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怀古咏史诗共40页
唐代怀古咏史诗资料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 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 驱马复归来。
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 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 我感慨。
王维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着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整首诗围绕着西施的美貌而展开,而实际上则是 王维借史咏志,有所寓托。诗人借西施“朝贱夕 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 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 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 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 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 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 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王维借对西施美貌的赞颂,透露出对自身才能价 值的肯定,并寄托着有朝一日为君王所赏识的愿 望。
到了开元末年、天宝初年,封建社会的各 种矛盾初露端倪,潜在的危机使得这一时 期的咏史诗带上一股沉郁之气。
李白的《远别离》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怀古之作诗题《登幽州台歌》,内容 上却无一字涉及史事,尽为作者登幽州台 时的所感。怀才不遇的忧郁引发的自然是 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而思考的结果是天地 的永恒与个人的渺小和生命短暂所形成的 鲜明对照,这又使得诗人胸中充满无限悲 慨
怀古咏史诗
•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 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 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 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
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 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
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想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 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
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宋代: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怀古咏史诗
• 赤壁
• 唐代:杜牧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 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 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 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 泊秦淮 • 唐代:杜牧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白话译文
• 六朝的遗迹在此空留,高大坚固的建康城墙 压制着长江的波涛,一直到入海口。
• 喝完酒来到赏心亭,万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现 在眼前,历史上的天地也都进入我的胸怀。
• 陈后主所制的悲凉的《玉树后庭花》突然响 起,让人想起当时帝王衰颓的运势。
• 人事虽然改变但自然的美景还在,我的心情 惆怅还得借酒浇愁。
• 3.玉树悲歌:指《玉树后庭花》乐曲。南朝陈后 主陈叔宝制此艳曲,日夜与宠姬酣歌畅饮。兵临 城下,仍歌舞不辍终国破被俘。此句承唐杜牧 《泊秦淮》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
咏史怀古的古诗
“咏史怀古”的古诗《越中览古》唐·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汴河怀古二首·其二》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过三闾庙》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高考语文备考优质课件-咏史怀古诗鉴赏(共44张PPT)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咏史怀古诗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 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 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 发感慨;
有人说,《咏怀古迹(其三)》题 为咏怀,可里面似乎只写了王昭君的怨 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试作简要分析。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4乌衣巷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 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 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 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精编优质课PPT高考语文备考课件:咏 史怀古 诗鉴赏 (共44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唐代怀古咏史诗资料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整首诗歌采用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杜甫用饱含 深情的笔墨咏赞了这位历史上的英雄,同时又对 他的历史遗憾给予了深切的同情。这首诗与其说 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 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 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 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 的感觉。
专题三 咏史怀古诗词
第二节 唐代咏史怀古诗论析
唐代是我国咏史诗发展的成熟期、 高峰期,统计全唐诗及佚诗,咏史 之作约有1500首,蔚为大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大唐 统治者深知文治的重要,出于长治 久安的目的,曾下诏撰修史书以总 结前代经验,(《梁书》《陈书》 《北齐书》《周书》等)这些史书 的纂写不只是为咏史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更重要的是这种重史的精神
李白以鲁仲连自比,以古托今,寄寓胸臆, 表明其欲求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理想。 热爱自由和渴望建功立业,本来是两种不 同的理想追求,然而李白却力图将二者统 一,并以此与政界庸俗作风相对抗。
王维、李白的五言古体咏史诗完全摒弃了 初唐咏史诗“叙”、“赞”式的体例,在 “叙”中更多地融入“议论”,体现出盛 唐诗人反思历史后强烈的自我意识。例如 王维的《西施咏》: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两 位诗人时称“ 小李杜”。李商隐的咏史诗 写得极富特色。主要有《咏史》《楚吟》 《过楚宫》《吴宫》《汉宫》《隋宫》 《筹笔驿》《、南朝》等
杜牧的咏史诗在晚唐诗人中成就最高,其 艺术成就突出地体现在其咏史绝句中,主 要有《过华清宫绝句三首》《、题乌江亭》 《金谷园》《汴河怀古》《题商山四皓庙》 《题木兰庙》等
中唐文人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替代了盛 唐士人建功立业的豪情,转而成为中唐诗 歌的重要主题。而咏史诗的写作也成了众 多文人关注社会现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吊 古伤今,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 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砭时弊,寓托怀 抱,内容实则直指当时日益恶化的社会政 治。
杜牧的怀古咏史诗
杜牧的怀古咏史诗
1、《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4、《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5、《金谷园》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6、《齐安郡晚秋》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7、《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唐·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怀古咏史诗50首
怀古咏史诗50首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4.《赤壁》- 杜牧5.《泊秦淮》- 杜牧6.《贾生》- 李商隐7.《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8.《乌江亭》- 杜牧9.《赤壁歌送别》- 李白10.《望庐山瀑布》- 李白11.《将进酒》- 李白12.《行路难》- 李白1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14.《蜀道难》- 李白15.《兵车行》- 杜甫16.《丽人行》- 杜甫17.《春望》- 杜甫18.《登高》- 杜甫1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20.《登岳阳楼》- 杜甫21.《秋兴八首·其五》- 杜甫22.《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23.《阁夜》- 杜甫2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2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26.《安定城楼》- 李商隐27.《九辩》- 宋玉28.《离骚》- 屈原29.《长恨歌》- 白居易30.《琵琶行》- 白居易31.《师说》- 韩愈32.《阿房宫赋》- 杜牧33.《岳阳楼记》- 范仲淹34.《醉翁亭记》- 欧阳修35.《秋声赋》- 欧阳修36.《石匮书·通鉴纪事本末第一》- 袁枢37.《念奴娇·我来牛渚玩其山川佳丽改韵效颦勿笑》- 吴渊38.《满江红·敲碎离愁仰天啸》- 辛弃疾39.《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40.《春夜喜雨》- 杜甫41.《月夜忆舍弟》- 杜甫42.《天末怀李白》- 杜甫43.《月夜》- 刘方平44.《春宫曲》- 王昌龄45.《闺怨》- 王昌龄46.《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47.《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48.《凉州词二首·其二》- 王之涣4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50.《滕王阁诗》- 王勃。
咏史怀古诗词
咏史怀古诗词的分类:
有一种是诗人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 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实或就史实作出假设,表明自 己的态度倾向。 怀古咏史诗的构思是不尽相同的。常见的是先即事 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抒发感慨。也有诗中史实的 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 还有一种则全诗只叙史实(当然不是历史书中的 “史实”),不着一字评论,甚至对自家身世也不 发一语。这种构思,重在塑造形象,以形象感人。 另有一种景中寓有史实,以景衬情的构思。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怀古咏史诗取材常是 一人、一事,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则取材于与京口(现在的镇江市)有关的不同朝代 不同人物的故事,其中“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与京口无关,属于诗中用典。元曲中一些以“怀古” 为题的小令,又常常组合几个典故以表达思想抒发 感情。
一、介绍词的一般知识:
咏史怀古诗词的特点:
咏怀古迹的诗,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 自抒身世遭遇之感。诗人创作怀古咏史的诗篇,往 往不是为发古人之幽思,他们常常把史实与现实扭 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评论社会时政。 借古讽今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如金陵这座古城,东 吴、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此,这些 朝代,国祚极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 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 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 心政治的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100首「咏史怀古」诗词,每一首都是旷世杰作
100首「咏史怀古」诗词,每一首都是旷世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宋词三百首豪放长江咏史怀古抒怀怀才不遇念奴娇滕王阁序唐代: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青霜一作:清霜)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的诗
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的诗
哎呀,朋友们,你们知道唐诗三百首里那些咏史怀古的诗有多精彩吗?就拿杜牧的来说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短
短一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在泥沙中掩埋的残戟,生锈却又带着往
昔的故事。
这不就像是我们偶然翻出的老照片,一下子把思绪拉回到
过去吗?
再看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在豪门
大族屋檐下的燕子,如今却飞到了普通百姓家里,这变化难道不让人
感慨万千?这就好比曾经高高在上的明星,如今也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还有李白的,“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曾经的宫殿里
满是如花似玉的宫女,如今却只有鹧鸪在那飞来飞去。
这反差,难道
不让人唏嘘?就好像曾经繁华热闹的集市,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这些咏史怀古的诗,不就是诗人穿越时空的感慨吗?它们让我们看
到了历史的兴衰,感受到了岁月的无常。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品味这
些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吗?
我觉得呀,这些唐诗三百首里的咏史怀古诗,真的是瑰宝,让我们
能以古人之眼观今之世事,太值得我们反复诵读和琢磨啦!。
唐诗里的怀古咏史组诗
唐诗里的怀古咏史组诗怀古咏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通过诗歌表达对古代历史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众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以其卓越的才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怀古咏史组诗。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几首著名的唐诗怀古咏史组诗。
1.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怀古咏史的短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了对古时盛景的思念之情。
鹳雀楼是唐代建筑奇迹,而诗人以鹳雀楼为背景,借此抒发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
2. 《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以黄河流域的战争图景为背景,描绘了将士们戍守边塞的英勇和牺牲。
诗中表达了对那些无私守卫国土的将士们的敬意和思念。
3. 《望湖楼》——杜牧东皋蔽野云,草色连荒碛。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和英雄的景仰之情。
诗人以望湖楼为背景,借此寄托了对古代历史的思念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4.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古代繁华盛景的怀念之情。
诗人在短短数语之间,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5.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无双。
这首诗是一篇怀古咏史的序文,通过描述滕王阁的壮丽景观,抒发了对古代帝王的怀念之情。
诗人以磅礴的语言和辞藻,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景象。
以上是我为您介绍的几首著名的唐诗怀古咏史组诗,它们雄辩地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追思和怀念之情。
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更是我们对过去伟大历史的一种向往和敬重。
怀古咏史诗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被贬)
伤己
李商隐《贾生》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空自、徒然 贾生——李商隐 才华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可惜、 可叹
咏史怀古诗临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秦朝)、长安(汉朝、隋朝 和唐朝)、金陵、姑苏(吴王阖闾命大臣伍子胥在 此筑城建都,古称吴,现简称苏)、 洛阳、 汴京 自夏朝开始有13个王
开封,七朝都会、大 宋故都(北宋) 朝在此定都,有“九 朝古都”之说。
B.发生过重大事件地点:骊山、马嵬、华清宫、赤 壁、新亭(六朝建康西南近郊军垒,新亭、白下, 一南一北,为建康宫城的南北门户)、隋堤、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江亭、 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 南唐后蜀等。
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文帝 虚心垂询、凝神倾听的情状。
贾谊:贾谊,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力主改革弊 政,提出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 郁不得志。《史记· 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 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 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 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 咏叹史实、怀念古迹等引发出对 时局或自己身世的感怀,从而达 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 今等目的。
临古地: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 京、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 汴河、乌江亭、乌衣巷(六朝、吴国、隋代、 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咏史怀古诗词大全100首
咏史怀古诗词大全100首咏史怀古诗词就像是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大门,每一首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感。
咱今儿就来聊聊那些超有韵味的咏史怀古诗词。
咱先说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你看,这一开篇就把那种历史的沧桑感给带出来了。
李白站在那凤凰台上,想着曾经有凤凰在这里游玩过呢,可如今凤凰飞走了,就剩下空荡荡的台子,江水还在那儿自顾自地流着。
感觉就像我们去一个曾经很辉煌的古迹,看着那些残垣断壁,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还有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捡到了一把埋在沙子里的折断的戟,洗干净了就开始遐想当年赤壁之战的事儿。
他呀,可调皮了,要是东风不帮周瑜的忙,那大乔小乔可就要被曹操关到铜雀台里去喽。
这诗里既有对历史的思考,又有点小幽默,还透着一股对英雄美人的怜惜。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一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词一出来,那气势就像江水一样汹涌澎湃。
苏轼站在赤壁边,想着周瑜当年的英姿飒爽,又看看自己,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
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感叹,曾经那些厉害的人物都随着时间消逝了,我们自己在这历史的长河里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看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以前可是贵族住的地方,现在呢,只有野草和夕阳陪着,以前王导、谢安家里的燕子,都飞到普通老百姓家里去了。
这变化可太大了,就像人生一样,起起落落,富贵荣华终有散去的时候。
这些咏史怀古诗词啊,就像是一个个老朋友,在跟我们诉说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它们让我们知道,历史虽然过去了,但那些故事、那些情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每一首诗都有诗人自己的感受,有的是对英雄的仰慕,有的是对朝代兴衰的感慨,还有的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
我们读这些诗的时候,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和诗人一起站在那片土地上,感受着历史的风风雨雨。
古诗词咏史唐诗-怀古篇咏史
古诗词咏史唐诗-怀古篇咏史在昭君出塞的故事里,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昭君并不是汉元帝的公主,和刘姓王朝没有半点沾亲带故,所以她和呼韩邪的婚事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和亲,而是和亲模式上的一桩特例。
那么,如果和亲出塞的人是一位汉家公主,你觉得诗人的同情会更多些还是更少些呢?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咏史》诗的大意是说:汉人历史上的所有国策里,最糟糕的就是和亲政策;国家安危只能仰仗英明的君主,哪能寄托在女人的身上呢;历史上竟然有那么多将相大臣赞成和亲,真不配作为国家栋梁啊!“安危托妇人”的“托”,在古汉语里属于反训,简单讲就是反过来理解,“托”就是“不托”。
唐宪宗提到的那位魏绛,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和亲政策的人。
站在唐宪宗的角度来看,戎昱的见解当然高明。
但如果站在大臣和百姓的角度,他们也许暗自在想: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江山是你们李家的江山,让你们李家出几位公主去和亲换来几年太平,免得百姓们多劳作、多交税来提供军费,免得千千万万的军兵战死疆场,这难道有什么不好吗?难道有什么不应该吗?备战当然必要,但和亲至少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早在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金城公主和亲吐蕃(bō)。
文人们奉旨写诗,有的说“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郑愔《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有的说“主歌悲顾鹤,帝策重安人”(李适《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都在称赞皇帝心系万民、割舍亲情。
其实金城公主也不是真公主,只是李唐宗室之女,但好歹身上有着李姓皇族的血脉。
但是文人们奉旨写诗,即便和戎昱想的一样,总不好明着和皇帝唱反调。
他们私心底下会不会觉得和亲是一桩屈辱的事呢?这屈辱如果是皇帝承担的,那么作为臣民,心里的耻辱感难道不应该放大很多倍吗?胡曾是唐朝最能写怀古诗的诗人,有一年他路过平城,写下这样一首绝句:汉帝西征陷虏尘,一朝围解议和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唐代怀古咏史诗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55、 为 中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