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1)
二年级数学下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乘除法两步计算应用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9c2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e.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类型及特点。
2. 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两步计算中的应用。
3. 实际问题解决中的策略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独立解决问题。
2. 难点: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与示范: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示范解决一个具体的两步计算问题。
3.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4. 游戏教学:设计一个与两步计算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一些拓展练习,供学生课后思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通过课后拓展练习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掌握程度。
3. 通过课堂提问和解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类型和例子。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供学生练习。
3. 数学游戏材料:用于游戏教学环节。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和示范解题过程。
2. 第二课时:学生独立练习两步计算应用题,小组讨论和分享解题心得。
3. 第三课时:游戏教学环节,巩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知识。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ada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1.png)
《用乘法、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乘法、除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使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乘法、除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及规律。
2.如何运用乘法、除法计算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2.乘法运算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一个例子,如购买文具,让学生分析文具的价格和数量,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总价。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规则。
3.除法运算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将10元钱平均分给5个人,让学生思考如何用除法计算每个人分到的钱数。
4.综合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买药品的问题,并让学生通过综合运用乘法、除法计算出合适的购买方案。
五、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引导、讨论、练习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兴趣。
2.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评估。
七、教学反思在乘法、除法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乘法、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也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则及规律,并加大练习量,以便更好的掌握运算技巧。
八、课后作业1.巩固乘法、除法的基本规则及应用能力。
2.让学生以生活实例为主题,自行编制乘法、除法问题,并用乘法、除法计算出答案。
九、教学反思乘法、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对乘法、除法的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本质,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21e9b4d0066f5335b81212d.png)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乘加乘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休闲假日》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经历乘加(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首先我们进行口算练习,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根据学校要求,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本节课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做铺垫。
)师:同学们的口算能力真的不错!我们带着这个好状态展开今天的学习好不好!生:好!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都去过哪里?生:济南、威海、泰山……同学们,旅游中也含有许多数学知识,我们一起去看看!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发现信息出示课件,让生仔细观察。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旅游景点的停车场,(不出示信息)里面停满了汽车,站满了人,其中就包含了数学信息,仔细观察情境图(出示信息),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
生:停了9辆大汽车。
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
生:还剩5人。
师:同学们把信息都找出来了,老师感觉有些零散,你能把这些信息分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生:小汽车听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关于车的信息)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组,还剩5人。
(关于人的信息)2、提出问题经过大家的分类整理,信息更加清晰了!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生:一共多少辆汽车?生:小汽车有多少辆?生: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3、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接下来我们该解决问题!你们准备好了吗?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信息窗一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信息窗一](https://img.taocdn.com/s3/m/9fb93ae2b7360b4c2f3f644f.png)
第八单元《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第一课时课标解读:在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常规计算题60×2×4 32×3×10二、情境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教学红点: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的方法)方法一:利用学具摆一摆方法二:观察学具,用分步计算解决问题先算每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
8×5 = 40(盆)再算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40×3 = 120(盆)方法三:先求三种颜色花一长行有多少盆。
8×3 = 24(行)再算三种颜色的花共有多少盆。
24×5 = 120(盆)师:能根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还可以怎样列综合算式?(组内交流,讨论综合算式的列法,并讲解出该综合算式的含义。
)四、自主练习1、东东的集邮册中,每页有3行邮票,每行贴4张,3页一共贴多少张邮票?(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解决)2、小红看一本书,每天看20页,3天看完。
另一本书的页数是这本书的2倍,另一本书有多少页?五、课堂小结六、课堂小测第1题七、课后作业:课本86页2、3、6。
《用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6d223f5acfa1c7aa00cc61.png)
《用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珠山小学付焕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格和文字摘录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格和文字摘录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作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表格和文字摘录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建构用乘除两步计算(先求一份量)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学准备】研究报告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小强和小丽去参观蔬菜种植区。
瞧,小强和小丽在南瓜种植区里买南瓜,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图片:提问:通过他们的交流,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小强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小丽想买9千克南瓜。
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小丽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在南瓜种植区里买南瓜的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效利用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中,树立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1.整理信息谈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把一些信息有意识地进行整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让你把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简单明了地整理出来,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整理呢?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尝试用文字记录、列表格等方法进行整理。
)谈话: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信息进行整理,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一些吗?学生动手整理,把方法写在研究报告单上,写完后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同学一起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解决问题》︳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解决问题》︳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6cc1712cc8d376eeafaa31c0.png)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解决问题》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本课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能用乘加、乘减分步计算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为信息窗2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乘法学习的知识经验,对乘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这节课里,要引导孩子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几个几用乘法计算,求总和用加法计算,两数比较大小用减法计算。
由于二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前面对于此类知识已有接触,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些困难,有些问题要引导孩子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乘加乘减分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感受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分步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五、教学思路与方法1.通过孩子喜欢的旅游活动开始一节课,紧张活跃的气氛迅速使孩子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引导学生找到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的要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3.交流汇报的环节中,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堂生成的资源组织有序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在知识与技能上使学生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乘加乘减运算的算理。
4.各种巩固练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到了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六、教学流程(一)示标示导,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课板题师:同学们,在这个郁郁葱葱的季节,当完成作业后,你最喜欢做什么?生1:我最喜欢看课外书。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a551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7.png)
归纳小结
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我们要注 意什么?(小组讨论)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正确解答,注意格式。 4、回顾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做一做
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4天 可以读完。
(1)如果每天读8页,几天可以 读完?
(2)如果他3天读完这本书,平 均每天读几页?
学习探究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 可以买6个。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 可以买几个?
问题:1、读题,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 求什么问题?
2、你能试着画线段图表示吗?
6元
9元
6个
?个
请看图分析: 根据6元一个的碗正好买6个,可以先求出什么? 知道这些钱是多少,再算什么?
回顾与反思
4个9元的碗要多少钱? 6个6元的碗要多少钱? 总钱数一样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好? 哪个组员表现棒?
自我测评
工人师傅准备给动车做电焊, 每组6人,可以分成6组。如买3支同样的钢笔用12元钱, 平均每 支钢笔用(4)元钱。
2、一个笔记本2元钱,买5个笔记本要用 (10 )元钱。
3、4位小朋友共搬了20盆花,平均每个 小朋友搬了(5)盆花。
4、小白兔1天需要吃6个胡萝卜,吃了5 天, 一共吃了多少个胡萝卜 ?
学习目标
1、能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 力、推理能力。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0a67b6a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1.png)
标题: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提问: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a. 识别问题中的乘除关系。
b. 运用乘除法进行计算。
c. 得出最终答案。
2. 通过实例讲解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强调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与乘除两步计算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 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优课导学案_7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 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不含括号)》优课导学案_7](https://img.taocdn.com/s3/m/fdd831e176a20029bd642d89.png)
6.借助养蜂问题自主的尝试列式计算。
7.通过两个综合算式的比较,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预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师:认真读题,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是什么意思?
师:本题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呢?自己想一想(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想法后同桌两人一组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如果学生列出了算式可以问一问每个算式在计算什么?)
师:大家说的很好,下面就根据我们讨论的方法试着列式计算一下吧。
2.买两件上衣的钱可以买3条裙子,每条裙子多少元?
72元
3.李大叔的8棵冬枣树摘了232千克冬枣。照这样测算,95棵冬枣树能摘多少千克冬枣?
算式中如果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学生依次回答运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生1:每天修8米。
生2:90天修完。
生3:第一天修了9米。
师:(讲故事)以前有一个白塔村,这个村常年缺水。以至于有些村民都逃到外村去了。留下的村民一看这样可不行呀!于是,村民们就商量着要在自己的村外修一条水渠,然后再把水引到各家各户,但是在修水渠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
出示例1
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8米,90天就能修完。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多少天能修完?(第一天修了9米)
师:“照去年每箱的酿蜜量计算”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表达的真清楚。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呢?自己想一想(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有想法后同桌两人一组交流一下。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一)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6909eab2960590c69ec37636.png)
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三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中的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提供的需要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材范围扩大了,提供的信息数据范围扩大了。
教学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习目标(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掌握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过程并进行运算。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分析解决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让学生在感受、体验、探索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课件出示广播操方队图(一个方阵)。
2. 请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教师课件出示这个画面的数学信息〔已知条件: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课件继续出示:在第一个方阵左右两边各出示一个方阵图。
提出问题: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较复杂的用乘法解决问题)并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自主探索学生独立探索,解决问题,写在练习本上。
2.汇集不同解法,说明解题思路。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冀教版 (2)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冀教版 (2)](https://img.taocdn.com/s3/m/5cb8997755270722182ef71b.png)
先算1头奶牛每个星 期产多少奶……
896÷4=?
896÷7=128(千克) 896÷4=224(千克) 128÷4= 32(千克) 224÷7= 32 (千克)
计算: 840÷28÷15 =2
936÷18÷4 =13
31×3×46 =4278 702÷(57+21)=9
4辆汽车3次运水泥960袋。 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多少袋?
解决问题(一)
二 解决问题(第一课 时)
复习题:
752÷47=(16) 192÷24=( 8 ) 946÷43=(22)
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 如果每天修8米,90天就 能修完。实际第一天修了9 米,照第一天的进度计算, 多少天能修完?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一个养蜂专业户,去年5 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 今年饲养蜜蜂24箱。照 去年每箱的酿蜜量计每箱有20个。
列成一个算式计算。
780÷3÷20 =260÷20
还可以先算一算共有多 少个公文包……
= 13 (元) 780÷(3×20)
=780÷60
= 13 (元)
答:每个公文包(13)元。
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 896千克。
平均1头奶牛每天 产多少奶呢?
先算4头奶牛每个星 期产多少奶……
324÷12÷3=9(块)
答:平均每个窗户安装9块玻璃。
960÷4÷3=80(袋)
答: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水泥80袋。
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装12 块玻璃。 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少块玻璃?
12×3×9=324(块)
答:9间教室一共安装324块玻璃。
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 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平均每个窗户安装多少 块玻璃?
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5e94c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2.png)
两步计算的乘法和加法(减法)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时用两步计算的乘法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99页例1,练习二十三第1、3、4题。
教学目标:1.学会用两步计算乘法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经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感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与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
教学重点:探索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难点:收集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学信息,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预习作业:1.自学教材第99页,例1的主题图,想一想:(1)画面上同学们在干什么?(2)从图中你还获取了哪些信息?(3)怎样解决每个方正有多少人?(4)怎样解决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5)10×8表示什么?80×3又表示什么?(6)你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并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尝试作业:P99做一做说一说:第1步求什么?第2步求什么?二.预习反馈:1.出示画面:2个班同学做操,每班4排,每排8个同学。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2.独立解答。
指名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新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4.出示情境图: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
一个方阵与例1相同,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5.请同学们自己观察画面,你看懂了什么?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遇到困难可以与同桌交流意见。
(组织学生交流。
)(1)你收集了哪些有用的信息?(2)怎样列式计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完善解答过程。
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对吗?二.关键点拨:1.自主解决问题。
课本第99页“做一做”。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解决问题。
2.组织交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5×6×8(2)5×6×(5+3)(3)5×6×7+5×6(4)5×6×7+30(5)30×8(6)30×5+30×3……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8课时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8课时 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1)](https://img.taocdn.com/s3/m/9ddbc0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7.png)
1.李老师买4根跳绳需要32元。
(1)如果买9根这样的跳绳,需要多少钱?
先算1根跳绳多少钱。
列式:。
再算9根这样的跳绳,需要多少钱。
列式:。
综合算式:
答:需要()元。
(2)56元能买几根这样的跳绳?
先算1根跳绳多少钱。
列式:。
再算56元能买几根这样的跳绳。
列式:。
综合算式:
答:56元能买()根这样的跳绳。
2.一个水龙头坏了,3分钟滴水27克。
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滴水81克,已经滴了几分钟?
3. 5壶茶可以倒30杯。
(1)照这样计算,8壶茶可以倒多少杯?
(2)来了42位客人,每人倒一杯茶,一共需要几壶茶?
4.路路2分钟做了16道口算题。
照这样的速度,填写下表。
5.木工师傅把一根木材锯成4段花了27分钟。
照这样的速度,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
6.小林5分钟写了15个毛笔字,8分钟能写多少毛笔字?12个毛笔字需要多长时间写完?
7. 12元可以买3辆玩具小汽车。
20元可以买多少辆玩具小汽车?李老师想给同学们买5辆玩具小汽车,应该付多少钱?
8.富荣小区2个单元有12户住户,6个单元有多少住户?。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e8bf74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8.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乘除计算。
但是,对于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培养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除法进行两步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出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乘除两步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进行演示。
3.练习与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与同学交流解题思路,讨论解题方法。
4.总结与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灵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7696ef4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5.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理解乘法两步计算的概念。
2. 掌握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
2.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3.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乘法两步计算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2. 新课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了解乘法两步计算的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乘法两步计算的应用。
4.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5. 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两步计算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两步计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乘法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
最后,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以上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活动”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乘法两步计算的方法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beeb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1.png)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第一单元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两步乘法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学生练习册3.实物和图片五、教学过程1.导入(1)手持1块1元的硬币,问学生手中有几元钱,如何得到12元钱。
(2)教师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两步乘法解决这个问题。
2.新课讲解(1)首先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一步乘法,以40元买了5件衣服为例,通过画图和计算来解决问题。
(2)然后引入两步乘法,以30元买了5件衣服,每件衣服9元为例,通过计算展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再以30元买了5件衣服,每件衣服十块八毛五分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实践练习(1)通过课件展示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进行两步乘法运算,得出问题的解答。
(2)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要求学生计算实际问题的解答。
4.拓展延伸(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两步乘法的运用场景。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两步乘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两步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计实际问题较多,学生参与度高,但是解题时间较长。
(2)下节课需要加强练习环节,增加学生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bab8a60ff00bed5b9f31def.png)
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解决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每盒有2个球,每排5盒,求3排一共有多少个球。
2、每辆汽车每次运货物9吨,有6辆汽车,这些汽车4次运货物多少吨?3、一中高级瓷砖每块13元,每箱有25块。
小刚家装修时买了3箱一共要用多少元?四、思维训练1、菜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
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2、光明小学教学楼有3层,每层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安装6盏日光灯。
这些教室一共安装多少盏日光灯?3、在一条公路的一边种树,先在一头种一棵树,以后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24棵就种到另一头了,这条路长多少米?五、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解决问题(2)课题解决问题(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会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2、体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例4情境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1、练习。
43×11= 32×12= 22×14=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660÷3= 75÷5= 198÷9= 104÷8=2、学校图书馆共有700本书,有7个书架,每个书架有5层,你知道平均每乘层放几本书吗?3、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共去了540人,要分成5个植树点,每个植树点分成9组。
请计算一下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四、思维训练1、某商店运来一批装微波炉用的塑料盒,准备每个卖9元,这批微波炉盒可以卖900元。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步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步运算》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7f67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9.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步运算》第一课时教案两步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7677页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把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
教学重点:把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把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预备:彩色纸条。
学具预备: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见口算题卡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真观看,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那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说说一共指的是谁和谁一共。
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确实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2.解决问题可借助线段图来明白得题意。
学生列式。
四、巩固练习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学生独立找解题所需要信息,并试着解答。
五、课堂总结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形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小孩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专门快。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确实是训练幼儿的观看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畴,让幼儿在观看事物、观看生活、观看自然的活动中,积存词汇、明白得词义、进展语言。
在运用观看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看于观看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看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成?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专门难做到恰如其分。
什么缘故?依旧没有完全“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那个问题,方法专门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刻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预学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预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21203de80d4d8d15a4fc1.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单元内容主要有:运用乘法(或除法)、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除法和减法(或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及要求: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使学生学会观察找出题目中数学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建议: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题和第3、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运动会广播操表演录像片。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复习铺垫,教师亲切谈话: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接着,口述下面的问题。
二(1)班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
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待学生解决问题后,请两、三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评价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探讨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新问题1.创造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情境,吸引学生“进场”。
接着,定格在表演广播操的一个方阵上(与例1一致),由小精灵提出问题(画外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2、通过信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建构数学模型。
2、体会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与价值,并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列表、文字摘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和帮助学生建构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一、出示信息窗,整理条件和问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
小明和小丽去参观绿色生态园,这是他们买南瓜的情景,根据他们的对话,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小强18元买了3千克南瓜,小丽想买9千克)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9千克花了多少钱?)
今天,我们就帮小丽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借助画线段图整理信息和问题,现在,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文字列表格或者你想到的其它方法把这些信息清楚、简单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整理。
【设计意图:在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下,给予了温馨提示,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
】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A.文字描述的方法:3千克南瓜18元,9千克南瓜多少元?
让这位学生说说这样整理和老师的相比,清楚、简单吗?
B.画示意图的方法:学生可能用线段。
让学生说明一下,用什么代表的南瓜。
再让学生评价怎么样?
C.列表格的方法:对比两种表格的异同点
课件调动3个和9个的位置,问学生可以吗?为什么?
列表格应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在充分肯定了学生所列的表格是一种很有新意的方法后,将课件可以交换3和9的位置,让学生很形象的观察出交换3和9的位置是不可以的,整理时要注意信息之间的对应。
】
2、分析比较,优化策略:让学生观察这三种方法,看看哪种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最简单?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出现了文字描述、画示意图、列表
格等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清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比较中感悟,并在不经意间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初步感受到列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比较简洁明了,为下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
3、分析解答: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整理的信息,思考一下想知道9千克南瓜多少钱,应该先求什么?然后在答题纸上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确了现在要解决“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直接看整理的内容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整理的条件和问题独立分析解答,这里,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体会到“整理的作用”。
】4、交流解题方法,学生可能出现:
(1)18÷3=6(元) 6×9=54(元)
(2)18÷3×9=54(元)
让学生当小老师,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当两种算式展示后,让学生看这两种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的点?这里要让学生明白它们都是先求1千克南瓜多少钱,再求9千克南瓜多少钱?只不过第一种是分步算式,第二个是综合算式,它们是同一种方法。
再把答句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小老师,指着列表整理的内容讲解自己的解题方法,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分析数量关系,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数学模型”的过程。
]
小结:我们根据整理的内容,想出了不同方法,真是了不起,列表整理、文字摘录的方法可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所以说,列表整理、文
字摘录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体会到列表整理、文字摘录的作用——既简单又清楚,能很好的帮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
三、回顾在刚才的解决问题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整理信息-——分析数量间关系——列示解答
四、实践应用
大家看,绿色生态园的酒店正在举行开业典礼呢!租花蓝:租3天应付90元,租5天应付多少钱呢?听好要求,先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可以用列表格的方法,也可以用文字摘录的方法。
生独立解答后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先整理,再解答”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思考策略的好处,深化归一问题数学数学模型的建立。
】
五、回顾整理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的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在求9千克南瓜多少钱的时候,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求5天付多少钱的时候,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吗?你们发现了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先求的什么?再求什么?
生可能说先求1千克、1天多少钱,再求9千克、5天多少钱?
师提示:把一千克、,一天看做一份,就是先求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像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数学上常说的归一问题。
(板书:归一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面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观察、发现、总
结这几个问题的共同点——都是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这时点出什么是归一问题便水到渠成。
通过分析几道类型题的“一”分别指的是什么,理解“一”的含义,完成建模。
】
六、回顾本节课内容。
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齐读黑板上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