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详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ppt课件全

实验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所 吸收的热量是不相同的。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质量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吸收相同 的热量多。 水吸热能力强。
小结 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物体
温度的变化有关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问题: 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呢?
一、比热容的概念
比热容的概念: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
蒸汽机车 火电站的汽轮机
蒸汽机车
喷气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
二、汽油机 1.构造
火花塞
进气门 活塞
连杆
气缸 排气门
曲轴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工作过程 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
门关闭。活塞由上端向
汽 油
下端运动,汽油和空气
和 空
组成的燃料混合物从进 气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氮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
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运动)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证明了什么? 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 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是由古 希腊数学家希罗于 1 世纪发明 的汽转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玩 具而已。
瓦特在前人的启迪下,对蒸 汽机作出一系列重大改进,在工 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 类利用能源新时代,标志着工业 革命的开始。
其实,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 烧开,推动壶盖,从而发明了蒸 汽机,是一个善意的杜撰。
求: t0 =?
解: 由Q吸=cm(t - t0)得 (t - t0) =Q吸/cm
初中物理实验电学ppt课件

13
➢记录数据
➢分析和论证
测量结果说明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0.18 0.18 0.18
0.1 8 0.18
0.18
0.1 8 0.18
0.18
➢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 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提出问题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
(3)电源的内阻要尽可能小,所以这里用蓄 电池组作电源。如果用稳压电源也可。
验证欧姆定律 ——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改变该电阻两端
电压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
设系计电路:
V
P
R AB
A
S
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根据电压表和电 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 电压值和通过R的电流值,并记录 在下面的表格里。
(1)实验关键——组织好分组实验,爱护仪器,规 范训练 ,尤其是电表的使用和接法,收集数据, 总结规律,提高要求。
(2)具体方法:指导学生电表的连接和读数,尤其 是正确地换位测量。每次实验在观察读数后,应 及时将开关断开,以切断电源。到下次观察时, 再接通电源。
1.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提出问题
(3)本实验直流电源电压最多用3伏,不允许将别组 的电源取来与本组电源串接使用,以防烧坏小灯泡。
(4)用小刀削刮接线的接头时,用力要适当,削刮要 细心,防止小刀划破手指。
(5)实验结束,必须养成整理好仪器的良好习惯。
一、电流和电路
实验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学生实验) 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学生实验)
一、电流和电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课件》ppt

随堂训练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第十三章 内能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同一时刻,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保持物质原来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作分子或者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直径来衡量,通常用10-10m为单位 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讲授新课
二 分子热运动
观察与思考
思考:打开香水瓶后,不久就会闻到香味,为什么?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知道分子的 直径大小 。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识 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讲授新课
一 物质的构成
观察与思考
想一想:如果把此杯子打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如果经过 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如果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 个限度?
讲授新课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 1. 热量是过程量;温度、内能是状态量
2.单位区别
3.表述区别 温度只能说“是、降低、升高” 热量只能说“吸收、放出” 内能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
温度不一定改变。
课堂小结
一、内能 二、热量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热传递 2.做功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共21张PPT)

A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例2.小东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 (1)请完成如图实验电路的连接;(2)小东正确 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 示数为图(甲)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是 5 Ω。
则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
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
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
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
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
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
R=
U I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
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
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c
d
a
b
三、实验现象分析:
1.某同学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 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其可能原因是:
电流表所选量程小 电源电压太大 滑动变阻器在最小端等
2.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 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 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 能有几种?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四、伏安法测电阻,找错处?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 ,然后电压表和电流表要选择适当的量程。
【一线精品】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7 人教版最新精品公开课件

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志向再高,没有努力,志向终难坚守;没有远大目标,因为努力,终会找到奋斗的方向。做一个努力的人,可以说是人生最切实际的目标,是人生最大的境界。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2、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 的大小、倒正、虚实。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3、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 上的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4、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观 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等于1倍焦距
5、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 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 镜观察像的情况。
这一切当然都是一个谜。但不管怎样,作为一个人的人生志向,我以为当什么并不重要;不管是谁,最重要的是从小要立志做一个努力的人。
我小的时候也曾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我的回答不外乎当教师、解放军和科学家之类。时光一晃流走了二十多年,当年的孩子,如今已是四十出头的大人。但仔细想一想,当年我在大人们跟前表白过的志向,实际一个也没有实现。我身边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如此。有的想当教师,后来却成了个体户;想当解放军的,有人竟做了囚犯。我上大学时有两个同窗好友,他们现在都是我国电子行业里才华出众的人,一个成长为“康佳”集团的老总,一个领导着TCL集团。我们三个不期而然地成为中国彩电骨干企业的经营者,可是当年大学毕业时,无论有多大的想像力,我们也不敢想十几年后会成现在的样子。一切都是我们在奋斗中见机行事,一步一步努力得来的。与其说我们是有理想的人,不如说我们是一直在努力的人。
(完整版)中学物理实验PPT动画课件展示

S
磁铁向下运动
课
件
N
展
示
×b
F
B
a
b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其它 退出
38
PPT
课 件
机机械械 能能 守守 恒恒
展
示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其它 退出
39
PPT
伽利略理想实验
课
件
展
示
开始
开始
开始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其它 退出
40
PPT
课
小球的弹性碰撞
件
展
示
m1
m2
m1=m2
件
展
S
示
F F
E
F
F F
a(b) ×
d(c)
F
×
电机转动
F F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其它 F退出
23
PPT
电动机效率的测定
课 件 展 示
A V
P出 FV mgV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其它 退出
24
PPT
卢瑟福的质子粒子的轰发击氮现核实验
课
— 质子的发现
件
展
示
粒子
N2
析各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 R2 变化。
解答:当P右移动 R1 R总
I总
U4
I4
I2
U2
U3
I3
I1
P
R1 R1 R3
R4
r
力学 热学 电学 光学 原子 其它 退出
36
PPT
楞次定律的应用
课 件 展 示
S
N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课件-第17章 欧姆定律

(3)小灯泡电阻的特性:实验表明灯泡电阻随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课堂练习】
在如图所示的测小灯泡电阻R的实验中:
(1)在连线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处于_断___开___状态,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P应先移到 _B__(填
“A”或“B”)端,使它的电阻
值 最大
(2)闭__合__开__关。后,当滑片向左
移动时,电流表读数_变___大__、 电压表读数__变___大___(填
你还能怎样解答呢?
解:I=U/R=20V/20 =1A
小结
欧姆定律
➢内容: ➢公式: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2.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3.知道多次测量在实验中的用途。对于不变 化的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对于变化的量,则是在多组数据中寻找普 遍存在的规律。
解:R=U/I=4.8V/0.32A=15
测量电阻的方法: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 要想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 测量出该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 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对公式R=U/I理解:只是一个计算式,表示导体的电 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没有物理意义!!)。
①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②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③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 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④计算导体阻值。
进行实验
实验中我们可以多测几组电流和电 压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R,进 行比较。
利用变阻器,可以改变通过电路的 电流,这样就能多测几组数据。
注意
(1)调整变阻器之前要先想好,朝哪个方向 移动滑片时灯泡的电流变小,闭合开关之前应该 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使电路中电流最 小的位置。
【课堂练习】
在如图所示的测小灯泡电阻R的实验中:
(1)在连线的过程中,开关应该
处于_断___开___状态,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P应先移到 _B__(填
“A”或“B”)端,使它的电阻
值 最大
(2)闭__合__开__关。后,当滑片向左
移动时,电流表读数_变___大__、 电压表读数__变___大___(填
你还能怎样解答呢?
解:I=U/R=20V/20 =1A
小结
欧姆定律
➢内容: ➢公式: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电阻的测量
教学目标
1.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 2.会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 3.知道多次测量在实验中的用途。对于不变 化的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对于变化的量,则是在多组数据中寻找普 遍存在的规律。
解:R=U/I=4.8V/0.32A=15
测量电阻的方法: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 要想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 测量出该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 值了。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对公式R=U/I理解:只是一个计算式,表示导体的电 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没有物理意义!!)。
①断开开关,连接电路; ②接入电路的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 ③闭合开关,调节R,读取并记录几组 电流表、电压表数据(U≤U额); ④计算导体阻值。
进行实验
实验中我们可以多测几组电流和电 压的数据,分别算出相应的电阻R,进 行比较。
利用变阻器,可以改变通过电路的 电流,这样就能多测几组数据。
注意
(1)调整变阻器之前要先想好,朝哪个方向 移动滑片时灯泡的电流变小,闭合开关之前应该 先调整变阻器的滑片,使它处于使电路中电流最 小的位置。
初中物理 电流的测量17 人教版优秀课件

十一月份的北方很冷,已经零下十几度,天空还飘着雪花,不争气的眼泪在我冰冷的脸颊上流淌着,慌忙中忘记了戴手套和帽子,当时也顾不上什么冷不冷的,急匆匆地带着小跑赶往汽车站,最终还是没赶上末班车。我很沮丧,仅剩下一班车路过我家的镇上,不知道是坐还是不坐。心想:不坐的话今天不可能回家了;坐的话,镇里离我家还有五里地,等车到站的时候一定很晚,我一个人不敢走夜路。我犹豫着,司机却不耐烦地冲我叫嚷起来:“你到底上不上啊?”瞬间脑里闪过一个念头:不错过,也不回头。于是,我一个大步便跨上了车。 车缓缓地开了,看着天渐渐暗下来,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想着:父母顶着压力供我上学的种种不易,为了我的生活费他们一个鸡蛋也不舍得吃,都攒起来留着卖钱给我;想着:为了省钱,我整天就只吃馒头蘸酱,或者吃二三毛钱廉价的方便面,同学们都来嘲笑我;想着:虽然我学习好,但班主任老师也不会喜欢我;还想着:刚刚在校长训斥我的一幕;种种这些就像蔓藤一样交缠在一起,难过的情绪又一波地席卷而来,一路上我的眼泪如那天的雪花一样,挥挥洒洒,没有停过……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
若两直极接上连。到电源两极会 造成电源短路。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从“+”接线柱流入,“–”
接被线测柱电流流出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 3、任何情况下不能使电流表直 4、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测量通过 小灯泡的 电流时, 电流表的 返回前接页法 下一页
甚至不知所措。我傻傻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过去一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人才渐渐地少了,突然间我的耳朵捕获了一串数字,是住宿费的缴费窗口传出来的,我不由得摸了一下包,心里便有了主意:先把住宿费交了,其他再说。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故作镇定地交了住宿费,领了被罩和盆,就忐忑不安地住进了宿舍。 宿舍共八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都是年轻人,很快都熟络了起来。我的班主任则是一个娇小的,长得很漂亮的女老师,叫李丽。医学虽然看上枯燥,但很多东西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学起来也没有那么难。不论解剖课的死人骷髅头,各类人骨,还是内外科的各种病理药理,以及活体的各种器官,我都学得津津有味。可是学习的高涨的热情,无法掩盖我内心的不安,我很害怕触碰到老师的目光,怕她对我说:白XX,你不知道学费没有交吗?就这样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熬过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有一天,李丽老师气匆匆地走进教室,用鄙夷的略带愤怒的目光注视着我时,我心虚了,低下头不敢再去看她,我心跟明镜似的。她喝道:“白XX, 王校长要见你,在二楼校长室。” 走廊里我挪着步,每走一步都觉得很沉,不知道校长会怎么批评我,或者是严惩我,害怕与紧张让我在房门前不得不倒吸了一口气,接着又闭上眼睛静等五秒钟后,我才敢扣响房门,听到里面传出:进来,我才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门。我径直地站在校长的办公桌前,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看见王校长端坐在桌前书写着什么,看见我进来,便马上收起笔,他从椅子上慢慢站起来,用惊愕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我,他严肃的目光里还带着一股寒气,仿佛瞬间就能将我冰封,我连大气都不敢出。紧接着他开始发怒了,大声呵斥道:“你,你就是XXX。”我不敢说话,只是点点头。他猛然摘下眼镜,愤怒下的眼睛突出的更加厉害,手在不停地拍打着豪华的办公桌,来压抑着他内心的烦躁,他一声高过一声地责问我:“你小小年纪,也太有主意了,这么多钱没交,竟然能瞒这么久”。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了,
(4)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
若两直极接上连。到电源两极会 造成电源短路。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 2、电流从“+”接线柱流入,“–”
接被线测柱电流流出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 3、任何情况下不能使电流表直 4、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1.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测量通过 小灯泡的 电流时, 电流表的 返回前接页法 下一页
甚至不知所措。我傻傻地站在那里,也不知道是过去一个小时,还是几个小时,人才渐渐地少了,突然间我的耳朵捕获了一串数字,是住宿费的缴费窗口传出来的,我不由得摸了一下包,心里便有了主意:先把住宿费交了,其他再说。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故作镇定地交了住宿费,领了被罩和盆,就忐忑不安地住进了宿舍。 宿舍共八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因为都是年轻人,很快都熟络了起来。我的班主任则是一个娇小的,长得很漂亮的女老师,叫李丽。医学虽然看上枯燥,但很多东西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学起来也没有那么难。不论解剖课的死人骷髅头,各类人骨,还是内外科的各种病理药理,以及活体的各种器官,我都学得津津有味。可是学习的高涨的热情,无法掩盖我内心的不安,我很害怕触碰到老师的目光,怕她对我说:白XX,你不知道学费没有交吗?就这样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熬过了整整三个月。直到有一天,李丽老师气匆匆地走进教室,用鄙夷的略带愤怒的目光注视着我时,我心虚了,低下头不敢再去看她,我心跟明镜似的。她喝道:“白XX, 王校长要见你,在二楼校长室。” 走廊里我挪着步,每走一步都觉得很沉,不知道校长会怎么批评我,或者是严惩我,害怕与紧张让我在房门前不得不倒吸了一口气,接着又闭上眼睛静等五秒钟后,我才敢扣响房门,听到里面传出:进来,我才小心翼翼地推开那扇门。我径直地站在校长的办公桌前,不敢发出一点声响。看见王校长端坐在桌前书写着什么,看见我进来,便马上收起笔,他从椅子上慢慢站起来,用惊愕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我,他严肃的目光里还带着一股寒气,仿佛瞬间就能将我冰封,我连大气都不敢出。紧接着他开始发怒了,大声呵斥道:“你,你就是XXX。”我不敢说话,只是点点头。他猛然摘下眼镜,愤怒下的眼睛突出的更加厉害,手在不停地拍打着豪华的办公桌,来压抑着他内心的烦躁,他一声高过一声地责问我:“你小小年纪,也太有主意了,这么多钱没交,竟然能瞒这么久”。我羞愧地低下了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6个。
3、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31个。
其中分组实验16个,演示实验14个,选做1个
2021
3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 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
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2021
6
2、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 一、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 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2Hale Waihona Puke 211总述
•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活动 很多,在保证安全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必须达到:
• 科学准确;
• 现象明显!
2021
2
1、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4
个。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11个。
2、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19个。
2021
9
3、《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v s
•实验过程:
t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
过的路程S;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根据公式:v s 算出平均速度。
t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
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2021
10
•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要点诠释: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 度较慢方便计时;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 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2021
11
3、问题探究: (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 提示: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
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三、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 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
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021
7
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时应注意: 1、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间隔。因 此,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作为计时工具。停表分为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类。机械停表的分度值可达0.1秒电子 停表的分度值为0.01秒。电子停表一般为数显式,可直接读 数。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 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
(3)注意事项——抽气盘的圆盘表面要涂上黄油或稠的机 油, 并盖上油纸,以防锈蚀,影响密封。
2021
15
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频率高低的比较。
(2)具体方法:选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进行比较;用硬卡片拨 动梳子的齿进行比较;用齿数不同的转轮弹击硬卡片进行 比较等等。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 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真空罩中的闹钟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 系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波形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波形图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发声扬声器的烛烟
2021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13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发声体振动现象的放大 (2)具体方法:除了能直接观察、触摸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
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采用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 轻小物体,达到伴随铃声或放大振动现象的效果。
2021
14
2、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实验关键——听到声音的效果
(2)具体方法: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抽气
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 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 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 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 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 在真空里传播。所以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听到声音的变化 并初步体会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
2021
4
一、机械运动(共3个)
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分组
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停表测量时间
分组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平均 速度
分组
2021
5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 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使用刻度尺要 “五会”即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机械停表的读数: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2021
8
实验三:《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关键:让学生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搞清楚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测物理量时所用工具有哪些?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2、注意事项:斜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 车速 度过快,不容易记录时间);要保证小车从斜面 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相同高度 释放。
(2)利用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后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
提示:后半段路程: t3=t2-t1;再用公式
s v
2 2
s通; 过后半段的时间: 计2s 2 算得出。
t3
(3)怎样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
提示: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
行几次“试测量”,最后才正式测量。
2021
12
二、声现象(共6个)
3、在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31个。
其中分组实验16个,演示实验14个,选做1个
2021
3
1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会认:零刻度是否磨损、分度值(相邻两条刻线所代表的长度, 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量程(测量范围)。
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会读:应估读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数字和单位
2021
6
2、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 一、学会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准确程度, 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2Hale Waihona Puke 211总述
•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活动 很多,在保证安全和可操作的前提下,必须达到:
• 科学准确;
• 现象明显!
2021
2
1、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24
个。其中分组实验13个,演示实验11个。
2、在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书中包括的实验共有19个。
2021
9
3、《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
•实验原理: v s
•实验过程:
t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低端,测量小车要通
过的路程S;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根据公式:v s 算出平均速度。
t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点,再次测量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小车
从斜面的顶端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然后算出小车通过上半
段路程时的平均速度。
2021
10
•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要点诠释: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 度较慢方便计时;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 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小,影响实验结果。
2021
11
3、问题探究: (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 提示: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
二、要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
三、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观察、测量和读数;会分析实验数据并 且会归纳判断得出正确的
结论;了解实验误差的概念;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021
7
实验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时应注意: 1、停表的使用与读数: 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测出时间间隔。因 此,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作为计时工具。停表分为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类。机械停表的分度值可达0.1秒电子 停表的分度值为0.01秒。电子停表一般为数显式,可直接读 数。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是15 分钟)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s),并将它们相加。
(3)注意事项——抽气盘的圆盘表面要涂上黄油或稠的机 油, 并盖上油纸,以防锈蚀,影响密封。
2021
15
3、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频率高低的比较。
(2)具体方法:选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进行比较;用硬卡片拨 动梳子的齿进行比较;用齿数不同的转轮弹击硬卡片进行 比较等等。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 播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真空罩中的闹钟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 系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波形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声音波形图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发声扬声器的烛烟
2021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演示
13
二、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 (1)实验关键——发声体振动现象的放大 (2)具体方法:除了能直接观察、触摸感受到的一些典型的
振动发声的实例以外,采用给音叉叉股悬垂螺钉、乒乓球等 轻小物体,达到伴随铃声或放大振动现象的效果。
2021
14
2、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1)实验关键——听到声音的效果
(2)具体方法:将播放音乐的手机放在抽气
盘上,先在玻璃钟罩底边均匀涂上一层凡士林,放在抽气盘 上,略微转动玻璃钟罩并稍施压力,使钟罩与抽气盘接触紧密。 用抽气机抽出罩里的空气,可以听到音乐随着罩里空气的稀薄 而逐渐减弱。然后将空气慢慢放入钟罩里,又听到音乐逐渐加 强。通过音乐声音前后强弱变化的对比,可以得出:声音不能 在真空里传播。所以本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听到声音的变化 并初步体会理想实验与科学推理的研究方法!
2021
4
一、机械运动(共3个)
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分组
第一节 刻度与时间的测量 用停表测量时间
分组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测量物体运动平均 速度
分组
2021
5
实验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要正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就要正确地使用测量长度的基 本工具——刻度尺,并掌握测量的方法和要点:使用刻度尺要 “五会”即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1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机械停表的读数:读数为小盘的分钟读数+大盘的秒读数。
2021
8
实验三:《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关键:让学生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搞清楚实验中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测物理量时所用工具有哪些?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2、注意事项:斜面不要过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 车速 度过快,不容易记录时间);要保证小车从斜面 上滑下来沿直线运动;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相同高度 释放。
(2)利用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后半段
路程的平均速度?
提示:后半段路程: t3=t2-t1;再用公式
s v
2 2
s通; 过后半段的时间: 计2s 2 算得出。
t3
(3)怎样保证时间测量的有效性?
提示: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
行几次“试测量”,最后才正式测量。
2021
12
二、声现象(共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