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的赏析
柳永《蝶恋花》鉴赏

柳永《蝶恋花》鉴赏柳永在《蝶恋花》中,叙景刻画,叙情侧写相思之苦,主题虽然是写“羁旅途中的相思”,但全词未现“相思”二字,这是写作此词的绝妙之处。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強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危楼:高楼,阑:通栏,拟把:打算,強:勉强,消得:值得,)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词人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与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到一起来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全词只有开句的“伫立危楼风细细”是叙事的,其余都是意象抒情。
但只这一句如同剪影一般,把词中主人公在高楼之上,远眺中的所思、所想,都跃然于纸上。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黯然伤神的“春愁”油然而生,以″芳草茵茵,划尽还升"的意象,来表达自己春愁无限之意。
“草色烟光残照里”,用景点明时间,写主人公孤单凄凉之感。
草色烟光本来就是萋美的景象,但加上“残照”二字便带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
“有言谁会凭阑意。
”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只能默默无言,从而说明他此时没知心人,也说明他太痴情。
— 1 —词的下片中写主人公,为了丢掉“春愁”,不再“伤感”,以酒解脱。
主人公在追求“一醉”中,他“疏狂”,不拘形式,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洒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大有非要抑制住“春愁”与“伤感”的气势。
但结果如何呢?“強乐还无味”,他失败了。
那强乐“无味”,正说明“春愁”缠绵的执着,排遣不去。
究竟是什么使得主人公钟情如此呢?直到最后才一语点破:“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是为她!故而,也就很容易理解“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含义了。
阅读这首词后,可以看出作者的所谓“春愁”,就是意味着“相思”二字,但他迟迟不肯道破,只是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些消息,让读者去猜。
这个悬念直到最后一句,才把精心捆结起来的“包袱”抖开,使真相大白,构思巧妙,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这两句是说,在这寒食节的日子里,路旁遍布百草千花,郎君拈花惹草,忘了回家,今天那美丽的香车又系在谁家的树上呢?前句写景,后句写情,情景相融,忧思愁郁之气,怨恨之情,尽从词中道出。
出自五代冯延巳《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注释:此词一作欧阳修词。
行云: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本以朝云、行雨指女性,此处指人行踪不定如流云飘浮。
不道:不觉。
百草千花:词意双关,即指寒食时节的实景,也暗喻花街柳巷的妓女,白居易《赠长安妓女阿软》:”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
: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
香车:七香车,用多种香料涂饰的车,泛指华丽的马车。
陌上:本指田间的小路,这里泛指应指马路。
撩乱春愁如柳絮:烦乱的春愁就如同满天纷飞的柳絮。
悠悠:一作“依依”。
参考译文这几天,他象流云飘哪里?忘了回家,不顾芳春将逝去。
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
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泪眼倚楼不断自言语,双燕飞来,路上可与他相遇?纷乱春愁如柳絮,梦中到哪寻他去?译文2:遥想着那位出门冶游、乐不思归的男子,她泪眼倚楼,喃喃自语,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多日不见影踪,你究竟飘荡到了何处?春色将暮,你难道还不想归家?在这百草千花斗艳的游春路上,你的香车又系在了谁家的树上?含泪转问穿帘的双燕:你们飞来飞去,路上有否见到过他?双燕不理,翩然远飞,只剩下一片蒙蒙飞舞的柳絮。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蝶恋花》这是一首深闺佳人的伤春词。
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欧阳修《蝶恋花》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蝶恋花》宋代:欧阳修画阁归来春又晚。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
独倚阑干心绪乱。
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
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译文从楼阁归来,才发现今年的春天又迟到了。
燕子双双齐飞,垂柳低软,桃花已经凋零残败。
落花像撩人的细雨洒满了半空,和风习习充满了庭院。
独自皱眉,满怀的愁苦没有人能感受。
一个人孤独地靠着栏杆,心思如麻又烦乱。
芳草萋萋,回忆了一番江南岸。
清风明月没有感情,暗将人的模样改变,昔日的游览如梦一样,哪里经受得起重提?我这里白白地极度悲痛。
注释①蝶恋花:唐教坊曲名。
本名《鹊踏枝》。
晏殊词改今名。
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
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②画阁:华美的楼阁。
③桃花浅:是说春晚桃花开残,树上的花朵显得稀薄了。
④细雨:小雨。
⑤愁眉:发愁时皱着的眉头。
唐白居易《晚春沽酒》:“不如贫贱日,随分开愁眉。
”敛尽:收拾、整理干净。
⑥心绪:心思,心情。
⑦芊(qiān)绵:草木茂密繁盛。
刘禹锡《省试风光草际浮》:“乍疑芊绵里,稍动丰茸际。
”⑧暗换:不知不觉地更换。
⑨旧游:昔日的游览赏析上片侧重描写女主人公从画阁归来所见的晚春景象。
首句一声“春又晚”的叹息,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
”从这两句可见归者是独归,所以用此景反衬孤独。
“细雨满天风满院”此句既是写景,又衬托出女主人公哀婉绵密的情感。
“柳软”、“细雨”两句,具体描写晚春时节令人伤心的风雨落花景象。
“愁眉敛尽无人见”将女主人公的形象画进了这幅残春风景图中,人景交融,凸显了他的忧愁孤独之状。
此片情景交融,将人的哀婉之情融进残春风雨中。
下片主要写主人公的伤离怨别之情。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

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欧阳修的《蝶恋花》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欧阳修诗歌《蝶恋花》鉴赏,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⑴几许:多少。
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形容杨柳浓密。
⑶玉勒:玉制的马衔。
⑷雕鞍:精雕的马鞍。
⑸游冶处:指歌楼。
⑹章台:汉长安街名。
《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
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⑺乱红:凌乱的落花。
译文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杨柳依依,飞扬起片片烟雾,一重重帘幕不知有多少层。
豪华的车马停在贵族公子寻欢作乐的地方,她登楼向远处望去,却看不见那通向章台的大路。
春已至暮,三月的雨伴随着狂风大作,再是重门将黄昏景色掩闭,也无法留住春意。
泪眼汪汪问落花可知道我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纷乱的,零零落落一点一点飞到秋千外。
赏析这一首词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
清朝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
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
这首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这首词写闺怨。
词风深稳妙雅。
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这首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
不妨说这一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
欧阳修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
晏殊《蝶恋花》赏析

晏殊《蝶恋花》赏析引言:《》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绝唱。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晏殊的蝶恋花的赏析。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元稹,号五瘟神,洛阳人,湖南醴陵(今湖南衡阳)人,是一位著名的唐代文学家,也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受人尊敬的文学家。
欧阳修擅长诗文写作,尤以词作不及诗,擅长《五绝》,最出名的诗是《蝶恋花》。
《蝶恋花》发表在《唐诗三百首》中,充分表现了欧阳修的绝笔写意,文采灵动,语言清新,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令读者回味无穷。
《蝶恋花》原文如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
这首诗写的是一场蝶和花之间的恋情,是一段温馨又自然的浪漫故事。
这首诗的构思独特,浓郁的温情和自然之美包含在诗中。
此诗歌题即为“蝶恋花”,诗中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为引子,形象描绘出一只春蚕丝绵绵不休地织着自己的宿命,直至死亡,又象征着蝴蝶与花之间的不朽之爱,表达出蝴蝶“无心恋花”的奋不顾身的爱情。
“蜡炬成灰泪始干”紧接其后,把蝴蝶的牺牲性爱情描绘的表达的淋漓尽致。
“晓风吹又生,千山鸟飞绝”则是对蝴蝶生命的淡然象征。
从理解来看,这首诗凝重、深沉,它表达了爱情永恒不变的理念,同时暗指了人生一去不复返的真理。
这首诗象征了爱情的倔强与牺牲,深沉而又能激起读者的深思,使读者极其感动和体悟。
欧阳修的词字里有一种现实的情思铺陈,歌颂的形式中既有生活的运用,也有宗教崇拜的寄想。
他的词赋用一种抒情的语汇,表现了一种自然的意境,贴近实际,而又有着抽象的精神境界,令人倍受感动和激发思考。
可以说,他的文学思想比他的作品更加深远,受到大家的喜爱。
总而言之,欧阳修的《蝶恋花》凸显了他深邃的文学思想,同时表达出对爱情真挚的热爱,无不能感动和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犹如一首优美的老歌,洋溢着爱情永恒不变的美好精神,让人深深被所感受到的神秘魅力所吸引。
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下⾯⼩编为⼤家分享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欢迎⼤家参考借鉴。
(蝶恋花)李清照 暖⾬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缕缝, ⼭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作者】: 李清照(1084年3⽉13⽇~1155年5⽉12⽇)号易安居⼠,汉族,⼭东省济南章丘⼈。
宋代(南北宋之交)⼥词⼈,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活,后期多悲叹⾝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描⼿法,⾃辟途径,语⾔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家”之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有《漱⽟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译⽂】: 与姐妹们分⼿时,惜别的泪⽔打湿了⾐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遍⼜⼀遍,纵有千⾔万语,也难尽别情。
⽽今⾝在异乡,望莱州⼭长⽔远。
寄宿馆所,秋⾬潇潇,不禁感到⽆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乱如⿇,竟不知在饯⾏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
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讯让过往的⼤雁捎来,以慰我⼼,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东昌乐西北⼗⾥。
⑶泪湿罗⾐脂粉满:四印斋本⾃注云:“别作‘泪搵征⾐脂粉暖’。
”满:同“漫”。
⑷阳关:这⾥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使安西):“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进⼀杯酒,西出阳关⽆故⼈。
”后⼈乐,⽈《阳关曲》,亦称《阳关》。
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勋长官以事⾄密,⾃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第⼀句不叠。
苏轼《蝶恋花》赏析

苏轼1.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就眼前所见写景,写春光将尽,这实写。
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
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红花落尽,枝条上留下的是花的残痕和苦涩的小青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
“燕子”二句,小燕子逐春飞来,恋春不已。
绿水环绕山村人家,春情留连不断。
细细品味,残破、惨淡之情油然而生。
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
然而,我们读词时,却必然会联想到当日春光明媚的景象:山花烂漫、柳絮飞扬,冰消雪融后的小溪水,淙淙流过山村人家,燕子戏水闹春,这样的春日,怎不令人神往!两相对照,眼前春的归去,又怎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情景交炼而得言外之意的妙笔,正好比一抹彩云,去留无迹。
而这种对春的向往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
“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
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
这也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
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
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就是词人身世的自叹吧!“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
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柳永《蝶恋花》原文赏析

柳永《蝶恋花》原文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柳永《蝶恋花》原文赏析柳永《蝶恋花》原文赏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当中,大家应该都接触过古诗词赏析吧,那么怎么去赏析一首古诗词呢?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柳永《蝶恋花》原文赏析,欢迎阅读!柳永《蝶恋花》原文赏析 1《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欧阳修《蝶恋花》古诗赏析

欧阳修《蝶恋花》古诗赏析欧阳修《蝶恋花》古诗赏析导语:《蝶恋花》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
此词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蝶恋花》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蝶恋花宋代: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赏析上部开头三句写“庭院深深”的境况,“深几许”于提问中含有怨艾之情,“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帘幕无重数”,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
“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遂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
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
因此,李清照称赏不已,曾拟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显然,女主人公的物质生活是优裕的。
但她精神上的极度苦闷,也是不言自明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帘深楼迥及“乱红飞过”等句,殆有寄托,不仅送春也。
或见《阳春集》。
李易安定为六一词。
易安云:“此词余极爱之。
”乃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毛先舒《古今词论》: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何也?因花而有泪,此一层意也;因泪而问花,此一层意也;花竟不语,此一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又乱落,飞过秋千,此一层意也。
人愈伤心,花愈恼人,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谓非层深而浑成耶?“玉勒雕鞍”以下诸句,逐层深入地展示了现实的凄风苦雨对其芳心的无情蹂躏:情人薄幸,冶游不归,意中人任性冶游而又无可奈何。
下部前三句用狂风暴雨比喻封建礼教的无情,以花被摧残喻自己青春被毁。
“门掩黄昏”四句喻韶华空逝,人生易老之痛。
春光将逝,年华如水。
结尾二句写女子的痴情与绝望,含蕴丰厚。
欧阳修《蝶恋花》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欧阳修《蝶恋花》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欧阳修《蝶恋花》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蝶恋花这个VIP爱名⼀直以来深受词⼈们的喜爱,不少的词⼈都喜欢⽤,其中就包括了欧阳修。
下⾯我们为⼤家带来欧阳修《蝶恋花》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家。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许?杨柳堆烟,帘幕⽆重数。
⽟勒雕鞍游冶处,楼⾼不见章台路。
⾬横风狂三⽉暮,门掩黄昏,⽆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注释] ①游冶:冶游,艳游。
②章台路:汉长安有章台街,⽆⽐繁华,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所。
【译⽂】 深深庭院不知深⼏许?⼀排排杨柳堆起绿⾊烟云,⼀重重帘幕多得难计其数。
华车骏马如今在哪⾥游冶,我登上⾼楼也不见⾛马章台路。
风狂⾬骤三⽉春暮,时近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
我泪眼盈盈问花花不回答,散乱的落红飞过秋千去。
【评点】 本篇为⼀⾸暮春闺怨词,描写了暮春时节深闺⼥⼦怀⼈伤春的苦闷愁怨,是闺怨词中千古传诵的名作。
开⾸即连⽤三个“深”字,写出⼥⼦与世隔绝形如囚居⼀般的⽣活,暗⽰其孤⾝独处、怨恨莫诉的压抑之感,将⼥⼦独守空房的孤苦落寞之景刻画得⼊⽊三分。
李清照《词序》曾赞⽈:“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许’之句,予酷爱之,⽤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接下来词⼈对深闺⼥⼦的`住处进⾏了细致的描绘,由远及近,近处是“杨柳堆烟”,⼀排排杨柳密密丛丛,雾⽓弥漫,好似⼀幅⽔墨画。
远处是⼀重重的帘幕,“⽆重数”三字描写出这座庭院的幽深隐秘。
下⼀句词⼈笔锋⼀转,“⽟勒雕鞍游冶处”将视线转到其丈夫那⾥,⽽下⼀句⼜折笔描写⼥⼦独处⾼楼,凝神远望丈夫游冶之处。
王国维《⼈间词话》⾔:“⼀切景语,皆情语也”。
词的下⽚借写风狂⾬暴的黄昏,抒写出⼥⼦⽆限的伤春之感。
末两句是欧阳修词中脍炙⼈⼝的名句之⼀,⽑先舒《古今词论引》曾分析道:“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此可谓层深⽽浑成。
何也?因花⽽有泪,此⼀层意也;因泪⽽问花,此⼀层意也;花竟不语,此⼀层意也;不但不语,且⼜卵落、飞过秋千,此⼀层意也。
晏殊《蝶恋花》原文赏析

晏殊《蝶恋花》原文赏析晏殊《蝶恋花》原文赏析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而且具有一般婉约词少见的寥阔高远的特色。
它不离婉约词,却又某些方面超越了婉约词。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晏殊的《蝶恋花》原文赏析以供大家学习。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蝶恋花》赏析1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联系,但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
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
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
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苏轼《蝶恋花》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朝代:宋代作者:苏轼原文: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译文记得当初画屏前相遇。
夜间好梦,忽儿在幽会,恋情绵绵,难忘高唐路。
燕子双双,飞来又飞去,碧绿纱窗,几度春光已逝去。
在那天,绣帘相见处,低头假意走过,笑弄鬓发如云缕一般。
紧锁着秀眉,娇羞不开口,陌生人前,深情难以倾诉。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注释⑴蝶恋花: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画屏:有画饰的屏风。
⑶惊回:惊醒。
⑷高唐:战国时楚国台馆名,在云梦泽中,楚王游猎之所,一说在江汉平原。
宋玉《高唐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
其上独有云气,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王因幸之。
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
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旦暮视之如言。
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⑸纱窗:蒙纱的窗户。
这里喻指男女幽会的房间。
春光:原指春天的风光,这里代指青春、岁月。
⑹佯行:假装走。
⑺香云缕:对妇女头发的美称。
⑻敛尽:紧收,收敛。
春山:喻指妇女妓好的眉毛。
⑼轻诉:轻快地倾吐。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赏析苏轼的词具有多种风格,有的雄奇奔放,由此而创豪放一派;有的婉转多情,并不亚于柳、秦诸家。
这首《蝶恋花》就是一首柔情似水的纯爱情词。
它毫无掩饰地写出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
上片回忆了恋爱的全过程:初遇——破灭——思念。
“记得画屏初会遇”,写出这爱情的开端是美妙的,令人难忘的,与心爱的.人在画屏之间的初次会遇,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相关内容。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1[译文]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出自]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注释:柳眼梅腮:初生柳叶如人眼,盛开的红梅如人腮,这里又写物,又拟人。
花钿(diàn),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指枕头。
欹qī,倾斜,歪向一边;通"倚",斜倚,斜靠。
译文1: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逢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译文2: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柳叶欲开还闭,春天已经到来。
借着酒意抒发的深情谁来和我共鸣?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我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山枕上,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现实很寂寞无聊,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

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写的是暮春朱楼望归人的生活小景。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蝶恋花》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晏殊帘幕风轻双语燕。
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心事一春犹未见。
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
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
消息未知归早晚。
斜阳只送平波远。
《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赏析这是一首伤春怀远之作。
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伤春怀人的悲愁和由此引发的纷乱心绪。
开篇三句写闺妇触目所见之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风轻轻地吹动着帘幕,燕子双双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话语。
如此的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怀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浇愁。
然而,愁而饮,饮而醉,碎而睡,一觉醒来,只见庭院的柳絮随风舞。
“双语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衬,即以乐景写哀情,以成对燕儿的亲切话语,对照闺妇块然独处的孤独和凄冷。
一个“醉”字,展示了主人公忧愁之深。
两句合起来,写出了主人公所处的季节(晚春)、时间(午后)、地点(闺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的风物图画,明里写景,暗里抒情,写物亦人。
“心事”一句,明点出闺妇的心态。
整整一个春天,在孤单、愁寂中度过,心里想的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
“犹未见”与柳絮的“飞撩乱”相呼应,用的是陪衬,即以哀景写哀情,沸沸扬扬的`柳絮在风中飘飞与闺妇思念情人的纷乱心绪是极相吻合的。
“余花”句,进一步点染了暮春时节的浓重氛围。
长满青苔的庭院,连晚开的花儿都凋落殆尽了。
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语人不归,春老红残,香消色减,青春飞逝,衬托出主人公的悲伤。
整个上片,以景语为主,景语与情语互见,物象与心绪交融,反衬与陪衬杂用。
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得情味隽永,深曲委婉,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下片通过对景的拓展来达到对情的深化,进一步从视野的被阻隔来表现相思之无极。
“过片”三句,写闺妇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楼望远,以从“天际识归舟”中求得一丝半缕精神上的安慰。
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柳永蝶恋花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性格与执着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形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柳永蝶恋花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原文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伫,长时间站立。
危楼,高楼。
黯黯,心情沮丧,无精打采。
会,理解。
疏狂,狂放不羁。
翻译久久地倚靠着高楼栏杆,在微风习习中极目远望,一缕春愁从天边黯然升起。
残阳中苍茫大地云霭缭绕,有谁能理解我凭栏远望意思呢?想要放纵身心一醉方休,以酒当歌排潜心中愁苦,怎奈强作欢颜终究索然无味。
那么就让我无怨无悔地在相思中消瘦下去吧,为了你而憔悴老去也心甘情愿。
赏析《蝶恋花》又作《凤栖梧》,是同一词调不同名称。
这一词调经常用来表达“男女相思”主题。
上阕情、景交融,写作者登高望远,触景生情,春愁油然而生,由望远而怀远。
下阕抒发情感,写作者为了排解相思之苦借酒浇愁,而结果相思未解更觉无趣,于是索性任自己思绪飞扬,发出为了思念中情人甘愿消瘦憔悴感慨。
“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
”作者久久地站立在高楼之上,轻轻吹拂着他面颊春风勾起了他对远方情人相思之情,于是在目力所及天际,一股愁绪黯然升起并迅速蔓延开来。
让愁绪生于天际,是为了让这愁绪由远而近、由小而大,这样既使人感受到作者相思是那样博大、那样久长,也给无形相思赋予了一种如云似雾形象,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愁绪翻涌、思念流动。
另外,魂牵梦绕情人远在他乡,人们不由得会产生这样联想——那生于天际愁绪或许就是她“放飞”!虽然天各一方,无法相见,但思念愁绪将两人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意境,这样表现手法,巧妙、浑厚而又浪漫天成。
“草色烟光残照里”,既是作者眼前实景,也是他内心愁苦写照。
草色青青、暮霭氤氲,黄昏落日将一抹斜阳泼洒在苍茫大地上,使得目力所及是那样空旷寂寥。
晏殊《蝶恋花》的赏析

晏殊《蝶恋花》的赏析晏殊《蝶恋花》的赏析《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晏殊《蝶恋花》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注释:①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
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初期婉约词的重要作家。
七岁能写文章,十五岁时,赐同进士出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逝世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世称晏元献。
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
其词多描写四季景物、男女恋情、诗酒优游、离愁别恨,反映富贵闲适的生活。
风格与形式同南唐冯延巳相近。
语言婉丽,音韵和谐,工巧凝炼,意境清新。
善于捕捉事物特征,熔铸佳句。
也能诗,诗意活泼轻快,但多已散佚。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
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一卷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②槛:栏杆;罗幕:丝罗的帷幕;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这是一首抒写离恨相思之苦旳词作。
上阕移情于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槛菊愁烟兰泣露。
”清晨栏杆外旳菊花,笼罩着一层惨淡旳烟雾,兰花沾有晨露,似乎是饮泣旳泪珠。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暮秋清晨,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也因忍受不住这秋天旳寒意,双双向南方飞去。
“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词人一夜辗转难眠,皎洁旳月亮不明白离别相思之苦,银辉洒向人间,一直到了拂晓,还斜照着红红旳门户。
下阕登楼望远,更是情不能自已:“昨夜西风凋碧树。
”昨夜西风冽冽,凋零了绿树。
秋风萧瑟,落叶飘飘。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春日里见春燕双飞而自悲独居、油然怀远的情怀。
全词感情曲折多变而又深婉不露,极尽婉约之美。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原文:豆蔻梢头春色浅。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
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
独倚阑干凝望远。
一川烟草平如剪。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注释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
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
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赏析此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写女子春日里见春燕双飞而自悲独居、油然怀远的情怀。
全词感情曲折多变而又深婉不露,极尽婉约之美。
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括了杜牧《赠别》诗中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既明写春色尚浅的初春时节,又暗指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
这句是笔意双关,合写初春和少女。
下两句则分写。
第二句,写春天到来,天气和暖,闺中少女起床后换上新做好的薄薄的纱衣。
第三句写和缓的春风徐徐拂动着薄薄纱衣的长袖,从服饰的描写中,使人想见少女楚楚动人的身姿。
“红日”句开始微微透出春闺中孤寂无聊的气息。
此句写红日高照的时刻,少女才春睡醒来,穿好衣服,慵懒地卷起帘幕。
上片结尾一句,写生机勃勃的春燕楼阴中比翼双飞,轻盈自,这情景不由得触动了少女的情怀。
春风中燕双飞,而春闺中人独居,人不如燕,虽然不明说“恨”字,而意中怨恨之情格外深沉。
闺中人不及空中燕,这一反衬,悲慨之感顿出。
下片写少女由双燕齐飞触发的怀人情思。
过片三句写少女梳妆之精心和首饰之精美。
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青玉碾”,指步摇上的饰物用青玉细细磨成的。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蝶恋花》赏析一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接下来两句“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从今晨回溯昨夜,明点“离恨”,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明月本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而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应怨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是无理的埋怨,却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怅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冯延巳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石子曰:现在的普遍观点都认为,本词的作者是欧阳修。
石子对此颇有疑义,于是把全宋词里欧阳修的部分通览了一遍,发现欧阳修个人词集里收的词比较杂乱,有一部分确定是他作的,也有一部分确定是张先、晏殊、冯延巳作的。
在这里石子采用唐圭璋先生的说法,这词划给冯延巳。
“庭院深深深几许”,连用三个“深”字,起首就不是一般的笔力。
当然本词最得意的句子还是最后两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