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材选论
物理教学论——精选推荐
1一名词解释1、科学素养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养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2、中学物理教学过程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3物理思维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概念:分析是在头脑中把某一事物的整体分解成部分,从而把个别的方面与特性分解出来加以认识的过程。
认识的过程。
综合是分析的逆过程,即在头脑中把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特性和各个方面联系并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比分解前对整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的目的。
起来,从而达到比分解前对整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的目的。
抽象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区别开来,把有关因素中最本质的因素抽出来。
出来。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各种现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因素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4物理教学中的“四要素”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即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和媒体。
他们的基本关系是: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5物理教学过程的 科学性,艺术性。
教育性科学性,最重要的是符合科学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概念,规律,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正确地应用术语。
学生一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正确地应用术语。
教育性,主要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高中物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教材解读精选全文
本实验为课标要求的必做实验。
(1)能依据已有知识合理设计实验方案。 (2)能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获得实验数据,分 析数据,形成结论。 (3)能撰写实验报告,用学过的物理术语、图表 等交流本实验的探究程与结论。 (4)坚持实事求是,在合作中既能坚持观点又能 修正错误。
(1)实验思路 从动量守恒定律条件出发,不仅可以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适用性的 认识,也是本实验方案设计的前提。
01 课标要求
选择性必修1 的学业要求
选择性必修1 课标要求的学生实验 1.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 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3. 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4.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01 课标要求
第三章 机械波 1.波的形成 2.波的描述 3.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 4.波的干涉 5.多普勒效应
选修3-5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2 动量和动量定理 3 动量守恒定律 4 碰撞 5 反冲运动火箭
第四章 光 1.光的折射 2.全反射 3.光的干涉 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5.光的衍射 6.光的偏振激光 课题研究 索引
能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振动或摆动的特点,建构简谐运动、单摆等物理模型。能运用这些模型分析 问题,通过推理得到结论,对相关现象作出解释。会用系统的思想和守恒的思想分析物理问题。能恰 当使用证据说明自己的观点,质疑他人的观点。能从运动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不同角度思考 物理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1)了解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2)会分析具体实例中的碰撞特点及类型。 (3)会用动量、能量的观点解决生产、生活中与一维 碰撞相关的实际问题。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教材解读
教科书在第2节“导线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中分析了导体运动产 生的电动势及其非静电力。
教科书在第4节介绍了感生电动势。对电磁感应非静电力的分析使学生对 电磁感应现象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版教科书通过一节介绍了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此次修订把它们 放到相应的节里,一方面便于理解,另一方面也分散了难点。因为课程标准对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没有要求,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没有过高要求。
第1节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在必修第三册中,为了定义磁感应强度,在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的 情况下,让学生初步认识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实际教学中,常有 学 生误以为安培力、电流、磁感应强度三者的方向一定是两两垂直的。因 此, 要让学生弄清安培力的方向,关键是要求学生能看懂立体图,熟悉各 种角度 的侧视图、俯视图和剖面图。
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从感应电流深入到感应电动势来理解电 磁感应现象,这是第二个阶段。它的核心内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3节介绍了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前面研究的是电路中的电 磁感应现象,涡流是导体块中的感应电流。第4节“互感和自感”,阐述 了两种具体的电磁感应现象,特别是自感现象的特点及应用。
完整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应该包括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的内容。为 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科书先在第1节介绍了如何判别感应电流的方向,即 楞次定律,然后在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主要介绍了感应电动势的 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定律的一部分,用它可 以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一致。
在第3节、第4节中还介绍了产生感应电动势的两种非静电力的来源, 即洛伦兹力和感生电场力,它揭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这是认识电 磁感应现象的第三个阶段。
【课件】物理新教材2019选择性必修3教材解读
02 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
1.由温度概念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2.应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物质观念
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特征
观察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特征
(实验真实情境呈现)
观察表面张力的宏观特征
观察表面张力的宏观特征
(实验真实情境呈现)
感悟分子的尺度:10-10 m
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认识
1 mol 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 就达6.02×1023个。这足以表明, 组成物体的分子是大量的。
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感悟分子的“微小”和“大量”
对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认识
对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认识
利用Tracker软件,可以追踪到 经过多个相同时间间隔的小炭粒所在 的位置。打开布朗运动拍摄的视频, 选择一个小炭粒为追踪对象,逐帧追 踪,选择显示所有追踪的位置并选择 显示路径,将这些位置进行连线。
1.深化对内能概念的认识 2.探索能量守恒的足迹,强化能量观的形成
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首先是能量观念形成过程和守恒观念的发展过程; 其次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意义; 最后是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02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1.深化对内能概念的认识 2.探索能量守恒的足迹,强化能量观的形成 3.探讨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加强科学思维教育
4.分子动能 和分子势能
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
模型建构 把分子看成小球来处理,让学生 经历建立分子的理想化模型过程。
统计规律 展示大量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 规律的图像,通过科学推理、论证,实现对分子 热运动的微观解释。
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体验用测量宏观量的方法测得微观量分子 直径的实验过程。
2019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2目录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安培力与洛伦磁力
第一节、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第二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第三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第四节、质谱仪与回旋加速器
第二章:电磁感应
第一节、楞次定律
第二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第三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第四节、互感和自感
第三章:交变电流
第一节、交变电流
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
第三节、变压器
第四节、电能的输送
第四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第一节、电磁振荡
第二节、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三节、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第四节、电磁波普
第五章:传感器
第一节、认识传感器
第二章、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第三节、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体会--选择性必修1、2、3教材
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体会--选择性必修1、2、3教材摘要:本文从新、旧教材的对比变化,及使用过程中的体会讨论如何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关键词:新教材变化新高考一、新教材的变化总体变化:①选择性必修教材相对旧教材知识章节编排顺序上变化较大②各章节知识优化组合,删去了难度较大或非主干内容,增加了必做实验③减少了每个章节的节数,增加了每一节的知识内容(每一节内容都很饱满)④部分知识内容由正文转为拓展性学习内容或以习题形式呈现,有的甚至用简单的旁批代替(一)选择性必修教材相对旧教材知识章节编排顺序上变化较大1、选修3-1的绝大部分内容放在必修3教材中;2、选修3-1、3-2、3-4、3-5的部分内容放在必修3中最后一章;3、《电磁波》由选修3-4调整编排在选择性必修2中;4、《动量》由选修3-5调整编排在选择性必修1中;5、选修3-3《热学》和选修3-5近代物理部分合并为选择性必修3;6、选修3-4《相对论简介》精减内容后放在必修2第七章第5节。
(二)各章节知识优化组合,删去了难度较大或非主干内容,增加了必做实验删除的难度较大或非主干内容:《电路》删除了简单逻辑门电路;《电磁感应》删除反电动势内容;《交变电流》删除互感器内容;《电磁波》删除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气体》删除了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机械波》删除了惠更斯原理等内容;《光》删除了光的颜色和色散、液晶显示、全息照相等内容;《相对论》保留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删除了广义相对论及其他内容;《波粒二象性》删除了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原子核》删除了探测射线的方法;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增加的必做实验:1、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2、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3、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的关系4、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5、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三)减少了每个章节的节数,增加了每一节的知识内容(每一节内容都很饱满)1、《电磁感应》由7节压缩为5节内容:旧教材1~2节合并为一节内容放在必修3第十三章;旧教材第5节拆分为二,“动生电动势”放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那一节,“感生电场”放在《涡流》那一节;2、《传感器》由4节压缩为3节内容:旧教材2~3节合并为1节;3、《电磁波》由5节压缩为4节内容:删除旧教材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1节;4、《机械波》由7节压缩为5节内容:旧教材第2、3节《波动图像》和《波长、频率、波速》合并为1节内容;第4、5节合并为1节《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5、《光》由8节压缩为6节内容:旧教材“薄膜干涉”和“双缝干涉”合并为《光的干涉》1节内容;激光和光的偏振合为1节;6、《热学》由19节压缩为13节内容:旧教材第一章1、2、3节实验单独称为1节,其他内容合并为1节,第三章功和内能、热和内能2节合并为1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合并为1节,删除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2节,能源与可持续性发展1节放在必修3第十二章;7、《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由9节压缩为5节内容:删除了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关系2节内容,电子的发现和核式结构合并为1节,氢原子光谱和玻尔原子模型合并为1节;8、《原子核》由8节压缩为5节内容:删除了探测射线的方法1节;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与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合并为1节;核裂变和核聚变合并为1节。
841中学物理教学论
841中学物理教学论(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物理教学的目标与原则三、物理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四、物理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五、结论正文一、引言841 中学物理教学论是一本针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理论书籍,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书中详细阐述了物理教学的目标与原则、方法与策略以及实践与反思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教学指导。
二、物理教学的目标与原则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物理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为了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建议:1.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投影仪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情景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体验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四、物理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尝试、总结经验,并进行反思。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保证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
3.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结论841 中学物理教学论为教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
新课标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介绍.
〔原〕第十四章
一、欧姆定律 √ 二、电阻定律
恒定电流
电阻率 √
三、半导体及其应用 四、超导及其应用 五、电功和电功率
增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加 5 焦耳定律 √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物 理 室
√
6 电阻定律
√ √
六、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电势差
电场强度 电势差与电场 强度的关系 电容器 的电容
带电 粒子 在电 场中 的运 动
技术的进步(地 球的电容值也不 到1F)。
电容器的电容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物 理 室
1 F的电容器
环保手电
教学建议
在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之前,可让学生先猜测平行板电容器的电 容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然后与学生一起 进行任务分析:怎样间接地比较电容器电 容的大小?在改变某个变量时,怎样保持 其他变量不变,从而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方法。
U=Ed
静电力的功
电场强度
试探电荷在场中 某点受的静电力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静电力做 功与路径 无关
静电力
E=F/q
试探电荷在电场 中某点的电势能 与电荷量的比值 跟试探电荷无关
电场的另一种 描述——电势
电
势
φ=Ep /q
电场中两点电 势之差叫电势 差 UAB=φA-φB
电势能
和重力与 重力势能 类比 W AB=EpA-EpB 人
28
做一做
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 1)在图中画一个竖立的 狭长矩形,它的面积的物 理意义是什么? ( 2 )怎样根据右图估算 人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 民释放的电荷量?
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鲁科版)教学课件第1章第3节洛伦兹力的应用
小。由于电子的速度极大,同一电子穿过磁场过程中可认为
磁场没有变化,是稳定的匀强磁场。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电子枪加速电压为U,磁常量为μ,螺线管线圈的匝数为N,偏转磁场区
域的半径为r,其圆心为O点。当没有磁场时,电子束通过O点,打在荧光屏正中的M点,O点到荧光屏
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
粒子只受洛伦兹力
2、规律:
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mv
Bvq
r
3、重要结论:
m4 2
Bvq
r
2
T
2
T
2 m
Bq
r
mv
Bq
2mEk
Bq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一、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
如图所示为电视显像管的原理示意图,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不经过磁场时会打在荧光屏正中。
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应垂直纸面向里。
(2)磁场方向应垂直纸面向外。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电视机显像管的原理
(1)显像管中电子束的运动情况
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连续的电子)经过电场时做加速运动,再经过偏转磁场做匀速圆周
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达荧光屏。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乙
高中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1章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
3. 电视机显像管(抽成真空玻璃管)的成像原理主要是靠电子
枪产生高速电子束,并在变化的磁场作用下发生偏转,打在荧
光屏不同位置上发出荧光而成像。显像管的原理示意图(俯
高中物理选修课程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选修2系列:(略)
3、选修3系列:
• 包括选修3-1、3-2、3-3、3-4、3-5等模块; • 每个模块2学分。
内容结构及编写思路:比较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的 基本内容、物理思想和方法,比较深入地认识物 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选修3-1学习电场、磁场、电路等内容; 选修3-2中学习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等
• 强调物理学史的内容和教育价值; • 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与社会的协调发
展; • 强调物理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联系,突
出其人文特色。
设计特色栏目指向特定的活动 和培养目标,包括:
• 观察与思考: • 科学人物: • 物理与社会: • 迷你实验室: • 方法点拨: • 信息窗: • 主题研讨: • 物理学大事记:
(4)重视观察、实验、探究的作用。
它们既是培养目标,又是教学方式、学习 方式。
(5)体现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形式的 多样化。从选修3的课标要求、活动建议、 相关教材中,有:
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 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 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观察常见电热器的结构,知道其使用要点。
这些都向教师提出了挑战。
1、选修1系列:
• 包括选修1-1、1-2模块, • 每个模块2学分。
内容结构及编写思路:
围绕电磁学、热学的核心知识。
选修1-1以传统的电磁学知识为主线,学习 电磁现象及其规律、家用电器与日常生 活、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等主题,力图 让学生从观察、认识形式多样的电磁现 象到构建统一的电磁理论。
此外,在一般的知识中也注意吸收相关知识的新进展、 新技术和新应用实例。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初中物理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中物质、能量、力等基本概念以
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的学科,是理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知识。
初
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在体现科
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同时,要融入新科技、新发现,以及新的科学思想。
2.实用性强:初中生学习物理,目的是为了将来的学习和应用。
因此,教材选择应该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系统性强:初中物理教材应该以体系为主导,能够将每一个章节、概念和实验有机地串联起来,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且系统的物理
知识体系。
4.易于理解:初中学生对于物理基础概念理解和能力相对较差,
因此教材内容应该注重易于理解,语言简练,深入浅出。
5.学科互通:初中物理中物质和能量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其他
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择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科互通,进一步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发展。
6.生动活泼:教材内容不应该过于枯燥,应该富有生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探
索物理的奥秘。
7.合理分配:编写教材时应该合理分配每一个章节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保持自己的兴趣和动力。
总之,初中物理教材内容的选择需要做到重点突出、概念明确、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简单易懂、实用性强,通过这些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物理概念和理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理教学中的教材选择与使用
物理教学中的教材选择与使用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人们认识自然界和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物理教学中,教材的选择和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教材的内容、形式以及教师的应用角度来探讨物理教学中的教材选择与使用。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材内容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判断。
首先,教材的内容应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其次,教材的内容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将物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材的内容也应该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二、教材形式的选择教材的形式既包括纸质教材,也包括多媒体教材。
纸质教材一直是物理教学的主要载体,具有清晰、稳定、易于保存和传播等特点。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兴起。
多媒体教材能够通过图像、动画、音频等多种手段直观地呈现物理现象和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材形式的选择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灵活地选择使用不同形式的教材,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和有效。
三、教师的应用角度教师在教材选择和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熟悉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准确地把握教材的主旨和重点,避免偏离课程目标。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解释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活动来巩固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定期进行教材的评估和更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的教材选择与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在选择教材内容时,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学习需求,注重实际应用和科学人文结合。
教材形式上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使用纸质教材或多媒体教材。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教材解读与选用方法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教材解读与选用方法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教材的解读和选用方法至关重要,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
本文将就初中物理课程中的教材解读与选用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教材解读1.1 教材编写的目的和依据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其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编写依据包括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物理教学大纲》等相关教学要求和核心素养。
1.2 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结构一本好的物理教材应具备内容组织合理、结构清晰的特点。
教材内容应该按照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编排,并逐步推进教学内容的复杂度和深度。
同时,教材还应该提供充分的例题、习题和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3 教材的特色和创新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通常会注重特色和创新点的引入。
这些特色和创新点可以是一些实际应用案例、科技进展的介绍,或是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探究活动。
这些内容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二、教材选用方法2.1 教材与学生的匹配性初中物理教材的选用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材版本。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调整教材内容。
2.2 教材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教材的选用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契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来选择教材。
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的教材案例;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那么可以选择一些以实验和探究为主线的教材。
2.3 教材的综合评估在选用教材时,教师还应该全面评估教材的质量,并参考其他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
教材的综合评估包括教材内容是否准确、有无错误,教材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
高中物理教案书选择
高中物理教案书选择
课时:1课时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机械能和动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2. 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3. 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
2. 准备实验材料:小车、斜面、计时器等。
3. 准备相关习题,以便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例子引入机械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
2.讲解(15分钟):通过PPT教学,介绍机械能和动能的公式及计算方法,然后讲解机
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3.实验(20分钟):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装置,体验机械能守恒的过程。
4.练习(1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
5.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应用此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机械能和动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应用。
实验环节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机械能守恒的过程,加深他们对知识
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
标题: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探索物理学的奥秘
“物理学是理解自然的基础”,这是一个我们常常听到的名言。
在我们的高中教育阶段,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则。
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育制度下,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应运而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全面的框架。
这本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是针对高中物理学科的一次全面的革新。
它以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展现了物理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教材围绕一些核心主题,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电磁波等,进行深入的探讨,让学生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以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设计。
例如,当我们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我们会首先了解这个定律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和计算去深入理解它,最后我们会用这个定律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选择性必修一的一个亮点是,它引入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的内容。
例如,我们会在教材中学习到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等前沿理论,这些内容为我们展示了物理学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中也涉及了一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如能量转换和效率,这些内容让我们看到了物理学的实用性。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是一本优秀的物理教材。
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我们了解了物理学的核心理论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去学习和探索这本教材中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探索物理学的奥秘吧!。
中学物理教学论:第六章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
四.什么是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指教材的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 求,编写教材时的具体指导思想。
即教材是编给什么人读的, 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程度和分量怎样, 按什么体系组织教学内容, 企图体现什么风格特色等等。 它决定教材的总方向,并决定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
方式和呈现方式。
物理必修2
图2-1-6 自行车轮胎上某点转过的弧长 总是与辐条转过的角度对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观察与思考”栏目下,在学生观察 的基础上设置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1,自行车车轮转动时车轮上某一点,经一段时间t后,在 圆周轨道上位置如何确定?
学生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1)这一点经时间t运动的轨迹即路程; (2)由起始位置指向末了位置的有向线段即位移; (3)连接该点的半径在时间t内转过的角度ф。
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 学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特点等因素来选用最合适的教 材。
选定了某一教材(或按规定使用某种教材)后, 在教学中也可以同时参考其他教材,以开阔视野、 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为此就要对各种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和对比, 弄清它们各自的编写目的、适用对象、程度分量、 结构体系和特色,以便于选择和使用。
3、明确教学的难点和关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的需要
教材是为学生的学习而编写的。教学过程离不开知识的 传递。
在没有进行教学过程之前,教科书上或教师头脑中的教 学内容,都处于知识的储存状态,要使它们获得可传递的 性质,就不仅要分析教材内容、结构和重点,
还要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明确教学的难点和关键,选 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鉴于学生的可接受性这里不要引入角位移的概念,更不要说明 它的矢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物理教材选论》(朱超)1、光有二说,其理孰长?答曰:光有二说:一谓光为细质散布也,一谓光乃微气飏动也。
前人虽信前说,而后人考之有不通之处。
如一烛之光,能照数里,若光为细质,则一烛之质,不得有若是之多:而后说则无不可通,亦若声音藉气以扬,其理固长也。
”这是1872年的一份物理考试题及答案,你能看懂吗?答:这道题目来自于洋务运动时期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型学校——京师同文馆在1872年的一道考题,本是一道英文格物题,文言文翻译是“有关光,存在两种学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呢?回答:光有两种学说,一种是微粒说,一种是波动说,以前的人相信微粒说,但后人思考论证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像一根蜡烛的光,能照亮很远,如果光是微粒的话,那么蜡烛所能提供的微粒是不足的,而波动说则可以解释,即像声音那样传播,所以更有道理。
”我们可以从京师同文馆的考试内容中看出,它已经具有普通中学的性质。
2、从民国初期开始,普通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有哪些特点?答:从民国初期开始,普通中学物理课程的结构特点如下: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指出:“物理化学要旨在习得自然现象之知识,领悟其中法则及对于人生之关系。
物理化学宜授以重要现象及规律,并器械之构造作用,元素与化合物之性质;兼课实验”。
为了规范和完善中学物理课程,自物理课程在中学开设之日起,根据课程实施实践就对物理课程不断进行调整。
1913年,《中学校课程标准》规定,物理课程在第三学年开设,每周4课时,讲授内容为:力学、物性、热学、音学、光学、磁学和电学等。
1923年颁布的《初级中学自然课程纲要》(其中含物理学)、《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科学概论课程纲要》(含物理学)和《高级中学第二组必修的物理学课程纲要》,对物理课程的要求就更加具体明确,其中就包括了物理课程之目的,物理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毕业时最低限度的标准,尤其是《高级中学第二组必修的物理学课程纲要》,对授课时间及学分作了明确规定,列出了详细的授课内容纲目以及对材料之整理、教授之注意、实验之要件等作了明确说明。
1929年颁布了《初级中学自然暂行课程标准》(混合的)、《初级中学理化暂行课程标准》(分科的)和《高级中学普通科物理暂行课程标准》,这次颁布的标准较1923年的标准又进了一步,对物理课程的要求更加完善和具体,标准分为六个部分论述,即第一目标,第二作业要领,第三时间和学分支配,第四教材大纲,第五教法要点,第六毕业最低限度。
其中《高级中学普通科物理暂行课程标准》,列出物理讲授内容41项,物理实验内容39项,教法要点5条,毕业最低限度5条。
1932年,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取消了学分,标准包括四部分,第一目标(初中3条,高中3条);第二时间分配(初中2条,高中3条);第三教材大纲(初中内容36项,高中内容80项);第四实施方法概要,实施方法概要包括教学要点(初中5条,高中9条),实验教材(初中31项,高中41项),实验室中应注意各点(初中5条,高中6条)。
这个标准的重大变化是增加了实验室中应注意各点的内容。
1936年,国民政府对物理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对原标准的授课内容作了调整,标准的框架及格式基本没有变化。
1940年,国民政府修订的中学课程,允许自然科学与物理并存,由学校自行决定,高中分文理科。
1941年,颁布了《修正初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和《修正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同时将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分为甲组和乙组,规定甲组学生实验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乙组学生实验每两周实验一次,每次两小时。
1941年9月,教育部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设六年制中学,不分初高中”的精神,颁布了《六年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草案》,同时指定在部分国立中学及川渝等11个省市的部分私立学校试验。
该标准中的教材大纲规定,物理课程讲授内容87项,实验教材36项,同时规定每人至少作30个实验。
1948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修订初级中学理化课程标准》和《修订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该标准要求初中理化合科,高中阶段物理和化学分科开设。
3、如何认识1956年物理教学大纲的特点?答:给学生以系统的巩固的物理基本知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不懈地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发展学生对劳动、劳动者的尊敬和热爱的感情,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精神。
①突出强调了物理教学在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②强调了要“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
③强调了“培养劳动品质的重要性”。
④能力方面:要求掌握使用简单的量度仪器和工具的实际技能,培养解物理习题的能力。
促进物理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劳动生产技术相结合,扭转了当时物理教学脱离生产,脱离实际的倾向,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起了积极推进的作用。
4、怎样认识1963年物理教学大纲的积极意义?答:1963年物理教学大纲使学生获得力、热、电、光、原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物理计算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①适应时代要求,强调物理学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
②强调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③知识的深度、广度均有一定量的增加。
④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学物理教学应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⑤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解物理计算题的能力;⑥忽视了爱祖国、爱劳动的品德教育。
它总结了1958年以来物理教学改革的正反面经验教训,引导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走向正轨起着重大的作用。
5、什么是结构分析方法?你能找出一些中学物理教学应用结构分析方法的实例吗?答:1)结构方法是系统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分析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内部结构乃至外部表现,从而解释或变革其功能的方法。
2)结构分析法的特点:1、强调整体。
结构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教育目标、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等以改进教学方法,它分析的重点是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组合,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方法论、世界观的关系等。
主要学科根据物理学、系统科学。
2、探究联系。
3、简明图示。
3)结构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1、明确对象、范围、主要组成和总体特征。
2、深入发掘本质性的联系。
3、设计简明图示。
4)结构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
1、教育目标结构分析。
2、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5)结构分析方法应用的几点注意事项。
1、结构内容、形式不拘一格。
2、结构图示选择: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复杂结构。
3、与其它方法如知识分析、心理分析、方法论分析有机结合。
6)知识结构图。
6、什么是专题研究?你认为普通高中开展专题研究主要应采取何种形式?答:专题研究是指围绕某一教学问题,教师与专业人员一起开展针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活动。
专题研究是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与同学、老师、家长等一起选定一个主题,进行一系列有意义的研究。
这个过程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思考等,最后得出结论或新的知识。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进行或与他人共同探究。
7、什么是课题研究?如何理解普通高中设置课题研究所体现的时代性特征?答:“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评价和推广等几个方面。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式。
课题不仅仅是研究问题的名称或题目,它还体现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课题表明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限定了课题。
其三个明显的特征:⑴、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⑵、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⑶、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8、如何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科学探究由哪几个要素构成?答: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1、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2、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3、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猜想与假设1、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2、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3、认识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2、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3、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4、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2、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3、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4、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5、认识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分析与论证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3、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4、认识在实验中进行分析论证是很重要的评估1、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2、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3、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4、认识评估的意义交流与合作1、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2、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3、有合作精神4、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9、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物理课程结构是如何规定的?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
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
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
在本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思考。
(1)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
(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在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
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学习后,已获4个必修学分,余下的2个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后续课程获得。
(3)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
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