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教案
护理技术培训—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技术培训—胸腔闭式引流](https://img.taocdn.com/s3/m/0b085a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7.png)
三瓶法
【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积气、血液和渗液。 2.重建胸膜腔内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复张。
第 4页
【评估】 1.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合作程度。 2.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用于排出气体时胸腔闭式引流管应放置在 患侧第2肋间隙锁骨中线处;用于引流液体时胸腔闭式引流管应放置在患 侧第6~8肋间隙腋中线或腋后线处;用于引流脓液时胸腔闭式引流管应放 置在脓腔最低处。 3.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否密闭、是否通畅、固定是否牢固。 4.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第 13 页
8.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 (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9.全肺切除后,胸腔内放置细引流管1根,应用血管钳夹住,勿使胸腔内液 体流出。要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可松开血管钳,但观察后必须立即夹住。
第 14 页
10.严重气胸或术后有严重肺和支气管漏气时,需迅速排除胸膜腔内气体, 以保持胸膜腔负压,可将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瓶,使之成为负压吸引。 11.保持正常负压,如负压吸引过大,可引起胸痛,需适当调节负压。引流 管受牵拉或位置不当也可引起伤口疼痛,应及时予以纠正。
第 15 页
12.拔管护理:术后2~4日,引流量逐渐减少,当引流量<500 ml/24 h, 经胸部透视,两肺扩张良好,无漏气现象方可拔管。脓胸病人经治疗后, 脓腔容量<10 ml,亦可拔管。拔除胸腔引流管时,应准备换药用具1套 (包括拆线剪刀1把,2~4层凡士林纱布,7~8层干纱布,棉垫),胸带1 根,先拆去固定缝线,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导管,立即用凡士 林纱布、无菌纱布、棉垫覆盖伤口多头带包扎24小时,注意勿松开,并观 察病人呼吸情况,气管有无移位,局部有无渗血、渗液、漏气、皮下气肿 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胸腔闭式引流教(学)案
![胸腔闭式引流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2d7a9a76e58fafbb00354.png)
2色:深红色→淡红色或血清样→淡黄色
3性状:淡黄色(正常) 鲜红色(活动性出血) 乳白色(乳糜胸)
结合图片进行展示
(3)并发症的观察
1切口感染:伤口敷料
2肺部感染、胸腔感染:T、痰液性状
(4)拔管的观察
1拔管指征:
生命体征稳定
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h后
引流量<50ml/24h ,脓液<10ml/24h
教学进程
手段
与时间
第三十章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知识、提问
1、胸膜腔解剖生理
1、概念
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具有负压的封闭腔隙。
2、胸膜腔负压:
正常平静呼吸 吸气压:-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2)漏气: 漏气分度
分度
表现
Ⅰ度
仅咳嗽时有吸时有大量气泡逸出
(3)其它:
1误将引流管接在排气管上
2更换引流瓶时忘记加灭菌水
六、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视频播放9分钟
2分钟
回顾
3分钟
讲授
3分钟
讲授
3分钟
结合图片
2分钟
结合图片
2分钟
2分钟
抛出问题
2分钟
结合图片
10分钟
(3)油纱布包盖引流管周围
(4)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
(5)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
(6)引流管滑脱,立即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b0701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0.png)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
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用于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手术。
手术后的病人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护理术后的伤口,以确保伤口愈合良好和预防感染。
因此,对于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病人需要了解术后的护理方法。
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管需要定期更换,并定时清洗伤口,防止感染的发生。
同时要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引起引流管脱落或伤口裂开。
病人还需要了解如何正确的取得样本并将其送回医院进行检验,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
其次,病人需要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方法。
术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可能是伤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表现。
病人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此外,病人还需要了解生活方式上的注意事项。
比如避免吸烟、限制饮酒、保持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以促进术后的康复。
同时,要定期复诊,确保术后的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健康教育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知识普及,病人能够更好的理解并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康复的效果。
希望病人能够重视健康教育,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481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f.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一、引言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种用于胸腔积液或气胸治疗的常见手术方法。
本教案旨在介绍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等相关内容。
二、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 患者平卧在手术床上,将患侧臂放在头侧,露出胸腔引流部位。
- 术前做好病史询问,并进行相关的术前准备。
2. 局部消毒:- 采用适当的消毒液对胸腔引流部位进行消毒,并罩上无菌巾。
3. 局部麻醉:- 使用适量的局部麻醉药物,麻醉胸腔引流部位。
4. 切口:- 在胸腋线第7肋间位置进行切口,切口长度约2-3cm。
5. 插管:- 使用一根细长的引流管,通过切口进入胸腔。
- 将引流管插入胸腔,确保引流管的顶部深入胸腔。
6. 封闭胸腔:- 将引流管与闭式引流系统连接。
- 在引流管与系统连接处加压,确保胸腔内液体通过引流管排出。
7. 固定引流管:- 在胸腔引流部位使用无菌纱布或胶带固定引流管。
三、注意事项1. 手术过程中要保持严格的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 引流管应保持通畅,并避免扭曲和压迫。
3. 确保引流系统封闭,避免外界空气进入胸腔以及引流系统。
4. 定期观察引流液体的性状、颜色和数量,并记录相关数据。
四、术后护理1. 每天定时更换引流系统,并注意消毒操作。
2. 随访患者的病情,观察引流量的变化。
3.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和呼吸等情况。
4. 术后适当的运动和体位调整有助于引流。
5. 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评估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治疗效果。
五、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术是一项常见且有效的治疗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手术方法。
正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护理对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患者的及时随访。
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3fec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d.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操作步骤。
3. 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2. 演示:展示胸腔闭式引流的具体操作过程。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安静、整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设备和材料。
2. 教学材料:准备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教材和操作手册。
3. 设备:准备模拟人或者模型来进行操作演示和练习。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胸腔闭式引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定义、作用和相关原理,包括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引流瓶的使用等。
3. 操作演示(10分钟):在模拟人或模型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演示,讲解每一步骤的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5.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讲解(5分钟):讲解胸腔闭式引流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如引流管堵塞、引流瓶损坏等。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注意事项,回答学生疑问。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等。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引流管的放置、固定等。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胸腔闭式引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胸腔闭式引流的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邀请临床医生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实际经验。
3. 安排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胸腔闭式引流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讲课学习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讲课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735b30aa00b52acec7cab1.png)
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
B.指导病人及家属在活动或搬动病人时简注要内意容。保本模板护精心 引流管;勿脱出、打折。
C.病人下床活动时,引流瓶应低于胸部水平 (shuǐpíng);避
免引流瓶过高,瓶内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第28页/共40页
PART ONE CONTENT
第2页/共40页
第三页,共40页。
第一部分(bù fen) 胸膜腔有关 知识
胸膜腔是由脏胸膜与壁 胸膜之间形成的封闭腔 隙。
腔内呈负压(fù yā),有 助于肺组织膨胀、维持 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 血量。
第3页/共40页
第四页,共40页。
请在此写入标题
破(tūpò)感,同时切
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
。 第18页/共40页
第十九页,共40页。
第三部分 引流(yǐnliú)的装置
胸腔(xiōngqiāng)闭式 立即将引流管引顺流止血管钳的进入植胸入膜腔:侧孔位于(wèiyú)胸腔2~
3CM。
请在此写入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 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
第19页/共40页
请在此写入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 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
03
第三部分(bù fen) 引流的装置
PART THREE CONTENT
第12页/共40页
第十三页,共40页。
第三(dì sān)部分 引流的装 置
引流(yǐnliú)的装置 水封瓶
请在此写入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本章节的 简要内容。本模板精心
第15页/共40页
管。
第十六页,共40页。
胸腔闭式引流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7427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8.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胸腔闭式引流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正确评估和处理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演示:展示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练习。
4. 讨论:分组讨论并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内容:1. 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步骤3. 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4. 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胸腔相关知识。
2. 引入胸腔闭式引流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步骤三:演示胸腔闭式引流操作过程(10分钟)1. 教师在模型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演示。
2. 学生观察并注意操作细节。
步骤四:学生分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相应的设备和模型。
2. 学生在组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解答疑问。
步骤五:分组讨论及解答疑问(5分钟)1. 各组学生就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2. 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步骤六:总结和归纳(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强调胸腔闭式引流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复习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一份关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4357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4.png)
胸腔闭式引流授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使学生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1.2 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医护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士。
1.3 方法采用理论讲解、示范操作、分组练习、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章:胸腔闭式引流的基本概念2.1 定义胸腔闭式引流是一种通过胸腔内置管,将胸腔内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等)引流至体外,以减轻胸腔内压力、预防感染、促进肺复张的治疗方法。
2.2 适应症肺炎、胸腔积液、气胸、血胸、脓胸等。
2.3 禁忌症严重休克、心肺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
第三章: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3.1 引流原理通过重力作用,使胸腔内液体自然流出,借助于呼吸运动,增加胸腔内压力,促进液体排出。
3.2 闭式引流的优势避免空气进入胸腔,减少感染风险;持续有效引流,减轻胸腔内压力;便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判断病情变化。
第四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4.1 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配合;准备所需器材,包括胸腔引流管、接管、水封瓶等。
4.2 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选择患侧胸部下缘、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
(2)消毒皮肤: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约5cm,采用碘伏消毒。
(3)局部麻醉: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
(4)穿刺:在麻醉区域垂直进针,进入胸腔后退出针芯,见气体或液体流出。
(5)置管:将引流管插入胸腔内适当深度,固定引流管。
(6)连接接管和水封瓶:确保引流系统密闭,观察水封瓶中水位变化。
4.3 术后护理(1)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记录。
(2)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受压。
(3)定期更换引流瓶,注意无菌操作。
(4)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促进肺复张。
第五章:胸腔闭式引流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5.1 引流不畅原因:引流管位置不当、折叠、受压等。
处理:检查引流管位置,确保通畅;适当调整引流管深度。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0b74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a.png)
胸腔闭式引流术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员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能准确、有效地进行胸腔闭式引流。
二、教学内容:1.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定义和适应症;2.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器材准备;3.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4.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定义和适应症(5分钟)-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指通过胸腔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和血液引流出来,以维持胸腔内的正常压力,并促进胸腔内的愈合。
-适应症:胸腔积液、气胸、血胸等胸腔疾病。
2.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器材准备(15分钟)-胸腔引流管:不锈钢或硅胶材质,可选择不同尺寸的引流管,根据患者的胸腔情况选择合适的引流管。
-引流瓶:选择合适容量的引流瓶,通常为1000毫升的引流瓶。
-引流瓶连接管:将胸腔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起来。
-抽吸器:用于抽吸引流瓶内的液体。
-消毒液、敷料、手套等。
3.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操作步骤(40分钟)-第一步:准备工作1)收集所需器材;2)告知患者手术内容和操作过程,并取得患者的同意;3)准备患者:脱去患者上身衣物,辅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
-第二步:消毒1)将双手洗净,穿戴好手套;2)用消毒液清洗手术部位,使其处于无菌状态。
-第三步:置管1)确认引流的位置:通过X线或触诊确认引流的位置;2)在消毒后的手术部位切开一个小孔,插入引流管;3)将引流管连接到引流瓶上。
-第四步:调整负压1)通过抽吸器调整引流瓶的负压,使其与患者胸腔内的压力相平衡,实现引流的目的。
2)定期监测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调整引流负压。
-第五步:修复和固定1)将引流管的末端截短,剩余引流管外露部分清洗、消毒、敷贴敷料;2)将引流瓶放置在合适位置,并使用固定带固定。
4.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注意事项(20分钟)-术前准备:患者的病情评估,术前检查和准备,与患者做好沟通和安慰工作。
-操作规范: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流系统。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8401d72aaf45b307e8719770.png)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一、术前宣教1、心里指导:向患者解释防止胸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导患者术中配合,同时针对患者不同的心态和需求,做好详细的健康指导,使患者有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呼吸功能锻炼:讲解戒烟|、咳嗽、深呼吸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二、术后宣教1、心里指导: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体位指导:取半卧位并经常改变卧位方位,依靠重力引流。
3、管道指导:(1)保持管道密闭和无菌:随时检查引流装置是否密闭、引流管是否脱落。
保持水封瓶内长管直立没入水中3-4cm。
患者床头常规放置两把血管钳,告之患者一旦管道与水封瓶脱落,要立即夹闭引流管。
搬动或换瓶时,不能将水封瓶提高至床面以上,以防液体逆流。
家属不得自行更换引流瓶。
(2)保持引流通畅:正常情况下水柱波动幅度为4-6cm,水封瓶压力管中水柱的波动情况表示胸腔压力的高低并提示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管通畅时,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水柱随呼吸上下波动;若无波动,可嘱患者深呼吸或咳嗽;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纤维块堵塞;若波动过大,提示肺粗糙而有漏气、余肺扩张不全或肺不张。
保证引流管不受压和打折。
(3)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于床旁,嘱患者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低于膝关节,并保持密封。
若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及时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瓶。
若引流管从胸腔脱出,应立即用手捏闭插管管皮肤,由医生进一步处理。
(4)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或排气的情况:术后24小时内总引流量不超过300-500ml,若持续每小时出入量〉100ml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采取负压吸引者,应经常观察引流瓶内有无气体排出和排出量的多少,患者胸痛难忍,可能为吸引负压过大,应适当减低吸引压力。
(5)预防胸腔感染:告知患者注意有无发生感染的症状,如体温升高、胃寒、胸痛加剧等。
手术伤口敷料每天更换。
(6)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清洁,伤口有无红肿热痛。
三、拔管宣教1 拔管指针:一般置管48-72小时后,引流瓶中无气体溢出且引流液颜色变浅,24小时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少于10ml,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或气促时,可考虑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3篇)
![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cb1f2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9.png)
第1篇摘要: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的探讨,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操作技能一、引言胸腔闭式引流是外科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的重要手段。
它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液体或气体排出体外,达到治疗的目的。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胸腔闭式引流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因此,对医学生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的目的1. 使医学生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理论知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2. 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应对胸腔闭式引流的能力。
3. 增强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意识,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
三、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的内容1. 理论教学(1)胸腔闭式引流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2)胸腔闭式引流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
(3)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
2. 实践教学(1)模拟操作①使用胸腔闭式引流模型进行操作练习,熟悉操作流程。
②掌握引流管的选择、连接及固定方法。
③学习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2)临床操作①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
②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了解引流效果。
③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④掌握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措施。
四、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1. 案例教学选取典型病例,让学生分析病情,讨论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胸腔闭式引流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3. 模拟操作使用胸腔闭式引流模型进行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 临床操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患者身上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胸腔闭式引流实践教学的评价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胸腔闭式引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讲课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ca8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7.png)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讲课教案教案标题: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作用和适应症。
2.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教学重点:1.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作用和适应症。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教学难点:1.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2. 胸腔闭式引流管相关的图片或示意图。
3. 演示用的胸腔闭式引流管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管吗?它有什么作用?讲解:1. 定义和作用:a.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医疗器械。
b. 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作用:通过负压引流,帮助排除胸腔内积液或气体,促进伤口愈合。
2. 适应症:a.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适应症:胸腔积液、气胸、胸腔手术等。
3. 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a. 介绍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种类和规格选择。
b. 演示正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插入和连接方法。
c. 强调操作时的无菌原则和注意事项。
4. 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a. 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定期检查引流管的负压、引流量和引流液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引流瓶等。
b. 提供常见问题处理的指导:如引流管脱落、引流液异常等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践演练: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胸腔闭式引流管模型或实物。
2. 要求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践演练,互相观摩和指导。
总结:1. 回顾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定义、作用和适应症。
2. 强调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总结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教案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b2ef12844769eae009ed85.png)
邓州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班级:09级护理班日期: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第十二章 3 节课题: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
2、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
难点: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带教、示范、练习教学用具:教材、实验设备作业题:1.简述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2.胸腔闭式引流拔管的指征以及注意事项?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节的内容后同学们能够掌握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操作,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参考资料:《外科护理学》《外科学》续页讲授内容备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实习目的:1.保持引流通畅,维持胸腔内压力。
2.防止逆行感染。
3.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颜色、量。
适应证:胸腔手术、血胸、气胸、脓胸。
实习材料:治疗盘内备无菌持物钳,纱布、2.5%碘伏、70%乙醇,胸腔闭式引流包1个,无菌手套2具,10毫升注射器,胸腔引流袋1个。
实习内容:1.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
(2)观察胸腔引流情况。
2.操作要点:(1)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注:水封瓶准备:要在瓶内注入外用盐水,注水量以水柱波动4-6厘米为宜,在引流瓶的水平线上注明日期及水量)。
(2)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加闭引流管。
续页讲授内容备注(3)消毒引流管连接口,并与负压引流瓶连接。
(4)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5)将引流瓶放于安全处,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腔60-100厘米。
(6)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患者反应。
3、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2)水封瓶应位于胸部以下,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闭,接头牢固固定。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宜,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并作好记录。
如引流液量增多,及时通知医师。
5)更换引流瓶时,应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健康宣教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96f6660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4.png)
胸腔闭式引流健康宣教
1.所有接头应连接紧密,纱布覆盖引流管伤口周围;随时检查引流裝置是否密闭及引流管有无脱落,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内液体逆流入胸膜腔。
2.观察并准确记录患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保持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和阻塞;密切注意水封瓶中水柱波动的情况。
3. 患者可取半坐卧位,鼓励患者咳嗽和深呼吸,以利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排除,促进肺复张;经常改变体位,有助于引流。
参考文献:《外科护理学》2017年6月第6版
拟定人:何** 审核人:
修订日期:2020年8月
拟定日期:2019年4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负压生理作用:
正是由于它存在的负压,才能促使肺组织的膨胀,维持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并且能够增加上下腔静脉的回心血量。
二、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及适应证
1、目的
(1)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血和积液
(2)重建负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
(3)促进肺膨胀
专业英语
词汇要求
胸腔闭式引流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胸膜腔Pleural Cavity
胸膜腔负压IntrapleuralNegativePressure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设疑、解答、视频观看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视频
教研室意见
课程组长签字:教研室主任:
教学进程
手段
与时间
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课程导入:回顾上次课知识、提问
1、胸膜腔解剖生理
1、概念
胸膜腔(Pleural Cavity)是由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形成的具有负压的封闭腔隙。
2、胸膜腔负压:
正常平静呼吸吸气压:-0.8~-1.0kpa(-8~-10cmH2O)
呼气时:-0.3~0.5kpa(-3~-5cmH2O)
3.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并运用于实际
4解释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同时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1.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2.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难点:1.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和
2.胸腔闭式引流异常情况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
深化与拓宽
课后将有关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和胸膜腔生理的文献上传至群共享中,同学抽时间自学
(2)引流管长度适宜
(3)妥善固定
(4)定时挤压
4.随时观察
(1)密切观察水柱波动
1一般情况:4~6cm
2水柱波动过大:肺不张
3无波动:不通畅/完全复张
4表现出气促、胸闷、气管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提示血块阻塞引流管
(2)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
1量:术后5小时内<100ml/h,24小时<500ml
(3)油纱布包盖引流管周围
(4)搬动病人或更换引流瓶时,双重夹闭
(5)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引流管,更换引流装置
(6)引流管滑脱,立即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再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2.严格无菌,防止感染
(1)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2)引流瓶低(60-80cm)
听诊肺呼吸音清晰,胸片示伤侧肺复张良好
无呼吸困难或气促等症状
2拔管:
深吸一口气→呼气末迅速拔管→凡士林纱布和厚敷料封闭伤口→包扎固定
3拔管后观察: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发绀、渗液、出血和皮下气肿等
(5)异常情况的观察
(1)引流不畅: 堵塞;
引流管内口滑脱;
打折,扭曲;
胸腔内段的引流管过长等
注意:当水柱波动<3cm时,不一定就是引流不畅,可能是因为肺不张,或者是疼痛引起患者活动受限(设疑,引起思考)
(3)防止倾斜、撞击
(4)定时更换引流装置,严格无菌操作
有研究表明: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每周更换1次水封瓶并不会增加胸腔内感染及水封瓶内细菌定植的机会。(引申同学们的思维,布置问题,引导同学们查文献解决更换引流装置的时间,具体到哪种情况等等)
3.保持通畅
(1)体位:半卧位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
授课对象
护理本科三年级
授课类型
理论教学
授课教师
职称
授课章节题目
第三十章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学时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授课时间
2014.07.15第6节
教材名称
《外科护理学》
教材主编
李乐之
教材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第五版
教学目标
主要目标:
1.了解胸膜腔生理特点
2.熟悉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和适应症
小结与思考题
掌握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熟悉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与适应症
理解胸膜腔生理和胸腔闭式引流的原理
思考题:双瓶与三瓶式闭式引流护理时有何不同
参考资料
《外科护理学》李乐之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
《外科护理学》曹伟新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朱晓艳,张清媛,邓艳芳.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水封瓶更换时间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0).
若连续2小时>100ml/h,及时处理
2色:深红色→淡红色或血清样→淡黄色
3性状:淡黄色(正常) 鲜红色(活动性出血) 乳白色(乳糜胸)
结合图片进行展示
(3)并发症的观察
1切口感染:伤口敷料
2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T、痰液性状
(4)拔管的观察
1拔管指征:
生命体征稳定
无气体溢出且颜色变浅24h后
引流量<50ml/24h ,脓液<10ml/24h
(4)发现胸膜腔内活动性出血,支气管残端瘘等
2、适应证
(1)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
(2)心胸外科手术后的引流
(3)气管、支气管瘘者
禁忌:结核性脓胸
三、原理及装置
1、原理
(1)将胸腔与外界进行隔离
(2)重力作用排出胸腔内液体或气体
2、装置的介绍
(1)种类:单瓶、双瓶、三瓶
(2)集液瓶特点:装入无菌蒸馏水/无菌生理盐水;橡胶瓶塞封柱;长/短两根玻璃管插入圆孔;短管远离液面与大气相通;长管插至液面下3-4cm
四、置管位置和胸管种类选择
目的
插管位置
材质
管径
引流气体
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软-塑胶管
1cm
引流液体
腋中/后线第6-8肋间
硬-橡胶管
1.5-2cm
引流脓液
脓腔最低点
硬-橡胶管
1.5-2cm
再通过解剖图片强化置管的位置
5、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1.保持密闭
(1)随时检查是否密闭、有无脱落
(2)保持水封瓶长管没入水中3-4cm
(2)漏气: 漏气分度
分度
表现
Ⅰ度
仅咳嗽时有气泡逸出
Ⅱ度
讲话/深呼吸时有气泡逸出
Ⅲ度
平静呼吸时有大量气泡逸出
(3)其它:
1误将引流管接在排气管上
2更换引流瓶时忘记加灭菌水
六、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视频播放9分钟
2分钟
回顾
3分钟
讲授
3分钟
讲授
3分钟
结合图片
2分钟
结合图片
2分钟
2分钟
抛出问题
2分钟
结合图片
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