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认识角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雷三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教师语言引导。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师: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谁愿意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师:(出示剪刀图)你在剪刀的什么地方发现了角?给老师指一指。
我们把它请出来。
(课件展示)师: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生:时针和分针组成了一个角。
师:我们把它请出来(课件展示)。
红领巾上的角呢?(课件展示)师:下面,我们把上面的这些角请下来.师:哦,原来角就是这个样子的。
(二)、认识角1.抽象出角的概念。
(多媒体:从屏幕中的闹钟、折扇、剪刀等实物图中抽象出各种角)。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摸角并感知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三)、画角、介绍角的名称及读写法(四)、练一练(课件)师: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1)、辨角。
用你火眼金睛找出下边每个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2)、引导学生完课本62面“标一标”,你能从中找出角并标出来吗?试试看三、动手操作,比较角的大小通过老师引导活动得出:①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②角的大小只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分层练习,巩固新知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完成A类题; 其它学生完成B类题;五小结:老师用儿歌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角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
3.了解一些常见的角的度数,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相邻的墙角,并引导他们认识角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介绍直角、锐角、钝角并区分它们的特征。
2. 认识角的测量
•让学生使用直尺测量直角,并记录其度数为90度。
•引导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其他的角,并记录其度数。
3. 角的度数探究
•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角和钝角的度数,发现角度越大,角越钝。
•介绍一些常见角的度数,如: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等,并让学生感性理解这些角的大小。
4. 运用角的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在家里测量家具摆放的角度,如沙发与地面的夹角,床与墙的夹角等。
5. 提高拓展
•让学生使用手工制作一个简易度角器,并测量周围物体的角度。
•提供一些更高级的测量工具,如卫星定位仪,在地球上测量角度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角度测量方法。
三、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角概念的理解。
2.学生记录的测量数据应准确无误。
3.学生的应用题答案正确率高,在生活中运用角的知识更加自如。
四、教学反思
1.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角的概念和度数较为抽象,采取更多的生活实例
和场景引导学生。
2.在实际操作中,要充分考虑人数和物资的配备,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实
际操作和体验。
3.想办法让学生感性理解角的大小,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2023秋)
-理解角的顶点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顶点的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物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角的分类判断:对于不同类型的角,特别是锐角和钝角的区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画角的准确性:在画角时,学生可能难以控制射线和角度的准确性,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画角方法。
举例解释:
-使用实物,如三角板、纸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顶点的位置,从而理解顶点的概念。
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角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掌握得相对较好。但在讲解角的分类时,有些孩子对于锐角和钝角的区分还不够明确。我意识到,这里需要更多的直观教具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实物和动态图示,让孩子们在观察和比较中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实践活动环节,孩子们在分组讨论和画角的实验操作中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小组合作,不仅加深了对角的理解,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画角时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教授画角技巧时,需要更加细致地指导,让孩子们多加练习。
3.成果展示:每个小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观察生活中的角:将角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举例解释:
-通过展示各种物体上的角,如剪刀、窗户、书本等,强调角是由两条线段(射线)形成的图形。
-在教授角的表示方法时,通过黑板演示和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如何用符号表示一个角。
-在分类角的环节,通过具体的图形练习,让学生掌握三类角的判别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分类。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 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片等。
【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黑板上的图形谁认识师:对,这是角,这节课我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角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那我们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里有角呢对,这些都是角。
【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片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含反思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继续教学的,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为进一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在情境中找到角。
数学思考:从生活中的物体抽象出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情境中的数学。
情感态度:在与同伴合作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角。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角的定义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法指导:渗透式教学德育渗透:让孩子们学会合作、学会用数学语言来交流教具准备:多媒体PPT、三角尺、学具图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2.通过观看一个小动画来呈现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提问:为什么圆停不下来?3.请同学们摸一摸学具图形的四周,有什么感觉?(引出尖尖的部分在我们数学上叫角)(设计意图: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探讨学习。
)二、观察探究,聚焦新知1.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角2•能否找出图片中的角呢?(在图形中抽象出角)(小结角的共同之处:两条直线共同经过一点)让孩子们对角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意图: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中找角,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与数学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于生活。
概括角的特点,让孩子对角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动手操作,内化升华活动一1.让孩子用身体来摆一摆角,另一个孩子来说3.同桌合作用牙签来摆一摆角,展示孩子的作品(有孩子摆成三角形、正方形)问这个图形是叫角吗4.展示角的摆法活动二1.请同学们画一个角,巡视交流角的正确画法2.课件展示角的画法及各部分名称3.教师板书展示角的画法及各部分、读作、记作4.小结角的特点(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直直的两条边)(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摆一摆,增加体验感。
《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角》(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认识角》这一章节。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角的定义、分类以及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理解角的定义,识别不同类型的角,并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分类角,并掌握测量角大小的方法。
难点在于理解角的概念,以及如何准确地使用度量工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些带有不同角度的角模型,以及一些测量角的工具,如量角器。
学具则是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些角模型和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实践情景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例如,我会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角?”同学们可能会提到一些物品,如剪刀、钟表等,这些都是角的存在。
然后,我会讲解不同类型的角。
角可以根据两条射线的方向和位置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
我会用一些图示和实物来展示这些不同类型的角,并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和辨认。
接着,我会教授如何测量角的大小。
我会用量角器作为工具,向同学们展示如何正确地使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大小。
我会进行一些示范操作,并让同学们亲自尝试测量一些角的度数。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识别和测量角。
我会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和讨论,以加深对角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会布置一些作业题。
这些题目将包括识别不同类型的角,测量角的大小,并解释一些实际情境中的角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是否有效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了角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如果有需要,我会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
我还会鼓励同学们进行一些拓展延伸活动,如观察身边的角,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角模型,并和同学们分享和交流。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标准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认识角》这节课学习的是角在几何学中,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1一、本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
三、本单元评价要点1、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2、能正确画出一个角3、能辩认不同方向的直角四、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计划课时授课日期角的初步认识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1直角的初步认识1、初步认识直角。
2、会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渗透“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服务于生活”的观点。
`1单元测试及分析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1合计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可爱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生:想!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揭示课题:认识角。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程设计一、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角”,共分为六个部分。
本单元是认识角的第一次联系,内容不是很难,但作为初学阶段,学生需要对熟悉角的基本概念及表达方式,为之后的知识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角的概念,认识角的三要素;2.学会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度量角;3.学会用角的度数表示角的大小;4.培养学生对角的感知能力,提高观察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次教学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
1. 角的概念及表达方式的引入教学内容首先为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告诉学生什么是角,角的定义,以及角的三要素:顶点,两条边。
同时,引入学生们熟悉的图形,让学生们看到不同的角。
采用教师讲述和问答结合的方式,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角的定义、相似和不相似的角等概念,再通过教师现场画图例证,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角的具体表达方式。
2. 角的度量方法介绍教学内容介绍量角器、角规和针尺三种工具的名称以及通过这三种工具如何测定角的大小。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找到正确的工具来测定图中的角度。
教学方法首先现场展示三种不同的度量工具,通过观察和描述进行差异化学习,然后通过组内合作小组比较,在交流学习中总结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加深记忆和体验。
3. 角的度数表示法和感知能力练习教学内容讲解角度表示法,让学生能够在角的两条边之间找到对应的圆心角,并理解相邻角、对顶角和一组补角的概念。
此外通过视觉和观察练习,让学生能够感受角的大小和角的方向。
从生活中物体角度的举例入手,带领学生分析发现一些列与角度相关的事物。
通过场景模拟和图形展示,让学生全面认识角的度数和表示。
在实际测量和练习角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学生作业、小组合作讨论、课堂互动交流2. 评价标准1.对角的概念和三要素的理解情况;2.对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3.对角度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发掘。
(完整word)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材剖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长进行教课的。
教材联合生活情境,指引学生从察看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渐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经过学生的实质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娴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相关知识确立基础。
【教课目的】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成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想。
2、经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觉角有大小。
3、联合生活情境,感觉生活中到处有角,领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课难点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片等。
【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课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联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加探究新知的过程。
整节课将察看、操作、演示、议论等方法有机地贯串于教课各环节中,让学生经过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术。
并充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资料变为动向的教课内容,经过形象生动的教课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行见的角印在脑子里,进而进一步伐换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按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重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质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说与应用的过程。
“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并经过亲自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入新课师:黑板上的图形谁认识?师:对,这是角,这节课我就一同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角在我们生活中到处可见,那我们赏识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请同学们认真察看,哪里有角呢?对,这些都是角。
【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习的图片知识下手 ,抓住低年级学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类方式很新奇、开朗,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边的探究知识创建了很好的学习气氛。
《认识角》(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重点: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
难点:角的度量。
解决办法:
1. 对于角的分类,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和周角的特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2. 对于角的画法,可以提供示范和步骤指导,让学生跟随步骤尝试自己画角,并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画角技能。
5. 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通过学习角的概念和应用,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将能够运用角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验证和修正自己的理解。
6. 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角的各种实物和工具,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将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加深对角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绘画和测量技能。
- 分享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在课后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 参与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如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等,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1. 角的概念:
- 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一个顶点,两条边是射线。
2. 角的度量:
- 使用量角器或其他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 正确读取量角器上的角度值,进行简单角度计算。
3. 角的分类:
- 锐角:角度小于90度的角。
- 直角:角度等于90度的角。
- 钝角:角度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4. 角的画法:
- 使用直尺和圆规画角。
- 正确画出不同类型的角,通过画图验证角的概念和性质。
5. 角的应用:
7. 家长反馈:教师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对角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家长反馈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认识角 (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角(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了解角的定义;
2.学会使用手指、棒子等工具比较角的大小;
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教学重点
1.角的定义;
2.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手指、棒子等工具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1.角的定义课件;
2.角的比较实物(手指、棒子等)。
教学过程
导入与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即线段和角。
2.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角吗?如何描述角的大小?”让学生思考回答。
角的定义
1.展示角的定义课件,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角。
2.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标注,理解顶点、边和角度的含义。
3.通过图片、图形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角的比较
1.展示角的比较实物,包括手指、棒子等。
2.通过手指、棒子等实物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通过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知识。
观察图形判断角的大小
1.根据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
2.通过实物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角的大小。
总结与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与学生讨论角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的思考与实践。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相对简单,但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运用多种方式和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如图形、实物等;
2.考虑留出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实践、游戏等活动;
3.回顾课程的同时,结合应用场景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角。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准确判断和比较角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概念2. 角的识别和描述3. 角的大小比较4. 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概念,角的识别和描述,角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角的大小比较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角的模型。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角的定义和概念,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3. 角的识别和描述: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角。
4. 角的大小比较: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技巧。
5. 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和概念2. 角的识别和描述3. 角的大小比较4. 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角,用彩笔描绘并描述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和实际应用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角的定义和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的角,比较角的大小,并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含有角的实物图片,如剪刀、书本、钟表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中的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认识角》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角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课《认识角》。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角的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理解角的含义,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3. 巩固练习: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的含义及各部分名称。
5. 作业布置: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叫作角。
2. 角的各部分名称:顶点、边、度数。
3. 画角的方法:用三角板和直尺画角。
4. 练习题: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角,与家人分享角的发现。
3. 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理解角的含义,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认识角(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认识角(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1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方式发现物体间的角,并能够正确命名角的种类和度数。
1.2 掌握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绘制角度大小相等的角。
1.3 能够在图形中找出相邻角、对顶角等相关几何概念,并能正确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角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相邻角、对顶角等相关概念的认识。
2.2 教学难点角的概念分类及正确命名三、教学过程3.1 活动1 观察和感知通过展示物体、比较大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角的概念,并认识两个角的特征和分类。
3.2 活动2 角的大小与角度通过绘制角度相等的角或通过工具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方法。
3.3 活动3 角的分类与命名通过找出相对应的角类型,不断练习命名角的名称,提升学生分类、命名的能力。
3.4 活动4 角的相关几何概念的认识通过让学生找出图形中的相邻角、对顶角等相关几何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几何概念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4.1 演示法通过老师的演示,引导学生了解角的概念、种类及分类方法。
4.2 比较法通过比较大小或者数量的不同等方式,让学生观察、感知到角的基本特征及分类。
4.3 实验法通过实验测量角度大小等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用角度表示角的大小的方法。
4.4 练习法通过练习品質,让学生不断熟练认识和命名角的类型、大小等相关知识点。
五、课堂设计5.1 教学手段教学上运用电子书、PPT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的概念、分类及大小等知识点。
5.2 课前导学利用课前习题为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预热和导入,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5.3 课中互动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多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答案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5.4 课后作业辅助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并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总结通过本次认识角的教学,学生对角的概念、种类及分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分析】《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的内容。
这一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第二课时是结合直观操作的的活动,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本课是第一课时。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入手,用红线描出了角,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抽象出角的过程,这是直观认识角的活动之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自由”画角,这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接着认识角的顶点和边,明确角的构成要素;最后在不同图形中辨认角,多角度来帮助学生加强对角的认识。
【学情分析】《2022年版新课标》中对图形的教学提到应当帮助学生由现实情境进入这个“理念与形的世界”,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理解数学中的图形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文化产物。
角作为一个抽象图形,与学生脑海中的墙角、桌角不尽相同。
对学生而言,平时对“角”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也就是具体实物的角,概念比较模糊。
学生理解的主要难点是感悟角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通过调动各种感官认识角,结合动丰富的手操作,描-找-摸-认-辨-画-标-剪,等一系列活动,逐步感受角的特征,丰富角的内涵,让角“立体化”。
【教材分析】1.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辨一辨,标一标等操作活动,经历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角的特征。
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培养符号意识。
3.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借助尺子画出规范的角,掌握规范画角的方法。
【教学用具】直尺、三角尺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角),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吧!出示课题——《认识角》2、课件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找一找图中的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教案:认识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61页。
我们将学习角的定义、分类以及角的度量。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
3. 学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并能正确识别各种类型的角。
2. 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进行角的比较。
3. 学生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角的分类,学会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重点: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如桌子角、窗户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概念:通过课件展示角的定义,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角的分类:引导学生观察三角板,发现三角板上的角有不同的大小,从而引入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
4. 角的度量:教授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比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不同类型的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角的度量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大小,写出测量结果。
2. 答案:锐角的大小为小于90度,钝角的大小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角的定义和分类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角的度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自行车、电视等,并尝试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认识角》北师大版教案:认识角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的第一节《认识角》。
我们将学习角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角,并了解角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角的定义和性质,难点是让同学们能够正确识别各种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角的模型、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角的模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2. 讲解角的定义:我向大家讲解角的定义,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分类角:我拿出一些图片,让同学们识别各种角,并将其分类。
4. 讲解角的性质:我向大家讲解角的性质,包括角的度量、角的和差等。
5.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让同学们一起解答。
例如:一个三角形有三个角,它们的度数之和是多少?6. 随堂练习:我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我将板书写成角的定义和性质的形式,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同学们画出一个角,并标明它的度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同学们对角的定义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同学对角的识别还有些困难,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引导和练习。
对于拓展延伸,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回家后找一些物品,尝试自己画出各种角,并观察它们的性质。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角的定义和性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同学们理解和运用其他数学概念的基础。
角的识别和分类是教学难点,因为同学们需要能够准确地观察和判断各种角的特征。
再次,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是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性质。
北师大版认识角教案轻重-北师大版教案
北师大版认识角教案轻重-北师大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掌握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剪刀、书本、课桌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上是否有角。
2.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发现了角?角有什么特点?”(二)探究角的定义1.教师拿出一张白纸,展示一个直角,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直角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教师展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四)角的应用1.教师展示一些含有角的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角。
2.学生尝试找出图形中的角,并用语言描述角的各部分名称。
3.教师引导学生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含有角的图形,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五)巩固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完成后,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
(六)课堂小结(七)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含有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图形,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交给老师。
四、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1.教学过程补充:教师拿出一张画有不同形状的纸,问:“你们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到角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来一起数数看,这里有几个角?”学生数角的过程中,教师提示:“每个图形的角都有共同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
”二、教学难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掌握和应用。
1.教学过程补充:教师拿起一个模型角,问:“你们知道这个角由哪几部分组成吗?”学生尝试回答后,教师解释:“这个尖尖的部分我们叫它顶点,两条边分别叫做角的边。
新北师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二、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三角板、小棒、剪刀、白纸、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新知师:熊大为大家带来一个工具,看看是什么?(PPT出示三角板)1问:为什么叫三角板?(指名回答)师:其实角也是一种图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个新的图形——角。
(板书:认识角)(二)、操作交流,认识角1、找角。
①师:老师这儿有几个物体,你认识吗?(ppt出示)问:请你仔细观察,他们上面有角吗?(师指着剪刀)(请生上台指一指,若没有学生指“点”师,由老师来说:我看到有孩子指角时,指着这个地方,它是角吗?)②师:你能在教室里找到这样的角吗?(指名回答)2、画角。
师:现在你能画一个角吗?(生画,师巡视)师:我发现有的孩子画角画的很慢,你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师演示正确的画法)师:请用正确的画法画一个角。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3、认识角的特征。
指着师画的角,刚才画的“.”叫顶点,“/”和“\”这两条直直的线叫边。
现在,请孩子们看看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回答,并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刚才孩子们都画了角,为了区分我们画的角,我们还可以给角标序号呢。
(讲解标序号,并板书)现在,我们就来给熊大的礼物的一个角标上序号。
(ppt演示)问:请把你画的角也标标序号,并记下来读一读。
五、巩固深化师:认识真不少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角的认识去逛一逛有趣的“数学乐园”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
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片等。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认识角”一课意在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黑板上的图形谁认识?
师:对,这是角,这节课我就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角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那我们欣赏一些图片,它就藏在这些图片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里有角呢?对,这些都是角。
【设计说明:课的引入从学生熟悉的图片知识入手,抓住低年级学好胜心及好奇心,这种方式很新颖、活泼,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探索知识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
二、画角、认角
1、像黑板上这样的角一样,你来画一个角。
2、投影展示,全班同学纠正不规范的地方,包括顶点是尖的,边是直的。
3、那这尖尖的点和直直的边分别叫什么呢?自学书上认一认部分。
4、生汇报自学情况,到黑板上标出角的顶点,两条边,和角的符号。
5、总结,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组成一个角。
学生用手比划出角并说一说。
三、折角
1、拿起手中的圆片,上面有角吗?你能用它这一个角吗?把你折出的角和同学们说一说。
2、汇报说一说折出的角,并指出顶点和边。
四、找角、标角
1、找一找自己的周围,哪些物体上面有角呢?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角(也可以找找教室里的角)让学生找找(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师:哦,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角呢。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激起学生学习数学,发现问题的兴趣,进一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角,经历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
2、下面请看这些图形,谁来读题目?标一标。
3、投影展示同学们标出的角。
有问题纠正。
五、练一练(课件)
1、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不能和角成为好朋友,可就要看你接下来的表现了!做课后的1、2题
2、找同学汇报、展示结果。
可以在一个图形中标出多个角。
3、欣赏七巧板拼成的图画,选一张指一指其中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