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杠杆201906113108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命题备考方略 专题11 动态杠杆分析题(含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命题备考方略 专题11 动态杠杆分析题(含解析)

2020年物理试卷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十一动态杠杆分析题★命题诠释杠杆是简单机械部分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较难的内容。

杠杆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同时也是必考命题.动态杠杆问题在中考试卷中,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作图、实验探究和计算题;从试题的内容看,作图题常考力臂画法,力臂的判断等;实验探究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把知识放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考查.主要有杠杆的分类以及相关的应用实例。

动态杠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最小力问题、力与力臂变化问题、再平衡问题.★题型解密1。

杠杆动态分析(1)最小力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动力作用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与该连线垂直的方向,如图(1)所示,最小力应该是F3.图(1)(2)力与力臂的变化问题此问题是在力与力臂变化时,如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和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当拉紧的弹簧测力计向左转动时,拉力会逐渐减小.图(2)图(3)(3)再平衡问题杠杆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杠杆在发生变化前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乘积大的一端下降,乘积小的一端上升。

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2.考前速记(1)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表示;(2)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4)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大)。

2020年河南中考物理:杠杆专项复习讲义

2020年河南中考物理:杠杆专项复习讲义

简 单 机 械第一课时:杠杆考点一:杠杆的五要素支点:杠杆绕其转动的点,如图中________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________.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如图中________.动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________.阻力臂:从支点到_________的距离,如图中________.针对练习1、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翘翘板。

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

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B.桔子的重力C.杆对桔子的支持力D.苹果对杆的压力针对练习2. 图中OA 为轻质杠杆,可绕O 点转动,在点B处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在A 端施加动力F 1,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画出杠杆受到的阻力F 2及动力臂l 1.考点二:杠杆的类型考点三:杠杆作图类型1 画杠杆所受力和力臂方法指导:(1)找支点:一般情况下为题目中的O 点;(2)画出动力及阻力的作用线:注意力的方向、大小;(3)作力臂: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垂足),支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就是该力的力臂;注意:两种画法,力臂用实线,在两端加箭头表示(或用虚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明);(4)标符号:标上相应的字母F 1 F 2 l 1 l 2种类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力臂关系 动力臂____阻力臂动力臂____阻力臂 动力臂____阻力臂 力的关系 动力_____阻力 动力_____阻力 动力____阻力 特点 省力,_____距离 费力, _____距离 不省力和距离应用实例 羊角锤、瓶起子、钢丝钳,汽车刹车装等钓鱼竿、筷子、食品夹、船桨等 天平、定滑轮、跷跷板等针对练习4、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和阻力F2。

类型2 画最小力方法指导:(1)定点:找距离支点最远的点(题目一般会给出该作用点);(2)连线:连接支点和最远的点,该线段就是最长的动力臂;(3)定向:确定动力的方向,过动力的作用点,作该方向与支点连线的垂线,并标上相应的字母.针对练习5、如右图,轻质杠杆OA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针对练习6、如右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搬动一个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的作用点,若要用最小的力搬动石块,请标出杠杆的支点O,并画出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考点四:杠杆平衡条件及应用类型1 静态应用方法指导:1、明确支点O的位置2、准确找到F1l1F2l23、利用F1l1=F2l2求解针对练习7、爱动手的小明自制了一个杆秤,如图所示,秤砣的质量为0.5 kg,秤杆质量忽略不计.在A端悬挂质量为3 kg的物体,秤砣移至B点时,秤杆恰好水平静止,则OA∶OB=______,此时手对提纽的拉力大小为______N(g取10 N/kg ).若宇航员将此杆秤拿到月球上,还在A端挂质量为3 kg的物体,秤杆水平静止时,秤砣将位于_____(选填“B点左侧”“B点右侧”或“原位置”)针对练习8. 小强所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个半径r=50 cm、质量m=40 kg、质量分布均匀的圆柱体进行了测量与研究.g取10 N/kg.如图甲所示,让圆柱体竖立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要把圆柱体通过滚动的方式推上h=20 cm的台阶,需要使圆柱体离开地面绕台阶的C点转动,求:(1)此时作用在圆柱体上最小的力F.(2)小强在2 s内,把圆柱体从地面推上台阶,求小强克服圆柱体重力做功的功率.类型2 动态应用1、对比前后F1l1F2l23、利用F 1l1=F2l2判断力的变化情况针对练习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一个重物,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F的方向不变,始终与杠杆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力臂________,力的大小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类型3 极值法----巧妙判断杠杆是否平衡针对练习10、如图,杠杆上分别站着大人和小孩(G大人>G小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如果两人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向支点移动,则杠杆()A.仍能平衡B.不能平衡,大人那端下沉C.不能平衡,小孩那端下沉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考点五:杠杆的综合应用针对训练11、如图,图a为测量体重的电子秤原理图,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电流表A(量程为0﹣0.1A.转换刻度后可以显示体重大小)。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1. 第一题某物体放置在杠杆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5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杠杆的长度为20cm。

求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15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15 ×杠杆A = 0.3 × (20 - 杠杆A)0.15 ×杠杆A = 6 - 0.3 ×杠杆A0.45 ×杠杆A = 6杠杆A = 13.33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在杠杆左侧13.33cm的位置。

2. 第二题一根杠杆的长度为30cm,杠杆两端分别放置了质量为200g和400g 的物体,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使杠杆保持平衡,求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4kg ×杠杆B)0.2 ×杠杆A = 0.4 × (3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4 ×杠杆A0.6 ×杠杆A = 12杠杆A = 20cm所以,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为20cm。

3. 第三题一个杠杆两端的物体分别为一个质量为0.2kg的物体A和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B,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杠杆的长度为40cm。

求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2 ×杠杆A = 0.3 × (4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3 ×杠杆A0.5 ×杠杆A = 12杠杆A = 24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为24cm。

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

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

杠杆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杠杆的概念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杠杆的作用,可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实现对物体的起重、移动、平衡等操作。

利用杠杆,可以使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矩,从而达到更大的作用效果。

杠杆由三要素组成,分别是支点、力臂和力臂,通过这三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

二、杠杆的原理1. 杠杆的支点杠杆的支点是杠杆的固定点,所有的外力作用在支点上,支点作为杠杆的转动中心,支撑着杠杆的运动和作用。

在支点的作用下,杠杆可以实现转动运动,从而达到力的传递和转换的效果。

2. 杠杆的力臂和力距杠杆的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在杠杆的运动中,力臂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力距是力臂的长度,是力的大小和作用点到支点的水平距离的乘积,力距决定了力矩的大小。

3. 杠杆的力矩力矩是杠杆的重要概念,它表示力在杠杆上的作用效果。

力矩等于力距乘以力的大小,它描述了力在杠杆上产生的转动效果。

当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总和为零,即:ΣM = 0。

三、杠杆的类型1. 一级杠杆一级杠杆是指作用力和受力点在支点的两侧,通过一级杠杆的作用,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

在一级杠杆中,力矩等于力距乘以力的大小,即:M = F * d。

2. 二级杠杆二级杠杆是指作用力和受力点在支点的两侧,通过二级杠杆的作用,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

在二级杠杆中,力矩等于力距乘以力的大小,即:M = F1 * d1 = F2 * d2。

3. 三级杠杆三级杠杆是指作用力和受力点在支点的两侧,通过三级杠杆的作用,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转换。

在三级杠杆中,力矩等于力距乘以力的大小,即:M = F1 * d1 = F2 * d2 = F3 * d3。

四、杠杆的公式1. 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在平衡状态下,力的总和为零,即:ΣF = 0。

力矩的总和为零,即:ΣM = 0。

通过这两个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平衡位置和力的大小。

2. 杠杆的力矩公式杠杆的力距乘以力的大小等于力矩,即:M = F * d。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9杠杆问题(解析版)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9杠杆问题(解析版)

专题 19 杠杆问题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随意。

②有些状况下,可将杠杆本质转一下,来帮助确立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因素——构成杠杆表示图。

l1l 2OF1F2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挡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因此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必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 O;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 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均衡条件:杠杆均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理杠杆两头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卖力臂。

( 1)结论:杠杆的均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 F1 1 2l 2 1 2 2/ l1l =F 也可写成: F / F =l( 2)解题指导:剖析解决相关杠杆均衡条件问题,一定要画出杠杆表示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而后依据详细的状况详细剖析,确立怎样使用均衡条件解决相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怎样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 3)解决杠杆均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必定值,要使动力最小,一定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当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5.杠杆的均衡条件应用:名称构造特征特色应用举例省力动力臂大于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省力、费距离杠杆阻力臂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劲动力臂小于缝纫机踏板、起重臂费劲、省距离杠杆阻力臂人的前臂、剪发剪刀、垂钓杆等臂动力臂等于不省力天平,定滑轮杠杆阻力臂不费劲【例题 1】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劲杠杆的是()A .道钉撬B.火钳C.钢丝钳 D .天平【答案】 B【分析】道钉撬是省力杠杆;火钳是费劲杠杆;钢丝钳是省力杠杆;天平是等臂杠杆。

苏科版初三物理下学期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杠杆原理

苏科版初三物理下学期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杠杆原理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杠杆原理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签字_________一.课堂学案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在实验过程中便于测量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小格,则杠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______N。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静止不动,此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状态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

为使杠杄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2)实验过程中,在支点两侧挂不同数量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

(3)(4)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

(5)如图乙所示,小明在杠杆的A处挂4个钩码,在B点挂5个钩码,杠杆将______。

旋转(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为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个钩码。

(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物理作图题必考10种类型学考练 专题06 杠杆的作图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作图题必考10种类型学考练 专题06 杠杆的作图题(含解析)

学习资料专题06 杠杆的作图题抓住考点学1.与杠杆有关的几个概念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3)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4)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F1L1=F2L23。

能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力臂学习杠杆的关键点是知道杠杆的五要素。

五要素包括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组成杠杆的示意图如下。

(1)支点用字母O 表示,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同一根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可能不同,要能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支点。

(2)画动力(用字母 F1表示)或阻力(用字母 F2表示)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其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有同学认为同一根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同,有同学认为一定不同,这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认识是:动力和阻力能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即一个力能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另一个力一定是能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3)动力臂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用字母l2表示。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借用几何用语,力臂不是点到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4)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即找支点O;画力的作用线(虚线);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力臂(大括号).根据考点考【例题1】(2019吉林)请在下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首先通过支点O做力F1的作用线的垂线,然后画上垂足,标上名称L1 .【例题2】(2020辽宁阜新)如图所示,用刀切食物,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1)画出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2)画出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其动力臂l1.【答案】【解析】(1)刀受到的阻力垂直于接触面向上.(2)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力臂越长越省力,最长的力臂即支点O与A点的连线,根据力臂的画法作出垂直于OA的作用力为最小动力F1。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杠杆》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1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慢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1的大小将()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2.9月25日上午,江苏新沂籍运动员臧哈与队友在杭州亚运会赛艇男子四人双桨决赛中为中国队夺得冠军.如下图所示的四种杠杆与船桨属于同一类的是()A.道钉撬B.钢丝钳C.开瓶扳手D.筷子3.如图所示,下列与铅笔有关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铅笔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图乙中,两手指用力压住铅笔,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等C.图丙中,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D.图丁中,铅笔杠杆右端下沉,说明G2一定大于G14.如图所示的杠杆,作用在杠杆上的力F所对应的力臂最长的是()A.B.C.D.5.下图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6.下列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核桃夹B.羊角锤C.筷子D.起子7.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碗夹B.筷子C.裁纸刀D.托盘天平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在杠杆的A点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的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至水平位置,则力F的大小()A.逐步变大B.逐步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质量分布不均匀的木条AB重24N,A、B是木条两端,O、C是木条上的两个点,AO=BO,AC=OC,弹簧测力计甲的示数是6N。

现移动弹簧测力计甲的位置从A点平移到C点。

此时弹簧测力计甲、乙的示数分别是N、N。

10.坚持锻炼,增强体魄。

如图所示,重为500N的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此时可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O为支点,A为重心。

(完整)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杠杆(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2020年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杠杆(含答案),推荐文档

杠杆题一:如图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 是轮子的转轴,O ′是箱体的重心。

以O 为支点,画出力F 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题二: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 实为一个杠杆,O 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题三:如图所示,高0.8 m、重1100 N、均匀的圆柱形木柱M,截面半径为0.3 m,将它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力;若要使木柱的a 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N 的力。

题四: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 可绕O 点转动,杠杆长1 米,在A 处挂一重20 牛的物体G.若在杠杆的中点B 端施加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 的大小至少为牛,方向应竖直。

题五:如图所示,一个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 使直杆由竖直位置A 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A′,在此过程中,力F 的大小()A.始终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题六:如图所示,OA 是一根可绕O 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杠杆B 点悬挂一重物G,在A 端始终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杆子慢慢向上转动,直至水平,在此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题七:如图所示是轻质杠杆AOB,在其A 端挂一重物G,若在B 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OB 且向下的力F,使杠杆绕点O 顺时针缓慢转动到OB 处于水平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题八: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 端的力F 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 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题fh:如图所示,物体重为8 N,轻杆可绕O 点转动,若要使轻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应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为N,力的方向为。

2020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项训练

2020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项训练

2020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项训练(一)杠杆随堂练(一)杠杆知识点记忆:1.杠杆: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是:、、、、。

3.杠杆的平衡:叫杠杆平衡4.杠杆平衡的条件: 。

公式表示为:5.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

特点是,但费。

省力杠杆有撬棍,扳手,钳子,拔钉器,开瓶器,铡刀,钢丝钳L1 L2,F1 F2。

特点是,但省费力杠杆应用有胳膊,镊子,鱼竿,筷子,火钳(3)等臂杠杆:L1 L2,平衡时F1 F2。

特点是应用有杠杆力臂作图的步骤:首先确定支点然后画出动力和阻力作用线,最后过支点作动力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

最小动力F1的作法关键是:动力臂L1最长,(支点到杠杆末端之间的连线当做动力臂L1,那么L1最长)然后画出L1的垂线,就是最小动力F1,还要注意F1的方向。

(二)会考题训练1.一根长1m的杠杆,左右两端分别挂有60N和20N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支点O应离左端m。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如图.(1)将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或者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直至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2)在实验中,在B处挂2只质量为50 g的钩码,则在A处挂____只相同的钩码杠杆才能平衡。

若在C处用测力计拉,杠杆平衡时测力计的最小示数为N,拉力的方向应。

(3)若保持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在C点由竖直向下拉改为斜向下拉,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在实验中不能由一次实验数据推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根据右图所示,用图上的符号,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当杠杆平衡时,填写下表中的空格:2.铡刀、镊子、筷子、钢丝钳、大扫帚、钓鱼竿、天平等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属于等臂杠杆的是,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在日常的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杠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二、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三、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四、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五、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扩展资料杠杆原理,又称“杠杆平衡条件”,是一条物理学力学定理。

其内容是: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0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 i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 i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1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0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写成公式F i l i=F2l2也可写成:F i / F 2=12 / 1 1⑵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X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杠杆知识点费力 杠杆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 杠杆动力臂等于 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 时,应选费力杠杆。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杠杆、滑轮 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杠杆、滑轮 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杠杆、滑轮知识点总结与练习题知识点导航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A、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①找支点O;②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③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④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③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A、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B、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专题13杠杆-2024年中考物理精选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

专题13杠杆-2024年中考物理精选考点专练(知识清单+基础+拔高)

专题13 杠杆考点1杠杆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

考点2杠杆类型的判断要素具体内容考点3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实验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指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实验器材:铁架台、钩码、杠杆。

3.实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4.问题探究:(1)杠杆两端的螺母有什么作用?怎样使用?调节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哪端高,就将平衡螺母向哪端调节。

(2)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①便于精确测量力臂(力臂l1和l2恰好在杠杆上,由杠杆上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①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杠杆自身的重力通过支点,对杠杆的平衡不会产生影响)。

(3)在实验中,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行吗?不行,如果只做一次实验就得出结论,往往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不具有普遍性。

基础检测(限时30min)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中不能省力的是()A.B.C.D.【答案】C【解析】A.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省力,故A不符合题意;B.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省力,故B不符合题意;C.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能省力,故C符合题意;D.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省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棒B.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C.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D.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反【答案】C【解析】A.杠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例如剪刀、筷子等都是杠杆,故A错误;B.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时,力臂才在杠杆上,故B错误;C.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故C正确;D.当支点位于一侧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当支点位于中间时,动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故D错误。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总结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十七:简单机械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总结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十七:简单机械

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综合提升训练——专题十七:简单机械考点一:杠杆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使杠杆转动的力叫,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

2.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阻力×,即F1×=F2×。

3.省力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省力,但距离。

费力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省力,但距离。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阻力臂,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4.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要剪断铁丝等较硬的物体,下图中的4种剪刀应选择()5.如图所示,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6.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一定有支点C.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最大D.动力臂就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7.一根硬棒撬动一块大石头请你画出它的动力臂、阻力臂。

考点二:滑轮与滑轮组1.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2.如图所示,小朋友借助滑轮轻轻一拉就能把“骨头”提高来引诱可爱的小狗,图中顶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A.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B.省力,但不改变施力的方向C.不省力,但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3.红星中学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国旗的重力,旗杆末端的定滑轮可以改变。

4.动滑轮的轴能随物体一起移动,它的实质是一个的杠杆。

5.滑轮组由滑轮和滑轮组成,它既能,又能改变力的。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力和绳的重力,上有几段绳子承担物重,提起物体的力就是物重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6.请在图中用笔画线,画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的绕法。

7.做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芳芳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对动滑轮特点进行了探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的结论偏差较大。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与金题精讲杠杆

2020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与金题精讲杠杆

杠杆经典精讲一、重难点突破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 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F l F l 。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 1> l 2,平衡时F 1< F 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如剪铁剪刀,铡刀,起子等)(2)费力杠杆:l 1< l 2,平衡时F 1> F 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如钓鱼竿,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 1= l 2,平衡时F 1= F 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如:天平等)二、金题精讲题一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壁灯,图乙是根据壁灯建立的杠杆模型,请在图乙中画出并标明电灯受到重力的力臂l .题二如图所示,一直撬棒AD =1 m ,CD =BC =0.15 m ,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 N ,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 点的力至少是_________N .题三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 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这个直杆( )A .始终是省力杠杆B .始终是费力杠杆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D.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题四如图所示,杠杆OA的B点挂着一重物,A端用绳子吊在滑环M下,此时OA 恰好成水平,且A点与圆弧架PQ的圆心重合,那么当滑环M从P点逐渐滑到Q点的过程中,绳子对A端拉力的大小将()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少 D.由大变小再变大题五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现在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杆的中点A施加一适当大小和方向的力,可使杠杆OB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能使杠杆平衡的力是(不计杠杆自重)()A.143F mgB.F2=2mg C.F2=4mg D.F3=22mg题六重为G1的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Pa;现将金属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B端悬挂重为G2的物体,如图所示。

初中杠杆知识点

初中杠杆知识点

初中杠杆知识点嘿,你们知道吗?杠杆可是物理学里很有意思的一个知识点呢。

杠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杠杆就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省力的工具。

古代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这就是杠杆的神奇之处啦。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杠杆,比如剪刀、撬棍、跷跷板,它们都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帮我们完成工作。

杠杆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力点是我们用力的地方,支点是杠杆转动的地方,而阻力点是我们想要移动的物体的地方。

当我们用力按下力点时,杠杆会绕着支点转动,从而移动阻力点的物体。

这个原理听起来简单,但应用起来却非常强大。

在学习杠杆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定理叫做“杠杆平衡定理”。

它告诉我们,如果杠杆在支点两侧的力乘以各自距离相等,那么杠杆就会处于平衡状态。

换句话说,当一个小物体离支点远的时候,它也可以平衡一个大物体。

就像在跷跷板上,一个轻的小朋友坐得离支点远,也能和一个重的大朋友平衡,这就是杠杆的妙处。

杠杆也有不同的类型哦。

根据支点、力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一类杠杆的支点在中间,像剪刀和跷跷板;二类杠杆的阻力在中间,像开瓶器;而三类杠杆的力点在中间,像钓鱼竿。

这三类杠杆虽然结构不同,但它们都能帮我们节省力气或改变用力的方向。

学习杠杆时,我们还需要了解杠杆的“力臂”概念。

力臂是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在杠杆上,力臂越长,我们就越省力。

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杠杆时,支点离我们越远,撬动物体就越容易。

像撬动石头时,选一个长的杠杆,就能轻松省力地完成任务。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是力点离支点比阻力点远的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我们能轻松撬动重物;而费力杠杆是力点离支点比阻力点近的杠杆,用这种杠杆虽然会费些力,但它能让我们更快移动物体。

不同的杠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嘿,大家记住杠杆的知识点了吗?让我们用杠杆原理,去发现物理世界的更多奥秘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题一:如图是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O是轮子的转轴,O′是箱体的重心。

以O为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和箱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题二:如图所示的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实为一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题三:如图所示,高0.8m、重1100N、均匀的圆柱形木柱M,截面半径为0.3m,将它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木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力;若要使木柱的a点离开地面,至少需要_________N的力。

题四: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杠杆长1米,在A处挂一重20牛的物体G.若在杠杆的中点B端施加最小的力F,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至少为_______牛,方向应竖直_________。

题五:如图所示,一个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A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A′,在此过程中,力F的大小()A.始终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题六:如图所示,OA是一根可绕O点自由转动的轻质杠杆,杠杆B点悬挂一重物G,在A 端始终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杆子慢慢向上转动,直至水平,在此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题七:如图所示是轻质杠杆AOB,在其A端挂一重物G,若在B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OB 且向下的力F,使杠杆绕点O顺时针缓慢转动到OB处于水平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题八:用如图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如果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垂直于杠杆,在将重物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不超过水平位置),力F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保持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题九:如图所示,物体重为8N,轻杆可绕O点转动,若要使轻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点应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为_______N,力的方向为_______。

题十:如图所示的杠杆(自重和摩擦不计),O为支点,A处挂一重为100N的物体,为保证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在中点B处沿_______(F或F1或F2)方向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为_______N.题十一:重为G 1的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Pa ;现将金属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B 端悬挂重力G 2的物体,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5Pa ,已知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 ,OA :OB =3:5.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则(g 取10N/kg )()A .轻质杠杆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5kgB .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只需减少3.6×105PaC .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5:1D .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2:5题十二:甲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105Pa ,现将甲物体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 端,杠杆的B 端悬挂乙物体,如图所示。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3×105Pa ,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2kg ,AO :AB =1:4,g 取10N/kg .要使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物体的底面积应小于3×105m 2B .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只需减少120NC .杠杆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4kgD .可以移动支点O 的位置,使OA :OB =2:15题十三: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200cm 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DC 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 =3DO ,钩码A 的质量为100g .杠杆DC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 有51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 的下方再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 有53的体积露出水面,保持O 点位置不动,调节杠杆DC 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g 取10N/kg ,杠杆、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物体B 的密度1.2×103kg/m 3B .物体B 的体积为750cm 3C .物体B 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D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1500Pa题十四:如图所示,挂在杠杆B 端的铸铁球体积是400cm 3,BO =10cm ,OA =40cm ,在杠杆A 端挂一重为5N 的C 物体,当铸铁球体积的41浸入水中时,杠杆AB 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ρ铸铁=7.0×103kg/m 3,g 取10N/kg ,则()A .杠杆B 端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1N B .铸铁球的质量为2.1kgC .铸铁球是空心的D .铸铁球受到的浮力是4N参考答案题一:见详解。

详解:过O 点作F 的垂线即为F 的力臂,过O ′作竖直向下的作用力G 即为箱体所受重力。

如图所示题二:见详解详解:踩下汽车踏板时,脚对刹车踏板就会施加一个和踏板垂直向下的力F 1,作用点在踏板上;过支点O 做力F 1的垂线段,用大括号标出这段距离,记为L 1,就是动力臂;刹车踏板运动时,液压装置中的液体就会对B 点施加了以水平向左的力F 2,即阻力;如下图所示:题三:平衡;330 详解:(1)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柱,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2)木柱a 点离开地面,要使施加的力最小,应让所施加力的力臂最大,如下图所示:此时动力为F ,阻力为G =1100N ,动力臂m 1)m 3.02()m 8.0()2(2222221=⨯+=+=+=r h D h L , 阻力臂L 2=r =0.3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L 1=GL 2, 则最小力N 330m1m3.0N 110012=⨯==L GL F .题四:40;向上。

详解:(1)如图,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 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动力臂为OB 最长; (2)因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OB =G ×OA , 因为杠杆长OA =1m ,B 为杠杆中点,故OB =21OA =21×1m=0.5m, 则最小力N 40m5.0m1N 20=⨯=⨯=OB OA G F .题五:A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力F 使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不变但力臂变大,F 的力臂不变,所以F 始终变大。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故选A . 题六:C详解:如图所示,L G =OB cos θ,L F =OA cos θ,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L G =FL F ,则:OAOBG OA OB G L GL F F G ⨯=⨯==θθcos cos , 由于G 、OB 、OA 保持不变,则力F 将保持不变。

故选C .题七:B详解:轻质杠杆受两个力:A 端物体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G ,另一个是拉力F ; 杠杆绕点O 顺时针缓慢转动到OB 处于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 •L G =F •L F ,所以B 端的拉力:FGL GL F =, 物体重力G 不变,由于拉力F 始终垂直于OB ,所以拉力的力臂L F 不变;由上图可知,重力的力臂L G 逐渐变小;故拉力F 逐渐减小。

故选B . 题八:A详解:由题知,当慢慢提升重物时,重力(阻力)不变,阻力臂增大(水平时最大),动力臂不变即:G 不变、L 1不变,L 2增大∵FL 1=GL 2∴力F 逐渐变大。

故选A . 题九:4,竖直向上详解:要使杠杆平衡,应在A 点施加向上的力,要使力最小,应垂直于OA ,即竖直向上,根据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 ×4=8N×2,所以F =4N . 题十:F 2;200详解:为使拉力最小,动力臂要最长,拉力F 的方向应该垂直杠杆向上,即竖直向上(F 2),动力臂为OB 最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2×OB =G ×OA , 所以:22100N 200N 1OA F G OB =⨯=⨯= 题十一:D详解:设金属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 ,当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a 104.551⨯===SG S F p ;﹣﹣﹣﹣﹣﹣﹣﹣﹣﹣﹣﹣① 当B 端所挂物体G 2时, ∵杠杆平衡,∴F A ×OA =G 2×OB ,∴N 3200kg /N 10kg 435353522=⨯⨯==⨯=⨯=mg G OA OB G F A , 对地面的压力:F ′=G 1-F A =G 1-N 3200,对地面的压强:Pa 108.1N 320051⨯=-='='SG S F p ;﹣﹣﹣﹣﹣﹣﹣﹣﹣② 联立①②解得:G 1=100N ;A 、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A 端拉力F A ′=G 1=100N ,因为F A ′×OA =G 2′×OB ,所以N 6053N 1002=⨯=⨯'='OB OA F G A ,所以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6kg ,故A 错;B 、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Pa ,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的减小值应为5.4×105Pa ,故B 错;CD 、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A 端拉力F A ′=G 1=100N ,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 , G 2=m 2g =4kg×10N/kg=40N,要使杠杆平衡,F A ′×OA ′=G 2×OB ′, ∴OA ′:OB ′=G 2:F A ′=40N :100N=2:5,故C 错、D 正确。

故选D . 题十二:D详解:乙物体的重力G 乙=m 乙g =2kg ×10N/kg=2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 A L OA =G 乙L OB , 细绳对A 端的拉力:N 601)14(N 20=-⨯=⨯=OA OB A L L G F 乙,绳子拉力处处相等,细绳对甲的拉力也为60N ,甲对地面的压力△F 减少了60N , 甲物体的底面积为S ,根据SFp =可得:△F =F 1-F 2=p 1S -p 2S , 数据代入:60N=5×105Pa S -3×105Pa S ,解得:S =3×104m 2; 则甲的重力G 甲=F 1=p 1S =5×105Pa×3×104m 2=150N ;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力为0,此时A 端受到的拉力F 2=G 甲=150N ;由此可知:A 、甲物体的底面积是3×104m 2,故A 错误;B 、甲对地面的压力为F 甲=G 甲-△F =150N -60N=90N ,甲物体恰好被细绳拉离地面,压力还要减小90N ,故B 错误;C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 2L OA =G 乙′L OB ,则N 50141N 1502=-⨯=⨯='OB OA L L F G 乙;所以杠杆B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增加3kg kg/N 1020NN 50=-=-'=∆=∆g G G g G m 乙乙乙,故C 错误;D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 2L OA ′=G 乙′L OB ′,则152N 150N 20===''甲乙G G L L OB OA ,所以移动支点O 的位置,使OA :OB =2:15,故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