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6章学习迁移-PPT精品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课件--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课件--学习迁移

三维迁移曲面模型
三维迁移曲面图实际上是对前后学习的 “刺激一反应”中包含共同元素的不同状 况产生的迁移效应的全面总结,它分别考 虑了刺激的相似性与反应的相似性两个维 度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迁移效应,并用三 维曲面图将这些迁移效应描述出来。
奥斯古德迁移的三维曲面模型
RI ——相同反应 RS ——相似反应 RN ——无关反应 RO ——相反反应 RA ——对抗反应 SI —— 相同刺激 SS —— 相似刺激 SN —— 无关刺激 + —— 正迁移 0 —— 零迁移 - —— 负迁移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4、正迁移、负迁移与零迁移 (按学习的影响性质分)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先前学习对后 继学习的积极影响。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指先前学习对后 继学习的消极影响。
打羽毛球
(压腕)
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
(一)几种经典的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 2.共同要素说 3.经验类化说 4.关系转换说 5.学习定势说 6.分析-概括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迁移理论的新进展 1.类比迁移理论 2.结构匹配理论 3.符号性图式理论 4.认知结构说 5.产生式理论 6.元认知迁移理论
经典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五、学习定势说
代表人物:哈洛 经典实验:猴子实验 基本观点: 1.学习定势就是先前习得的态度倾向, 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 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如果先行学习为后继学习准备了迁移 的条件,或者使后继学习处于准备状态, 这就有利于迁移。在先行学习中改进学习 的一般方法,也会在后继学习中促进迁移 的发生。

06第六章学习迁移(教育心理学——模块二学习与学习心理)

06第六章学习迁移(教育心理学——模块二学习与学习心理)

第六章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其实质是经验的整合。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中。

如数学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影响物理学习中的审题;儿童在家庭中养成的爱劳动的行为习惯也会在学校里表现出来。

迁移不仅发生于同一类型的学习或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类型的学习与经验之间,如词汇知识的学习将促进阅读技能的形成,而阅读技能的掌握也促进个体获得更多的词汇。

可以说,在智育和德育领域存在着广泛的迁移现象。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很容易学会骑摩托车;平面几何的学习促进立体几何的学习,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正迁移表现在个体对于新学习或解决某一问题具有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从事某一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学习效率提高。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如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难骑好三轮车;学习英文字母发音后对汉语拼音的影响。

负迁移经常表现在产生僵化的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

零迁移指两种学习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有时也称为中性迁移。

许多经验间存在着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由于多种原因,个体未能意识到经验间的内在联系,不能主动地进行迁移,使某些经验处于惰性状态,表现为零迁移。

(二)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侧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直角、钝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学习迁移
有相关性,有共同要素,因此二者之间具有互补性。
(三)根据迁移范围的大小
●普遍迁移:也称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 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 习中去,其迁移范围大。
●例① 获得基本的运算技能、阅读技能以后,运用到各种 具体的学科学习中② 数学上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和方法会 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
——布鲁纳
1
知识、技能
2
兴趣
3
情感
4
意志
5
态度
6
品德
学习迁移的现象无处不在; 学习迁移是伴随着学习过程而出现的一件平常却又极 为重要的现象。
迁移表明经验间的相互影响 迁移使得各种经验得以沟通,经验结构得以整合
了解并学会应用学习迁移的规律
教师没有通过自己“举一” 而让学生“反三”,没有做 到触类旁通。
水下打靶试验
证明了掌握原理在迁移中的重要性
(四)格式塔的关系理论
●代表人物:苛勒 ●格式塔学派在概括化理论的基础之
上提出的一种迁移的关系理论。该 理论认为,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是 实现迁移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领悟 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迁移。
苛勒(1887年—1967年),德 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 派创始人之一
第六章 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习是个体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 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服务,服务的方式是多 种多样的,但有两种方式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是通过学习去适 应某些工作,心理学家将之称为训练的特殊迁移,另一种则是 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主要观点
●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对原 理原则掌握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PPT课件

学习迁移概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PPT课件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 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 特殊性迁移和一般性迁移 • 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 第1页/共33页
一、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概念:
新旧学习之间的互相影响叫做学习的迁移。 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 •例 如 :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爱屋及乌”
第16页/共33页
•存 在 的 问 题 :
• 举例: “602-376=?”→“503-287=?” “42-37=?”→“7428-2371=?”
• 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
第17页/共33页
三、经验类化说
•代表人物:贾德 •典型实验:“水下打靶实验” (C.H.Judd,1908) •观点: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 间的共同原理。 •概括化需要认知过程的参与:如,红绿灯问题
第2页/共33页
二、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根据迁移的性质将迁移分为:
•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也叫“助长性迁移”,是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的促进作用。
•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抑制性迁移”,是一 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经常表现在新 旧概念互相混淆而产生干扰现象。
第25页/共33页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流派
理论要点
形式训练 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提高
对应策略 改善心智功能
共同要素 两种学习之间具有相同要素
有效指导
概括化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 传授基本知识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第六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第一节学习迁移的实质及其作用一、学习迁移及其分类(一)学习迁移的涵义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学习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二)学习迁移的分类学习的迁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迁移的特点并结合教育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按照迁移的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积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消极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2.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按照迁移的层次,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

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从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说,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与概括性较高,这种学习内容在其形成的认知结构方面,是一种上位结构;有些学习内容的抽象性与概括性较低,其形成的认知结构属于下位结构。

纵向迁移也就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个体通过学习所要形成的心理结构是一个网络化的结构,要解决其上下左右的沟通与联系,必须通过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才能实现。

3.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按照迁移的先后,分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4、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按照迁移的内容,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特殊迁移也叫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也叫非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如果能将习得的原理、态度应用于以后的各种学习情境中,则后继学习将会变得较为省力和有效.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越基本,则对于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

教育心理学 6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 6学习迁移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的实验。 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的实验。 他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等分成两组。 实验组预先学习光学折射原理,控制组不 学。然后让两组学生都用标枪射击水下1.2 学。然后让两组学生都用标枪射击水下1.2 英寸的靶子,两组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差 别。 接着改变条件,把靶子移到水下4 接着改变条件,把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的位 置,两组学生的成绩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二、共同要素说 共同要素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开始用 实验方法来研究学习迁移问题,并对形式 训练说提出了挑战。 训练说提出了挑战。 最早采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学习迁移问题的 是美国的詹姆斯(W. James)。 是美国的詹姆斯(W. James)。 桑代克(Thorndike)和吴伟士(Woodworth)在 桑代克(Thorndike)和吴伟士(Woodworth)在 1901年进行了一系列知觉训练的迁移实验 。 1901 年进行了一系列知觉训练的迁移实验。
第三节 影响迁移的条件 影响迁移的条件
六、学习的精熟程度 学习的精熟程度 过度学习又叫超额学习,是指达到掌握标 准以后的继续学习。经过过度学习的知识, 遗忘比较慢,保持量大,有利于迁移的顺 利进行。但是过度学习有一个度。一项研 究表明,通常150%的学习(超额50%)效率 究表明,通常150%的学习(超额50%)效率 最高,高于150%以后,超额学习的次数越 最高,高于150%以后,超额学习的次数越 多,保持量的增加越少。
第三节 影响迁移的条件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内容的 适用性,将同类或类似内容安排在一 起,以便利用迁移,使学习得到简化; 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辨认所学材料的 本质特征,引导他们对彼此相似又不 完全相同的知识进行比较,以克服负 迁移。

教育心理学基础第六章学习迁移主要因素和促进

教育心理学基础第六章学习迁移主要因素和促进
–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 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骑自行车
骑摩托车
–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 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打羽毛球
(压腕)
打网球
(不压腕)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按时间顺序分)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 后来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基础 第六章 学习迁移主要
因素和促进
主要内容
• 一、学习迁移概述 • 二、迁移的理论 •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 四、学习迁移的促进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迁移的一般概念
学习的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是指已经获得的 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 简言之,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S 1 (a b) h 2
§1 迁移的定义和分类
– 根据范围
自迁移 近迁移 远迁移
W=pt; 一个100w的灯泡,亮30分钟,会消耗掉多少电? 你家一年看电视能花掉多少电费? 电路图;家里的线路
5、高通路迁移与低通路迁移
(Salomon & Perkins)
低通路迁移
(low-road transfer)
–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 对先前学习的迁移。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 逆向迁移
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 (布鲁纳)
–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 迁移,这是习惯与联想的延伸。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顺应性迁移是指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 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调整原有的经验或 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 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变化的 过程。 特点是自下而上 请举例说明
顺应性迁移例子
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报纸、书刊、 广播、电视等概念,当这些前概念不能解释“计 算机网络”这个概念时,就要在我们原有的经验 系统中建立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媒体” 来标志这一事物。又如,学过了“胡萝卜”、 “芹菜”和“油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茭白” 这个概念时,原有概念不能解释新概念,这时我 们需要先学习“胡萝卜、芹菜、油菜都是蔬菜, 茭白也是蔬菜”,即建立起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 学概念“蔬菜”来标志这一事物。可见,新的科 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也是一种顺应的过程。
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 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 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 请举例说明
重组性迁移例子
如对一些原有舞蹈或体操的动作进行调整或 重新组合后,编排出新的舞蹈或体操动作。对网 络、战争、游戏等概念进行重新组合,就会形成 网络战争游戏的新概念。对知识和技能的重新组 合,能产生出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把蜂鸣器和水 壶组合在一起,成为蜂鸣器报警水壶,把眼镜片 放入眼睛中,形成新产品即隐形眼镜。可以看出, 通过重组性迁移,不仅扩大了基本经验的适用范 围,还包含有创造性的成分。
(1)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 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2)自上而下的迁移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 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 请举例说明
例子
自下而上的迁移。 自下而上的迁移是指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 影响着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比如,在 概念学习中,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番茄、土 豆、萝卜、芹菜”等会有助于上位概念“蔬菜” 的学习;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老虎、狮子、牛、 羊”等动物本质特征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和概括 “哺乳动物”的特征;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 转化等学习过程中即包含着自下而上的迁移。此 类迁移也常见于归纳式的学习中。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最全PPT资料

教育心理学学习迁移最全PPT资料
物理和计算机等领域,类比迁移的过程常常是通 该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知识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加泰勒的研究表明,经过策略有效性的自我评价训练,儿童能长期运用经过训练的策略,并能把策略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去。
过给学生提供例题(或称为“样例”),将要解 (一)形式训练说 (官能心理学):对官能进行训练
▪ 总之,产生式的学习迁移理论一方面强调一种技 能到另一种技能的迁移量取决于两者共同产生式 的重叠量,另一方面强调知识编辑对产生式的获 得与迁移有直接的影响。
▪ 三、策略迁移理论
▪ 早期的研究发现,学生能够学会策略,并 能有效地使用,但是不能长时间保持,或 者说不能跨情境对测量进行概括。
▪ 贝尔蒙特的研究认为,自我评价可以促进 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 迁移的性质: 正迁移和负迁移 ▪ 迁移的方向: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 迁移的具体内容和迁移范围:布鲁纳将学习迁移
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 迁移的程度(相似性程度):远迁移和近迁移 ▪ 迁移的难度水平:加涅把学习迁移划分为“水平
迁移”(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 图式学习迁移理论的提出者季克(Gick)和霍约克 (Holyoak),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在不同的问题解决 领域之间成功地迁移,是因为问题解决者获得了解决问题的 图式。图式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的一般性描述,或知识 表征的单元,这种单元提供了一种可以用具体问题来进行说 明和扩充的框架结构。
▪ 库克(Cooker,1987)等人强调“图式的获得”和反复训练 所形成的“规则自动化”两者对迁移是缺一不可的。他们认 为,只有对解题操作足够熟练的人才能节省出工作记忆的空 间,将有限的认知资源分配给迁移,并成功地解决问题。因 此,他们认为,问题解决的迁移不仅是因为图式的获得,还 有解题操作的自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3
6、学习定势说
• 学习者在一系列的训练中形成了学习定 势,即学会了如何学习,这种定势能迁 移到其他学习情境中。
2020/2/3
7、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在奥苏贝尔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 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产生,不受 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 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 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而学习者原有认 知构的特征则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 持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与测量学习迁移常用的方法
• 一般来说,不管关注的是顺向迁移还是逆向迁 移,迁移实验的设计与测量都要包括如下四个 步骤:1、建立等组(或班)。一般设实验组 和控制组,通过预测使两组在智力和知识基础 方面尽可能相等。2、进行教学处理。在顺向 计划下,让实验组学生先学习A,让控制组学 生休息或从事其他无关活动,然后让实验组和 控制组都学习B;在逆向计划下,让两组被试 先学习A,然后让实验组学习B,让控制组休息 或从事其他无关活动。3、测量与比较两种学 习结果。在顺向计划下,两组均测量B;在逆 向计划下,两组均测量A。然后将测得的结果 加以比较,并作出统计检验。4、得出结论, 说明迁移是否产生及其迁移量的大小。
第六章 学习迁移
• 一 学习迁移概述 • 1、学习迁移的一般概念 • 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
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 所谓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 。学习迁移现象普遍的存在于人们的各种学习 、工作和和生活活动中,例如,学会了打羽毛 球,则有助于打网球,这是动作技能的迁移。 学会了平面几何,则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这 是知识的迁移。
2020/2/3 们的时间。”
2、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
• 在理论方面,学习迁移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学习 的本质与规律,是学习理论建立的主要支柱,正 如美国心理学家辛格莱和安德森所说的:迁移研 究是对所有综合性认知理论一个严格而必要的检 验,一方面,对其规律的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学 习是如何引起、学习过程是如何进行、以及学习 结果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起到何种作用,另一方面 ,学习迁移研究还有助于探索教育与心理发展的 关系,因为在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是通过学习 而实现,学习是教育影响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 环节,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已掌握的知识如 何转化为学生的才能,已接受的行为准则又如何 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些都要通过学习迁移才得
2020/2/3
2、研究学习迁移的意义
• 从实践上看,学习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教学 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奥苏贝尔指出,心理学关于迁移的研究 乃是心理学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的领域。同时 ,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最大的迁移,这是教学 的根本目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M.L.比格所说 的那样:“学校的效率,大半依学生们所学材 料可能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而学习迁移 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如果学生们在学 校中学习的那些材料无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 术的程序,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生活中更 有效地应付各种情景,那么教育就是在浪费他
• 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元素”,实际上指的就是 两次学习在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指学 习内容中元素间的一对一的对应。
2020/2/3
Hale Waihona Puke 3、概括说• 贾德却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 ,它并不否认两种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 分对迁移的影响,但不象共同要素说那样把共 同成分看作是迁移产生的决定性条件。贾德认 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 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 移的可能性越大。这种理论称为概括化理论。
• 实验基础:水中击靶
2020/2/3
4、格式塔关系转换理论
• 格式塔心理学家同意迁移主要是学习者对两种 学习情境进行概括而引起得观点,但他们还进 一步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学习情境内部 关系的概括,学习者“顿悟”了某个学习情境 中的关系,就可以迁移到另一个有相应关系的 学习情境中去,产生了学习迁移。换言之,迁 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 和规则而形成,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 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的结果。
以研究。 2020/2/3
3、迁移的种类
• (1)从迁移结果上看,可将迁移划分为 正迁移与负迁移
• (2)从迁移产生的情景来看,可将迁移 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 (3)从迁移产生的方向上看,可将迁移 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 (4)从内容上看,可将迁移发分为一般 性迁移与特殊性迁移
2020/2/3
2020/2/3
三 传统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及研究
• 1、形式训练说 • 最古老的迁移理论应首推“形式训练说”,这
种学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官能 心理学”的提出者德国的沃尔夫认为,个体心 理的组成部分是各种官能,如注意力、记忆力 、推理力等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通过 训练而得到发展和加强,同时,如果一种官能 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在与该官能 有关得所有情境中自动地起作用,从而表现出 迁移的效应。
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水平 • 2、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 • 3、强调迁移的特征,引起学生迁移心向 • (三)学习方法的传授与训练 • (四)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学习与学校的积极态

2020/2/3
• 实验基础:小鸡等觅食的研究
2020/2/3
5、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式
• 奥斯古德总结了配对联想学习中大量实 验材料,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了刺激 和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 度与迁移的关系,提出了学习迁移的三 维模式。
• 奥斯古德三维迁移模式描述了正负迁移 的变化如何随学习课题和迁移课题之间 的刺激和反应的变化而变化 。
2020/2/3
四、当代学习迁移研究的特点
• (一)迁移研究的系统分化 • (二)对共同因素研究的拓展 • (三)对迁移过程主体因素研究的不断
深化 • (四)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的争论仍然
存在
2020/2/3
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 (二)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技巧 • 1、促进基本概念、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 认知结构变量的作用
2020/2/3
8、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 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由辛格莱和安德森提出的 ,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迁移之所以 产生,主要是由于先前学习和源问题解决中个 体所产生的产生式规则与目标问题解决所需要 的产生式规则有一定的重叠。在他们看来,一 个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在这里,C代表行为产生的条件, 它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 知内容,而A则代表行动或动作,不仅是外部 的反应,同时也包括学习者头脑内的心理运算 。
2020/2/3
2 共同要素说
• 桑代克根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指出,之所以产 生迁移,是因为练习课题与迁移课题之间具有 共同的要素。练习任务与测验任务越接近,测 验任务的成绩越好。
• 这种理论认为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 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着相 同的成分,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桑代克 指出:“只有当两个心理机能之间有相同的要 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 理机能的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