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汉乐府·长歌行》中的过渡句是()。
A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B .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C .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2. (2分)与“一片冰心在玉壶”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是()A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B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 .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D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2分)对《回乡偶书》这首诗表达的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 . 对小孩的喜爱。
B . 表现了自己回到久别的故乡的喜悦之情。
C . 表现了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
D . 整首诗风趣幽默。
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
远看______有色,近听______无声。
春______花还在,______来鸟______惊。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远看________有色,近听________无声。
春________花还在,________来鸟________惊。
(2)选出与下列字意思相反的字。
(填序号)①去②近③无远——________ 有——________ 来——________(3)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5.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1 ,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2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3 ,动的景物有4 ,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5到来了。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1。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1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1之情。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诗句中,哪组不是大诗人李白写的()。
A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B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 (2分)下面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是()。
A .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B .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C .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3. (2分)这《夜雪》首诗没有从下面的哪个角度来描写夜雪?()A . 触觉B . 视觉C . 嗅觉D . 听觉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望天门山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用“/”划出诗的节奏。
(3)理解古诗,填空。
①诗人的“________”这句诗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②诗人用“________”这个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而且寓含了诗人的________。
(怎样的情感?)5. (8分)课外阅读。
雄鸡似的版图打开世界地图一眼就望见我的祖国像雄鸡昂首远瞩——迎着东方的晨曦一声声,一声声召唤着重新崛起的民族抚摸雄鸡似的版图我心潮起伏——傲对百载冰霜雨雪你神态何等坚毅、果决而今沐浴着春风你啼唱分外清亮、激越呵,雄鸡似的祖国高踞在我的心窝我是你翼下新绒一丝我是你冠上朱红一抹放歌吧!迎接新世纪的日出——我愿化作其中一个音符……(1)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版________ ________ 瞩________ ________ 踞________ ________ 崛________ ________(2)按要求写词语。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峨屑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A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 .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 .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 .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
2. (2分)阅读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 . 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 . 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3. (2分)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A . 李白B . 李商隐C . 苏轼D . 陶渊明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的韵脚是________,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
(2)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①“乱花”的意思是()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
②“渐”的意思是()A.渐渐。
B.进。
③“欲”的意思是()A.副词,将要。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敌人。
A . 诗的第一句通过写雨,制造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郁心情。
B . “柳色新”形象准确地描绘了一场春晨细雨使客舍旁的柳枝显得格外青翠新鲜的景色。
使本文浓厚的离别愁绪多了一分清新,别无他意。
C . “更”字用得妙极,不仅显示出诗人劝酒的殷勤,而且暗示离别的时间越来越近。
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D . 这首诗表面看来语言很寻常,但在这些寻常的话语中,却蕴含着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
2. (2分)阅读理解。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 . 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 . 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3. (2分)下面哪项属于送别诗?()A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D .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想一想,填一填。
《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这首诗共________句话。
(2)这首诗写了风能解落________、能开________、过江________、入竹________。
5. (8分)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题目。
____________莺飞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

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择诗句下面的诗句,哪一句不能表达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A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 (2分)阅读品味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 . 第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 . 第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
D . 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3. (2分)下面选项中与“盼”有关的是()A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E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祖国是什么?有一天,孩子仰起花一般好看的脸,问白鸽。
白鸽从天边飞回,从四面八方衔来了答案。
太阳回答:是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松涛回答:是飞越群山的巍峨的长城!稻穗回答:是等待开镰的金色丰收。
晓风回答:是边防战士挺拔的身影。
浪花回答:是乘风破浪竞渡的龙舟。
星星回答:是中秋佳节团圆的月饼!青松回答:是精神抖擞开屏的孔雀。
大海回答:是吹拂大地温暖的春风!孩子笑了,他抚摸着白鸽,用他的心说了一句:“祖国是开着花的希望!祖国是唱着歌的黎明!”白鸽扑棱扑棱翅膀,衔着孩子的心愿飞走了,显然,它将把一个最美的答案写上蓝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课外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诗A . 写景诗B . 题画诗C . 咏物诗2. (2分)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高瞻远瞩、不畏邪恶的信心和勇气的是第()句。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2分)“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句诗出自于()A . 《夜书所见》B . 《舟夜书所见》C . 《枫桥夜泊》D . 《秋夕》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2)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声色相间运用得十分巧妙。
其中“动”指的是________,“静”指的是________,“声”指的是________,“色”指的是________。
(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 “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
B . 最后两句点明了山间是王孙们的心志所在。
C . 全诗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5. (8分)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择诗句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感情?()A .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D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2分)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高瞻远瞩、不畏邪恶的信心和勇气的是第()句。
A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2分)选出词语在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正确解释。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奇”的意思是()A . 奇怪B . 奇妙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完整诗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________。
遥________,为有暗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5. (8分)阅读理解。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写出了哪些景色?(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 (8分)课外阅读。
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选自《珠玉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芬芳。
B .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破阵子”,押的韵是“ ng”。
C . 这首诗也揭示了女子的心灵纯洁,给予人一种美好的遐想。
D .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美景,“日长飞絮轻”一句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
(2)这首词前几句写________,后几句写________。
7. (4分)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用“________”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鱼儿。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________A . 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 . 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5)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
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________”。
8. (11分)阅读《绝句》片段,回答问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绝句》是唐代诗人________写的。
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船。
提到的四种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后两句话的诗意。
9. (8分)古诗赏析。
钱塘湖①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②云脚低③。
几处早莺④争暖树⑤,谁家新燕⑥啄春泥。
乱花⑦渐欲迷人眼⑧,浅草⑨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⑩,绿杨阴里白沙堤⑾。
【注释】①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②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③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④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
⑤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
⑥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⑦乱花:纷繁的花。
⑧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⑨浅草:浅浅的青草。
⑩行不足:百游不厌。
足,满足。
⑾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________。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多选)A . 比喻B . 拟人C . 对偶D . 夸张E . 反问(5)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10. (5分)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________;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________。
你用甘甜的________,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________,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________长江,你是无穷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长江,你有母亲的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________;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________。
你用甘甜的________,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________,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________长江,你是无穷的________;我们________长江,你有母亲的________。
(2)文章采用第________人称来写的。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长江之歌》赞颂了长江的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感情。
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成语来形容。
(4)理解划线句子。
11. (18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A .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 . 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 . 相唤:互相呼唤。
D .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它的特点是________。
(3)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4)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12.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________一样,都是送别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_______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_______(3)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13.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14. (10分)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十五夜:________地白:________(2)诗的一、二句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来写的。
“地白”、“树栖鸦”从________写:“冷”从________写:“露无声”从________写。
这幅凄清的写意图画,衬托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
(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4)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翻过来,唉——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1)“睡不着”中“着”的读音是________。
(2)“睡不着”写出了小朋友明天要远足的________心情。
()A . 很激动 B . 很骄傲(3)想一想,大海有哪些颜色呢?(4)仿照原文,写句子。
那地方的________,真的像________说的,那么________吗?16. (7分)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1)照样子,写词语。
源源不断(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指的是________,“你”指的________。
(3)“我”受到尊敬,是因为________。
“你”的结局是________。
(4)“这条规律”指的是()A . 适者生存B .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17. (12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燕子燕子是一种秋去春来的候鸟。
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小小的眼睛,一张嫩黄的小嘴。
它背上的毛乌黑发亮。
它飞行的时候,尾巴张开,像一把剪刀似的,飞得又快又稳。
燕子喜欢把窝搭在房梁上。
搭窝的时候,先飞到田里去把不硬的泥一口一口叨回来,用唾沫把泥拌到有黏性时,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
这样,过了几天,窝就垒好了。
然后,找来一些柔软的毛铺在窝里。
燕子妈妈孵小燕子时,孵上二十多天,小燕子就孵出来了。
这时老燕子更忙了,成天捉虫给小燕子吃,盼望它们快快长大。
燕子常常帮助农民捉害虫,是益鸟,我们千万不可伤害它。
(1)写出近义词。
柔软——________ 喜欢——________ 盼望——________(2)燕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3)燕子飞行有什么特点?(4)燕子是怎样搭窝的?你能把它搭窝动作的词找出来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1、4-2、4-3、5-1、5-2、6-1、6-2、7-1、7-2、7-3、7-4、7-5、8-1、8-2、8-3、9-1、9-2、9-3、9-4、9-5、10-1、10-2、10-3、10-4、11-1、11-2、11-3、11-4、12-1、12-2、12-3、13-1、13-2、13-3、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7-1、17-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