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定义及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学习的迁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63f0540b4e767f5acfce74.png)
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
1
本章内容
一、学习迁移的概述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2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1、定义: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 学习的影响。
3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一)根据迁移的效果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
积极的促进影响。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稳定Fra bibliotek清晰。15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创设适当的学习情景 三、激发迁移动机 四、培养迁移能力
16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形式训练说。 2、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的关系怎样? 3、共同要素说与学习定势说的区别何在? 4、怎样运用三维迁移模式解释技能训练中
的消极影响。
4
(二)根据迁移的水平——加涅
1、横向迁移: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 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
2、纵向迁移:先行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续学习 发生的迁移。
纵向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
自上而下的迁移:演绎式学习
自下而上的迁移:归纳式学习
5
(三)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
的正负迁移现象? 5、谈谈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利用迁移规律?
17
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 迁移的前提条件是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存在
某种相似的关系; 迁移的关键和根本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
境的共同关系的顿悟。
13
五、认知结构说
1、提倡者: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2、主要观点 (1)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
进行研究。 “先行组织者” (2)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
1
本章内容
一、学习迁移的概述 二、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迁移与教学
2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1、定义: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 学习的影响。
3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一)根据迁移的效果 1、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
积极的促进影响。 2、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稳定Fra bibliotek清晰。15
第三节 学习迁移与教学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二、创设适当的学习情景 三、激发迁移动机 四、培养迁移能力
16
复习思考题
1、试述形式训练说。 2、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的关系怎样? 3、共同要素说与学习定势说的区别何在? 4、怎样运用三维迁移模式解释技能训练中
的消极影响。
4
(二)根据迁移的水平——加涅
1、横向迁移:先行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 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
2、纵向迁移:先行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续学习 发生的迁移。
纵向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
自上而下的迁移:演绎式学习
自下而上的迁移:归纳式学习
5
(三)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
的正负迁移现象? 5、谈谈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利用迁移规律?
17
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 迁移的前提条件是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存在
某种相似的关系; 迁移的关键和根本是学习者对两种学习情
境的共同关系的顿悟。
13
五、认知结构说
1、提倡者: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2、主要观点 (1)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
进行研究。 “先行组织者” (2)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
学习的迁移教学课件
![学习的迁移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5b0bc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0.png)
后测
测1.判断13个长方形面积 (成绩提高)
测2. 判断27各种图形面积 (在前测中出现过)(成 绩持平)
结论:迁移产生的原因是练习课题与迁移课题之间具有共同的要素。 练习任务与测验任务越接近,测验任务的成绩越好。
(三)、概括说 ◆ 代表人物 贾德 ◆ 主要观点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 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 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 概括说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的作用。
所求 水量
D 100 99
5 21 31 25 22 6 20 18
(二)如何实现为迁移而教
▪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编排教学程序
➢ 选择合适的变式材料
变式: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以突出 其本质特征的方法。如,“三角形的高”
➢ 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 去观察和实践
实验:纸下觅食
▪ 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 ▪ 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
食物。被试学会深灰下觅食。用更深灰的 纸代替浅灰。看被试到何种纸张去觅食。
A
B
❖ 结果:更灰
❖ 结论:被试的选择不是比较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由两 种刺激的相对关系所规定的。
概括说的教学意义
◆ 概括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教学方法有密切关 系。 ◆ 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于教学方法不同,会使教学效 果大为悬殊,迁移的效应也大不相同。 ◆ 教学中应该强调基本原理的教学以及使学生获得过 程与方法方面的知识。
在解决辐射问题前没有阅读故事或阅读无关故事的被试中仅有大约 10%使用了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辐射问题之前阅读过类比故事的被试中有大约75%在时间限 度内使用”会聚解决法”(从不同方向发射射线)解决了辐射问题。
《学习的迁移》课件
![《学习的迁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63d0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8.png)
学习迁移。
关系转换说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的改变
总结词
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详细描述
关系转换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认知结构的改变 ,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可以更 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详细描述
关系转换说认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影响学习迁移的 重要因素,只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实 现学习迁移。
03
学习的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的特性
要点一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进行迁移。例如, 学习数学公式时,理解其抽象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有助 于在其他情境中迁移应用。
要点二
学习材料的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迁移 的可能性。例如,在阅读文章时,有逻辑地组织观点和论 据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学习的迁移》ppt课件
• 引言 • 学习的迁移理论 • 学习的迁移的影响因素 • 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 学习的迁移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学习的迁移:指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影响。
学习迁移的原理:认 知结构、同化顺应、 平衡化。
学习迁移的分类:正 迁移和负迁移。
学习的迁移定义
形式训练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
详细描述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和迁移能力。
形式训练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详细描述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 能更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关系转换说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的改变
总结词
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详细描述
关系转换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认知结构的改变 ,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重新组织知识结构,可以更 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详细描述
关系转换说认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影响学习迁移的 重要因素,只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实 现学习迁移。
03
学习的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的特性
要点一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
学习材料的抽象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进行迁移。例如, 学习数学公式时,理解其抽象意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有助 于在其他情境中迁移应用。
要点二
学习材料的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学习者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迁移 的可能性。例如,在阅读文章时,有逻辑地组织观点和论 据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学习的迁移》ppt课件
• 引言 • 学习的迁移理论 • 学习的迁移的影响因素 • 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 学习的迁移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学习的迁移:指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影响。
学习迁移的原理:认 知结构、同化顺应、 平衡化。
学习迁移的分类:正 迁移和负迁移。
学习的迁移定义
形式训练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
详细描述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和迁移能力。
形式训练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详细描述
形式训练说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才 能更好地实现学习迁移。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迁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67072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7.png)
念可以利用,是决定新的学习与保持的重要因素。为了促 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 有力的解释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 概念和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他认为:“领会基本的原 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训练迁移’的大道。”奥苏 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可以产生新知识,有利 于知识的运用。这种结构必须适合学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7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8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13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其迁移的效能,学习与教学才能省时省力。否则 迁移效果小,甚至会阻碍迁移的产生。怎样才能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呢?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 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 1、结构化 • 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只有结构化的教材, 才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重构教材结构,进而构建 合理的心理结构。
7
二、共同要素说
• (一)代表人物: 桑代克、吴伟士 • (二) 主要观点: • 从一种学习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
只是由于这两个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 迁移是非常具体而有限的。 • “共同元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刺激反 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8
三、经验类化理论
• (一)代表人物: 贾德 • (二)主要观点 • 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迁
上产生的,即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认知结构是迁移的中介变量。 认知结构是通过累积获得的、按一定层次
组织的、适合当前学习任务的知识体系。
13
• 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 • ①可利用性: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
供利用 • ②可辨别性:学习任务与原有观念的可以辨别的
《学习的迁移 》课件
![《学习的迁移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7bfb9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5.png)
极态度迁移等
人工智能与学习迁移
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深度学习在迁移学习中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习迁移的推动 人工智能与学习迁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与学习迁移
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如何帮助提高学习迁移效果 大数据与学习迁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教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混合式学习: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 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汇报人:
0 1
02
03
04
05
06
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是学 习迁移的基础
认知结构说的 代表人物
认知结构说的 主要观点
认知结构说在 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性
内容相似性:学习 材料之间的相似程 度
情境相似性:学习 与迁移情境之间的 相似程度
结构相似性:学习 材料之间的结构相 似性
概念性相似性:学 习材料之间的概念 性相似性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迁移的 实质,为迁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概括说
学习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即已获得 的知识、技能、方 法和态度对学习新 知识、新技能、新 方法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理论 基础:主要有认 知结构理论、共 同要素理论、概 括化理论和学习 定势理论等。
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是指学 习者头脑中的知 识结构,它影响 新的学习知识的 获得和保持。
共同要素理论: 认为只有当学习 情境和迁移情境 存在共同成分时, 一种学习才能对 另一种学习产生 影响。
人工智能与学习迁移
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深度学习在迁移学习中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学习迁移的推动 人工智能与学习迁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数据与学习迁移
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如何帮助提高学习迁移效果 大数据与学习迁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 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智能化教学:利用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技术,实现精准教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混合式学习: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教 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跨学科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汇报人:
0 1
02
03
04
05
06
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是学 习迁移的基础
认知结构说的 代表人物
认知结构说的 主要观点
认知结构说在 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性
内容相似性:学习 材料之间的相似程 度
情境相似性:学习 与迁移情境之间的 相似程度
结构相似性:学习 材料之间的结构相 似性
概念性相似性:学 习材料之间的概念 性相似性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迁移的 实质,为迁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概括说
学习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即已获得 的知识、技能、方 法和态度对学习新 知识、新技能、新 方法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理论 基础:主要有认 知结构理论、共 同要素理论、概 括化理论和学习 定势理论等。
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结构是指学 习者头脑中的知 识结构,它影响 新的学习知识的 获得和保持。
共同要素理论: 认为只有当学习 情境和迁移情境 存在共同成分时, 一种学习才能对 另一种学习产生 影响。
《学习迁移》课件
![《学习迁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6a44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e.png)
相同要素说
总结词
强调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似性
详细描述
相同要素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发生是因为学习内容之间存在相似性,相似的学习 内容更容易产生迁移。
概括说
总结词
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
详细描述
概括说认为,学习迁移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概括和归纳,可以更好 地实现学习迁移。
THANKS
感谢观看
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挑战与机遇
语言障碍
0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取适当的翻译和解释措施。
文化差异
0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可能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需要尊重和适应不同文化。
全球化机遇
03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文化学习迁移的机会越来越多,有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 路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 习迁移的效果。
在线学习与学习迁移
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 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迁 移的发展。
虚拟现实与学习迁移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提高学习迁移的效果。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总结词
强调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详细描述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优化学生的认知 结构可以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
03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相似性
目标任务与先前学习任务的相 似性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相似性越高,学习者越容易将 先前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于 新情境中,实现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理论》课件
![《学习迁移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6026a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1.png)
《学习迁移理论》ppt课件
目录
•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 学习迁移理论的发展历程 •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 学习迁移的应用 • 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 学习迁移的未来展望
01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 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 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全面揭示学习迁移的本质和规 律。
借鉴其他领域迁移研究成 果
借鉴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迁移学习 研究成果,为学习迁移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开发新型教 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 果和质量。
共同要素说
概括说
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 概括,才能实现普遍迁移。
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成分或 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 产生影响。
现代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作 用,认为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
元认知迁移理论
认为学习者对学习策略、学习任务 的元认知知识以及自我监控能力对 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比较清晰、完整,能够将新旧知识 联系起来,就更容易实现学习迁移。相反,如果学习者的 认知结构比较混乱或缺乏联系,就会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策略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 者能否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内容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企业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和 案例分析,帮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
目录
•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 学习迁移理论的发展历程 •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 学习迁移的应用 • 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 • 学习迁移的未来展望
01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的影响,即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 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解 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的 理论和方法,全面揭示学习迁移的本质和规 律。
借鉴其他领域迁移研究成 果
借鉴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迁移学习 研究成果,为学习迁移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开发新型教 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效 果和质量。
共同要素说
概括说
认为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 概括,才能实现普遍迁移。
认为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成分或 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对另一种学习 产生影响。
现代的迁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中的作 用,认为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具有决定
性的意义。
元认知迁移理论
认为学习者对学习策略、学习任务 的元认知知识以及自我监控能力对 迁移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比较清晰、完整,能够将新旧知识 联系起来,就更容易实现学习迁移。相反,如果学习者的 认知结构比较混乱或缺乏联系,就会影响学习迁移的效果 。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策略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 者能否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培训内容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企业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和 案例分析,帮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
《学习迁移》PPT课件
![《学习迁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46f949915f804d2b16c1e3.png)
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 结合。
课程方面应注重应用学科。 学习上的共同成分,可产生积极性的迁移作 用,但也常常有两种可能的干扰:前摄抑制与 倒摄抑制。
三、经验泛化说(概括化)
两个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只是迁移产生 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 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 即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 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迁移的概述
一、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可以迁移,动作技能可以迁移,情感和 态度也可以迁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 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 正迁移:起积极促进作用 负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
2、 根据迁移作用的时间和顺序: 顺向迁移:先 后 逆向迁移:后 先
A组:不概括,教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B组:要求概括,教师不但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并帮助概括出“写数字要使右行对直”这一规则; C组:只说理,即只告诉学生个位数只能与个位数 相加,十位数只能与十位数相加的原理,便不告诉原则; D组:兼用BC两法。 训练15天后,进行测试,结果:C组并不比A组有更 多有意义的迁移,B组D组则产生了较大的积极迁移。
认知结构论的教学意义
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技能的教学。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①遵循“不断分化”: 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加强知识之间之间的纵向联 系;② “综合贯通”: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 课题乃至章节间的联系。(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 的术语实际上代表着本质上相同的概念,造成认识上的 许多混淆,同时也鼓励了机械学习;给学生设置了人为 的障碍,使他们看不清许多有关的课题或隐蔽的重要特 征之间的共同性;学生不能够利用先前的知识作为新学 习的基础;学生不能区分相似的要领之间的显著差异, 因而会把不同的概念作为相同的概念来领会和保持。)
课程方面应注重应用学科。 学习上的共同成分,可产生积极性的迁移作 用,但也常常有两种可能的干扰:前摄抑制与 倒摄抑制。
三、经验泛化说(概括化)
两个活动之间存在共同要素,只是迁移产生 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 种活动或经验中通过概括产生泛化的共同原理。 即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 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
第五章 学习迁移
第一节 迁移的概述
一、迁移的定义
学习迁移(transfer of learning):一种 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知识可以迁移,动作技能可以迁移,情感和 态度也可以迁移。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1、 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 正迁移:起积极促进作用 负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
2、 根据迁移作用的时间和顺序: 顺向迁移:先 后 逆向迁移:后 先
A组:不概括,教师只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B组:要求概括,教师不但告诉学生怎样写怎样加, 并帮助概括出“写数字要使右行对直”这一规则; C组:只说理,即只告诉学生个位数只能与个位数 相加,十位数只能与十位数相加的原理,便不告诉原则; D组:兼用BC两法。 训练15天后,进行测试,结果:C组并不比A组有更 多有意义的迁移,B组D组则产生了较大的积极迁移。
认知结构论的教学意义
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技能的教学。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①遵循“不断分化”: 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加强知识之间之间的纵向联 系;② “综合贯通”:从横的方面加强概念、原理、 课题乃至章节间的联系。(学生不知道许多表面上不同 的术语实际上代表着本质上相同的概念,造成认识上的 许多混淆,同时也鼓励了机械学习;给学生设置了人为 的障碍,使他们看不清许多有关的课题或隐蔽的重要特 征之间的共同性;学生不能够利用先前的知识作为新学 习的基础;学生不能区分相似的要领之间的显著差异, 因而会把不同的概念作为相同的概念来领会和保持。)
学习的迁移理论ppt课件
![学习的迁移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c638e431126edb6e1a10a1.png)
一、学习的迁移及其分类 二、学习的迁移的意义 三、迁移的基本过程
一、学习的迁移及其分类
(一)定义: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 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二)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 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 概括说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 的作用。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 可能性越大。
实验:水下打靶
❖被试:小学生 ❖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
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 ❖结果: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
而至于水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结论: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
❖ 概括是迁移的核心,掌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 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二、学习的定势
❖ 定势:亦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进 行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其表现形式有思 维定势、学习定势、功能固着。
❖ 学习的定势 :泛指以特殊的方式进行 学习或作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 学习的定势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效应(解决一 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 和准备动作预热效应(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 状态)两方面。
▪ 桑代克(Thorndike)
▪ 武德沃斯(Woodworth)
❖ 桑代克认为,两种心理机能只有当它们具有共同 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 能的改进。 ❖ 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因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 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实验:判断图形面积
Phase 1
Phase 2
一、学习的迁移及其分类
(一)定义: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 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二)分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 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 概括说强调了原理、原则的概括对迁移 的作用。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 可能性越大。
实验:水下打靶
❖被试:小学生 ❖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
甲组打靶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 ❖结果: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
而至于水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结论: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
❖ 概括是迁移的核心,掌握普遍性的原理、原则, 提高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有利于学习的迁移。
二、学习的定势
❖ 定势:亦称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进 行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其表现形式有思 维定势、学习定势、功能固着。
❖ 学习的定势 :泛指以特殊的方式进行 学习或作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
❖ 学习的定势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效应(解决一 类问题或学习一类课题时的一般方法的改进), 和准备动作预热效应(从事某种活动的暂时准备 状态)两方面。
▪ 桑代克(Thorndike)
▪ 武德沃斯(Woodworth)
❖ 桑代克认为,两种心理机能只有当它们具有共同 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 能的改进。 ❖ 桑代克所谓的“共同因素”实质就是两次学习在 刺激反应联结上的相同要素。
实验:判断图形面积
Phase 1
Phase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点:
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和规则而形成, 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 的结果。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
24
实验:纸下觅食
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 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食物。被
逆向迁移
10
(三)从迁移的内容看——布鲁纳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指学习迁移发生时,
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 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 之中。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则是指一种学习
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 的事例中去。迁移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既可能是原理 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的迁移。
11
(四)从迁移产生的情境(层次)看 ——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 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 响。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也叫垂直迁移,主
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
的相互影响。
上位结构
下位结构
12
三、学习迁移的意义(思考)
1.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 关
2.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具有 重要意义。
3.充分认识迁移发生的规律,有助于教师把教学 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
“为迁移而教”
13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14
内容提要:
形式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 经验概括说 关系转换说 学习定势说 认知迁移说
学习迁移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意义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促进
2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意义
3
内容提要:
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的意义
4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一)什么是迁移?
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 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 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 度的形成的影响”。
二、共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 桑代克(Thorndike) 伍德沃斯(Woodworth)(美国)
18
基础实验:桑代克知觉预测实验(1901)
Phase 1
前测:请 学
生被试先 估计
多种图形 面
积,测量 成绩
Phase 2
训练:用 90个
平行四边 形让被试 进行判断
面积的训 练
Ph测a验se:3一
判 断长方形
的 面积;二
是 判断不规
则 19
图形的面
研究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训练,被试对矩 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 圆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实验结果?
20
共同要素说观点: 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存在 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 响到另一种学习。
评价
揭示了一种外文。 (知识和理解)
儿童在做语文练习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 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爱整洁的习惯。
(情感态度)
7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一)从迁移的性质上看: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意志力
……
16
形式训练说观点: 把学习看作是心理训练过程。 某些学科对于训练某些官能可能有特
殊的价值: 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难题 把学习的迁移看作是通过训练而得到
加强的心理官能在其它的领域 自动地发挥作用。
评价
詹姆斯记忆实验的质疑:关于《森林女神》 记忆的结果表明训练并不能促进迁移。 17
评价
对共同元素进行了扩充(增添了共同原理),给后 来者以重要启示。
概括的前提是学会原理和原则,这与材料和人的能 力密切相关。
23
四、关系转换说
代表人物
苛勒(Kohler)
苛勒是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考夫卡曾是韦特默似 动现象实验的助手和被试;以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为验证完 形心理学提供实验根据,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设计黑猩 猩实验,研究顿悟学习,并把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统化。
15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官能心理 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lff)创立。
克里斯提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是近代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唯心论哲学的直接继承人,官能心理学 思想的系统化者,被称为“官能心理学之父”。
注意力
心的 官能
记忆力 思考力
22
实验:水下打靶
被试:小学生 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
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 结果: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而至于水
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结论: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
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 特殊情境中去。
5
(二)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84)
理解:
1、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6
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 (动作技能)
形式训练教学的改革有促进。
但只注重学习情境客观方面对迁移的影响,忽
略了学习主体特点对迁移的影响。
21
三、经验概括说(概括化理论)
代表人物 贾德(Judd)(美国)
观点: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 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 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8
正迁移
骑自行车
负迁移
打羽毛球
(压腕)
骑摩托车
打网球
(不压腕)
9
(二)从迁移产生的方向(顺序)上看: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 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 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
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和规则而形成, 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共同关系 的结果。领悟情境中的一切关系,是获得迁移的根本条件。
24
实验:纸下觅食
被试:小鸡、黑猩猩、幼儿 程序:两张纸,浅灰与深灰,后者其下有食物。被
逆向迁移
10
(三)从迁移的内容看——布鲁纳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指学习迁移发生时,
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 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学习 之中。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则是指一种学习
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 的事例中去。迁移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既可能是原理 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的迁移。
11
(四)从迁移产生的情境(层次)看 ——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 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 响。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也叫垂直迁移,主
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
的相互影响。
上位结构
下位结构
12
三、学习迁移的意义(思考)
1.迁移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密切相 关
2.认清迁移的实质和规律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具有 重要意义。
3.充分认识迁移发生的规律,有助于教师把教学 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教学中去。
“为迁移而教”
13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14
内容提要:
形式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 经验概括说 关系转换说 学习定势说 认知迁移说
学习迁移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意义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理论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促进
2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意义
3
内容提要:
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的分类 学习迁移的意义
4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一)什么是迁移?
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 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 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 度的形成的影响”。
二、共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 桑代克(Thorndike) 伍德沃斯(Woodworth)(美国)
18
基础实验:桑代克知觉预测实验(1901)
Phase 1
前测:请 学
生被试先 估计
多种图形 面
积,测量 成绩
Phase 2
训练:用 90个
平行四边 形让被试 进行判断
面积的训 练
Ph测a验se:3一
判 断长方形
的 面积;二
是 判断不规
则 19
图形的面
研究表明:通过平行四边形训练,被试对矩 形面积的判断的成绩提高了,但对三角形、 圆和不规则图形的判断的成绩没有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实验结果?
20
共同要素说观点: 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存在 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 响到另一种学习。
评价
揭示了一种外文。 (知识和理解)
儿童在做语文练习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 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形成爱整洁的习惯。
(情感态度)
7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
(一)从迁移的性质上看: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意志力
……
16
形式训练说观点: 把学习看作是心理训练过程。 某些学科对于训练某些官能可能有特
殊的价值: 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的难题 把学习的迁移看作是通过训练而得到
加强的心理官能在其它的领域 自动地发挥作用。
评价
詹姆斯记忆实验的质疑:关于《森林女神》 记忆的结果表明训练并不能促进迁移。 17
评价
对共同元素进行了扩充(增添了共同原理),给后 来者以重要启示。
概括的前提是学会原理和原则,这与材料和人的能 力密切相关。
23
四、关系转换说
代表人物
苛勒(Kohler)
苛勒是完形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和考夫卡曾是韦特默似 动现象实验的助手和被试;以小鸡视觉辨别实验为验证完 形心理学提供实验根据,运用完形心理学原理,设计黑猩 猩实验,研究顿悟学习,并把完形心理学理论系统化。
15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官能心理 学由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Wolff)创立。
克里斯提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1754)是近代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唯心论哲学的直接继承人,官能心理学 思想的系统化者,被称为“官能心理学之父”。
注意力
心的 官能
记忆力 思考力
22
实验:水下打靶
被试:小学生 程序:等能力甲乙两组,射击水中靶子。甲组打靶
前学习光学折射原理;乙组不学。 结果:射击水下30厘米靶子时成绩相同;而至于水
下10厘米时则甲组好于乙组。 结论:由于经过训练的儿童对不同深度的目标可以
作出更适当的调整,将折射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 特殊情境中去。
5
(二)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84)
理解:
1、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 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语.述而》
6
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习驾驶摩托车。 (动作技能)
形式训练教学的改革有促进。
但只注重学习情境客观方面对迁移的影响,忽
略了学习主体特点对迁移的影响。
21
三、经验概括说(概括化理论)
代表人物 贾德(Judd)(美国)
观点: 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 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这 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
8
正迁移
骑自行车
负迁移
打羽毛球
(压腕)
骑摩托车
打网球
(不压腕)
9
(二)从迁移产生的方向(顺序)上看: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 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 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过去经验
学习A
学习B
(迁移实验状况)
顺向迁移