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 cRIO的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开发概要
一种多通道噪声与振动信号联合采集装置

( . c a ia 1 Meh ncl& E etia n hern l g ,ixn ies y,ixn 10 1 C ia; lcrclE g ae ig Col e Ja igUnvri Ja ig3 4 0 , hn e t
K yw rsv r o ;o e m tcanl dtaqit n cm l r r m b g e c( P D e od: b tn ni ; u i hne ’ a cu i ;o p xp ga al l i dv eC L ) i a i s l— sa  ̄o e o m e oc i
张 伟 焦卫 东 , 钱 苏翔 , 一 ,
340 ;. 江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系 , 江 杭 州 101 2 浙 浙 3 02 ) 107
( . 兴 学 院机 电工 程 学 院 , 江 嘉 兴 1嘉 浙
摘要 : 针对机 电设备尤其旋 转机械 状 态监测 与故 障诊 断的 需要 , 计 了一种 基 于研 华四通道 高速 同步数 据 采集 卡 设 P I 74 L 单片机 与 C L C- 1U 、 1 P D技 术的数据采集装置 , 该装置主要 由通道扩展 与信 号控制板 、 系列 传感 器适配与信 号调 理 一
0 引 言
提出 了一种基 于 研华 4通 道高 速 同步数 据采 集 卡 P I11U C一74 L
机械振 动在 噪声 的产 生和传播 中起着 主要 作用 , 在机信 号 联合 采 集 装置 。该装 置 将 P I 振 C一
11U 74 L数据采集卡 的 4通道扩展为 4 通道 , 8 利用 多路开关 、 单
基于NI-cRIO的生丝实时电子检测系统的开发

基于声音振动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的开题报告

基于声音振动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化工、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发展,管道的使用量逐年增长。
然而,管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物质的流动和压力的变化,管道壁面可能会发生疲劳、腐蚀、裂纹等问题,进而导致管道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障生产和人员安全,需要在管道中布置各种传感器来监测管道壁面的状态和管道周围环境的变化。
其中,通过声音振动来检测管道壁面状态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声音振动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管道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预警,对于预防管道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声音振动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对管道壁面的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管道健康状况的监测和预警。
主要目标如下:1.设计并实现基于声音振动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包括管道传感器、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和预警系统等部分。
2.采集并分析管道壁面的声波信号,研究声波信号特征与管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
3.建立管道健康状况的评估模型,为预测管道的寿命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管道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设计并制作合适的传感器,用于获取管道壁面的声波信号。
传感器应满足小巧、易安装、高灵敏度等特点。
2.声波信号的采集与处理:采集传感器获取的声波信号,并对信号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降噪等,以增强信号的对管道状态的敏感度。
3.特征提取与分析:利用FF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管道健康状况的相关特征,建立特征库。
4.管道健康状况评估模型的建立:基于特征库,建立管道健康状况评估模型。
该模型应考虑管道的使用环境、历史记录、物质流动状态等,并能够根据管道状态变化进行自适应调整。
5.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预警模型,设计与实现管道安全预警系统。
系统应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等特点。
四、研究方法1.采用声音振动检测技术,利用传感器采集管道壁面的声波信号。
2.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采集的声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振动监测保护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

振动监测保护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
App lica tion o f V ib ra tion Mon ito ring, Protec tion and Fau lt D iagnos is System
严可国
(北京英华达电力电子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6)
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 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 学、东 南大学、西安 热工研 究院 和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应用。
自动化仪表 第 28卷增刊 2007年 9月
49
振动监测保护故障诊断系统的应用 严可国
1 智能在线振动监测保护系统的设计
目前 , 在旋转机 械 振动 监 测保 护 系统 方 面, 国内 外的主 要差距 在 于可 靠性 方面 。在中 小 型设 备 振动 监测上 , 有国产单 /双通道振 动监测 保护 表, 在大 型和 特大型 设备 振 动 监 测上 , 国内 主 要 使 用 的 为进 口 产 品, 它 们价格昂贵, 并且存在 显示方 式单 一、系统 调试 复杂、数 据不能共享等问题 。北京 英华达 公司研 制的 EN 9000振动监 测保 护 系统 摒 弃了 上 述缺 点, 根 据机 组保护 的实际 需要, 提 出了 崭新 的设 计 思路, 利 用当 代先进 的机械、微电 子 和自 动化 技术 , 实 现了 信 号采 集、数 据存储、状 态监 测、异常 保 护和 故障 诊 断功 能, 能够为 汽轮机、水 轮机、压缩 机、风机、电机 和 水 泵等 旋转机 械提供转速、轴振、瓦 振、胀 差和轴 位移等 参数 的在线 监测保护, 以最经济合 理的 方式保 证设备 安全 可靠地 运行。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采取了以下措施: # 采用体积小、功能强、可靠 性高的 嵌入式 操作 系统; ∃ 采 用电源冗 余技术, 在 1路电 源出现故 障时, 保证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 采用热插拔技术, 保证各模块热插拔时不影响 其他模块正常工作; & 采用传感器通道和系统自检技术, 如果传感器 发生短路或断路的情况, 该传感器被旁路, 如果系统出 现问题, 进行自动复位并提示出错; ∋ 采用上电抑制技术, 在系统上电和模块热插拔 时,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状态不变, 以便操作人员 观察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 采用独有的专利技术, 保护报警继电器状态只 在需要时被改变。 此外, 还采取了输入信号自适应数字滤波, 避免现 场干扰信号引起的 误动作; 断 电系 统状态 保存和 单独 的进退保护操作等措施。 EN 9000 系统由主 机 ( TS I) 和上位 机系统 ( TDM + ES ) 组成。主机 ( TS I) 集成了 振动 在线 监测 保护 和初 步的 分析 诊 断 功 能, 可 以 独立 运 行。 主 机 由电 源 模 块、采集保护模 块 ( 键相 模块 、转 速模块 、振 动模 块 )、 过程 量模块、后端 子板及框架 组成, 有 4、8、12个 插槽 可用 于自由配置 测量模块, 带触摸屏的 3 5英吋 彩色 液晶 显示。上位 机系统 ( TDM + ES ) 通 过以 太网 与主 机 组成 局域 网, 对 主机 采集 的数 据进 行存 储、分 析和 诊断 。 主机 ( T SI) 的主要功能如下:
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疲劳裂纹实时监测系统

0 引 言
度, 则报警 。并在监测 的同时记 录下 监测时 间和对应 的裂纹长 度 。如有需要还 可以根 据记 录数据 将某 一时 间段 的裂纹 扩展
许多 工程 机械在服役过程 中长期 承受疲 劳载荷 的作 用 , 在 焊接接头 或变截面部位产生应力 集 中, 由于疲 劳损伤积 累萌 生
疲劳裂纹 , 并在 一定循环 次数 后形 成宏 观裂 纹 , 循环 载荷 造 成
raietera—i ntrn n al ann rtep r h t h rc sweee sl c urd An h y tm a lorc r e l h elt z memo i iga d eryw rigf at ta eca k r ai o c re . dtesse c nas e od o o h s t y
Ab t a t I r e o mo i rt e ae fmae i l , a s a d s cu e p rs wh r h r c swe e e sl e u d i e l sr c :n o d rt n t h ra o tras p r n t tr at , e e t e c a k r a i o c  ̄e n r a — o t u r y t , a e n t e vru li sr me tt a ra e y L b EW , l — h n e n e lt r c u e vso y t m a e e— i me b s d o h i a n t t u n h tce t d b a VI a mu t c a n la d r a—i c a k s p r iin s se w sd v l i me o e . i h x i t n v l g r e y c n t n o tg o r e mu i h n e o g in l sc l ce n r a — me S st p d W t t e e ct i ot e d i n b o sa t l e s u c , h — a n lv ha e sg a ol td i e lt , O a o h ao a v v a c wa e i
基于LabVIEW和cRIO技术的液压AGC伺服缸的加载动态性能测试台

频 响 的选 择应 尽 量与 实 际相 符 。另 外液 压伺 服 系统 对 油 液清 洁度要 求达 到 NA 1 3 - S 6 8 5 6级 。 测 试 台 的测 控系 统 既要 能对 液压 伺 服 系统进 行 高
速 实 时闭 环控 制 ,又 要有 友好 的人 机界 面可 实 时直 观
O 前 言
现代 冶金 行 业 中轧 机板 厚 的主 流调 节方 式 为全 液
1 系统 要 求
A C伺服 缸频 响高 ( G 一般 在 1H 0 z以上 ) 输 出力 大 , ( 高达 3 0 N)测试 时 为 了模拟 伺 服缸 的 工作 状态 , 5 0k , O
一
压压 下调节 方式 。 即液 压 H G 。在 轧机液 压 H G A C A C系 统 中 的 压 下 缸 或 压 上 缸 一 般 称 为 AG C伺 服 缸 , 是 HA C系统 中 的核心 元 件 ,其性 能 直 接影 响 轧 机 的精 G 度 , 中对轧 机 精度 影 响最 大 的是 A C伺 服 缸 的动 态 其 G 性 能 ,所 以有 必 要 对 A C伺 服 缸 的动 态 性 能 进 行 测 G
试。 测试 出的性 能参数 对验证 A C伺 服缸 的设 计 、 G G A C
般在 其加 载 状 态下进 行 测试 ,所 以试验 时 需要 有 承
基于cRlO的多通道数字强震记录仪

数字 强 震 记 录仪 与 前 端 三 向 加速 度 成 监 测 台 网 ,为 地 震 信 号 的 监 测 、分 系统 软件结构 计 .通 信网络 系统 以及后端专业 分析 析 及 预 报 提 供 最 底 层 的数 据 支 持 。
系 统 的 软 件 结 构 如 图 2 示 . 由 所
软件 工具协 同工作 ,完成对观 测点地
震 信 号 的 监 测 ,为 地 震 信 号 的 形 成 和 系统硬件组成
传 播 机 理 的 深 入 研 究 、 地 震 的 预 警 以
数 据 采 集 和 通 信 两 大 部 分 组 成 。数 据 采 集 部 分 又 可 分为 数 据 采 集模 块 、
出 1 路 加 速 度 计 校 准 信 号 :选 用 l 6 块
由聚 星 仪 器研 发 的 符 合 c I 模 块 接 口 RO
高 层 建 筑 和 大 型 结 构 全 天 候 实 时 地 进 应用方案
行强震动 监测及结构状 态监测而设计
IN GP . 8 进 S 基于cI R O硬 件 平 台 ,本方 案 利 用 标 准 的V S SC 7 行 GP 信 号 接
,
间 ,c I 9 0 产 生 逻 辑 判 断 如 图4 示 。 R O一4 3 所
的 外 触 发 逻 辑 以 及
数 据 接 口将 数 据 触 发 引擎 传 送 的
ww e p c m.F 2 1 . 2 w.e w. o CI 0 1 合刊 雷 孑茬品寸承 7 I 1— 0 —_●
0 试 测 量 I 测
责 任 编 辑 :王 莹
通道的动态范围 。
可 选 的 触 发 滤 波 器 ( RA、 C AS I I . I L SC
3c I 9 0 )R O.4 3
NIED强震动数据管理分析系统的实现

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DYNAMICS
Vol.39No.3 Jun.2019
文章编号:1000-1301(2019)03-0168-08
DOI:10.13197/j.eeev.2019.03.168.lijg.017
NIED强震动数据管理分析系统的实现
李井冈,姚运生,张丽芬
(中国地震局 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KiKnet和 KNET是由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简称:NIED)负责维护管理的强震动台网。 KiKnet和 KNET的观测设施广泛分布在日本全境,其中 KiKnet在观测点同时安装地表及井下强震 仪,进行对比观测,观测到的强震动记录直接发送到 NIED的强震观测中心,通过网站(http://www. kyoshin.bosai.go.jp)对外公开共享。此外,还提供了观测井的地质钻孔柱状图和钻孔剪切波测试数 据。该强震动数据库为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推进地震各方面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根据 NIED规则, 用户需要在 NIED网站注册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并且确保数据用于本人研究。本文基于 C#语言开发 了软件系统。设置好用户名和密码,就可利用本文开发的软件系统自动下载 KiKnet和 KNET数 据,并存入或更新研究者的本地数据库,进而管理和使用本地的强震动数据,此外系统还集成了强震 动数据常用的分析处理算法,提高研究人员的使用数据的效率。 关键词:强震动观测;KiKnet;KNET;剪切波速;软件系统;SQLite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8-04-28; 修订日期:2018-07-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354);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发展基金项目(IS201216023) Supported 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41572354) ;InstituteDevelopmentFoundationofInstituteofSeismolo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NI cRIO的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
警系统开发
摘要:实现了一种全集成可变带宽中频宽带低通滤波器,讨论分析了跨导放大器-电容(OTA—C)连续时间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使用外部可编程电路对所设计滤波器带宽进行控制,并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带宽的可调范围为1~26 MHz,阻带抑制率大于35 dB,带内波纹小于0.5 dB,采用1.8 V电源,TSMC 0.18μm CMOS工艺库仿真,功耗小于21 mW,频响曲线接近理想状态。
关键词:Butte
基于NI cRIO的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开发
作者:叶春明吴华灯郭德顺谢剑波黄文辉
职务: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单位:广东省地震局
应用领域:远程监测/控制
挑战:系统在高动态范围、高计时精度、高频谱纯度和多通道设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在FPGA上,GPS同步、数字降采样、标定信号的多路转换控制和多种复杂的触发策略的实现极具挑战性;在数据接口中, miniSEED地震数据包的封装和基于NetSeisIP地震数据流的通信又是一个难点;在数据分析上,既可以分析信号的时域指标,又可进行频谱分析和时频谱分析并综合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强震动报警。
应用方案:利用NI公司的cRIO模块和LabVIEW 8.6集成开发软件快速构建软硬件平台,进行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开发,实现地震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时钟同步、数据压缩传输、数据实时分析、数据离线分析、健康诊断、突发性震动破坏事件报警、网络通信和仪器控制等功能。
数据采集器的终端软件采用Sever和Client两种模式并行工作,在广东虎门大桥的地震反应专用台阵的应用中,一方面将采集到的36通道震动信号,实时封装成miniSEED 地震数据包,以Client方式,按照NetSeisIP协议发送到路桥公司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再由其它地震专业处理模块进行互相关处理;另一方面,数据采集器作为Sever,监听数据中心上位机通信分析软件的各项功能请求并作出相关响应,实现对大桥的强震动监测与报警。
使用的产品:
LabVIEW 8.6软件开发平台
cRIO-9014嵌入式实时控制器
cRIO-9104 cRIO背板
cRIO-9205 模拟输入模块
cRIO-9263 模拟输出模块
cRIO-9401 高速数字IO模块
介绍:
目前,从国外整套进口的地震反应专用台阵的数据采集设备,其性价比和功能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国内的需要。
通过多方选型,决定采用NI 的cRIO搭建硬件平台,使用LabVIEW8.6自主进行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开发。
NI cRIO是一款高级嵌入式控制和采集系统,具有耐久较好、功耗较低等特点。
借助NI cRIO,我们低成本、短周期、高可靠地开发了采集系统。
系统中的数据触发存储功能更为强大和专业,支持地震业界标准的文件格式,全面满足地震信号处理与分析的专业要求。
在NI平台上实现的地震业界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miniSEED的实时打包,并且基于NetSeisIP地震数据流的通信协议传输数据,更具创新性。
“基于NI cRIO的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已经在广东虎门大桥的地震反应专用台阵上投入使用,初见成效。
正文
1、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地震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更显突出,建设高密度数字强震台网、台阵和系列配套软硬件,已成为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举措,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十五”期间,国家在在21个国家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建设了1160个固定自由场强震动观测台,在全国建设了活断层影响、地震动衰减、场地地形影响、大型桥梁、水库大坝、典型建筑结构等12个地震反应专用台阵,但是这方面的数据采集设备几乎全部依靠整套进口,承受着昂贵的费用负担和技术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防震减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们国家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修建了大量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机场、港口、燃气枢纽、供水管道、海洋平台等)、超高层建筑(电视塔、商务中心等)和特殊结构(地铁、新型桥梁、大坝、核电站等),而这些工程的地震反应专用台阵的布设甚少,工程建筑结构物的健康诊断和突发性震动破坏报警技术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发展与应用,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们非常迫切需要研制一套集振动信号检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分析、工程建筑结构物的健康诊断和突发性震动破坏事件报警技术等功能于一体的“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
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将减轻费用的负担,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部署这套系统到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超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上,将获取丰富的结构抗震性能信息、提高结构分析和设计水平,将能实时地对工程建筑结构物的健康进行诊断。
特别是在遇到突发性震动破坏事件时,能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实行监测报警,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而减轻突发性破坏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将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为全国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超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的抗震设防、健康诊断和破坏性震动事件预警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科学依据。
2、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组成
“基于NI cRIO的多通道强震动监测与报警系统”是针对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超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远程实时长期地开展强震动监测和分析其健康状况而设计的,能够以分布式布设,也可以作为单一监测系统独立工作。
系统由地震观测站点、专线网络和数据中心三大部分构成,如图 1所示。
地震观测站点则由数据采集器、加速度计、供电设备和防雷设施组成,主要进行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专线网络提供了地震观测站点到数据中心的通信链路,使数据实时传输和交互通信有了便捷的途径。
数据中心主要部署了服务器、客户端等设备。
服务器加载了地震
数据流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交互分析模块等,负责实时数据的接收与对外分发、数据的存储和交互分析。
此外,服务器上还安装了上位机通信控制及分析软件,以Client的方式主动连接远程的数据采集器,启动第二路实时数据流的接收和数据的实时显示、实时处理、实时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