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考教育学1试卷

合集下载

(精品)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

(精品)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

(精品)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在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2分)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爱弥儿》D:《理想国》2、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2分)A:家庭B:学校C:社会D:学生个体3、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其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

这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2分)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4、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教师节”为每年的()(2分)A:9月1日B:9月10日C:9月15日D:9月28日5、近代教育史上,提出“百科全书式”课程的是()(2分)A:泰勒B: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6、学校的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都属于学校的()(2分)A:教师文化B:学生文化C:物质文化D:制度文化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交流、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A:谈话法B:讨论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2分)A:备课B:成绩评定C:上课D:作业的布置与批改9、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学校的办学活动一般不受经济手段直接调节。

这是因为学校组织具有()(2分) A:公益性B:非自愿性C:垄断性D:全体性10、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这是指测验的()(2分)A:效度B:信度C:难度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2分)A:布鲁纳B:卢梭C:布鲁姆D:杜威12、现代教育是促进国际理解、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和平理念,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工具。

此表述体现了现代教育具有()(2分)A:科学性B:公共性C:国际性D:未来性13、规定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是()(2分)A:教育方针B:教育目标C: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教学中应遵循()(2分)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15、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性、技能性和()(2分)A:娱乐性B:健康性C:自主性一、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形成性评价(3分)17、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8、课程计划(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学校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全国统考教育学t试卷【精品】

全国统考教育学t试卷【精品】

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2分)A:学生B:校长C:教师D:家长2、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2分)A:夸美纽斯B:培根C:康德D:赫尔巴特3、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的著作是()(2分)A:《康德论教育》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学记》4、“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洛克的这一观点属于()(2分)A:遗传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辐和论D:主体活动论5、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便是教育的目的。

”这种观点属于()(2分)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6、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这说明体育具有()(2分)A:健体功能B:教育功能C:价值功能D:娱乐功能7、当前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2分)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经济法律责任8、在课程的各种理论基础中,对课程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的是()(2分) A:心理学B:社会学C:教学论D:哲学9、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2分)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1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2分)A: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C: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D: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11、我国普通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2分)A:班集体B:少先队C:共青团D:班委会12、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属于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是()(2分)A:鼓励表达B:深入共感C:身体放松D:系统脱敏13、一个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指的是()(2分)A:测验的实用性B:测验的可信度C:测验的有效性D:测验的难度1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2分)A:普鲁士B:奥地利C:英国D:美国15、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小班教学通常采取的方式是()(2分)A:分科任教B:走班授课C:教师包班D:分层教学二、文字题(共12题,共65分)16、名词解释:实习作业法(3分)17、名词解释:课程计划(3分)18、名词解释:教育法(3分)19、名词解释:形成性测验(3分)20、名词解释:学校绩效(3分)21、简述我国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全国统考教育学1试卷

全国统考教育学1试卷

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2分)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强调义务教育服务于所有国民的发展需要,说明义务教育具有()(2分)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4、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2分)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交往文化5、主张“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观点的是()(2分)A:遗传决定论B:辐和论C:环境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6、人们常说“生活教育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指()(2分)A:正规教育B:学校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正规教育7、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这是教师聘任制中的()(2分)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8、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要求是()(2分)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的9、中小学教师编写的“教案”称作()(2分)A:课时教学计划B:课题教学计划C:单元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0、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其认识特点是()(2分)A:认识的直接性B:认识的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1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2分)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12、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的法律是()(2分)A:宪法B:民法C: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3、17世纪,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一时期教育立法处于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2分)A:零星立法阶段B:专门立法阶段C:广泛立法阶段D:综合立法阶段14、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2分)A:孔子B:董仲舒C:韩愈D:朱熹15、同样的试卷先后两次测查同一批学生,其测验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该项测验具有()(2分)A:实用性B:可信度C:有效性D:区分度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教师(3分)17、教学模式(3分)18、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2023 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2023 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统考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及其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教育学史上出现过主要采用类比进行论证的教育著作,其中代表作是()A.洛克《工作学校计划》B.拉伊的《实验教育学》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解析】D。

2.根据谢弗勒的分类,下列三个定义依序分别属于()(1)有人在自己的论著中将“教学相长”界定为教师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2)在日常语言中,“灌输”通常是指不容学生质疑的单项传递。

(3)"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C.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D.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解析】D。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取得上述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坚持了()A.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B.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C.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D.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解析】A。

4.幼儿问:“霸王龙到底有多大?”爸爸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相关数据,而是跟他说:“霸王龙蹲下来不仅占满我的整个院子,站起来可以高过我们二楼的窗户。

不过你放心,霸王龙钻不进来,因为它的头比我们的窗户还要大。

“爸爸的描述所蕴含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A.不平衡性B.顺序性C.关键性D.阶段性【解析】D。

5.斯宾塞主张,教育旨在使人掌握自我保全、谋生、养育子女、维持社会和政治关系的知识,从事闲暇活动的知识,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

这种教育目的的取向是()A.社会本位B.政治本位C.文化本位D.个人本位【解析】A。

全国统考教育学l试卷【优质】

全国统考教育学l试卷【优质】

教育学(一)总分:111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单轨学制产生、形成于()(2分)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2、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2分)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参考资料3、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这遵循的是()(2分) A:启发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4、“育美”是美育的()(2分)A:直接功能B:间接功能C:超美育功能D:附带功能5、作为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特别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的是()(2分)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目标D:教育政策6、取得中国教师资格的先决条件是()(2分)A:必须是中国公民B: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C: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D: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7、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2分)A: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C: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D: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8、中小学最主要的学生集体组织形式是()(2分)A:班级B:共青团C:少先队D:课外活动小组9、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教育行政规章位于教育法体系的()(2分)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10、实验教育学认为教育实验要在()(2分)A:实验室中进行B: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C:大自然中进行D:社会实践中进行11、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是()(2分)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12、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2分)A:班级授课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小班教学13、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2分)A:备好课B:上好课C: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D:搞好课外辅导14、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产生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2分)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15、心理咨询过程中,鼓励表达、深入共感和身体放松都属于()(2分)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着重锻炼意志的方法D: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二、文字题(共13题,共81分)16、名词解释:教育影响(3分)17、名词解释:学校绩效(3分)18、名词解释:教师职务制度(3分)19、名词解释:美育(3分)20、名词解释:教师申诉制度(3分)21、非指导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分)22、儿童个体发展的普遍特点是什么?(5分)23、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5分)2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5分)25、班级授课制有何优越性和局限性?如何克服其局限性?(11分)26、试分析评价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

全国统考教育学e试卷

全国统考教育学e试卷

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2分)A:《大教学论》B:《康德论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2、“龙生龙,凤生风,耗子生来会打洞。

”这种观点是()(2分)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辐和论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2分)A:示范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4、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2分)A:夸美纽斯B:卢梭C:涂尔干D:杜威5、正确描述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2分)A:教学等同于智育B: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C: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D: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6、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提出结构主义课程和发现学习的教育家是()(2分)A:康南特B:布鲁纳C:布卢姆D:瓦·根舍因8、由卢扎诺夫创立,在外语教学方面被公认为创造了奇迹的教学方法是()(2分) A:探究—研讨法B: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2分)A:班主任B:班干部C:班集体D:班委会10、在学校咨询与辅导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2分)A:系统脱敏B:身体放松C:行为契约D:模仿学习11、由卢梭提出并对“教育心理学化”产生直接影响的思想是()(2分) A:泛智教育B:自然教育C:主智教育D:泛爱教育12、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2分)A:埃及B:中国C:印度D:巴比伦13、我国教师申诉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是()(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4、决定课程结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是()(2分)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学生的学习方式15、以分班、分组为根本目的的测验是()(2分)A:诊断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二、文字题(共12题,共65分)16、学校文化(3分)17、小组合作学习(3分)18、学能测验(3分)19、学校事故(3分)20、课程(3分)21、简述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1410-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2分)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强调义务教育服务于所有国民的发展需要,说明义务教育具有()(2分) 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4、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2分)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交往文化5、主张“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观点的是()(2分)A:遗传决定论B:辐和论C:环境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6、人们常说“生活教育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指()(2分)A:正规教育B:学校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正规教育7、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这是教师聘任制中的()(2分) A:招聘B:续聘C:解聘8、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要求是()(2分)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的9、中小学教师编写的“教案”称作()(2分)A:课时教学计划B:课题教学计划C:单元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0、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其认识特点是()(2分)A:认识的直接性B:认识的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1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2分)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12、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的法律是()(2分)A:宪法B:民法C: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3、17世纪,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一时期教育立法处于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2分)A:零星立法阶段B:专门立法阶段C:广泛立法阶段D:综合立法阶段14、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2分)A:孔子B:董仲舒C:韩愈15、同样的试卷先后两次测查同一批学生,其测验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该项测验具有()(2分)A:实用性B:可信度C:有效性D:区分度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教师(3分)17、教学模式(3分)18、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全国统考教育学i试卷

全国统考教育学i试卷

教育学(一)总分:10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45分)1、在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方面最为著名的教育家是()(1.5分)A:布鲁纳B:布卢姆C:罗杰斯D:施良方2、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1.5分)A:教学B:德育C:上课D:校内校外教育相结合3、在教育史上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1.5分)A:亚里士多德B:桑代克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4、“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赫尔巴特的言论表明了德育应该具有()功能。

(1.5分)A:社会性B:教育性C:文化性D:个体性5、()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1.5分)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标D:教育目的6、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一般把()看作是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从此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1.5分)A:《学记》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康德论教育》7、教育家()曾说:“我十分明确地把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当作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

这是教育史上较为典型的社会本位目的论思想。

(1.5分)A:涂尔干B:柏拉图C:凯兴斯泰纳D:夸美纽斯8、在教学中允许同班的学生存在不同方面和水平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获得适宜的个性发展,这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1.5分)A:量力性B:因材施教C:启发性D:巩固性9、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国教育家()(1.5分)A:康德B:赫尔巴特C:梅伊曼D:狄尔泰10、主张“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的教育家是()(1.5分) A:皮亚杰B:华生C:杜威D:卢梭11、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甲生成绩处在中等水平”、“乙生考了第一名”,这种测验称为()(1.5分)A:常模参照性测验B:标准参照性测验C:成就测验D:学能测验12、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1.5分)A:1922年的壬戌学制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C:1958年的学制改革D: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3、欧美各国普遍确立国民教育制度的时期是()(1.5分)A:文艺复兴时期B:十七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14、现代学校制度首先产生于()(1.5分)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大洋洲15、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组成。

统考教育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统考教育学真题答案及解析

统考教育学真题答案及解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了统一考试制度。

该制度旨在全面测试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升学机会。

本文将对最近一次的教育学统考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教育心理学中,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和条件进行研究的学说是()【答案】B. 构成主义学说【解析】构成主义学说是教育心理学中研究学生参与学习方式和条件的一种学说。

该学说认为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建构知识,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2. 对外国语教学的研究中,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采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的方法是()【答案】C. 综合语言教学法【解析】综合语言教学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外语。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3. 教育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观察方式是()【答案】A. 自然观察【解析】自然观察是教育学研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观察方式。

该观察方式要求研究者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为和活动,以获取准确的研究数据。

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第二部分:主观题4. 请简要阐述教育目标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预定结果。

它可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教育目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目标可以指导教育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其次,教育目标可以帮助评价教育的效果。

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可以根据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来评价和改进教育质量。

最后,教育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努力。

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具体目标,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统考教育学真题答案解析

统考教育学真题答案解析

统考教育学真题答案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教育的理论、方法、实践等多个方面内容。

统考教育学真题则是评估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一种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一道统考教育学真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的相关知识。

教育学真题:某中学决定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和排名,并将学生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合格。

请问,这种评定和排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有何影响?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了评定和排名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发展的影响,涉及教育评价和学习动机等概念。

下面我们将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学习动机的角度以及学生发展角度来分析该问题。

1. 教育评价的角度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

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合格五个等级来评定和排名学生,可以激励学生在学业上更加努力。

对于那些有竞争意识和追求优异成绩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而进入优秀等级。

然而,这种评定和排名方式也可能给一些学生带来压力和挫败感,因为他们可能会被评定为中等或者不合格等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学习动机的角度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那些有较高成就动机的学生来说,这种五个等级的评定和排名方式可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为他们追求着更高的成绩和更好的排名。

然而,对于那些动机较低的学生来说,这种评定和排名方式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抵触情绪,从而对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3. 学生发展的角度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评定和排名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参照标准,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业表现和进步情况。

对那些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来说,这种评定和排名方式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然而,对于那些评定为不合格或者及格等级的学生来说,这种评定和排名方式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全国统考教育学p试卷

全国统考教育学p试卷

教育学(一)总分:111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义务教育的实施充分说明现代教育具有()(2分)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2、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哲学家是()(2分)A:康德B:洛克C:培根D:赫尔巴特3、美育的育德、促智和健体功能都属于美育的()(2分)A:直接功能B:间接功能C:超美育功能D:本体功能4、最为经济和最为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2分)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多媒体教学D:语言直观5、广泛利用环境信息,注意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是()(2分)A:发现学习法B:探究—研讨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6、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A:小班教学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班级授课制7、学校中某种固定化的活动程序和形式,称为()(2分)A:学校传统B:学校仪式C:学校规章D:学校制度8、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2分)A:教师考核制度B:教师聘任制度C:教师资格制度D:教师职务制度9、古代学校产生于()(2分)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0、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2分)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11、我国教育法规的“母法”是()(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2、将测验分为安置性测验、形成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的依据是()(2分) A:测验目的B:测验内容C:测验规范程度D: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13、学校咨询与辅导中采用的发展性指导模式一般针对的对象是()(2分)A:极少数有严重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B:少数可能已经出现某种程度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C:某些心理素质比较薄弱、有可能出现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生D:全体学生14、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2分)A: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B:抓好课堂纪律C:开好主题班会D:评定学生操行15、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2分)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C:课程体制、课程标准、课程内容D: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科书二、文字题(共12题,共68分)16、名词解释:学生申诉制度(3分)17、名词解释:班级(3分)18、名词解释:讨论法(3分)19、名词解释:形成性评价(3分)20、名词解释:德育(3分)21、中小学体育有哪些主要任务?(5分)22、我国教育目的有哪些基本特征?(5分)23、教师专业化应具备哪些条件?(5分)24、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基本任务。

2019上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上全国教资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A.发现学习理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的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2.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2023年《教育学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教育学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教育学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及答案本文档提供2023年《教育学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考生备考。

以下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人的发展B. 促进社会进步C. 增强个体能力D. 解决社会问题正确答案:D2.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过程B. 教育环境C. 教育活动D. 教育原则正确答案:C3.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以下哪些学科?A. 心理学和社会学B. 数学和地理学C. 物理学和化学D. 经济学和政治学正确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范畴。

答:教育学的研究范畴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

它涉及到教育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研究。

2.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答:教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道德与伦理问题;第二阶段是现代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心理与教育者的角色问题;第三阶段是当代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社会与文化问题。

三、论述题请论述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教育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教育学能够培养人的发展,提升个体能力,促进社会进步。

其次,教育学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此外,教育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策略,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因此,教育学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

以上是2023年《教育学应用基础》统考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题)1.教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现象与实践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教育法规政策B. 教育管理与领导C. 教育思想与理论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根据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教育是()A. 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B. 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制约C. 个人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制约D.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毫无关联正确答案:A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教育学的基本范畴?A. 教育目标B. 教育方式C. 教育内容D. 教育评价正确答案:D……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10题)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与实践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法规政策、教育管理与领导等。

2.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对受教育者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和品德要求的总体规定,是教育活动的目的。

3.教育方式教育方式是指教育者用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

……第三部分:综合题(共5题)1.请列举并解释影响教育目标实现的因素。

影响教育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多种,包括个体差异、家庭环境、社会文化、教师因素等。

个体差异指不同个体在能力、兴趣、天赋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对教育目标的达成产生影响。

家庭环境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社会文化因素指社会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等对教育目标的塑造和影响。

……第四部分:论述题(共5题)1.教育学的核心观点是教育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请阐述教育学的这一核心观点的重要意义。

教育学的核心观点认为教育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意味着教育不仅关注个体的发展,还要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个人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而社会发展则为个人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和环境。

……答案详见附件。

(注:以上文章仅为示例,实际内容可能与题目不符,请根据题目描述自行编写。

)。

全国统考教育学1试卷

全国统考教育学1试卷

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2分)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强调义务教育服务于所有国民的发展需要,说明义务教育具有()(2分) 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4、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2分)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交往文化5、主张“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观点的是()(2分)A:遗传决定论B:辐和论C:环境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6、人们常说“生活教育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指()(2分)A:正规教育B:学校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正规教育7、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这是教师聘任制中的()(2分) 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8、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要求是()(2分)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的9、中小学教师编写的“教案”称作()(2分)A:课时教学计划B:课题教学计划C:单元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0、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其认识特点是()(2分)A:认识的直接性B:认识的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1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2分)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12、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的法律是()(2分)A:宪法B:民法C: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3、17世纪,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一时期教育立法处于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2分)A:零星立法阶段B:专门立法阶段C:广泛立法阶段D:综合立法阶段14、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2分)A:孔子B:董仲舒C:韩愈D:朱熹15、同样的试卷先后两次测查同一批学生,其测验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该项测验具有()(2分)A:实用性B:可信度C:有效性D:区分度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教师(3分)17、教学模式(3分)18、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全国统考教育学3试卷-优质版

全国统考教育学3试卷-优质版

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教育学作为一种学科门类总称,与哲学、理学、经济学等一样,属于我国设置的()(2分) A:一级学科B:二级学科C:三级学科D:四级学科2、教师专业化以欧洲建立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为起点,始于()(2分)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3、提出教育无目的论的教育家是()(2分)A:卢梭B:裴斯泰洛齐C:斯宾塞D:杜威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重要教学原则是()(2分)A:直观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5、在西方教育史上,与实质教育论相对立的课程论是()(2分)A:形式教育论B:经验课程论C:分科课程论D:活动课程论6、在西方教育史上,提出“白板说”的教育家是()(2分)A:柏拉图B:洛克C:杜威D:皮亚杰7、美国结构主义教育家布鲁纳创立的教学方法是()(2分)A:发现学习B:范例教学法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8、20世纪二十年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

(2分)A:公民教育理论B:儿童教育理论C:道德教育理论D:集体教育理论9、着重调整学生情感的咨询方法是()(2分)A:鼓励表达B:系统脱敏法C:模仿学习D:行为契约10、着眼于对学生分班或分组的测验是()(2分)A:形成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总结性测验D:安置性测验11、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又称为教育的()(2分)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社会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12、文艺复兴前后,欧洲出现了一批从教会独立出来的、以七艺和拉丁文或希腊文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中等学校,在德国称为()(2分)A:公学B:文法中学C:文科中学D:实科中学13、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是()(2分)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14、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五条教学原则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是()(2分)A:维果茨基B:凯洛夫C:赞科夫D:巴班斯基15、我国历史上最早将“教”和“育”二字连用的教育家是()(2分)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一、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名词解释:学校文化(3分)17、名词解释:课程(3分)18、名词解释:辐和论(3分)19、名词解释:教育评价(3分)20、名词解释:教育目的(3分)21、简述学校美育的主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2分)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强调义务教育服务于所有国民的发展需要,说明义务教育具有()(2分) A:公共性B:科学性C:国际性D:终身性3、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学制D:壬戌学制4、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属于校园文化中的()(2分)A: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C:制度文化D:交往文化5、主张“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观点的是()(2分)A:遗传决定论B:辐和论C:环境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6、人们常说“生活教育了我”,这里的“教育”是指()(2分)A:正规教育B:学校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正规教育7、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这是教师聘任制中的()(2分) A:招聘B:续聘C:解聘D:辞聘8、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教学要求是()(2分)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的9、中小学教师编写的“教案”称作()(2分)A:课时教学计划B:课题教学计划C:单元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10、学生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其认识特点是()(2分)A:认识的直接性B:认识的间接性C:认识的教育性D:认识的交往性11、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是()(2分)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12、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的法律是()(2分)A:宪法B:民法C:教育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13、17世纪,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开始颁布强迫教育法令,这一时期教育立法处于西方国家教育法发展的()(2分)A:零星立法阶段B:专门立法阶段C:广泛立法阶段D:综合立法阶段14、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是()(2分)A:孔子B:董仲舒C:韩愈D:朱熹15、同样的试卷先后两次测查同一批学生,其测验的分数比较接近,说明该项测验具有()(2分)A:实用性B:可信度C:有效性D:区分度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教师(3分)17、教学模式(3分)18、学校咨询与辅导(3分)19、学生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智育(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5分)22、简述取得我国教师资格的条件。

(5分)23、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5分)24、简述我国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

(5分)25、试述尊重和发挥儿童主体性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分)26、结合实际论述实现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主要关系。

(10分)27、从体系化角度论述我国教育法律的基本框架。

(10分)28、阅读下述材料,试运用班集体教育理论为李明老师开展班级建设与管理提出建议。

李明从一所非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村中学工作。

不久,学校领导让他当初二(4)班的班主任,李明有些措手不及。

李明听说这个班是有名的“乱班”:生源复杂,帮派严重,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每次统考成绩,全年级排名末尾;卫生更是一团糟,有时为了应付检查,老师不得不亲自清扫教室。

学校领导对此一筹莫展,换了几任班主任也不见起色。

听说李明在大学就是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学校领导把希望放在他身上,期待他能够改变这个班级的落后状况。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李明最终决定承担下来。

但是,苦于缺乏经验,也不是师范学校毕业,对如何做好班级建设与管理工作有些担忧……(15分)1410-全国-教育学(一)总分:11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答案:B解析: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育现象”、“教育事实”或“教育规律”。

2、【考点】专门对普及义务教育进行立法阶段答案:A解析: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初等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

3、【考点】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产生答案:D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

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

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该学制首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4、【考点】学校物质文化答案:B解析: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校园布局、教学设备、图书馆等,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

5、【考点】辐和论答案:B解析:辐和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

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6、【主考点】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副考点】杜威与皮亚杰的贡献答案:D解析:“生活教育了我”,这里指的是社会实际生活,这里的“教育”不是传统师教生受的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正规教育,而是在生活中,在成长中学到的知识经验,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7、【考点】教师聘任制度答案:D解析:教师聘任制的形式①招聘: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

②续聘:聘任期满后,聘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合同。

③解聘: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

④辞聘: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

8、【考点】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答案:C解析:建国后历次颁布的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都有教学要求的部分,这些要求实际上具有课程目标的性质,但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关于课程内容的规定,比较简单笼统。

如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要求有这样的表述:“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9、【考点】备课答案:A解析:设计教学过程。

完成三个计划的编写: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10、【考点】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答案:B解析: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

学生的认识在总体上是去认识人类已知的事物,在认识的对象和方式上都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11、【考点】培根答案:A解析: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2、【考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答案:C解析:教育法确认学生享有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权利。

13、【考点】零星立法阶段答案:A解析:零星立法阶段: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产生出了现代工厂制度,正是在现代工厂制度的推动下,才产生了教育向现代化的过渡,并产生了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

因此,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立法是在工厂法中产生的。

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某些国家,特别是德意志的某些公国,就已颁布关于强迫教育的法令。

14、【考点】教育学的萌芽答案:C解析:韩愈的《师说》将教师任务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15、【考点】可信度答案:B解析:可信度:指的是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了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要求是,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则两次测验的分数应该比较相近;对同样的答卷组织两次评分,评分结果相近。

如果上述评分结果相差悬殊,就表示试卷可信度很低。

提高测验信度的一般方法是:题量不能太少;成绩要拉开档次;多出客观题;建立详细的评分指南;评分要认真。

信度低说明试卷受偶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考点】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答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7、【考点】教学模式的概念答案: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18、【考点】学校咨询与辅导答案:指学校咨询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诊断矫正的过程。

19、【考点】学生申诉制度答案: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做出处理的制度。

20、【考点】智育概述答案: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

21、【主考点】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副考点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副考点2】现代教育的科学性答案:(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22、【考点】教师资格条件答案:(1)必须是中国公民;(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23、【主考点】建立评价目标【副考点1】选择评价样本【副考点2】收集评价信息答案:(1)建立评价目标;(2)选择评价样本;(3)收集评价信息;(4)报告评价结果。

24、【考点】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答案:(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2)教学工作管理;(3)教务行政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25、【主考点】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副考点1】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副考点2】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答案:(1)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儿童的感受: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时时关心学生在活动中的感受,并以他们的感受为依据,来选择教育内容的展示方法、教育要求的表达方法和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平时多关心学生,要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也要与学生有更多的课外交流机会。

(2)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在不违背教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教师应允许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的选择性,支持每一个学生按自己的特点去发展,这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的保障。

(3)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我们应该从中小学开始,就鼓励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

让他们能经常地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想法或做法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看到自己反常规做法对所涉及事件的影响,从而体验到人存在的作用和意义,逐渐形成自我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挖掘自己发展的潜力。

26、【考点】必须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答案:(1)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2)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3)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4)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27、【考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答案:(1)教育法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它是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基本法律,主要规定我国教育的基本性质、地位、任务、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教育制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