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的强震动观测

合集下载

典型强震动加速度仪一致性检验

典型强震动加速度仪一致性检验

间建成 的 中 国数 字强震 动 台 网入 网设 备 分属 于 数家 生 产 厂 商 , 多种 仪 器 间 的一 致性 如 何 ?需
要 通过 检测 和实 验检验 。
产 生仪器 间非 一致 性 的原 因与各 仪器 本 身 的 幅频 和 相频 特 性有 关 。 目前 , 一 致性 的分 析 主要 通 过实验 来 实现 , 其 实 验包 括振 动 台实验 、 现场 观 测 实验 。本 文 将基 于“ 中 国数 字强 。然 而 , 在 国 内外 现有 强 震 动 台网 中 , 仪器 一 致 性 检 测几 乎 很 少 触 在“ 十 五” 期间 , 我 国投 入 巨资完 成 “ 中国数 字地 震 观 测 网络 ” 的建 设 。作 为重 要 组成 部 分
及, 尤其 是 在 国内 , 完 全忽 略该 方 面的工 作 。 之 一 的“ 中国数字 强震 动 台 网” , 在 2 1个 全 国地震重 点监 视 防御 区 内建 设 了 1 1 5 4个 固定强 震
De c .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3 2 4 6 . 2 0 1 3 . 0 5 / 0 6 . 0 5 6
典 型 强 震 动 加 速 度 仪 一 致 性 检 验
周 正 华D 杨黎 薇 李永 义。 刘金 进 任 叶 飞。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第 3 4卷 第 5 / 6期 2 0 1 3年 1 2月
SEI SM O L0G I CAL A ND GE0M A G NETI C 0BSERV AT 1 0N A N D RESEARCH
V0 1 . 3 4 No . 5 / 6
反应 的依 据 , 所 以无 论仪器 是 在何种 场 地 、 何 种建 筑物 上安 装 , 其 观测 数据 必须 准确 可靠 , 这 就

简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

简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

简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历程闫俊岗中国科技大学空间与地球物理系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地震事业的发展、机构设置的形成过程以及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系统介绍了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为科技人员了解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地球物理;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地震事业一、“三剑客”开创了我国地震事业谈到中国的地震事业,首先要谈到中国的地球物理事业。

新中国成立前后,三位元老级先生开拓了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他们分别是从事金属矿产勘探的顾功叙、因地震波理论闻名遐迩的傅承义和石油勘探专家翁文波。

他们被人们尊称为中国地球物理界的“三剑客”。

从此,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球物理事业。

地球物理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等领域,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地震后,傅承义、顾功叙和翁文波又义不容辞地走上用地球物理来抗击地震灾害的前线,分别致力于地震的预测、预报研究。

傅承义提出地震发生的“红肿成因理论”。

顾功叙发展的“以震报震、以磁报震”等监测预报地震的方法,使中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和科研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翁文波则致力于天然地震的预测研究,后来又将其扩展到洪涝、干旱等灾害远期预测,在预测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表1 中国地球物理界“三剑客”情况介绍姓名简历顾功叙1934年留学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矿业学院,学习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36年获硕士学位。

同年,赴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从事科研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毅然中断在美国的研究,返回祖国,为开创我国的地球物理勘探事业和推进我国地震预报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中国地震机构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后,面临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十分困难,政府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仍于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了新中国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

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艳琼;邹立晔;房立华;梁姗姗;任枭;张琪;李旭茂;沈玉松;苏柱金
【期刊名称】《中国地震》
【年(卷),期】2024(40)1
【摘要】为满足国家测震台网海量强震动观测数据的处理时效性、格式标准化、产品丰富度等需求,开发了兼容多类强震动观测站点且具备数据快速汇集、处理及归档等功能的强震动数据处理系统。

该系统提供地震波形人机交互数据预处理界面,对加速度记录进行预处理,进一步分析预处理后的加速度事件波形数据,计算得到地震动各项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峰值位移(PGD)、仪器烈度、持时、傅氏谱、反应谱和三联谱等,可以导出地震元数据、地震记录波形,对各类数据进行归档存储。

该系统具有平台统一性、功能集成性、数据完备性等特点,有效提升了日常数据处理和管理能力,能在地震应急、震害评估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实效。

【总页数】11页(P110-120)
【作者】刘艳琼;邹立晔;房立华;梁姗姗;任枭;张琪;李旭茂;沈玉松;苏柱金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辽宁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
【相关文献】
1.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及其对汶川大地震研究的数据支撑
3.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全国地图数据整合与更新
4.“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对青海玉树7.1级地震波形数据支持的快速响应
5.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宁洱6.4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异常场地影响分析

波的传播途径及场地 条件等 因素有关 。因此 , 从场地 因素的角度 出发 , 从 覆盖土层 、 地 形地貌和地质
构 造 条 件 等 方 面对 造 成 强 震 动 记 录值 偏 大 的 原 因 进 行 了调 查 分 析 。 在 此 基 础 上 , 对 今 后 云 南 地 区地 震 动 研 究 场 地 影 响 的 考 虑 提 出 了一 些 思 路 和 建 议 。
记 录是 震源 特性 、 传 播路 径及 场地 条 件 的综合 体 现 。地震 动 幅值 的大 小 和震 级 的大 小 有 着直 接 的关 系 , 但 同时也 和地 震 波 的传 播 途径 及 场地 条 件 等 因素 有关 。强 地 震 动记 录与 震 害 调查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0 7 - 0 6修 回 日期 : 2 0 1 2 . - 0 9 05 - . 课题项 目: 地震行业科研专 项 “ 宁洱 6 . 4级地 震现 场综 合考 察 和研究 ( 2 0 0 8 0 8 0 6 1 ) ” 和 云南 省地 震局 青 年基 金课 题 ( 2 0 1 0 0 1 ) 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 张彦琪( 1 9 8 1~) , 男, 甘肃 人 , 工程 师 , 硕士 在读 , 主要 从事 地 震地 质 和 地震 灾 害损 失 评 估等 研 究 工作.
强震动台网》 剖子项 目《 云南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 在云南省建成 1 7 6个 固定 台站并投入
试运 行 。而 宁洱 M 6 . 4地 震正 好发 生在 强 震动 台站较 为 密 集 的地 区 , 在 震 中 四周 均 有 台站 分 布 。地震 发 生时 , 共有 2 1个强 震动 台站记 录 到 了此次 地震 的主震 记 录。这 一状 况改 变 了中 国

玉树7.1级地震强震动流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玉树7.1级地震强震动流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玉树7.1级地震强震动流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田秀丰;张璇;姚凯;张晓芳;蒲举【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 M7.1地震。

震后在地震现场架设了7台强震动流动观测仪,记录了大量强震动记录。

本文收集整理了该次流动观测所获得的强震动记录,对典型记录进行了初步处理,并对记录特点和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The Yushu M7.1 earthquake occurred on April 14,2010 in Yushu,the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the Qinghai province (E 96.7°,N 33.1°).After the earthquake,we set up seven strong motion mobile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around the epicenter.As of October 15, 2010,we had captured 71 seismic events and a total of 213 acceleration records,with the maximum magnitude of M4.6.In these records,there were 10 records whos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was greater than 30 gal,and the maximum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was 122 gal.The waveform of re-cords was clear and complete,which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fixed stations and local records near the earthquake zone.It not only offered the quantitative evidence for analysis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but also provided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eak ground motion,holding time,the spectrum,and macro-seismic intensity.In this paper,we collected and preliminarily processed these records and obtained the speed schedule,Fourier spectrum,and thepower spectrum,th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cording features and related issu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the maximum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in this mobile observation was 122 gal, and the holding time of vibration was about 5 seconds,with a frequency of 7.2 Hz.This record came from a M3.6 aftershock,and it indicated that a small earthquake may also obtain high peak acceleration.This would appear to be the opposite phenomenon of a high vibration peak with low seismic intensity.Infact,there were many major projects located in the area which had small seismicity background.With the increasing coverage of observation stations,this opposite phe-nomenon would become more apparent.We argue,therefore,that the study of this phenomenon should be conducted.(2)In the M4.6 aftershock,the maximum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was 35.5 gal,and the holding time of the vibration was about 6 seconds,with a frequency of 4.0 Hz.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epicentral distance,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of each mobile station grad-ually decreased.But by the effect of the anisotropic medium and site conditions,the same epicen-tral distance (or essentially the same epicentral distance)at different locations may experience un-equal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3)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d or influenced the severity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 were complex and diverse,and included the acceleration intensity,spectral dis-tribution,site conditions,and structure type,among other factors.Strong ground motion records truly reflected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seismic elastic wave in the propagation space.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ng motion records and thedegree of structural damage was not a simple linear correlation,it may be very necessary to use appropriate methods to establish an appropriate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the degree of damage for the typical building,which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rapid damage assessment,intensity quick reports,and other emergency work.In this paper,these analyses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are preliminary,pending further study after accumulating data supplements.【总页数】7页(P274-280)【作者】田秀丰;张璇;姚凯;张晓芳;蒲举【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914【相关文献】1.2014年景谷Ms6.6地震及其强余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水 [J], 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林国良;杨藜薇;徐硕;李世成;包一峰;段洪杰2.新疆阿克陶MS6.7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朱皓清;李文倩;张振斌3.新疆皮山MS6.5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何金刚;朱皓清4.玉树7.1级地震强震动流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田秀丰;张璇;姚凯;张晓芳;蒲举;5.2018年1月20日乌鲁木齐县Ms4.8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初步分析 [J], 李文倩;何金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9年姚安6.0级地震强震动应急观测的数据处理及其震害启示

2009年姚安6.0级地震强震动应急观测的数据处理及其震害启示
李世成 ,崔建 文 ,张 潜 ,刘琼仙 ,周 挚 ,张颜琪
( 云南省 地震局 ,云南 昆明 6 02 ) 5 2 4

要 :对 20 7 91云南姚 安 60 地震应急流动观测 获取 的强余震记 录进行 了处理 和分析 ,包括记 录 的 09年 月 3 .级
滤波及零漂处理 , . 级 、 . 级 、46 52 47 . 级三次强余 震 的 P A G 、P D及 P V S G 、P V G S 、PD以及对应 的谱烈度 (,与 S) 相对持时 ( ) 等的计算及其分析 。结 果表明 :这些强余震 近场 记录的滤波处理对 高频成份 影响较 大 ,对低频部 分
第2 6卷第 4期 21 0 1年 l O月



V0. 6 Nn 】2 4
Oe O1 L2 l
J 0URNAL 0F C I OPHOL A ASm l 0GY
20 0 9年 姚 安 6 0级 地 震 强 震 动 应 急 观 测 的 数 据 . 处 理及 其 震 害启 示
20 0 9年 7月 9 1云南 省 姚 安 县 6 0级 地 震 发 3 .
速 度 高 峰 值 现 象 ,以 及 地 震 动 的 峰 值 、持 时 、频
生后 ,地 震 应 急 人 员 在 震 区迅 速 布 设 了 由 5台强 震 仪组 成 的强 震 动 流 动 观 测 台阵 ,及 时地 捕 获 了 观测 期 间 震 区 发 生 的 所 有 ≥3 0余 震 。 截 止 7 .
强震流动观测使 用 了美 国 Knm tc 公 司生 i ei e rs 产 的 5台 K 2型便 携式 强震动仪 ,该仪 器集记 录
・ 收稿 日期 :2 1 0 0 1— 5—3 1 基金项 目:中国地震 局公益性 行业 专项“ 宁洱 64级地震现场综合考察 ” . 子项“ 基于强震动记录的烈度复核” 2 0 00 1 ( 0 8 86 ) 作者简介 :李世成(90一) 16 ,男 ,湖北洪湖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及强震动观测等工作.E m i:lh hn6 10@2 c.o - a i i eg806 1ncm l sc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相关参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相关参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相关参数地震是地球上最为常见和普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破坏力极大且不可预测。

为了对地震进行系统的观测和记录,中国地震烈度表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中国地震烈度表的背景、参数解释以及与地震烈度相关的知识等。

1. 中国地震烈度表的背景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面造成破坏程度的指标。

早期的地震烈度表在中国并不统一,导致地震烈度评估结果的差异较大,不利于科学研究和救灾工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地震局于197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地震烈度评定工作,最终于1980年制定并推广了《中国地震烈度表》(GB 17740-1999)。

该烈度表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地区使用,并成为全国地震事业的基础规范。

2. 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参数解释中国地震烈度表中包含了许多参数,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参数进行解释。

1.烈度(Intensity):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指标。

中国地震烈度表将烈度分为12个级别,依次为I度到XII度。

I度为不可感地震,XII度为破坏性极强地震。

2.震级(Magnitude):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量度。

它是地震短周期体波震动的振幅的对数,通常使用里氏震级(M)来表示,是用于测量地震的国际通用单位。

震级与烈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一致。

3.地震带(Seismic Zone):地震带是指地壳有地震活动的区域。

中国地震带主要包括亚欧板块相交的地震带、欧亚板块相交的地震带、太平洋板块相交的地震带和滇藏地块地震带等。

不同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频繁程度和能量释放强度各异。

4.活动断裂带(Active Fault Zone):活动断裂带是指在人类历史时间尺度内发生地震的断裂带。

中国地震波区多分布在活动断裂带上。

活动断裂带的存在对地震烈度分布和地震灾害程度有重要影响。

3. 与地震烈度相关的知识除了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的参数外,还有一些与地震烈度相关的知识值得了解。

1.烈度评定:烈度评定是指通过采集地震时期的地震参数等信息,结合实地考察,对地震烈度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学术研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 席继楼 薛 兵 孙汉荣 高尚华 武建华 刘 超(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摘 要:2018年5月12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会议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为了规范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建设、运维和管理,促进实验场区域科学研究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继承、融合、补充及扩展等原则,开展了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暨通用技术要求的编写工作。

本文通过综合调研和分析国内外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基本概况、最新发展动态及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相关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最新科学设计方案,研究内容基本涵盖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一般要求、基础监测、科学数据以及科技成果等几个重要方面。

本研究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及要求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和纲要性,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地震行业标准化研究现状,以及地震科学实验场建设的具体要求,开展系列标准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关键词: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标准化研究,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编写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2.010Study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XI Ji-lou XUE Bing SUN Han-rong GAO Shang-hua WU Jian-hua LIU Chao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Abstract: Chi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to construct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abbreviated as CSES) on May 12, 2018, in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10th Anniversary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Fourth Continental Seismological Conference.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CSES, and promote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SES ar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inheritance, integration, supplementation and expansion. Furthermore, in view of the latest scientific design scheme of CS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standard basically covers general requirements, basic monitoring, scientific data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CSE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c situati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Relevant new methods and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result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s the technical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can be seen as principles and outlines to a certain extent, related standards can be develop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in the seismic industry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SES. Keywords: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tandards compilation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YFC1503700)、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项目编号:2019CSES0115)资助。

强震动观测和应用及山西数字强震动台网

强震动观测和应用及山西数字强震动台网

间 。采 用力 平衡 式加 速 度计 +数 字 固态存 储式 记录器 +G S时 间服 务 系 统 的 数 字 强 震 仪 成 为 当 今 强震 仪 P 的主流 。 固态存 储式 数字 强 震仪具 有 频带 宽 、 敏度 高 、 灵 动
态 范 围大等 特点 。目前最 先进 的 2 固态 数字强 震仪 4位
的 动态 范 围已达 到 1 5d 3 E;频带 宽度 为 D C ̄8 。 0Hz 采 用 C U 控 制 的智 能 触 发 系统 和 观 测 数据 的预 P 存 储技 术 , 免 了记 录 的 “ 头 ” 象 ; 且 , 代数 字 避 丢 现 而 现
据 传输 的数字 强震 仪 的广泛 应用 和强 震动 观 测 台网规 模 与 密度 的显 著 增大 , 震 动 观 测 的应 用 也 拓 宽到 地 强 震 动 强度 ( 度 ) 报 、 震 预 警 、 害 快速 评 估 、 震 烈 速 地 震 地 应急 反 应与智 能控制 、 构安 全诊 断 等领 域 。 目前 , 结 全 世 界范 围 内的强 震 动 观测 台数 已超 过 2万 台 , 高 于 远 其他 任何一 种 有关地 震观 测手 段 的仪器 数 量 。强震 动 观测 已发展 为震 灾预 防 与地震 应 急 的重要 基础 。 “ 五” 间, 十 期 随着 中国 数字 地 震 观 测 网络 项 目的 实施 , 山西 省部 分经 济 发达 、 口稠密 的地 区首次 建 在 人 立了由3 0个 数 字 固定 强 震 动 观 测 台站 组 成 的 山 西 数 字 强震 动 台网 , 大地 推动 了山西强 震 动观 测 的发展 。 极
维普资讯
第 1期 (总 第 133期 )
20 0 8年 1月
山 西

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强震观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第 5 期( 总第 4 1 3期 )
2 0 1 3年 5月






No .5( S e r i a 1 No. 41 3)
Ma y, 2 01 3
Re c e n t De ve l op me nt s i n W o r l d Se i s mol ogy
布设 的基 本 要求 ;归纳 了强震 记录 中的异常 波形 ,并进 行 了解疑 分 析 ;讨 论 了滤波 器 的 因果 性及相 关参 数对 于地震 动参数 的影 响 ;对 比 了永 久 位 移计 算 的 方 法 ,提 出 了 He r mi t 插 值 和
平 坦度 结合 的基 线校 正方 法 ,计 算 了近 年典 型 强震 记 录 的永 久 位 移 ,并 与 G P S观 测 方 法对
录 中普遍存 在 的 “ 尖 刺”(“ s p i k e ”) 问题 ,通过 统计 集集 、汶川 、新西 兰和 日本 等强震 记录 中 P GA 点 与前 后 时刻相邻 采样 点 的 比值 来确定 是 否为 尖刺 ,定义 了相 邻 比值 在 一定 范 围 内时,
可视为 “ 尖 刺”,同时研 究 了 “ 尖刺”对于 时程和 反 应谱 的影响 ,得 出 “ 尖刺 ”对 高 频幅 值有

方 面要求提 高 强震 台站 的管理 与运行 的效率 ,另一方 面也 要客观 甄别 强 震记 录 中的异 常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对近 断层和 远断 层 的强震 动数据 给 出客观 合理 的数据 处 理方 案 ,改进 强震 观 测技 术 中 的
不足 。
本 文 总结 了典 型 的地震 动观 测 台阵 、建 筑结构 台阵和 大 坝 台 阵的布 设 方案 , 分 析 了台站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

地震行业标准《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2013年6月18日,中国地震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13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震函〔2013〕113号)。

2 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近年来,我国从汶川、芦山、九寨沟等大地震中吸取了强震动观测经验和教训,取得了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对观测数据质量的影响的新认知。

社会和经济需求推动了我国强震动台网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除国家和地方政府外,大型国企在核电站、水库大坝、高速铁路、大跨桥梁等重要工程项目中也建设了大量台站,然而,对于大规模台站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一直缺少科学和规范化的指导,因此,《强震动观测台网运维规范》的颁布,将助力于我国强震动台网的高效运行,服务于我国工程抗震的新突破和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工程的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强震动台网的高效运行,结合省级和国家级中心运行维护工作的特点,满足强震动台网的运行维护、数据产出以及相关技术和管理要求,面向各级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人员编制了本规范。

3 工作简况3.1 本规范主要参加单位(暂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工业大学、云南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

3.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暂略):3.3 主要工作过程从标准编制启动到目前共召开了5次工作会议,多次个别征求意见,第一次会议上编制组提出了“强震动台网运行维护与管理规程”编制计划和编制大纲,并与其他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

后3次工作会议分别对已完成的规程修改草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规程使用对象分两个层级(省级和国家级),远程检查、数据汇集和原始加速度记录信息报送时间节点,实时和事件传输的仪器采样率参数,震级统一使用M震级,台网监控使用专用软件等修改意见,参见附录。

最后一次工作会议认为总体信息足够反应强震动运维工作,但是,专家对规范架构上有不同意见,一是建议由总则、内容、操作代替原来技术指责、内容、省级中心和国家级中心。

中国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国际比较研究

中国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的国际比较研究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预警地震,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和研发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

本文将对中国的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与国际上的相关技术进行比较研究。

一、地震监测技术的国际比较1.1 美国地震监测技术美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非常频繁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地震监测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美国地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震台网、地震仪器和地震数据处理等方面。

地震台网是美国地震监测的核心设施之一,由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震台站组成,利用地震传感器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并将数据传输至中央地震数据中心。

地震数据中心将对接收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获得有关地震的详细信息。

1.2 日本地震监测技术日本是全球地震频发区域之一,因此日本在地震监测技术方面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日本地震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震仪器、地震预测和研究等方面。

日本地震仪器技术非常先进,包括地震计、地震仪和地震波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高精度地记录地震活动的各种参数,并为地震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1.3 欧洲地震监测技术欧洲地区的地震监测技术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欧洲对地震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地震监测技术相对滞后。

不过,欧洲地震监测技术在地震预警领域较为先进。

欧洲地震监测技术主要通过搭建地震监测网络进行地震预警。

该网络由多个地震观测站点组成,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当地震活动达到一定的判定标准时,系统会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地震预警技术的国际比较2.1 美国地震预警技术美国地震预警技术在全球领先,被称为“地震预警之王”。

美国地震预警系统主要通过地震监测网络实现,当地震活动被探测到时,系统会快速计算出地震的位置、规模和预计到达时间,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发送预警信号。

2.2 日本地震预警技术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地震预警体系的国家之一。

2018年云南通海2次5.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及其场地反应分析

2018年云南通海2次5.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及其场地反应分析

《2018年云南通海2次5.0级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及其场地反应分析》摘要:3个近场典型台站(53JXG,53JCX,53TGD)记录到大量的主余震强震动记录,利用这些波形数据,运用HVSR (Horizontal to Vertical Spectral Ratio)方法(Yamazaki,Ansary,1997)得到台站场地响应曲线,如图7所示,基于从2018年云南通海2次5.0级地震中捕获的强震记录,从地震动的幅值、衰減关系、反应谱、场地效应和非线性识别方面研究了此次地震的基本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震中附近区域PGA等值线长轴呈WS—EN方向展布,与震后调查结果相吻合;②8月13日5.0级地震记录幅度普遍大于8月14日5.0级地震,且在0~20 km的范围内均大于3种衰减关系预测值,说明地震破坏集中于近场、远场震害轻的特点,相对而言,霍俊荣和胡聿贤(1992)的衰减模型更符合本次地震的衰减规律;③观测的最大谱加速度在小范围内高出我国设防反应谱,对结构自振周期在这一范围内的建筑物将产生较大影响,但由于其平台周期窄且衰减迅速,因此对其他周期的建筑物造成的影响较小;(4)对加速度大于100 gal的3个台站进行场地反应和非线性识别后认为:53JCX,53TGD台处于线性范围内,而53JXG台在强震作用下可能发生了非线性反应,由于土动力反应本身的复杂和不确定性,利用强震动记录进行场地非线性识别的结果可为工程应用和实际研究提供参考,Strong Motion Record Characteristics and Site Response Analysis of theTonghai MS5.0 Earthquake Sequence in Yunnan province,2018王文才尹志文田秀丰徐钦石文兵江志杰摘要:2018年8月13日和14日云南通海县相继发生2次5.0级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41个(13日)和30个(14日)强震台站在2次地震中共捕获到213条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给出近场台站的地震动参数,绘制了震中附近区域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其长轴呈WS—EN方向展布。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与初步分析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与初步分析
中图分类号 : P 3 1 5 . 9 1 4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 —0 8 4 4 ( 2 0 1 3 ) 0 3 —0 4 9 7 —0 6
D0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0 8 4 4 . 2 O 1 3 . 0 3 . 0 4 9 7
田 秀丰 ,李佐 唐 ,徐 钦 ,党 红 ,何 新 社
(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摘要: 2 0 1 3年 7月 2 2日甘 肃省 定 西市岷 县 漳县 交界 ( 东经 1 0 4 . 2 。 , 北纬 3 4 . 5 。 ) 发 生 M6 . 6地 震 。甘 肃 强震 动 台 网在 该地 区覆 盖 良好 , 获得 了丰 富的 主震 加 速度 记 录。本 文 收 集整 理 了此 次 地震 中各 强 震动 台站 获得 的加 速度记 录资料 并进 行 了基 本 处理 ; 经 统计分析 绘 出了峰 值加 速度 分布 图。 关键词: 岷县 漳县 6 . 6级地 震 ;强震 动记 录 ; 峰 值加 速度
第3 5 卷
第 3 期

震 工 程 学 报
Vo 1 .3 5 No . 3
Se pt .,2 01 3
2 0 1 3年 9月
CHI NA EARTH QUAKE ENGI NEERI NG J OU RNAL
甘 肃 岷 县漳 县 6 . 6级 地震 强震 动观 测 记 录 与 初 步 分 析①
TI AN Xi u — f e n g。LI Zu o — t a n g,XU Qi n ,DANG Ho n g,HE Xi n — s h e

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及震损快速评估方法

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及震损快速评估方法

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及震损快速评估方法
1 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
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是指在发生大地震时,对河流系统及河道大坝进行地震振动强度的实时监测,以及预警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地震波的振动反射原理,分析大坝大地震时的动力特性,控制大坝遭受精确的震害。

在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中,首先采用基线测量法对大坝及其底部基础地质特性进行测量,以获取大坝周围地质结构的准确数据,以确定大坝周围地质结构参数,为大坝地震动力特性进行准确估算和预报提供依据。

此外,采用机械测量法在大坝枢纽及上下游河床上安装被动式传感器,可以迅速探测大坝的振动情况,并预估准确的振动强度及引发的湍流,为采取合理防护措施提供可靠数据。

最后,通过高精度测量技术建立坝体及大坝裂缝振动参数模型,可以在预警时间内快速识别大坝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

2 震损快速评估方法
对于发生地震的大坝而言,应立即进行震损评估,以综合评估坝体结构安全状态,并确定后续的安全管理策略。

传统的震损评估方法主要采用人工现场观测法,但这种方法的评估速度慢,且依赖于调查者的经验成果会有很大的偏差。

为此,建立
震损快速评估方法迫在眉睫,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震损评估的准确性和准时性。

震损快速评估方法主要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坝体检测数据,并立即识别出震损部位,极大地缩短诊断评估的时间,为进一步的维修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总之,大坝强震动监测技术和快速评估方法对于避免大坝地震灾害、预测和评估大坝强震动情况有着重要作用,是实现河流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工具。

强震动观测技术-2

强震动观测技术-2
胶卷、相纸、蜡纸、磁带
数字记录式
记录数字信号 磁带、存储芯片、集成存储 卡
LUTa
防灾科技学院―《强震观测》
201
2.1强震动仪的组成与基本技术要求
基本技术要求
– 较宽的频带至少应为0-50赫兹 – 能记录的最大加速度值应不低于1gn – 仪器应能连续记录多次地震动 – 触发运行 – 稳定可靠维护方便故障率低
LUTa
防灾科技学院―《强震观测》
201
2.3 数字式强震动仪
噪声 noise
记录器的噪声大小是在无传感器输入信号情况下记录器本身的记录采样输出值大小, 通常用噪声均方根值nR来表示。记录器噪声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记录器的动态范围。 在记录器各通道输入端短接并接地情况下,记录其N个采样数据Xi(i=1,2,…N),则记 录器噪声均方根值为
201
计算时,如果(Xmax-Xmin)<1,则取Xmax-Xmin=1。
LUTa 防灾科技学院―《强震观测》
2.3 数字式强震动仪
频率响应 Frequency response
LUTa 防灾科技学院―《强震观测》 201
2.2 模拟记录式强震动仪
工作原理
速度摆将摆体的机械运动转换成电讯号输入高频电流 计,电流计线圈通入变化的电流后与磁场相互作用产 生力矩,使固定在线圈上的镜片发生转动,通过专设 的光源照射到镜片上,利用镜片的反射光束将电流计 的转动在感光纸上记录下来。电流计镜片反射光点在 照相纸上的位移与测点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
LUTa
防灾科技学院―《强震观测》
201
2.2 模拟记录式强震动仪
SMA1工作原理 三个加速度计直接安装在记录器机箱内,回 转摆的固有频率为25赫兹,摆上贴有反射镜。从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将加速度摆的运动转 换为光线的移动,经透镜聚焦后记录在70mm宽的 胶片上。 地震时,触发器线圈输出足够强的信号,经 放大器放大后使触发继电器开关闭合,电池到光 源和驱动系统的电路接通供电,记录器主轴运转, 固定在主轴上的齿轮带动胶卷转动。

DB11_T1585-2018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DB11_T1585-2018建筑结构强震动观测技术规范
4.1 基本要求........................................................................... 2 4.2 观测点要求......................................................................... 2 4.3 观测设备要求....................................................................... 3 4 . 4 观测设备工作环境要求.............................................................. 3 5 建设要求............................................................................... 3 5 . 1 设备安装要求....................................................................... 3 5.2 试运行要求......................................................................... 4 5 . 3 设备验收要求....................................................................... 4 6 观测要求............................................................................... 5 6 . 1 观测方法及分类..................................................................... 5 6 . 2 观测系统维护要求...................................................................5 6 . 3 观测数据处理要求...................................................................5 6 . 4 观测成果...........................................................................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结构强震动观测台阵组成............................................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观 测 点 布 设 示 例 ..................................................... 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加速度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10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采集 器主 要 技术 指标 ................................................ 12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远 程 检 查 表 ........................................................ 14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现 场 检 查 表 ........................................................ 15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观 测 记 录 报 告 单 .................................................... 16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编制说明

地震行业标准《仪器地震烈度计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计划编号等基本情况地震烈度速报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观测仪器直接提供地震烈度,快速生成地震影响强度和范围,为人员伤亡估计、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救援决策和工程抢险修复决策提供依据。

地震监测台站越密集,对地震影响场的了解就越全面和详细。

仪器地震烈度计算规程是规范、科学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工作的基础。

目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并制订了统一的仪器地震烈度计算方法。

2011年5月15日,依据中震法函…2011‟14号“关于征集2011年地震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建议的通知”,编写组提交了地震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地震仪器烈度”。

2011年9月26日,中震函…2011‟351号“关于下达2011年地震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批准制订工作立项,项目“地震仪器烈度”由工程力学研究所负责。

二、标准编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臵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紧急处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臵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本项工作是落实《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划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种地震监测方法内容简介

各种地震监测方法内容简介

附件 2各种监测方法内容简介目前监测手段总体分为两类:测震(地震监测和强震)、前兆(形变、地磁、地电、流体、电磁波等),这里介绍潼南拟上的监测项目或手段。

地震监测和强震监测属于地震已经发生后监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强度等,是人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类型的监测,主要是为了确定地震发生的上述几要素,为政府抗震救灾和应急救援提供决策依据,否则,不知地震发生的一切信息,救灾就无从谈起。

因此这一监测手段也是目前各国、各地区发展最早、技术最为先进和完善的监测方法。

其他的监测手段统称为前兆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的监测数据来预测预报地震。

一、地震监测、 GPS监测地球动力学是从地球的整体运动出发,由地球内部和表层的构造运动来探讨其动力演化过程,进而寻求其驱动机制。

其基本问题是板块构造概念带动了地学的一次重大革命,板间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能否成立或被人接受,均需得到全球板块运动的最新直接测量结果的支持。

此外,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板内和板缘运动的复杂性中国大陆东部受西太平洋洋型板块俯冲、削减的影响,造成了一系列与弧后扩张有关的陆缘海伸展和断陷盆地;西部和西南受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陆壳碰撞后的构造效应,形成不同地质构造时期的推覆构造带。

现代地壳运动则以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和沿巨型活动带的走滑或逆走滑的强烈变动为特征。

据有限的观测,其水平运动速率每年高达 l ~4cm,垂直运动速率每年达 1cm。

这说明同时存在当代板块构造学说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边界,即陆 -型边界,既具有主要的全球构造意义,又具有独特的演化特征。

这里的现代地壳运动类型多样,性质复杂,地貌清晰,是全球动力学研究因此,不论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还是青藏高原隆起,运用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动态实时定量的观测技术,建立符合实际的对于地震监测预报而言,这种紧迫性尤为显著,因为我国地震台第一,自 1988~1999 年,我国大陆共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53 次,其中 7 级以上地震 9 次,若以东经 105°为界,西部地区发生 8 次,东部地区为 1 次,为 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2 0 0 6年
“ 九五” 期间,我国大陆的数字强震动观 测取得了一些进展。首都圈建立了地震动强 0个电话 度( 烈度) 速报台网。该台网包括 8 拨号子台、 7 2个卫星和 D D N专线传输子台。 分别由北京地震局、天津地震局和河北省地 震局负责管理。工程力学研究所对响局部 场地影响台阵进行了扩建改造,增设了一个 井下测点和一个地面测点。同时在中国地震 局防灾大楼布设了由 2 1个测点组成的结构 Y M 地震反应遥测台阵,该台阵采用美国 S M E T E R I CR E S E A R C H公司生产的 V i S e i s D S P A 6 4多道实时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用微 机硬盘作为数据储存介质,通过拨号电话与 位于北京强震观测中心的控制中心通讯,实 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送。上海地震局建成了 由2 4个台站组成的数字强震动观测台网, 云南、甘肃、江苏、广东等省地震局也购置 了少量美国生产的 K 2和 E T N A型固态存储 强震动仪,用于流动观测。水电部门也在一 些大坝上布设了数字强震动仪。设立在工程 力学研究所的国家强震观测数据中心完成了 数字强震动记录处理方法和程序的研制,初 步建成了强震动观测数据库的建设。自“ 九 五” 以来,中国大陆强震动台网的强震动观 测记录绝大多数是由数字强震动仪获得的, 记录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数字强震动仪研制方面,2 0世纪 9 0 年代初,工程力学研究所研制了 S C Q 1数字 磁带记录强震动仪,但性能不够稳定,只生 产了少量仪器用于流动观测。“ 九五” 期间, 工程力学研究所和港震公司分别研制生产了 G D Q J 、G S M A 两种型号的固态存 储 强 震 动 仪,主要用于首都圈地震动强度( 烈度) 速报 台网和流动观测。但与国外同类仪器相比, 性能指标和运行可靠性上都有差距。 “ 十五” 期间,国家投入巨资建设中国数 字地震观测网络,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将在我国大陆建立规模空前的中国数字 强震动台网,我国的强震动观测进入了一个
1 模拟时代的强震动观测
我国地震工程界历来十分重视强震动观 测。早在 1 9 5 6年草拟第一个科学发展纲要

国 际 地 震 动 态 2 0 0 6年
时,我国地震工程的奠基人刘恢先教授就倡 议开展强震动观测工作。他把强震动观测比 喻为支撑地震工程学科这个摩天大厦的 4大 支柱之一。在他的主持下,工程力学研究所 0世纪 6 0年代初就开展了有关的研究。 从2 1 9 6 2年在新丰江大坝上布设了我国第一个 实验性强震动观测台。 1 9 6 6年邢台大地震发 生后,工程力学所在震区开展了流动观测, 捕捉近场强余震记录。我国第一批定型生产 的R D Z I 1 2 6 6多道电流计强震仪也在 1 9 6 6 年 9月起陆续投入使用,由此逐步在华北、 西北和西南地区建立了一批强震动观测台 站,观测对象包括地面( 基岩和土层场地) 、 建筑物和水坝等。其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也陆续 开展了以水坝和建筑物为观测对象的强震动 观测。 2 0世纪 7 0年代后,除工程力学研究 所外,中国地震局系统有甘肃、云南、广东、 0个省( 区) 地震局开展了 江苏、新疆等近 1
周雍年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 1 5 0 0 8 0 )
强震动观测要测量的是离强烈地震震中二、 三百公里范围内的地面运动过程,尤其是震 中地区的地面运动过程,以及各类工程结构 的地震反应。测量的物理量主要是直接与地 震力相关的加速度。因此,强震动观测台网 主要布设在可能发生强地震地区的自由场地 上,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和重大工程 场地附近的典型场地,包括基岩场地和不同 类型的土 层 场 地,而 且 台 网 要 有 较 高 的 密 度;同时要在各类重要的工程结构上布设地 震反应观 测 系 统。由 于 强 地 震 发 生 几 率 很 小,强震 动 观 测 台 站 普 遍 采 用 无 人 值 守 方 式,要求仪器具有触发运行功能和较高的稳 定性与可靠性。 4 0年来,我国大陆的强震动观测经历 了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的逐步发展过程。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强地震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加快我国的强震 动观测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地震工程界和政 府有关部门的共识。
第1 1期 周雍年:中国大陆的强震动观测

软件还具有更新升级的能力。新型固态存储 数字强震动仪内部时钟的守时精度一般均优 0 ,并普遍采用 G P S 授时,授时同步精 于1 度优于 1m s ,高精度的绝对时间服务使数字 强震动仪记录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 随着数字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强 震动仪的 通 讯 功 能 大 大 增 强。既 可 以 通 过 R S 2 3 2接口直接与微机通讯, 也可以通过内 置M O D A M 和市政电话线进行远程通讯。近 年来,有线和无线网络通讯技术也已得到应 用。远程通讯功能使数字强震动仪的监控、 检查和数据回收更为方便。同时,强震动仪 一旦触发,能自动拨号,向观测中心报警和 传输信息。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已使实现近 实时的地震动强度速报成为可能,也为今后 进一步发展大震预警系统建立了基础。 近几年来,以微机为基础的多通道强震 动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种观测系统 硬件设备采用微机,配以高速、高精度的模 数转换板和力平衡式加速度计。数据采集和 系统控制通过软件来实现,系统管理及后续 数据处理灵活多样,时间服务采用 G P S授 时。系统可进行连续监测,实时显示波形, 并可以通过市政电话线实现远程通讯。这种 多通道强震动观测系统成本低、功能强,特 别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坝、桥梁、核电站等 大型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 随着数字强震动仪性能的不断提高,强 震动观测技术取得了很大发展。数字强震动 仪记录不仅为地震工程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 可靠的基础数据,同时也已经成为近场地震 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强震动观测的应用领域 进一步扩展,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 1 大震预警技术 大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是在震源地区布设 强震动台网,强地震发生时通过电话线路或 无线电波将台网记录的强震动信息传送到一 定距离外的大城市或重要设施,以便在强烈 地震波到达前数秒至数十秒内发出警报,使
但是,由于建设强震动观测台网需要巨 额投入,限于国家的经济实力,很长时间内 我国强震动观测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远远 不能满足地震工程研究和防震减灾工作的需 要。“ 八五” 末 期,全 国 固 定 台 站 总 数 不 到 3 0 0个,其 中 大 部 分 采 用 国 产 的 R D Z I 1 2 6 6 、G Q I I I A等模拟记录强震动仪,另有少 量的 S M A 1 、S M A C等美国和日本产的模拟 记录强震动仪。由于台网密度低,仪器动态 范围小,获取记录的能力差,导致多次强地 震均未获得近场主震记录,强地震发生后及 时开展流动观测成为获取强震动记录的重要 手段。因此,这一时期我国获取的强震动观 测记录主要是一些强地震的远场记录和强余 震近场记录。另外,由于经费原因,这一时 期布设的强震动台站建台时都不做钻孔和土 层剪切波 速 测 试,台 站 场 地 土 质 资 料 不 完 整,许多台站连土质柱状图都没有。尽管如 此,仍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强震动记录,
- 6
有关部门 及 时 采 取 紧 急 措 施,减 少 震 害 损 失。例如火车的紧急制动、建筑物主动控制 装置的启动、化工厂和核电站采取紧急防震 措施、高层建筑电梯的地震控制、海啸报警 以及消防部门和医院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等。 2 . 2 震害快速评估 利用强震动观测记录对震害进行快速评 估,用以指导震后应急反应和修复计划。例 如,日本横浜市建立的实时地震灾害评估系 统R E A D Y由密集强震动监测系统、实时地 震危害评估系统和破坏信息收集系统 3部分 组成。根据强震动监测系统获得的地面运动 数据,可在震后 2 0分钟内计算出地震动危 害、液化危险和房屋结构的破坏分布。 2 . 3 震源特性研究 数字强震动仪可以获取震源附近的高精 度近场加速度记录,这种近场强震动记录已 被广泛用于研究震源破裂过程和震源反演。 2 . 4 结构健康诊断 采用多通道强震动数据采集系统,可以 在建筑结构上布设足够多的测点,获取完整 的结构地震反应记录。同时,结合结构安全 评估专家系统对结构的震后安全性进行快速 评价和损伤检测。 数字强震动仪引入我国始于 2 0世纪 8 0 年代初,工程力学所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 单位开展了中美强震动观测合作研究,首次 引进了美国生产的 P D R 1数字磁带记录式 强震仪。 9 0年代初,工程力学所又先后与澳 大利亚、日本等国的有关部门开展了合作研 究,在唐山地区布设了一批固态存储数字强 震动仪。这一时期,工程力学研究所、上海 地震局等单位还分别购置了少量美国生产的 固态存储强震动仪。“ 八五” 期间,工程力学 研究所采用美国生产的固态存储强震动仪在 唐山响布设了研究局部场地影响的井下台 阵。上述国际合作台网和响井下台阵都获 得了大量高精度的中强地震近场强震动记 录。

檭檭檭檭檭檭檭殐
综述与பைடு நூலகம்述
摘 要 简要综述了强震动观测的目的和意义及我国大陆强震动观测的发展过程,讨
论并展望了我国强震动观测的发展策略和前景。
关键词 强震动观测;数字强震动仪 中图分类号 P 3 1 5 . 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 0 0 6 0 6 1 9 。
檭檭殐
中国大陆的强震动观测
1 ] 不同规模的强震动观测 [ 。
有些典型记录在工程抗震设计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 模拟记录强震动仪因本身性能的限制, 获得的强震动记录的精度受较多因素的影 响。不仅数据处理复杂费时,而且在人工数 字化过程中还会引入低频误差,不能保证获 取可靠的长周期地震动信息。模拟记录还常 存在记录丢头现象,难以获取完整的近场强 地震动记录。目前,国内仍有一定数量的模 拟记录强震动仪在运行,预计其中大部分仪 器将会被逐步淘汰。
檭檭殐
檭檭檭檭檭檭檭殐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建立有效的震灾预防工作体系的关键是 要深入认识强地震动特征和各类工程结构地 震反应特性,研究和发展工程抗震方法与技 术,减轻各类工程结构的地震破坏及其造成 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强震动观测是认识 强地震动特征和各类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特性 的主要手段。强震动观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 各类场地和工程结构布设强震动观测台网, 对强地震动的特性( 强度、频谱、持续时间) 及各种工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观测,获取 真实可靠的强地面运动记录和工程结构地震 反应数据,为研究强地面运动的特性和工程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与技术、编制地震动参数 区划图和各类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提供重 要的基础资料,以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最终 目标。 强震动观测无论在观测目的和应用目标 上都与一般的测震观测不同。强震动观测注 重的是可能引起工程结构损坏和生命财产损 失的强烈地震动的特性。 所以, 一般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