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导学案 王效凤

合集下载

王建凤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王建凤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班级课题5、灰雀课时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班级课题5、灰雀课时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班级课题6、小摄影师课时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日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语文三年级上册)
班级课题6、小摄影师课时2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组别使用人使用
课题:7奇怪的大石头(课时:1课时)
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7奇怪的大石头(课时:2课时)
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课题:8、我不能失信(课时:1课时)
班级三()姓名评价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周主备人:张淑霞备课组长:复备人:赵国翠上课人:赵国翠教研组长:班级:二年级1班2.妈妈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主体课文并结合“语文天地”中的“夸妈妈”给妈妈过节引导学生关注母亲、体会母爱、理解母亲、感悟亲情,懂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在生活中发现爱、体会爱、用自己人的爱回报母亲。

2.培养关心别人、不懂就问和查字典的习惯。

3.渗透声旁、逗号、句号的学习。

4.培养质疑、提问的能力。

5.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单元学习重、难点1.学认18个字,学写14个字。

渗透声旁的学习。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视对别人的关爱,学会关心别人,为别人做一件事。

3.培养质疑、提问的能力。

4.学习写日记,并进一步丰富日记内容,培养学生对写日记的兴趣。

学习课时5课时妈妈的爱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体会感受妈妈的爱。

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爱我们的祖国。

学习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

学习难点体会感受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

第一课时一、问题指向,预习先行学会本课生字,先自己预习,不懂的在小组内解决。

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亲爱的妈妈,妈妈很爱我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妈妈对我们的爱。

妈妈为我们付出这么多,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妈妈的爱。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互动探究,合作求解自由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课文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认读生字。

给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练读。

四、交流展示,适度拓展1.出示生字卡片。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哪个字,可以给它口头组词。

3.对简单的生字直接听写,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价,师进行捆绑式评价。

)五、反馈矫正,尊重差异(四人小组讨论,相互说说)1.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

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组围绕着“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选入了四篇课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每篇课文都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

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和田的维吾尔》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及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

《口语交际及习作》围绕着不同的民族不同德风俗这个主题进行,让学生收集整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到的风俗风情并形成的作文。

《回顾•拓展二》提供了学生了解到的不同的风俗风情及对课文写作方式的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更加深入的围绕本组课文进行交流。

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也展示了不同的风俗风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趣味语文以《清明》这首诗为题,告诉了学生标点的不同标法会有不同的意思,可以以这个为一个点,拓展一些另外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民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俗民风的兴趣。

3、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重点难点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四、教学措施阅读抓住重点段落是本组的难点,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中,老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学生一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所以建议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老师要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第二单元 导学案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全册第二单元 导学案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导学案教案设计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课标要求环节一:课前自主学习作者及写作背景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他是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本文是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而成。

竺可桢写作此文的目的在于普及物候知识,帮助困难时期的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读准字音翩.然(piān)孕.育(yùn)风雪载.途(zài)炎.热(yán)簌.簌(sù)物候.(hòu)农谚.(yàn)连翘.(qiáo)悬殊.(shū)纬.度(wěi)经.度(jīnɡ)销声匿.迹(nì)辨清字形衰(shuāi)衰败壤(rǎnɡ)土壤哀(āi)悲哀攘(rǎnɡ)攘除萌(ménɡ)萌发销(xiāo)销毁荫(yīn)荫凉消(xiāo)消失理解词语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孕育:怀胎生育。

这里指生长。

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衰草连天: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美好的情景。

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也指自然界非生物变化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悬殊:相差很远。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环节二:课堂互动探究新课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分别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

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

第二单元共11课时导学案

第二单元共11课时导学案

上店镇_____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总第12课时)课题: 6、开国大典(共 2 课时,第 1 课时)使用人: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时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认、写本课的新字生词,理解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能够复述课文的内容梗概。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从字、词、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任务、场面等谈谈)五、达标检测(100分)(一)、看拼音、写字词。

(18分)qízhìróng hésǒng lìniǔxú()()()电()姓()sījījiӑn yuèqíng zhe shuǐqúhuǎn màn()()()( ) ( )(二)、辨字组词。

(12分)馨()缓()扭()访()擎()缘( ) 钮()防()遂()暖()纽()仿( )(三)、填空。

1、填入人名:(10分)①宣布开国大典典礼开始。

②亲自按动升起第一面国旗的按钮。

③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④任检阅司令员。

⑤任阅兵总指挥。

2、填入表明时间的词语:(15分)①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②起,就有群众队伍儒场了。

③到了,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

④_,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3、阅读第8自然段,回答问题。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9分)肃立:瞻仰:徐徐上升:(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6分)徐徐()瞻仰()(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10分)(4)写出描写人们行动的句子。

(20分)教学设计一、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城防.耸.立电钮.旗.帜检.阅司.令缓.缓擎.渠.融.徐.2、理解词语。

擎:瞻仰:肃立:排山倒海:3、本课的题目是什么意思?这里指什么重大事件?4、找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重点描写了那几个场面?2、文章怎样介绍会前情况的?对大典仪式,又是怎样记叙的?由此你感受到大典怎样的气氛?3、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课文中描写开国大典场面十分隆重的句子(答案不唯一)。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

5忆读书主备教师:赵慧敏备课教师:武永芳包丽萍九月王长海照那斯图备课时间:3月2日集体备课时间:3月15日教学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9个生字,并掌握课文注解中成语及课后“字词积累”中词语的音形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词和短语,了解作者的读书体会,积累一些古典文学常识。

2、深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书经验与启示。

知识链接:1、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被称为“世纪老人”。

代表作:诗集《繁星》和《春水》。

2、文体知识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书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散文的题材广泛和写作方法灵活多变;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必须明确而集中。

根据表达方式的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

本文属于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建议:这篇文章的生字词,尤其是四字成语较多,同学们可多朗读几遍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遇到难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多注意课文下方的词语解释。

1、给加点字注音。

笸.箩()天罡.()地煞.()堆砌.()怒发冲冠.()索.然无味()不能自已.()2、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字形。

jīn jīn有味( ) yàn ( )会无liáo( ) 重diã()亲qī( ) 情xù( ) 消qiǎn( ) bǎng样()人情shì( )故suǒ( )然无味无病而shēn( )3、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字拼音部首组词形近字备注津宴聊叠戚绪遣榜移4、用文中出现的成语填空,利用工具书将不明白含义的成语查找出来,整理到题后空白处。

三年级第二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第二单元导学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英语导学案第二单元 How are you ?学段:小学年级:三年级学科:英语单元:第二单元课题:How are you ? 课型:新授课主备学校:安定区西关小学主备人:王菊芳初审人:李军虎终审人:刘建国合作团队:张晓磊康赟王晓燕王子江王菊芳梁世艳张小安杨雪薛慧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能听懂,会说Hello!/Hi!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This is …/Nice to meet you. Me too.教学重点:能听懂、会写、会读、会说Hello!/Hi!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This is …/Nice to meet you.Me too.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简单的用英语问候他人。

教学环节:一.学习目标(2分钟)(一)出示学习目标:能听懂,会说Hello!/Hi!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This is …/Nice to meet you. Me too.(二)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二.自主学习(15分钟)(一)温故知新1.让学生用第一单元句型,同桌间进行简单的句型问答。

2.做Let’s talk(二)阅读方法对照课本第9页,边看边练习第10页Let’s say部分。

(三)互助释疑同桌间一边指着别的同学,一边说出Hello!/Hi! How 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This is …/Nice to meet you. Me too. (四)探究出招同桌间练习Let’s play句型,可以互相检查各自的发音。

三.展示交流(10分钟)(一)小组展示小组内练习用英语问候他人。

(二)班级展示指名小组上讲台做游戏,用英语问候他人。

四.点拨升华(8分钟)(一)教师放Let’s talk录音,学生跟读,纠正读音。

自主互动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自主互动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必修二导学案

“自主互动”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导学案编制人:辛宗国审稿人:丁少华姓名:第组组长检查签字:预习一、制作知识卡片:(结合《阳光课堂》“文学常识”部分完成)1、卡片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原本叫做“诗”,因其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并收录诗歌首,所以又称“”。

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五经”指),才更名为“诗经”。

(“五经”与“六经”的区别是“六经”本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儒家经典。

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2、卡片二:《诗经》按其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主要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多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后人把它和屈原的浪漫主义作品《离骚》并称为。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卡片三:《诗经》的表现手法可分为三种。

“赋”,朱熹在他的《诗集传》中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铺陈直叙,它不借助于更多的形象化的修辞手段,而是直截了当地铺陈叙述,把要表达的内容有层次地叙述出来,给人以明确完整的印象。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它是用打比方的方式使被比喻的事物形象生动,以增强诗的感染力量。

“兴”,就是托物起兴,即先写自然界的事物(山川草木、鸟兽虫鱼、风云雨雪、日月星辰),然后再由物及人,或写人的情绪,或写人的情感,或写人的心理,或写人的容貌,或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等等。

正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由此物引起彼物。

如歌中唱的“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

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

《诗经》中运用“兴”的方法大致有三种情况:象征、联想、比喻。

如:由雎鸟成双和鸣、相依相恋的情景,联想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以盛开的艳丽桃花象征新娘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卫风·氓》)来比喻女子年青的时候美丽的容貌。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

凤泉区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周秀娟审核人:五年级()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神奇的书总课时:一课时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展讲课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我能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认字学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我能了解书的神奇以及书给人类带来的无穷魅力。

4、我能结合实际多角度理解读书的意义。

重点:目标3 难点:目标4时间预设:自学导学(8分钟)、合作交流(8分钟)、展示激励(10分钟)、拓展延伸(7分钟) 达标测评(7分钟)学习流程学案导案一、自学导学:(8分钟)1、我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诗歌读一遍,我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2、我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我发现这些字易读错:______我发现这些字容易写错: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下面词语:非凡:___________________ 真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浩瀚:____________________ 步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座骑:____________________ 质朴无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令: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题目中我想了解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交流(8分钟)自主学习养成好习惯!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对学:1、对子互读诗歌,正音。

2、自学导学1、2、3、4群学:1、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手法?三、展示激励(10分钟)1、我要把诗歌读给大家听3、群学1、2四|、拓展延伸(7分钟)1、我能谈谈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并简单写下来。

【知识学习】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析

【知识学习】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分析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单元主题:温馨的亲情教材分析:第二单元,以温馨的亲情为主题,亲情,自古以来是人们讴歌的主题。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负米养亲”……这拳拳的赤子之心,不知感动了多少炎黄子孙。

本组教材以开始,亲情的温馨就扑面而来,识字二是利用“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

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诉说家庭的温馨。

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为奶奶挠痒痒;贤惠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熏染了小峰幼小的心灵,他也给奶奶晒起了棉鞋,想让奶奶更暖和;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珍珍放弃了郊游……语文园地中,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讨论,并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单元目标:打开这散发着墨香的书本,读着这一组课文,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通过课文,让学生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家,爱父母,并学会从小事做起,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

在“语文园地”里提供了交流的舞台。

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并试着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单元重难点:、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留心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是怎样关心、照顾自己的,并试着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时安排:识字二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语文园地二单元测试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2课时识字二教材分析:《识字2》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

本课借鉴传统“三字经”的语言形式,利用传统《三字经》押韵上口、好读易记的特点,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

确定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确定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导教学设计(第二单元人物画廊)姓名:学习的最高境地是自主学习第一、二课时孔乙己(已打印)第三课时6蒲柳人家【学习目标】1.认识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味的乡土文学创作。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亮、丰满的人物形象。

3.领悟小说中优秀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述,推断语言运用的高妙。

【学习过程】一. 课前自主学习(建议用时20 分钟,本质用时分钟)1、刘绍棠 (1936 - 1997) ,今世作家。

河北通县( 今北京市通州区) 人,深受孙犁作品熏染。

擅长的创作 , 作品反响农村的浓郁历史细风土人情, 风格清爽朴素, 文笔平常晓畅。

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

作品有短篇:《》《》;中篇:《》《》 ( 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 ;长篇 : 《》《》等。

2、完成以下生字词积累(要求:读准字音,写准字形,掌握画线词语的意思。

)擀( )剜()腌赞()捯气()唿()哨咯( )吧嘬()呱()呱坠地戏谑()驾驭()腻歪荣膺()勃然大怒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担惊受怕天伦之乐妙手回春腰缠万贯断壁残垣隐蔽( ):。

一气呵成:①。

②。

如坐针毡():。

朦朦胧胧():。

望眼欲穿:。

3、默读课文。

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以为主人公是谁?判断的原因?4、文章围绕着这些人,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情节?喜欢的原因呢?二.课堂合作商议1.导入。

2.组内检查交流课前自主学习内容,组长议论。

(2 分钟)3.小组读课文,自主学习并商议展现(自学20 分钟,讨论交流9 分钟)研究人物形象( 1)若是你读过《水浒传》,你就会理解宋江、吴用、李逵为什么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在这篇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为什么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为什么号称“何大学问”?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述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由人物的外号出发,掌握人物性格,领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领悟小说语言特色领悟以下句子在语言运用上的高妙之处(如词语和句式的采纳、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再从课文中找出近似的语段加以领悟。

上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上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六、我的老师第一课时年级:七年级主备人:王懿唐海素邱志远蒋为李霞陈瑜【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本文的生字词。

2.熟练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

本文作者:,代作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主要作品有散文集、长篇小说等。

标题中的“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

二、通读课文,标出段序,圈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解释。

1. 给加点字注音。

榆.钱()黑痣.()模.仿()褪.色()卜.问()磕.头()纠.纷()当.屋()即.使()焚.烧()漫.长()劝慰.()依恋.()纯.真()2.解词。

象征:劝慰:依恋:纯真:三、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我”与蔡老师的7件往事。

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

(谁+干什么)②③④⑤⑥⑦【学习实践】用自己的话把七件小事完整生动的再复述一遍。

(可借助记叙文的六要素)在小组内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

课堂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深入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揣摩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学习过程】一、朗读课文,思考讨论:蔡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谈一谈。

二、细读课文,揣摩精彩语句。

1. 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直接抒发情感的语句,揣摩体味。

2. 文章开头提到:“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请你默读课文,找出“使我难忘”的一些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学习实践】课文所描述的都是寻常事情。

但在这寻常事情中有作者细腻的观察和感受。

揣摩下面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这种观察和感受表达出来的。

(在赏析前或赏析后要求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示例:“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耿庄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耿庄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要认真倾听,还要认真
2、我来说说词语意思,并把我理解词语方法告诉大家。
思考,他想法和你一样
3、自主学习 3 达标测评
吗?你有不同观点也 可以大胆说出来。
我来给加点字注音:
11 / 16
树冠.( ) 抵御.( ) 浸没.( )
比一比,再组词: 幼( ) 偶( ) 宫( ) 幻( ) 遇( ) 官( )
给我小伙伴听,并说自己感受:
雅鲁藏布大峡谷真神奇呀!它
,我喜欢它是
因为
3、我来给大家分享我收集有关青藏高原资料。
候,要仔细看看作 者是采用那些说明 方法来告诉大家雅 鲁藏布大峡谷是世 界第一大峡谷。
三、展示激励(15 分钟)
任选自主合作“对学”“群学”中内容分享给大家。
四、达标测评(2 分钟)
根据给出解释,写出相对应四字词语。
大拐弯,最丰富宝库。这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地方。
这组句子中“最”能否换成“非常”?为什么?
我收获:
凤泉区耿庄小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五年级语文备课组
审核人:
4 / 16

)班
课题:浙江潮
小组:
姓名:
编号:
总课时:两课时 分课时:第一课时 课型:自学展示
学习目标: 1. 我能独立认字学词,写摘录笔记。 2.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浙江之潮》,理解大意。 3. 我要背会《浙江之潮》。
不要紧张!
6 / 16
联系词语意思来读 字音!
凤泉区耿庄小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主备人:五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
小组:
姓名:
审核人: 编号:

(生用)七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_4416

(生用)七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定稿)_4416

七年级下册语文导教案(第二单元热爱祖国)姓名:王越嶙学习的最高境地是自主学习第一课时黄河颂组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诵并背诵诗歌,掌握诗歌内容。

2. 仔细推测、领悟要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领会诗歌包含的浓烈的爱国热忱,培育爱国情怀。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建议自学时间25 分钟,实质用时分钟)1.请依据汉字写拼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 5 分钟)巅 ()屏 () 障() 狂澜 () 哺 ()育澎 ()湃 ()九曲 () 连环 di ān峰 ()流 xi è()发 yuán()w ǎn转()2.解说下边词语。

( 5 分钟)(1)摇篮:(2)滋生:( 3)发源:(4)汹涌:( 5)狂澜:(6)委宛:( 7)屏障:3.作者及背景资源:整理与本课有关的作者及背景资源许多于 5 句( 5 分钟)4.激情朗诵:练习朗诵10 分钟方法指津:要注意感情,语音和逗留。

要读出“赞”“颂”的语气。

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

二 .讲堂合作商讨(一)展现检测课前自主学习(10 分钟)(二)讲堂合作研究:1.课题是《黄河颂》,此中哪个字是要点?谈谈自己的理解,而后整理出全诗的构造。

方法指津:能够抓住诗中的比喻句和提示性的句子。

2.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黄河“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比喻有什么表达成效?3.“ 把中原大地 / 劈成南北两面。

”“劈成”改成“分红”行不可以?为何?4.我们祖国的英豪子女,将要学习你的楷模,像你同样的伟大坚毅!像你同样的伟大坚毅!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犹如何的表达成效?5.你以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何?你还可以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吗?(三)依据讲堂合作与检测状况,在原有错误与疏漏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增补完美。

( 2 分钟)评论等级第二课时最后一课(一)组姓名【学习目标】1、累积词语,掌握“后悔、委宛、郝、祷告、哽”等词语的读音、字形及词义。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学习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学习导学案

语文学科初一大单元整体学习学程品抒情艺术,葆赤诚之心——知家国情怀,明抒情方式,做爱国少年学科主任:包科领导:年级主任:高效科研小组:班级:小组:姓名:品抒情艺术,葆赤诚之心——知家国情怀,明抒情方式,做爱国少年【单元概述】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神州浩土,钟灵毓秀。

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抒情方式,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调动体验和想象,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英雄人物身上的家国情怀。

学习做批注,记录点滴体会,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诗歌:(抗日战争)《黄河颂》:豪迈的颂歌(呼告、词语感彩、句式——直接抒情为主)(国家危急)《木兰诗》:英雄气概,女儿情怀———间接抒情:叙事抒情抒情散文:(抗日战争)《土地的誓言》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对故土的深深眷恋:直接抒情——呼告,人称,修辞等;间接抒情——铺陈景物叙事性散文:(长征时期)老山界:革命精神;人物形象、精彩的景物描写通讯:(抗美援朝)谁是最可爱的人强烈的赞颂:直接抒情: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人称、句式、修辞手法;间接抒情——英雄形象;典型事件;战斗的细节描写等)【课标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优秀文学作品,感悟英雄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概括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特征和典型事件。

【两个大概念】学科大概念:把握抒情方式,探究抒情特点,归纳抒情技巧,恰当抒发真实情感。

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导学案

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够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并体会本文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分析的能力。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

认真体会鲁迅先生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

目标评价设计:学习重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学法指导:1。

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感知基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阿长()骇()掳()惶急()疮疤()诘问()惧惮()霹雳()()粗拙()憎恶()()絮说()孤孀()2、理解下面词语。

深不可测:莫名其妙:震悚:3、文学常识(1)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来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2)散文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这种文体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表达含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

散文按照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记叙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

这类但闻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成分。

内容上要求有真情实感,即叙写真人真事。

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

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这种说理长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

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凝练。

Unit 2 导学案设计

Unit 2 导学案设计

点评须知:(老师尽量各个方面、各个步骤~ 都点评到。

)请对该学案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学习流程、步骤、活动设计、设计风格等进行点评,分析出优点、缺点、闪光点、建议等。

如果设计的好,您应指出好在哪里;如果设计的不好,您要指出更好的方案。

每处的点评都要有实际的针对性,切忌空洞地泛谈大理论。

最好使用幽默的故事性语言,可否有更好的方案,都可以有见解。

对学案的点评分为:分评和总评。

点评一定要详细,中英文都可以。

没有完美的学案,一定要指出不足之处。

分评是对其中的步骤的评析,针对性强;总评是对整个学案的评析,具有概括性。

总得来说,读者在读了学案及评析后,在学案的设计上和教学中能获得智慧性的启迪,能够避免类似的错误。

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下册Section A 1a-2d导学案设计者: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中心学校侯传丽赵长征点评者: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教育培训研究中心刘波一、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目标:1) 能掌握以下单词:clean up, city, cheer, cheer up, give out, volunteer, notice, used to, lonely,能掌握以下谈论提供帮助的句型:① You could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② We should listen to them and care for them.2) 掌握以下语法:情态动词could, should的用法;用should或could提出建议并对别人的建议作出评价。

如何表达主动提供帮助。

2、技能目标:培养听力训练,能听懂所说的动词短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助人就是助己,助人收获快乐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谈论如何为别人提供帮助的对话中能意识到尽己所能,帮助他人,乐于奉献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热爱公益事业,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预习汇报
(1)谁来当小老师,帮助大家记住这些生字词语?(鼓励学生从字音、字形结构、组词造句、音形义关系等方面学习生字。)
(2)巩固:读词语,书空练习,书空默写。
二、合作探究,朗读体会
1、听范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思考: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帮助了谁?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1)泉水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拓展说话:
“我仿佛看到了,
仿佛听到了。”




1、词语积累。
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
蒙蒙的(细雨)温暖的(春风)
晶莹的(露珠)
2、名句积累。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探究理解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一、预习汇报
1、我来想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
我来组词造句。
我来说说字形结构。
2、读词语,书空练习。
3、集体书空默写,指名默写。
二、探究欣赏
1、大声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组织语言概括每小节主要意思。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层次。)
2、沿着小溪,顺着小路,让我们一起展开对雷锋的回忆,一起寻找雷锋的足迹,一起大声呼唤雷锋。
你最喜欢哪些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原因。
(我做小老师)
拓展
说说你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安排照顾突然赠送挑选告别
舒适四面八方黑白相间跳来跳去
冷冷清清滴滴答答
2、以字扩词。
涂料涂改糊涂;舒适适应合适;
多余其余剩余;卡车卡片卡尺;
免费避免难免
3、读读说说。
丁冬丁丁冬冬滴答滴滴答答
冷清冷冷清清亲热亲亲热热
马虎
实践活动
1、阅读童话《内尔罗和爱犬》或老舍的《我们家的猫》。
2、试着写一两句广告词。
(1)划出描写一家人爱心行动的句子,交流体会。读句子,找动词,想象当时的情形。让雨衣,传递爱心。爱让人变得幸福。
(2)读对话,理解萨沙的爱心行动,明白:爱更能使人变得勇敢,变得强大。
(3)文章前面描写了刚开的蔷薇花,这儿再一次写到了风雨中的蔷薇花。这两处句子可以删除不写吗?为什么?
(我做小老师)
用“那么......那么......”造句。
(我做小老师)
画出对白,反复朗读。




当你家人过生日时,你是否也会亲手为他们做一件事或送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呢?




1、词语积累。
提醒垃圾堆富余紧张签字
竟然废品站担心抽泣几乎
2、句子积累。
画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句子,读一读,并摘抄下来。




1、想一想向妈妈或他人祝贺生日还有什么办法,亲自为他人祝贺生日。
2、在班内开展“关爱别人”的活动。
课题
10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课型
新授
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分角色表演朗读




1、词语积累。
森林景色露珠清新盛开
应该保护娇嫩弱小勇敢
雷声大作倾盆大雨
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2、像课后学习伙伴那样,制作一些词语卡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3、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巩固识记生字,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课题
9生日礼物
课型
新授
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拖、废等10个字,能正确书写币、余等8个生字,重点掌握字的结构。
5、读2——4段,思考:生日礼物是怎样得来的?
我把词语读了()遍,能够达到:
正确
流利
写不美观的多写几个。
探究
理解
一、预习汇报
1、我来想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
我来组词造句。
我来说说字形结构。
2、读词语,书空练习。
3、集体书空默写,指名默写。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简单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日礼物是怎样得来的?
7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型
新授
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锋、叔、曾等12个字,能正确书写冒、雷、需等12个生字,重点掌握雨字头、走之、三点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题
6泉水
课型
新授
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泉、哦等7个字,能正确书写瓦、泉、然等9个生字,掌握字的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
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
(2-5)泉水流过水池、平地、果园、山谷,为大家带来快乐与幸福。
(6-7)泉水一路叮咚,奔向大海,流过无数地方,做过无数好事。
2、指名朗读文中的拟人句,并说说从哪里能看出来。
一股清泉石缝山腰瓦罐天然
水塔杜鹃结出清脆
(我做小老师)




1、感情朗读,体会:每段分别写了泉水的哪一特点?小组表演读。
2、想象:泉水还流到了哪儿,又帮助了谁?你能仿照课文再写一段话吗?练习口头表达。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学习过程
收获与评价
二次设计
初读
课文

自主
预习

1、自学文中生字词语。
2、用学过的方法识记下面的生字,难认的标记出来。
拖废凑挣币余棒塞兜签
3、书写生字。
4、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难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有保护弱小的意识。
学习过程
收获与评价
二次设计
初读预习
(借助工具书,自主完成)
1、借助字典或其他工具书,自学文中生字词。
2、用学过的方法识记下面的生字,难认的标记出来。
弱末萨托铃簇随芬
芳聊倾递该娇掀
3、书写生字。
4、摘抄文中描写蔷薇花的3个句子。
5、说说你的勇敢故事,并写下来。
指名读一三小节,谈体会,互相品评。
(引导学生了解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回忆雷锋的深情。)
(我做小老师)




1、小溪、小路告诉我们,雷锋曾经送迷路的孩子,曾经背年迈的大娘翻山越岭。指名朗读,体会雷锋行动的艰难。用“我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句式拓展说话。
2、“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能仿照课文,再写两个小节吗?
3、当我回家时,妈妈的心情怎样?课文中那些句子能体现出来?
4、当妈妈看到生日礼物时,为什么什么也没说,却哭了?
三、指导朗读:
1、体会“我”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感受我对妈妈深深的爱。
2、重点指导“我”和妈妈的对话部分,体会母子之间的真挚感情。
3、朗读最后部分,想想,妈妈为什么紧紧抱着我,哭了?
4、配乐朗读,品味文句深刻含义,体会母子深情。
正确
流利
合作探究
一、预习汇报
谁来当小老师,帮助大家记住这些生字词语?
(鼓励学生用猜谜、比较形近字、熟字加偏旁减偏旁、动作演示及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二、学习默读,理解感悟
围绕“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默读。
1、明确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画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我把词语读了()遍,能够达到:
正确
流利
写不美观的多写几个。
探究理解
(合作探究,重点突破)
一、预习汇报
(1)谁来当小老师,帮助大家记住本课的生字词语?
(2)巩固:读词语,书空练习,书空默写。
二、合作探究,朗读体会
1、板书课题,解题。
2、朗读第一自然段,汇报:第一自然段一共几句话,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实践活动
1、举行“雷锋叔叔知多少”故事会。
2、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课题
8我不是最弱小的
课型
新授
学校
班级
学生姓名
教师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弱、末等15个字,能正确书写末、利等12个生字,结合识字掌握。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敢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3、泉水一路叮咚,那是她欢快的歌。课文反复描写泉水的歌唱,划记下来,理解这样写的作用。
(1)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
(2)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
(3)丁冬,丁冬......
(引导学生了解设问、反复与省略号的作用及深意,领悟文章中心思想。)
4、“阳光灿烂的世界”,泉水所到之处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怎样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