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如何管理清晨血压with审批号
管控高血压风险从清晨开始
管控高血压风险从清晨开始作者:史楠来源:《百姓生活》2016年第04期全国29位高血压专家制订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于2015年正式发布。
这是我国首个关于清晨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对《建议》的解读是,“血压管理已从传统的关注血压的‘量’,逐渐转变成关注降压的‘质’。
清晨血压,是进入血压管理时代的标记。
”优先推荐家庭监测清晨血压《建议》明确指出,清晨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关,清晨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
血压在24小时之内是不断变化的,清晨通常是一天之中血压水平最高的时段。
研究显示,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清晨时段的发生率最高。
《建议》提出,清晨血压的定义,是指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血压。
对绝大多数患者来说,清晨血压是管控全天24小时血压的风向标。
由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经常甚至每天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获得了《建议》的优先推荐,成为观察降压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情况的最佳方法。
《建议》给出的家庭血压测量方法:(1)应在起床后0.5~1.0小时内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2)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3)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采取坐位。
《建议》明确了清晨血压的正常值,当家庭血压监测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mmHg、诊室血压≥140mmHg,即为清晨高血压。
清晨高血压治疗方案的四个原则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推荐一天服一次的降压药物,但事实上有些药物,其实难以达到“可持续24小时控制血压”。
《建议》提出清晨高血压治疗方案的四项原则:(1)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1次服药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2)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患者,可以调整服药时间;(4)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的,并且可真正长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空堡:坚鱼笪瘟苤盍!!!!生!旦筮!!鲞筮!塑£!也』堡!型i!!,!!P!!坐!竺!Q!兰:∑!!:丝丛!:竺.指南与共识.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中国每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卒中的比例明显增高,是心肌梗死的5倍。
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资料显示,高血压对中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危险因素,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其独立致病的相对危险为3.4,人群归因危险百分比高达35%¨。
对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血压管理已从传统关注降压的“量”逐渐转变为注重降压的“质”。
清晨血压管理是进入血压管理时代的标志之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康教育的开展和家庭自测血压的普及,对清晨血压的管理已成为可能。
本指导建议旨在规范清晨血压管理,提高医生对清晨血压的认识,更有效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自我血压监测,从而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缓并逆转中国心脑血管事件持续高发趋势。
清晨血压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一、血压晨峰和清晨血压血压在24h内是不断变化的,即使血压正常者,血压也会呈现为较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睡眠最初数小时内血压明显下降,清晨时段从睡眠到觉醒过程中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
生理情况下,觉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通常会比睡眠时增加10%~20%。
如果清晨时段的血压上升幅度过大,则属于病理状态,对人体有害。
这种异常情况常见于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的血压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
一项纳入1419例轻一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分析发现,觉醒后2h是血压快速上升期,平均较夜间最低血压高出29/24mmHg(1mmHg=0.133kPa),60%的患者升高幅度/>25mmHg(如果从睡眠到觉醒的时间按2.5h计算,每小时血压大约升高10mmHg)、5。
高血压冠心病血栓每日膳食及养生标准
高血压、冠心病、血栓及并发症每日调理指南上午:1、早晨起床时间:严格执行7点30分之后起床。
如果在5:22—7:21之间起床,血液中可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会增加。
2、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
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波动。
烧一壶开水,然后用温水刷牙,完毕后喝2杯(4两)左右的2勺蜂蜜(蜂蜜购买价格65元/千克的,低于这个价位的蜂蜜不好)+开水。
3、喝完水后30分钟后开始吃早餐,可利用这30分钟准备早餐。
4、早餐搭配:先喝250~500毫升豆浆;再用饭碗装麦片粥(麦片可直接超市购买袋装)一碗。
5、饭后30分钟后吃香蕉(选用表皮有麻点的,平常用绳子悬挂高处可防止坏掉)1根,桔子1个,苹果1个,猕猴桃1个。
香蕉皮不要丢弃,切片后开水煮沸,代替茶喝,能有效扩张血管,防治中风和心绞痛。
6、吃水果后适量劳动,30分钟后吃降压药及其它药物。
中午:1、10点30分开始做午饭,标准11点30分至12点之间吃午饭。
2、午餐、晚餐搭配:首选芹菜、洋葱、瘦肉、各种鱼类、各种蔬菜、玉米、南瓜、红薯。
3、食用油首选麻油、其次是优质菜籽油及花生油(自家压榨的或者超市买的好货。
)严禁食用动物油脂、肥肉等高脂肪食物。
4、食盐采用低钠盐,如4人份,3个菜,每份菜最多放2啤酒盖盐。
5、炒菜严禁使用味精和鸡精,高血压,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们平时的饮食关系十分密切。
略有医学知识的人都会知道,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日久造成高血压。
6、午饭后冬天常晒太阳半个小时,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晒太阳时背对太阳,晒背部。
7、晒完半小时太阳后进行午睡,午睡时间不能超过40分钟,可用手机设置闹钟提醒。
晚上:1、晚餐时间6点。
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从清晨血压看高血压的管理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会给人体各个器官造成损伤。
而清晨血压特别重要,它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密切相关。
中国专家制定了一些指导建议,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管理高血压。
高血压的临床管理高血压有许多治疗方法,其中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使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并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晨血压的管理尤为重要。
清晨血压的意义清晨血压指的是在早晨醒来前和进食前的血压。
清晨血压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密切相关。
事实上,多项研究显示,清晨血压升高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此外,清晨血压升高与全天血压水平的升高和高血压病程的恶化也有关系。
指导建议以下是国内专家对清晨血压管理的一些指导建议:1.监测清晨血压,并在早晨醒来前和进食前测量血压。
2.对于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建议使用长效药物控制清晨血压。
3.对于永久性起搏器患者,清晨血压监测更为困难,在排除反复刺激或疾病恶化后,建议加强治疗以控制血压。
4.对于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建议采取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以控制清晨血压。
5.对于中年和老年人,建议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时间,减少压力,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白天充分活动,睡觉前不饮酒、不吸烟,同时进行药物治疗。
对于老年患者,应当尽量减小药物的剂量,避免发生低血压。
6.对于年轻人,建议减少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加锻炼和休闲活动,保持心态平和,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清晨血压是评估高血压患者临床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对于高血压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掌握清晨血压的监测方法和有效控制方法非常有必要。
建议患者定期检查和治疗,积极采取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控制高血压。
同时,医生应注意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需求,达到优质医疗的目标。
专家建议加强清晨血压管理以控制心脑血管发病.doc
专家建议加强清晨血压管理以控制心脑血
管发病__
中国是心脑血管疾病大国,有统计资料称,每5个成年人中即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29日医学专家指出:要管理好清晨血压,有效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逆转中国心脑血管事件持续高发趋势。
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学组发起、全国29位高血压专家制订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于近日正式发布。
作为中国首个关于清晨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此次发布的《建议》是第一次就清晨血压的评估、清晨血压的治疗策略、以清晨血压为抓手的诊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专业指导性建议。
29日有关专家就《建议》召开解读会,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更具体解答。
据介绍,血压在24小时之内是不断变化的,清晨通常是一天之中血压水平最高时段。
研究显示,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清晨时段的发生率最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指出,血压管理已从传统的关注血压的“量”逐渐转变成关注降压的“质”,清晨血压是进入血压管理时代的标记。
他特别指出,在中国目前高血压防控格局当中,更应该将清晨血压作为高血压管理的切入点,管理好清晨血压,实现更多心脑血管获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介绍说,由于清晨时段血压
的增高会导致脑血管病变,会导致血凝状态的异常和肾脏的改变,以及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异常,而这些都会引起心血管事件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清晨时段迅速升高血压会伴随更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
孙宁玲教授强调,要选择真正分子长效的降压药物帮助患者提高依从性,更有效控制清晨血压,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与方法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与方法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的疾病,它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和进展的重要诱因之一。
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血压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一、血压控制目标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主要是为了减轻心脏负担、维持冠状动脉的供血平衡,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根据《中国成人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的建议,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20/80 mmHg,同时将控制目标针对不同的高危患者进行了分类。
糖尿病伴随的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以适当降低至130/80 mmHg,如果伴有肾病并采用药物治疗,目标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25/75 mmHg。
对于较老年的冠心病患者,控制目标可以适当放宽至140/90 mmHg。
二、血压控制方法1. 非药物干预冠心病患者首先应该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控制血压,包括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控制体重、增加体育锻炼,限制过量饮酒和咖啡因摄入、戒烟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和血糖水平,从而有利于控制血压。
2. 药物治疗当非药物干预无法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时,冠心病患者需要依靠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CB(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和利尿剂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血压控制目标来选择适合的药物。
同时,应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用药后的血压监测和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3. 血压自我监测与管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血压自我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测量血压,患者可以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波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和调整药物。
自我监测与管理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掌握和管理自己的血压,达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总结起来,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120/80 mmHg,但针对不同的高危患者和年龄段,目标可以有所调整。
冠心病患者如何管理清晨血压with审批号ppt课件
PP-NOR-CHN-0103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现场互动问答
1.要管理好清晨血压,应坚持服用_______的降压药物。 A. 短效 B. 真正长效、平稳控制清晨血压
2.服用降压药物,最好是在_______(时间) A. 清晨测量血压后 B. 下午 C. 晚上
郭静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8):591-592
h
PP-NOR-CHN-004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清晨血压是全天血压的峰值
2 2
1
h 1.Mike Mead, et al. Br J Cardiol 2008;15:31-4 2. Millar-Craig MW , et al. Lancet. 1978;1(8068):795-7.
真正长效降压药物 更好保护心脏长期健康
• 真正长效的降压药物平稳控制清晨血压和24小时血压 • 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风险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h 42(9):
721-729
PP-NOR-CHN-01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h
PP-NOR-CHN-001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CKD患者如何控制有效控制血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心内科 郑萍
h
2
冠心病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当患者的血压在115/75~185/115 mmHg的范围内时, 收缩压每增加20 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 mmHg)
最佳服药时间:清晨测血压后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
对于清晨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可 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 。
心理干预与睡乐疗法等减轻焦虑和压力,有助于降低清 晨血压。
睡眠管理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睡眠不足或睡眠过度,可改善清晨血压状况。
其他相关管理措施
家庭自测血压
鼓励家庭自测血压,以便及时发现清晨血压异常情况。
在家庭中,使用电子血压 计进行血压测量,连续监 测数天,以了解清晨血压 的情况。
诊所测量血压
在诊所或医院中,由专业 医生进行血压测量,获取 准确的血压数据。
清晨血压的评估标准
正常血压
收缩压<120mmHg,舒 张压<80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舒 张压≥90mmHg。
清晨高血压
清晨醒后1小时内,收缩 压≥135mmHg或舒张压 ≥85mmHg。
清晨血压升高还可能增加糖尿 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 风险。
监测清晨血压对于评估心血管 疾病风险、指导降压治疗等方 面具有重要意义。
03
清晨血压的测量与评估
清晨血压的测量方法
01
02
03
动态血压监测
在24小时内,每30分钟 测量一次血压,连续监测 24小时,以获得更全面 的血压数据。
家庭自测血压
教育患者关于清晨血压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清晨血压的影响因素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水平会逐 渐升高。
性别
男性的血压水平普遍较高,女性的血压水平相对 较低。
体重大小
体重越大,血压水平越高。
04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策略
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
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血压控制
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血压控制冠心病是指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
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血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合理的血压控制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1.了解理想血压范围首先,冠心病患者应该了解理想的血压范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成年人的理想血压范围应该是收缩压(高压)小于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小于80毫米汞柱。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收缩压的控制要比一般人更为严格,通常应该控制在120-130毫米汞柱之间。
2.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冠心病患者在控制血压时,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
首先是合理的饮食控制,减少钠盐的摄入量,避免过多的糖分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其次是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有助于调节体内的血压水平。
此外,戒烟限酒、减少精神压力等也有助于血压的降低。
3.药物治疗的选择和监测若非药物治疗措施不能达到合理的血压控制,冠心病患者可选择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
其中,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首选药物。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冠心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4.定期复诊和检查冠心病患者在进行血压控制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自觉遵守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并及时向医生反映自身的血压状况和身体变化。
5.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除了注意血压控制,冠心病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理健康等,都有助于改善冠心病的症状和预防发病。
通过以上的措施,冠心病患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血压控制,减少心肌缺血缺氧的风险。
同时,患者也应定期监测自身的血压状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血压控制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保持血压的稳定,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监测血压和心率
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监测血压和心率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确保病情的控制和健康的管理。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监测血压和心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监测血压和心率的重要性冠心病患者监测血压和心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血压和心率的异常变化可能是心脏状况不良的表现,早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预防心脏事件的发生。
二、血压监测方法1. 家庭血压监测仪家庭血压监测仪是一种方便、简单且准确的血压测量工具。
冠心病患者可以在家中随时进行血压监测。
在测量前,患者应该保持安静,不要吸烟、饮咖啡或运动。
使用时应按照相关说明书正确佩戴袖带,坐于椅子上,将袖带绑在上臂上,确保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开始测量后,保持静止,等待血压测量结果显示。
2. 血压监测记录冠心病患者应当时记录血压监测数据,包括日期、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
这些数据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记录血压还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三、心率监测方法1. 手动检测法手动检测是最简单的心率监测方法之一。
患者可以通过触摸自己的动脉(如颈动脉或腕动脉)来感受心跳,然后用计时器计算跳动的次数,即可得到心率。
每次测量应至少计数60秒,以获取准确的心率值。
2. 心率监测仪器心率监测仪器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更准确地监测心率。
常见的心率监测仪器包括心电图机、运动手环等。
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监测仪器。
四、监测注意事项1. 规律监测冠心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建议每天监测一次。
如果有不适感或病情变化,应增加监测频率。
2. 环境要素在监测血压和心率时,应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保持放松状态。
避免与他人聊天、吃饭或其他干扰因素。
3. 监测时刻最佳的血压和心率监测时刻是起床后、上午和晚上。
监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饮咖啡或吸烟等。
4. 监测结果分析冠心病患者应了解正常的血压和心率范围,并与自己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冠心病的血压管理与控制
冠心病的血压管理与控制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特点。
血压是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至关重要的指标之一。
正确管理和控制血压可以减少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讨论冠心病的血压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和策略。
一、血压管理的重要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
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不当会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导致心脏病发作、心绞痛等不良后果。
因此,冠心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风险和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
二、合理的血压目标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应该侧重于个体化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合并症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应该控制在每日静息时收缩压(SBP)< 130 mmHg和舒张压(DBP)< 80 mmHg的范围内。
对于老年患者和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需要慎重调整血压目标。
三、血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1. 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常用的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等。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血压,以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2. 饮食控制: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减少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同时,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3.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对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和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并降低血压。
4. 心理调适:冠心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这对血压管理有不良影响。
借助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式,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四、血压监测与记录冠心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和记录血压,以便及时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与血压监测技巧
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与血压监测技巧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疾病,常伴随着高血压。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高血压管理和血压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技巧以及血压监测的方法。
一、高血压管理技巧1. 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管理高血压。
他们应该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过度肥胖;坚持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戒烟限酒,避免过度摄入钠和饱和脂肪;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控制胆固醇的摄入。
2. 合理用药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离不开合理的药物治疗。
他们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同时,冠心病患者也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咳嗽、腹泻等,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向医生咨询。
3. 控制情绪和压力冠心病患者的情绪和压力对血压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
可以通过多参与社交活动、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和瑜伽等来缓解心理压力,从而帮助控制血压。
二、血压监测技巧1. 定时测量血压冠心病患者应该每日定时测量血压,特别是在早晨醒来后、晚饭后以及睡前。
测量时要保持坐姿放松,保持正常呼吸,避免剧烈运动、用餐或饮茶咖啡后立即测量。
2. 使用合适的血压计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血压计,通常有电子血压计和汞柱血压计。
无论选择哪种血压计,都要保持血压计与心脏同一水平,并正确佩戴袖带。
使用血压计前要保持安静,没有喧闹或压力的环境。
3. 记录血压数据冠心病患者应该建立一个血压日记,记录每次测量的血压数值和测量时间。
这样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血压变化,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4. 与医生定期沟通冠心病患者在血压监测方面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定期向医生报告血压数据和药物的使用情况,接受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医生可以根据血压数据的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者加入其他治疗方法。
总结起来,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压管理和血压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控制情绪和压力来管理高血压。
冠心病患者怎么控制血压
冠心病患者怎么控制血压冠心病在临床指的是人体冠状动脉血管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心绞痛、血压下降、呕吐等均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
这些年,我国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不仅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且也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
冠心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其他身体部位产生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患者死亡。
高血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但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由于对自身疾病并不了解,所以也未能认识到高血压对冠心病的影响性。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冠心病患者既强调运用药物治疗,同时也强调应加强对血压指标的控制。
那么,冠心病患者应当如何科学地控制血压指标呢?1.注重药物治疗药物是治疗冠心病患者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
而药物对于冠心病患者血压指标的控制也会产生直观作用。
在我国医疗体系日渐完善的时代背景下,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药物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均是临床上应用频率较高的控制血压的药物。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β受体阻滞剂效果更为确切,且该药物的运用还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但在给药过程中,广大医护人员应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特异性合理给药。
应当注意的是,针对存在心肌缺血症状的高危冠心病患者在降压过程中切忌操之过急。
给药期间应当持续监测患者有无心肌缺血症状的恶化。
且在患者用药期间广大医护人员应当反复叮嘱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在患者用药期间告知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监督,以免患者出现错服、漏服、停服药物的现象。
1.保持合理的饮食吸烟、饮酒会对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指标控制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当告知其戒烟酒。
在饮食过程中应当告知患者保持饮食的清淡性,避免患者食用过于油腻、辛辣或寒凉的食物。
与此同时,冠心病患者还应对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的把控。
广大医护人员需提醒患者可适量增加饮水量,并在秋冬等较为干燥的季节帮助患者养成及时饮水的习惯。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和血压控制
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和血压控制血压管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和管理血压对于预防冠心病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和血压控制的方法与重要性。
一、血压管理的重要性血压管理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高血压会增加冠状动脉的负担,导致冠脉供血不足,进而引发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的一系列病变。
冠心病患者如果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将增加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的风险。
因此,严格的血压管理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血压控制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血压控制的首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压,从而帮助冠心病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水平,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达到合理的血压控制目标。
2.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调整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推荐采用低盐、低脂肪的饮食方式,减少摄入高血压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增加膳食中的蔬果摄入,可以提供丰富的纤维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和控制血压。
3.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控制血压。
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系统的状态,降低血压水平。
建议每周进行三到五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运动方案的制定。
4. 心理调适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血压的控制也有影响。
应鼓励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调适,通过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方法减轻焦虑和压力,有助于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三、血压控制目标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疾病严重程度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无并发症的冠心病患者,目标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小于140 mmHg和舒张压小于90 mmHg的水平。
冠心病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
冠心病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和异常的血脂水平,这些因素增加了心脏负担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因此,有效控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和血脂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方法和策略。
一、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血压对于冠心病患者十分重要。
1. 饮食控制:冠心病患者应当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尽量选择低盐低脂的食物。
增加蔬果、全谷物、鱼类和坚果的摄入,适量摄入低脂肪乳制品,限制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2. 减轻体重: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冠心病患者应当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
适量减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3. 平衡情绪:情绪波动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在冠心病患者的管理中,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十分重要。
可以尝试通过自我调节、休闲活动等方式来舒缓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4. 控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冠心病患者应当适度饮酒或者戒酒。
5. 药物治疗:对于血压超过目标值的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一般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降压药物。
二、控制血脂异常的血脂水平是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血脂水平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和冠心病的发展。
1. 合理饮食:冠心病患者应当避免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
选择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2. 适度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脂肪代谢和消耗,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
冠心病患者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轻度或中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3. 控制体重:减轻体重可以明显降低血脂水平。
冠心病患者应当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轻体重,维持适当的体重。
4. 戒烟戒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脂异常。
冠心病患者应当坚决戒烟,适度饮酒或戒酒。
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控制血压
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控制血压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的情况,因此如何正确控制血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探讨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控制血压。
一、饮食控制冠心病患者应该遵循低盐饮食,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的钠离子增加,进而引起水分潴留,加重血管的负担。
建议每天的钠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和加工食品。
此外,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能够帮助降低胆固醇含量、减轻血管负担,有助于降低血压。
二、适量锻炼适量的锻炼对于冠心病患者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降低血压。
建议冠心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
此外,不宜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避免超负荷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三、药物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及时科学地进行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调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从而帮助降低血压。
但是冠心病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定期复查血压,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避免诱发因素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一些诱发因素,以维持稳定的血压。
首先,要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因为烟酒会对血管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升高血压。
其次,要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压力过大,这些因素会使人体内分泌系统失调,导致血压上升。
此外,冠心病患者还应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久坐,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定期监测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定期监测血压,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可以购买家用血压计,每天固定的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与医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如何正确控制血压涉及到饮食、锻炼、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冠心病患者应遵循低盐饮食,适量锻炼,并按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避免一些诱发因素的影响。
清晨高血压的管理
清晨高血压的管理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约3亿人,高血压是造成冠心病、脑中风的重要原因,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管理好血压非常重要。
血压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会呈现较为明显的昼夜节律,也就是所谓的“双峰一谷”:早晨和傍晚血压高,夜间血压低。
正常人清晨觉醒和起床后血压明显升高,8:00—10:00达到高峰,之后下降,在16:00—18:00血压再次升高,之后会再次缓慢下降,夜间血压会持续下降,直至凌晨2:00—3:00降至最低值。
一天中血压值的变化曲线像一个长柄的“勺子”,这种现象称为“杓型”现象。
人体的这种变化节律恰好顺应了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活动规律,极大地保护了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什么是“清晨高血压”?清晨血压指清晨醒后1 h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 h或早晨6:00~10:00间的血压。
在生理情况下,清晨时段的血压相对于睡眠时通常会上升10%~20%。
但是,如果清晨时段的血压上升幅度过大,就属于病理状态了,我们称之为“清晨高血压”。
如果家庭血压测量或动态血压监测清晨血压≥135/85 mmHg和(或)诊室血压≥140/90 mmHg,则被称为清晨高血压。
清晨高血压有哪些危害?清晨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①心脏、血管:清晨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并可促进左心室肥厚的发展。
③心脑血管事件:清晨高血压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也是卒中事件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
②肾脏:清晨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密切相关,家庭测量的清晨血压对肾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最大。
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猝死、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小时。
缺血性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上午7:00-9:00间比其他时段增加70%。
因此清晨高血压是我们坚决不能忽视的一大问题。
清晨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①年龄:年龄是清晨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清晨血压升高的幅度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1.吴兆苏等.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3;21(12): 1123-1146 2. 孙宁玲. 中国心血管研究. 2012; 10(11): 801-803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清晨血压管理三注意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9
管理好清晨血压是预防冠心病事 件发生的关键之一
管理好清晨血压 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全天24小时血压都得到良好控制
可以降低心梗等冠心病事件的发生风险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9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现场互动问答
1.要管理好清晨血压,应坚持服用_______的降压药物。 A. 短效 B. 真正长效、平稳控制清晨血压 2.服用降压药物,最好是在_______(时间) A. 清晨测量血压后 B. 下午 C. 晚上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仅为30%
积极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
到靶目标值,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
亡风险,进一步改善患者心血管预后
郭静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8):591-592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 血压控制目标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 血压控制目标应为 <140/90 mmHg1-3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9 2. Mancia et al.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3, 31:1281–1357 3. James PA. JAMA. 2014;311(5):507-20.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清晨血压可导致冠心病事件的增加
当清晨血压升高幅度≥37.0 mmHg 时,冠脉动脉事件增加4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9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清晨血压是全天血压的峰值
2 2
1
1.Mike Mead, et al. Br J Cardiol 2008;15:31-4 2. Millar-Craig MW , et al. Lancet. 1978;1(8068):795-7.
最佳服药时间:清晨测血压后
最好在清晨测量血 压后,服用真正长 效的降压药物
Carter BL, et al.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4;16(2):115-21.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要坚持长期规律用药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要控制好清晨血压应选择 什么样的降压药物?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9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PP-NOR-CHN-0028 14 Expiration Dat药物 更好保护心脏长期健康
• 真正长效的降压药物平稳控制清晨血压和24小时血压 • 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发生风险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9): 721-729
PP-NOR-CHN-0028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PP-NOR-CHN-0028 1 Expiration Date: 2017-2-28
冠心病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当患者的血压在115/75~185/115 mmHg的范围内时, 收缩压每增加20 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 mmHg)
严重冠心病时间的发生率可增加1倍
郭静萱.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8):59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