索和他的朋友、艺术家乔治·布拉克(George Braque)共同发展了立体主义,试图将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构和重组。
在立体主义作品中,毕加索通过多角度的几何表现来展示对象的全景视角,挑战观众传统的视觉体验。
他的作品《勃兹奇》以其立体主义的形式为后来的抽象艺术开辟了道路。
3. 抽象主义的形式化与自由抽象主义是毕加索晚期创作风格的一部分,它最大程度地追求形式和颜色本身的表达。
毕加索将物体脱离具象的形态,探索线条和几何元素的自由组合,创造出更加抽象和表现力强烈的作品。
他的作品《亲吻》是抽象主义的典范,表现了两个人物通过线条和颜色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非具象的情感表达。
总结:毕加索的创作风格不断演变和创新,他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艺术概念。
从蓝色时期到立体主义再到抽象主义,毕加索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他对马奈、塞尚等传统艺术形式的挑战,以及对形式和颜色的解构与重组,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天赋和勇气。
毕加索以其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艺术史上的伟大奇才。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是对艺术概念的一次又一次颠覆和扩展。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
02
1900年迁居巴黎,开始 接触并融入当时的艺术 圈子。
03
1903年完成第一幅立体 主义作品《少女》。
04
1937年,毕加索为抗议 德国侵略西班牙而创作 的《格尔尼卡》成为其 代表作之一。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01
02
03
早期风格
受到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 兹和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 的影响,作品以写实为主。
视觉冲击力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运 用,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03
情感表达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在表现人物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几何形
状的组合和抽象的表达方式,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的影响
艺术史影响
立体主义风格肖像画在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 后来的抽象艺术和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为绘画艺 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抽象表现
通过抽象的手法表现物体,强调形式 和色彩的独立性,而非传统的光影和 透视。
立体主义风格的影响
对绘画艺术的革新
立体主义风格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绘画的 规则和限制。
对其他艺术领域的启示
立体主义风格对雕塑、建筑、平面设计等领域产生了启示,推动了 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
蓝色时期
受到好友卡萨格马斯的自 杀影响,作品色调偏蓝, 主题多表现孤独与悲伤。
粉红色时期
与费尔南德·奥利弗的恋情 使作品色调转为粉红,主 题转向温柔与浪漫。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
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的一种艺术流派, 强调从多个角度同时观看并表现物体。
《少女》是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早 期代表作品,通过几何形状和断裂线 条展现出少女的形象。
怎么赏析毕加索的画
怎么赏析毕加索的画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版画、陶瓷等多个领域。
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新的技巧成为了现代艺术的先驱者。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毕加索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其中一些被认为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要赏析毕加索的画作,首先要了解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蓝色时期到玫瑰时期,再到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阶段。
他的作品通常以几何图形和多重视角来表现形象,同时运用了大胆的色彩和线条。
毕加索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物、静物和风景的独特诠释,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在赏析毕加索的画作时,观众应该注意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毕加索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物和事物的重新诠释,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来呈现出对现实的重新理解。
例如,他的《亚维农的少女》以几何图形和鲜艳的色彩来表现出对少女形象的重新演绎,同时也展现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理解。
观众可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来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情感。
此外,观众还应该关注毕加索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
毕加索在绘画中常常运用大胆的色彩和线条,同时也善于运用光影和立体效果来表现形象。
他的作品常常呈现出对形式和空间的独特理解,观众可以通过对作品细节的观察来欣赏他的艺术技巧和创作手法。
在赏析毕加索的画作时,观众也可以从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来理解其意义。
毕加索的作品常常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他通过艺术来表达对战争、贫困和不公正的关注。
观众可以通过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对时代的思考和反思。
总的来说,赏析毕加索的画作需要观众对其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通过对作品细节的观察和对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思考,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毕加索的作品,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对艺术和人生的启发和感悟。
毕加索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现,更是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诠释,通过赏析他的作品,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毕加索和他的画(五个时期作代表作品和介绍)
毕加索和他的画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
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下面介绍毕加索不同时期的部分作品,供你欣赏。
一、蓝色时期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
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
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
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
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
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
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
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
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1、熨烫衣服的女人2、两姐妹3、一个盲人的早餐4、悲剧二、玫瑰红时期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毕加索现代艺术的开创者之一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他在绘画、雕塑、陶艺和版画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通过对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是如何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并对他的作品产生更深的感知与赞赏。
一、毕加索的艺术风格毕加索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风格在不同阶段有着显著的变化。
早年的毕加索主要受到蓝色和粉红色时期的影响,他的作品表现了悲伤、孤独以及社会不公等主题。
其中蓝色时期的作品以冷色调、夜景和悲伤的人物形象为主,呈现出一种忧郁的情感氛围。
粉红色时期则以更明亮的色彩和女性形象为主,充满了温柔和浪漫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毕加索逐渐抛弃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始探索立体主义和装饰艺术。
立体主义的特点是将物体呈现为多个不同角度的视角,以此来展示物体的多面性和立体感。
这种艺术风格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吉塞尔模仿秋千上的颜色》和《维俄塞人》等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构图方式。
装饰艺术则将一般物品加以装饰,使其成为艺术品。
毕加索在这方面的探索尤为突出,他将陶器和陶艺与绘画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装饰性的作品,如《波卡蒂尔形象陶杯》和《女人头像》等。
这些作品在材质和形式上都独具一格,展示出了毕加索对艺术多样性的追求。
二、毕加索的创作理念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与其深入的哲学思考密不可分。
他积极探索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追求表达内心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自由。
他的一句名言:“艺术不是真相,而是一个真实世界的谎言。
”准确地概括了他的艺术观。
毕加索的创作理念也与他对人类本性的思考相关。
他关注人类的情感、欲望和冲突,并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例如他的作品《格尔尼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引发了社会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思。
此外,毕加索对非洲艺术、古埃及、伊比利亚和前哥特艺术等多个文化形式均表现出高度的兴趣。
画画中的克劳德毕加索作品分析
这件《画画的克劳德和帕洛玛》画面中的人物一个坐姿,一个站姿,眼光直视画外观众,脸部表现带有明显的立体主义风格,造型虽有夸张,但在毕加索的作品中并不算是最激烈的变形,笔触运用也相对精致周到。
画面没有强烈、跳跃的色彩对比,棕褐色的调子在视觉感受上统一和稳定,而画面底部的一排圆轮,又使整体宁静的气氛中产生了运动感。
毕加索一生创作作品数万件,很多作品都是以其家人或情人为模特,风格也变化多样。
毕加索式随意而奔放的笔触在这幅画中,也只能在局部放大的时候才能让人感受到。
1946年以后都可称为毕加索创作的田园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仍然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非具象画为主,手法运用更加灵活娴熟。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毕加索创作旺盛时期,也处于其艺术风格成熟后最好的创作状态。
美术史研究者把毕加索一生创作的风格按时间顺序整理和编排了多个时期。
然而,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的创造花样繁多,变化无常而不可捉摸。
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
从具象到非具象,各种表现手法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克劳德和帕洛玛都是毕加索晚年与同居情人弗朗索瓦·姬洛所生,在毕加索众多的情人中,也只有她是主动抛弃毕加索的。
1953年她带着一双子女离开了毕加索,姬洛后来和她的中学同学,一个叫吕克·西蒙的画家结了婚。
后来她同一位艺术评论家合作写了《我与毕加索的生活》,此书于1964年出版,因此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报复,毕加索从此拒绝再见她生的一对子女。
但这件为儿女们创作的作品,成为毕加索感情的寄托和毕生的钟爱,长期悬挂在其工作室的显要位置,直至毕加索去世后,还一直挂在那里。
毕加索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
毕加索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童年时期,毕加索以写实画风为主,色彩明亮,代表作有《斗牛士》、《科学与慈善》。
蓝色时期,毕加索以蓝色调为主,画中多以残疾者,拾荒者以及穷困者为主,充满了凄凉与悲怆,代表作有《蓝色自画像》、《人生》。
到了玫瑰时期,毕加索将蓝色调改为粉红色调,画中色彩鲜明,笔法细腻,人物形象非常逼真,代表作有《拿烟斗的男孩》、《斯坦因画像》。
立体主义时期,抛弃了传统的画风,画中没有情节,也没有环境描写,运用了极其夸张的的手法,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表作有《亚威农少女》、《费尔南德头像》。
古典时期,毕加索的画风也变成了古典主义,画中充满了宏伟的气息,代表作有《欧嘉的肖像》、《三角帽》、《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蜕变时期,毕加索结合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手法,画风极其抽象,表现出痛苦与兽性,代表作有《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格尔尼卡》。
田园时期,画风粗狂且和谐统一,手法运用极其娴熟,代表作有《卡门》、《贡戈拉的二十首诗》系列。
除了以上经典作品,毕加索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斗牛系列》、《伊卡洛斯的坠落》、《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画家与模特儿》、《流沙系列》、《塞莱斯蒂娜》、《可笑的男人》等作品。
《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这幅画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完成的,它是引发立体主义诞生的标志。
画中左边所展现的是三个裸体女生的形态,右边则是两个面容凶狠,粗野的形态。
可是这幅画确遭到了否定,因为在这次作品中他破坏了很多东西,但是仔细观看,这种所谓的破坏确又那么仅仅有条,其实,毕加索是利用三维空间的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会观察不同的风格。
正是因为毕加索的这种画法,才彻底打破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则对画家限制,而这种法则已经持续了五百年。
毕加索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有时会激昂或狂躁,有时会温暖或可恨,有时会真诚或假意,变化多端且捉摸不透,但是他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自由。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有哪些特征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有哪些特征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画家、雕塑家。
法国共产党党员。
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毕加索的画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
后来画风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的立体主义。
总的来说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是他的最大特点。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毕加索的作品风格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
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
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
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
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
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作品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作品立体主义时期(1907—1916年):1906年,毕加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动。
黑人原始、大胆、强烈的造型,给毕加索很大的刺激。
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成为他创造立体派风格的里程碑。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1909年,当爱情逐渐消逝,毕加索笔下的费尔南德也发生了改变。
毕加索的立体派不是纯美学,而是走向理性、抽象,将物体重新构成、组合,带给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
一、毕加索《亚威农少女》,布面油画,244*233cm,创作于1907年,现藏于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于1907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张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
它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竟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至还波及到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等其他领域。
《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亚威农少女》灵感来源于伊比利亚雕塑和非洲面具。
毕加索参观巴黎人类博物馆时,被非洲土著人艺术,特别是黑人雕刻的那种简练朴素、怪异和粗犷的造型所吸引。
画中少女们变了形的脸,是画家探索伊比利亚人和非洲黑人雕塑的结果。
青年时代的毕加索曾长期在巴塞罗那生活,他对巴塞罗那的亚威农大街非常熟悉。
亚威农大街是当时欧洲著名的红灯区,是妓女和三教九流的各等人物常出没的地方。
画家从青年时代的记忆中找到了灵感,以其在亚威农大街上见到的景象创作了这幅《亚威农少女》。
这幅画画面上一共有5个少女,或坐或站,搔首弄姿,在她们的前面是一个小方凳,上面有几串葡萄。
人物完全扭曲变形,难以辨认。
画面呈现出单一的平面性,没有一点立体透视的感觉。
所有的背景和和人物形象都通过色彩完成,色彩运用得夸张而怪诞,对比突出而又有节制,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毕加索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
蓝色时期风格:
孤寂 悲哀 凄凉
1904—1906年 粉红时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其 后又认识了许多画家诗人。生活的 稳定,精神生活丰富,画作用色变 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转向街 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妇 女。
粉红时期风格:
柔美
温暖
单纯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1906年后毕加索从非洲面具中得 到启发,在1907年的《亚威农的姑 娘》中显露无遗,由不同组件组成 的人体可从几个角度来观看,揭示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的来临。然 而,整个时期仍有受非洲艺术和印 象派塞尚的影响的痕迹。
毕加索进入古典主义
古典时期风格:
稳定 饱满 充实
1925—1932年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5年至1932年,毕加索进入 超现实主义时期。1933年至1934 年逗留西班牙期间,牛首人身怪 作品出现。艺术可以表现现实所不能表现得东西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毕加索 不同时代的绘画作品
1881 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
毕加索 8岁 《斗牛士》
1889年
1895~1900 少年时代 坚实的绘画基础
跨世纪的变革~~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1900年至1903年蓝色时期
由1900年起毕加索一直往来于西班牙及 巴黎之间。
毕加索当时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 德加、雅西尔与土鲁斯·劳特累克画风的 影响,加上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 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田园时期 风格: 平静 安逸 成熟
1973年 92岁,4月8日逝世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影响立体主义,也被称作为“立方主义”,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风格之一,毕加索主张通过解析重构和错位等形式来表达艺术家的个人意志,立体主义和立方主义中的“立体”和“立方”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体积感和纵深感,而是运用一定的绘画手法将对象做出改造。
它不限于一个固定的角度,而是把多种视角的画面进行结合,形成一个包含原对象的诸多元素和成分的全新对象。
立体主义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艺术倾向,试图在二维的画布上从固定的视角创造真实的三维空间的幻觉,强调画布的二维性质,而不是创造深度的幻觉。
这种绘画方式并没有使用透视法,而是以不同的方式通过对色调(光和影)的运用,将物体分解成不同的平面,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展示不同的视角,既暗示了它们的三维形态,又指向了画布的二维平面。
一、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形成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出生于西班牙的牙马拉加,天才、任性、高产等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生。
他在绘画的方式上自始至终追求新鲜事物,不断地突破自我和传统理念。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长达79 年,他在绘画、雕塑、陶瓷、诗歌、写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20 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数次改变,他常在“蜕变”中寻求创新,这种蜕变即融合,他经常把各种绘画理念、手法、风格掰开揉碎再进行融合。
立体主义起源于1905 年,由巴勃罗·毕加索开创,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它作为一个引起了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带领许多艺术家从传统的透视画法转变到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
但立体主义的产生并非偶然,更多的是必然结果下的产物。
一是受到当时社会客观因素的发展的影响,人们开始去透过表面,去描绘肉眼未必能够看见的东西,艺术不再照搬照抄现实事物,而是去发现所描绘的物体的本质,借助这种洞察力来获取对物体的真实情况的掌握。
二是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迫使绘画风格开始变化,毕加索在这个时期很自如地运用了摄影的多种曝光,把不同时刻、不同地点的对象聚集到一起,引发自身对时间、空间的思考,这一特征在之后作品中也有体现。
三是艺术的自然走势迫使现代艺术逐步向抽象艺术发展,从开始的古典主义到后期的印象派,再到立体主义,总体上越来越抽象,在这一时期,塞尚理性的作画方式为毕加索提供了灵感,他用几何形体来处理视觉看到的对象,并再现了物体的恒定结构,这可以看作是立体主义的前奏。
由此可见,立体主义的出现必然性是大于偶然性的,这是时代和科技同步发展作用下的结果,毕加索也不再追求传统的写实手法,而是希望通过艺术来表达世界更本质、更纯粹的样貌,立体主义就是沿着这条路发展的。
毕加索的艺术生涯中经历了多次创作风格上的改变,在他与布拉克共同创作立体主义之前,他的作品中的形状是相当现实和生活化的,但自从他参与创立立体主义以来,他的作品几乎就都体现出了抽象的特点。
其中,1910 年至1915 年是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出现与前期受到非洲雕刻艺术、非洲面具等民族艺术的影响息息相关。
这种充满野性的雕刻使他开始对自己的绘画形式进行反思,他认为将这种图示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可以形成一种革命性的新绘画风格,于是他开始在人物造型和环境上做出改变,运用几何形状的图示进行拼接,把画者眼中的世界变成了几何形状。
在1905年至1907 年间,通过接触非洲雕刻、象牙海岸的扁平面具,以及卢浮宫展出的古伊比利亚雕刻,毕加索对于表现对象的结构与形状有了独特的灵感和想法。
1906 年创作的《斯坦因的画像》明显受到了原始艺术的影响,强调分量与形式的单纯化,画面基本都呈现的是几何学形式,而人物的手却是写实的,脸上是土著面具的样式。
这幅画被认为是毕加索迈向艺术新时期的一个过渡和跳板。
此后,毕加索于1907年在巴黎的民族博物馆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非洲艺术作品,备受启发,创作了《亚威农少女》,这在后来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绘画的最初雏形。
这是毕加索早期风格和立体主义风格之间的过渡期,这段时间也是毕加索综合多种因素酝酿琢磨“新发现”的关键期。
这幅作品摈弃了西方的传统绘画特征,挑战观众的正常视觉习惯,放弃透视手法,完全充分体现了三角形构图的各种表现,如正三角形的稳定、倒三角形的不平衡、钝角三角形的稳重感以及锐角三角形的尖锐感。
毕加索这种大胆地打破传统画法的行为,将塞尚已开始的对几何形结构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画家将物体和环境变成了多个几何形体压碎在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里,这种方式是对文艺复兴的人体比例和远近透视法的一种挑战。
即使毕加索从此便不再画画,他也可以凭这幅画跃身世界绘画大师之列,他所关照的是他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并不着重关注外在的自然。
二、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表现形式不同时期的划分是便于观者对毕加索艺术创作进行阶段性的解析和小结,而毕加索不同时期风格的艺术创作所呈现出的面貌也大不相同。
前一种风格的创作中总是埋伏着一些因素,在“引诱”着毕加索朝着下一种风格去向更新的创作天地中。
这就使得在同一时间,毕加索常常有不止一种风格的创作尝试,这都是他对于艺术探究永不止步的最好见证。
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创作主要被分为两个阶段,1910—1912 年的解析立体主义时期,1912—1915 年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
(一)解析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前期受到非洲艺术和塞尚绘画风格的影响,作品体现出了相当多的现实主义题材,但也有抽象结构元素的参与。
描绘的物体和环境变成多个几何形体压碎在一个二维的平面空间里,这种方式是对文艺复兴的人体比例和远近透视法的一种挑战。
毕加索摈弃了过于单一、乏味的透视画法,逐渐用仰视、俯视、平视等各个角度,将物体进行变形、分割,变成一块块几何形态,然后再将其重组,形成新的作品。
毕加索利用单色、棕色和中性色开发了一种绘画风格,拆开物体并根据它们的形状进行了“解构”。
画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解析主题,并在一个几何框架内对形体进行了重建,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图像,唤醒了主题,将这些支离破碎的图像通过使用有限的颜色的方式统一了起来,形成了不一样的绘画图示语言。
1910 年创作的《卡斯维勒像》标志着毕加索的创作正式进入了解析立体主义时期。
毕加索以他的老朋友卡斯维勒为写生对象,将整幅画面用各种垂直、倾斜的线条进行分割,把画面分成了形态各异的几个几何面块,在内容上,他把人物形象进行了分解重构,给人带来一种迷离、破碎的效果。
毕加索的作品总能给观者带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作品内容呈现出的素雅单一的色系与画面构成的人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样的作品是发自内心的、引人注目的和令人难忘的。
同年创作的《弹曼陀铃的少女》与《卡斯维勒像》有着异曲同工之秒,图中的人物背景都被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几何板块,其中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几何形体对人物进行了分割,毕加索运用了简单的色系对其进行了描绘。
这些组合而成的几何块面并不只是扁平的,画中物象的阴影让画面看起来有种多维立体空间错置的感觉。
毕加索在“解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立体主义的结构解析技巧已经达到了纯熟的程度。
随着其对结构解析的深入探究,毕加索发现,这一方法虽然能强有力地表现对象的结构和造型,但色彩已然被弱化了,只留下了单一的色彩。
由于画面缺乏色彩的表现,造型上也变得死板和缺少灵性。
所以在之后,毕加索进入了对“综合立体主义”的探索中。
(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1912 年前后,毕加索转向了“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风格开始变得可以预测。
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是立体主义流派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剪纸碎片被粘贴到作品中,标志着拼贴画在美术中的首次使用。
这种粘贴形式使毕加索的作品转变到了立体主义的第二阶段:综合立体主义。
这一段时期的绘画作品,色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它的图示却是破碎的。
这种丰富的艺术形式成为了现在的拼贴画图示语言艺术,进一步体现出了立体主义作品的肌理表现特点。
受大胆而简单的拼贴造型的影响,综合立体主义从解析立体主义的单色表面转向了更直接、丰富多彩的装饰风格。
虽然综合立体主义图像在使用简化形式时显得更为抽象,但其在构图时对其他元素的应用却相当传统。
交错的线条、颜色、图案和纹理,从几何到写意、从暗到明、从积极到消极、从平淡到有图案,在画面中有节奏的推进和后退。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是毕加索在1912 年创作的炭笔色粉画,这幅作品是毕加索用拼贴手法创作的,清楚地呈现出了“综合立体主义”风格。
毕加索创作的《椅子上的静物》,标志着立体主义从解析走向了综合。
他在画布上粘贴了一张柳条椅图案的画布,并用一根绳子对其进行装饰。
画面中显示了一片柠檬,一个杯子,一个烟斗和一个贝壳。
根据画面的构图,他在画纸上适当的位置粘贴了各种切割物,以表现颜料、笔画无法达到的质感效果。
这也使得绘画、雕塑、剪纸、版画等艺术技法高度结合,还蔓延到了工艺美术等艺术领域。
毕加索摒弃了油画固有的绘画形式,背离传统的艺术媒介,只为纯粹的艺术而创作。
《三个音乐家》是20 年代初毕加索创作的一幅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在这个时期,毕加索将立体主义手法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从早期的剪纸拼贴画演变到了用几何构图和纯色呈现。
画面以红棕色为背景,人物左白、右黑、中间彩。
左右都是大色块,中间是鲜亮的黄、红小色块,对比鲜明。
色彩以红、黄、蓝三原色为主,鲜艳而抽象,搭配富有变化却不凌乱。
明暗对比强烈,形成鲜艳的暖色调。
色彩有力变化地同时,又探索出一种鲜明的色彩、平涂的手法、几何抽象的形象组合的形式,进行了立体主义风格的创作。
同时也用到了古希腊和罗马风格的题材,创造的人物具有古典雕塑坚实的外貌。
在这幅画里,长短圆直多种线条各显神通。
人物轮廓的长线条开阔大气,粗粗的音符在细细的五线谱上活泼跳跃。
长线条与短笔触雅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饱满的抽象形象。
这幅作品的主题是欢乐的,同时又有一种肃然庄严的气氛。
《三个音乐家》这幅作品以综合立体主义的风格绘制,呈现出剪纸的外观。
在三个与真人同样大小的人物中有两个是法国喜剧中的传奇人物。
毕加索在一个浅盒子状的房间里画了三个由扁平、色彩鲜艳、抽象的形状组成的音乐家。
左边是单簧管手,中间是吉他手,右边是手拿乐谱的歌手。
整幅画的平面几何形状的技术是由剪切和拼贴形成的,这在综合立体主义风格中很常见,毕加索也曾在他以前的作品中应用这种技术。
他选择了一个很好的颜色组合,并利用了原色:红色、黄色和蓝色,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焦点。
这些明亮的颜色与其他色调搭配在一起,画面昏暗的氛围把一个明亮的中心包围起来,有助于观者舒缓心情。
在立体主义中,作品的主题被转化为一系列平面、线条和弧线。
立体主义被描述为一种全新的风格,因为艺术家们分解了主题的形状,并在画布上重新“拼接”它们。
毕加索结合了许多原始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哭泣的女人》这幅作品,将正在哭泣的女人用立体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