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合集下载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29张

返朴归真 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
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品诗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表达了志士 和隐士的不同人生态度。曹操锐意进取, 陶渊明隐逸山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 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 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叶嘉莹说:“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 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 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 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 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 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 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读山海经(其十)》表达了他对精卫、刑天百折不挠 的坚强意志的赞美,说明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 策自励,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两种性格并不矛盾,恰恰说明陶渊明是个立体人物, 他的归隐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更是对无法实现抱负 的绝望,其内心仍然不忘世事,想有所作为。
白描 工笔 写意
• 白描: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白居易《卖炭翁》
• 细描:
•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
归
园
田
居
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品诗情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 • 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 • 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 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表达了志士 和隐士的不同人生态度。曹操锐意进取, 陶渊明隐逸山林,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 择,你是否赞同陶渊明的归隐?
• (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 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叶嘉莹说:“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 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 办法的,只有陶渊明。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 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 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 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 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读山海经(其十)》表达了他对精卫、刑天百折不挠 的坚强意志的赞美,说明诗人自身也时时以这种精神自 策自励,寄托了自己的悲愤和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慨。
两种性格并不矛盾,恰恰说明陶渊明是个立体人物, 他的归隐不仅仅是对田园的热爱,更是对无法实现抱负 的绝望,其内心仍然不忘世事,想有所作为。
白描 工笔 写意
• 白描:
•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白居易《卖炭翁》
• 细描:
•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
归
园
田
居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19张

知识链接:
田园诗派
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 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热爱躬耕生活之情; 语言平淡自然,朴实而又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 新、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
晋——陶渊明——田园诗派
南朝(宋)——谢灵运——山水诗派
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派
写作背景:
陶渊明少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因时局动荡、仕 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 端不满。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 唱的效果。
总结:艺术特色
1.白描手法的运用。 2.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 4.生动形象的比喻 5.平浅自然的语言
“池鱼”、“羁鸟”
本体:
世俗、官场
诗人自己
喻词: 效果: 情感:
借喻 官场的污秽、束缚 对官场的极大厌弃
生动 形象
误入官场,深受束缚
逃离官场,回归田园的迫切
展+评:
动静结合
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的写景手法,使文章更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王国维:
方宅、草屋 近
榆柳、桃李
(静) 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导(3min):
一提到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我们就会 想到他的名句名诗。你能想起几个?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 园田居(其一)》,体会他超凡脱俗的品质和 归隐田园后闲适愉悦的心境。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28张

结
合
静
动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景 远景
远 近 结 合
有声衬无声
白描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拓
展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
探
究
1.乐天安命、厌恶官场的陶渊明,是受 到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思想的影响而辞官归隐的,那么回归田 园的陶渊明是否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呢?
思路提示一:我认为不能。辞官归隐,陶渊明就永远 无法实现其“大济苍生”的宏愿了,如果他能够坚持 为官,并且与贪官污吏做斗争,仍然有实现人生理想 的机会。 思路提示二:我认为能。当时社会黑暗,官场腐败,陶 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点恰恰体现了陶渊明的 高洁品格,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 。
适俗 爱丘山 “
守拙
写 作 背 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方:四周围绕。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隐约的样子。墟里:指村落。 颠:顶端。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指世俗的繁杂琐事。 虚室:静室。余闲:余暇,空闲。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
2.归去自然:世界那么大,选择归去的 陶渊明除了自然田园,是否还有其它更 好的选择?
钱钟书《说“回家”》:“归去是历程,自然只是对象。历 程是回复以求安息;对象是在一个不陌生的,识旧的,原有的 地方从容安息。”
《道德经》:人法(效法,学习)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万物有 成理而不说。
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哪个字是诗眼呢?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12张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归园田居
玉林市育才中学 罗斯妮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学习目标: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六、写读,兴诗趣 •请尝试将诗歌改写为歌词,谱写旋律, 用流行歌曲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
•一、自读,通诗文 •请快速阅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填 写下列句子: •陶渊明的田园是方宅; •陶渊明的田园是 ;
• ……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一、自读,通诗文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归园田居
玉林市育才中学 罗斯妮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学习目标: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六、写读,兴诗趣 •请尝试将诗歌改写为歌词,谱写旋律, 用流行歌曲的形式演绎古典诗词。
•一、自读,通诗文 •请快速阅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填 写下列句子: •陶渊明的田园是方宅; •陶渊明的田园是 ;
• ……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师课件免费课件下载优秀公开课课 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一、自读,通诗文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名 《师 归课 园件 田免 居费 (课 其件 一下 )》载课优件秀(公12开张课PP课T)件《归 园田居 (其一 )》 课件 (12张PPT)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29张

《归园田居》一组五首,描绘田园 风光的美好,农村生活的淳朴,抒 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早年 28岁前 “大济苍生”
中年 29 — 41岁 “误入歧途”
晚年 41岁后 “归隐田园”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
一起一落:29岁江州祭酒,因厌恶官场污浊而辞职归家,后被召为江州 主簿,不就。 二起二落:36岁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僚,但桓玄阴谋篡权,陶再 度失望,次年,借陶母去世,丁忧归家,闲居3年,田园避世。 三起三落: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又改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 但因时局动荡,再度辞官。 四起四落:40岁(公元405年8月)为彭泽令,11月弃官归隐,只做80 天县令。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 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归隐田园共20多 年,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44岁时家遭火灾,急剧贫困, 427年秋,深感不久于人世,写三首《挽歌诗》,一篇《自祭文》。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乃窘迫之写照。
朗读课文《归园田居(其一 ) 》/陶渊明
虽然受到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影响,但陶渊明却试图以身体力 行的躬耕和固守节操,从社会底层影响当时污浊的社会。他用行动 教育了后代文人要不屈服于权贵,不附庸俗之流。同时,也让自己 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仕和归隐的 选择自由。
课堂小结
是仕,还是隐?是直面现实,心怀天下,还是坚守本性,退隐山 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选择。陶渊 明是不幸的,他生逢乱世。而我们何其有幸,生逢盛世中国,愿每 一个平凡如的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爱自然爱生活也爱自己。
陶渊明,一介文人,不擅农事,辞官后的生 活并不想人们想象的那般闲适潇洒,也由此可 知,弃官归隐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浪漫之事。 即便如此,在以“学而优则仕”为读书人的必 然追求、以士人劳动为耻的古代,陶渊明毅然 决然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开荒南野、箪食瓢 饮,还能自得其乐,这是难得而又可贵的。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18张ppt)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诗人描写的田园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 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方宅
清幽 优美
草屋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白描 手法
见
榆柳 桃李
语言质 朴自然
村庄 炊烟
静
衬
狗吠
听 鸡鸣 动
恬淡 舒畅
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
诗人描写的田园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 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 么美?
因为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 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 彻底逃离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 感情。
还有一个原因,景物描写有层次、 不杂乱,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浓有 淡,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 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现对黑暗现实 的不满。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 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阅读,解读意象,品味意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 力。 2.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
活无限热爱之情。
诵读感知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
羁鸟:笼中鸟。 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 节操。 荫:名词用作动词,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 虚室:空室 樊笼:比喻官场生活。
整体感知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 诗人 厌恶官场 和热爱田园的心情?
眉目传情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 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42张

曹操和陶渊明,一位是统治者,一位是弃官归隐、亲身劳作的诗人,他们的人生 境界和追求都不同,也决定了他们有两种不同的人生,而他们的人生也是他们各自追 求的极端化发展,也因此他们都有自己的美丽和不足。如何将这两种人生追求结合起 来,取长补短,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人生,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 四 部 分
第 五 部 分
布置作业
作业
1.总结常见的表达技巧,积累下来,与同学进行交流。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从“人生的选择”这一角 度出发写一段话。
谢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今隐逸 诗人之宗
第 二 部 分
诵读诗歌,感知文本
齐声朗读,感悟诗歌节奏,体悟情感基调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示
曹操与陶渊明同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只是一个柔弱的文人,不具备曹操 的政治眼光和雄才大略,更不具备曹操的军事才能,所以在乱世中,他只能选择归隐 田园、独善其身,这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既然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努力做好自己! 统治者与农民,政治家与诗人,或许身份有不同,但人生价值并无高下之分。
第 三 部 分
走进诗歌,品味鉴赏
分组讨论
1.归因:在古代,官场可以说是一片热土,太多人心向往 之,那陶渊明为何而归呢? (从诗中语句并结合时代背景及诗 人的经历来回答)
第 四 部 分
第 五 部 分
布置作业
作业
1.总结常见的表达技巧,积累下来,与同学进行交流。 2.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从“人生的选择”这一角 度出发写一段话。
谢谢!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古今隐逸 诗人之宗
第 二 部 分
诵读诗歌,感知文本
齐声朗读,感悟诗歌节奏,体悟情感基调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提示
曹操与陶渊明同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只是一个柔弱的文人,不具备曹操 的政治眼光和雄才大略,更不具备曹操的军事才能,所以在乱世中,他只能选择归隐 田园、独善其身,这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既然无力改变环境,那就努力做好自己! 统治者与农民,政治家与诗人,或许身份有不同,但人生价值并无高下之分。
第 三 部 分
走进诗歌,品味鉴赏
分组讨论
1.归因:在古代,官场可以说是一片热土,太多人心向往 之,那陶渊明为何而归呢? (从诗中语句并结合时代背景及诗 人的经历来回答)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44张

观点二,我赞成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人在涌入社会洪流的过程中 不慎迷失了方向,改变了初衷,一味追名逐利。
或许,我们应该慢下来,停下来,探求自我人性的纯洁 ,学习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纯正。况且获得 这返璞归真的喜悦并不一定要离群隐居,也可以在实现人生 价值的同时,保有一片心灵净土。
陶渊明
1.陶渊明,又名 陶潜 ,字 元亮 ,
东晋(朝代)诗人,浔阳柴桑人,我国第一
位 田园诗人。自号 五柳先生,
私谥
,世称靖靖节节先生。
2.主要作品收录在《陶渊明集》 中,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 《归园田居》等。
• 开创了田园诗体,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百世田园之主,隐逸诗人之宗”
观点三,我觉得应辩证统一地看
面对各自的人生,陶渊明选择归隐出世,曹操却选择积 极入世,二者行为看似相悖,实则都是处世成事的大智慧。 新时代的我们,也应当以一颗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淡泊 于名利,积极于进取。习主席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们应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积极奋斗之上,在为国奋斗的同 时成就自我。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 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 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 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 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 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特点:
恬静 幽雅 朦胧 和谐 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宁静
方宅
视听结合、
白描 手法
视
草屋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看似平凡的意象,构成诗意的生活画卷。
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美
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找意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景
远景
静
动
有声衬无声 (视听结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白描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示例二
方正的宅院旁边有十余亩田地,其间坐落着八九间简陋却打扫得很干净的茅草屋。屋后有榆树、柳树掩映成荫,清风徐来,枝叶摩挲,发出沙沙响声。堂前参差排列着桃树、李树,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密挨着低语,似乎在诉说着又一个丰收年。那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着的,是近处人家的炊烟,透过这袅袅青烟看向远处的村落,便如天边的星辰一般时隐时现了。不知从哪儿的幽深巷道中传来一声清亮的狗吠,时不时地还有桑树枝头的鸡鸣声与之应和着,使得原本空旷的乡野更显静谧。
方宅十余亩:
方法:1、 用第一人称 2、 发挥想像和联想 3、 注意色彩的渲染,细节的设置,并善于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诗中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意象——画面——意境
世外桃源
情景交融,富有意境美
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至臻完美的艺术境界。
找意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近景
远景
静
动
有声衬无声 (视听结合)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
白描
动静结合
远近结合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示例二
方正的宅院旁边有十余亩田地,其间坐落着八九间简陋却打扫得很干净的茅草屋。屋后有榆树、柳树掩映成荫,清风徐来,枝叶摩挲,发出沙沙响声。堂前参差排列着桃树、李树,枝头沉甸甸的果实密挨着低语,似乎在诉说着又一个丰收年。那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着的,是近处人家的炊烟,透过这袅袅青烟看向远处的村落,便如天边的星辰一般时隐时现了。不知从哪儿的幽深巷道中传来一声清亮的狗吠,时不时地还有桑树枝头的鸡鸣声与之应和着,使得原本空旷的乡野更显静谧。
方宅十余亩:
方法:1、 用第一人称 2、 发挥想像和联想 3、 注意色彩的渲染,细节的设置,并善于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诗中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作者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意象——画面——意境
世外桃源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4张PPT)

他的诗表面质朴而内在华丽,表面干瘦而内在丰满
“近有陶潜(渊明),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计其后之累也。”王维《与魏居士书》“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Ⅰ标题 登+地名、古人名+咏、地名Ⅱ 情感 ①评判历史 ②借古伤己 ③借古讽今Ⅲ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台城[晚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周记议论文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岁前) 生活状态:闲居在家、读书。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抱负和志向。
生平简介
第二个时期(29岁至41岁)29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祭酒,但不久因不堪吏事而辞职,归家躬耕。36岁时,再次出仕,陆续作过荆州刺史桓玄(篡位)、镇军将军刘裕(清余党)、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僚。义熙元年(405)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以妹妹去世要奔丧为由辞官。
“近有陶潜(渊明),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计其后之累也。”王维《与魏居士书》“孔子不取微生高,孟子不取于陵仲子,恶其不情也。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Ⅰ标题 登+地名、古人名+咏、地名Ⅱ 情感 ①评判历史 ②借古伤己 ③借古讽今Ⅲ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
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
台城[晚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1.台城:旧址在南京市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2.南朝陈后主在台城营造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楼,以供游玩,并自谱《玉树后庭花》,中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之句。3.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周记议论文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岁前) 生活状态:闲居在家、读书。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抱负和志向。
生平简介
第二个时期(29岁至41岁)29岁时,因亲老家贫,起为江州祭酒,但不久因不堪吏事而辞职,归家躬耕。36岁时,再次出仕,陆续作过荆州刺史桓玄(篡位)、镇军将军刘裕(清余党)、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幕僚。义熙元年(405)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以妹妹去世要奔丧为由辞官。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整课件PPT(38页)

归
究玄理,乃至隐逸高蹈,就是其表现。
隐
?
伍 写作特点
写作特点
这首诗最突出的是写景,描写园田风光运用白描手法远近景 相交,有声有色;其次,诗中运用了对偶句,以及对比的手法, 使诗歌更有韵律,同时突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热爱; 再有语言明白清新,几如白话,质朴无华。
这首诗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 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
陆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归园田居(其一)》从对官场生活的 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 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 情,体现了陶渊明追求自由、安于清贫、隐 逸山野、洁身自好、远离官场、超脱世俗的 美好情操。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其实是写 作者自己理想的故居。
谢谢观看。
XIEXIEGUANKAN
6.诗人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来呈现田园风光?
①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
“方宅十余亩……桃李罗堂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 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 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 模糊,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6.诗人用了怎样的写景顺序来呈现田园风光?
3.“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守拙”?
①“拙”即质朴无华,含有原始本真的含义, 与世俗的技巧相对。
②作者“守拙”是为了不顺应世俗的潮流, 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4.诗人在描写田园景色时选用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 诗人选用的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
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陶渊明、范成大
叁 经典诵读
《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25张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 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 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 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 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 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 不可胜数了.
山 东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水
田
园 诗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派
发
展 脉
唐 王 孟 山水田园诗派
络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同时 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 节奏和感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jī)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ō)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yìn)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fèi)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fán)笼里,复得返自然。
世外桃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迷, 落英缤纷”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 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陶渊明
又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 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 官场
“尘网”表现对官场的极度厌恶。 “误”显示出诗人的悔恨之意。 “三十”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 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场生活
7
2、 为 何 而 归 ?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8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9
4、归去如何?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0
思考
诗人描绘了农村中的哪些事 物?
静 动
方宅 榆柳
村庄 狗吠
草屋 桃李
炊烟 鸡鸣
近景
远景
白描
有声衬无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景交融)
18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
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 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27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8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9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0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31
复久 得在 返樊 自笼 然里 。,
虚户 室庭 有无 余尘 闲杂 。,
32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
11
概括诗歌中描述的景象的特征
•
恬静,幽雅 , 空阔,宁静 ,和谐,朦胧,美如仙境的 农村图景
诗中的每一句诗都能勾勒出 一幅美丽的图片,请问你最喜欢 哪一幅?为什么?
13
14
15
16
17
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把农村中最 常见的事物,描绘成一幅优美的图画?
22
归隐过程
他的一生从东晋到南朝宋,再算上中 间由桓玄建立的楚,总共经历了3个朝代, 10个皇帝。他在世的那63年真可谓战乱不 断,篡夺频繁。陶渊明的一生从起初的出 仕到最终的归隐,前前后后共经历过四五 次反复,也就是说他是在经过一段个体的 亲身的生活实践之后,才探索到了一条弃 绝官场躬耕田园的隐逸之路的。
33Βιβλιοθήκη 20扩展延伸: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 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 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21
社会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这是一 个军阀连年征战,农民起义不断的动乱时代, 又是一个官场污浊险恶,社会风气败坏的黑 暗时代。一些心怀匡时济世志向的正直知识 分子,不满现实又欲洁身自好,便纷纷遁迹 山林岩穴,隐逸成为一时之风。
yú 狗吠 fè 榆柳 i n n i 荫 yì 暧暧 à 樊笼 fá
5
整体感知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 哪个字?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感觉如何?
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6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归园田居
作者:陶渊明
1
2
知人论世
谈谈你所了解的陶渊明和让你 印象深刻的诗句。
3
陶渊明
又名: 潜 字: 元亮 自号: 五柳先生 谥号: 靖节先生
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 ——— 的诗情感真挚,诗味醇厚,风格 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 田园 诗一派,为古典诗 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4
重点字音 羁鸟 jī 守拙 zhuō
23
我们常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你 从诗中你感受到陶渊明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24
•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 • 洁身自好、甘于清贫 • 向往田园、淡泊名利
25
小结: 本诗写诗人弃官归田, 决心归隐和躬耕,表 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 恶,追求精神上的自 由和独立以及对田园 生活热爱之情.
26
围绕”归”,看图背诵《归园田居》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