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第4课时 初步认识除法精编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于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对于除法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如分水果、分零食等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除法的算式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并讲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除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除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4、除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教案_3
认识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相应的除法算式来表示,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经历把简单的平均分问题抽象乘除法算式的过程,能联系具体情境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或说明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中,初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圆片、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平均分。
1、把8个△,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
把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个。
2、把12个○,每4个一份,分成了()份。
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二、教学第48页例题。
1、谈话:假期里小朋友们开展了各种有趣的活动,你瞧,今天他们又组织了爬山。
(1)出示例题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有几个小朋友?(6个小朋友)他们打算干什么?(要乘缆车)(2)出示图下的文字,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你打算怎么办?(同桌交流)如果学生能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引导学生联系平均分的含义想到:因为6可以分成3个2,所以要坐3辆车。
并由此要求学生用6个圆片代替6个小朋友,按每2个一份,动手分一分,看结果是不是分成了3份。
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提示:你能用6个圆片代替6个小朋友,按每2个一份,动手分一分吗?学生操作后,进一步提问:6个圆片,每2个一份,分成了几份?那么,每辆车坐2人,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2、教学除法及除号。
指出: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那么怎样写算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述,板书:6÷2=3除号介绍除号以及写法,说明算式的读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除法的初步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除法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除法运算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读写法,除法运算的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布置作业:设计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包含除法的基础知识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点,对于学生后续学习除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除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铅笔等,用于直观演示。
3.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如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多的苹果分给每个人?从而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题,如分苹果、分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巩固除法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
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50页例5、例6,“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经历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会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从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的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51.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明图中的小朋友们打算坐缆车上山去游玩。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出示图下的文字,指名读题。
3.启发思考:怎样才能知道6个小朋友要坐几辆车呢?你打算怎么办?如果学生能直接想出答案,则按照以下过程组织学生活动:(1)追问:你是怎样想到要坐3辆车的?(2)启发:这样的想法对吗?有什么办法能说明是对的?(用圆片代替缆车摆一摆)如果学生不能直接想出答案,则按照以下过程组织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或画图圈一圈。
再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并交流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2)提问:一共6个小朋友,每2人坐一辆车,要坐几辆车呢?4.讲解:通过分圆片、画图,我们发现几个2人是6人?因为6人里面有3个2人,所以要坐3辆车。
像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揭示课题并板书:6÷2=3)“÷”是除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的运算符号。
介绍除号的写法,并示范算式的读法。
指导学生练习写除号,读、写除法算式。
5.提问:6÷2=3表示把6个小朋友按每几个一组地分,分成了几份?二、教学第48页“试一试”1.让学生先观察情境图,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再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可以分给几只小熊”,并在书上填一填。
2.提问:上面这样的平均分过程,可以用什么除法算式表示?3.让学生读一读除法算式和得数。
提问:这里的12÷3=4表示把多少个苹果按每几个一份去分?分成了几份?也就是说,12里面有几个3?4.小结:像这样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去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认识平均分(1) (5)第2课时认识平均分(2) (7)第3课时认识平均分(3) (9)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12)第5课时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15)第6课时复习 (18)(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用1~6的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用除法计算的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除法的含义解决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和探索用口诀求商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乐于与同学合作、交流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如下:本单元教材的基本结构: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结合用口诀求商的教学,教材还安排了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除法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为后继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意识,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
学生在结合生活实例理解除法含义时,不但要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还要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
在学习用口诀求商时,不但要理解“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还要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因此,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口诀求商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如下一些特点:1.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除法运算卡片、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除法的概念。
如:“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小猴把摘到的桃子分给其他小动物,每种动物分到的桃子数量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小猴是如何分桃子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物是如何进行分分的?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除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如:“除法接力赛”游戏,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运算,每组成员轮流进行运算,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4、除法的初步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年级:二年级
班级: 二(5)
课题:认识除法
人数:46 日期:2017.11.17
※ 教学目标:
1.经历用减法算式表达平均分的过程,并从减法算式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中,初步理解除法
是减法的一种简便运算,知道平均分时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 会读、写除法算式,并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沟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除法之间能够进相互的转换。
要求:在纸上画一画,想一想这个分的过程 预设状态:
产生过程,为寻找
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算式来表示? 过程中打开 半成品加工:8-2-2-2
①8-2-2-2 ②2×4=8 ③8-2-2-2-2
减法与除法之间的 关系奠定基础。
对着图解释: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是怎 同桌讨论,发表观点。
么想的?
明确:8-2-2-2-2,减 初步感悟可以用口
明确:8-2-2-2-2,减了几个 2?
几个 2,初步感觉比较 诀解决问题。
呈现:2×4=8,求出来的结果是 8,是不是能 麻烦。
分给 8 个人呢?
小结:从 8 里面连续减去几个 2 后正好分完,
就是分给了几个小朋友。
(二)等分分,经历连减算式产生的过程
材料二: 10 支铅笔,平均分给 2 个小朋友,
你能列算式表示吗?
学生说出连减算式
在分的过程中,体
说明:我们往往可以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
会每份分得同样
程。 (一)包含分,经历连减算式产生的过程 材料一: 8 支铅笔,每人分 2 支,分给几人
正好分完?
先在课堂练习纸上画 一画,然后和同桌互相 说一说。
多、平均分成几份, 并将操作与算式沟 通,经历连减算式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从而初步认识除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数学知识,他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是,对于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除法的意义,初步认识除法。
2.让学生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实物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小棒、圆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分水果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有5个苹果,要分给2个小朋友,怎么分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类似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规律。
同时,教师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小棒或圆片进行平均分的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几道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 《表内滁法 第4课时初步认识除法》优质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表内滁法第4课时初步认识除法》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第4课时,主要内容是初步认识除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除法的认识上,学生可能是初次接触,对于除法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除法的意义;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教学方法,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带好数学课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如分水果、分玩具等,引导学生感受除法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除法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向学生介绍除法的基本概念,如被除数、除数和商。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是小学数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除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运用除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2.难点:理解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除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除法计算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分水果,引入除法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有7个苹果,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答,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2.呈现(10分钟)呈现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通过具体的例题,如7÷3,引导学生掌握除法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计算练习,巩固除法知识。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大挑战,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除法。
第4课时 初步认识除法-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第4课时初步认识除法-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第4课时初步认识除法教学内容:课本第48 —50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48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每辆车坐2个人要坐()人。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学除法算式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
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6÷2=3)(4)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2、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看图、读题、完成。
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二、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教学第49页的例题。
(1)让学生观察和阅读例题提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讲述: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名师面对面
6个人,平均分成3组,每组多少人? 可以用除法计算。
6 ÷3 =2
名师面对面
除号
6 ÷3 =2
被除数 除数 商
名师面对面
6 ÷2 =3
读作:6除以2等于3 12除以4等于3
写作:12÷4=3
名师面对面
把8只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 4 )支。
24
名师面对面
1、
5 25
名师面对面
名师面对面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
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名师面对面
3
名师面对面
6个人,每2人坐1车,要坐多少车? 可以用 除法计算。
6 ÷2 =3
除号
名师面对面
6 ÷2
读作:6除以2 12除以4
写作:12÷4
名师面对面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 4 )
只小熊。
34
名师面对面
2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
2、
3 33
名师面对面
3、
5 15 3 5
3 15 5 3
名师面对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读除法算式,再说出被除数、除数和商。
8 ÷ 4 = 2 15÷3=5 24÷6=4
被除数 除数 商
名师面对面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名师面对面
谢 谢 观 看!
名师面对面《名师面对面》编写组感谢 您提出宝贵意见。将修改过的课 件上传至3471512573@邮箱, 同时写清你的姓名、邮寄地址和 电话号码,我们会送给你惊喜小 礼品一份!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四表内除法(一)4、除法初步认识》0
第四课时:认识除法教课内容:教科书48—50页的内容教课三维目标:1.经历从均匀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排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育踊跃参加数学活动的感情,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沟通。
教课要点:初步理排除法的含义。
教课难点:在均匀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排除法的含义。
教课准备:课件、圆片、小棒等。
创建情形,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叙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出门活动吗?今日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出门登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乐。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每辆车坐2个人要坐()人。
)(2)指引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发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如何想到的?小组合作沟通,示范饰演。
(3)教课除法算式j叙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这样的问题能够用除法计算。
如何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边写2,方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如何写?(边讲述边板书:6÷2=3)k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l发问:联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教课第48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达成。
校正后发问:联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红了几份,能够用除法计算。
二、持续教课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教课第49页的例题。
(1)让学生察看和阅读例题发问:你从这道题中知道些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商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叙述:6个小朋友植树,均匀分红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能够用除法计算。
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联合这道题,谈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课第49页的“试一试”练习题学生独立达成后与同桌沟通,谈谈这道除法式表示的实质意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4 认识除法∣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4 认识除法∣苏教版一、课程背景本次教学设计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节的第四课,题目为“认识除法”。
此节课程为重要知识点的切入口,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物品如何平均分配,学生能够逐渐理解除法的概念和作用,进一步探究整数的除法运算。
此处教学设计适用于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
二、教学目标1.理解“除”这个数学概念;2.理解除法的运算方法;3.掌握简单的除法口诀;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口诀并且能够解决对应的小学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概念(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新概念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本节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拿出一块蛋糕,并将其分成好几份,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问道:“我们如何知道每一份蛋糕有多少?”得到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数分割成几个数,引入除法的概念。
2. 讲解新知及示范(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除法的作用。
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分糖果),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语言和动作,模拟出这个问题的解法过程。
通过实际的操作,学生更容易理解除法的概念。
之后,老师可以介绍如何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向学生讲解除法运算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老师可以先通过口算要求学生计算除法,然后通过实际的物品展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
3. 练习和巩固(20分钟)在此步骤中,让学生拿出练习册,完成相关的练习,老师应当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检查,将错误的地方纠正过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巩固对除法的理解,并巩固口算能力。
4. 拓展(10分钟)在此步骤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类似问题,然后通过把问题默写在黑板上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相关口算题目,并带领学生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在课堂小结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除法?•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什么除法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五、课后作业在课后,老师可以通过发放练习册的方式,让学生继续完成相关的练习,使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4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10 ÷ 5 = 2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15 ÷ 3 = 5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18 ÷ 2 = 9
···
···
···
被除数 除数 商
3 有18 块饼干。
(1)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 6 )块。 18 ÷ 3 = 6
(2)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 3 )块。 18 ÷ 6 = 3
6 被平均分的总数
6 被平均分的总数
…… …… ……
÷
2
=3
每份的数量 平均的份数
÷
3
=2
平均分的份数 每份的数量
被除数
除数
商
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4)支。 8÷ 2 = 4
1
10块砖,每次搬2块,(5) 次能搬完。 10÷ 2 = 5
2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筐放( 3)个。 9÷ 3 = 3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 4)只小熊。 12÷ 3 = 4
6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 )人。
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每组(2 )人。
可以用小棒分一分。
把( 6 )人平均分成( 3)
组,每组(2 )人。
6
÷
3
=2
… … …
被平均分的总数 平均分的份数 每份的数量 6÷3=2读作:6除以3等于2。
4 20 个竹笋,每 4 个放一盘。
能放( 5)盘,
20 ÷ 4 = 5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或每几个一份,都可以 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 读 作:6 除以2等于3
表内除法(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四 表内除法(一) 4、除法的初步认识》_4
教学目标:1、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物体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方法。
2、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分一分的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让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并掌握按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1、展示班级学生中午吃饭照片,引入饭后吃水果这件事,创设情境将6个橘子与同桌分享,你有什么好办法呢?2、具体化问题,将6个橘子与同桌分享,可以怎样分?用圆圈代替橘子,动手画一画。
预设:一份2个,一份4个一份1个,一份5个(教师夸奖你真大方)一份3个,一份3个询问学生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最公平?预设:一份3个,一份3个最公平教师表扬并且重复“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点题,板书)全班齐读指出关键要求“每份都同样多”3、做判断题,并再次强调关键要求每份个数是否一样多。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判断哪种是平均分?以及你有什么办法使得变成平均分?(教师提示联系同样多中的三种办法)4、还有什么办法来平均分6个橘子?预设:平均分成6份,每份1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有8个桃,每个小猴分2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用小棒代替分一分。
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平均分,先讨论一下,然后看课本。
5、强调: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并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运用平均分来分一分)预设: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6)份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4)份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12根小棒,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2)份在每次说出的结论中,都要强调这是什么分?以及为什么是平均分?6、完成相关练习7、总结学生试着归纳本节课内容,什么是平均分,以及怎样平均分?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初步认识除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48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
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
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 每辆车坐2个人 要坐()人。
)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学除法算式
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这样的问题
可以用除法计算。
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
,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6÷2=3)
(4)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2、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