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浅谈乘务安全管理
浅谈乘务安全管理摘要:地铁行车间隔的密度越来越大,乘务系统日渐庞大,为更好的保证地铁安全运营,乘务通过对司机管理的实践和思考,总结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的理念和一般采取的工作措施. 关键词: 地铁安全管理0 引言地铁运营,乘务系统日渐庞大,在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实行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下,各级安全管理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不断总结、推广行车的典型经验.1。
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的理念1。
1安全为命,打造平安地铁乘务作为地铁最大的服务载体,司机任何故障的不良处理结果都可能引发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对运营造成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对地铁的整体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必须要求各车队以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工作,始终坚守“没有安全就没有运营”的理念,落实各项运营安全工作措施,打造平安地铁。
1。
2人人有责,全员促安全任何一名司机都是运营安全工作的重要力量,运营服务的高品质体现着每名司机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水平,运营的稳定有序与每名员工的成长、利益、价值是一个共同体,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
安全运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坚持不懈地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培育安全氛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与自己息息相关,形成“人人想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善安全”的文化氛围。
1.3警钟常鸣,安全工作永无止境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项工作永远都没有干完的时候,是永远都不可能结束的,长期下去容易使人麻痹大意,经常地“多添乘多督导”,使员工警钟长鸣,保持警惕。
同时要求各车队一定要带着责任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带着使命抓安全,抓重点部位,抓重点环节,抓重点岗位,力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
4严格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事实证明,98%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主动控制住事故链和风险源,消除安全隐患,事故是可以防止的。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地铁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首选。
但是,地铁乘务安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乘客和地铁乘务员的安全,必须进行信息化管理。
本文旨在探讨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1、提高运营效率。
地铁各项运营任务都依赖于严格的计划和合理的安排,信息化管理可以为运营人员提供更快捷、更直观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地铁列车的运营情况,优化计划和任务分配。
2、实现安全管理。
信息化管理可将各项地铁运营数据及时收集、分析、传递,真正做到“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快速响应”,为地铁乘务员和乘客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服务。
3、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信息化管理,地铁公司可以了解乘客对地铁服务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实现信息化采集。
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等手段,对地铁列车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并将其汇总到一个信息中心以便后期管理和分析。
2、强化数据分析。
地铁公司可以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提供有效的运营数据分析结果,包括资源利用情况、乘客服务底线等。
3、加强数据共享。
地铁公司可以将采集数据共享给各个部门,如行业管理部门、法律监管部门,以便全面掌握地铁运营情况,加强对地铁安全运营的监管。
4、提供服务支持。
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地铁公司还可提供各种辅助工具和资源支持,如智能设备、算法技术、安全策略等,以确保运营过程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数据保密性问题。
由于地铁运营安全的数据(包括设备运行数据、乘客行为数据等)属于敏感信息,保密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解决方法是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密机制,严格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
2、技术创新速度慢。
地铁运营领域技术创新速度相对慢,需要加强遥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可视化技术等高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满足乘客和运营人员的需求。
3、信息共享问题。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研究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是确保这种交通方式安全可靠运营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进行研究,并从多个角度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涉及诸多方面。
首先,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营的基础。
例如,信号系统、轨道交通设备等必须经过精确维护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其次,人员培训和管理也至关重要。
地铁人员需要经受严格的培训,掌握应对突发情况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纪律和规定。
最后,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也不可忽视。
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应遵循安全规则,警惕周围的安全风险。
二、存在的问题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和隐患。
首先,一些设备的老化和损坏可能导致安全风险。
例如,老旧的信号系统可能发生故障,导致列车之间的间距不够,增加相撞的风险。
其次,人员培训和管理方面也存在问题。
一些地铁公司在人员培训上投入不足,导致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不足。
此外,乘客的自身行为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例如,乘客私自冲进关门的地铁车厢,可能造成意外发生。
三、解决方法为了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法。
首先,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地铁公司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防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引发安全事件。
其次,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地铁公司应增加对安全培训的投入,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最后,加强乘客的安全教育。
地铁公司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
四、其他考虑因素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首先,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
地铁公司应与安全监管部门、消防部门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地铁运营安全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研究论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研究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性强、技术设备复杂、客流量大,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的难度较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论文范文一: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安全管理探索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扩张,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轨道交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多的便捷,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拥挤难题。
随之而来的乘务运营安全管理是急需妥善处理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南京轨道交通做以下几点阐述。
关键词:轨道交通地铁乘务1 .前言轨道交通乘务运营安全是乘务管理永恒的话题,是乘务工作的生命线,拥有安全我们就理直气壮、我们就信心饱满。
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我们应投入更多精力,从实际出发,认真调研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安全管理措施,抓住人为因素和设备因素,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技能,以高超的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避免事故发生;深入查找危险源,推进贯标工作,深入基层,查找关键点,及时整改,掌握设备状态,从设备层面杜绝事故的发生。
2.轨道交通乘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2.1 缺少全面安全管理虽然现在轨道交通乘务运营管理在不断重视,但是很多机制还是不够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诸如,安全管理不规范、不全面,缺少健全的系统、没有计划性、规划性,及科学的运营安全管理模式及策略。
同时监督力度也不够,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善,增加运营的风险性。
2.2 司机的综合素质问题很多司机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不达标。
比如,有的司机刚培训不久就开始上岗作业,系统性学习的东西比较少,技术水平和能力还需要再学习;司机的个人修养等问题也是需要不断的提高;还有司机人员的工作环境吵闹,压力也比较大;最后司机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行车经验不够,停车误差难以控制等问题都是需要去解决。
2.3 缺少健全的人员培训机制培训是提高司乘人员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地铁司机技术水平、事件处理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效措施。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地铁的运营乘务安全管理一直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科学的管理和保障地铁运营乘务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的管理地铁运营乘务安全,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使其成为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一、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地铁运营涉及机车乘务、车站管理、安全检修、运输组织和客运服务等多个环节,而这些环节中均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
机车乘务人员可能面临的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风险,车站管理人员可能面临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的人员伤害风险,安全检修人员可能面临的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等。
如何全面管理和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已成为地铁运营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信息化管理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对管理工作进行改造的一种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的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在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中,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信息化技术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对地铁运营乘务安全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从而能够快速发现隐患并及时处理。
2.信息共享与协同: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和共享机制,实现地铁运营乘务安全各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智能决策支持: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地铁运营乘务安全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管理层智能化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4.信息化培训与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供多媒体培训和考核系统,对地铁运营乘务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从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在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的地铁运营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北京地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地铁列车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提高了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准点率;上海地铁通过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地铁车站智能化管理,提高了车站的安全性和服务水平;伦敦地铁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安全检修工作进行智能化辅助,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效率和安全性。
地铁运营四分乘务管理
地铁运营四分乘务管理1. 引言地铁是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乘务管理是地铁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乘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着乘务人员的调度、培训、考核等方面,对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地铁运营四分乘务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2. 乘务管理的定义和目标乘务管理是指对地铁乘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调度和管理,以确保地铁运营的正常进行。
乘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行车安全性:通过合理的调度和管理,确保乘务人员的状态良好,能够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减少事故的发生。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科学的调度和培训,提高乘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地铁运营的高效、快捷。
•优化服务质量: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乘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给乘客。
3. 四分乘务管理的概述四分乘务管理是指将所有的乘务人员按照岗位和职责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
这四个部门分别为:列车司机部门、列车员部门、车站部门和调度指挥中心。
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
3.1 列车司机部门列车司机是地铁运行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他们负责地铁列车的驾驶和行车安全。
列车司机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进行列车驾驶和控制,按照运营计划保障列车的正常运营。
•遵守运营规程和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行车安全。
•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乘客的安全。
3.2 列车员部门列车员部门是地铁运营中提供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要给乘客提供必要的服务,还要维护车辆和设备的安全。
列车员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向乘客提供进出站、换乘等服务指导。
•维持列车的公共秩序,防止乘客违规行为。
•检查车厢内的乘客和行李,确保地铁安全。
3.3 车站部门车站部门是地铁运营中与乘客直接接触的部门,他们主要负责车站的营运和维护工作。
车站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维护车站的运营秩序,确保乘客的安全和便利。
•协助乘客解决进出站、换乘等问题。
探讨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
探讨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为了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行,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乘务的安全管理便有着巨大的意义。
从宏观层面上进行分析,地铁乘务的安全管理必须首先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再从乘务人员思想上进行建设,只有从法制和人制两个层面着手,地铁乘务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效化。
1安全体系创建1.1建立安委会,创建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中层领导者充当其中成员。
安全委员会主要掌管着研究、指引中心安全运作,创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安全委员会下面建立了对应的办公室(下文简称为安委办),所有人员都是由车队工程师组成,其管理着所有工作。
安全管理网络是由领导者、安全工程师还有安全员构成。
乘务安全管理一般是由决策层、领导层还有实施层构成。
决策层的所有成员都是安委会成员,领导层是各大工程师构成,实施层就是各个班级组长。
1.2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任务地铁的安全生产管理需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实"谁管理谁负责"的责任划分制度。
中心把地铁工作所下达的安全生产要求进行逐项分解,并基于责任内容的划分进行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署,施行逐层安全管理监督考察制度。
在该制度背景下,地铁运营中心主任为首要责任人,全面负责城市当中各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行;安全工程师的责任是负责帮助地铁公司领导进行安全管理活动,并对公司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同时不定期对各地铁线路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开,如果存在有安全隐患,有关负责人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监督整改,之后还需要亲自对整改情况进行调查;组长的工作便是负责各地铁线路的具体运行安全管理,并对整体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最后,基层员工的任务是严格执行上级所下达的地铁乘务安全管理章程。
2地铁乘务安全管理措施2.1开展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安全培训的内容应包含新入职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以及针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日常安全培训。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随着地铁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流量的增加,乘务安全成为了地铁运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的乘务安全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地铁运营的需求,因此对于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地铁运营中的乘务安全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
通过建立乘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乘务员的考勤、培训、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以提高乘务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乘务安全。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乘务员的考勤管理。
传统的考勤方式往往需要乘务员手动填写考勤表或者进行人工打卡,容易出现数据统计不准确的问题。
而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记录乘务员的上班时间、工作时长等信息,准确统计乘务员的工作情况,提高考勤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乘务员的培训管理。
乘务员是地铁运营中的关键岗位,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对乘务员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和管理,记录乘务员的培训情况和成绩,及时了解乘务员在培训中的问题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方案,提高乘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
2023-11-09
目录
•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概述 •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体系 •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典型案例分析 •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的优化与改进建议
01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概述
地铁运营安全乘务的概念
地铁运营安全乘务是指地铁运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乘客和员工的 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地铁运营的稳定和顺畅。
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地铁运营安全乘务的历史与发展
国外地铁运营安全乘务的发展
自19世纪末以来,地铁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地铁逐渐成为城 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地铁运营安全乘务 也逐渐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地铁运营安全乘务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地铁于1971年开通,之后逐渐发展壮大。随着城 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中国地铁建设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中国地铁运营安全乘务也逐渐受 到重视,并不断发展完善。
外事故的发生。
加强维护保养工作
03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
维修,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运营安全。
完善安全应急处置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 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投入 使用,保障乘客人身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系统
城市周刊2019/19 CHENGSHIZHOUKAN 11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系统杨 阳 云南京建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摘要:近些年来地铁发展速度较快,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重要构成部分,客流量较大,同时要求做好地铁运营过程中乘务的安全管理,本文在分析其存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地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地铁的正常运转需要多方努力。
在地铁日常运营中安全管理是运转工作的核心内容,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有效保障地铁安全的运作,保障所有乘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最主要是建设宏观体系,并且在微观中划分任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地铁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1]。
一、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1)环境因素。
由于地铁是由很多设备组成的,若运营环境比较复杂,则会提升事故率,甚至会对运营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由于地铁运营过程中,设备多,若无法进行检修,就会影响到运营安全,也会对于乘客的出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人员因素。
地铁运营过程中,其安全不但和管理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乘客具有很大的关联,若乘客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无法配合地铁运营秩序,就会对其运营安全带来非常大的不利。
因此,对于地铁乘客来说,需努力配合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严格遵守秩序,不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2]。
(3)制度因素。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由于设备具有非常长的运行时间,因此,极大增加了安全隐患。
此外,地铁运营制度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与优化,严重影响到地铁的运营安全。
由于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缺乏对自身职责的了解,导致管理难度增大,从而对地铁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较长的运营与运行时间以及不完善的制度,对地铁运营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1)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安全行车的习惯。
地铁乘务司机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安全行车习惯,首先是要做好行车的安全检查工作。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一、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的现状乘务安全是地铁运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列车乘务人员的工作安全、乘客的行车安全等多个层面。
目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 信息化水平不高。
当前地铁运营中,很多乘务管理还停留在人工管理的阶段,信息化水平并不高,难以满足运营的需求。
2. 安全隐患多。
由于信息不畅通,监管不力等原因,地铁运营乘务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影响了乘务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3. 应急处理不够及时、有效。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应急处理措施不够有效,导致乘务安全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
1. 信息化系统建设。
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起高效的系统,实现对乘务安全的全方位监控与管理。
包括基于云计算的监控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
2. 数据采集与处理。
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车站、列车、乘务人员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
3.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信息化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到应急预案的制定,建立起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保证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4. 人员培训与管理。
信息化管理需要配合乘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也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乘务人员管理制度。
5. 安全意识的培养。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全体乘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在乘务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责任心。
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可以对大量的乘务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和处理,帮助乘务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精准。
2.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联网,实现全方位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3. 移动端和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
移动端和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使乘务人员在工作中随时随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
4. 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的深度融合。
未来,信息化管理将更加深度地融合智能化管理,实现对乘务工作的全方位智能监控和管理。
地铁乘务安全措施分析与预防控制研究
地铁乘务安全措施分析与预防控制研究摘要:乘务安全管理的开展,有助于保证地铁运行中的安全和稳定,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从宏观的层面上展开考虑,乘务安全管理需要在制度上,开展严格和细致的规定,加强乘务安全的组织建设,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让乘务安全可以有基本的保障,减少各方面的安全隐患,当下乘务安全的水平在不断提升,企业也是对乘务安全不断加强建设,在乘务安全方面不断加强管理的力度。
关键词: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实践策略1地铁乘务安全体系1.1组建地铁乘务安全委员会运营中心需要完善乘务安全的组织体系,要为乘务安全工作的开展,组建专门的安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要成员,是运营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这些管理人员要对乘务安全有基本的把握,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责任,是针对地铁运营展开全面研究,对现阶段乘务安全的一些做法进行指导,为运营工作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安全委员会有专门办公场所,其中的工作人员,是各个线路的安全工程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地铁日常安全工作。
建立安全管理网络,是由各个线路的安全工程师、管理人员以及安全员组成。
对于乘务安全工作,需要建立从上到下,从决策、管理到执行的整个组织体系,决策层本身就是安全委员会的委员。
管理层则是设计人员组成,执行层主要是班组组长。
1.2签署地铁乘务安全生产责任书保证地铁的安全生产,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
要对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将安全责任与个人职责挂钩。
这样运营中心,将一些乘务工作中下发的安全要求。
依据工作的层级进行分解,然后基于责任内容,对安全责任书进行下发,让各个岗位的人员对安全责任书进行签署,然后逐个层次建立监督考察的制度。
从制度上为安全管理提供支持,在制度背景下,运营中心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对城市各线路运行的安全全面复杂,安全工程师则是主要负责企业领导的管理活动。
对员工展开安全培训,对线路展开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若是在其中发现安全隐患,责任人则是要第一时间内进行整改,将安全隐患消除,并亲自调查安全整改的情况。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地铁运营乘务安全是影响地铁乘客出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信息化管理则是提高地铁乘务安全水平的关键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为研究对象,探讨其重要性、现状,以及如何优化和提高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地铁是大量乘客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乘务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地铁乘务安全的保障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和实时监控,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全面地管理和响应问题。
目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水平不够完善,导致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共享等环节存在问题和短板。
一些地铁公司对于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和支持力度也不够大,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乘务安全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仍有待提高,很多事故和安全隐患是因为信息采集不及时或者不准确才导致的。
为了优化和提高地铁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加大对于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体系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提高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不仅要加强地铁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要加强地铁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安全监管部门、消防部门等之间的信息共享,形成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还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地铁乘务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加大对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体系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提高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可以有效优化和提高地铁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
这不仅对于地铁公司的发展和形象建设有积极的影响,更对乘客的出行安全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围绕着地铁运营的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展开研究,探讨信息化技术在乘务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与优化。
以目前国内地铁运营中存在的乘务安全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优化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地铁运营的乘务安全保障体系。
一、问题分析近年来,由于地铁运营线路的快速扩张,车站数量的增加,人流量的急剧上升等因素,地铁运营的乘务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了诸如车站人满为患、车站骚乱、乘客迷路、列车故障等安全事件,这些事件直接威胁到了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而传统的乘务安全管理方式面临着很多局限,比如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效率低、乘务人员任务分配不合理、乘务人员救援和应急处理效果不佳等等。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乘务安全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信息化管理优化1、互联网+乘务管理2、智能化乘务管理体系地铁运营人员需要不断对列车故障、乘客情况等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修复和处理,这就需要智能化的支持,对助手人员进行科学的任务安排和效果评估。
可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乘务管理体系,将车站、列车、乘务人员等多方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分层分级的动态调度,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操作的失误率。
借助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测和预防事故,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人们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置突发事件,利用公安、医疗、交通等相关领域的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预警地铁运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做出决策和判断,并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安全保障水平,为乘客提供贴心、全面的服务。
三、结论在地铁运营乘务安全方面,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前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手段。
有效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对乘务管理的全面监控和智能化协调,让安全问题可以快速被发现和处理,以保障乘客出行的安全和便利。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摘要:地铁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系统,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对地铁进行安全管理有太多的的因素需要考虑,而然将ALARP原则应用到安全管理中,会大大提高地铁安全管理的经济性,同时能够降低风险,已经在受益排名靠前的地铁企业得到验证。
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措施引言在地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成为地铁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
比如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和列车本身因素等。
因此,应该从影响地铁运营的因素出发,对地铁运营实行更加高效和科学的管理。
可以相应的制定法律法规。
加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监督执法。
强化安全设施建设。
1ALARP原则。
ALARP原则(AsLowAsReasonablyPracticable)翻译成中文:最低可接受风险原则。
地铁运营系统采取各种必要的控制措施将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状况或风险水平依据最低可接受风险(ALARP)原则,分成不可接受的风险,可接受的风险和可忽略的风险三个等级。
不可接受的风险: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要降低的风险,风险不能被接受;该等级的风险最高可接受的风险:可以忍受的风险,但在成本可行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降低风险;该等级的风险中等可忽略的风险:可以接受的风险,无需采用安全措施;该等级的风险低由此可见,利用最低可接受风险(ALARP)原则,制定合理的安全与效益策略,符合绝大部分企业的利益。
2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2.1人为因素当前,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地铁的价格比较低,并且是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因此选择地铁的人数比较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铁运营秩序组织不当,就会产生地铁拥挤、混乱等问题,严重者就导致乘客被挤得站立不稳而摔倒,出现扶梯大面积客伤或没有站台门时掉落轨道被列车碾压的现象。
因此,应该从地铁的安全角度出发,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
首先,应该从乘客行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有效控制乘客的数量及走行路径,防止发生客流对冲。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系统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系统摘要:现如今,随着我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的建设也十分迅速。
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运营安全的最后一道守门员,乘务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乘务安全管理从宏观的体系构建,到微观的管理任务的具体分解,再到意识层面安全文化的创建,安全管理稳中求进,确保有序、有效!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引言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主要从安全系统创建、安全管理内容以及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描述,以期全面展示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重点,给同行领导者带来一些理论依据,并且给出对应的改善意见。
1安全体系创建1.1建立安委会,创建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中层领导者充当其中成员。
安全委员会主要掌管着研究、指引中心安全运作,创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安全委员会下面建立了对应的办公室(下文简称为安委办),所有人员都是由车队工程师组成,其管理着所有工作。
安全管理网络是由领导者、安全工程师还有安全员构成。
乘务安全管理一般是由决策层、领导层还有实施层构成。
决策层的所有成员都是安委会成员,领导层是各大工程师构成,实施层就是各个班级组长。
1.2全方位落实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中都是要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要坚持实施“谁主管谁承担”的责任体制。
中心把总部下发的目标做了一些划分,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各个层级中,签署对应的责任书,并按照对应的考核体制实行对应的管理。
中心主任是安全生产的首要责任人,掌管着所有安全生产活动。
安全工程师就是帮助领导开展所有管理工作,对职员提供安全教学,进行安全检查,把所有隐患都给予清除,参加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班组长主要是引导着后续的生产管理,开展好准备工作,并对操作场地进行安全掌控,开展好对应的后续总结工作。
所有职员都要按照中心下发的安全生产制度进行所有的生产工作。
1.3安全警示长廊展示事故案例中心在林场基地打造主题为“让过去告诉未来”的安全警示长廊,根据历年发生在本中心、本公司、外单位事故案例,按照事故案例的影响程度和教育性,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打造安全警示长廊,后期拟通过声、光、电的应用,全方位打造警示馆。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安全生产论文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摘要]介绍南京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路,重点从安全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任务、安全文化创建等方面阐述,以期完整展现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同行管理人员提供经验参考,同时也恳请提出指正意见。
[关键词]地铁;乘务;安全;管理[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46南京地铁自2005年开通后,连续多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管理记录,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乘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运营安全的最后一道守门员,乘务安全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乘务安全管理从宏观的体系构建,到微观的管理任务的具体分解,再到意识层面安全文化的创建,安全管理稳中求进,确保有序、有效。
1安全体系构建11成立安委会,构建安全管理网络中心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会成员由中层管理人员组成。
安委会负责研究、指导中心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中心安全管理网络。
安委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安委办),成员由各车队安全工程师组成,安委办负责安全生产日常工作。
安全管理网络由分管安全中层、各级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组成。
乘务安全管理工作自上而下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
决策层是安委会成员,管理层是中心安全工程师和各专业工程师,执行层是各班组长。
12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中心将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分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逐级安全管理考核制度。
中心主任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安全工程师协助领导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落实安全隐患整改,参与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工作。
班组长负责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班前做好预想,班中做好作业现场安全控制,班后做好安全工作总结。
员工严格执行中心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地铁乘务安全管控
1 危险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1 危险源管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 现状、防范和改进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 .1 危险源检查记录表(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2 电客车司机班组危险源检查记录表(R3、R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2.3 乘务中心工程车司机班组危险源检查记录表(R3、R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2.4 信号楼班组危险源检查记录表(R3、R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安全考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1 连带考核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2 考核项目、岗位、扣分标准细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 非正常情况下的安全卡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1 卡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3.2 非正常情况应对方案综述——设备故障处置和安全关键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2.1 列车发生火灾时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2.2 发生乘客强行开门的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2.3 发生错开车门事件的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3.2.4 在区间进行乘客疏散时的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2.5 站台落物、掉人时的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3.2.6 ATS故障时的处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2.7 发生地外伤亡的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2.8 恶劣气候列车运行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2.8.1 迷雾天行车卡控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3.2.8.2 雷暴雨天气行车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2.9 关于运营期间搭乘客车司机室到区间隧道抢修作业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3.2.10 关于正线部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补充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2.11 关于切除ATP运行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3.2.12 各种情况下的行车凭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3.2.13 电话闭塞法组织行车时错拿行车凭证的处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2.14 正线通讯不畅时处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2.15 驾驶列车时的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3.2.16 其他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 30运营分公司主要职责是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乘务服务品质,关键词有两个:服务、安全,本处主要从乘务的角度来谈谈安全管理。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系统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地铁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除省级行政单位开始建设地铁以外,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城市也开始加快地铁的建设工作。
对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地铁运营乘务这一板块的安全管理进行研究。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是从如何创建安全的管理系统,以及如何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观念的传播。
同时也是地铁运营中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地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把这些问题处理好的一些措施和依据。
关键词:地铁;乘务;安全;管理引言在地铁运营的几十年里,地铁工作者时时刻刻的记录着地铁运行的安全公里,在地铁的运营过程中,不断的避免不必要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带来的麻烦。
同时这安全公里的记录还对地铁的安全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同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地铁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等级也有不同的划分,其中乘务安全管理是地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地铁安全运营的最后一道安全防线,这对于地铁和乘客而言起到重大的意义。
而乘务安全管理作为地铁安全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地铁安全防线的重中之重工作,其规划一定要做顶层设计,把安全的规划放到地铁安全的整个大的背景下去考虑,然后再把乘务安全管理工作单独细化,规划其发展的路径及方法。
在加强硬件安全保障措施的同时,还应当加强思想体系建设,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以求不断的进步,进而再回到保护地铁安全运营的基础上。
一、安全体系建设(一)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地铁的运营不能单单的靠一个人进行管理,而是应该集思广益,以众人的力量不断的打造安全的运营环境。
为此,为保障地铁的运营有序进行,我们要建立一个安全的运营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应该由那些经常接触到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的人员组成,能够经常接触安全管理并对安全管理熟悉的人员当中的中层管理者,这一人群不仅人数众多,同时工作类型也非常多样,有技术人员、人事管理、后勤保障、工程师、专兼职安全员等一系列的管理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7-12-13T11:12:48.407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2期作者:李绍虎
[导读] 应该从影响地铁运营的因素出发,对地铁运营实行更加高效和科学的管理。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地铁是一个综合性的大系统,利用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对地铁进行安全管理有太多的的因素需要考虑,而然将ALARP原则应用到安全管理中,会大大提高地铁安全管理的经济性,同时能够降低风险,已经在受益排名靠前的地铁企业得到验证。
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在地铁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因素都成为地铁运营的重要影响因素。
比如人为因素、社会因素和列车本身因素等。
因此,应该从影响地铁运营的因素出发,对地铁运营实行更加高效和科学的管理。
可以相应的制定法律法规。
加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监督执法。
强化安全设施建设。
1ALARP原则。
ALARP原则(AsLowAsReasonablyPracticable)翻译成中文:最低可接受风险原则。
地铁运营系统采取各种必要的控制措施将地铁运营系统的安全状况或风险水平依据最低可接受风险(ALARP)原则,分成不可接受的风险,可接受的风险和可忽略的风险三个等级。
不可接受的风险:除特殊情况外,必须要降低的风险,风险不能被接受;该等级的风险最高
可接受的风险:可以忍受的风险,但在成本可行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降低风险;该等级的风险中等
可忽略的风险:可以接受的风险,无需采用安全措施;该等级的风险低
由此可见,利用最低可接受风险(ALARP)原则,制定合理的安全与效益策略,符合绝大部分企业的利益。
2我国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当前,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地铁的价格比较低,并且是一种高效的交通工具,因此选择地铁的人数比较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铁运营秩序组织不当,就会产生地铁拥挤、混乱等问题,严重者就导致乘客被挤得站立不稳而摔倒,出现扶梯大面积客伤或没有站台门时掉落轨道被列车碾压的现象。
因此,应该从地铁的安全角度出发,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
首先,应该从乘客行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有效控制乘客的数量及走行路径,防止发生客流对冲。
着重关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
地铁等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视情况启动客流控制,维护站内乘车秩序,为乘客提供更加良好的乘车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防止出现踩踏等事件。
2.2地铁信号因素
信号系统在地铁的运营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良好的信号系统能够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
因为,信号能够为地铁的运行提供准备,提供相应的数据,为地铁的运营状况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地铁的信号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
比如说在2003年的上海,地铁中央控制系统出现了一些故障,导致地铁不能正常运行,地铁出现几十分钟的停运。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给地铁公司声誉造成了很大影响。
由此,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应该着重关注地铁的信号问题。
2.3地铁供电因素
地铁想要正常运营就应该以电力为支撑,因此,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
我国的上海地铁就曾出现过因停电导致长时间出现停运的问题。
之后对该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总结出原因就是因为地铁的供电问题,导致变电站的开关出现跳闸。
因此,地铁供电问题也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
3安全管理措施
3.1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技能
我国城市地铁工作人员要从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技术水平上进行提升,从而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安全管理中相对比较缺少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地铁公司为了保证安全运营,需要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重视,大量的去对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和教育内容,不断地提升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安全预防的知识和意识,另外对工作人员还应要求其道德素质满足要求,避免因为责任心不强引起安全问题,同时对地铁中出现安全故障的情况可以通过采用技能竞赛的形式去强化,还可以对安全问题进行相应的演练,不断地提升工作人员在面对安全问题时候的处理能力。
3.2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1)成立安全管理部门,建立网络系统。
地铁营运中心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和指导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网络管理系统。
同时,应下设办公室,由各地铁线路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组成,负责日常安全工作。
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应由中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督察以及安全员负责。
乘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负责,组成自上而下的体系结构。
(2)签订责任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在地铁营运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以“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
管理中心将公司的安全营运目标分解,然后要求各级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实行逐级考核制度。
其中,安全管理中心的主任作为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安全员负责协助领导组织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员工加强教育,积极开展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作为最基层的负责人,班组长应当加强班组安全管理,负责班前预想、班中控制及班后总结。
3.3突发事件应对措施
中心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车队也需要建立指挥小组。
如果出现突发事件时,班组长就能够给予及时上报,开启对应的突发事
件处理措施,奔赴现场进行及时处置。
对事故进行调查时,需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班组长上交报告,专业人员依据视频等方式对事件进行全面审核和完善,中心依据事件严重程度开展研讨会。
3.4构建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
构建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是加强地铁安全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此项系统能够使得地铁的运营更加安全。
因此,在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自动报警系统,使系统能够真正成为保护地铁安全的重要工具。
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全线的车站、通信信号楼、车辆段等。
并且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呈现出组网灵活、接线简单、扩展方便、容易维修的特点。
针对以上特点,构建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符合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地铁车站中安装的电脑急速机能够监控和管理地铁中的全部消防设施。
再通过编制好的程序,对地铁车站中存在的消防设施能够进行更加快速的扫描和搜检。
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明确对这些设施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
展现出这些设施所具有的特征和功能。
另外,地铁运营时还应该设置相关的无线电通讯设备和紧急通讯电话设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铁的相关工作人员就能够依据无线或者是通讯电话设备向控制中心传递相关信息等。
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地铁的运营状况。
同时,在站台内部还应该设置相应的CCTV视频传输系统。
通过设立监视器的方式监控车站的各个方位。
这样的设置就能够收集地铁站中的全方位数据和信息。
当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乘客就可以启动自动报警设施,通知司机。
进而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结语
地铁设计的唯一出发点就是行车安全的保障,因此,控制地铁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最基本的就是从地铁设计质量出发,使设备在运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同时地铁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都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王涛.地铁行车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8238.[2]李林元.浅谈地铁中行车安全事故防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2068.[3]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5043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